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文(略)
好了,剛才簡單地做了一個前行。今天,我們准備講《童蒙止觀》的內容。作為一個修行者,他首先要明白為什麼要修行,也就是說今生為什麼我要走入佛門而修行呢?在沒有真正沒白為什麼會走入佛門而修行的時候去談論如何修行或修行怎麼樣那是毫無意義的一件事情,而且反而有害。所以一定要明白為什麼要入佛門修行?這一點如果去問大家的話,很多人都會說,修行當然是為了成佛為了了生脫死,為了獲得一種永恆不變的快樂。達到這樣認識的人當然他知道要離苦得樂,究竟成佛這是我今生要入佛門修行的目的,但是如果僅僅是了解到這一點還顯得粗糙,還遠遠不夠,還應該了解什麼呢?應該深入一步了解。首先我們應該知道,你說修行是為了獲得永恆的快樂,說極樂也好,不生不滅的涅槃寂滅之樂也好,世俗很多人也都是要追求這種幸福快樂的,難道沒有什麼區別嗎?跟世俗的普通的追求的人又有什麼區別呢?可以這麼說,一個修行者和一個世俗者他所要追求的目標是一樣的,但是方式不一樣,結果就不同。我們世俗的追求往往是通過物質的東西,物質能夠給我們帶來暫時的快樂,它不能從根本上解除我們的痛苦,當然就不可能帶來究竟的安樂。不能獲得幸福的緣故就是因為痛苦,人生因為有苦所以不能得到幸福。只有超越痛苦我們才能夠得到幸福。這個造成痛苦的根本在哪裡呢?在於這顆心。三乘佛法我們不管把它分為小乘大乘密乘還是把它分為人天乘聲聞緣覺乘菩薩乘,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為了調整這顆心的,所以說調整心非常重要。《屠夫真言》裡有這樣一句話“心為諸法源,調心佛善說”。何時我們能夠把內心調伏,我們前面所說的要得到究竟安樂這種願望就能如願以嘗。所以要作這樣的認識,世俗者和修行者不一樣就在這裡。我們是通過調心來獲得安樂的。第二點還要知道,作為一個凡夫眾生他能夠自已調伏內心嗎?為什麼眾生的心需要去調伏呢?佛為什麼不需要去調伏內心?這點好好想想。所謂的調伏內心而得解脫究竟是一種什麼情況呢?如果說眾生本心就是佛的話,那何以眾生是眾生佛是佛呢?如果說眾生與佛根本就不是一個體性那麼眾生通過修行又如何成佛呢?怎麼理解這個解脫與不解脫呢?怎麼理解前面所說的調伏內心呢?這是一個問題我們來想一想。就象我們做夢當中被狗咬,理解夢,只有理解醒和夢,理解迷和悟才能理解這個問題。所以夢中狗咬是因為貪執很強烈,我們在夢中的時候貪執很強所以會有痛苦。如果說在夢中我們知道這是虛幻的那這種痛苦就不存在了。這種在夢中能夠知道虛幻而無所執絲毫無損這就是證得佛果的境界。這話怎講呢?有人說我晚上睡覺我也知道夢中是虛幻的,因為第二天醒來什麼都沒有,好象這道理誰都知道。不然!我們所說的夢是夢中知夢,所以說可以以我們的做夢來衡量我們的修行,來衡量我們現在修行這種去除執著的力量有多大,所以是夢中知夢。所以說我們就理解了所謂的能夠調伏內心、佛與眾生這所以不同就在於這裡。一個是醒的,所謂醒的就是說夢中他是知夢的,是醒的當下就知道是夢而不執著,而我們凡夫就好象在夢中執著為真常受種種痛苦而不得解脫。怎麼理解佛和眾生的差別,只要是有智慧的人他都會認可這種說法。所以說就象我們白天醒來的時候也是在夢中如在夢中,因為對外在的形象過於執著的緣故,本來外在的虛幻的外在形象我們越執著這種煩惱就會越深重。怎麼講,比如說六道中的眾生地獄中的眾生是最執著的,他執著到什麼程度呢,他只要碰任何一個東西都構成傷害他的緣,碰什麼什麼都會傷害他。那麼執著心越大境界越高的眾生這種剛好相反。比如說過去那些大成就者成就的祖師信有的甚至可以在空中飛行,身體透澈石頭上留下腳印手印,象米勒日巴尊者在虛空中打坐入定如同平地,這些外在的形象對他們來說形同虛設。這是眾生與究竟佛果的差別。所以說是完全不一樣。要想真正調伏內心就應該從夢中醒來破除無明來證悟佛理,所以說要有這樣的認識。不能說我入佛門修行僅僅是為了離苦得樂,你要去明白作為一個修行者和一個世俗者的不同點在哪裡,作為所謂的痛苦他的根源在哪裡,而修行的關鍵在哪裡,這樣才算是有所認識。
如何修行?今天我們就講到這個如何修行的正行。根據前面所說的眾生和佛就一線之隔,就因為這一線之隔這一迷一悟支分為八萬四千法門,在這八萬四千法門中我們是否要一一修學呢?比如說今年學這個法門,明年學那個法門,這輩子學這個法門,下輩子學那個法門,然後修滿八萬四千法門我們就能成佛嗎?顯然不是,真正的修行應該所修行的法與行者的根基相對應,根器相對應,如果按照大成就者智悲觀尊者所說的有三種根器者,哪三種根器呢?一種是信心特別強大的,一種是講智慧力特別強大,一種是講特別精進修行的,在這三種根器當中哪一種根器最容易成就呢?是智慧力很大的眾生嗎,是精進力很強的眾生嗎,都不是,是信心大的眾生容易成就。所以我們要想修行必須明白修行的基道果也可以叫見修行果。要明白解脫的因是什麼,佛所走的道路是什麼,最終得到的果實是什麼?這樣信心強大的眾生面前解脫最容易得到。這裡講到一個信心,很多人都覺得信心我都有。過去有一位成就者,有人來求見他,他說,尊者您是大開悟者是成就的人,你能不能夠當下就讓我們開悟呢,當下就成熟我們的根器呢?尊者回答說,那當然可以了,我修的這個法是無上大法,今天修今天度,晚上修晚上度,明天修明天度,對吧,很簡單,但是你是否有信心呢?他們說,不可能的,我們千裡迢迢來找您,怎麼會沒有信心呢?就象我們來找師父的同修說,我都離開了家庭,我丈夫不同意,我的妻子不同意,我家裡人又哭又鬧我都來到您面前啦,我都犧牲了這麼多了您怎麼說我沒信心呢?我要是不為佛法來我怎麼會找師父您呢?其實不然,他這種行為未必就真的為佛法而來的信心,所以這時候大家都否認說,不可能,我們怎麼會沒有信心呢?這時候尊者就拿起一只破鞋說,看到沒有,我拿在手上的就是一個雪豬子(雪豬子就是高原上的一種動物,它在雪地上跑所以就叫做雪豬子),你們看到沒有,我手裡拿著的就是雪豬子,大家覺得一下子就失望了,他說這個師父原來看他是一位高僧大德,現在精神是不是有點不正常,現在手裡明明拿著一雙鞋,他怎麼會說是雪豬子呢?所以這根本不是信心。如果真有信心就不會把過失推在師父的身上。所以這就是一個信心的問題。以前又有一個故事講到信心的問題。以前有一位修行者,有一個居士對他特別有信心,天天供養他,天天送酸牛奶給他喝,他因為經常親近供養這位尊者,然後也聽聞修法,所以他覺得自已信心非常圓滿。他想我是不是到了一個登地菩薩的境界或者是到了某到聖果了,因為曾經法要有說若信心圓滿者即生聖果。尊者當然馬上就明白他想什麼了,為了破除他這種自認為已經成就的傲慢心,有一天他就說了,我覺得很奇怪,我跟你說一件事情。他說師父什麼事情?尊者說你的家族裡面是不是不太清淨,你家裡是不是有什麼病呢?他講你什麼意思?尊者說我天天喝你的牛奶嘴巴都長疱生瘡了,是不是你家裡什麼人不干淨呢?哇~他一聽以後氣死了說從此以後再也不給你送酸牛奶了。請問他有信心嗎?他馬上就沒信心了。所以說信心能不能真正有就可以真正地衡量這個人是不是有功德。這種例子很多。比如說梁武帝的時候,達摩祖師來到梁朝見梁武帝,達摩祖師說幾句話,梁武帝就說這位祖師怎麼說這樣的話呢,說又無佛又無功德,這些都是不具器,因緣不成熟。所以我們今天來修行的人在發心上如果不正,也許他來修行是來求解脫的,結果因為修這個法,因為他不正確地發心來面對佛門面對修行反而造業。所以我們來修行是求解脫的,不是為了下地獄的,特別面對越高的對境越大的慈悲,自已若心生惡念,這即成地獄之因。這裡講到修行。修行要想真正實現這個必須修習依止法,你要去參善知識,通過近侍三寶,承侍善知識,最終讓佛法的加持進入你的內心。所以大家要衡量我自已是否懷著正心來修行,我是否生起出離心來,我是否以一顆慈悲心去接受大乘的法要等等。這講到一個修行的問題。有的同修不是不修行,他也修,他可能自已看《金剛經》,或者是那裡聽聽那裡看看,他每天也很忙也有很多功課,一般來說,比如說來問我如何修行的人我都會問他,他以前是跟哪位師父修行的,如果這位師父從頭到尾很完整地教他,我一般來說不會跟他講法,最多作個普通的開示,為什麼,因為沒有必要。師父有師父的善巧方便,我何必跟他多說呢。但有的時候他也跟了很多師父,這裡拜個師父那裡拜個佛,這裡學那裡學,然後一問他基本的知見都還沒有。而且他修行也非常绫亂,他說師父我跟你修行你教我怎麼打坐怎麼修行,那只要他有信敬心的前提上我也都會教他。這樣才會繼續去教他一些比較深的法。所以要明白,其他的就不再多說了。這裡講修行講到如何修行的一個信心的問題。下面還要交待一下為好。
修行整個過程從一個人無明到開始走上修行到證悟基本上分為三個階段,哪三個階段呢?從禅宗上來說就是文字般若的階段和觀照般若階段以及最後的實相般若。也就是說修行人要想真正獲得智慧必須通過修止觀契入身心宇宙的實相。我們把這個文字般若也認為是一種粗糙的實相,把觀照在止觀上所獲得的般若稱為是比較細微的實相,把最終證悟的實相般若我們可以稱為微妙之實相,究竟之實相。其實都一一對應著。在文字般若階段階段對智慧的了解對實相的了解停留在了知的階段,他是意念的了知。到了這個觀照般若的階段他是用禅定力覺照,這時候他會產生種種的感受,他因為有了這種經驗感受,所以他形成了一種定解,這屬於觀照般若的階段。那在調整這個定解這個確實經驗感受的基礎上的時候這將趨入這個對實相般若的證悟。證悟的時候就是一種直接的了達,他就不再是通過分析等,都不是的。他本身就是。按照宣照法師說的“如人飲茶,冷暖自知。”所以說前期的文字般若就相當於我們看見這杯水,口很渴,看見這杯說,我想喝水,水可以喝得到,知道這是一杯水。到了觀照般若階段,就相當於說我現在把它嘗一口,哪怕你知道他是水再好但你不去喝一口你永遠不能解渴,但是在這個觀照般若階段他的智慧還沒有完全透徹的,他產生一些定解還不究竟,所以這個時候他喝了水還不能完全解渴。那麼真正達到一種證悟的階段就是達到悟入實相般若的階段就如同把整杯水喝下去完全地解渴了。所以必須明白修道的次第,這證悟的三個次第。有時候我們經常把證悟上的見解悟以為通過了知階段就能夠了解,有時候修行上只是出現一些感受產生一些定解罷了,他就以為我是不是已經證悟了。有的比如說象這個的例子非常明顯。很多人也談論《金剛經》講《金剛經》學《金剛經》,可是你是否知道你對《金剛經》奧義的了解是停留在文字般若的階段,還是觀照般若階段。還是實相般若階段?你對這個文字般若的了解是正是邪呢?你對這個觀照般若的了解是正是邪呢?你對實相般若的了解是否是佛的心印呢?靠我們自已這樣瞎修盲練自我固執地修行能成就嗎?絕對不可能。因為他必須仰賴善知識,你沒有善知識對你的攝受沒有師父為你作詳細地辨別印證開示,你想修行說不走上歧途偏道那幾乎是不可能的。若自我執著自我固執那麼偏離正道這個是注定的。所以說雖然跟在師父身邊修行,必須一邊修行一邊調整,不斷地聞思修,這樣才不會偏離。這樣還好一點。比如說經常他還沒有離開師父的教導,每天功課也不斷,修行天天地修,加上經常能夠聽聞師父的教導,他就不容易偏。那些長期遠離師父的自我固執修行的因為沒有善知識偏離了師教,這樣的人非常容易偏離修行的方向。
師父教弟子修行也有不同的方式,大家要明白,可以支分兩種。一種大家知道的就是傳授的方式。比如說我今天跟你講一個經講一個內容,大家在一起聽,聽完以後我受了這個法,今天法師是說三皈五戒的內容,聽完以後得到這個傳承後我就去修,這種是以傳授的方式來教導。另一種教導方式不太一樣,他是一種成熟教導。怎麼說呢。就是說師父教你這樣修,你達到一定的經驗以後再進一步來求師父印證,在師父印證的方便下你進一步再去修,那師父就根據你修行經驗的結果再進一步地來指授你該怎麼修,這種修行方法叫成熟教導。這不一樣。我們現在很多修行人大多數有接受傳授教導這種方式,聽完後回饋也很少,至於修到哪裡也不太清楚。或者說再好學的人這裡書看一下那裡大德處聽一下,如此而已罷了。真正進入這種成熟教導那要具備福緣,被上師完全攝受。其實在過去的這種高僧大德當中都是長期地依止他的上師,大家熟悉的密宗裡面的蓮花生大師二十五年的時間依止他的根本上師西日桑哈。蔣華西寧也是大圓滿的祖師七十五年的時光來依止他的上師極喜金剛嘎讓多傑。我的大圓滿傳承法系裡面的師祖阿秋喇嘛法王他四十四年依止昌根阿瑞仁波切。這些高僧大德獲得這樣的成就都是近侍三寶依止善知識侍奉善知識而得成就的。所以說這些過去的祖師大德們經驗難告訴我們什麼是修行解脫的正途,今天就先講到這裡吧。多的今天就不說了,怎麼理解上師?上師從外相上的理解內在的理解還是究竟意義上的理解等等。今天作為講止觀之前的前行略為講到這些,講到修行上的事。同時我們要天天觀想,我們來到這世上一趟不容易,能得暇滿之身能聽聞佛法今生得解脫的機會太不容易了,今生能得遇三寶能夠遇到善知識那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所以要觀想這個人生難得。要想想人生得來是多麼的不容易,如果過去世沒有這個願力今生得人生得不到,過去沒有修行今生得不到,而且是輪回了好幾生才因緣成熟的情況下才有的,不是說每一次輪回都能夠得這樣寶貴的人生。還要經常想這個壽命無常,一切皆無常,觀想無常。時不我待啊,切莫虛度年華拖延修行。還要想因果不虛輪回處處是苦這樣一個真相,這樣你就會生起出離心來來修道,若心不生出離心欲求解脫道那是龜毛兔角,這是根本實現不了的。好了這些是我們平常經常講的這種發心修行。好了,在了解這個的基礎上我們來看今天的內容。(好了,大家看經文。屏幕上管理員可以打出來。)今天講到正修行第六,修止觀有二種,一者於坐中修。一共有五意不同。首先講了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今天講第二種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
“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行者於坐禅時。其心闇塞無記瞪瞢。或時多睡。爾時應當修觀照了。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爾時應當修止止之。是則略說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相。但須善識藥病相對用之。一一不得於對治有乖僻之失。”這裡說到第二種對治心沉浮,什麼是心沉浮呢?沉就是沉倒、昏昏沉沉,浮就是浮燥不安、散亂掉舉的意思。簡單說就是昏沉和散亂,這是一種病,是禅病,在昏沉與散亂心中想開悟心地想獲得智慧這是不可能的。前面也說過,它們也是禅定五蓋中的內容,因為它們掩蓋藏覆的緣故使我們不能夠證得智慧,所以說在整個修習止觀的過程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與昏沉和散亂作斗爭。有的人在昏昏沉沉當中這個覺性沒有顯現出來就說哦~我開悟了,他開哪門子的悟啊,對不對,開悟是圓照十方,圓明,明亮的明,你這個昏昏沉沉的,難道說世上還有昏昏沉沉的佛嗎?顯然不是的。既然這是個禅病應如何對治呢?這裡說了,行者於坐禅時其心暗塞,暗就是不明不白迷迷糊糊不知發生了什麼,塞就好象這頭腦反應不了,老是絞在一種境界當中不通暢。比如一個人處在昏昏沉沉當中,別人問他,你干什麼事啊?他卻說哦你說什麼?他心處在暗塞的狀態。無記瞪瞢,無記就好象是記不得東西,迷迷糊糊的剛才發生了什麼他不知道。瞪瞢就是眼睛睜得大大的好象很清醒但實際上他迷迷糊糊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處於這樣一種狀態,嚴重一點就是會睡覺會睡著。在五蓋中告訴我們睡就是昏昏沉沉地,眠就是睡著了,都是一種昏沉狀態,這時候怎麼辦呢?應該修觀照亮,前面有說到觀,這裡的觀是觀照,我們拿一個手電筒是為了看清楚東西,修觀就是為了讓自已的心明了。比如說我現在念住在佛號上,如何修觀照了呢?就是說你要去聽這個佛號的聲音怎樣怎樣傳出來的,對它明明了了的,這是一種觀,要照亮。迷迷糊糊的就不叫修觀。你有腦筋裡面拼命想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西方極樂國,這不叫修觀照亮。觀就象用手電筒照亮讓心明亮。比如說你念住呼吸的時候你看到這個呼吸進出進出,你如果隨著它睡著那你就睡著了。如果這時候你修觀,打個問話,這呼吸它從哪時進來的從哪裡出去的?你給自已這樣一個任務你去修這時候你人就會越來越清醒,你這樣就能夠去對治這種昏沉。前面講修止也講了三種,一種系緣守境止二是制心止三是體真止等等,這個止觀經常互相交融,前面介紹了止觀交修的方法,所以要修這個。如果反過來在坐當中心浮燥不安應怎麼辦?這時候應該修止。讓心慢慢專注在一對境上,雖然是這麼說,這裡略略說一下對治心沉浮病去修止觀。“但須善識藥病相對用之。一一不得於對治有乖僻之失。”這話什麼意思呢,大家理解一下。我舉個例子。比如修呼吸的時候如果你不善加對治,善加對治就是你要明白我現在的狀態是處在昏沉狀態還是處在散亂狀態,如果你處在昏沉狀態你自已覺得無所謂,你今天打坐修行好象等於睡了一覺,那麼修與不修有什麼區別呢?對不對,比如同樣念住呼吸,如果你已經意識到這個昏沉非常嚴重必須去對治它的時候,你不善加對治,你只是把心安住在你的呼吸上,呼吸進來出去,你說你知道呼吸如何進來和出去,這樣慢慢的你就睡著了,這就是不善識藥病相對,你就不覺得定,對治有乖。因為昏昏沉沉導致的糊思亂想,實際上應該用修觀把它照破,你不去這樣做,只是把心修止安住在這個呼吸上迷迷糊糊的這跟睡覺沒有什麼差別。“於對治有乖僻之失”,乖就是違背,已經偏離了修禅所要達到的目標了。好了這就叫做第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接下來我們再看第三個。
“三隨便宜修止觀。行者於坐禅時。雖為對治心沈故修於觀照。而心不明淨亦無法利。爾時當試修止止之。若於止時即覺身心安靜。當知宜止。即應用止安心。若於坐禅時。雖為對治心浮動故修止。而心不住。亦無法利。當試修觀。若於觀中。即覺心神明淨寂然安隱。當知宜觀。即當用觀安心。是則略說隨便宜修止觀相。”先到這裡。這裡面在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這裡說到要止觀交修。按照前面所說的,我這時候的心非常昏沉,那我修觀照亮,我可以讓他明了明了,可是這心越來越迷迷糊糊,所謂心不明淨,這時候沒多大的意義。這時候要怎麼做呢?要去除這種昏沉,這時候應改成修止來止息這種昏沉。如果你變成修止了,這時候不會讓心更覺知,而是集中在守住一點意念上,止越來越止在這個禅觀對境上的時候,這個時候反而明覺起來。所以這時候你感覺到什麼呢?身心安靜。反之也一樣,心浮燥的時候如果用止不行就修觀,心神寧靜自然安寧,所以說明修觀可以。這裡教我們善巧方便,所以叫隨便宜修止觀。好了,道理是這樣,後面一句話“但須善約便宜修之則心神安隱煩惱患息。證諸法門也。”就是說要不斷地於當下清醒於剛才前面所說的去對治。這很重要,前面講到一些前行的時候也說了很多,比如說如何調身、如何調心,禅定五蓋等等,這些道理必須通達。然後在實際修止觀的過程當中,就以此來觀察來對治。如果你不明白這個道理的話這個時候你就根本談不上止觀交修,昏昏沉沉的整天還是昏昏沉沉,散亂還不知道自已是散亂,那麼如何談得上調整呢?若你反過來能以如是止觀交修的方式越修越熟練,最後掌握它的這種竅訣,那麼就憑這個止觀的功夫就能證悟各種各樣的法,所謂證諸一切法門,因為一切佛法不出止觀二字。好了,再來看第四。
“四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所謂行者先用止觀對破粗亂。亂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細故覺身空寂受於快樂。或利便心發能以細心取於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止息虛诳。必生貪著。若生貪著執以為實。若知虛诳不實。即愛見二煩惱不起。是為修止。雖復修止若心猶著愛見結業不息。爾時應當修觀。觀於定中細心。若不見定中細心。即不執著定見。若不執著定見。則愛見煩惱業悉皆摧滅。是名修觀。此則略說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相。分別止觀方法並同於前。但以破定見微細之失為異也。”好了來看這段話。講到第四個這裡就深一步了,我們來理解這個概念。什麼叫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定中細心,很顯然經過前面所說的經過初心粗亂來對治散亂,那心這個亂心就會慢慢地止息,這時候就能夠入定,定就是安定的意思,心不會粗粗糙糙,說明有明覺。心不會散散亂亂,就說明他心能安止,這種止觀能力強自然能入定。定就是平靜安定的意思,沒有昏沉,沒有散亂,這就趨入定。人在定中的時候他的心相就更能覺知到細相,所以叫定中細心修止觀。細還有一個就是精致的意思,人處在定中的時候他覺受方面就更加精致,由禅定而生的功德也會顯現出來。這時候覺到身空寂受於快樂。就是說通過這個止而受樂,這是一個現象,產生樂。或利便心發,什麼叫利便心發?因為心非常的安定,他這種覺觀能力很強,突然他這個智慧好象非常的通達,所以叫利便,利便心就是這個意思。很快,他一閃念就知道發生了什麼,就是說智慧超群。那麼一個有功德的人有一定禅定功夫的人他因為智慧超群的緣故結果他往往很容易反過來他會執取於偏斜之地,以前在迷迷糊糊沒有修行沒有得定的時候他絞盡腦汁去想也想不出什麼更細更高超的道理來,後來他修行了,他得定了,他定心細故不但生感受樂而且這個便利心會開發出來。他能夠以這種很細致之心去執取這種偏邪之理,所以這個現象很普遍。而且我們會看到這個人很有修行,可是他這種對邪見對傲慢心的執著比誰都強,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產生樂明和空的覺受。這都是通過修禅而獲得的。如果你執著於它就會進入偏道。若不知定心止息虛诳,必生貪著,生貪著就是把一切當作為實有,如果你能夠知道他是虛幻不實的,那麼愛見二煩惱就不會生起。是為修止。在這裡面止觀是這樣一個涵義,大家理解。什麼叫愛見二煩惱不起,愛就是貪愛,見就是見解上的執著,所謂執見,煩惱都是從這裡面的煩惱出來的,所以以此來觀察這樣一個細相,因為修行到這裡的時候有一定的覺受,有一定的定力,他往往就會執著於這個定當中所產生的微細的分別,這也可以叫伏降力。比如說你打坐今天打了很久心裡非常的安靜,迷迷糊糊中覺得時間一閃就過去了,好象說我現在心裡非常的安靜,也不執著於外面的東西,也不執著於裡面的東西,空空冥冥清清淨淨的,腦袋念頭一閃了一下覺得好舒服啊,這是很微細的浮想,因為他是在定中所顯現的東西,有時候他這種智慧非常的穿透,聳這時候突然想到《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的心一點也不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看我現在的心非常的光明非常的舒服這是不是《金剛經》的境界啊,他就會認為我是不是開悟了,他就會執著,那麼執著這種見的煩惱就會生起。在定中享受這種安樂這種便利他執著就有了愛取,所以說因執著執為實的緣故不知虛逛不實,那愛見和煩惱就會生起。所以通過這樣的一種辨別名為修止。這個止類似於前面所說的體真止。下面繼續講“雖復修止若心猶著愛見結業不息”,什麼是愛見結業不息呢?這個結的概念比如說這個人心打結了。我們凡夫的心結絕對不是一個情緒,或者是平常大家粗粗的一個意念上能夠認知的、能夠了知的一個東西。這種結使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這個念頭他在定中的時候才能夠觀察出來,這種煩惱往往是起於最初的微細的一念,但是往往沒有修行的人他根本就不知道,當他看到這個煩惱的時候這煩惱已經很粗大了。打個比方,煩惱剛剛升起的時候就象一個毛毛蟲,它隨著這個妄念力他攀緣攀緣他壯大,它就會變成一頭豬那麼大,往往平常我們已經感受到這種煩惱的時候就如同看到一個大象那麼大,煩惱成長為一個大象的時候你想一下子把他息滅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平時往往我們對我們的心無能為力,何以故?這個結業根本沒有停止,非常無力,若煩惱剛剛升起這苗頭剛剛起來的時候就把它掐掉那輕而易舉地就把經掐掉了,所以禅定力高的人一他煩惱不容易生起,二煩惱生起很快就能息滅,這是什麼功夫,這就是止觀的功夫。這裡說了雖然修這個止觀心也能夠止愛見二煩惱也不起,但結使沒有斷,所謂結業沒有斷,這種力量還在,業就是力量,這時候要修觀,要觀,在定中這個細心一看還是空的,你發現這個定心飄來飄去沒有個實境的,沒有個真實的體性,所以這時候你就不執著這種定見,如果不執著這種定見,這種定見不是說修覺受當中的一種定解,定見就是前面所說的在定心中的這種細心產生的這種分別見,那麼愛見煩惱悉皆摧滅,,把這個微細的結給解開了,這個名為修觀,這個止觀二字是這麼來的。到此處我們好象覺得止和觀的區別好象越來越不明顯了,因為達至圓滿則止觀雙運,即止即觀即觀即止,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此則略說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相”。至於如何分別止觀如何分別止觀方法跟前面一樣大致相同,不同就在於這時候修觀是為了破除定見微細的過失,所以這裡說“但以破定見微細之失為異也”,這裡跟前面略為不同。比如說殺賊來打比喻的話,這個賊跟難纏更難防,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修行是從粗心逐漸進入細心逐漸走向深微的過程。這裡講到四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坐中修止觀一共有五意,我們繼續來看第五為均齊定慧修止觀,這是最高境界了。
“ 五為均齊定慧修止觀。行者於坐禅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觀而入禅定。雖得入定而無觀慧。是為癡定。不能斷結。或觀慧微少。即不能發起真慧。斷諸結使發諸法門。爾時應當修觀破析則定慧均等。能斷結使證諸法門。行者於坐禅時。因修觀故而心豁然開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則動散。如風中燈照物不了。不能出離生死。爾時應當復修於止。以修止故則得定心。如密室中燈則能破暗照物分明。是則略說均齊定慧二法修止觀也。”先到這裡,我們來看,這裡說到定慧修止觀,這裡止觀和定慧兩個名詞都出來了,由止而逐漸到觀,由觀而逐漸到慧,這裡定慧之所以和前面的止觀區分開來其實是因果的不同,因修止之因而得定之果,因修觀成就之因而得慧之果,所以止觀得定慧這樣一個道理,這裡突出兩個字均齊,均就是平均,就是定慧等齊的意思。定力太強什麼過失,慧力不足什麼過失,均就是均等,齊就是平齊,一個意思,說的就是定慧等齊的意思。我們來理解一下經文的意思。前面因為種種原因或者修止或者修觀而使他心得入禅定,雖然入定了,定力很強但觀的智慧很少,若執著於這種定名為癡定,癡定好嗎,當然好,可以享受安樂,但是要知道色界天中的眾生幾萬幾萬個大劫他都能定下去,這個定可以定到八萬大劫很長的時間,但是沒有用,定力消退的時候依然隨業流轉墮入輪回。這不是究竟解脫之道,所以說不能去修這種癡定,他不能斷結,結剛才我們前面講過。還有一種原因是什麼呢?雖然有一定的觀察的智慧但是太少了,觀慧太少覺觀能力太弱,要想發起真慧,你們說的真實的智慧,只有真實的智慧達到才能斷除各種各樣的結使,才能證悟各種各樣的法門,有法門才能開發出來,這法門說的就是實相的境界智慧的境界。這裡多一個名詞叫結使,使就是象使者驅使的意思,我們有說過叫五鈍使五力使,貪嗔癡慢疑為五鈍使,生見偏見邪見等共有五個稱為五力使,心裡打結這種業力不斷地驅使著我們感受種種的果報,所謂因惑造業因業受苦,惑業苦輪轉不息,所以必須把這個結使給斷了才能生功德。這時候應該修什麼呢?有定無觀慧雖有少觀慧但是太少不能斷結使,爾時應當修觀破之,這時候要加強觀的修習,要深入這個觀才能夠達到定慧均齊。爾時應當修觀破析則定慧均等。能斷結使證諸法門。行者於坐禅時。因修觀故而心豁然開悟。因為他不斷不斷地觀察觀察到這個實相,剎那豁然開悟了,證悟了一切皆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緣起性空,他達到一種證悟智慧了了分明。但是這個時候定心微少,定力不夠,心則動散,雖有蠟燭能照亮世間萬物,但是因在風中搖搖擺擺,所以這種智慧也很難持續,所以不能出離生死。以前我們看過達摩祖師的一個錄像中達摩祖師說“看來太子的智慧忽明忽暗”,一會兒明白一會兒不明白,這裡就相當於這樣一個道理,“不能出離生死。爾時應當復修於止”。這時候不應該修觀,應當修止,不斷地修止,前面已說過了,因修止故得定心。這樣就如同說不是風中蠟燭風中燈,而是在封閉的所謂的密室中的燈,明明了了,照破黑暗,照物分明,這就是所說的均齊定慧二法修止觀的意思,必須定慧等齊。
“行者若能如是於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番修止觀意。取捨不失其宜。當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於一生不空過也。”這是前面所說的第一種於坐中怎麼樣修止觀的,一共分五意不同,一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過渡到第三隨便宜修止觀,然後到第四對治定中微細的心修止觀,然後層層的說,到最後這個定慧等持而修止觀,如上所說的五種修止觀的意已經說完,因為前面提到行者以坐中修止觀為要,這就是前面所說的。後面接著講歷緣對境修止觀。什麼叫歷緣對境呢,經歷種種的外緣境界對此修,所謂的歷緣對境修,我們看下經文。
“復次第二明歷緣對境修止觀者。端身常坐乃為入道之勝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緣。若隨緣對境而不修習止觀。是則修心有間絕。結業觸處而起。豈得疾與佛法相應。若於一切時中。常修定慧方便。當知是人必能通達一切佛法。”這裡首先說到歷緣對境修的意義所在,當然前面說過了,要想入道勝要者以端身常坐為主,但是我們這是有累之身,有累有身有家庭孩子工作在家居士身,出家師父也有他的一種煩惱,有身皆苦必然會牽涉到去做事情等等,我們學的歷緣就是有累之身必涉事緣,若隨緣對境即遇到種種情況的時候若放棄了修行也就是不修習止觀,那就說明我們修行這顆心就有間斷,間絕就是間斷的意思,那麼前面所說的這種結業它處處而起,一對這種緣一對這種境他就生起了,所以修行一打坐的時候什麼煩惱都生起了,然後因為平常歷緣對境不修的緣故心的修行經常間斷,所以這個善根功德力不能積累,所以修行很緩慢。所以要想快速地與佛法相應就必須在一切時中常修定慧方便,如果這個人是這樣修行的,那麼他必然能夠通達一切的佛法。所以說歷緣對境修止觀應該不間斷地修習,不間斷地修習很重要。下面是具體地講解,前面是講了歷緣對境修的意義。接下來是講什麼是歷緣對境修止觀,一一具體的講。
“所言緣者。謂六種緣。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作作(下祖臥切)六言語。”這就是六種緣,行住坐臥作作言語六種緣。雲何名對境修止觀呢,這裡也有說法,“所言境者謂六塵境。一眼對色。二耳對聲。三鼻對香。四舌對味。五身對觸。六意對法。”所以從六境六塵中說到“行者約此十二事中。修止觀故名為歷緣對境修止觀也”。我們看到,當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等跟外界產生反應的時候就是自我當下修止觀處,現前身心當下就是修行中。當我們遇到種種緣,比如說我現在在走路,坐著或正躺下來做著種種勞動或嘴巴正在說話的時候,這都是修止觀的時候,具體下面詳細解釋。
“一行者若於行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行。為煩惱所使。及不善無記事行即不應行。若非煩惱所使。為善利益如法事即應行。”首先要作這樣的辨別。首先要警醒自已,走的時候首先要反觀自已,要作是念,我為什麼要走啊?經常這樣反觀自已,那我這種行走的行為是被煩惱所驅使或者是種種不善無記事的動機而驅使的嗎?如果是這樣我就不應該干,這種修的層面其實是什麼?是戒的層面,戒定慧的戒,該做不該做善查因果,以戒律來對治。若非煩惱所使,是善利益如法事我就要去做。所以事先要進行擇抉。那麼雲何在行中修止呢?剛才也說了做善利益如法之事。如何修止?“若於行時即知因於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因於行故一切煩惱善惡就會產生,這時候關鍵是看當下這種種的行他都是因心念所推動的,他根本在於心。所以行者若能修止觀去了知這顆行心,也就是說我的念頭怎麼一下子一下子就生起驅動著我去行呢,能夠把這個念起處的一切照了就能了知因心而起的種種法所謂行中一切法都是皆不可得,那麼這種妄念的心妄想的心就會熄滅,這個道理在上一講有講過。從能知的對境看,如果根塵境不對就不會產生識,而根與塵本身它又是不可得,從十方三世來講空間上不可能,時間上不可得,所謂過現未不可得,可了知其性是空。既知其其性是空則無有執取那何來的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呢?所以通過這樣來觀察,因這樣觀察故得妄念心息所以這就是修止。為什麼把這個叫做修止呢,其實上他是因念這個法而得到修止的目的,止就是止息這些妄想心,剛才說過到後面的時候尤其在動中修觀的時候他的止觀的境界更高,越來越高的止觀境界他的止和觀他都是越來越融合,直到最後的究竟是止觀雙運心無所緣的,這裡是講到行中修止也類似於前面所說的體真止。下面“雲何行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動身。故有進趣。名之為行。因此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行心不見相貌。當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這裡面說到一個觀,就在於返本歸源。什麼叫返本歸源,首先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我身若有所進趣,進趣就是想干什麼,想趣向什麼,身口意可能都有這種行,行大家不要簡單地理解為行走為行,是因為運動,是由心動生,因為有種種的行而起攀緣一切煩惱等,所以這時候就反觀起心去追究去看這個心是什麼,使他進趣而成行的這個心是什麼,了知這個心不可得,所謂不見相貌,當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這是一種空觀的智慧,所以前面這個修止是通過觀察這個行去了解因為行故有一切煩惱生,因為如此而了解行心中一切法不可能,因體真因為了知這個法這屬於意念上理論上的一種觀心,以這種方式讓妄念止息。後面這種修觀是直接從行而反究這個產生行的心念而修觀,所以這個區別大家要理解。這是講了一個行中修觀。再看第二個住者,懂得第一個以後後面就很容易了解了。
“二住者。若於住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住。若為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住。即不應住。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住。”這個和前面一樣,先修戒,當做則做,不當做則不為。大家會說,做就做吧,做的時候開始修止觀。不,作為一個修行人應該踏實地修戒定慧之道,戒定慧是有層次有次第的,戒心成熟戒行成熟則精義在定,定心功深則智慧了然,從能做的地方開始做起。已經觀察出來不該做了你還去干,對不對?有的人說我是修大法的,那當然了,你的智慧已經到了後面的境界那一切煩惱的生起煩惱越大越成就你的解脫,越能顯示出你解脫的道力,所謂《六祖壇經》裡面所說的“煩惱即菩提”。我們作為一個修行者作為一個次第的行者不應該持這種觀念,應該老實地遵循戒定慧的道理,不要說我壞事先干,干完我再來修觀,因為我是大根器的,非也,這個想法要不得。所以說當止則止,若為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住。即不應住。這裡智者大師說的非常詳細。然後下面,“雲何住中修止。若於住時即知因於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因於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這種行為這種相產生種種的煩惱,那麼他們趨使我們去成住相之心以及住中的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通過這樣的了知則使妄念心息是名修止。後面“雲何住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駐身故名為住。因此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則當反觀住心。不見相貌。當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一樣的道理,跟前面是一樣的,反觀住相而身知言行如何,若不見相貌那當然一切空寂,證入空慧是名修觀。
“三坐者。若於坐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坐。若為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等。即不應坐。為善利益事則應坐。雲何坐中修止。若於坐時則當了知因於坐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生。是名修止。”一樣了,既然無一法可得,那當然妄念不生了。是名修止。“雲何坐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所念壘腳安身。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坐。反觀坐心不見相貌。當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也是一樣的。
“四臥者。於臥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臥若為不善放逸等事。則不應臥。若為調和四大故臥。則應如師子王臥。雲何臥中修止。”我們稍微提一下,能躺下來無非就是為了休息為了睡覺為了享受,如果是為了享受為了放逸或者是為了種種不善業那麼還是不要躺下,如果為了調和四大為了生病緣故為了讓他休息那應躺下,躺下的時候應該象獅子王臥就是獅子臥,右側而臥,就是佛陀涅槃的時候那個吉祥臥。智才大師這裡也提到這個修法,其實這本《童蒙止觀》語言簡單但包含很多東西,這裡略為提一下。這裡講到一個睡眠,我們平常如果真的不是很困應該減損睡眠,因為若不為調和四大無奈故臥在那裡而睡覺都是一種過失,都是邪染之業都是增加我們惡業的成份,都是使我們更沉重更不容易超生更不容易得解脫,所以大家要這樣想。用這種戒之行來善加調整。好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來看臥中修止如何修。“雲何臥中修止。若於寢息則當了知因於臥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就因為你這樣天天睡覺才產生種種種種善惡之法,那這個睡覺又有什麼意義呢?對吧,整個的這個心根本就沒有。所以無一法可得,既然如此執著則無取,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雲何臥中修觀。應作是念。由於勞乏即便昏闇放縱六情。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臥心不見相貌。當知臥者及臥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這裡講到臥。
“五作者。若作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為不善無記等事。即不應作。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作。”大家再體會一下什麼是無記等事,有人講沒事干他也躺在訂床上,他也不是說很累也不是說很困,他也沒做什麼事情就躺在床上,這就叫作無記,無記事也會產生無記業,也會和無記之果報,這沒必要。對於一個修行修禅修止觀的人這些都是過失所以不應做。沒事干躺在床上干什麼,對不對。所以為善利益的事才應作。雲何名作中修止呢,我們來看一下。若作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為不善無記等事。即不應作。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作。這樣辯別完了以後,講到作中修止。作就是勞作。“雲何名作中修止。若於作時即當了知。因於作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雲何名作時修觀。應作是念。由心運於身。手造作諸事。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作。”所以心是關鍵。反觀作心不見相貌。當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畢竟空寂。如是觀想名為修觀。這裡講到作。
六語者。一樣的道理,先作戒行辯別。“六語者。若於語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語。若隨諸煩惱。為論說不善無記等事而語。即不應語。若為善利益事即應語。雲何名語中修止。若於語時即知因此語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語心及語中一切煩惱。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其實很多事情是因為說,你要是不說很多事情就沒有。所以說禍從口出,要了知。這個東西有這個才有那個沒這個就沒有那個,這說明什麼?根本就沒有,因緣而起當然因緣而滅。你不造此緣何來此果呢對不對,所以皆不可得,這樣一想妄念就止息。覺得沒什麼所謂說與不說講這件事情與不講這件事情他體性畢竟空寂,很多妄念畢竟就不會生,一定要講一定要把這個事情講出來講完那又何必呢。對方如果聽不懂你講再多也沒用,或者說對方發心不正你用再誠懇的話跟他說也是白搭,何以故,了知虛妄悉不可得。因為他畢竟是空的。你想想如果沒有這話就沒有這些事情。我們前面也說過,六根若不對六塵那識從哪裡產生呢,對不對,既然六根不對六塵就沒有這個識,那識就是空嘛。對不對。反過來說,沒有識那六根六塵和草木何異呢,又有什麼意義呢,以空對空都畢竟空。從這個層面去了解空性則不生執著。語中修止這類似於前面所說的體真止。一種念法的緣故而修止。可以說是念法。好了,雲何語中修觀呢?“應作是念。由心覺觀鼓動氣息。沖於咽喉唇舌齒齶故出音聲語言。因此語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語。”看清楚了,什麼叫做說話,說話就是說這個心這個思想鼓動這個氣息,氣息沖到喉嚨唇齒之間然後變成音聲語而已,所以說有的人如果能夠入在定中,有時候看人說話罵人說話也好,因為他了解這個畢竟空性的道理,所以有時候就感覺他嘴巴張啊張嘴唇動啊動的說什麼都不重要,所以他也不會生氣。所以有時候你看別人罵我們,其實對面站的這個不是一個人啊,為什麼他的無知煩惱不善這種心覺觀就會鼓動他的這種氣息,然後氣息就沖到喉嚨嘴唇然後就發出聲音來咕噜咕噜罵人,如是而已了。如果他沒有這種心沒有這種惡心如果不歷這個緣而生他畢竟空無所有。所以說你去恨一個人他也不是一個人。你恨這個聲音,聲音有什麼好恨的呢,對不對,都不是。去辯解他的空性。所以光光是觀想這個而修止,於日常工作當中對於止息我們的煩惱也是功莫大焉啊,所以這叫作看清事物實相。因為平常不去修行的人沒有去注意這種實相,總覺得有一個東西,有人罵我有人傷害我有一個人,然後這語言說出來早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說的東西了,他晚上睡覺的時候這個聲音還回響在耳邊,老念念不忘非常執著,這早就過去早就沒有的東西,當下罵了就沒了根本就不產生那個東西,你心若不受這天地清平沒事的。佛經裡面說愚者去毀謗聖賢如逆風揚沙,如仰天吐唾,對著一空吐唾沫吐到自已頭上了。逆風揚沙沙吹到自已的眼睛中,聖賢不可毀啊。聖賢者了知這個空性的緣故故不同於凡俗執著為真,所以他能了然放下解脫,就因這樣智慧而產生。好了這裡止觀法門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運用和體現。這裡名為修止。如是觀之語心不見相貌。當知語者及語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如上六義修習止觀隨時相應用之。一一皆有前五番修止觀意。”什麼叫前五番修止觀意呢,,前面講到坐中修禅的時候已經和大家講了這五種修止觀的細細辯別,從最初的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一直到定慧等持地修止觀,也是這樣一個道理,無非現在是對緣而修,緣就是所說的六種緣,所謂的行住坐臥作作語六種緣。如上所說,次六根門中修止觀者就是前面所說的境,六種塵境,所謂六根門中修止觀。
“一眼見色時修止者。隨見色時如水中月無有定實。若見順情之色不起貪愛。若見違情之色不起嗔惱。若見非違非順之色。不起無明及諸亂想。是名修止。”大家注意看,這個什麼叫做眼見色修止,這裡面很具體,還是跟前面類似,看色這時候把定我們自已的心,怎麼把定呢?所見色者如夢幻泡影如水中月無有定實,去觀察他的空性,因為了知這個道理,比如說我們讀《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電如夢幻泡影就作如是觀。你看到這種順情其實就是可愛之相注意不要生起貪愛之心。看到違情之色就是不喜歡的討厭看的不起嗔惱心。看這個色相沒什麼好也沒什麼壞所謂非違非順之色要防止不起無明及諸亂想,你不要迷迷糊糊地看著也不想胡思亂想。有的人也很有意思,就呆在那裡從早上一直到晚上不知道想什麼,他就呆呆地坐在那裡。這是什麼狀態,這是無明及亂想狀態。所以說他看到這種色也沒顯示出貪愛也沒說或不說,但是他呆呆地站在那裡干什麼,所以要防止這個。因為貪嗔癡這名為三毒,貪心很重墮為惡鬼,嗔心重重到極點下地獄,癡心很重當畜生,所以這些都是輪回三惡道之因。所以說這貪嗔癡是三毒很可怕。大家如果真的怕世間什麼人很壞的話你為什麼對自已內心的貪嗔癡不感到恐懼呢?我們記得去年的時候的非典吧,非典巴利語叫者者霍,就是貪嗔癡三毒合一的,這種眾生共業貪嗔癡毒到極點的時候就變成非典了,所以這是瘟疫啊,實際上是因為有這個業所導致的。這個多可怕的貪嗔癡三毒啊,我們一般沒有修行的人不知佛法的人不覺得貪嗔癡的可怕,覺得貪嗔癡是一種享受,大錯特錯了,這叫做顛倒妄想。所以他整天到晚在意別人的好壞,他卻不怕自已心中的這個貪嗔癡,其實最毒就是自已心中的這個貪嗔癡了。因為這個貪嗔癡他造多少多少的業,本身他就是一種苦。講到貪嗔癡的苦在前面的禅定五蓋中也有提到,比如這個欲望他要得到的時候有多苦啊,究經皓首為了求到這個東西,得到短暫一下馬上失去又很痛苦,其實在這個貪欲當中真的是苦多樂少。再細細地去想沒有多少的真正快樂的,所以這個貪嗔癡三毒這才是真的三毒啊。所以你要這樣修止不起貪愛心不起嗔惱心不起無明之妄想心。這樣做這樣修則名修止,這些東西生不起則為止。“雲何名眼見色時修觀”呢,修觀這涉及到智慧的層面,反過來再去追究他的心而且和前面一樣。“應作是念。隨有所見即相空寂。所以者何。於彼根塵空明之中。各無所見亦無分別。和合因緣出生眼識。次生意識。即能分別種種諸色。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念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見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這話什麼意思?這跟前面還是一樣,如果大家反復理解就能全部理解,什麼意思呢?我們見色的時候要去看,不是真的有個東西要去看,看到一種所謂的色,前面講到的是一種色體,現在講的是能看到色,怎麼產生的這個識呢?六根對六塵,根塵空明之中,這個真空明明了了,你如果去看這個根與塵不對是不會產生意識的,而且這種合和因緣眼根對眼塵然後產生眼識,然後五根這樣匯合在一起然後又產生分別意識,然後分別種種色,這是茶杯這是什麼,然後又有了我喜歡這個茶杯我不喜歡這個茶杯我要這個茶杯茶杯被人拿走啊你怎麼又用我的茶杯啊等等這些善惡等法都產生了。那麼他的根源還是這個念色之心,從哪裡開始就從哪裡熄滅這個心。所以在《四念處經》中佛陀有講欲望從哪時生起,欲望從六根門頭生起。欲望從哪裡熄滅,欲望就從生起的地方熄滅。就是這個道理。眼睛貪愛這個色塵,這貪愛怎麼生起呢,從眼睛對色塵這裡生起,那麼如何熄滅這個貪欲呢,就在眼睛對色塵當下去熄滅,其中的區別在哪裡,就是四念處所修的明覺之力,就是迷與悟的差別,就是睡與醒的差別。所以說我們去開發這種止觀定慧之力,因為定持力定慧力圓滿的緣故必然能夠解脫,道理就在這裡。所以《妙法蓮華經》裡說佛自住大乘定慧力莊嚴,一切諸佛菩薩都是因為定慧力圓滿的緣故而獲得出世間的聖果而解脫。當下生起處即當下熄滅處。所以說獲得這個定慧是多麼的重要。這也是告訴我們修行解脫的方向和根本的道理再也不出這二字,所以智者大師說“泥洹之法不出止觀二字”。顯宗密宗大乘小乘無非就是說粗細深淺這樣一個區別大小這樣一個區別,本質上都是一致的。如是明白我們就抓住了解脫的關鍵。同時我們再想想《楞嚴經》上不是講到這樣一句話,六根門頭起解,佛陀用六根門頭打六個結來開示阿難尊者,這結是怎麼解開的,就在六根門頭,你若能法聞即信,信成無上道,也是從這裡開始,就是從修止觀得來的。好了,我們來看下面的內容。
“二耳聞聲時修止者。隨所聞聲即知聲如響相。若聞順情之聲不起愛心。違情之聲不起嗔心。非違非順之聲。不起分別心。是名修止。”這跟前面一樣的。“雲何聞聲中修觀。應作是念。隨所聞聲空無所有。但從根塵和合生於耳識。次意識生強起分別。因此即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故名聞聲。反觀聞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聞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為觀。”
“三鼻嗅香時修止者。隨所聞香即知如焰不實。若聞順情之香不起著心。違情之臭不起嗔心。非違非順之香不生亂念。是名修止。雲何名聞香中修觀。應作是念。我今聞香虛诳無實。所以者何。根塵合故而生鼻識。次生意識強取香相。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故名聞香。反觀聞香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聞香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什麼叫不見相貌?不見相貌大家不要理解為這個香長得什麼形狀我不見就是不見相貌,就如同叫一個人到大街上去找一個叫張三的這樣一個人,他見過張三這張臉,他滿街看看看的時候他看不到張三這張臉就叫不見相貌,我們今天說的是這個意思嗎,不是的。不見相貌指的是你去尋求取相這個心怎麼找也找不到,這就叫不見相貌。怎麼找也找不到就是沒有這個相可得的意思,是名修觀。
“四舌受味時修止者。隨所受味即知如於夢幻中得味。若得順情美味不起貪著。違情惡味不起嗔心。非違非順之味。不起分別意想。是名修止。雲何名舌受味時修觀。應作是念。今所受味實不可得。所以者何。內外六味性無分別。因內舌根和合則舌識生。次生意識強取味相。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反觀緣味之識不見相貌。當知受味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這裡講到一個味,舌根所面對的味塵,這些都屬於五根識,跟意識都有一個次第分別。前面講色聲香,這裡講到受其實也講到“則舌識生次生意識”,就是說在五根識產生的基礎上它因為分別取相的緣故產生了第六意識,我們可以說它是分別意識,也就是如果沒有這個五根意識區別因此而生的這個第六意識產生不產生呢?就不產生了。所以說在小乘的戒律當中通過聲語對外緣的斷絕也起到了護戒的作用。因為他不對這個境自然就不生這個東西。我們開始修行也是這樣,你整天到晚跟這些不信佛的人閒聊是在一起,天天跟他們在一起玩,是不會有道念的。好,我今天開始不跟他們一起玩,我要跟善友在一起,我要修行,那麼在這個期間煩惱就不容易生起,也是這個緣故,跟這是一樣的道理。有人說沒有這五根識有沒有意識呢,有的,睡著的時候獨影意識第六意識他也是這樣,但是作為意識產生的過程就象在夢中的時候他看到的那個色還是會產生這個眼根耳根,只不過是內眼內根所產生的罷了,一個粗一個細而已了,他依然是根塵相對而產生的根識,依然也是一樣的,通過這個五根識的總匯。五根識產生的意識他是一種微細的意識。然後這個意識逐漸明朗化分別性越來越強的時候他就會依次產生種種意識,如果按唯識分的話分為大識,這裡籠統稱為意識。那八識怎麼分呢,他五根識產生的時候開始的時候眼睛睜開時他不知道是什麼,但知道有這個東西,這時候我們如果意念集中起來說那是什麼呢,有個東西在前面,這就產生了單著意識。這個東西究意是什麼呢,他形成一個概念,這是一個杯子什麼,他產生了第六意識,是這樣一個過程,這就是第七末那識和第六意識這樣一個區別。但是五根識無疑是最細微的。吸取五根識然後再輾轉產生第六第七意識這樣的分別意識,也是粗跟細的差別。它們輾轉相生,這就叫舌根識修觀。
“五身受觸時修止者。隨所覺觸即知如影幻化不實。若受順情樂觸不起貪著。若受違情苦觸不起嗔惱。受非違非順之觸。不起憶想分別。是名修止。雲何身受觸時修觀。應作是念。輕重冷暖澀滑等法。名之為觸。頭等六分名之為身。觸性虛假身亦不實。和合因緣即生身識。次生意識憶想分別苦樂等相。故名受觸。反觀緣觸之心不見相貌。當知受觸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第五這裡講到一個觸,身根的觸,所謂貪念世法者,這個我們凡夫對這個貪念也非常的深,世間之所以有家庭男女夫妻其中這個身觸的樂受那是個非常重要的執著,若能遠離這個執著的貪愛而得自在那很多生死苦樂也就不產生了,因為這個東西也不是眼睛所看到的色,也不是耳朵所聽到的聲,不是舌根,也不是其它香鼻子所聞到的香,他全是一種觸受,這裡面配合著六勤妄想使凡夫深深難著,又有凡夫貪著異性身體這種摟觸,那麼按照《入菩薩行》裡面所說的那樣,你手摸著這個細滑的绫羅綢緞不也一樣是享受嗎,這種觸滑之受其實與綿花這個绫羅綢緞的受他性上是一致的,那凡夫何以偏偏對女色女身之受而貪愛呢,那這不僅僅是個觸受的問題,五根識統統最後都輾轉次第生成意識,所以說心想最重要,在《佛說四十二章經》裡面也講到這個問題,有一位比丘他修行他覺得自已實在是沒辦法斷欲最後想把自已的男根給斷了,佛陀說不對。修行不能這樣過於絕對,就象彈琴一樣,彈得太緊彈不出聲音太松也彈不出曲調,其實這個欲心關鍵是心意,你如果能把心意控制住把心意給解決了那何必要去斷掉這個根呢?一樣的道理,對這種男女身觸的受其實並不是在觸滑上接摸上有產生這樣的貪著,它真正上是配合著這個五根塵而產生的意識上的分別觀,無始以來串習的所謂的美女美男無始以來所串習的所謂的心中所愛念的人愛念的對象等等通過文學藝術所謂的人物,無始以來在輪回當中虛假象中串習的虛幻的這種欲心而導致的,所以都在於心想上。具體如接觸一只手,如果你事先不知道這是你心中所愛念的對象,你還以為是摸到另外一個東西,你不會產生這種感受的。所以說通過如是觀察可以知道他的本質是什麼,這是我們修道人該做的事,毫不回避當下修止觀。若能了知實相則妄想心退,從止的方面來講從觀的方面來講悟實相,所以這裡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好了這裡講到了一個觸受。最後來看一下六意知法中修止觀相。
“六意知法中修止觀相。如初坐中已明訖。自上依六根。修止觀相。隨所意用而用之。一一具上五番之意。是中已廣分別。今不重辨。”這裡智者大師說前面已經很詳細了,不再多說了。“行者若能於行住坐臥。見聞覺知等一切處中。修止觀者。當知是人真修摩诃衍道。”這裡贊歎如大摩诃衍道。“如大品經雲。佛告須菩提。若菩薩行時知行。坐時知坐。乃至服僧伽梨。視眴一心出入禅定。當知是人名菩薩摩诃衍。復次若人能如是。一切處中修行大乘。是人則於世間最勝最上。無與等者。”這裡贊誦這種歷緣對境修禅不斷的功德,行住坐臥當中見聞覺知等一切處中修止觀,他說這個人是真正地在修道,修什麼道,摩诃衍道,就是偉大聖道的意思。所以這裡以大品經為例,佛告須菩提說,若這個人在行的時候坐的時候乃至服僧伽梨都能知道一心一意出入禅定,入定,這樣的人就是偉大的聖者,就是偉大的修行者。他說如果有人能一切行中修大乘,他說他是世間最勝最上無與等者,何以故?因為這條涅槃之道這條解脫之道最終將成佛將超越世間將永離生死之苦將永棄輪回這般的功德。釋論偈中說:
閒坐林樹間 寂然滅諸惡
憺怕得一心 斯樂非天樂
人求世間利 名衣好床褥
斯樂非安隱 求利無厭足
衲衣在空閒 動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 觀諸法實相
種種諸法中 皆以等觀入
解慧心寂然 三界無倫匹
這是一個修行者自在解脫的境界。這種自在這種安樂遠勝世間安樂,所以這裡講到“淡泊得一心,斯樂非開樂”,這比天人的仙人過得都還要快樂的生活,這是真正安樂的人生,是來自內心修證的功德,所以自依止自安住自解脫,這是我們佛教修行人的風采,我們世間人都不知道這各快樂。大家都從外在上去尋求,對內心的這些東西無能為力,所以說佛法真的是難聞,修行真的是不易。若有人能知此道能知此法真的功德無量,天上人間無有能比。下面你看求世間種種名利名衣好床褥,這不是真正的安樂,求利無厭足啊,這個是無止休的欲望。“納衣在空閒,動止心常一,自以智慧明,觀諸法實相,種種諸法中,皆以等觀入,解慧心寂然,三界無倫匹。”你再好的東西世間的人都沒有一個修道者這種修習止觀修道的快樂來得究竟安樂,所以叫三界無倫匹。好了,今天。講這個《童蒙止觀》的上卷到今天就全部講完了,也占用了大家不少時間了。大家可以好好地再重新回顧一下。我們這個講解錄音也會在網站上上傳,一層層地講下來,從最初具緣第一,诃欲第二,一直講到棄蓋第三,調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 ,我們已把正修行第六講完。下卷要講的是善發第七,覺魔第八,治病第九,證果第十,講的是種種善根善境界,功德境界,以及還要去辯別魔境,然後出現的禅病如何對治,最後講到印證,什麼叫做登聖果的智慧和境界,這就是《童蒙止觀》。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我們來做個回向。
願以此行勝功德,莊嚴諸佛淨剎土,
吾等發願與眾生,皆共於此成佛道。
我此普賢殊勝行,為得文殊妙智慧,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勝妙諸佛剎。
願我常生諸佛前,願我能遇善知識,
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處處不離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願結眾生三寶緣,
祈請上師常住世,輪回苦海願相隨。
願我福德日增長,願我業障漸輕微,
願我為道能布施,持戒忍進修定慧。
願我所行無憍慢,慈悲喜捨利人天,
信解行證瑜珈行,回向眾生成佛道!
如來所化無量比丘眾,輾轉相承清淨法身揚,
四念禅法世尊親口宣,恆沙有情獲得解脫福。
南傳法脈傳承永不斷,蘇伉敏達尊者足下祈,
外顯聲聞內秘菩薩行,解脫妙道精華為眾啟。
唯願一切生生世世代,怙主與吾何時無分離,
祈願聖尊長壽久住世,法音傳遍十方無量界。
獲得利樂唯一處,大覺教法久住世,
受持佛教聖者等,唯願長久如寶幢。
威德上師長壽永無盡,無邊有情獲得快樂福,
自他眾生積資斷諸障,願得捷徑大覺之勝地。
生生世世願遇清淨師,不離殊勝妙法恆受用,
五道十地功德勝圓滿,祈請速得金剛持果位。
大覺導師降臨世間處,教法如日普耀十方界,
受持教法僧徒相和合,教法長久住世願吉祥!
外顯佛及文字等淨相 內熟氣脈明點呈佛像
密淨覺性妙力融法界 願具六別法證童瓶身
好了,我們前面在講法之前提示大家做發心,那麼如是正行結行完者最後應該回向,要想使我們所修一切善法所行一切法不僅僅成為有漏功德而轉化為無漏功德,應該注意發心正行和結結三種殊勝,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回向,做不到完全究竟的真實回向也要隨順佛菩薩來回向,把一切功德把自已所造的功德以及一切眾生所造的有漏功德和諸佛菩薩所造的無漏功德聚集在一起,回向給三世回向法界回向眾生回向菩提,不但如此而且還要觀想自已的身體生生世世受用的身體,你看這個生來死去一生又一生改頭換面,不知道這個屍體堆起來這個比須彌山還要高,不知道我們這個身體做過多少功德利益,所以說我今天要回向,因為此生一切一切的一切都能夠做佛事,別人難怕碰到我的身體看到我一眼他都能種下菩提種,這樣發願,那將來我們成佛了這願滿了那麼我們的身體就能做佛事,就比如說寺廟裡面佛祖的那個像,為什麼我們看到會那麼歡喜,一和掌都能種善根,都能得解脫呢,就是因為往昔生中佛菩薩這麼發願,所以說佛菩薩這麼發願回向我也這麼發願回向,所以大家也要有這樣的心來做回向,觀想這些最後以此心來念誦回向文,這個方為無毒殊勝之回向。好了今天晚上耽誤大家時間,就先講到這裡,大家吉祥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