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成觀法師:八識規矩頌義貫 第二章 釋頌文 第二節 第六識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節 第六識頌

頌凡情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注釋:

「三性三量通三境」:「通」,此頌文以F通」字貫串三性、三量、及三境,意指第六識於三性、三量、三境都是通的。「性」通指境與量;「境」,單指所緣而言。「量」單指能緣而言。第六識又稱意識,或第六意識。「三性」:善性、惡性、無記性。「善」,順盆之義,指順於正理,盆於自他。「惡」,違損之義,指違於正理,損於自他。「無記」,於善惡品,皆不記別(不屬善惡,不能記在善或惡項之下) 。成唯識論雲:「能於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又雲:「能於此世他世違損故,名為惡。」第六識的能緣與所緣之性,通於善、惡、無記:若第六識緣善境時,則能緣之心即屬善性;若第六識緣惡境時,其能緣之心即屬惡性;若緣無記境時,能緣之心即屬無記性。故第六識通於三性:有善性的第六識、有惡性的第六識、也有無記性的第六識—亦即,第六識可起善性、惡性、或無記性之念,端看它所緣的境是什麼:若第六識所緣之境是善性時,便有信、慚、愧、無貪等善心所與之相應而起,此時第六識便成為善性。若第六識所緣境是惡性時,便有貪、瞋、癡等根本煩惱,以及忿、恨、覆、惱等隨煩惱與之相應而起,這時第六識便成為惡性。若緣無記境時,亦如是。

「三量」:即現量、比量、非量。

㈩現量——謂顯現眾境,不帶名言,沒有籌度心(無妄想分別) ,稱為現量。

以比量——比類而知之量:類似邏輯中的「推論」。例如遠見有焖,比知有火:見今世造惡業,比知來世受苦報。

㈦非量——謂心心所在緣境的時候,作錯謬的分別,因此其認知不合於所緣境的奂實狀況,稱為非量:簡言之,即是錯誤的了別或認知。

之所以說第六識通於三量,因屬依其所緣,共有以上三種量。再者,第六意識依其運作方式而有五種:

㈩明了意識——又稱「五俱意識」。因為此識系與前五識俱時而起,而命心對於所緣境之好惡、長短、方圓等,一一皆能明了分別、進而取境,故稱為明了意識。此明了意識通於現、比、非三量。

㈣散位獨頭意識——此為凡夫在散亂位中,其意識不與五識俱起,亦即不緣現前之五塵境,而是獨自散亂、紛雜地遍計現前所沒有的諸法,例如作白日夢,或緣空華、水月等不實之自心現相,或緣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無實體之法,然其狀態,既非在禅定中,亦非屬夢境,有如想入非非,稱為散亂獨頭意識:此意識即通比量及非量。

㈦定中獨頭意識——「獨頭」,指只有意識單獨在運作,而沒有其它識參與其工作(亦即不與前五識中任何一個識俱起);因為在定中,前五識都不起現行(沒有起來活動) ,只有意識自己在單獨運作,故稱為「定中獨頭意識」。定中獨頭意識系緣定中所觀想之境,例如觀佛相好、觀淨土莊嚴、或不淨觀等事,或觀無常、苦、空、苦集滅道等理;此時不論其所觀者是理還是事,都屬於現量境攝。

㈩夢中獨頭意識——人於睡夢之中,前五識亦不起現行,此時第六識單獨緣於夢中自心所現的境界,這純粹屬於非量。

㈦狂亂獨頭意識——瘋狂之人、或患熱病、或用迷幻藥等者,其心所緣之境於五根中狂亂而起,意識起而緣之,此唯是意識徧計之非量。

由是可知,第六識不論其作用之情狀如何,皆通於「現、比、非」三量。

「三境」略釋如下:

㈩性境——有實質之境。以獨影境——無實質之境,如空華、水月等境。

㈦帶質境——介於性境與獨影境之間,系以心緣心,或以心綠色,而間接帶有本質之境,故稱為帶質境。

三境的解釋詳如上說。

「三界輪時易可知」:「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輪」,輪轉。此謂以第六識功能顯勝,通於三性、三量、三境,放能造作種種業,力用強大:因此凡夫眾生處於三界受輪轉時,此第六識最容易了知(看得出來) ,意即:若入聖位,不入三界輪轉時,第六識的行相轉為微細,便不是那麼粗顯易知了—由於凡夫在三界中造善、造惡時都要依賴此第六識故,因此此識之行相粗顯,很容易被覺察到:這尤其是指相對於第七及第八識之行相幽隱、微細深沉難知而言。

「相應心所五十一」—與第六識相應的心所最多,所有的五十一心所都能與之相應。「相應」有五義:

㈩時——謂心王與心所同時起:「同時俱起」是相應最重要的意義。

以依——心王與心所的所依根為同一個。

㈦緣——心王與心所同一所緣境。

㈤行——心王與心所的現、比、非三量之行相俱同。

㈦事——心王與心所皆各有自證分體事。

「心所」有三義:

㈩恆依心起:因為心所必須要依於心王才能生起。

㈦與心相應:若不與心王相應,就不能稱為心所。

㈦系屬於心…心如主:心所如其僕從。

「心王」即八種識;「心所」又稱心所有法:心王是體:心所是心王的作用,

故屬於心之「所有」,故稱心所有法,簡稱「心所」或「心所法」。心所法共

有五十一個,分為六大類:

㈩五徧行——作意、觸、受、想、思。

以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

㈦十一善——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㈩六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

㈦二十隨煩惱——忿、恨、覆、惱、嫉、悝、诳、谄、害、僑、無慚、無愧、掉舉、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㈦四不定——晦、睡、尋、伺。

第六識與這一切心所(總共五十一個) ,全都能相應,可見這第六識的「神通廣大」。 (附及,關於五十一心所,請參閱拙作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P.23,P.92) 。

「善惡臨時別配之」:此謂雖然第六識可徧緣一切,且與一切心所法都相應,但它的善惡性,卻要看它在緣境的當時,根據其相應的心所的善惡等性,再臨時依現況而決定。

義慣:

第六識之性為善、惡、無記「三性」都有;其所緣之境界為現、比、非「三量」皆攝—由於第六識最為明利,故能「通」緣性境、獨影境、與帶質境「三境」。

以第六識能造作各種業,行相明顯、功能殊勝,故凡夫於「三界」中「輪」轉造業「時」,此識是最F易可」覺F知」的,(而其它諸識的行相就不是那麼明顯、易可覺知。)

至於與第六識「相應」 (同時俱起、同依、同緣、同行)的「心所」法,則全部的六類F五十一」個心所皆與之相應;然而第六識之性究竟是屬於「善」、「惡」、或無記性,則須到「臨」緣境之「時」,才依據其相應心所之性而各「別配之」—亦即,第六識緣善心所時,即成善性;若緣惡心所時,即成惡性。

性界受三恆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注釋:

「性界受三恆轉易」:「性」,指善、惡、無記三性。謂第六識若與信等善心所相連,則為善性;若與根本煩惱、隨煩惱相連,則為惡性:或有時並不與善、惡相連,而與徧行、別境等相連,便成無記性。因此說第六識在三性中,常常轉變。「易」,變也。

「界」,指三界。第六識有時緣欲界,有時綠色界,有時緣無色界:故第六識在三界中也是常常改變的。

1受」,指五受:

㈩苦受——領納違境,逼迫身心,稱為苦受。

以樂受——領納順境,身心愉悅,稱為樂受。

㈦捨受——領納中性境,不苦不樂,稱為捨受。

㈩憂受——此為從苦受中再分出:「憂」並非很強大的苦,但是它的行相深長、細密,容易令人受困。

㈦喜受——此為從樂受中再分出—樂受之強烈而且短暫者,稱為喜受。第六識在五受中也是常常轉變的;故地藏經中說:「一切眾生性識不定。」

「根隨信等總相連」:「根」,指根本煩惱,即貪、瞋、癡、慢、疑、惡見六大煩惱。「隨」,指二十隨煩惱。F信等」,指十一個善心所。「總相連」,謂第六識與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及信等十一善心所,總是相連在一起,而成善性或惡性等。

「動身發語獨為最」:「動身」,驅動身業。「發語」,發起語業。

「最」,最強有力。謂第六識在發動身、語二業的力用上,於八識中,此識最為強盛。也就是,在造善造惡方面,第六識之功能強於其它諸識。

「引滿能招業力牽」:「引」,即引業。謂能招第八識,牽引異熟果,稱為引業。「滿」,為滿業。謂能招前六識,滿異熟果,稱為滿業。「牽」,牽引。謂第六識所造之引業與滿業,能招感異熟果,牽引眾生,生於六道。

義慣:

第六識在善、惡、無記三「性」、及欲、色、無色三「界」以及苦、樂、憂、喜、捨五「受」這「三」類法中,「恆」甫「轉」變改「易」。第六識與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及F信等」十一善心所「總」是「相連」而成其善、惡性。

第六識於驅「動身」業、「發」起「語」業之力用方面,於八識中,此識「獨為最」強勝:其所造之「引」業與「滿」業「能招」感異熟果,其「業」報之「力」則能「牽」引眾生,生於六道。

2.頌無漏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注釋:

「發起初心歡喜地」:「發起」,指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因為此智是在四智中最先轉成的,故稱為「發起」。「歡喜地」,即菩薩之初地,以菩薩於此地中,最初見道,初見奂如本性,故大歡喜,名歡喜地,又稱為見道位。

「初心」,以每一地中都有入、住、出三心,故初入地時稱為「初心」;在此則指歡喜地的初心(菩薩剛入初地時之境界) 。此句謂:第六識發起妙觀察智時,是在菩薩登歡喜地的初心之時。也因此可知,要到初地菩薩位時,才能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以於菩薩初地,見奂如本性,頓離一切見、一切分別,第六識的妄想心都息止,唯依於奂如,故能依於奂如之奂見,來觀察一切世出世間,此即為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之境界。

「俱生猶自現纏眠」:「俱生」,指俱生我執與俱生法執。謂登初地後,第六識的「分別我執」與「分別法執」雖斷(故不再妄想分別) ,然其「俱生我執」與「俱生法執」仍在。「現」,現出。「纏」,即現行煩惱,以現行煩惱纏繞不去,故稱為纏。「眠」,即煩惱習氣種子,以煩惱種子,猶如睡眠一般,眠伏於心中故。此謂:此時雖然分別的我法二執已斷,但俱生的找法二執的種子與現行,依然顯現出來,仍未斷除。

「遠行地後純無漏」:「遠行地」,即菩薩第七地。F後」,指從第八地起,以至於等覺。「純無漏」,謂第六識要到菩薩第八地起,才能轉成純無漏,在此之前都仍是有漏的。因為轉智(轉識為智)分為上、中、下三品;初地時之轉智,為「下品轉智」,仍有俱生之我、法二執之種、現(纏、眠):第二地至第七地,為「中品轉智」,漸伏、漸斷俱生之我法二執,仍為有漏;

第八地至等覺,是「上品轉智」,才登於最極,轉成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干」:由於第六識已成就上品轉智,純是無漏,故能觀察圓滿、明淨、普照大干世界,而隨應說法度眾生。

義慣:

第六識轉而「發起」妙觀察智時,為在菩薩登於「初心歡喜地」時。此時第六識之分別我法二執雖斷,然其「俱生」之我法二執「猶自現」出有「纏」繞(現行)與「眠」伏(種子)存在,尚未斷除,是為下品轉智。

菩薩第七「遠行地後」的第八地至於等覺,在這段期間,第六識漸轉成F純無漏」,是為上品轉智。由於已經成就純無漏的上品轉智,故能「觀察圓」滿、「明」淨,普F照大干」世界,而隨應現身說法度眾生。

 

上一篇:溫金玉教授:弘一法師弘律因緣探究
下一篇:溫金玉教授:莫將少林辜負——關於文化定位的思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