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楞嚴悲華法師:童蒙止觀 第六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童蒙止觀》第六講

隋 智顗 撰

悲華禅師 講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們就繼續為大家講解《童蒙止觀》,在七月,七月中上旬吧,我們《童蒙止觀》講到第五講,然後因為有事情離開了,中斷了將近有四個多月,但是今天我們繼續往下講,在這期間,有很多同修希望我繼續講下去,所以說我們今天繼續往下講。那麼在講經之前呢,我們先得有前行,像剛才主持人做完前行,就非常的好。所以先講一下前行。為什麼叫前行?是相對於前行、正行和結行而說的。那作為任何一種修法、任何一種善行,都必須具備三種殊勝,才能將所修善法,或者說是修行的一切功德,從有漏功德轉為無漏的功德。那麼前行很重要,就是發心。對了,剛才所說的這三種殊勝,是哪三種殊勝呢?就是發心、正行和回向三種殊勝。那麼我們今天是在聽聞佛法,法師在講解佛法,聽和講都在行善法,都在行善行,這樣的行為也是需要具足前行、正行和結行三種殊勝的。前行很重要,在於發心。我們來先說一下講經之前的一些前行的發心吧。

我們首先要想到聽聞佛法是不容易的,對佛法要生起難遭難逢之想。人的一生壽命其實非常短暫,再過50年,再過幾十年,我們在座的很多人也許都不會在這世上了,我們回頭去看一看,原來都活蹦亂跳的,活生生的人,他們都曾經有哭有笑、有血有肉地在這世上生存著,但是今天我們去看墳墓中的那些人,他們都躺在泥土中,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躺在泥土中的這些人,他們曾經就像我們現在這樣:有哭有笑,有血有肉,那我們今天所有的人,將來也會變成這樣,死亡隨時會降臨在我們身上,人的壽命十分短暫。為什麼要講這樣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去觀想人生之無常,生命之短暫,那你就會覺得一天過一天,好像沒有什麼需要著急的事情,你甚至在心裡會覺得好像人生還很長,這件事情還輪不到我,這是一個最大的幻覺,這種想法完全錯誤。這樣想的人他無法在他的一生中去選擇修法的道路,他這種心生不起來,所謂出離心,就該想到人生的無常短暫,同時還要想到什麼?人生壽命之無常,還要想到人身之難得難遇,人身之難得就在於佛法之難聞。我們真的能夠把全身心投入到修行當中,這種心很難生起來。我們能夠得遇那些講經說法、教導我們修行的善知識,這個很難;我們能夠有緣在這個道場當中聽聞種種的法,遇到這些修行的法也很難,這些因緣都很難具足,人生得到這種能夠修行的人身非常的難,所謂瑕滿難得、人身難得,要想到這些,那我們的心就不會懈怠,就很想修行,很想修行就是最最重要的一種前行的發心。你看我們今天我們接下來要講,方便行第五,方便行第五一共有五種,其實也就在講如何發心,要生起怎樣的心才能成全修法的方便,這裡講到人身之難得,壽命之無常,我們還得觀想因果的不虛和淪回六道的痛苦,對此應該生起定解 ,我們今天之所以這樣,無不是因為前世的因所導致,我們未來的命運會如何,完全看當下我們今天怎麼做,所以一個修行的人必須對因果生起信心來。如果他不深信因果,他怎麼會想著去抉擇善惡,怎麼會想著去修習禅定來獲得解脫呢?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他如果不深信這個因果,不以因果來取捨自己人生的意義,所作所為,那麼他的一生中很可能都在浪費,他對未來抱著盲目的希望,他總覺得以後會怎樣怎樣,那麼他就會什麼?對今生生不起一顆馬上投入到修行去的心,他有很多的借口很多的理由,就像很多人經常說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等我把事情做完了再來跟師父修行。對不對?就像我們很多人說,等我老的時候我再去住廟吧,有的人說等我老了我再出家吧,我們且不說無常什麼時候會降臨,死亡什麼時候會奪去我們這個寶貴的人生,我們這樣想,無形就把希望寄托於虛無缥缈的未來,於是我們就不會珍惜當下,那我們每天所所做的事情都在浪費。所以說你如果不這樣細細地去觀想人身之難得、壽命之無常,不想到因果不虛、輪回是苦,那麼無論如何這樣一個人他很難趨入正法。他無論如何,怎麼說他都會浪費他的一生的。所以說這些心非常的重要。好了,在了解這些基礎上,我們才會生起修法的心,我們還要想到,我們為什麼修行?為離苦得樂。心量小一點,為自己離苦而修行,能成小乘道;心量大一些,為救度一切眾生離苦,這可以稱為大乘發心,光光為了離苦那還不夠,還得去證得究竟的解脫,也就是說讓一切眾生都能證得佛陀的果位,發起這種菩提心來。要有這樣的心,我們才會把生命完全投入到這個修行當中去,而把身心全部投入到修行,去一心地依止善知識,修行正法,這無疑是一個人今生走向解脫的最為重要的一個發心。這些法我們天天都得想,如果不這樣想,這個人無疑已經偏離了正道。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回想一下,最早我們講的時候,講到《童蒙止觀》怎麼來,智者大師是為他俗家的兄弟陳針而講,陳針主要是因為害怕死亡,想延年益壽,因為這樣的緣起,智者大師方便開示這個坐禅法要(修習止觀坐禅法要),它是這樣的緣起,但是我們要明白,我們修行止觀,修行佛法,難道僅僅是為了延年益壽嗎?顯然不是,而是為了求得今身的解脫,超越輪回的痛苦。所以說必須明白這個道理才行,平常在心裡面這樣念念不忘,這樣才會使我們發心真實地去修行,才能把一切的佛法貫穿起來。

    好了。我們剛才在了解這些道理的基礎上,我們就打算今天開始講《童蒙止觀》的方便行第五。我們來回顧一下,前面我們講過,一個修禅的人,就修行止觀的人他該怎麼做,首先,在外在的一些物質場所條件達到具緣第一,講的是這個,然後外诃諸欲內棄諸蓋,這樣使自己的身心調伏,//進而去行五事法來調合自己,使自己具備法器,一切准備妥當。今天就要講方便行第五,實際上這講的方便行第五,說的是調整我們的心意,通過方便善巧的觀想和思惟,讓我們的心意能夠和修行解脫相應,實際上今天方便行第五所講的是這樣一個道理,若不經過這樣的方便行,那麼就會有我們上面所講的這些過失,一個人的修行,他的意樂、他的持續,他的方向都會有問題。好了,這是我們前面的講法,我們來看正文,方便行第五講的是什麼,請看原文:“夫修止觀。須具方便法門。有其五法。一者欲。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禅智慧法門故。亦名為志。亦名為願。亦名為好。亦名為樂。是人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好,我們先講這裡,首先來看,什麼叫方便法門,方便二字作何解?方就是方法,便就是便宜,就是適宜適合的意思。那麼所謂方便法門實際上就是講通過什麼樣的方法能夠使行者能夠適宜於來正修止觀法門。方便法門有五法,一者欲,二者精進,三者念,四者巧慧,五者一心。我們分別來講解,首先先講第一,“欲”。“欲”就是欲望的欲,欲什麼要想清楚,我們來修行這個止觀,我們的願望是什麼,我們要得到什麼,在這裡智者大師說到,“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禅智慧法門故”,這裡首先前一句講的是什麼?要斷除什麼?就是說必須通過修行止觀失去什麼?後面一段講到要得到什麼?要失去什麼呢?要離開什麼呢?離開世間一切妄想顛倒,什麼叫作世間妄想顛倒啊?我們凡夫執著五蘊為我,因此根本出發而對外在的情器世間,內在的感官順利這種欲望生起一種執著,如此名為妄想顛倒。我們平常所好樂的、所喜歡的所追逐的東西無外乎這些,外在的五嗔五欲,無外乎內在的我們前面所講過的貪欲、嗔恚、睡眠、掉舉、疑悔等等五蓋,眾生都在追逐這些,這些東西都是顛倒,為何為顛倒呢?因為越是追求這些東西,人的生命越來越適得其反,什麼叫適得其反?人人都想追求快樂,都想獲得永恆的快樂,但是我們越追逐這些,越使自己陷入痛苦,所以稱為顛倒。那為什麼叫妄想顛倒?因為這一切的顛倒是因為執著於五蘊為我由此而生的種種妄想而導致的,所謂妄想就是胡思亂想,就是說世界上根本沒有這麼一回事,我們卻誤以為那麼一回事,也就是知見上的錯誤稱為妄想。因為妄想會產生種種顛倒的貪欲和執著,那我們修行止觀首先要明白,我們就是要斷除這些東西,所以就明白修行止觀不是為了去明白什麼道理,或者去衡量一下,就是說看看我用這個止觀的道理去看看,判斷判斷哪個人修行境界多高,怎麼樣怎麼樣,當然更不是說我修行這個禅定止觀法門,就可以使自己身體健康,就可以使我有智慧,世間的種種東西我就更容易得到。有的人說我修行止觀,可以獲得神通,有了神通以後,我就方便獲得更多世間的利益。這些統統都是妄想顛倒,而修行止觀我們正確的欲望是什麼,應該斷除這些妄想顛倒,我們平常有說世間八風,被世間八風所牽引也就是妄想顛倒,不管怎麼說都是一樣的,都是妄想顛倒。所以要明白,首先要這樣想:欲是什麼?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即是此意。那麼離開妄想顛倒這是講負面上說,那正面上我們要得到什麼呢?得一切諸禅智慧法門,這裡點明了修行止觀最終的意義是什麼,它能有什麼功用。所謂諸禅智慧法門,簡單講就是獲得什麼,獲得智慧,最終是獲得智慧,然後在修行的過程中逐步地領悟解脫的法門,所以稱為智慧法門。因為只有獲得智慧,只有找到解脫的正道,循著這種解脫正道而去完成我們的生命,我們才能得到解脫,這是止觀修行的目的,簡單講就是離苦得樂,樂需要有智慧而產生的,需要有種種禅定的力量、功德,那苦就是顛倒妄想,所以說要明白修行止觀真正是為了離苦得樂,而真實的離苦得樂它指的是什麼。好了這是第一個,欲。所以智者大師說“欲也明為志”,“志”就是志向的志,這個“志“就表明了堅定的願望,它朝向哪裡,亦名為願,“願”就是願求,就是一定,在未來我一定要通過我的努力來得到這些東西,亦名為好,好就是我喜好,我對這些充滿了渴望,我渴望著能夠通過修行止觀去除我的妄想顛倒,我渴望著得夠得到諸禅智慧法門,所以稱為好;亦名為“樂”,樂是什麼意思?樂就是一種快樂,樂於做什麼東西。這個樂怎麼理解呢?,比如說一個修行的人,他的喜樂不是建立在世俗那樣,比如說身體覺得舒適了,或者得到些什麼利益他感到快樂,每當失去什麼或者身體遇到什麼不舒適啊,工作不順利了,東西不能成就了,他就感到悲傷,他的苦樂不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他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比如說,他修行的時候,通過修法後,他感到自己的妄想煩惱輕微了,他感到他無論做什麼事情,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他因為有了智慧,他顯得輕松了,顯得解脫了,他為此而感到高興。如果說他生活了一段時間,修行一段時間,他發現自己一點都沒有對自己的錯誤對自己的妄想有所認識,一點都沒有說去除自己的妄想顛倒得到什麼利益,一點點對身體這種智慧解脫他都沒有得到,那麼他就感到憂傷苦悶,極力地想去改變這些。那麼他所謂他的好樂,他感到歡樂的地方在於什麼——這一生中修法解脫的有無上。而不是像一般世間人所說的那些世間的利益得失上,這個名為“樂”,大家應該從這四個方面去理解。是人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你看這個“欲”是建立在一切諸身法門這樣一個欲望的基礎上,所以名欲,所以我們看這個“欲”字怎麼寫啊,左邊是谷,稻谷的谷,右邊是欠缺的欠,那合起來是“欠谷”,欠谷什麼?肚子非常餓了沒有飯吃,他多麼渴望能夠吃到米飯,減輕自己這種饑餓的痛苦,這樣強烈的心名為“欲”。所以說我們必須對修正法,對離苦得樂生起一種強烈的欲望。有的同修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什麼東西都不要執著,如果他把這個般若智慧心地法門上最高的境界,理解為是我們在行道過程中的修行者不要對修行、對離苦、對解脫產生強烈的願望,那麼他就錯了,智者大師告訴我們,對解脫生起強烈的欲望,這是方便行第一,所以心念要這樣轉。再看,裡面引用說“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這是佛說的,記得華嚴經中也有這樣的話“諸法欲為本”。華言經曾經也說到這樣的意思,他說有的修行菩薩,稍微獲得一些空性的見解,然後就貪著在這個空性上,停滯不前了。其實世間萬物欲為其本,其實我們可以這樣思考,其實智者大師這裡說的東西,就對我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一個行道中的人,不要一直在這方面去給自己造成種種的限制,須知前面所說的應無所住生其心啊,無欲無為啊,這都是講什麼?講修道所證悟本體的一種境界,並不是講我們行道過程中要捨棄這些善法,這些善法雖然看起來是個輪回之法,但是在我們沒有真實獲得解脫智慧之前,我們不應該放棄這些輪回之法,而是應該借著輪回之法的方便善巧的力量去成全我們最終證得無為之法,這樣才是正想。所以華嚴經裡面提醒說,諸法欲為本,對空性的稍微的認識那只是修道過程中的一點點境界而已,不可執著,所以說我們應該對無上菩提生起強烈的好樂之心,以此來轉凡成聖,這樣才是正要。好了,一者欲,這個方便行的意思給大家說到這裡。我們來再看第二點,二者精進,什麼叫精進?“精”就是精要而不雜,我們今天做這個明天又做那個,什麼東西都無法專心,不能深入,要精而不雜。什麼叫“進”,“進”就是只進不退,勇猛朝前不退轉,堅持下去,锲而不捨,所以整個加起來“精進”就是這個意思。那精進,精進什麼呢?堅持禁戒棄於五蓋。就是前面所說的,外诃五欲內棄五蓋,持禁戒實際上很重要,就是斷除外緣,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制約,長養自己行為上的這種德性,所以不持禁戒來進入修行他是一無是處的,一個人首先從行為上,我們通俗講從生活方式上、修行的方式上去改變自己,這樣才能開始建立修行。然後內在不斷地去除對五蓋的貪著,貪欲、嗔恚、睡眠,掉舉、疑悔這五蓋。不要認為這五蓋是一種可以導致我們產生無量快樂的善法,應該視為惡法而捨棄它。也就是說我們每天都要去護持我們所受持的戒律,不去做惡,斷除外緣,都要努力地調整我們的內心,使我們內心免於五蓋的纏縛而進行精進的行持。也就是說,行持一切善法。斷除一切的惡法,所謂精進行。“初夜後夜專精不廢。譬如鑽火未熱終不休息。是名精進善道法。”這是從時間上說。乃至到了晚上,初夜後夜,什麼叫初夜後夜?佛經裡把夜晚分為初夜、中夜和後夜,把夜晚的時光,比如從晚上六點到早上六點分為三個段,大家想想也就明白了,等分成三段,中間半夜的時分稍事休息一下,前夜後夜都在努力地修行,就像那個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說的,那個四十二章經中說到中夜誦經啊,出家比丘修行更精進。我們每一天都是睡覺了醒來,然後又睡覺,又醒來,又睡覺,周而復始,其實一天天就這麼過,人的一生也就這樣度過了,如果我們當下就能夠利用這一天一天的時間拿來修行的話,就像我們在鑽木取火一樣,我們不斷地鑽動,它就會逐漸地發熱,而且持續不斷,持續不斷,永不休息,是名精進善道法。所以只有這樣,才能進入修行,要用精進的心啊。我們很多同修修行,有時候我經常問啊,“你這個早上的功課最近還有做嗎?”他會說:“,對不起,師父,我好久沒看了。”我每次聽到這樣的話的時候,我都感覺很難過,好久沒看了?那我給你的法不變得沒有意義了?我們有很多同修,有的經常會問,“師父啊,我今天聽得很高興,你今天說的法真好,以前都沒聽過,所謂聞所未聞。”我聽了還是感到不高興,他怎麼會說這樣的話呢?其實這樣的法我已經說了很多很多次了,但是因為他不精進的緣故,他或許就在當下聽得很高興,過會兒他全忘光了,所以說不精進修行就有這樣的過失,他很難堅固地樹立這種善法,所以說他想修行止觀,他是不會成就的。所以說智者大師這裡說,就像鑽木取火,你想想看,鑽木取火,如果你鑽鑽兩下就停住,鑽鑽兩下又停住,請問這火能生起來嗎?絕對不可能,你要連續不斷地,這樣子火才能升得起來,道理就在這裡。所以一定要精進行持。這樣想、這樣行,為方便行第二,所謂精進行。

好了,前面說到欲,第二說到精進,我們再來看第三,我們來看第三說什麼。“三者念,念世間為欺诳可賤。念禅定為尊重可貴。若得禅定即能具足。發諸無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是為可貴。故名為念。”我們來看第三者念,“念”實際上就是講,拿我們今天話講就是思想觀念,你是怎麼認為這個修行的?應該樹立怎麼樣的觀念呢?“念世間為欺诳可賤。念禅定為尊重可貴。”這裡把禅定的修行,也就是把止觀所獲得的成果和我們在世間當中追求的結果作個對比,你應該這樣想:我們世間上、世俗上所作的追求,它充滿了欺騙性,所謂欺诳啊,它是下賤的,它沒有多大的意義。此話怎講?我舉個例子,我們有時經常會這樣想,會懷念一些美好的時光,我們想一想,我們去年當中,我們是不是有過非常快樂的時光,或者是吃到一個特別好吃的東西,或者遇到一個特別令人歡喜的朋友,或者是說在你做生意過程中賺到一筆大錢,總而言之,你感到那個時候時光真的是快樂,可是到了今天,它又能得到什麼呢?這些世間的享樂,所謂的快樂,對於我們面臨的死亡的痛苦,面臨的生命的解脫,它又能起什麼作用呢?那過去所發生的過去,到了今天它什麼也沒留下來。再想想未來,當我們馬上就要進入棺材,也就是說就要去死的時候,這些東西對於我們未來的生命又有什麼用處呢?還是沒有什麼用處。好,今天所享受的最快樂的東西,對未來它又導致什麼善果呢?是吧?這非常可惜,很多事情是可有可無,不值得留戀的,所以說應該把世間一切法視為欺诳可賤,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而應該把禅定為尊重可貴,貴和賤之分這裡要擺清楚,還有思想觀念要正確,那麼我們來想一想,什麼叫禅定為尊為貴,為何呢?反過來看,能具足發出無漏智,可以獲得沒有漏的智慧,所謂無漏智指的是什麼?這樣的智慧可以獲得什麼樣一種結果?無漏是功德。什麼叫有漏?你比如說吃一個梨,我咬一口,咬一口,咬幾口就把它給咬沒了,沒了以後這梨就沒了,這如同比喻作我們世間的種種福報,它用了用了就沒了,它再也不會再有了,這個叫有漏的功德。用完就沒了,但是我們如果能夠修行止觀,修得禅定,我們就可以獲得無漏的智慧,而無漏的智慧就可以使我們獲得無漏的功德。而無漏的功德是什麼?它可以具足一切的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它不但使我們了生脫死,而且能夠有能力去幫助一切的眾生離苦得樂,只有這些功德那才是真正無漏的功德,只有這樣才是我們所要的真正的快樂,所以說是名可貴,這是世間法追求所根本得不到的。我們世間法無論怎麼追求,它都不能獲得無漏智,都無法使我們成全一切的神通的道力,都無法使我們成就正覺,去普度眾生。所以何為貴何為賤,如此比較就會明明了了。所以智者大師說,是為可貴,故名為念,念是這個意思。如果念頭不對了,所以有的人說,修道經常是這樣的,就比如說,就是跟著我修行的一些個別弟子,他經常會這樣,一會兒我看他冒頭了,一會兒又看他不見了,他每次冒頭就跟我表示說,“師父啊,唉呀我罪障深重啊,我很想修行,很想修行,我最近又怎麼怎麼怎麼犯錯了,向師父忏悔忏悔忏悔”,然後過一會兒他又不見了,呵呵呵,他不見了干嘛?他忙世間法去了。然後過了一陣子他感到痛苦,他又來找師父說,“師父啊,修行真難啊,我很想很想修行啊,我罪業深重啊”,講完他又沒了,他為什麼會這樣呢?很簡單,他貪著世間,他不以修行為貴,他以世間為貴,他不以世間為賤,他反而以禅定解脫為賤。那當然了,他有一陣沒一陣,就像隔日擺,什麼叫隔日擺?就像得了那個瘧疾,今天好,今天又不好了,渾身發抖發抖發抖,過幾天他又好了,所以說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一會兒不好,一會兒又好,這就叫作如同隔日擺,打擺子嘛!就是這樣的過失導致的,為何?他沒有正念。所以如果不具足這種方便行,修止觀修不成的,對不對啊?所以智者大師說三者念,就是念這個。

好了,我們再來看第四。“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禅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何。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诳不實。是失是輕。禅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閒曠。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是得是重。如是分別故名巧慧。”這裡說到巧慧,善巧的智慧。為什麼叫巧慧呢?關鍵就在於比較、衡量,這裡面說到籌量,籌量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你拿東西去量去稱,拿這個籌去量一量,這個重這個輕。怎麼個重輕,怎麼體現呢?我們來看,看看世間之樂和禅定智慧誰輕誰重,誰得誰失?我們來看世間之樂,什麼叫世間之樂這個不用講,大家每天都在追求所謂世間之樂,但是你可曾想到樂少苦多,你整個過程看下來,從你想得到,辛辛苦苦地追求,然後又失去,然後又拼命想得到,然後,到總算被你得到短暫的一瞬間的快樂,然後又失去,你很怕它失去吧?然後你又拼命想得到,然後短暫滿足,然後又是失去的快樂的種種痛苦,是不是樂少苦多?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就說我們平常拼命地掙錢,對不對?掙錢,有房子,有汽車,有個好的家庭,我們是不是付出非常多的辛苦?我們看我們世間的生活的人,大家都會說,我很忙啊,師父啊,我很忙啊,我很忙我沒有時間修行,聽起來是很有道理,可是我問他,你忙什麼呢?你忙完這些以後你又得到什麼呢?他往往沒去思考這個問題,對不對?很忙很忙,然後總算把房子,汽車家庭給弄好了,馬上又面臨一個問題:你得守住它,對不對?所以很多人就想,我今天成個家,過不久他又離婚了,離婚之後他又想再找一個,再找一個又離婚,他又想再找一個,他找來找去離來離去,他就是沒就想過,這種世間的所謂快樂、安樂,它的本質究竟到底是苦是樂,他沒想過,起碼他要正視它,其實是樂少苦多啊,沒得到拼命想得到,這本身就很苦,得到短暫馬上又失去,它又是苦,我們今天就不多說,三苦——苦苦,壞苦,行苦。什麼叫苦苦、壞苦、行苦啊?以前也多次講到,苦苦簡單講就是苦上加苦,叫苦苦,比如說我腳破了一個洞,然後當時摔得很痛就苦了,到了第二天它又發炎了,又是一種苦,發炎好了我包扎了,走路又走不動,這又是一種苦,這叫苦苦,苦上加苦。什麼叫壞苦?壞苦很簡單,比如說你好不容易遇見你所愛樂的人,可是陰差陽錯,過幾天再也就見不到他,就失去了,突然有個好的東西,它馬上又失去了,這叫壞苦。因為事物會變壞,而我們又留戀不捨,所以會痛苦,所謂這個生離死別,愛恨情仇,都是這種壞苦。什麼叫行苦?那行苦,比如說吧,我們今生今世,把大部份的時光,都花在了追逐世間的娛樂,卻只是用很少很少的時光,去聞聽一些佛法,用很少很少的時光,做些具體的修行,那麼將來得到什麼結果呢?得到墮落三惡道,得到不能脫離生死輪回這樣一個苦果,所以這種苦就稱為什麼?行苦。所做一切在未來都變成苦果,稱為行苦。其實人世間,不管世間的什麼追求,。都是體現為這樣三苦的特性,所謂苦苦、壞苦、行苦。認真思考,認真去籌量一下,是不是這樣?它是虛诳不實的,什麼叫虛诳不實?他像做夢,夢中好像挺有的,一醒來什麼都沒有,對不對?,我們追逐的過程,我們欲望的過程,就像是做夢,而到了盡頭什麼都沒有。人的一生如此短暫,最終將失去生命,失去生命世界的什麼東西跟我們都沒有關系了,你說它有什麼快樂可言?你說它是不是虛诳不實啊?前面講欺诳可賤,它有欺騙性,就像我被人騙了,當我們上當受騙,別人騙我們的時候,我們充滿了希望,感覺很好,後來真相大白就大失所望。所以世間之樂就是這麼的虛诳不實,那很顯然,這是失去,這是輕、不重要。它實際上是,從得失上來說,它是一種失去。那反過來再看,那怎麼辦呢?對不對?應該追求解脫之樂。解脫之樂是什麼呢?禅定智慧之樂,若我們能獲得定慧之利,就能得到快樂,因為一切佛法的修行不出止觀之法,這在開頭的時候智者大師就說了,“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不管你什麼樣的佛法,小乘大乘還是密乘,顯宗還是密宗,其實不出止觀二法,這些佛法的修行本身就能獲得快樂,修止能獲得禅定之樂,修觀能獲得智慧之樂,因為智者大師說了,“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可以得很多善根福德“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它能斷除迷惑,獲得智慧,所以這叫智慧之樂,那止來伏結之初門,來斷除煩惱,止息內心的妄想貪著,那這個禅定本身就具備禅定之樂,所謂禅悅為食法喜充滿,就是這個意思了。那麼這種禅定智慧之樂它乃無漏無為。何為無漏啊?剛才前面解釋過。它會永恆,它會不但今生而且永世。什麼叫無為啊?無為相對於有為而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都是生生滅滅不可靠的。無為法呢,什麼意思?不要怎麼樣作為,它本然具足,它可以永久地享用,稱為無漏無為,而且是寂然閒曠,永離生死。寂然,什麼叫寂然?寂就是寂滅,一切的煩惱、痛苦。無明寂滅了,是寂寂然啊,閒曠啊,悠遠綿長,我們世間講的就是非常的悠閒,非常的自在的意思,它能夠獲得寂然閒曠之樂,永遠離開生死的束縛,不要再這樣虛生浪死,不再對生死感到恐懼,不再一直地被生死業力所驅使著,無可奈何地活在這世上,這些痛苦都遠離。所以講與苦長別,就是永離那些痛苦了,得到永恆不變的快樂,所以說這樣是得是重,要這樣想啊,這是真正的得到東西,我們都想得到,這才是真得,所以說這才是真正的重。所以說世間為輕啊,出世間為重。這個要籌量、分辯清楚,如是分別故名巧慧。這裡邊就講到這樣一個道理,是不是啊?我們平常修行的人,如果在這點抉擇上分不清,輕重不分啊,那修行止觀是上不去的,那這個如果從廣義上去說,其實有很多很多的例子可以舉的。你比如說,講到一種恩德,有人說,父母的恩德跟師父的恩德是一樣的。他就不知道輕和重,如果他能夠像智者大師這裡所說的,用巧慧去分別方便的話,他就會生起輕重之心,他就會說師父為重父母為輕,對不對?有的人說,哎呀,不行不行,我很忙啊,所以沒時間修行。如果他能夠巧慧抉擇,他就會說,我今天沒有修行那才是可怕的事情,他不會說因為我很忙,所以說我以後再說以後再修行,這都是不明輕和重的緣故,對不對?因為他不知道,他如果明白說,師父他是教我修行的,教我修行我才能得到禅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閒曠,永離生死。與苦長別,這是得啊,這是重啊,那世間父母雖然給我肉身,但是只能給我這一期的生命,我的血肉之軀來自父母,父母養我長大,但是這只能是世間輪回之法,父母又沒有辦法讓我出離這種輪回的痛苦,他可以成全我的肉身,但是他卻不能成全我的法身慧命,所以說是為失,是為輕,為什麼為失啊?如果貪戀於這些東西,有人說我父母還沒照養好,我孝還沒完全報完,所以師父啊,我還不能出家,我還不能去修道,也就是這種心所導致。並不是跟他說父母沒有恩情,我們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那父母之恩也是四重恩之一啊,沒有說父母的恩情不重,但是在輕重上他沒分清楚,所以這也是一個可以說明問題的,所以要獲得這個善巧的智慧,這為什麼叫善巧智慧,本來修道是不重得失,無所謂輕重,一切處一切時去行善法即是。這裡何名為巧慧呢?叫方便善巧,所謂隨順世間人的說法,因為我們平常在乎的就是得失輕重,那麼智者大師教導我們,你就用這樣的心去衡量一下,得出一個結論來,這樣就會使我們一心想修行止觀,所以稱為巧慧方便行第四。

講到這裡,我們再來看第五,所謂一心分明。來看看,“五者一心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可尊可貴。爾時應當一心決定修行止觀。心如金剛天魔外道不能沮壞。設使空無所獲終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經雲。非智不禅非禅不智。義在此也。”這是講到最後一個方便行,所謂一心分明。如何理解我們來看一下,前面講過用巧慧等等去分別,實際上就讓我們明鑒這個世間的過患和它值得厭惡厭棄的地方,然後我們就會識得定慧的功德,它是可尊可貴的,好,既然我們已經明白這些東西,如果光光只是明白,而不勇猛地決定付諸實施,一心往前走,一心去修行止觀禅定,一心修道的話,那也是沒有什麼用處。就像我們很多同修,是吧?說起來他都知道,可是他還沒開始行動,所以說這裡邊告訴我們,還要一心,決定來修行,心如金剛。什麼是金剛?金剛是不壞的,不可壞的是金剛,就我一心准備去做,准備去修道,我十牛拉也拉不回頭,我一但決定要去修行,你別想讓我回頭,你怎麼拖我也拖不動。你說我要修行了,聽說吃素這樣才能夠好好修習禅定,那我就開始吃素,我原來吃肉我就不吃了,管他!我現在突然開始吃素,瘦得跟皮包骨頭,我照樣吃素,這就是一心啊。有人你看,哎呀,一吃素不行,身體吃不消,過了幾天又開始吃肉,然後又說,又想想,吃素好吃素好,又吃素,然後又吃肉,學佛學了很多年,還是沒有斷惡,還是不能做到吃素,連吃素也做不到,所以他很難生出禅定,這就是不能一心的緣故。天魔外道不能拘壞,就算外面有什麼魔王,外道不管怎麼誘惑,都不能使我退失這種心,他都無法去改變我修行的行為,要生起這樣的心來。我這麼一心去做,所謂義無反顧啊,一如既往,“設使空無所獲,終不悔矣”,就算我今天修了很久,好像沒感覺得到什麼東西,我也不回頭,我不會改變自己要做的事情,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這樣一心呢?是名一心。為什麼我能夠這樣呢,因為我前面已經很清楚地明白,我必須去修行,如果我不修行的話,我想離苦得樂絕對不可能,我只有這條路走,而所謂世間的種種追求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意義,那是失那是輕,就因為如此,所以我會一心修行。所以經上這樣說,就像一個人,先已經明白了此路通還是不通,一但知道這條路是通的,那無論如何我得走過去,所謂的“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所以巧慧和一心它是聯系在一起的,如果沒有巧慧抉擇,他就不可能一心,如果光光巧慧抉擇,卻不能一心的話也不能成辦。所以最後講到一心的時候,智者大師說,“故說巧慧一心即是此義“這是非常重要的。最後講“經雲:非智不禅非禅不智。義在此也”什麼叫“非智不禅非禅不智”啊?沒有智慧的抉擇,他就不會很努力地去修行禅定,如果不努力地修行禅定,他不會真正獲得智慧,所以這裡講到巧慧一心它兩個是互相促進的。好了,這裡我們全部講完方便行第五,一共是五種方便,所謂欲、精進、念、巧慧和一心,大家要細細抉擇。這五個方便行若能正確地抉擇,常常地抉擇,那我們的心就能在道。大家想想,這非常重要。實際上智者大師這裡講到方便行第五,實際上就是講如何發心,講修禅的前行,就像我剛才說的,人身之難得,壽命之無常,因果之不虛,輪回之過患,其實說的是一個意思,我們剛才回頭去想一想,是不是在說這個道理?在巧慧裡面抉擇告訴我們世間這一切為失為輕,在三者念中告訴我們,世間為欺诳可賤,禅定為尊為可貴。如果我們能正確地抉擇這出世間的因果,知道說我今天如是種善因,將來必得善果,那我們是不是會生起這樣的心來呢?巧慧之心呢?如果我們去念念不忘人身之難得、壽命之無常 ,我們是不是會一心精進呢?所以說實際上因巧慧而有正念,惟有精進才能成全一心,或者說唯有一心才能真正的精進。所以說是叫作巧慧、正念、一心、精進,如是對解脫修行善法,對去除自己的妄想顛倒獲得禅定智慧生起強烈的願望,這個就是方便行第五所說的整個的要義、內在的關系。我們記得宗喀巴大師在說到三主要道時候有說過,什麼是真正衡量這個人是否生起出離心的標准的時候?很明確地講到,實際上就是對輪回,無論什麼樣的輪回盛事啊,怎樣盛大、怎樣華美的輪回世間的事情都不生一毫羨慕之心,都不想要,而對解脫,對這個菩提生起強烈的願望,這個就叫做生起了出離心。那麼我們今天所說的方便行第五,不就是這個嗎?如是這般,才能真正具足出離心。具足出離心,這個人方才真正踏上解脫道。所以說,這裡面說的實際上是同一個意思,這樣方便大家理解。

好了,今天講方便行第五呢,就給大家講到這裡。然後下一次我們將進入正修行的講解,實際上在智者大師的《童蒙止觀》裡面,講到真正止觀正行,所謂正修行第六,它只是一個章節,然後前面的五個章節和後面的章節講的都是助行。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真正的正行它必須具備前行這樣一個方便才行,它必須具備很多修道的助緣才能成全正行。的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無論先和後,無論怎樣的次第,都是自己修法所應該去付諸實現的。所以不能說,我只想知道個正行我前行從來不管,或者認為我把這些都准備好了以後,好像就叫修行了。所以今天我們很多人,修行走兩個極端,一方面有的人,天天在很歡喜說我打坐打坐出現什麼境界,跟人家談論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境界,探討探討,過過招。然後具體說到要親近善知識,要皈依三寶,要尊師重道,要積累一切善法功德,要實際去行持,他好像沒興趣,覺得那些比如說放生啊干什麼他覺得不是他要做的事,是不是這樣一類修行人啊?。另外一類修行人,有的人天天就滿足於用散亂心在念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然後堅持自己的看法,哎呀,做人只要有好心就好了,好心念佛他就能成佛,然後他對進一步去聽聞修行的法要,比如說如何修禅,如何修觀,他不想聽,他說我是修淨土法門的,我聽這些干什麼?對吧?他說只要我把人做好,我一心想西方我就往生了,我去聽聞佛法,我去修行這些做什麼啊?他認為沒有必要,是不是有這樣一類人?所以說我們今天修行大致上如此,這兩個極端,前面那個極端喜歡談玄說妙,不注重具體的行持,後面的極端淺嘗辄止,不願意無量法門誓願學,不願意把自己的行持引向上升,所以這兩個都是一種偏執,所以我們學習《童門止觀》,應該有這樣一個整體的觀念,每一個章節都不要分它輕和重。再引申過來,我們有很多修行的同修,他聽法師講法,或者跟隨師父修行,他都是挑輕撿重的,比如說今天師父講一個禅定的法門,他趕快過來聽一下,明天師父整天又在講那個三皈五戒怎麼樣的,他覺得我不要聽,他拜了一個師父學,他自己去那邊學學,那邊再學學,然後師父又講了什麼,他又跑過來聽聽,搞得不即不離不遠不近的,其實什麼都不是,這種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在走極端,這樣的同修修行是很難進步的,他修了很多年,花了很多精力,但是進展不大,就是因為這樣的過失造成的。所以我們剛開始前面有講到三殊勝法,所謂前行發心殊勝,正行殊勝和結行回向殊勝,修法應該是完整的行為,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就像佛經上說,我的法就像一塊糖一樣,中間旁邊都是甜的,初中後上,不要做這樣的分別。好了,我們略微再提示一下,我們講解這個童門止觀六妙法,也是為了幫助大家實修,就是說我們通過聽聞這些修行禅定,這些如何修行的法門,來幫助我們平常修行當中去調整,而作為我們修行人,應該把修行的法要為自己的中心,一切所作所為都為了這個,福慧雙修,這樣才行,如果純粹只是為了講講經,或者是今天聽個經,明天聽個經,而自己實際修行完全沒有,那是沒什麼意義的,所以說不真正投入實修的人,我下面再講到像一些修行上的東西,他雖然聽起來會感覺是那麼回事但是他聽過以後,他從來不去復習,也不去對照,更不會照此行持,這樣聽聞再多的法都是沒有用處,所以我們要真正生起一顆出離心,對佛法生起真實的好樂之心,這樣明白了為什麼要修行,該如何修行,這樣我們就能夠進一步來談一談究竟該怎樣修行,否則的話這種人很容易退失,他跟跟跟一段,他就會退失,跟跟跟一段,他就會退失,因為他沒有真正把修行究竟要做什麼,該如何修行搞清楚,所以有這樣的過失,再加上天天懈怠度日,對無常死亡不做觀想,總覺得今天還有明天,一切都很好,一切既然都很好,那我們談修行干什麼啊?我們學佛干什麼啊?對不對?

好了,這是講到方便行第五,今天時間不早,就講到這裡吧,最後我們做個回向。今天也給大家講一下,前面講過前行的發心,中間講法的時候又講到正行該怎麼做,現在最後講到結行回向。這個回向我們還要認識一下,回向分為兩種,一種是有過失的回向,一種是沒有過失的回向。有過失的回向就像我的上師說的叫有毒回向,沒有過失的回向叫無毒回向。為什麼稱為有毒回向?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樣的回向是有過失的?是這樣的:一切為了世間的利益而進行回向,這個是迷,是錯誤的回向。因為我們如果只是為了世間的利益,比如說我們修行一個善法——布施吧,我們布施的時候,覺得我們是給一個人布施,然後布施了某某物,然後我去布施,將來我就能獲得布施的果報,去得到這個福德,比如說布施得不貧窮的果報,我將來就能享用這個果報,這種發心,這種回向就叫有毒,為什麼有毒啊?因為這些獲得的福德都是有漏的福德,有漏的福德享用完了,而且在享用的過程中往往很容易造業,所以稱為有毒。就像我們吃一個有毒的蘑菇,或者像有毒的一些果實啊,它是吃的時候很好吃,但是吃完以後中毒身亡。那我們修行佛法,如果是這樣來回向,如果這樣來修行,最終只獲得有漏的人間福報,是不是就像吃了一個毒果,所以稱為有毒的回向,所以我們不能這樣回向。那也就是說,以布施來講,如果把布施的對象執著為實有,把所布施的物執著為實有,把所布施的人——布施者執著為實有,那就是有毒的回向,那是得到有漏的功德。那應該怎麼樣真正的回向呢?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完全清淨的真實的回向,這怎麼講?要想完全真實地回向,他必須證悟:我所回向的對象,我所回向的人和所回向的東西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的,我們平常講的三輪體空,但是要想真實地去達到這樣的智慧來回向,我們作為行道中的修行人是做不到的。那怎麼辦呢?第二種回向應該是什麼,學著佛菩薩去回向,所謂順勢回向,所謂相似回向。怎麼說呢?也就是說,比如說文殊菩薩他怎麼回向我就跟著怎麼回向,普賢菩薩怎麼回向我就跟著怎麼回向。就像那個《普賢菩薩行願品》裡所講的,“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其中有這樣一句話。好,佛菩薩怎麼回向我就跟著怎麼回向,我的師父、傳承上師、祖師們他怎麼回向,我就跟著怎麼回向,這叫做順勢回向,因為你如果不這樣回向的話,很難使自己所修的善法形成無漏功德,而佛菩薩的回向就是非常的圓滿,我們跟著他學,雖然是相似回向,但最終將獲得無漏之功德。所以我們應該這樣回向,好了,剛才講到什麼樣才是真正的回向,所謂應該三輪體空地回向,而不應該是執著實有的回向,那麼好了,如果說不回向可以嗎?不回向有過失嗎?有的,如果我們今天修法修完,不當場做回向,如果你在沒有回向的情況下你就結束了,那就會帶來四種過失。哪四種過失?略微舉一下,如果你今天修法修完了不馬上回向,在這個過程當中生起一念嗔恨心,那麼你剛才所修的法,修等於沒有修沒有用了,什麼叫嗔恨心啊?這個例子太多了,你打坐打得好,今天法喜充滿,好,沒回向,回來一個人電話過來說了一件令你很不開心的事情,你一下子嗔火就上來了,就跟人家去發火,你這火一發,今天修行的善法沒了,這是講一念嗔心的過失。還有什麼過失呢?我們再來看第二種過失。如果你今天修完法沒有當場回向,如果你在傲慢心的基礎上如何去宣揚自己的功德,那你今天所修的一切善法,修等於沒有修。我再舉個例子,你今天打坐打得很好,感覺非常的舒適,然後突然門口走進一個人一看,看見你紅光滿面,就贊歎,一直贊歎地看著你:奇怪!這個人今天的精神這麼好?你就非常高興告訴他,“你知道嗎?我剛才打坐打得非常舒服,身體就像空了一樣”,就這一念傲慢心跟他這麼一說,好,你剛才所修的,修了等於沒修,這是第二種過失。再看第三種過失,如果你修完法不當場做回向,在這個過程當中,你突然生起一念後悔的心,你比如說吧,你剛才打坐,你原來計劃從下午兩點打到三點,然後結果因為你打得很舒服,一直打打打,打到三點半才結束,這時候你後悔了:唉呀,今天我修太久了!本來三點半以後我要做另外一件事情。你一念後悔,你剛才所修的一切法,修了等於沒修,這是第三種過失。我們再看第四種過失,第四種過失是什麼?如果你修法以後,不當場回向,那麼前面所說的這三種隨時可能生起。存在這樣的危險性,所以這個稱為第四種過失。好了,剛才講到回向,如果不做回向就有這樣的過失,我們再來講一點,那我們應該怎樣回向呢?應該把什麼拿來回向?其實我們應該這樣回向:首先,我們要把我們剛才所修行所獲得的功德進行回向,回向給一切的有情眾生,回向給他們,希望他們都能夠成就佛果,這樣來回向。不但要把現在的修行功德加以回向,還要把過去,我們生生世世所修行的一切功德都加以回向,甚至把以後將來我們要修行的功德都拿來回向。這是講自己所修行的功德。如果剛才修行的法,或者是有漏功德,把它回向,或者無漏的功德呢,當然非常不容易,一樣把它進行回向。還要怎麼樣呢?還要把我以及一切所有其他眾生的有漏功德都進行回向,這個觀想啊,不單是我,法界一切眾生所修行的一切善法功德,都加以回向。還要怎麼回向,還要把諸佛菩薩聖者們所修行的一切無漏功德都加以回向。把這些功德統統地聚集在一起加以回向,我們不但要把我們一切眾生以及諸佛菩薩所修行的功德加以回向,還要把我們的身體進行回向,甚至把我們所穿的衣服,把我們所用過的一切物品都加以回向。大家聽了覺得很奇怪,怎麼我的身體也拿去回向,這怎麼回向啊?都希望我身體及我身體所受用物,以及我所接觸過的一切物品,都加以回向,希望都能做佛事,而且不但今生今世,而且過去生,無始劫以來的一切身體,身份所受用,以及一切所接觸過的物品都加以回向,這樣具備有非常殊勝的功德。你看我們現在寺院裡邊擺著佛像,我們到寺院裡面燒香都去拜佛,我們一看到這莊嚴的佛像都生起無量的歡喜心。為什麼啊?就是因為這些諸佛菩薩,他們往昔生中修道過程當中都是把自己的身進行回向,所以我們當下看到諸佛菩薩的身的時候,就會生起喜悅之心,而這個身就能夠當下為眾生積累福田,就能做佛事,所以我們在因地中修行,就應該學著佛菩薩這樣做回向,那麼將來就能成就這樣的果實。這是講到回向,也就是把我以及一切眾生所行的一切善法、一切有漏的功德,以及諸佛菩薩所行的一切無漏的功德,無論是前世今生還是來世,遍虛空盡法界,貫通三世,一切的善法、一切的功德都總集在一起,回向給一切的如母有情父母,都希望他們能夠因此功德而增上他們成就佛道,都願望著他們都能夠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獲得佛陀的果位,永離生死,永得自在。應該以這樣的回向心來做回向,好了,雖然我們這樣觀想,但是我們一下子完全觀想起來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們平常的時候都是念回向文,念回向文絕對不是只是念念就算了,而是應該隨順著這個回向文裡面所引導的文義以文為觀進行觀想來做回向,那我們初學者一下子讀誦這個文字同時就進行回向,這個是很困難的,所以往往我們在修完法,在念誦回向文之前呢,應當好好地按照我剛才說的那樣先進行觀想,觀想完了再念誦這個回向文,這樣就會很圓滿。好了,那今天講法就講到這裡,我最後給大家念誦一下回向文,大家可以跟我一起念:

自皈依上師,當願眾生,守護三寶,遠離惡師;

自皈依佛陀,當願眾生,明心見性,福慧具足;

自皈依正法,當願眾生,明辯正邪,離欲寂靜;

自皈依僧伽,當願眾生,明淨生心,和合無礙,合南聖眾。

願以此行勝功德,莊嚴諸佛淨剎土,吾等發願與眾生,皆共依此成佛道。

我等普賢殊勝行,為得文殊妙智慧,普願十方諸眾生,速往勝妙諸佛剎。

願我常生諸佛前,時時能遇善知識,生生世世遇佛法,在在處處不離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願結眾生三寶緣,祈請上師常住世,輪回苦海願相隨。

願我福德日增長,願我業障漸輕微,願我為道能布施,持戒忍進修定慧。

願我所行無驕慢,慈悲喜捨利人天,信解行證瑜珈行,回向眾生成佛道!

頂禮上師,大悲三寶,祈願眾生永遠吉祥,願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恆吉祥,晝夜六時恆吉祥!!!

 好,今天就講到這裡。

 

上一篇:宋智明居士:佛教淨土法要 目次 自序
下一篇:宋智明居士:佛教淨土法要 第一卷 淨土白毫觀修法 第一章 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