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准備繼續給大家講解《童蒙止觀》正修行第六,今天是第七講。今天講解的內容屬於正行部分,就是直接開始說到止觀禅法如何修習。智者大師告訴我們一切佛法攝於止觀法中。今天講的內容非常的深奧,不具備實修經驗的人聽起來看起來好象能聽懂一些,實際上可能不一定能聽的懂。很難聽的懂,為什麼我們還要講呢?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大家通過對《童蒙止觀》的學習,對佛法的禅修建立一個系統的概念。當然了,如果平常按照修行次第老實修行的人,有一定禅修經驗的人,他今天聽到這個法是勇躍歡喜,歎為稀有。今天講到一個修行,題目叫正修行第六,什麼是正修行?從題目來講這裡所講的正修行指的是正行,相對於前行和結行而言叫正行,前面講的都是前行部分。我們今天首先講到什麼是正修行,真正的修行。我們有的人聽到佛法非常歡喜,非常單純地非常誠實地老老實實地去修行去聽聞,但是很多人不是這樣。你看我們這裡就有很多這樣的人,平常口號喊得很好,都說自已是怎麼怎麼地修行,真的碰到師父開始講修行法的時候他人影都不見了,這些修行的人都是我慢虛偽者。縱然慧解心開研究經典自我打坐有那麼一點心得,縱然如是往往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知見,反而慢毒深重。有的人學了很多年還不如一個初學者,所以佛經裡面說“不重久修,不輕初學”也有此意。所以正修行的人他是一個老老實實的人。以前印光大師說老實念佛,那麼修禅者老實修禅,修禅念佛是一個概念。念佛也都是在修止觀,修止觀他就是在念佛。所以老實二字確實是我們今天修行人第一要學習的。盡管如是,講解正行聽者緣起不具備根器不具足,但今天我們勉強為之而講,我一路講下去就權且當作是能接受這個法的人來講吧。
我們來看下今天的經文,正修行第六,說到正修行不出止觀二法。一個人從他開始對佛法生信心,發心欲求今生得解脫,乃至到最後在善知識指點下明了了為什麼修行,如何修行,而真正地坐下來修行,這期間已經走過了一段很長的路。我們今天仍然很多人並無心去走這條路,很多人想直接去談論止觀是什麼。我們來看一下全部佛教的目的和所要達到的結果是什麼?我們先了解一下,從而在真正開始講解止觀法要之前有一個對修行正確的認識。整個的佛法我們可以分為四點來說,有四重這種目的和結果。
首先,第一可以實現人世間的改善。我們以佛法中的人天乘的共法比如說五戒等等來淨化人間,從我們個人的品格養成到家庭、社會、社會各個方面乃至經濟、教育、政治等等,乃至於國際之間這種事物的平衡、公正,如果都能以佛法的精神去從事,那麼都會使這些更趨向合理,臻於至上,可以減少我們人生的許多許多的缺憾和痛苦。所以說我們現實的人生可以依靠佛法得到改善,取得淨化的效果。雖然說一般的科學藝術文化比如說我們傳統中的儒家思想中他們也在致力於這方面的工作當中,但是佛教對此都有詳盡的發揮,而且佛教有些不共的特質在裡面。而且這些特質是佛法能夠涵融這一切科學哲學其他這些宗教所長,起到改善現實人生的目的,可以發揮無窮無盡的作用,這是佛法的第一重功效。好了,再看第二重功效。生命是無止境的,唯循業受報,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於此界不久又轉生他方,輪回不盡。所以說我們學佛修行的人不單只圖今生現世獲得某種改善,而應該進一步去求未來世的增上。佛法當中修習十善業以及種種禅定功德,都可以使我們獲得的諸如上生天界這樣的果報。持持佛號、仗佛菩薩的力量就可以往生他方淨土。雖然說生死未了,但是可以增進來世的正依二報,免除惡道之苦,可以說是超越人道之上,這也是依據佛法可以達到的目標,可以增進後世。我們不是有一句話叫明天更好嗎,比如說象淨土法門,還有一些密宗的法門,它都非常注重這個。比如說密宗裡面有講長壽法的修習,講到修這樣的法可以怎樣怎樣獲得後世的功用。我們看其他宗教比如說基督教求生天果,它也有這樣一個目的。求得來世的增上,這是佛法的第二重目的和它要達到的結果。那麼,再看第三重。取得未來世的好的果報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要知道諸法無常,諸行無常,有求皆苦啊。誰能生而無死呢?世間萬物何者住而無滅呢?終究不能徹底。所以說如何才能徹底地斬斷這個痛苦的根源,那麼肯定能夠求得這個生死的解脫。有生必有死,那麼就要去求離於生;有住必有滅,那麼就要求諸無住,截斷生死瘤,必盡生滅,所謂生滅滅已,從而得度苦海,而得登涅槃寂滅的彼岸。若能如是則所做一般不受後憂,那麼生死怖畏又有什麼可恐怖的呢?這是佛法的進一步的也可以說是出世間的目的。這是佛法中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共同所要達到的結果。對於出世間的佛法並不是於世間的一般學問所能做到的,世間的一般的學問根本沒提到這個。今天我們所要講的這個正修行第六說的正是這個。那麼即使如此,仍然不究竟。我們來看佛教所要達到的第四重目標。前面所說涅槃寂靜而解脫固然很好,但是未必能夠完全斷除習氣的一切所知障,不能獲得一切智乃至一切種智,也就是說於十方法界不能完全圓滿明了。更何況無始劫以來有情之眾生皆是我父母,六親眷屬沉在苦海誰來救拔呢?總不能說自已求得解脫寂滅而不顧他人的生死吧?!所以說菩薩摩诃薩發大願發大悲心欲自度度人,把一切眾生看作是自已而救拔之,縱然歷經塵劫廣求福智資糧,以期斷除理事二障一切掛礙,從而證得圓照十方圓滿究竟的佛果。這也是大乘佛法終極的效果,也是佛法終究的目的。
所以說這四重就是一切佛法所包融的目的。而最終證得佛果就是全部佛教真正的目的。從這目的來看我們可以知道,一個修行的人他要真正走上一條正修行的道路是多麼的不容易。我們今天網絡上學佛的人,我們身邊來學佛修行的人,坦率說沒有幾個真修行的人。大家可以衡量一下,對佛法的追求你是處在我剛才所說的這四重層面中哪一層呢?如果連第一重你都不能去做去求,那麼這第三重所說的生死解脫的法對你它又成為什麼呢?無非是成為一種氣功;無非是成為你茶余飯後的談資罷了;無非是你這種庸俗生活的點綴罷了。縱然你把它研究的精妙絕倫,說出來的話似乎驚世駭俗。但是究其本質如龜毛兔角沒有任何的實義。所以說莫言佛法修行次第的不重要。次第非常重要,真和假天壤之別。
剛才所說的經題,真修行第六,圍繞著一個正字我們今天作了兩種闡述,一個是正行的正,一個是正學的正,這在我們正式講解經文之前有必要再一次重復。那麼何以我們要正式修習止觀呢?這本《童蒙止觀》是智者大師為其俗家的兄弟陳針而作。陳針原來是畏懼死亡想求得長生不老之術而修,然智者大師方便善巧演出這本止觀坐禅法要,非是為世間長壽之目的,實則乃是生死解脫之精梁是竅訣妙寶啊。如是認識,我們來進行下面的學習。我們看原文。
“修止觀者有二種。一者於坐中修。二者歷緣對境修。”止觀有兩種,一者坐中修,就是每一天我們都要上坐,打坐,所謂靜中修。二者歷緣對境修,我們每天接觸事物應酬事物處理事物,是不是要歷種種的緣呢,是不是要面對種種的外境呢,在這種動態之中來修止觀稱為歷緣對境修。有兩種,一靜一動。“一於坐中修止觀者。於四威儀中亦乃皆得。然學道者坐為勝故。先約坐以明止觀。”這裡說到一個坐為勝,對於初學道者來說坐禅很殊勝,所以下面就以坐禅的方式來說明止觀。這裡說到這樣一句話,在坐中修止觀的,其實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也能修的。也就是說當我們上坐而修禅,對自已的心的調整調伏其實跟姿勢沒有多大的關系,就象《六祖壇經》中說的禅不在於坐也不在於臥,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一樣可以修習,不是不能。然而學道者也就是說初學者還是以坐為勝。因為我們現在的整個習氣煩惱狀態很難很難在動中修,這點道理非常明顯。我們今天很多修人都覺得在家修行和出家一樣,我面對著鬧市我面對著種種種種的外緣,我什麼事都做,我修行更得力,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因為你是一個初學者,你道力未成,定力未就,在這種動中在這種繁亂當中你其實不會更容易修,反而更難修。我們今天很多修行者在這一點上都犯了這樣的錯誤,都把自已當做是一個已經成就的人,已經定慧具足的人。從歷代傳承祖師的教導當中,從我們看佛教的經續當中,沒有一處說一個學道者一個初學者他在喧鬧的環境當中在這種動中容易修成;都是告訴我們先要於寂靜阿蘭若處去坐這樣來修。好,這個道理大家首先要抉擇好。然後來看這種止觀“略出五意不同。”我們來看這五種意,五個層面來說。
“一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我們先講這個,這是第一。“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等等分了五點來說,我們一個個來講。第一個對治初心粗亂修,什麼叫初心粗亂?一個從未修習過坐禅的或者是說他剛開始修行的,他的心是什麼呢?粗糙、混亂的。什麼叫粗糙?就是說他對自我身心當下發生的實相了解非常的粗略,也就是說覺性力很差,明覺的力量很弱。何謂亂?亂就是思緒不斷,不停地攀緣不能停息,所謂妄想紛飛,心不在焉,所以稱為粗亂。對一個初心修習者粗亂是他進入禅定獲得智慧的嚴重障礙。所以這裡首先講到止觀對此對治。“所謂行者初坐禅時心粗亂故。應當修止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應修觀。故雲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這裡講到這個時候應該止觀交修。剛開始時心很粗亂,應該修止破除它,如果修止難以湊效不能破除,應該馬上修觀,故雲止觀交修。觀不成修止,止不成修觀,所謂止觀交修,以此來對破初心粗亂。這裡就把止和觀兩個點出來,那麼要明白什麼是止,什麼是觀?所以後文就說了,“今明修止觀有二意。一者修止自有三種。”然後後面是什麼呢?“二者修觀有二種。”我們一一來明了,這個非常重要。我們來看止如何分為三種?
“一者系緣守境止。所謂系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故經雲。系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鎖。”這段文字比較淺顯明白,略作解說。什麼叫系緣守境?系緣,心系在所緣的對境上,比如說緣於一句佛號,或者說觀想佛像,或者心念著某句法,有一個所對的緣,心系在那。“守”就是守望的意思,守這種境界。所謂系緣守境止就是這個意思。這裡的“境”指的是什麼,指的就是心系於所緣的這個對境上,這個叫做守境,所守的對境。通俗講就是把心安住,安住在一個所緣上。要知道剛開始的時候心是粗亂的,不容易安住在一個所緣上。首先心初雖能安住所緣但因為不明了的緣故,所以說所系緣此境不明了,因不明了則難以守境,很難守得住。另外一個初心是亂,妄想紛飛,心象猿猴一樣不斷攀緣,根本不可能專一地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所以這個系緣守境正好是粗亂的反面,若行者去這樣修習就起到對破粗心粗亂這樣的功效。這很簡單,反過來去練習就好。“所謂系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比如說把意念系念在鼻端的呼吸進出上,或者把注意力放在肚臍之間觀察它的一起一落上,或者是觀察這個部,念住在這個部位的感覺上,這樣緣於所緣境而修習止,就是這麼簡單。“故經雲。系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鎖。”不動,就象用鎖頭把這個猿猴給鎖住,心比喻為猿猴是所謂心猿意馬,那麼把專注力系緣其上而守鏡,就如同加把鎖把它鎖住。比如說一頭牛他會到處地跑,那麼我們把它的鼻孔穿上,然後把它鎖好拴在這個木樁上,剛開始的時候它會跑來跑去跑來跑去,但是時間久了它就會安靜下來。我們對於我們的心就應該先進行這樣的訓練,這個很重要。我再舉今天的例子,比如說今天晚上是正式講經,從前一段訓練來看,前面大家發心做得好。從今天情況來看,大家三心二意,馬馬虎虎,趕個場。從真正講經來說,這種緣起這種氛圍與今天所要講的經文好不相應,緣起不好。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因為初心粗亂的緣故。何謂粗?比如說從主持的人,從護持的人,從聽經的人來說,謎謎糊糊,在工作的銜接當中,在事情的編排當中謎謎糊糊,粗糙。那何謂亂?心不能專一,總是有其他的東西其他的注意力使我們偏離,偏離什麼?偏離當我們真正開始聽聞佛法的時候所需要的身口意。我們以前講過《普賢上師言教》,講到怎樣才是如法地請法聽法。所以他的心就亂,一會想想這個一會想想那個,拿起麥克風注意的都是自已,看起來不是真誠用心地在做,而倒是象在表演好象一個演員,時刻在乎的是自我的感覺,心並沒有進入修習當中。今天如果講這麼重要的經,那麼作為一個真正要認真的人他老早就把這個經文反復地看,如果他把經文反復地看,然後把前後前面所講的進行對照,那麼他怎麼會去問:“喂,請問要我讀哪一段?”對不對,心粗亂。那如何對治,按今天經文所講的系緣守鏡止。那就從現在開始,要訓練自已專心致致來做事,這也是一種修止啊。所以若不修止其心必放逸,放逸日久業習越深,所以說做事情每況日下。不會說越做越增上,結果是越做越衰敗,就是因為不修行的緣故。好了這裡講到對初心粗亂者對治的來修止觀,然後講到止觀的意思,已經講了止的第一種系緣守境止。這裡面說有三種止,第二種,我們來看一下原文。
“二者制心止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馳散。故經雲。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止心。此二種皆是事相不須分別。”制心止什麼意思?制心止很簡單,就是當下去說服我們的心念不要起這個心,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強制性把這個心念給息滅掉。比如說突然你很想從坐的狀態中站起來,這一念心生起你告訴自已說:“不,我現在不要坐起來”。你這個意念跟上來的時候,原來想站想來的心就息滅了,這就叫做制心止,主動地通過自已前面心念的延續來達到修止的這樣一個目的。這個跟前面所講的系緣守鏡止不一樣,一者被動一者主動。前者是事先設置好有為之去恆常不斷地心系於一個所緣上,他要靠耐心去不斷不斷地實行;而後者這個制心止他需要的是什麼呢?很明顯需要什麼,當心念起的時候要知道它起來,否則根本談不上制心止,所以說它要求更高。前面的系緣守境止,比如說我系念呼吸的進出,在鼻端上呼吸一進一出,這時候我非常困了,可是我好象還是有辦法把心集中在呼吸的進和出上,對不對啊,很容易。二者制心止,當我們的心非常昏沉非常渾鈍的時候,有時候自已到底想干什麼都搞不清楚,既然不知心之所取又何來制心呢?何來系之而止乎?對吧,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實際上這兩者配合就可以使我們的心逐漸地能夠專注在這個禅修的對境上而不馳散。比如說我們現在念句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但過了一會它就跑了,跑怎麼辦,他肯定是心念跑到其它地方去了。這時候你若能夠制心而止那麼就能夠回過頭來繼續把他的心安住在所緣的對境上而修止,所以說這兩個實際上是配合著修的。就象一只猴子它跑遠了再把它拽回來,跑遠了再把它拽回來。所以經典上講到這個制心止的時候為什麼說心一旦給它制止住其它也都制止住了。因為在眼耳鼻舌身意這五根當中心為其主,心控制了這五根眼睛耳朵鼻子等等這五根,他意識投影都要投影在這心識上,而都實際上受心識的支配,所以說擒賊當擒王啊。所以說“汝等當好止心”。所以說若能直接止心則止立成。“此二種皆是事相不須分別。”什麼樣叫做皆是事相不須分別?就是說一件事情你只要去做他就能做了,他不需要細細地分別,用一種觀想去思考,說通俗一點傻瓜也會做都能起這個心的。比如說我不要這樣我不要這樣,誰都會這樣做的,這叫做制心止,比如說小孩子你看住這個蘋果,看三分鐘不要看其它地方,好,看這一下誰都會做,小孩也會,所以叫系緣守境止。這裡講了前面兩個止。好了,再看第三,看原文。
“三者體真止。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如經中說雲: 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講到第三種體真止。 故名思意體就是說體悟體察真智而修止。這裡面關鍵就在於如何體方為真?何謂真?這裡面也說了,這是需要分別的。“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首先要有這樣的認識,一切諸法,萬事萬物,所謂一切諸法,心識所能了知的一切都叫一切諸法。有為法無為法一切諸法,因為在嫉妒分別心中不管什麼法都不離心識作用,需知統統都是因緣所生。因緣合和沒有自性空無自性,比如說有一只杯子,從實相上來說並無杯子自性,只是假名為杯子而已。若你能體察諸法從緣生,無有自性,所謂緣起性空,首先在分別了知上去達到這種認識,所謂了知者心則不取,不取是什麼,不取就是不執、不執著的意思。這裡沒有這個東西啊,怎麼會為它而牽掛呢?所以大家這個“取”字要解釋清楚。舉個例子,比如說晚上的時候,黑乎乎地好象看到前面有一條蛇,挺害怕的不敢走近,可是你如果大膽地走近它認真地看,哦~那原來是一根繩子,當你已經明白它是一根繩子不是一條蛇的時候,那你這個時候對蛇的害怕認為前面有條蛇因為怕前面有條蛇而不敢走過去這樣的東西是不是統統都不存在,所謂心則不取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若能體達真智乃因緣所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好了心若不執取則妄念心息。“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所以我們的妄念能夠不停不停地滾動,在業力驅使下不停不停地產生,所謂的妄念紛飛不得停息,就是因為心有所取。兩個人本來好好地要吵架,後來發現隔壁房間根本就沒有人在那裡而是在放一台錄音機,這種情況後面的事情還會發生嗎?就不會了。從粗看從粗粗的相貌上看是這樣,從細相看我們的心念也是如此,心念不可捉摸,然是前後相續。這個念頭產生是因為前面的念頭有的,而前面這個念頭產生是再前面的念頭有的,它都有個緣起,都覺得有個東西,所以它會不停不停地流轉,所以這裡面說到若能體察因緣所生無有自性,它本來沒有什麼東西,那還有什麼妄念可生呢。所以說心一旦不取妄念就會止息,故名為止。這種止屬於自然而止,他必須有什麼智慧呢?有前面說的悉知諸法因緣生而無有自性這種智慧,這叫真智,所以修這種止名為體真止。好了這裡為什麼叫體真呢?因為這時候並不是真實的了悟,若一個人已經對緣起性空之見真實證悟了,那就談不上體真了,還要去體驗它嗎?去體會嗎?去這樣分別嗎?就不用了。這個道理就如同說房間空空的還怕小偷進去偷嗎?一樣的道理。所以這種修止的方法實際上停留在了知的層面上。我們把對實相的了解分為三個步驟:了知、覺受和證悟。那這是停留在了知上。因此對空性了知他意識分別就可以使我們達到這種止的功效。所以說這裡三者所說的體真止從外相上看是屬於我剛才所說的以意念分別以對實相的了知來達到修止的目的。那從他的內相上看呢,如果真正地說起來若能真實證悟緣起性空之理,那麼這個體真止實際上已經止觀雙運,已經證到究竟的果實了。這裡先講到這樣一個道理,大家去細細體會一下。比如“如經中說雲: 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真正的沙門是這個意思。體會到一切法皆空無自性,唯因緣所生,因為體會到這樣一種真實或者說是真智,如前面所說心不取,心不取妄想則歇,所謂息心,妄想息心了就能達心性之本源所謂實相。所以說《楞嚴經》還有這樣一句話:“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跟這說的一個道理。證悟能夠體解這個真智者號沙門,反過來沙門就是做這個的,修行的,過去人說,一個修行者一個出家人唯以三件為要務,所謂誦經、坐禅和勸化,這為沙門。好了再看下面的文字。
“行者於初坐禅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念念不住。雖用如上體真止而妄念不息。當反觀所起之心。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三際窮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則無有心。若無有心則一切法皆無。行者雖觀心不住皆無所有。而非無剎那。任運覺知念起。又觀此心念以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根塵相對故有識生。根塵未對識本無生。觀生如是觀滅亦然。生滅名字但是假立。生滅心滅。寂滅現前了無所得。是所謂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起信論雲。若心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謂初心修學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發狂。如學射法久習方中矣。”
這句話實際上講得很深奧。智者大師從兩方面來闡述。既是前面的方便又是最後究竟的本質。何以如是呢?我們來看。剛才前面所講的這個體真止從修法上是從了知的層面達到修止的目的。從這句話就可看出來:“雖用如上體真止而妄念不息。”說明這種方法,方便善巧的方法,我們來看這段文字。最早坐禅的時候,隨心所念的一切諸法。念念不住。就是按照前面所說的體真止來做,這個體真止實際上就是體解它的空性而不執取,所以稱為念念不住,大家注意看這個住的意思其實上是取境為有這樣的一種狀態稱為住,那念念不住以這樣的方式來訓練自已而修體真止,但是這種情況下妄念卻不能停息,做不到。大家可能看到這裡看不明白,前面說體真止可以做到,這裡怎麼又講做妄念不到呢?其實很簡單啊,剛才說過,這個初心是粗亂,粗者為無明渾鈍不明了,沒有清明,清明不夠的緣故,那麼其實這裡的體真止實際上是一種了知,並不是真正的止觀雙運,並不是真正的纖毫必現,所以他這種體真而修止的力量是薄弱的,就我們平常說的根本就不知道心念怎麼動,當然是妄念不能停息,因為妄念的根沒有斷。因為你用前面的體真止它還是妄念之根,以妄制妄,妄還是不能斷,所以妄念不息很正常。所以該怎麼辦呢?又復反觀所起之心,這時候來反觀內照,而直究當下所起心之實相,這不一樣啊,前面是一個道理,現在道理沒用了,現在干脆就當下用這個生起的心來反觀,怎麼觀呢?當反觀所起之心。比如剛才動一個念頭,反觀它,然後以此為對境來看,去了悟這樣一個實相:“過去已滅。現在已不住。未來未至。三際窮之了不可得。”所謂過去未來現在心不可得,《金剛經》有這樣一句話,過去現在未來心不可得。當我們去尋找去尋覓這顆心念的時候,如果說過去有嗎?它已經成過去了。那現在當下去找它能找到嗎?找不到,說明它不在,不在即是現在所說的不住,能找得到那叫有住,找不到那就是無住。所以說現在不住,那現在當然是找不到了。既然是找當下的心念,未來還沒來那怎麼會有呢?有的也是一種預想推測,不是實相。所以說未來未至,到未來去找這顆心所起也是找不到的。如是觀之過現未三際窮之了不可得,要達到這樣一個認識。那麼好了,既然不可得法,當然就找不到了,找不到則沒有。“不可得法則無有心。若無有心則一切法皆無。”心沒有,而一切法都是心裡面所顯現出來的,心都沒有了那怎麼會有一切法呢?所以一切法皆無。好了,是這樣一種認識。看後面這一段話。“行者雖觀心不住皆無所有。而非無剎那。任運覺知念起。”這句話怎麼理解呢?這還是沒有究竟證悟的緣故。剛才當下所起反觀之心去探求此心是否有,這個仍然沒有完全離開妄想分別,因為他還有一個尋求分辯之心,以尋求分辯心去找妄念所在,那永遠都不會明白這個無所分別的心。所以他仍然具有相似的了悟。因其了悟乃相似的緣故,所以說雖然觀心不住,相似上的感覺好象是我無所住,皆無所有,什麼都有。但是非無剎那任運覺知念起,雖然這個沒有,但是一剎那一剎那這種能明了心念產生的這個念頭他還是有,所以稱為“而無剎那任運覺知念起。”也就是說剎那任運覺知的念頭還是不停不停地起來,他打了這樣一個比喻。所以說無所住無所有,但是又念念起。既然剎那任運有覺知念起,那豈不是還是一個個有所住嗎,對不對。好了再進一步觀。“觀此心念以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根塵相對故有識生。”這裡對根境識進行觀,根跟塵也就是根跟境它如果不相對,那識怎麼會產生呢?識的產生賴於根與塵相對,所以說識本無生。觀察念頭生起是這樣,念頭生起的時候需要根塵相對識才產生,如果沒對它就不生,對不對。觀滅亦然。所謂觀生如是,觀滅亦然。剛才這個念頭滅了,怎麼滅的?根識有對他才有個念頭才有個滅,因為沒有這個根沒有這個塵,所以前面這個根塵相對的東西就不存在,所以所謂的滅,從滅相去看。前面是從生相來看,後面是從滅相來看。滅相也是這個道理,根塵若無對則無有實,那好了,所謂識的生與滅都是假立,生滅心滅,你這種認為有生有滅這種執取相的心若滅,滅就是沒有,你知道這是假立嘛,實際上是沒有的。怎麼會有呢,因為剛才觀察過。前際中際後際所謂過現未根本就了不可得,所以稱他為假立。好了,這個生滅心滅了,寂滅就現前了,這叫寂滅。寂滅是遠離生滅二相,它是了無所得。是所謂涅槃空寂。好了,若能明了這種涅槃空寂之理,涅槃就是不生不滅,空就是象剛才說的假名安立,它不存在這種東西。寂,這種心識的不斷生與滅這種執取現象自止下來沒有了安靜了。這個是一種離體。離是事物的一種實相境界。好了,到了這種離地境界,心就自然止息了,什麼是其心自止呢?就是妄念自止了。好了,我們來看一下,這樣的一種實相止的力量是什麼呢?什麼力量,正念的力量。這叫正念的力量。下面引用起信論來說,什麼叫正念?他就是體證涅槃空寂之理,這個是正念,因正念故得心止。跟前面的體真止不一樣。前面的體真止是在了知的基礎上,運用了知的理趣去體驗這個真實來達到止。而後面這個很重要的一個就是當下反觀所起之心,他來自當下對此理的一種覺受,好了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正念。“起信論雲。若心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起信論在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心如果在到處馳騁散亂當攝住正念當中,這時候要提起這個正念來,這個層次上稱為以提正念而修止。這個正念是知道一切唯心無外境界,大家好好體會一下這句話。什麼叫一切唯心無外境界?智者大師這裡的話說的很簡單,可是他不簡單。一切唯心無外境界這樣一種認識在坐的諸位你們知道嗎?一般的人看外面的一切都認為是有的,而把自已的心念覺知與外境分開來。他們會這樣說,比如說我看見這台電腦,眼睛看見,然後我的心識知道這是電腦,很明顯他境是境,心是心,識是識,他是分開的。但是智者大師告訴我們說,正念者知一切唯心,所謂的境根本就沒離開過心,所謂的境是心識的一種認識叫做境,所以並沒有一個外在的境界。沒有外在的境界都是心識所生,那麼反過來從外在看這顆心本來也無有自相,為何心沒有自相?剛才前面已說過幾個。一個是三際窮之了不可得,另外一個根塵不對則識本無生。都在說明一個空無自相的道理。念念不可得,不管你追尋哪一個念頭,這種東西都是不存在的。好了,這個就叫做生正念而止。用起信論來作教證。好了下面又補充一句,“謂初心修學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發狂。如學射法久習方中矣。”這句話是智者大師的提醒語。剛剛開始修學的人不是想止就得止,所謂“未便得住”,大家看這一個“住”,這個“住”和前面所說的“執取為住”又不一樣。“未便得住”,未便就是說沒有那麼容易讓心安住,這個“住”是安住的意思,若強制所謂抑之另住,這句話其實很重要,我們勉強通過強行控制讓自已的心安住下來,比如說我們打坐的時候一定要靜一定要靜,一定要盯住這個一定要盯住這個,所謂抑之令住往往發狂。為什麼智者大師會提到這個呢?這個是對應前面說的,前面不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嗎,觀諸法的實相而自然得住。若你不觀諸法的實相就是前面所說的這種空的這種境界,根塵無對則空,三際窮之了不可得則空,這樣一種境界,那麼你讓心安住這完全是一種強制的境界,對不對,是一種強制,會發狂,就象這個水渠它崩了,崩了硬堵住,它水拼命往外流就會到處亂沖,河裡的水河壩的水它決堤了就會到往外流,會到處跑的,越壓抑它越反彈,所以這裡面對我們的啟發非常大,我們平常欲念生起的時候欲念很強發火的時候,通常人的做法是用理智去控制它,壓抑它,其實越壓抑越遭糕,這和我們前面所說的修止的方法一樣不一樣?完全不一樣。你看我們說過的三種止。第一個系緣守境止,他不是在欲念的本身上進行修止,他是假托外緣禅修對境來進行修止。第二個制心止,制心他是怎麼制的呢?他是隨其心之所起而止,苗頭的時候看把它制止住,在苗頭的時候看不見心很粗啊所以制止不了。接下來要進入第三個體真止,體真是什麼,去看它的實相,因為心不在緣起而實現止。這三個統統都不是一種壓制,所以很多人誤解為禅修是一種壓制,這很善巧方便的,所以唯有通過修止進而修觀達到止觀雙運,這樣才能真實地實現內心的解脫。所以智者大師後面就講了,抑之令住往往發狂,說的正是此意。所以說這個法要數數修習,就象學射箭的人一樣,要天天練習天天練習,練久了以後才能很快地射中耙心。所以這裡講到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就是靠勤奮達到,要一心修止。好了前面我們講到正修行第六,這裡講到止。我們來繼續來看他後面所解釋的。前面是修止有三種,明白了我們還再繼續講止觀兩個意。
“二者修觀有二種。一者對治觀。”“二者正觀。”這本天台止觀(也叫《童蒙止觀》,又叫《小止觀》)雖然文字不多,但是在大綱裡面若能完全通達這裡面的道理,那麼厚厚的那本《摩诃止觀》也一樣通達,甚至佛法八萬四千法中一切正法歸攝到後面就是止觀,你也能通達。我們中國的禅發展到後來的天台止觀可以說是集大成者,它對前面的頓悟禅也經歷過這樣的一個發展的過程,從原來的安般守意禅,到五門禅,到後來的念佛禅,到頓悟禅等等,以至到後來的達摩禅宗祖師等等,都經歷過這樣一個發展的過程,天台止觀是一個集大成者。所以說天台智者大師他在我們中國的佛教地位就相當於藏地宗喀巴大師的地位。宗喀巴大師改革僧寺重振三寶,然後提出非常完整的修道次第,如大家所知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等等著作,差不多也是這樣的情況背景下。智者大師也是集大成者,也是很清晰地提出這種道的次第,所以實際上是相通的。好了這裡略表一邊,我們再看修觀有兩種對治觀和正觀作如何解。我給大家繼續隨文解義。“一者對治觀。如不淨觀對治貪欲。”對治對治就體現出其不意來了。心生貪欲為何?因為你對所貪境界作淨想,你覺得他很漂亮很美很清淨很干淨你就很喜歡,這時候你觀想他不漂亮不美不干淨就能對治,這個是很著明的不淨觀。我們平常就是我們世俗人來說,初初看一個人會覺得哇~這個人美若天仙,貪愛起美色,我們種種貪愛如貪愛美色貪愛美聲,貪愛他的儀容儀表所謂的神韻,貪愛身接觸的滑柔等等軟處,這些都生貪欲。反過來如果我們觀想他眼中有屎鼻中有屎耳中有屎,七竅皆有不淨物流出,再觀內髒裡面有大腸小腸胃裡面有血液膿滴屎尿,朝不淨的一方面去觀,骨頭包著骨髓骨頭外面包有筋肉,筋肉充滿了不淨之血外面又覆一層薄皮,何有清淨之感呢?這樣反過來去看如是修去貪欲。佛教裡面有許多不淨觀的修法,專門去朝那些不清淨不好的地方去看。我們平常都把人給美化了,在你心目中閃現出一個很美的東西,可是真的去看一個人身體很美嗎?過幾天不洗澡臭不可言,再美的人他不是也要每天都要上廁所大便嗎?我們忽略了這些髒的東西,總是把對方想象成很美,所謂清淨觀,這樣越來越容易滋生我們的念欲之心,因為我們從來不去觀想這個身體不淨的一面。象我們面對著人生,我們總是去想去追求那種感覺很舒適的那種快感,然後統統忽略了平常為了得到這種東西曾經付出多少的代價,得到他又失去他又是多麼的痛苦,我們好象都忘了。這種情況就相當於一個人頭上是剃得光光的,突然有個黑點,別人就會說這個人頭上這麼大一個黑點,這個黑點怎麼算大,整個頭大還是黑點大,大家會覺得這個黑點大得不得了。一樣的道理,我們過份很虛假的認為人生很美好,卻往往忽略了另一面。我們是不是這樣一種思維,不客觀,所以對事物的實相不了知,所謂無明所謂迷就在這裡。再舉個例子,比如一杯水,你說啊這杯子的水怎麼只有這麼一點點?如果這杯子水很滿呢?滿和不滿多和少它相對的,我們往往不看這個。今天有人跟你很好,你說我們真是好朋友,可是過幾天兩個人又不好了,他心裡憤憤不平的,誰也沒有看出來,他今天對你的好正是以後對你壞的因,沒有人看出來,沒有人知道說這種表面式的恭敬正是未來輕蔑的根源,沒人看出來。我們世間虛假的東西太多,我們認識都在表面上。這個人看起來非常的自信自負,其實他內心破很自卑的,這種情況表現的實在多。有的人滿臉堆笑內心在哭泣,有的人嘴巴這麼說心裡不是這麼想。有的人行為這麼干其實根本不是為了這個動機,都是這樣。但是事物往往有兩面,正反抵消剛好可以起到一種平的作用。大家好好地經常去想想這個道理就會對這個對治法生起信心。很多時候煩惱至盛大家都認為沒有辦法去解決,但是不行對治。其實事上萬物都是這樣的,你只要去行對治他就能息滅,惡念頭起來換一個善的念頭就對了。比如說正電和負電結中和它就對治了。我舉個例子,比如說這個辣椒很辣,你把醋多加一點,它就中和了。都是這樣的,只要加以對治就能改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修行原理。比如說一個人很懶,很懶肯定相應的有一種懶的行為,你現在反過來用勤奮的行為去對治他就能克服這個懶惰。你從能做的地方開始做起,這個能做的地方就是什麼?就是相反的地方。比如說有的人今天想到房間裡去打坐,他怎麼也不願走進去,因為他打坐打煩了,這時候怎麼辦,要對治,怎麼對治呢?往往他會這麼說反正我就是坐在那裡也坐不住,那你干嘛這麼想呢,沒必要,你要對治。比如說我先讓自已把腳跨進去,先讓自已很煩地坐到坐墊上,然後很煩地拿起經書來念,然後我先第念一句,其實你在做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其實你已經做起來了你都不知道,這就是對治的功效。整個修行過程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對治,所以要勤加對治。這個道理很簡單啊,可是實際上一個修行人平常很少運用。大家每天都忙著追逐他自已想要的生活和東西,卻很少去修行對治。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他對師父教的修行默然置之。師父說你每天要做禮拜啊,他說這個禮拜到處都有的,師父說你要這樣去禮拜這樣觀想,然後他拿本書去看看又學了個禮拜的方法,比來比去,對照來對照去就是沒有確實地去做,所以當然生不起修道的功效來了。這道理很簡單,去做的人很少,去做就叫做修行。好了,我們來看“不淨觀對治貪欲,慈心觀對治嗔恚。”你看見這句又說不懂,哪裡有這樣修行的。然後又來問,我為什麼會嗔恚呢,我為什麼會生氣呢?很簡單你生氣是因為你不慈悲啊,就這麼簡單,你不斷地去營造你生氣的心,不生忏悔,不去對治。你天天地在那裡研究我為什麼生氣有什麼用?你應該修慈心觀。比如說你今天看到人就討厭,那好了你不看,你回來看一看笑嘻嘻的彌勒菩薩那個大肚子的笑嘻嘻的相,你越看越開心自已也笑起來了,為什麼,彌勒菩薩都笑嘻嘻的,因此而對治。你要生起一顆慈心對他人寬容慈愛,反過來請問生氣在哪裡呢?嗔恚就沒了嘛,這就叫對治。用慈心觀來對治嗔恚。不想生氣的事,去想慈愛的事,你不想別人跟你有仇,你去想別人對你的恩。有的會說你欠我什麼什麼的,那是因為你整天去想著別人傷害你,你沒去想別人對你的恩是什麼,你若能想別人的恩當然就能對治你因為想別人的惡而來的嗔恨心,對吧。你只想著索取,想別人把東西給你,別人不給你就生氣。你就不反過來想說如果我不給別人東西而老是給別人作障礙別人會不會生氣,如果你倒過來用關懷別人來對治自已期待別人對你的關懷,這就叫修行啊。可是我們人往往不這麼干;他只是不斷不斷地索取不斷不斷地在意你怎麼還不關心我呢?你怎麼還不關心我?你從來不想到去關心別人。其實你去關心別人反過來你原來一直期望別人關心你的心就不存在了,這就叫做對治。好了這個大家應該會明白這個意思了。“界分別觀對治著我。”什麼叫做界分別觀,我們講這個我無非是把五蘊聚集為我,聚集為我相。界分別是什麼呢,界分成三個界,哪三個界呢?外面的境所謂色香聲味觸法;內在的根所謂眼耳鼻舌身意;然後互相對,比如說眼根和色相對就成了眼識,耳根和聲相對就產生耳識,如是根塵相對產生識,也是六,六六六三六十八,十八界。十八界一一分別觀之,你說這個我何為我呢?你說眼睛為我嗎?眼睛和外塵相對產生眼識。識為我嗎?還是塵為我?塵非我識非我根非我,眼根如此耳根如此鼻根如此,一一分別地去觀察,一一地去看到它的一種空性,這樣來對治對自我的極端的執著。這叫界分別觀來對治著我。“數息觀對治多尋思。”什麼叫多尋思?到處尋找到處思考就是妄想紛飛,所以說要去數息,一二三四呼吸進出進出,通過念住這呼吸就可以使自已狂亂的思緒停止。其實這個按小乘佛法叫五停心觀,這個數息觀到後面發展成了念佛觀,這是後面的大乘佛法的發揮,我們今天就不多說了。此不分別也,這句話又出來了,什麼叫不別呢?就象剛才說的,小孩子也會做,他動個念頭就能做了,他沒有很復雜的東西,他在於你去不去做。所謂不分別不要細細地分析來辯別他就能做,這個叫什麼觀,前面所說的叫對治觀,修觀有兩種,一者對治觀,二者正觀。我們現在明白了對治觀,再來看什麼是正觀。
“二者正觀。觀諸法無相並是因緣所生。因緣無性即是實相。先了所觀之境一切皆空。能觀之心自然不起。前後之文多談此理。請自詳之。”這個智者大師重復了。這樣我們返過來看,我們前面講了體真止再講到後面當下反觀其心了不可得然後正念現前,其實都在說剛才所說正觀的道理,這裡的正觀實際上就是在說正觀諸法無相的意思,隨這個法而起觀,觀諸法無相,這話聽得懂嗎?觀諸法無相並是因緣所生。這個無相是什麼?比如說我看到這個玻璃它就是有相的,怎麼是無相呢?相就是相狀,有相狀說明它實有,它因緣所生其實它根本就沒有。就象剛才所說的找過去心找不著,找現在心找不著,現在心無住啊,找未來心找不著,什麼都找不著,那就叫沒有,了不可得。“觀諸法無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經》有這樣一句話,無就是無就是沒有。都是因緣所生,只因彼緣取緣彼因,循環相復,緣起則有,緣滅則空。根塵若未對,識根本就沒有,根塵有對識產生。根塵識產生又是無定的又是無常的,了不可得,所以說名為空。這就是一個諸法實相的妙理。“因緣無性即是實相。”這個意思就在這裡。“先了所觀之境一切皆空。能觀之心自然不起。”當你知道外界一切皆空,那內在能觀之心自然不起。自然不起,如是正觀剛就能達本心源,這個時候就能見到究竟的這個實相。這個止觀最終達到雙運的時候直接就可以證悟了這個實相。好了,這裡講到一個正觀的道理,實際上是前面所說的體真止。“請自詳之。如經偈中說: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這裡就說到真正能體悟這個實相時所取得的功用。“一切無想念”,他不會再在這上面不停地妄想不斷地念著,他就能達到《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家經常說應無所住,應無所住是怎麼產生的呢?是因為他通過止觀的修習他證悟了這個空的實相他才會無所住啊,如果他不能夠證悟這個實相他空談一個無所住,所以今天講到這個止觀的層面就告訴我們要真正地去修的,大家平常講放下,放下就解脫了。平常總是說放下放下,看破放下就解脫了,何謂看破?我們平常很多修行的人整天停留在這裡看看書那裡看看書,這裡學學那裡聽聽,對善知識對師父根本就沒有真正依止深入修法的心。所以談的佛法都是表面的。哪怕你把這個看破入下發揮到極至也只能取得一個什麼功效呢,就是我前面說的佛法所要達到的目的和結果的第一個所謂的改善現世人生的目的。因為畢竟你這樣想想可能心裡會好過一些,不會太難過,這樣當然能彌補人生的缺憾免除一些痛苦了,平常不是說過想不開的人很痛苦,有時候想想想開了他就沒那麼痛苦了,但是這些都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決這個痛苦。今天所講的這個止觀修習是講到第三重這個佛法的目的和功用上講到解脫生死,那這個解脫生死是什麼呢?是止觀的成就,所以說沒有一尊佛沒有一個成就者不通過禅修就能夠證悟本體而解脫,沒有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我們很多人之所以佛法上不能深入就是因為這個地方上沒有搞懂,所以他不重善知識的重要性,他不認為佛法可以往裡面走才叫精進,那好,他就停在這裡了,你停在這裡那就掉入懈怠天魔之中,你就掉入了人生的魔際當中,你就可能去虛度你這一生,好不容易遇到佛法你結果卻停在這裡去了。好了若你由此而生我慢執著,那你完全有可能謗佛謗法謗僧,結果還造了罪,原因就在這裡了。所以說佛法的每一句話都很重要,對佛法你不能夠這樣,把這個給丟了把那個給揀起來,這個是對的那個是不對的,就象我們現在聽經聽那些法師講,嗯他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生希有心,而其他的話沒有感覺,有這麼一回事嗎?如果你跟著師父學佛學法修行而說這個師父對那個法師不對,那你還不是把這個法砌來砌去嗎?就象剛才所說的那樣,他看破了放下了,然後又結合心理學,又結合什麼孔孟之道,然後又這個活佛講那個上師講,他就覺得這樣已經是了,這絕對不是亂說的。今天學佛的象這種人太多太多了。所以說他這樣就很困難。比如說很多居士證量也很高,你叫他給出家人磕個頭他一輩子都磕不下來。你叫他給師父磕頭他覺得很別扭,他做不到,他會創造很多理論的。為什麼要皈依師父呢,我以佛為師啊,佛是我師父,師父不是我師父,他會這樣說。這就應驗了佛經所說的我之佛法,初中後上中間皆甜。一塊糖沒有說前面甜後面不甜的。它哪裡都甜,所以說不捨一法很重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以種種分別念以種種沒具備真實信心之心去親近依止善知識修行去學佛修行統統都沒有用,都在表面上學佛。好了因這個緣起我們就再談到修行上這樣一個偏差。今天時間十點半我們已經講到第一種修習止觀對治,因為這個止觀正修第六要開出五意不同,我們才講了第一,所謂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好了,我們今天就先說到這裡,這段內容很長。接下來再講第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所謂沉浮,沉就是心沉掉,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浮就是浮燥不安掉舉,所謂平常說的昏沉和散亂,如何對治,得修習止觀。好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一起來合掌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最後再給大家作個回向,我們前面也講過回向很重要。每一次上座修行行一切善法都要注重這個前行的發心正行的專注和回向的廣大,這個無毒回向。前面一定要觀想生皈依心、出離心、菩提心。中間一定要如理如法完全去修習。後面一定要及時地回向。如何回向呢?就是把我們今天所聽經聞法的一切功德以及我等一切眾生所修的一切有漏功德乃至諸佛菩薩所行的一切無漏功德都聚集在一起來進行回向,回向什麼呢?回向給一切眾生遍虛空盡法界如母有情願他們都能速疾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果位,願他們都能夠得度,以這樣的發心來回向。然後還要把自已的身體自已身體所受用物自已所接觸到的一切的一切三世過現未來無量光無量想都一一回向,所謂諸佛菩薩不受福德故,應無所住心而行於回向,這樣就會使我們修行的一切功德轉為無漏功德。好了,大致上再次明了這個道理我們修誦一下回向文。回向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回向,我們前面說過了不及時回向有四種過失,要牢記在心,念誦回向文之前要好好地觀想一下,發心觀想好了再念誦,因為你念誦的時候很難一邊念誦一邊觀想,所以還是先觀想為好,而這一切的回向都是隨順諸佛菩薩隨順傳承上師如何回向我便如何回向,這一定要記住,這個非常重要,我們現在所講的這些法就是我們臨終這一刻面對死亡的法,你面對死亡的時候一樣要這樣發心這樣修法,要這樣做回向的。好了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來一起合掌念誦回向文。
願以此行勝功德,莊嚴諸佛淨剎土,
吾等發願與眾生,皆共於此成佛道。
我此普賢殊勝行,為得文殊妙智慧,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勝妙諸佛剎。
願我常生諸佛前,願我能遇善知識,
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處處不離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願結眾生三寶緣,
祈請上師常住世,輪回苦海願相隨。
願我福德日增長,願我業障漸輕微,
願我為道能布施,持戒忍進修定慧。
願我所行無憍慢,慈悲喜捨利人天,
信解行證瑜珈行,回向眾生成佛道!
如來所化無量比丘眾,輾轉相承清淨法身揚,
四念禅法世尊親口宣,恆沙有情獲得解脫福。
南傳法脈傳承永不斷,蘇伉敏達尊者足下祈,
外顯聲聞內秘菩薩行,解脫妙道精華為眾啟。
唯願一切生生世世代,怙主與吾何時無分離,
祈願聖尊長壽久住世,法音傳遍十方無量界。
南無格日貝
三寶三根本眾護法神,吾等三門至誠作祈禱。
此生乃至生生世世代,願能生於怙主上師前。
如來甚深三藏之法寶,聞思修而增長諸功德;
無誤引導取捨善知識;願能依彼趣入解脫道。
獲得利樂唯一處,大覺教法久住世,
受持佛教聖者等,唯願長久如寶幢。
威德上師長壽永無盡,無邊有情獲得快樂福,
自他眾生積資斷諸障,願得捷徑大覺之勝地。
生生世世願遇清淨師,不離殊勝妙法恆受用,
五道十地功德勝圓滿,祈請速得金剛持果位。
大覺導師降臨世間處,教法如日普耀十方界,
受持教法僧徒相和合,教法長久住世願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