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楞嚴悲華法師:童蒙止觀 第五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童蒙止觀》第五講

隋 智顗 撰

悲華禅師 講

   

請大家隨我一起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意

南無智者大師!南無智者大師!南無智者大師!

    嗡 摩尼摩尼 瑪哈摩尼耶梭哈

 

    好,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進行天台童門止觀,今天應該是第五講了,今天所講的內容是調合第四。在前面我們講過,要想坐禅先得具緣第一,呵欲第二,第三是除蓋,其次才是今天的調合第四,剛才說是第五,中間穿插的不算,應該是調合第四,是名為第五講。好,我們現在是越來越接近要講如何坐禅了,那麼現在講到調合,也就要想學坐禅之前呢,先學會如何調合,調合就是調整,使其和諧,身心必須調整使其和諧,所謂不松不緊、恰到好處地來坐禅修道,不然的話一下子就開始修,不是走這個極端就是走那個極端,這個修禅也不會得到利益,而且很容易陷入這種偏頗裡去,所以說調合第四章是進入正行前面非常重要的加行。我們來看一下原文,“夫行者初學坐禅。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先發大誓願。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為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然後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謂善不善無記法。內外根塵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經雲。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止息。作是觀已。乃應如次起行修習也” 。那這個講到調合之前首先必須講到要發心、發願的意思,如何發願?為什麼必須發願?剛才所讀的這段文字說得很明白。我們逐個來解析一下,這個講到要想最初進入坐禅的人,他必須,他實際上是在修習十方三世佛法,為什麼說十方三世佛法,因為十方三世佛法皆共同一道,都一樣。這個時候都要發大願,而且要大誓願,就發誓願,這個不是一般的願啊,要發誓願,“誓”——我們平常講的發誓,就是發誓說我必須遵守這些東西不動搖,我必須滿足一定條件來發願,所以這叫大誓願,要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我今天發誓願就是發菩提心,要把一切眾生都解脫出來,讓他們都成就無上佛道。我之所以要求無上佛道,通過坐禅而證得,那麼也是為了度脫一切眾生,所以說為度有情願成佛,真實地發起這個心名為發起菩提心來,而且其心要堅固,像金剛寶一樣不退轉,金剛寶堅硬不可摧啊,金剛我們知道,帝釋天上有金剛妙寶,這個不同於我們世間所說的礦物質金剛,這個是帝釋天的福報所感,金剛妙寶堅不可摧,世間最為第一啊,只要精進勇猛、不惜生命,死都不怕,而且要努力、勇敢,努力地往前修,不管在我修行過程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恆不忘失這顆菩提之心,就這個意思。所以若想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這個心永遠不退轉。那我們人是非常容易退轉這顆心的,所以沒有發起這顆心的,應該早日生起;生起這顆心的,應該讓它堅固、讓它更加壯大,並且守護它永不退轉,這樣直成菩提大道,皆因菩提心的緣故。然後,好了,發這個願然後坐中應該正念思維,思維什麼呢?這個思維就是觀察修,就是靜下心來細細地思量一切諸法的真實相。什麼叫一切諸法?我們這個生命所存在的,所發生的這一切,都叫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我們沒有看到,我們都是妄想分別,我們所認為對的往往不對,甚至我們眼睛所看到所認為的,那也不是真實的實相,所以要提醒我們,要思維一切諸法實相。何為諸法實相,所謂善不善無記。包括這麼多,善,善法,法之有善,有不善法,也有無記法,有非善非惡法。比如說你今天去做布施供養,這就是善法;你今天損人害已,這就是不善法;然後你有時候穿衣睡覺吃飯無善無惡,這名為無記法。好,內外根成,內根外根,內根是六根,是指的什麼?眼耳鼻舌身意。外塵,外塵外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然後根塵相遇生妄識,所以稱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因為這種妄識都是分別意識,還是有漏之煩惱法,所以故稱為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還有三界有為啊,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這些統統都是因心而有,都是建立在心的無明和造作之上,不離一心,所以十地經雲,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啊。這個講到的都是唯心作的道理,這個三界並不說在心外有個三界,都是依心所造作,例如金剛經裡面所說,唯是一合相,一合相者乃不可說,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也是這個意思。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啊。如果知道說既然是心所造作,一切心,起則妄有,起體本空。雖現有為而實則無為,如空中幻影,如鏡花水月。雖示有生有滅,其實涅槃不動,雖現幻妙其實乃明真空,雖體而真空而實則妙有,是乃心之無性,無以表達。因為無世間種種忘記分別嫉妒,所以稱為無性。所以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不實,不實在,為什麼說不實呢?我們平常看東西都覺得是挺實在的,是真實的,真實的執著,有種差別相,所以說諸法不實性,若能了知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的緣故。這就是十地經裡面所說的。因為一心,而若了知心本無性,那麼則自然通達諸法不實,其中妙義靠實修實證去證得,略作如是解釋。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者,自然止息,所謂生死業行者,乃是心無明染污的緣故,所以我們想到此處,作是觀已,就應該怎麼樣呢?應該如次起行修習,按照一步一步的修行次第開始修行,漸漸地把心靈的這種無明妄想執著漸漸地去除,把這些無明妄想執著去除了,自然而然心光朗然,證得一心,無心,所以說必須發大誓願,因為法界一切造作皆由心故,若能發大菩提心,那麼直成道種,所以說要勸發菩提心,道理就在這裡,道理在哪裡?就在後面所說的,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所以說夢幻般地發起真實不虛的菩提心。好,我們來看一下,這是全面的總說。

  好,下面講,雲何明調合呢? “今借近譬以況斯法” 。就是根據眼前我們看得見的東西作比喻,來明了這個法門,“況”就是明了的意思,來表述一下這個法門,概況的“況”就是這個意思。“如世間陶師欲造眾器。先須善巧調泥。令使不強不懦。然後可就輪繩。亦如彈琴前應調弦。令寬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諸妙曲。行者修心亦復如是。善調五事必使和適。則三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善根難發。”所以這裡面總說調合的必要性,我們來看一下,前面我們講過诃責五欲,那麼則外離諸緣,如同六祖壇經所說的,外離諸緣內心無喘即名為禅定,你看,外境不入者合外在之五欲,棄除五蓋呢,前面棄蓋第三所講的,即是內在清淨,好,如是內外則完全清靜,剛好這個時候就可以契入安心修禅,可以進行修行心之止觀。但是雖然如此,必須怎麼樣?讓心調合適宜,方能得益。所以說下面要講調合五種事情。所謂五事者,即是身、息、心、眠、食五等事,五種事情要調。這裡面打個比方,為什麼說要調呢?比如說,世間造那種陶器的工匠,他想做出種種精美的工藝品,他必須善巧地來調合這個泥,我們知道陶器是用泥巴做的,要讓它不強不懦,不會太硬也不會太軟,然後根據這個輪繩規范,就可以把它做出很精美的容器,如果你前面的泥調不清楚,那麼出來的成品就不會好。一樣的道理,就像彈琴一樣,先把弦調好,松緊得宜,方能入弄啊,梅花三弄啊,弄就是調起婉轉之旋律啊,出諸妙曲。所以修行的人修心也是這樣,要調整五事,如果把前面所生的身、息、心、眠、食調整清楚,那麼三昧易生。什麼叫三昧易生啊?三昧我們講修行要獲得正受啊,正受就是三昧,就是獲得真實的心地。我們修禅去除妄想,可以進入內心之真實啊。真心朗照的境界,就稱為三昧。有諸根三昧啊,有各種各樣的三昧,其中首楞嚴王是三昧之王,一切三昧因此根而生,它顯現為次第的不同。則諸三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如果有所調整不清楚,那麼很難成就,那善根就會難開發出來,三昧就難以獲得了,大致上是這個意思,要知道調整的重要,令其身心和諧。

    好,我們來看一下,具體是哪五事。第一,第一講調食。“夫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若食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穢濁之物。令人心識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則動宿病。使四大違反。此為修定之初。須深慎之也。故經雲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空閒。心靜樂精進。是名諸佛教。”這裡面講到調整飲食,這個不容易啊,不要認為這個很容易調。要想真正修道,要做很多很多的准備,如果這些東西做不好准備,修道就會有煩難啊。所以大家要認真聽,你看我們在講這個調合之前啊,我們就說到要發大菩提願,要達到一種不退轉,讓心不退轉,這就說明什麼?這個事情不容易啊,修道的過程要超越諸多的魔境、磨難,要發大願,讓其心無有退轉,沒有退轉。我們來補充說一下,什麼叫作退轉?不退轉什麼意思?按照經典上說,不退轉有三種意思,第一個是位不退轉,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修行的人斷盡三有之見思二惑,那麼就永不退失超凡之聖位,即名為位不退,那這個位不退呢,斷盡見思二惑應該是阿羅漢的境界,初果羅漢斷盡見惑,但是尚有思惑未完全去除,若能完全斷除見思二惑,則圓證四果阿羅漢,如此乃名真實位不退轉。但是如果從廣義上說,初果羅漢因為智慧力故他最遲天上人間往返七次,他最終將證得四果阿羅漢,永遠解脫分段生死輪回,所以說亦名不退轉。第二是行不退,比喻修行的人功夫越來越增上,不單單是斷盡了見思二惑,而且還能夠伏斷塵沙之惑,那麼則永遠不退失菩薩之位,名為行不退轉,這個行就是菩薩行不退轉。第三是念不退,比喻修行人的功夫越來越深,不但斷盡了塵沙煩惱,能破無明等等迷惑,而且永遠不會退失修道之正念,這個名為念不退轉。所以分為位不退轉、行不退轉和念不退轉,分別以見思二惑和塵沙無明惑作為區分,實際上是層次的不同。所以在修道過程中要做很多很多的准備,要做很多很多的調整。其實,如果你不好好地依止一位過來的善知識去修的話,恐怕是很難很難,這個非常重要,依止善知識來修行,善知識必須對這個過程清楚明了並且能夠指導你,而你自己最好對這位善知識具備信心,能聽其教導受其調教,這樣就可保不迷失正道。我們來看一下這個講到調食。這個調食的關鍵是什麼?剛才讀過,關鍵是什麼,吃得不要太飽也不要太少,,不要吃得太好,也不要吃那種不干淨的食物,這個就是要點。而且大家剛剛開始修行禅定坐禅的人,吃東西特別要緊。我們來看一下所謂的食之法,本來就是為滋養色身來辦道的,對不對?而不是為了貪圖口腹之欲,如果你吃得太飽了,那麼就會氣急,身滿,身體漲漲的,呼吸調不順,所謂的氣急身滿,百脈不通啊,就會擁塞,堵塞,不順暢。但是如果你吃得太少呢,身體又很虛弱,心神也集中不了,心裡好像七上八下懸在半空,這兩種都非得定之道,另外就是說,不要吃那種骯髒的、不衛生的食物,或者是那種葷食啊,令人吃的神智昏昏的食物,這個中醫上講得很清楚,有的食物味道比較厚重,比較濁,所以吃了會讓人心識昏迷。要吃干淨的食物,所以說你如果說吃了不合適的食物,那麼你以前的那麼病根可能會被引發出來,四大相違就會得病,那麼整天到晚得病,昏昏沉沉的,你說怎麼樣辦道啊?對吧,所以對初學人來說,這點很重要。所以經上說,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空閒,心靜樂精進,是名諸佛教。這是十方三世的諸佛都是這麼教導我們的,要把身體調好,身安則道隆,身體能夠安明便於方便辦道,這是真正的修道人該做的正想。不像有的人說的那樣,一開始就折磨自己的身體,作無謂之苦行。所以我們佛教講中道中道,要飲食知節量,調清楚,知道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數量不多不少,東西不要不衛生,要合適身體才好,還有經常在寂靜空閒處,心能安定下來,很喜歡精進地修道,這樣的人就是有很大福報的人,也是很有善根的人啊。這所謂的調飲食者,如上所說,這個有很多細微之處,大家要根據各自指導你修禅的善知識來詳細地抉擇。這是以上所說的飲食,比如說有的飲食吃了,讓人很容易睡覺;有的飲食吃了,讓人容易生這種淫欲之心;有的飲食吃了,會讓人心情更加的煩燥,其實作為修道人這些東西都應該明白,有的東西吃了可能病還更重。所以說,古人有句話叫,*輪未轉食輪先轉,可見這個吃很重要,不能馬虎從事。所以要把飲食調整好。好了,這是第一個,調整飲食。

  第二個。調整睡眠。吃和睡這兩點很重要。首先睡眠我們前面學過,是無明迷惑覆障。這個人睡著了時候怎麼都不知道,很可怕,如入大暗無有光明,所以不可放縱它。我們來看一下,這段調睡眠是怎麼說的。“二調睡眠者。夫眠是無明惑覆。不可縱之。若其眠寐過多非唯廢修聖法。亦復喪失功夫。而能令心闇昧善根沉沒。當覺悟無常調伏睡眠。令神氣清白念心明淨。如是乃可棲心聖境三昧現前。故經雲。初夜後夜亦勿有廢。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這裡講到睡眠,首先我們要清醒地認識,睡眠不是個好東西,迫不得已才睡眠,它是無明迷惑所障覆,不可以放縱它。如果說睡眠太多了,不但說使你沒有辦法去修行聖道,更重要的反會使你原來所修行所得的功夫也都漸漸喪失,那麼你的心就更加的暗昧,善根就更加的沉沒,所以說要覺醒。覺醒這睡眠是一種懈怠的表現——貪睡、懶,我們世俗人說的,所以要怎麼對治呢?要覺悟無常,調伏睡眠,把睡眠調伏了,天天想到,無常死想,時日無多,今天若不精進辦道,還有什麼時間來辦道?想到此處不敢再睡眠了。通過對睡眠的調整,如上所說,讓我們的神氣變得清白,什麼叫清白,清就是清醒,白就是單純、清楚,不會胡思亂想。念心明淨,什麼叫念心明淨啊?念心,我們知道,修行很重要的是四念處,要念茲在茲,心念要返觀內照,看著自己的身受心法時刻不停啊,只要讓這個念心變得明覺,光明啊,不要糊裡糊塗啊,清淨,能夠精神集中,不會七想八想,所以稱為念心明淨。如是乃可棲心聖境,心就安住在賢聖的境界上,就不是凡夫之境啊,這樣漸漸三昧就現前,真實實相的體悟就會展現出來了,就是這個道理。要調伏睡眠,讓心變得清明,所以經上說,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什麼叫初夜後夜,一天六時啊,白天分三時,夜晚分三時,初夜後夜中夜,大家把12個小時這樣瓜分一下,上中下、初中後,一般來說,你看,半夜三更稱為中夜吧,睡覺之前,早上早早之前,這都叫初夜後夜,也不要荒廢,勿以睡眠因緣,讓一生空過無所得也。這個無所得指的是什麼,不是說身體健康,世間的榮華富貴,指的是什麼呢?對佛法、解脫的利益無所得,今世後世的利益你皆無所得,更何況是解脫之聖法呢,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常念無常就會精進辦道,就會克制自己的懈怠之心,去除睡眠因緣,所以這個叫調整睡眠,該睡覺的時候就睡覺,該睡多長就睡多長,不多不少,一定要把這個調整好。這個對於初行修道的人非常非常之重要,吃好睡好,身安則道融啊。那個普賢警徹偈有這樣的話,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對吧?切莫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古人又雲,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啊,這真是至理之名言啊,修行的人應該猛力醒悟這一點。千萬不要每天到晚都是在那裡渾渾噩噩當中度過,要知道時光寶貴啊,瑕滿難得,你現在不修行,沒有什麼時光能夠修行了,現在就是最好最好的修行時光。我們修行人要作這樣的想,現在能夠死裡脫生,能夠有一點修行的時光抽出來,那這就是最好的時光。現在目前有的條件就是最好的條件,我們一定要作這樣想,作這樣這樣的正想,不然的話,你覺得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還是稍後吧,你拖延拖延,一再一再的拖延,那你怎麼修道啊?所以要這樣想,要精進,要認為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浪費了以後就難以再有了,所以你如果能常常這樣作無常死想,珍惜時光,那麼你就會擅加調合自己的睡眠。當然,反過來也不要過於緊張,整日不睡,那這樣讓自己心神耗散,結果反而適得其反,這也亦當要避免之。一定要知時知節。

    好了,第三個講調身。調身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正文。這個調身其實和調息、調心它是合在一起講的,而不能分開說,因為身、心的調整,身體、呼吸、心意的調整三者是合並而運用的,不能分開說。我們來看一下原文。“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此三應合用不得別說。但有初中後。方法不同是則入住出相有異也” 。我們來看啊,那前面所說是調食,調睡眠,這個是外調。現在是內調,身息心三者,身息心在這裡說了,必須是合在一直調,因為互相是不能分開的。所以說調身必須達到什麼標准呢?調身必須,可以講,是身子不要太緊張,也不要過於松弛,自然放松。呼吸不能太急躁,也不能說太艱澀,所謂調息達到不滑不澀,恰到好處,呼吸跟我們的精神啊、狀態啊都很有關系。那麼調心呢,要達到不散亂亦不昏沉,所謂不深不沉的狀態,這是最極要緊的。但是這種調整方法也有初中後的方法不同,有入住出相之差別。這怎麼講呢?比如初中後方法不同,比如說,首先必須調身,然後來調整呼吸,最後來調整心,對吧?這初中後不同,也有入住出相之差異啊,你比如說,入定出定,入定住定跟出定,這種相狀的差別。你比如說入定的時候由粗到細,比如說呼吸吧,入定的時候是慢慢慢慢呼吸從粗轉為微細,那出定的時候呢?呼吸漸漸是從細轉為粗。所以無論是調身調息調心,都有入住出之三相,所以稱為有異,有差別的意思。下面再看,“夫初欲入禅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靜運為。悉須詳審。若所作粗犷則氣息隨粗。以氣粗故則心散難錄。兼復坐時煩愦心不恬怡。身雖在定外亦須用意。逆作方便。後入禅時。須善安身得所”。這接下來很顯然是在解釋最初入定如何調整身,修行的人最初進入禅修的時候,他把身體調整清楚才能入定。好,在沒有入定之前呢,在定外之時呢?那麼這個身應該調什麼?應該在行住靜止,言語動作上,跟人交往,包括穿衣吃飯、四威儀等等,這個時候要進行調整,所謂詳審調身所,詳詳細細地保持一種正知來審查,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該怎麼做,調身達到什麼。如果說這個人平常( ),一切做事情都是粗犷之事,那麼他坐下來打坐的時候,那麼氣息當然是隨之粗犷,這個時候心散,很難收攝回來,心很亂,心亂就難以專一,所以說坐下來的時候心裡會生煩燥愦鬧之想,不能安靜恬適,怡然自得,為定心之妨礙。所以修行坐禅的人,在調身入定之前,在修定之外,要用意逆作方便。什麼叫“逆”,逆就是反過來,平常是習慣了那樣做,現在反過來提醒自己為修道作方便,調整身體,不要讓自己的身體陷入這種粗犷影響修道的境界裡去,也就是平常的言語動作,要寂靜行,要寂靜,就是我們平常所說動作不要毛毛躁躁,如果你在平常做事情當中,經常能夠斂住自己的一舉一動,讓心一種靜靜的一種細細的安祥而為,行為端莊,不急不躁,那麼這種助行將非常有助於我們坐下來進行修禅,這有內在的聯系,也不能小看。

    現在講入坐,入坐怎麼坐呢?“初至繩床即須先安坐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次當正腳。若半跏坐以左腳置右腳上。牽來近身。令左腳指與右髀齊。右腳指與左髀齊。若欲全跏即正右腳置左腳上。次解寬衣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當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對頓置左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次當正身先當挺動其身並諸支節。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如是已則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聳。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當口吐濁氣。吐氣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粗急。以之綿綿恣氣而出。想身分中百脈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閉口鼻納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和但一亦足。次當閉口唇齒才相拄著。舌向上齶。次當閉眼才令斷外光而已。當端身正坐。猶如奠石。無得身首四肢切爾搖動。是為初入禅定調身之法。舉要言之。不寬不急是身調相”。這裡講到怎麼進入打坐,開始的時候,這個叫繩床,繩床,以前古代人專門打坐有個坐位,像禅床啊、繩床啊這樣,就是說坐處,打坐的地方,因為這個繩床離地比較遠,避免受潮,那現在我們條件好,比如說在樓上啊、地板啊比較干燥的地方都是可以的。然後首先應該把坐處安好,每令安穩,就是讓它比較安穩,不要搖搖晃晃,平平的,可以比較長的時間經受得了,所以叫久久無妨。應該怎麼坐呢?把座位安好之後,坐好了,把腳調正,如果是半跏趺坐,那麼就把左腳放在右腳上,牽來近身,就是拉過來,讓左腳趾與右髀齊,這個是不是讀“必”字啊?查字典沒查到,大概意思是這樣,這個不太妨礙。這個“與右髀齊”我們可以理解為,牽來近身,左腳要在右腳上,坐下來以後,大腿的外側腳趾頭不要超過它,大概是跟它平齊的。然後右腳趾頭也是同樣的道理,跟左邊那邊坐下來以後的大腿外鍘,大概是膝蓋地方,跟它也對齊。如果要全跏呋坐,那麼就要以右腳放在左腳上,然後解寬衣帶周正,把身體的衣服不要穿得太緊,要端莊,不要坐的時候,坐坐坐衣服又掉了,古代人的人很多衣服腰裡是扎著個布條的,今天一般來說我們打坐最好選取寬松的衣服來說,比如說練武術,練太極這些寬松的運動服比較好,不要穿那種緊身的,穿喇叭褲啊這些緊身的都不是太合適。剛才說到如果跏趺坐,剛才講到把左腳壓在右腳上,然後再把這個右腳放在左腳上,交叉在一起就成雙跏趺坐,這個是腳,腳半跏或者全跏,調整好。然後要把手安好,手這裡是采取什麼做?手應該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兩只手交迭相對,大拇指相碰,然後頓置左腳上,就是放在左腳上,這個稱為彌陀印,彌陀印便於安心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稍稍在肚臍之上一點,這裡,大家順其自然吧,因為坐下來時候,他自然會有一種最自然的身體姿勢,采取那種姿勢就好,這樣把手足調好,放松自然。然後次當正身,就是應該把身體挺直,挺動胸脯,振作精神,然後身體的關節並諸肢節,就是說好像在松動。七八法,挺直,然後把關節舒展開來,肢體舒展開來,如是七八次,多做幾次,這樣就有點像是內按摩一樣,像按摩法一樣,自身這種拉伸按摩,就是說不要讓手足有差異,就好像感覺僵硬不妥之處的意思。這樣如是已則端直,身體就坐直了,這個時候注意脊骨不要過於彎曲,也不要過於高聳,太筆挺了,應該順其自然,直則就可以了,然後呢,正頭,身正好了再正頭頸,讓鼻子跟肚臍相對,實際上是頭稍稍有點內收,往下偏一點,然後注意左右要端正,不偏也不邪,不太靠前也不後仰,不低也不仰,不偏也不邪,是這個意思,中正為要,平面正住,面對著下面自然正坐,這是講頭頸調好。然後再口吐濁氣啊,下面是調氣,口吐濁氣,吐氣之法怎麼說呢?這個等下再說,前面先講這個身體,其實身體如果按照比較這個規范的說法,應該是七支坐法,有七種要領,這點我們今天就不說了,智者大師在這裡大致上把這些身的要領作了個調整,因為他對的是初學者不是講得很仔細,但是如果把這些要點都做到的話,那坐禅不會有什麼問題,然後他坐著坐著坐著,因為放松自然是它的要點,自然而然就會調正,這樣就把身體給調好了,身體就穩如磐石。接下來這裡講到調息的方法,調息,吐氣,然後開始吐氣,口吐濁氣,那吐氣之法怎麼說呢?開口放氣,用嘴巴呼氣,比如我們人坐下來心裡郁悶得慌啊,有一種煩惱啊,感覺一股濁氣一樣,就應該慢慢慢慢地、綿綿綿綿地,”哈~~”,讓它自然而然地所謂自氣而出,自氣而出比如說這氣堵得慌,你就讓它自然而然地放射出去,不要刻意地不要讓它很粗很急,不要這樣,這樣就非常刻意,應該綿綿細細長,一邊吐氣一邊觀想身中百脈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把那濁氣啊。不通暢的地方觀想統統隨著氣息,綿綿長長地從口中排放出去,放射出去,一直到盡頭,放射到不能再放射,盡量地把氣吐盡。然後反過來閉口用鼻子納氣,前面吐出的是濁氣,現在閉口用鼻納進來的是清氣,清新的這種氣息。這樣如是至三,吐——納,吐——納,吐——納,如是三次,這個就是調息,後面講如果身息調合了,其實你只要把一樣給調整清楚,那也就可以了,但一亦足,什麼叫但一亦足?若身息調和但一亦足,就是如果你現在經過前面這樣調整調整,差不多身心已經調到和諧程度,那麼吐納也只要一次也就夠了,關鍵是讓身體自然放松。好,這個時候繼續就次當閉口,唇齒才相拄著,嘴唇牙齒自然地依著,舌頭向上鄂稍稍有所抵住。一切都出於自然,這樣便於人的氣息不外散。好,然後閉上眼睛,次當閉眼,閉眼的目的是斷絕外面的光芒,外面的光芒對初學者來說很容易干擾他。所以說當端身正坐,正身正意,猶如奠石,就像磐石一樣,穩穩地,不要讓身體啊、這個頭啊、四肢啊搖來晃去,要身體安定,穩如磐石,靜靜地坐在那裡,很穩,就這個意思。那這個以上就是初入禅定調身之法。舉要言之,攝要的來說,抓住要點來說就是什麼?不寬不緊是身調相,寬的意思就是松的意思,寬松嘛,就是不松不緊,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太松垮,這就是身體得到調整的一種跡象,我們看到前面那種氣的吐納,目的也是為了調身,因為身中感到有堵塞啊,百脈不通處,然後配合著氣息的觀想吐納,可以起到一種放松通暢的作用,所以以上視為調身,不松不緊、放松自然是它的所調之相。

 

好,下面第四接下來看調息,看原文。“四初入禅調息法者。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雲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也。雲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雲何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雲何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隱情抱悅豫。此是息相也。”這裡講到四種相,所謂的風、喘、氣、息,實際上這裡講到的四種相,也就是說,看這個息調合好沒有。前面三種都屬於沒有調整清楚,所以比較粗重,比較凝澀,不通暢,不微細。最後一種息相,是已經調好的跡相。它既不會結滯,也不會很粗糙,出入綿綿長長的,若存若亡,然後從神智上看,應該是身心安隱啊,身心感到愉悅,這就是一種息相,如果人的呼吸保持綿綿長長的息相,這非常有助於修禅者的身體健康,身心的安寧啊。如何詳細辨別呢?比如說風相,就是說呼吸的時候鼻孔當中感覺有聲音,像風,聲音很大。雲何喘相呢?喘是喘息,雖然說呼吸進出沒有什麼很響的聲音,但是感覺呼吸不通暢,結滯不通,就像喘氣的樣子,稱為喘相。什麼叫氣相呢?雖然說也沒有聲音,也不會感覺不通暢,但是氣還是較粗,出入不細,所以稱為氣相。如果再調整清楚,沒有聲音,也沒有結滯不通暢,不粗,那麼出入綿綿,就是後面所講的那種心調定的景象。所以說如果坐的時候,有風喘氣三相。說明沒調好,如果說這個時候來用心辦道,這個應該來說心不容易安定,心很難安定,所以是名過患。所以說打坐的人如果進入坐禅,有的人坐禅以後,心口痛或者背痛,身上僵硬,等等等等這種病症,其實這都是因為息不調的緣故,所以身心難以安定好,必須去調整它。好,如果要想調整它,必須依照三種方法,我們看下面所講三種方法,為什麼說到這三種方法呢?前面就有說,如果說我們的意念去守風,這很容易散亂。.守喘,心念很容易打結,不通暢。守氣人容易疲勞。守息,心則生定。所以要讓息綿綿,調到這種綿綿致細的景象,必須調整。三種方法調,“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放身體。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通同無障。若細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時調息方法。舉要言之。不澀不滑是調息相也。”前面所說的都是調息,為什麼要調?剛才說了,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即定。所以必須把它調整過來。我們來解釋一下,這三種是什麼意思呢?下著安心,這是第一,一個人他首先系念在心,放下一切,讓心不弛散,比如讓心一心專注,這就叫下著安心。下,放下。著,安住在某一個禅修對境上。比如說往下要注意腹部的起入,等等,下著安心。第二個,很重要一點,要放松身體,寬放身體,一切出於自然不要太拘禁。通過調整,穿衣啊,身體放松放松,這樣都容易調整過來,第三種方法,就應該觀想氣息周遍全身,所謂八萬四千毛孔,或出或入,統統無障無礙,那麼三者俱足,氣息就慢慢慢慢從粗入細,自然心定神安,就沒有這種風喘氣之粗相,就能讓心越來越微細,自然讓氣息微微出入,若存若亡,綿綿密密,不澀不滑,這就叫作息得到調整的景象。息如果調好了百病不生,心也很容易安定,所以說這就是禅修行者最初進入禅定時調整氣息的方法。是吧,首先要下著安心,心緣於一個禅修對境,把其它一切放下,修這不散亂,一心專注,同時放松身體不要拘禁,然後這裡邊還有個善巧方便,觀想氣息暢通無阻,全身每個毛孔進進出出沒有障礙,人處在一種放空的狀態,這樣慢慢慢慢就會把氣息調順。當然了,具體這裡面還有些竅訣,大家要依著教導你禅修的師父,他細細地根據具體情況給你抉擇。這裡我們看到,其實這個息跟我們的心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我們調整這個心越來越細,比如禅修對境中觀想得越來越深入,那麼這個息自然就微微然,息如果說喘息不停,說明我們的心很毛糙,所以說心、息是相依的,調息實際上也就在調心,所以說舉要言之,從調息的角度來說,不澀不滑是息調相。這裡講的“澀滑”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講,要麼就是不通暢,要麼就像氣喘風那樣過於猛烈,這是息如何調整。這是講第四調息。

   第五再來看,五初入定時調心者。有三義。一入二住三出。前面說入住出調息,入有二義啊。“一者調伏亂想不令越逸。二者當令沉浮寬急得所。何等為沈相。若坐時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是為沈相。爾時當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緣中無分散意此可治沈。何等為浮相。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相。爾時宜安心向下。系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即定住則心易安靜。舉要言之不沈不浮。是心調相” 。這段話好理解,入定的時候要調心,調心也分o 入住出三種,首先先講一個“入”,首先開始應該怎麼做?一者讓心不要亂想,不要讓心東想西想、東想西想,要調伏它,這叫“入”;二者應該讓心沉浮寬急得所,沉浮寬急下面分別有解釋,沉其實就是一種昏沉相,浮就是散亂,人感覺昏沉的時候,就有一種下墮頭往下低垂的感覺,散亂的時候有一種上浮,很亂的感覺,所以這裡面從位置上來說有上下,稱為浮和沉,當然這都是一種昏沉散亂,應該系念鼻端。比如他很昏沉,應該系念在鼻端上,令心住在緣中,一心專注沒有分散,這樣可以對治昏沉。如果說心很浮躁,我們可以系念在臍下,肚臍以下,往身體下面,這樣會引導我們的心,把種種散亂的念頭給平息下來,那麼心容易安靜,不會到處跑,能夠對付這種沈浮之相,所以說舉要言之不沈不浮。是心調之相。這裡我們還是再詳細一點把這個文字所包涵的意思,給大家作個開示,前面所講“初入有二義。一者調伏亂想不令越逸”。這裡講到亂想,什麼叫亂想,越逸,越是超越,逸就是放逸,你比如說,我們心正常狀態能夠一心地專注所緣境上,它超越,越過這個了,然後就放逸了東想西想,再也收不回來,是這個意思。“二者當令沉浮寬急得所”。講到一個沉和浮,沉浮我們剛才說過,昏沉和散亂,寬急,緊張和過於放逸的一種狀態,我們等下後面會講到。什麼叫沉相,坐時心中昏暗、內在昏暗,表現為腦子好像健忘,前面做了什麼後面做了什麼也搞不清楚,迷迷糊糊的,頭好低垂,這是外相,打坐的時候頭一點點好像快睡著了,點頭點頭,這個昏沉之相,昏沉系念鼻端往上提,意在緣中沒有散意,可以治昏沉。如果說很浮躁,是一種浮相,浮相表現為心在飄動,想到這個想到那個,心中為飄,同時身體也是不安定,動來動去,你看每個人他身體動來動去,他的心就是動來動去,這個時候他的念頭為外異緣,什麼叫念外異緣呢?念外異緣,他的心一直攀緣在不是他心安住的對境上,那可能緣於以前啊、前塵影事啊,過去所想的東西啊,或者緣在現在的色聲香味觸之外塵上面,或者眼耳鼻舌等身根個個不同,所以稱為異緣,心好像不是在禅修的對境當中,這等都不叫調心,所以應該調整使它不沉不上,大概是這個意思。再看下面,其“其定心亦有寬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攝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當寬放其心。想氣皆流下患自差矣。若心寬病相者。覺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時闇晦。爾時應當斂身急念。令心住緣中。身體相持以此為治。心有澀滑之相推之可知。是為初入定調心方法。”這個說的很詳細,下面繼續說,你看,說明寬急兩種病相,因為前面我們所說的調伏妄想思慮,讓這個心既不昏沉也不散亂,不沉不浮的,稱為心定相。如果在這其中調整得不清楚,又會出現兩種景相,亦說寬急二相,一者急相,二者寬相,因為這兩種相都於定心中所產生,所以首先在定心中所謂我們說的急病相者,是由於修行人靜坐的時候,色心用念、他的念頭很緊張,這個念是虛妄之念,不是真實的正念,因為他還沒有真實地進入這種自然的禅修,心緣一境的境界,以致用心,因此於定中容易太急的緣故,會使每每犯這種胸臆急痛,胸背會痛,急促,身心不得安穩,所以每當看這些人非常用功的辦道修行,但是他的心沒有調定,其實他如果一味這樣不去調整的話,那麼心氣急痛他這種病症已經在生了。所以說要想治此病,應該寬放其心,觀想著氣不要一直往上走,氣往下排往下流,因為他這太緊張用心了,人就往上提,提得緊緊張張的,所以你要放松,幻想著讓氣流往下走,放松放松、往下,那其實患這種病症的人都是用心過度,太緊張地來攝心,如果能夠把這個心放寬了,那一切浮躁的念頭、粗心暴劣之想,統統放下,不要讓它一直拼命拼命,越緊張越往上提,眉頭皺得緊緊的,好像什麼東西都往上提一樣,所謂的“息滅心頭火,除樂得清涼,遠離百思想,還我清淨心”這樣說法。如果你真的這樣去做的話,心病就慢慢地好起來。好了,這講到用心太急,接下來用心太寬,什麼叫心寬病相?也是在定中出現,定境當中出現,這個時候修行跟前面剛好相反,他坐下來感到心中好像非常散漫,散漫散漫有時候坐了半天都不知道坐些什麼,而且散漫的結果身體總覺得不能安住在一種姿勢當中,給人感覺精神郁悶嘛,好像怏怏不快的樣子,從外貌上看也不振作,身體好像經常有種放逸,松垮的景象,有的時候甚至坐坐坐好像口水都滴下來了,有的人眼淚淌淌淌,或者是在內心中六情暗晦,迷迷糊糊的,這個樣子,眼睛也看不清楚,耳朵也聽不清楚,六情就是六根啊,所以說這都是定中寬病之相。好,這種病相起來的時候,行者應該在坐中趕快地醒覺,收斂他的身體,所以你要趕快地想想,我現在在干什麼,我在斂住呼吸,還是在緣於其它的一種禅修對境上,不要讓心向外弛求,令心安住在緣中,這種寬病是因為放逸過度,所以說如果你能夠攝心靜念,專注一境,把六根給都攝住,讓這種正念源源不斷、精神抖擻,不要讓自己的心懈怠、懶惰,這樣就叫治病之良藥,所以說兵來將擋,水來土埯,它是什麼相狀,就用相反的東西去對治它,這樣寬相之病自然就給它鏟除了。下面還有講到了,其實心不止有剛才說的寬急這種景相,還有澀滑之相不同,什麼叫澀滑呢?澀者,就是說心很閉塞,很凝結,這個人硬硬的,心好像不靈動,呆呆的樣子。你看這個“澀”從味道上來說,像草莓,還有沒熟的果就很澀,味道怪怪的,酸澀,就像沒熟的果實一樣,你比如說看文字,看看看,看這個文字,什麼意思呢?看不清楚,前言不對後語,不通暢不流暢的感覺,這也叫澀,文字艱澀。所以說如果你在修定的時候,這個心沒調好,也是結滯、堵塞一樣,不好調。澀相對的就是滑,滑就是通利的意思,不凝固,不滯礙,好比吃東西,很爽,吃冰淇淋一樣很舒服,對不對?像夏天吃的冰淇淋。所以如果能夠善於調心,那麼它就免於這些極端。前面講,心很澀、很凝固,有的人心意很聰明,動不動什麼東西,他馬上就知道,很敏感,這都不對,太遲鈍太敏感,心結、心太利,都不合適,如果能善加調制,這種都可以得到避免,像下面講,推知可知之啊,就是和前面所講的一樣,按照兵來將擋水來土埯,推知可知,就是不管是寬急滑澀還是沉浮,都用這個原理來對制,這就是前面所說的意思。好,前面所說這些是為調心。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句,“夫入定之法本是從粗入細,始則調身,次則調息,後則調心。於其身相為一初故居初,息居其中。心念最為細靜故在後。所謂調粗就細,如是則令心安靜諸念不生,所謂善調慧馬能斷瀑流也,是名入定最初方便。”前面是總說,初中後這樣調整,開始調整身體,然後調整氣息,然後調整心,實際上這個過程就是從粗到細的一個過程,所謂調粗就細,這樣令心就安靜下來,雜念不生,所謂善調慧馬能斷瀑流,慧馬比喻躁動不安的心,讓它趨於智慧明覺,這就是入定的最初方便,所以稱為“入”。接下來再看“住”,我們剛才講的三相,入住出, 調定,“二住坐中調三事者。”住就是坐中,前面是入坐前面要調的,現在已經開始坐了,“行人當於一坐之時隨時長短。十二時或經一時。或至二三時。攝念用心。是中應須善識身息心三事調不調相。若坐時向雖調身竟。其身或寬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覺已隨正。令其安隱中無寬急。平直正住”,是什麼意思呢?前面說的是入定的時候調整身息心已經完了,現在講的是住定的時候調整身息心,所言坐中調身息心之三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修行人在一坐之時開始從入定後來到出定而結束,在他中間所經歷或長或短,一坐這種時間,在中需要攝其心念,而用其心來調整,是這個意思。攝念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收攝一切胡思亂想、雜念;用心就是善用其心,讓神識清明進入靜慮當中。所以當攝念用心之時,是中應須善識身息心三事調,在這個當中對三事,身體、氣息、心意到底是調還是不調等等之相應該清楚明了,所謂要知道善識調身,要明白什麼是調身啊,必須不寬不急;要善加識別什麼是調息,調息必須不澀不滑;善識調心,心必須不沉不浮,如是即為調相,如果不是就是不調相。如果坐的時候,最初的時候,調身調好了就可以端坐來進行修禅,可有的時候坐久了,你比如說他坐久了,就心生疲勞,疲勞以後就懈怠了,妄念就起來了,那這個時候表現為身體就急啊就寬啊,或者身體扭曲啊,或者太高太低了,頭上仰下垂或者東倒西歪、前仰後俯等等種種不太端正,這個時候及時地進行覺察,然後把它調整過來,不要隨之而去,應該讓身心安隱,讓它不再有這種寬急之相,應該平直正住,而來修禅,這就叫坐中調身之相。在住的時候,就是坐禅的時候,也要這樣調,調的關鍵在於善加識別,就前面說,什麼樣才是一種正確的,不走兩個極端。其實在打坐的過程中要不斷調整,可能剛開始坐得好好的,後來就不行了,所以隨時要調整回來,這叫調身。好,下面再看,復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下面講氣了,而氣不調和。“氣不調和相者。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復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次一坐中身息雖調。而心或浮沉寬急不定。爾時若覺當用前法調令中適。此三事無前後。隨不調者而調適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調適無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則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期。”這裡面說到復次,復次就是接下來繼續說,身體雖然調整了,在打坐當中的時候,在住當中,氣也要調整,怎麼調整呢?和上面所說的那樣,心也是如此,也像上面說的那樣去調,這個其實並沒有先後之別,哪裡不調了哪裡就要馬上給它調好,所謂不調者而調適之,是這個意思,三事如果能夠調適了,互相之間就很有秩序,就不會說超越我們禅修應該所在的對境上,那麼身息心就會調合,就會和諧成為一體,就可以除去以前比如說打坐中的毛病,這些妨礙修道的障礙、業障就不會生起,那麼這樣下去,禅定之道肯定能夠得到,所謂定道可期,沒有障礙自然就一路順風啊,是這個意思,大致這樣講一下。好,前面講到入住,下面講到出,那出也一樣調三事,我們看原文,“三出時調三事者。行人若坐禅將竟。欲出定時。應前放心異緣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而散。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膊及手頭頸。次動二足悉令柔軟。次以手遍摩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揜兩眼。然後開之。待身熱稍歇。方可隨意出入。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頓促則細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強。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以從細出粗故。是名善入住出。如偈說‘進止有次第,粗細不相違,譬如善調馬,欲住而欲去’”。這個講最後出定的情況,這個其實講出定的時候也很簡單,這裡我們簡單提示一下就明白了,前面你看入定的時候,氣息由粗入細,今天出定剛好相反,由細入粗,所言出定調三事,你比如說坐禅的時候馬上就要結束了,想著要出定,那麼在出定之前,心原來是收攝在一心,現在要放心異緣,緣於名字法相,或者緣於六根,緣於六塵,讓他舒展其心,這個慢慢慢慢地來,恐怕一下子出來,心氣會堵塞,所以應該先讓心來放射,慢慢慢慢心裡想著其它東西,然後再把口張開,心先想著其它事情,我要出來了,放氣了,然後開口放棄濁氣,吸進清氣,吐納跟前面所講的一樣,想著百脈隨意流通,然後身體慢慢地動一動,不要急,要慢慢地來,然後兩個肩膀、胳膊再動,再動手啊頭啊頸啊,然後兩足啊,讓它柔軟不要太強硬,然後用手摩擦摩擦身體,全身的毛孔,因為你在靜坐的時候不是觀想全身毛孔都是洞開的,如果不給它摩擦一下,一經動搖那麼邪風可能就會入體,容易得這種風濕症,然後雙手摩擦讓它暖和,再拿來揉揉兩眼,再把眼睛給打開,等到身體稍稍發熱,稍歇息一下,有時候可能剛開始打打打覺得冷啊,讓它恢復自然,這樣慢慢慢慢就出定,可以隨意進進出出,這樣就慢慢慢慢了無妨礙。如果不這樣做,你如果坐的時候或許能夠安住其心,可是你出定的時候如果說太急躁了,不小心,太急速,頓促,你可能原來的細法未散,細法未散就是原來在裡面打坐的那些東西還沒轉過彎來,這樣心氣流動住在身中,一轉彎不通暢,它就容易患頭痛之病,或者說身上的各種關節強硬,不調合,就像得了風勞,風濕病一樣,所以說叫風勞,如果患了這個病,你以後打坐就狂躁不安,那麼對你的定道有所妨礙,所以說每當出定的時候,必須注意,不要輕舉妄動,讓身有虧,必須留心慢慢地來,按照前面所說的步驟,一步一步地恢復正常,這個就是行入出定時的調身息的方法,因為它從細入粗,如是名為善入住出,調身息之三事也,細入粗出,就是這樣。譬如偈中說“進止有次第,粗細不相違。出則從細至粗,入則從粗至細,次第前後不相紊亂,亦如有人善調御馬,絲毫不乖,欲去則去,欲住則住,去住自由,了了無礙。就像騎馬一樣,上,停就停,走就走,這樣非常的順暢。好,最後引用法華經中的話,我們看原文,“法華經雲。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住出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法華經裡面說的就是這個意義,以經典為證,你看這些佛菩薩們,他們在行道的過程中都是這樣的,這是以法華經為例,呼應了前面我們所說的種種,這些無量的三昧功德都從我們前面所說的入住出這些調順而產生,我們只要善加去調制,那麼這些無量無邊的三昧功德都能依次獲得,必然真實不虛也。今天這講所說的調和第四就講完了,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方便行第五,這個我們留到下節課去講,今天咱們做個回向:

 

願以此行勝功德,莊嚴諸佛淨剎土,吾等發願與眾生,皆共依此成佛道。

我此普賢殊勝行,為得文殊妙智慧,普願十方諸眾生,速往無量諸佛剎。

願我常生諸佛前,時時能遇善知識,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處處不離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願結眾生三寶緣,祈請上師常住世,輪回苦海願相隨。

願我福德日增長,願我業障漸輕微,願我為道能布施,持戒忍進修定慧。

願我所行無驕慢,慈悲喜捨利人天,信解行證瑜珈行,回向眾生成佛道!

 

彌勒尊佛,祝大家六時吉祥,速成道業!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上一篇:宋智明居士:《寶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語 後記
下一篇:宋智明居士:佛教淨土法要 目次 自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