影落峨眉第一峰——悼一代名尼隆蓮法師
溫金玉
2006年11月9日6時50分, 原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隆蓮法師在四川成都愛道堂安詳示寂,享年97歲。隆蓮法師1909年出生於四川樂山,1941年在四川成都愛道堂出家,同年臘月八日受具足戒,1942年受聘為四川蓮宗尼眾部教務長,並自此開始佛教比丘尼教育事業。1984年,出任新中國第一所比丘尼教育學院——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隆蓮法師才學蜚聲中外,主要著作有《三皈依觀初修略法》、《四分比丘尼戒本講義》、《能海法師弘法業績述略》、《能海法師年譜》、《佛教道德觀》等,曾參與《中國佛教》、《藏漢大辭典》等重要出版物的篇目、辭條的編寫工作。本文作者感懷隆蓮法師一生對中國佛教做出的貢獻,撰文以表悼念之情。
一個冬日的夜晚,四周安靜而沉寂。重慶一位法師發來短信告知隆蓮法師在成都愛道堂安祥示寂,我只覺得心裡沉沉的,一夜無法入睡。
隆蓮法師的名字,在初接觸佛教的那些日子裡,就已聽說過。後來從購買的各類佛教書籍裡,不斷能看到她老人家的信息,尤其是在《法音》雜志上讀了她撰寫的許多文章與詩詞,頗受感染,漸漸地有意識收集一些有關法師的文章和采訪記,知道了法師俗姓游,字德純,名永康,1909年5月2日生於四川省樂山縣。
隆蓮法師從小生長在一個書香盈門的家庭。父游輔國,是畢業於四川通省師范學校(即川大前身)的高材生,曾任四川省教育廳督學,古蔺、名山、靖化縣縣長及中學教師;祖父游西庠是前清秀才;外祖父易曙輝是位舉人。游、易二家世代均以教書為業,門下出了不少英傑,著名學者郭沫若先生就曾是隆蓮法師外祖父的學生。她生長在這樣的詩書世家中,幼承家學,三歲學誦古詩;稍長自學高中數、理及文、史、哲知識;後來報名參加上海商務印書館函授學校英語專業學習,又從一位美籍牧師的妻子學英語;再跟西藏喇嘛學習藏文。法師工詩習畫,古文功底扎實,詩詞書法造詣深厚。年輕時曾鑽研中醫,並掛牌行醫,懸壺濟世。上世紀30年代還在成都縣立女子中學講授過數學課程。1931年參加四川省舉行的高等文官考試,名列第一,轟動一時。1936年於成都女子師范學校擔任教職,再次參加四川省政府舉行的縣政人員考試,名列榜首,一時間名聲大振,人稱“西蜀才女”。後來被委任為四川省政府編譯室編譯,是省政府中的第一位女文官。1937年依四川佛教會會長昌圓法師受菩薩戒,始潛心學佛。後因不喜官場往來,且受日寇侵華戰爭困擾,悄然辭職,於1941年7月11日在成都愛道堂披剃出家,拜昌圓大和尚為師,法名“隆蓮”。才女出家修道,曾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社會上風傳著許多猜測。重慶《新華日報》還以《有這樣一個女人》為題,報道了她的出家消息。世人無法理解她為何在春風得意之時,卻要拋棄紅塵,削發為尼,遁跡空門,在晨鐘暮鼓聲中苦度歲月。關於她出家的原因,當時眾說紛纭。一顆心就是一個世界,盡管世人無法理解,隆蓮法師還是解釋說:“其實我幼年時就與佛結緣。我的外祖父是家鄉佛協會長;外祖母和母親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她們很愛我。我自幼受祖父母的影響,十三歲即長齋奉佛,潛心佛學。”此外,隆蓮法師青年時代到成都教書,寄寓尼庵愛道堂,拜著名高僧能海上師門下學習佛法。課余,還常到書城公園佛學社聽海內外大德講經。據一位與她同齡的老居士回憶說:“年輕的隆蓮法師是出於對佛學的真心熱愛,把佛學當學問,勤奮刻苦,進入佛教的出世境界,自然無心世俗功名,毅然出家。”
她先後曾追隨王恩洋先生、法尊法師、能海上師學習。1956年,調赴中國佛教協會,參加《佛教百科全書》的編撰。1960年,奉調回四川直至圓寂。法師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政協委員、常委;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副會長、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四川省佛協秘書長、會長、名譽會長;成都市佛協名譽會長等職。
其實法師的生平經歷從書上讀來總是概念化的,而真切地感受到她老人家的人格魅力是在1991年。那年3月,當代大陸另一著名比丘尼五台山通願法師圓寂,我冒雪前往五台山采訪其常隨弟子如瑞、妙音法師。在她們的講述中曾多次以極為恭敬的語調與神情提到隆蓮法師及其與通願法師的法誼,並將隆蓮法師剛剛傳來的一首情意凝重、文采斐然的悼詞給我看,其中有“古調重彈,律意誰傳,流水高山生暮寒;悲君不起,留君無計,青囊總是埋愁地”的句子,催人淚湧,從中感受到兩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情誼,體會到頓失法侶的無奈與孤苦的心境。從那時起,心中就不時升起欲拜見老人的念頭。1998年終於圓夢,這也是唯一一次與隆蓮法師的一面之緣。
1998年,中國佛教界舉辦了佛教傳入中國二千年系列紀念活動,山西省佛教界亦准備隆重舉行五台山五頂文殊菩薩聖像開光大法會,籌備活動從年初就緊張地展開。初春時節,我陪同山西省佛教協會根通長老赴成都一家佛像鑄造廠去驗收文殊菩薩聖像的敬造工程。去成都前,我便表達了如有可能想探望隆蓮法師的心願,根通長老說看機緣吧。成都工作告一階段後,我極力鼓動根通長老去看望隆蓮法師,幾經聯系,得知老人正在住院,我們終於在華西醫院的小會客室見到了這位老人。老人已是近90歲的高齡,但思路清晰,言語擲地有聲。雖處病中,舉止間依然凜凜正氣,落落大方,初見之下不禁令人肅然起敬,想像著平日裡其不嚴自威的攝受力。她與根通長老很熟,曾在朝禮五台山時題贈一幅中堂,根通長老甚為珍惜,一直掛在自己僧房客廳正中央。兩位老人緩緩地交談,我靜靜地傾聽,午前柔和的陽光透過紗簾,灑落一地,那一情景至今依然難忘……
根通長老後來對我講,隆蓮法師1958、1959年兩次上五台山隨能海上師學習,他們都曾見過面。那時,能海上師是五台山佛教協會會長,駐錫於清涼橋吉祥律院,主要為僧眾講解《現觀莊嚴論》。能海上師是一個持戒甚嚴的人,比丘尼一律不得在寺內掛單,隆蓮與定靜兩位尼師就在離寺院三裡遠的一個小村子裡住下來,每天趕來聽經、做筆記,甚是辛苦。
上世紀80年代以後,隆蓮法師還來過兩次五台山,一次是來送法尊法師的靈骨,並在廣宗寺以青磚建造了法尊法師靈骨塔。後來又因以大理石重修法尊法師靈骨塔再次來到五台山。她曾對根通長老說:“法尊法師翻經功德可比肩唐代玄奘大師。”2001年為紀念法尊法師圓寂20周年,五台山廣宗寺舉辦紀念會,我曾協助舉辦此次活動,並受廣宗寺委托編輯此次活動的文集。後來聽人說,隆蓮長老得知此次活動以及將啟建法尊法師紀念館的設想後,竟老淚縱橫,說舉辦這樣一個活動是正緣,很好,希望吉祥圓滿……法師與五台山的因緣很深,曾寫有多首五台山的詩詞,如《憶江南?重禮五台》:“清涼地,我是再來人。驅盡天魔花更好,銷完積雪草還清。剝復見天心。清涼地,步步見文殊。山色溪聲傳妙谛,祥光瑞藹露真如。倦羽得歸乎?清涼地,雙塔樹雲間。金閣曼荼開秘藏,玉華貝葉耀遺編。後起待群賢。”法師的許多詩詞至今為人傳誦。
有此因緣,日後更多地關注老人以及她所創辦的比丘尼教育事業。2004年我的一位女碩士研究生在選擇學位論文題目時就確定為“隆蓮法師及其佛教教育思想與實踐”,並赴成都進行實地調研,采訪了許多老人與法師的學生。後來論文答辯,因資料新穎,選題獨特,受到答辯委員會的肯定。
隆蓮法師才學蜚聲中外,曾被聘為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四川省文史館名譽館員,四川省詩詞學會顧問,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四川分會理事。還曾獲日本佛教傳道文化獎。其主要著作有:《三皈依觀初修略法》、《四分比丘尼戒本講義》、《能海法師弘法業績述略》、《能海法師年譜》、《佛教道德觀》等。隆蓮法師的一生對佛教貢獻良多,我以為主要有二:
一是1984年具體負責創辦了新中國第一所比丘尼教育學院——四川尼眾佛學院,在中國佛教比丘尼教育史上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為復興中的中國大陸佛教提供了人才資源,這也是趙樸初老人生前再三呼吁的大事。其實早在上世紀40年代初,法師剛從成都愛道堂出家第二年即參與創辦蓮宗女眾院,並擔任教務主任和講師,主講“戒律”和“俱捨論”等佛學課程,從那時起她就有了辦一所尼眾學院的想法。這一心願一直到1980年才有了著落。在中國佛教協會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上,隆蓮法師鑒於當時中國沒有一所培養比丘尼的正規學校,鄭重提出了創辦尼眾佛學院的構想,這一倡議得到了趙樸初會長及諸山長老的支持。1983年,經國務院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創辦四川尼眾佛學院,趙樸老任名譽院長,隆蓮法師任院長。趙樸老還特為四川尼眾佛學院題匾。學院於1984年秋季開始招生,法師親自講授佛學課程。佛學院的學制為四級十二年(每級各學三年),即初級班(或稱培訓班,設在愛道堂)、中級班、高級班(又稱專修班)、研究生班。由初級班升入中級班或由中級班進入到專修班均要參加考試,擇優錄取,也可直接報考專修班。考生須是出家尼眾,由各地寺廟選派、推薦而來。除極少數學生繼續攻讀研究生課程,大部分學生修完中級班或專修班後返回原地,擔負起傳播、交流佛教文化的重任。尼眾學院為各地寺廟、佛教組織或佛學院輸送了一批批優秀的管理、教學與研究人才。趙樸老曾評價說:“其間為落實宗教政策,於收回川中昭覺寺及重整愛道堂、鐵像寺,創立四川尼眾佛學院等工作中,歷經曲折,深得法師悉力協作,終獲圓滿成就。迄今古剎重光,鐘鼓梵吹,莊嚴矗立。尼眾佛學院亦規模大備,學制完善,道風整肅,學員結業數屆,成才甚眾,蔚為西南佛教女眾著名學府,尤為法師領導培育之功。”
二是恢復傳授二部僧戒。1980年,也是在中國佛教協會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上,隆蓮法師表達了一個願望,就是想在大陸恢復比丘尼的二部僧戒。所謂“二部僧戒”,是指要受比丘尼具足戒的女眾,必須先請十名比丘尼為戒師(至少有十二年戒臘),受“本法尼”戒,然後由尼部十師帶領本法尼到比丘僧團裡,重請十名比丘為戒師,在比丘、比丘尼各十名的戒壇中,再為她們授比丘尼具足戒。這樣的受戒才如法如律,因為這是佛制。1982年春,這一願望得到通願法師的襄助,於成都為8位比丘尼傳授了二部僧戒。這是“文革”後,我國首次傳授二部僧戒。律幢再樹,戒月重輝。這對當代中國佛教制度建設意義無量。
隆蓮法師的才學、德行深受學界、教界的尊重。1956年周恩來總理訪問斯裡蘭卡。當時斯裡蘭卡的佛教徒為紀念釋迦牟尼涅2500年,發起編撰英文佛教百科全書,吁請各國佛教學者給予支持合作。周恩來總理接受其國總理的托請,允諾承擔《佛教百科全書》中國佛教部分的編撰任務,回國後指示中國佛教協會專門設立了編纂委員會,聘請國內著名佛教學者擔任撰述工作。隆蓮法師是教界唯一入選的女性。此外,她先後參加了四川大學文科研究所主持的《藏漢大辭典》以及《四川省志?宗教卷?佛教篇》、《大百科全書》等的編寫工作。至今她所撰寫的許多文章,依然是學者參考的必備資料。
因緣不可思議,由筆者主持的中國佛教制度研究中心網站於10月下旬連續登載了隆蓮法師的經歷與詩詞。如今,月冷蒲團,哲人已萎,千秋風范,常住馨香。我們深切祈願,老人不捨娑婆,乘願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