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第八識頌
1、頌凡情
性惟無覆五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诤
注釋:
「性惟無覆五褊行」:這句頌是顯示與第八識相應的心所,只有五個徧行心所。「惟」,與唯同,只是。「無覆」,指無覆無記;謂第八識之性,為非善、非惡,也非有覆,而是無覆的無記性,而與其相應的心所,只有五徧行:作意、觸、受、想、思。
「界地隨他業力生」:「界」,三界。「地」,九地。「隨他業力生」,謂第八識為異熟果之總報主,於三界九地中,任隨他夙世「引業」之力而受生於五趣之中,而第八識本身自己卻絲毫作不了主。
「二乘不了因迷執」:「二乘」,聲聞乘與緣覺乘。「不了」:「了」,完全明了,或了悟。此謂二乘之人由於智淺,故不能了悟此藏識。「迷執」,此指二乘迷執第六識為能受熏持種,而不了第六識乃「審而非恆」,以其有間斷,故實不能受熏持種,亦非異熟之總報主。解深密經雲:「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由此能興論主诤」:「論主」,指此頌文之論主,即玄奘大師本人。謂本論主為破二乘之迷執,故依理而提出議論。
義貫:
第八識之「性」屬於非善、非惡、亦非有覆無記、故「惟」是「無憂」無記性—與第八識相應的心所只有「五徧行」心所(作意、觸、受、想、思)。
第八識於三「界」九「地」中但任「隨他」夙世善惡引「業」之「力」牽引而受「生」輪轉於五趣。
「二乘」之人以淺智而「不了」此第八識才真正是眾生異熟果之總報主,「因」而起「迷執」誤以第六識為能受熏持種。「由此」因緣「能興」此「論主」依理而與之「诤」辨而破斥之。
诠論:
為何第八識不能與別境等心所相應?成唯識論雲:「如何此識非(與)別境等心所相應?曰:(因為第八識與別境之性)互相違故。謂:
㈠欲(之性為於)希望(獲得的)所樂事(上運)轉;(但)此(第八)識(為)任(運於)業,(且)無所希望,(故第八識不與欲心所相應)。
㈡勝解(之性為於)印持決定事(上)轉;(但)此第八識(之性別)菩昧,無所印持,(不印持決定任何法,故第八識不與勝解心所相應)。
㈢念(之性為)唯明記(及在)會習事(上)轉;(但)此(第八)識(之性是)昧劣(的),(且)不能明記,(故第八識不與念心所相應)。
四定(之性為)能令心專注一境;(但)此識(第八識)(則)任運(在)剎間即別緣他法,故第八識不與定心所相應。
五慧(之性)唯簡擇,(於)得等事(上)轉;(但)此(第八)識唯是(無記之)異熟性(於法無簡擇性)故,(與)善(及)染污等(法)亦不相應;(然而)惡作(悔)等四(不定心所雖是)無記性者,(但因)有間斷故,(且)定非異熟,(故第八識不與慧心所相應)。」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注釋:
「浩浩三藏不可窮」:「浩浩」,形容第八識深廣猶如大海。「三藏」指藏識之能藏、所藏、執藏三義,茲略釋如下:
㈩能藏——是指第八識能執持、能藏眾生無量劫來所作之一切善惡種子;是故「能藏」是依第八識本身的「持種」功能而言。
㈣所藏——這是指第八識「受熏」的功能,是從前七識的立場來看的,因第八識能受前七識之熏習,而成就善惡種子。
㈦執藏——又稱我愛執藏,專指第七識念念執第八識為我:心生貪愛,執持不捨,故稱「執藏」。
第八識以有此「三藏」之義,故稱為「阿賴耶識」。「阿賴耶」 ( Alaya)為梵文,漢語之義為「藏」,故第八識又稱「藏識」。簡言之,此「三藏」即是第八識主要的三種性能:持種、受熏、被執為我。
「不可窮」,以第八識深廣如大海,故除如來外,無人能窮其邊際。
「淵深七浪境為風」:「淵深」,謂第八識其深如淵。「七浪」,七識浪,這是將第八識比喻作大海水,而七轉識即是「識海」中所起之「識浪」。
大乘入楞伽經亦雲:「如海遇風緣,起種種波浪,現前作用轉,無有間斷時,藏識海亦然,境界風所擊,恆起諸識浪,現前作用轉。」密嚴經亦雲:「世間諸有情,習氣常覆心,生種種戲論,末那與意識,並余識相績……如風擊暴水,轉起諸識浪,浪生流不停,賴耶亦如是。無始諸習氣,猶如暴水流,為境風所動,而起諸識浪,恆無斷絕時。』
楞伽經亦雲:「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境為風」,即境界猶如猛風,能鼓動藏識心海生起七識浪,故境界風為七轉識生起之槽上緣。
「受熏持種根身器」:「受熏」,第八識能受七轉識之熏,而成就新種。
「持種」,第八識能執持一切善惡業之種子,這是指舊種。「根身器」,指第八識不但能持業種,亦能內持根身、外持器界,因為一切根身、器界,都是八識所變現的相分故。
「去後來先作主公」:「去後」,眾生居於「死位」時,阿賴耶識最後離去。「來先」,當眾生處於「生位」 (受生位)時,則是阿賴耶最先來執持。
「作主公」,謂一切生死因緣業果雖非實我實法,但法如是故,眾生的一期生死,仍必定是以第八識為總報主。故稱「作主公」 (以俗語言之,即是承擔總帳的人。)
]義貫:
此第八識具有「浩浩」無邊之能藏、所藏、執藏的「三藏」之功能,猶如大海,廣闊無邊,「不可窮」其際涯;其「淵深」亦不可測其奧底,而「七」轉識之波「浪」則依藏識所現之相分的「境」界「為風」,鼓成無盡之洶湧波濤。
第八識恆續F受」七轉識「熏」,並能「持」一切法之「種」子,內持「根身」、外持「器」界。當眾生處於死位之際,第八識於種識離「去」時居於最「後」:若於生位「來」受生時,卻居於最「先」:因此第八識系「作」為眾生一期生死之「主」人「公」 (總報主)。
诠論;
瑜伽行者在解了第八識「受熏」與「持種」的道理之後,於修行上有何助盆呢?那就是能於一切時,對於自心之起心動念,都比較能覺知、警醒,小心在意,因為知道每一起心動念:心中的每一個念頭,都會反熏八識,如此熏久了,即成為習氣之新種。以此了知,即有俾於「念念覺知」之修習。如是念念修習「覺自心現量」 (楞伽經) ,亦即是侮「唯心識觀」之初門。
2.頌聖果
不動地前纔捨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注釋:
「不動地前纔捨藏」:此下四句頌,是講第八識次第捨假「名」,乃至達於究竟轉智之義。「不動地前」,即是第七遠行地。「捨藏」,即捨去藏識之名。因為阿賴耶識(藏識)無始以來,一直被第七識執為我,須要到不動地前,我執永伏,才能捨去藏識之名。
問:F為何說『捨藏識之名』呢?」
答:「因為藏識之名,乃至其能藏、所藏、執藏之義,都是無有實我、實法,但假名安立;若我執之障銷盡之時,其『三藏』之作用與行相亦皆盡了,因此其名乃捨:以其名、相、用既已轉捨,則其體亦轉,此即所謂轉染為淨、轉識為智;然而究其實際,亦只轉其假名與妄有之相,因八識之體依究竟而言,則本自圓成。故禅宗六祖大師亦雲:『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故知性相二宗所說實完全一致,並無乖隔。」
「金剛道後異熟空」:「金剛道」,即無問道(聖者入於無問修習之地位);而「金剛道後」則指在F無問道」之後的F解脫道」。瑜伽行者修行,共有四種道:
㈩加行道——又稱方便道,即為求斷惑、用以入於無問道之前的前行(准備工作)。
㈣無間道——即正式開始修斷谙惑(煩惱) ,而不為諸惑所間隔之無漏智:並且由於此修行,毫無間斷地便可入於解脫道。聖者在無問道之最後階段,起金剛喻定,以金剛三昧力斷除煩惱種子,故無問道又稱為「金剛道」,或「金剛無問道」;無問道舊譯為無礙道。
㈦解脫道——二乘聖者斷惑之後,即證得奂理,獲得生死解脫,亦即涅槃。故「無問道」旨在斷惑,而「解脫道」旨在證奠。二乘證解脫道,故得 F解脫身」。
㈩勝進道——大乘聖者於解脫道後,更進一步,進求無上菩提,而於勝進道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故得「法身」。經雲:唯佛得法身與解脫身,二乘只得解脫身,不得法身,是故二乘不得起三身,普度眾生。
「異熟」,第八識有三種名:一 、阿賴耶識,二、異熟識,三、一切種識。唯識三十頌雲:「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阿賴耶識(藏識)的三藏之義,已如上說。此「異熟識」之義有三:
㈩變異而熟——因位的種子必須產生改變,其果方能成熟:例如稻種,須經發芽、生根、抽枝、發葉、開花、最後才能結果:於其中間,稻種的形相早已經過多種變異,才能成熟為稻果:故其成熟必須經過許多形相與功能上的變異,才能成就,總稱F變異而熟」,此即是「異熟」之第一義。
㈦異時而熟——「因」與「果」一定不是同時出現,「因相」滅後「果相」方生,故因相與果相出現的時間一定有異,因此果相必定是異時而熟,不是種子當下馬上就能成熟為果;而眾生的業報通常必須隔世,其報果才能成熟;故稱異時而熟,這是「異熟」的第=義。
㈦異類而熟——此指果與因系不同類。此與「變異而熟」不同,因為以變異而熟來說,雖然在外相有所變異,但因與果仍屬於同類。「異類」是指業與果報的三性而言:業有善業、惡業、無記業三性:而果報則有苦果與樂果二種。但苦果及樂果本身,卻與第八識本體一樣,都是屬於F無記性」的:所以果報多屬於異類而熟。又,「異熟」一詞,舊譯為果報,故第八識又稱果報識。謂依過去之善惡而得的果報之總名,此果須依變異而熟、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若合乎此三條件,即稱之為「異熟」。
「異熟空」,因為異熟空時,方得捨異熟識(果報識)之名,二死永亡,入究竟解脫道。
「大圓無垢同時發」:「大圓」,指大圓鏡智,即成佛時轉一切種識為大圓鏡智。F無垢」,即無垢識,梵語為庵摩羅識,又譯為「白淨識」。此無垢識系與大圓鏡智同時發起,以相續執持無漏善種,得盡未來際利樂一切有情,更不受熏,以其一切有漏種子皆已永盡故,故稱為白淨識。此「白淨無垢識」即如來藏清淨具如之心,以其雖會處生死,而本來無染;今返流還淨,即從證得佛果起,至於盡未來際無量劫,雖亦名為無垢識,然實本如來藏妙具如性。
「普照十方塵剎中」:「塵剎」,如微塵一般多的諸佛剎土。「剎土」,梵語「差多羅」,即國土之義。謂此無垢識與大圓鏡智一發,則能普徧照耀十方世界無量之諸佛國土。
義貫:
此第八識在菩薩第八「不動地前」 (即於第七遠行地中)因我執永伏,「纔」得「捨藏」識(阿賴耶識)之名(不再名為藏識)。而至「金剛」無問「道後」,二障之種子永斷,而至於第八「異熟」識「空」時,方得捨異熟識(果報識)之名,而不再受異熟果報,如斯方永斷生死,入於解脫道。
在此之後,菩薩道行者於成佛之時,即轉捨一切種識之名,而轉得「大圓」鏡智,以其一切有漏種子皆已永斷,故得成就「無垢」之白淨識,即如來藏清淨真心:比大圓鏡智與此無垢識系「同時」而「發」者。當此識一轉、此智一發之當下,即能「普照十方」世界如微「塵」眾之「剎」土,而於其「中」,大作佛事。
八識規矩頌義貫終
二oo二年五月三十一日完稿
二oo六年九月四日初校於美國密執安州遍照寺
二oo八年五月二日二校於美國密執安州遍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