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照光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通解 5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通解(5)

釋照光

辛二明行德分量分五:壬一問答定其法數;壬二問答現世多少;壬三類成心數分齊;壬四對境成行;壬五成行分量。
 

壬一問答定其法數

須菩提:於意雲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你認為如恆河中所有沙子,佛說是沙子不是呢?尊者答道:世尊,如來說是沙。

這一段問‘是沙不’有三重含義:一、於名言中,如來是否能無誤照見恆河中所有沙數?二、於勝義谛中,恆河中所有沙數是否實有呢?三、世尊以照見恆河沙數,而譬喻如來能否無誤照見一切眾生,及一切諸法相呢?

須菩提尊者的回答也包括了此三重含義:一、雖然於勝義實相境界中一切法無相,如來不見諸相。但於名言中而言,如來具足肉眼天眼,故能照見恆河沙數。因此回答‘如來說是沙’;二、於勝義谛境界中,一切法皆無所有,恆河沙亦復如是,唯假名無實,故回答‘是沙’;三、世尊肉眼天眼不僅能照見恆河沙數,而且還能無誤照見法界中一切眾生,及眾生根機差別,如前文中所說‘如來悉知悉見’。由此故回答:如來說是沙。

在上一科中世尊宣說了,如來除了有照見萬法空相的慧眼外,還有其它四種眼之功德,能遍見一切諸法。而從下文開始,則是宣說名言中眾生種種差別之相,也即是顯所見之境。

如來雖然無有遍計所執,不起實有眾生可度可見之顛倒。但並非是說,連名言中之因緣假合的眾生也無有見。一切眾生及諸法相,雖自性空寂無實,但彼等假因緣和合而顯現,如來能無礙照了一切現相,故非疑者認為之不見。

又,如來能照見諸法皆空之實相,亦是依肉眼天眼而為前導,照見緣起假法諸相,起慧眼照見諸法空理,復以法眼觀諸法理,知眾生根機而為說法。前文中宣說如來不見諸相,乃是由慧眼證空理,而正見清淨不起迷亂分別,顯示如來證得諸法清淨實相。今以宣說能遍見恆河沙數,而表明如來悉知一切眾生根基因緣,故能方便建立一切法門而教授之,令彼等眾生捨迷亂執著,終證無相之實相。壬一問答定其法數竟。

 

壬二問答現世多少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須菩提:你是怎麼樣認為的呢?如恆河沙數一樣多的恆河,又如此諸恆河中所有沙子數量,有佛世界如此沙數,你說這樣數量的佛世界多不多呢?須菩提答道:非常多,世尊!

[佛世界]即是佛國之一。一佛國即是三千大千世界,也即是十億個太陽系。

一恆河沙數的恆河已經是多得難以計算了,更何況是此諸恆河中的所有沙數呢?無量無數恆河中沙數一樣多的佛世界,也是多到難以計數的。

此處,以恆河沙數的恆河中所有沙數一樣多的佛世界,譬喻眾生之數量。這是以舉少而喻多,非眾生數量就是這麼多。因十方法界中有無量無數世界,亦有無量無數的眾生。就法界中世界及眾生數量而言,實在是連聖者阿羅漢及菩薩都沒有辦法完全了知。壬二問答現世多少竟。

 

壬三類成心數分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佛陀接著對須菩提說道:如上所說那麼多的佛世界中,所有不同種類的眾生的各種心念差別,如來是悉能了知,而無余照見。

[若干種心]有二種:即染心與清淨心。染心者,即是欲望攀緣分別之心。清淨心者,即是離欲心、菩提心等。

在前文中已經宣說如來具足五眼之功德,今此處說如來能悉知眾生心念,悉見眾生種類差別。如來具足佛智故悉知眾生心念,如來具足佛眼故能悉見眾生。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為什麼如來能悉知所有眾生心念呢?因為如來說諸眾生之心,皆非實有,當體空寂,有名無實,故只是名為心而已。

[如來說諸心]即各種妄想心。

[皆為非心]此有二義:一、心雖有心之名稱,非實有,故為非心。二、諸心者即是妄想心,而妄心非真心,故為非心。

一切眾生皆非實有,而眾生心亦非實有,故眾生心之本體即是宇宙空性本體。因無論任何世界中,任何種類眾生,皆是由空性中幻化而生的。眾生心念雖有種種差別,但此諸眾生及心念皆不離空性而現起。又眾生心無實有之生、住、滅,故非是實有。非實有者,必然當體即空。因此說一切眾生及諸心念,無一不是空性。諸佛如來恆時安住於宇宙大空本性之中,所有一切眾生的心念皆無礙了知。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既然,眾生心是非實有不可得的,所以,須菩提:依此無實的心體,而現起的過去、現在、未來的三時之差別,也是皆不可得的。

有情眾生之心念是以貪嗔癡等煩惱妄想,及過去現在未來三時之差別,而和合成的一種無實的概念。由三毒等滋生出的各種妄念分別,無有生之來處,中間剎那亦無有停住,滅去時亦不見其所趣之處。又此等妄心分別於起滅之時亦是當體虛幻的,一切皆如水中月影,鏡中鮮花;心念於剎那剎那間生滅,而互為因果,無有停住過。過去的心已經滅去不復存在,未來的心還未有生起,現在的心於剎那間成為過去,此三時之心皆非實有。

三心本不可得,然而眾生不知心念虛妄無有自體,於此虛妄中而生我之取著,不見真心佛性,為諸幻相所惑,為生死所轉,故於諸相中不得自在。凡夫之人因執著自心以為有我,以我為障不見實相真我。因有我相故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諸相皆生,諸相紛雜而起,生迷亂顛倒心,不能悟眾生同體無別智境,故不能照了眾生心念差別。而諸佛如來悟諸法皆空,不著諸相,契證本真自性,故能時時刻刻安住在空性實相中,無礙照見諸法及諸有情種種差別。

修行菩薩道者,欲了悟心之本性,當從三心無實的義趣,為參悟之處下手。若能悟三心無實的義趣,而不隨過去現在未來生散亂顛倒,則即能契入如來境界。如六祖慧能大師雲:“了此三心皆不可得,是名為佛。”

佛本無相,而無相者乃諸法實相本體,故如來能隨緣現種種相。佛本無見,此無見之般若妙智,不為諸相所障,本性智光無所不見,而照了諸相。佛本無生,然無生實相之中,隨緣任運顯現一切,故無所不生。由於,如來具此等不可思議之妙德,故不能以凡夫有無概念而分別之。壬三類成心數分齊竟。

 

壬四對境成行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你是如何認為的?若有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而行供養布施,此人以此布施供養的因緣,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呢?尊者回答:世尊啊!此人以此種布施因緣所得福德非常多。

釋尊為防止眾佛弟子聞有相善法不究竟後,而不行世間善法,故在此處問尊者須菩提,福德多不多。尊者了知佛陀所問義趣,故而答‘得福甚多’。

上科中如來說三心無實不可得之義趣,也表明了眾生皆心住顛倒之中。當有人聽聞到如是法義之時,心中生起了疑惑:既然說眾生心住顛倒之中,那麼他們所行的一切善法也是顛倒業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到底什麼是善法呢?修行者行持善法還有什麼用嗎?

世尊為斷除此種疑惑,而示現何為真善福德:謂心若住顛倒中,雖行善法卻非真福德,若以般若妙智攝持,則所行布施等一切善法,即是真善福德。

世間之人以顛倒心而行布施等善法,雖然能感得世間有為善報福德,但卻不能獲得真正快樂。而且今生以行布施等善法,在未來世中雖感召善報,但終其果而言,卻只還是煩惱業因而已。

從究竟實相的角度而言,一切皆是空無自相而無所得的,包括福德與罪業也不例外。但從緣起顯現中而言,一切因緣作業相對法中,皆有相應之果報,正所謂:“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匯聚時,果報還自受。”

若是修行佛道的行者,於行諸善法之時,能不著自我、對境、及所行之事,如此則能獲得廣大難思之真功德。因於行持福善之同時具般若智,故所行善法成出世間之真善。此福資糧能令行者成就佛道,故說得福甚多。

再者,即使是不能以般若智攝持所行善法,成為究竟的福德資糧,但若行者於今生中多行善法,則因有為串習故,心亦能逐步調柔,遠離惡業,惡緣減少,不障善道。因心得調柔,有為福德具足,則亦可以成為助道之增上緣;若以所成就之善業福德,以忏悔心回向消除往昔罪業,則罪業亦可得以清淨,罪業消除則善緣增長;若能以大悲心將善業所得福德,回向無邊眾生,或者回向無上菩提,亦可轉有為福德為無漏淨因。

總括而言之,本科即是釋尊教導我們佛弟子,如何將有漏善行之對境,轉為真正的菩提正行。壬四對境成行竟。

 

壬五成行分量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須菩提:如果福德有實有自體存在,則如來不會說如此而行布施等善法,得福德非常多。因此福德相無所有故,如來才說得福德多。

上科中已經表明,若能以般若智攝持而行布施等善法,則此種所行即為菩提正行,故所得福德乃是真福德。由般若智攝持之故,外相雖是有為善法,但實則是無為道業,故所得福德廣大難思。因此福德乃是無相福德,故非凡夫實有分別之福德,所以其量廣大。此無相福德雖能令行者成就佛道,但卻體空無相,而無實有,也正因為空無自相之故,才廣大無邊,是真福德性。

有漏福德縱使再多,皆有邊有限量。今如來說得福德多,因真福德空無自相,廣大無邊,所以才說‘得福德多’。

在前文中以錢財、身命等布施所得福德,比不過受持此經者,是因彼等所行不能空卻諸相,所行是有為善業,不能得證無上菩提。而受持本經乃成就無上菩提之正因,所以二者比量之下,則受持本經更為殊勝。又有漏福德皆非真福德性,故有漏福德不能比擬受持本經所得福德。今世尊說‘福德無故’,乃表以般若攝持,所行福德與無相空性相應,是真福德性,故如來說得福德多。壬五成行分量。辛二明行德分量竟。

 

辛三辨行離相分三:壬一約色身辨離相;壬二約意業功德辨離相;壬三約口業說法辨離相。

 

壬一約色身辨離相

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須菩提:你是如何認為的呢?若欲見真佛,是否是以見佛之具足色身相而為見呢?不是的,世尊!欲見真佛,不應當以具足色相而見。

前文中已經表明,世間有為善法,若以無為般若智攝持,則即能積累出世間之無為資糧。有疑之人聽聞如是教言,前之疑惑已經消除。但又輾轉生疑:若諸佛以無為法而得名,為什麼諸佛皆以成就圓滿報身,以及三十二相與八十種隨形好,而名之為成佛呢?

[具足色身]即是指佛之圓滿報身。

世尊問須菩提尊者:法身真佛可以作報身形好而見嗎?

如來之報身與色身皆是依法身而現起的,報化二身乃是應機隨緣而有,非真實有,故非佛之真身。因此不得以見此二身而為見真佛,所以尊者答‘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得見’。

上一科中已經宣說真福德性是以無相為體,以無分別智攝持的,那麼以福德圓滿而感得報化二身,及智慧圓滿成就的法身,也是無相非實有的。世尊見有人生如是疑惑,故今科之中宣說報化二身非實有,而破此疑惑。也是為了令眾生悟如來真身無相、報化無實,而知因地行福慧二行時,當以無相無分別智攝持,方能於果地內證法身,外現圓滿報身,成就三十二相及八十種隨行好之殊勝化身。

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為什麼說‘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呢?如來說圓滿報身非實有,因此只名具足色身。

[如來說具足色身]即圓滿報身,及殊勝教主化身。

[即非具足色身]非是法性具足色身,故非實有圓滿報身。

[是名具足色身]即指,報身有名無實,故只是名報化身。又雖有名無實,但卻是佛陀如來福德資糧圓滿所感,故名為具足色身。

佛之真身乃是法身,而法身無相。故若以得見佛報化二身即為見真佛身者,則為不見真佛。無著菩薩雲:“法身猶如虛空,雖無形相而於鏡中現虛幻影像。法身亦爾,雖無形相而於鏡智現報化身也。”亦如《楞伽經》雲:“依法身有報,從報起化身,此為根本佛,余皆化所現。不應妄分別,空及以不空,妄計於有無,言義不可得。”

菩提資糧以無相為本方能成就,福德資糧圓滿,則果地現報化身相。因此之故,諸位同修道友當知,欲見真佛者,當於無相中見。若於無相中得悟實相義趣,則為見真佛。修行者若時時刻刻以般若智觀照諸法,則已恆時安住如來自性法身之中。壬一約色身辨離相竟。

 

壬二約意業功德辨離相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須菩提:你認為欲見佛者,可不可以見具足三十二相的化身,即為見佛之真身呢?尊者回答道:不可以的,世尊!因為,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實有諸相具足可得,只是名言中稱諸相具足罷了。

[具足諸相]即是指佛之具足三十二相的教主化身。

[即非具足]非實有具足相可得之意。

[是名諸相具足]因化身乃是空性法身幻化而起,無實有自性可得,非實有其相可得,只是名言中安立的名稱而已。

佛陀三身之中報化二身有相好之差別,然法身空無自相,故無有如是等相好差別。

上文中已經宣說,不可以見報身而認為得見真佛,今還恐怕有人執著化身為真佛,故世尊發如是問,而尊者作如是應答。

此中所說的具足諸相,即是表佛陀教主化身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及八十種隨形好。而此身相乃是由福德圓滿所感,前文中宣說福德無故,而說得福德多。所謂‘福德’以空為自性,非分別實有法。由如是等非實有之福德,所感的化身亦非實有存在,再者,此諸相具足的化身,乃是應眾生機緣而現,故非是實有。

又,此具足諸相之佛身,乃是由佛陀內證空性實相,於空性法身中所現之萬法,心不染著,意業清淨,故能隨各種因緣自在顯現化身諸相。然而諸佛如來獲得清淨具足諸相之殊勝化身,乃因離諸相證得法身,方能於空性中自在顯現報化二身。壬二約意業功德辨離相

 

壬三約口業說法辨離相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

須菩提:汝等弟子切勿作如是想,認為如來實有所說之法。

世尊宣說了如來不可以具足色身及諸相見的教言。當時就有人心中生疑:若如此的話,那麼為什麼如來還以色身說法呢?為破此疑之故而說此科之教言。

今此一句是教誡尊者等佛弟子,不要生起此中疑惑。佛之真身法身無相無分別,故無有可說之法。諸佛如來內證無言真理,故外現之化身能說種種妙法。報化二身‘說法’者,乃是為方便度化‘眾生’而設施的音聲言教。佛法雖然要假借於言教傳播,然而言教卻不能完全揭示佛陀自證聖智之境界,如經雲:“眾相具足而演說法,然不能說自證聖智所行之境。”

又如來能宣說種種妙法真理,亦是因為佛陀口業清淨,具足如語、實語等功德。

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莫生如是想法!為什麼呢?如果有人說,如來實有法可說,此人即是在誹謗佛陀。因為有這樣觀點的人,不能通達佛法義趣,故而有如是邪見。

此一句是表明為何如來無法可說。此中有四種差別:一、法非實有故無說,名言中所說之佛法,其本身即非定實可得之法,乃名言假法。既然法非實有,如何如來會有實有可說之法呢?二、真佛無相故無說,即法身空無自相,無形無相,無有分別,無有世間能說法者之相,又那會有實有的法可說呢?三、報化、所說無實無說,報化二身無實有,非真佛。所說之法亦方便建立,非真法。能說及所說皆非實有,故不得說如來有法可說。真法超離一切言說戲論,凡俗言說者皆是假名。如《楞伽經》雲:“大慧:化佛說法,但順愚夫所起之見。”四、無分別故無說,如來恆時安住於實相境界中,不起諸相分別,報化身說法之時,無有能說所說之執著,非是凡夫分別之說不說之境界,如經言:“如來正知無有妄念,不待思慮然後說法。”

真佛法身具無為妙智,法身即真理之體,故佛與法一如不二。但此真佛及真理妙法,非凡夫可見可知,為利益眾生之故,於無相法身中現報化身,於無言真理境界中起言說方便。如《大乘入楞伽經》雲:“彼諸佛法皆離分別,已出一切分別戲論,非如色相唯智能證,為令眾生得安樂,故而演說法。”然而報化二身及方便言教,皆非實有,故不得說如來實有可說之法。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須菩提:說法者無實有可說之法,只是名為說法而已。

[無法可說]真理境界中無有少法可說。

[是名說法]此有二義:一、言教之法是闡述真理的方便,非究竟真理境界,故一切言說只是名為說法而已。二、諸佛如來自住聖智真理境界之中,起言說方便,無說而說,是名說法。正所謂:“說時默,默時說,大施門開無壅塞。”

我們修學佛法之人雖然要通過聞思教法,而通達諸佛甚深義趣,但不得執著文字相即為真理。須知真理由聞思而知,由實修實證而得。若行者耽著於文字之玄妙,而錯將佛法當成世間文字戲論學說,如是之人終其一生不能得到真正佛法。若作為說法之法師,自己無有親證,墮文字相中而為他人說法,此法師一切所說,皆是虛诳語,非真佛法。如《大乘入楞伽經》雲:“大慧:若人說法墮文字者,是虛诳說。何以故?諸法自性離文字故。”

究竟真理雖是無言之教,但諸如來若不以報化身說法,佛陀所悟之真理即得不到傳播。菩薩及佛弟子若不說法,則佛法斷絕。若無佛法住世,眾生不能得度,若無教法則亦不會有諸出世間聖者。如經雲:“大慧:若不說者,教法則斷。教法斷者,則無聲聞緣覺菩薩諸佛。若總無者,誰說為誰?是故,大慧!菩薩摩诃薩應不著文字隨宜說法。”依文中之意而言,菩薩乘行者當說法教化眾生,但應不取著文字相,隨眾生之機緣,而為說相應了悟實相之法。

若行者能如是說法,不取著於文字相,即是真說法者,非虛诳妄說,乃是口業淨德。若說法者心不相應於實相,縱然所說義理無有錯謬,但與妄心相應,故不能成就口業無為功德。因此,說法者欲令自己所說成就無為道業,則當離一切相而說法。

修行佛法者不僅不應取著如來色身業相,也不應取著報化身佛說法業相,此二者皆空無自相,亦非真佛真法,故不應生取著之相。又真佛、法離諸相,乃無相空性,故要想證得佛法究竟境界,當行離相之行,方能契證真佛境界,而圓無上真理之道。壬三約口業說法辨離相。辛三辨行離相竟。

 

辛四顯行殊勝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當佛陀說完‘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之時。尊者須菩提即問佛:世尊,您所說的如此甚深之法要,在未來世中有沒有眾生能生信心呢?

於佛陀宣講完真佛無法可說,真法離一切戲論之後,有人不解此義,故生起疑惑:若諸佛所說是無所說法,而真理之法不離法身,無相者是法身義趣。如此甚深義趣,要什麼樣的人才能通達,而生信心呢?

尊者須菩提知有如是疑惑,故而問佛。釋迦如來在世之時,慈悲一切眾生,故平等普為眾生說此法義。有能聽聞而起思念,如理作意,如法修行,隨法行者,必當得成佛道。然而本經非只為教化如來住世正法時期眾生,主要還是為教化未來末世眾生。但是末法時期的眾生根性惡劣,聽聞此經‘無相無說’甚深義趣,是否有人如佛世時,能生信而發起思維,如理參悟呢?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佛陀答道:須菩提!有能生信心者。但所謂能生信心的‘眾生’,依究竟義而觀察之,眾生自性皆空不可得,故非實有眾生。眾生雖非實有,但也非斷滅相,故名言中隨順世俗,可安立眾生之名。

此一句經文,義淨三藏的譯文是:“佛告妙生:有生信者,彼非眾生,非非眾生。”本譯本和其它譯本都沒有‘有生信者’四個字,但若缺少了這四個字,文意就不是很連貫,從而使佛陀所答,給人一種很突兀的感覺。因此,愚僧認為應當依義淨三藏譯本加上這四個字。

[彼非眾生]此有三種差別:(一)依勝義谛觀察,眾生者非實有,乃不可得之法,故彼是非實有的眾生。從究竟義講,真法無說,眾生非實有,生信心者及所信之法,二俱無實,故不得說實有眾生而生信心。(二)名言相中,眾生假名得以安立。既然有眾生假名及佛法言教,則既有信與不信者,然則眾生善根非實有,故不會有永斷善根及無佛性的眾生,因此也就不會有永遠不信佛的眾生,所謂的‘不信’只是因緣沒有成熟而已。(三)能聞般若法生信心的眾生,非是世俗凡夫眾生。

[非不眾生]也有二種差別:(一)名言現象中‘眾生’雖然是假名,但是於名言中無欺顯現,故眾生非斷滅,所以說是‘非不眾生’。(二)依名言而言,有緣眾生得聞般若甚深法義,而生信心,發菩提心,此種眾生乃是能成就佛道的眾生。名言中,眾生聞法生信,最後成就佛道,是真實不虛的。

勝義谛中說一切皆非實有存在,但並不是在名言也否認的,因名言概念本身即是隨順世俗而相對建立的。眾生及因果緣起等差別,名言中亦有無欺的作用力。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無論是世俗凡夫眾生,還是能修行佛道的眾生,如來說皆非實有,只是假名眾生而已。又能聞經而生信心的眾生,非是斷善根的惡性眾生,即是能發菩提心的眾生。此種眾生是‘覺有情’之大道心的眾生,非凡夫眾生,是名眾生。

此文連續說了兩個‘眾生’,第一個是代表世俗凡夫眾生,第二個是代表生信心的眾生。此二種眾生,依勝義谛觀之,均非實有,故名為眾生。

此一科中,若引申而言,即是通過開示眾生無實的道理,來說明眾生能生信心之緣由。一切眾生本非實有,皆無生空性之幻化,其真實面目即是諸法實相。而究竟真理即實相理體,真理者眾生自性本具,雖因無明妄覆成為凡夫眾生,但由因緣成熟得聞真理言教,即能生起信心,因眾生實相與真理相應故。或有聞者雖未發起信心,並非是彼等不具善根佛性,只是因緣沒有成熟而已。因此,眾生者非實有定性之眾生,故不信者亦非永遠不信。

若通俗而言之,佛法乃眾生自性本具,故而只要因緣成熟皆能生信。愚僧於此處之解釋,相比於其他大德的注疏是比較另類不同的。因大部分的大德於此處,皆是以勝義、名言的方式抉擇眾生有無之義的。但愚認為,此處若單依勝義與世俗谛解釋,則於本科開頭所問之意有所脫節。辛四顯行殊勝。庚五攝相入實。己一約行釋三種般若體相竟。

 

己二約行釋其余疑分二:庚一釋余疑;庚二攝歸實相。

庚一釋余疑分二:辛一正釋所疑;辛二以比較顯殊勝。

 

辛一正釋所疑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須菩提接著問道:世尊!諸佛如來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究竟實相而言,是無所得?

前文中既然已經宣說了‘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得菩提之因法,引申而言之,菩提之果實無所得。但有人取著釋迦如來成就佛果,現種種相好,及佛果地神通功德,而為得菩提之相。故生疑惑道:菩提無所得,為何釋迦如來以如是等相而得菩提呢?

尊者須菩提為消此中疑惑,故而問佛:真如理中佛於無上菩提,實無所得吧?

如是,如是。

佛陀聞問而答:是的,確實是這樣的。

此中之意,即是說菩提因法非實有可得,菩提果德亦非實有可得。此二種於名言所見中,諸佛確實成就了無上菩提,但這種成就非世俗凡夫所見可得的概念。名言中所見的佛果地相好及神通功德,於實相中無有絲毫實有存在。

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我於所證無上菩提,無有任何可得,乃至極少法也無可得。因無上正等正覺,無相空故,只是假名而已。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再者,須菩提:此真如理法眾生本具,生佛無別,一如不二,無有高下之差別,故名為清淨菩提自性。

[是法平等]即菩提真如理法眾生各個本具,聖凡平等無別,無有增減。又三世諸佛所證菩提一如不二,無有勝劣差別。

[無有高下]真如自性無形無相,離諸取捨分別,無少分實有,故無有高下差別。有為諸法有取捨,故有高下。而無為法性無有少法可得,故無勝劣取捨,所以無有高下。又三世諸佛各類化身、壽量,無有勝劣高下,皆平等不二。

諸佛法身是同體一如,無自他之別。諸佛報化二身亦平等無別,無有凡俗勝劣差別,故無有高下取捨;又一切蜎飛蠕動,水陸空行,各種眾生於顯現中雖有種種差別,但所具足的真如自性,卻無有任何高下優劣之差別,乃至凡聖亦無有差別。如梁朝.傅大士頌雲:“水陸同真際,飛行體一如,法中何彼此,理上豈親疏。自他分別遣,高下識情除,了斯平等性,鹹共入無余。”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一切法無有高下而平等不二,因為諸法實相中無我人眾生壽者等相。

諸法於緣起顯現中雖森羅萬象,但究竟實相中,此諸法相皆空無所有。世尊以空無四相,而表明染淨、苦樂、輪涅、煩惱菩提、無明智慧、凡聖等諸法皆空無所有,平等不二,無有實在的差別。如《維摩诘所說經》雲:“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又如《大般若經》中雲:“等觀諸法自性寂靜,不生不滅故名平等。一切煩惱虛妄分別,自性寂靜不生不滅故名平等。名相分別自性寂靜,不生不滅故名平等。滅諸顛倒不起攀緣,故名平等。能緣心滅無明有愛,即俱寂靜癡愛滅故,不復執著我及我所,故名平等。我、我所執永滅除故名色寂靜,故名平等。名色滅故,邊見不生故名平等。斷常滅故,身見寂靜故名平等。”

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修一切善法之時,以般若智慧正覺照了,不住著有為無為法相,如此之行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尊在前面已經廣泛地宣說了,一切法空無自相不可得之義趣,為的是破除我等修行者之‘有’執,而今說‘修一切善法’者,是為破除我等‘空’執。

修行大乘菩薩道者,不僅應當照見諸法皆空,而遠離一切相分別,還要能於空性中現起觀智,正觀諸法性相,而不滅妙有,故不墮於空執之中,依妙有力用,廣行善法,不取著善不善、空有之相,如是即為正住中道。

又此中另外一層含義,則是表明:眾生雖然具足與諸佛不二一如的天真佛性,但若欲證得此菩提自性,必須要親近善知識,而聞思修學教法,正念思維如法修習,法隨法行,令福慧善根滿足,方能契證真理,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次一句經文在其它譯本中略有差別:如義淨三藏譯文是:“一切善法皆正覺了,故名無上正等正覺。”玄奘三藏譯文是:“一切善法無不現證,一切善法無不妙覺。”菩提流支三藏譯文是:“一切善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真谛三藏譯文是:“復次,須菩提!由實善法具足圓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諸譯文之差別,也表明此句中有諸多含義,因所含義多,故翻譯時有如是之別。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須菩提:前所言之善法者,如來說於實相中非實有故,因此名為善法。

[所言善法者]謂求菩提善法,或無漏法及順無漏法之善法。

[如來說非善法]非是有漏生滅惡善法也。

[是名善法]有二種差別:一、善法非於菩提自性中實有存在,只是名言假立,故名為善法。二、非世間善法,乃是出世間無為善法,故名善法。

此一大科中,宣說菩提自性,畢竟空故而無所得。於一切法無所有、無所得,是真得菩提者。然此諸佛所共證之菩提自性,實則眾生皆本圓滿具足,此真如自性無增無減,聖凡一如不二。三世諸佛名雖有別,而所證智量及報化等身,皆無有實質差別。此菩提自性即是畢竟空,於此畢竟空中無煩惱菩提、輪涅、染淨差別。此畢竟空之菩提自性中,雖無任何一法實有,但卻非斷滅空,因妙用恆常現起之故。所以,修行者當於明悟真心自性中,而以觀智攝持心不住相,任運廣行善法,如是福慧善根滿足,則佛道圓成矣!辛一正釋所疑竟。

 

辛二以比較顯殊勝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須菩提:若有人聚集如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須彌山一樣大、多的七寶,而用來布施。

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十億個小世界,每一個小世界中皆有一須彌山。而每一個須彌山從水下至水上,高十六萬由旬,縱廣亦是十六萬由旬。

此科中乃因有小乘行者不解生疑而說:若一切善法滿足得菩提者,則所說法不能得大菩提。何以故?因所說法即能诠釋之教言,言教乃是文句,而文句者非善惡性,其體乃是無記。若如是者,佛所說法如何令聽聞者而生善法呢?

世尊為破此疑惑,而舉行布施等善法,必然能感得善果。表明如來所說能诠之言教,文字雖無善惡,但眾生依言而了其義,依所知義而發相應心,起相應之行,必能感相應之果。菩薩行者依世尊所說教義,正覺諸法實相,而行一切善法,不取著於相,必然能證得無上菩提也!

又,此處舉有為善法之布施,乃是欲彰顯般若無為功德殊勝,故有如是標舉。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如果有人能受持讀誦此經,及經中四句偈頌,或自受持讀誦,或為他人講解。以前面所說之有為福德與此相比,則分此功德為百千萬億分,而前者亦不能於其中一分相比。乃至以算數譬喻亦不能盡明彼此之差距。

諸佛如來所宣講之妙法,文句雖非善惡性,然而諸行者必當依聞思修學如來所說妙法,而方能得證菩提,乃因眾生離佛所說法不能得大菩提故。因世間唯有此法為成就菩提之正因,其它教法皆是非法故。

又,諸佛如來已經斷盡口之惡業,口業清淨,一切所說皆依所證無漏智而發起,故一切言語名句皆是真善。因此之故,若能受持讀誦佛之教言,即為種下菩提廣大因故。所以,能超勝於以世間有漏之無量珍寶布施的福德。

[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依世親菩薩所釋,有四種差別:一數勝,二力勝,三無相似勝,四因勝。

第一數勝,有漏福德無論有多麼廣大,但終是有限的,而無漏福德其數無有限量,故以數量而言,受持讀誦本經功德,也要超勝於七寶布施的功德。即此中所說‘算數不能及’之意。

第二力勝,有漏布施等所獲世間人天善果,凡夫眾生分別可知。但受持讀誦本經之功德,非凡夫分別心可以揣度了知,因非是思量境界。

第三無相似勝,即世間福德果報可以譬喻而喻知,而受持般若經教之因,所得殊勝果報時無言喻可喻的。如經中說:“譬喻所不能及。”

第四因勝,世間福善之果,可以時限來明多少。但受持讀誦本經所得之果是盡未來際,而無有時分限量的。

義淨三藏譯文是:“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一四句頌,若自受持,及為他說。以前福聚比此福聚,假令分此以為百分,彼亦不能及一分,或千分億分算分勢分數分因分,乃至譬喻亦不能及一。”玄奘譯文是:“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乃至四句伽他,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善現!前說福聚於此福聚,百分計之所不能及,如是千分,若百千分,若俱胝百千分,若俱胝那庾多百千分,若數分若計分若算分若喻分,若烏波尼殺昙分,亦不能及。”菩提流支三藏譯文是:“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萬分不及一,歌羅分不及一,數分不及一,優波尼沙陀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真谛三藏譯文是:“若人從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正說,所得功德,以前功德比此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不及一,窮於算數不及其一,乃至威力品類相應譬喻所不能及。”

縱觀諸譯文差別,愚僧認為義淨三藏與真谛三藏的譯文較為通暢易懂。經文之潤色雖有不同,但其內在之義理無有差別。辛二以比較顯殊勝。庚一釋余疑竟。

 

庚二攝歸實相分四:辛一攝三相以從實;辛二校量其德;辛三顯行體深;辛四顯行德分量。

辛一攝三相以從實分三:壬一約度眾生相攝從行理;壬二約其身相攝從行體;壬三約因成果相攝從行理。

 

壬一約度眾生相攝從行理

須菩提:於意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

須菩提:你是如何認為的呢?如來是否有實有度眾生的作意執著呢?須菩提:不要生如是想法!

有人聽聞釋迦如來宣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之義趣,而生起一種疑惑:既然法無高下而平等,那為什麼還說‘如來度眾生’呢?為破除此疑,世尊以勸告眾弟子的方式而破之。

佛陀報化二身隨眾生之機,行饒益眾生之行,於名言顯現中是有高下差別的,也有可度之眾生,因以慈悲本願為緣故。名言中所安立的一切名稱法相,皆是相對建立,故名言中同樣也有各種差別概念。而勝義谛實相境界中,唯佛無相法身乃是真佛,真佛理體寂湛無思,眾生者亦是無相,故如何有可度可見的眾生呢?

如來於法身中現起化身,於無分別智中起成所作智,而行度生之行,如是名為度化眾生。然而諸佛分別心永斷,當度眾生之分別心是沒有的,不過是隨所化而應機示念,稱之為度眾生。為教誡疑者而悟此理,佛陀才說‘切勿生如來有眾生可度’的想法。

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為什麼呢?因真實來說,無有一個實有的眾生,可令如來而度者。

於勝義谛境界中,如來非實有,眾生非實有,能度、所度皆空,故如來無有眾生可度。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若佛陀有眾生實有可度的執著,則即有我人眾生壽者相的執著。有如是執著者,我法二執均未有斷除,實乃凡夫而非是正覺的佛陀。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須菩提:如來於教言中安立我之名者,則非是真實有‘我’存在。乃是隨因緣和眾生迷亂顯現中,而說‘我’之假名。但凡夫之人不知此義,而以為實有一個我存在。

釋迦世尊於教言中說有‘我’,乃是為方便教化初學之人而說我。因初學者若直接聽聞無我之法,則必然生起恐懼。又初學者必然依我而行增上善行,起聞思修三慧。若為彼等無遮而開示空性法義,不僅不能令彼等初學生起信心,反而因恐懼故退失善根。但‘有我’之說是方便,非是究竟義。究竟而言之,人我虛妄無實,如經論雲:“人法之中,本無有我,但凡夫不了。於無我中,計我極盛。所謂我身、我名、我衣物、我田宅、我行、我住,坐臥語言,不離於我,乃至我能布施持戒等。因此顛倒,備起一切煩惱生死行業。”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須菩提:所謂‘凡夫’者,如來說究竟義中亦非實有凡夫之相。

凡夫之所以有‘凡夫’之名,非是實相中真有一個實有的凡夫,乃是因為此類眾生顛倒不覺諸法實相,而起貪嗔癡等倒執,故稱之為凡夫。雖有此名,但無實有,故說‘則非凡夫’。

此一科中之總義,即是就如來度眾生,而明示人無我之義趣,教誡菩薩行者,當以般若智攝持所行,而順真理。壬一約度眾生相攝從行理竟。

 

壬二約其身相攝從行體分二:癸一長行總顯;癸二說偈頌別明。

 

癸一長行總顯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你是如何認為的?可不可以見如來報化身,即為見真佛呢?

有疑者雲:以諸相具足不可得見如來,因報化二身非如來真體,法身是如來體。既然如此,那麼報化二身是以法身為體,其外現之報化身既有相好,以此外相比知內體的話,那麼法身也應該有其相好才對。就如:見人面色表情即能知其心事一樣。若法身有相好,則見三十二相即是見佛法身。

釋尊為破此種疑惑,舉佛相好而問尊者。欲令諸眾生內觀真理清淨法身,外在自然具其形相之好。也為彰顯不可以其形相,而觀法身如來,故作如是提問。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須菩提回答道:是的,確實如此,當以見三十二相而觀如來真身。

此句有二種差別義趣:(一)為請佛自說正理故不正答:尊者明知如來報化二身之相好,非如來真身。但世俗凡夫取著於相,而執著報化即為真佛,故而尊者隨順世俗觀念而答,引佛自說究竟真理;(二)以色空一如不二而答:凡夫眾生取著色相,為無明攝持,故彼等雖見佛報化二身,因取著於相之故,而不見真佛。然若菩薩行者,能離諸相分別取著,不被幻相所迷,雖見佛之報化身,卻即是得見真佛。因色空不二,見色即見空故。正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又如志公禅師雲:“有相身中無相身,無明路上無生路。”

此句中雖有上第二義趣,但前所說疑者,是執著外之相好,而認為內之法身亦具相好,故認為見相好報化二身即是見真佛。此種觀點非是上段之第二義趣,故此處相應言之,應以第一義趣而為文之正義,第二義趣是文之深義。

故而,若欲見相好即見真佛者,當放下諸分別取著之心,安住空性中不起諸見分別,如此則見一切法皆是見如來真身,非獨三十二相。

在其它譯本中,除義淨三藏和羅什的譯本此處有文句外,其它譯本中此處皆無相應譯文。而義淨與羅什的譯文此處的文句及義有很大差別。如義淨三藏的譯文是:“妙生!於汝意雲何?應以具相觀如來不?不爾,世尊!不應以具相觀於如來。”此譯文中很明顯地說明,須菩提回答的是:不應以見具相好之報化身,而認為得見如來真身。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佛陀說道:須菩提!如果照你所說的意思來觀待,轉輪聖王也具足三十二相,那麼,是否可以說見到轉輪聖王,即是見到如來真身呢?

這是佛陀見須菩提不正面回答前面的問題,而隨順凡夫執著回答,佛陀馬上就駁斥他的觀點:如果見到三十二相就是見到如來,那麼轉輪聖王也就成為如來了,因為彼聖王也具足三十二相之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尊者聞佛駁斥後,馬上就對佛說:世尊,如我正解佛之義趣,不應以見三十二相,認為是見如來真身。

以此句而對照尊者前之所答,很容易知道,尊者前面所答非是正答,以順世間之顛倒觀點答佛所問,一方面是為了引佛自說正義,另一方面是從現空雙運角度說明,法報化三身無有差別,是一體不二的。

欲見如來真身,當於諸相非相中見,如義淨三藏之譯文:“是故,不應以具相觀於如來,應以諸相非相觀於如來。”癸一長行總顯竟。

 

癸二說偈頌別明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在須菩提尊者正答‘不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後,當時,世尊就以偈頌的方式總括前言:若以執著見色相即是見我,以音聲求我,此人所行已邪了,非是菩提道正行,如此則不能見如來真身。

這四句偈頌是總結上文而說,上文中已經宣講了,不可以得見佛之色身而執著為見佛真身。今再次直接宣說,不僅不得以見報化色相為見如來本面,而且也明示了不得以言說戲論而求見於佛。若起如是執著,則已非正知正住,故名行邪道。此人縱然經歷無量阿僧祇劫修行佛法,也不能得見真佛。

此中所說之[以音聲求我],即是指執著聞佛報化二身言語音聲,以為是見佛。小乘之聲聞乘的人,即是聞佛聲音而悟道。世尊恐聲聞乘人執著聽到佛言語音聲,即為認為是見真佛,故在此處直截了當地說明,若以為見色聞聲,即為見佛者,已偏離了正道;又此中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即修行者不得黏著音聲文字。若認為以分別心通達文字義理,即已得見佛之理體法身者,已入邪解邪見之中。再者,若欲以聞教而悟入佛之法性身者,必當於通達義理後發起真實之行,離一切相而現量證悟法身,如此是為見佛。但若耽著文字義理,而無有現量悟入,以狂慧而生增上慢心,此人即已經入邪道了。無著菩薩雲:“何因緣故不可見?以彼法真如相故,非言說而知,唯自證故。”

無論以執著色相,還是音聲文字而見佛,皆是顛倒分別計度之心,故不能得見如來真身。唯有於現量中遠離諸相分別取著,方能無礙而契入實相。

在其它譯本中都是兩個偈頌,只有羅什的譯本缺少後面的偈頌。如義淨三藏譯文是:“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玄奘三藏的譯文是:“由法應見佛,調御法為身,此法非識境,法如深難見。”菩提流支的譯文是:“彼如來妙體,即法身諸佛,法體不可見,彼識不能知。”真谛三藏譯文是:“由法應見佛,調御法為身,此法非識境,法如深難見。”

後面的偈頌是說明分別識心不能得見真佛,因法身真佛是離一切相的無相實相,而識心則是攀緣有相而起的,二者不相應,故識心不能見佛。癸二說偈頌別明。壬二約其身相攝從行體竟。

 

壬三約因成果相攝從行理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你認為如來是以具足相故,而得無上正等覺菩提的嗎?

有人在聽聞佛陀宣講不依福德相而得菩提後,生起了疑惑:無論多麼大的有相福德,都不及受持《金剛經》及四句偈頌,有相福德不能得大菩提果。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福德空則其果報也空,福德成斷滅之法,那麼佛陀果地之相好身相也應該沒有,只有空性法身才對?

為破‘福德空是斷滅相’的誤解,佛陀故而如是問尊者,你是否認為,法身如來是以具足相為因而得無上菩提呢?

此譯文中之‘如來不以具足相故’應當去掉‘不’字,若不去除‘不’字,則整體文意就不通暢了。如其它譯本中,義淨三藏的譯本中缺少此段。而玄奘三藏譯文是:“佛告善現!於汝意雲何?如來應正等覺,以諸相具足現證無上正等覺耶?”菩提流支三藏譯文是:“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相成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真谛三藏的譯文是:“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相成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這幾個譯本來看,羅什譯文中的‘不’字是不應該有的。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你不要生這樣的想法,因如來法身不是以色相具足為因,而得無上菩提的。

[莫作是念]即是勸不要生前所說之想法,認為因具足相故而得法身。

具足相乃是色性有相,非法身正因,有相與無相不相應,故說‘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菩提法身,則唯以無分別智為因,非以相具足可得。然無相者非斷滅之空相,如福德相虛幻空寂,但並非斷滅之虛無。菩薩但應以般若智照了諸法實相,從而不黏著於虛幻色相即可,不得以斷滅諸相而取著法身,因斷滅相者已墮頑空,非中道實相。

其它譯本中,義淨三藏的譯文沒有這段經文,而剩余的則文句有差別。如玄奘譯文是:“善現!汝今勿當作如是觀。何以故?善現!如來應正等覺,不以諸相具足,現證無上正等菩提。”菩提流支三藏譯文是:“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以相成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真谛三藏的譯文是:“須菩提!汝今不應作如是見:如來以具足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須菩提:菩提法身雖是以離相而為正因,但非是斷滅諸相。你若認為以斷滅諸相而為正因者,則發菩提心之菩薩乘行者,即取著諸法斷滅之相了。因此切莫生如是顛倒之想。因為,正發菩提心的菩薩是不會取著於斷滅空相的。

[於法不說斷滅相]謂發心菩薩知因而說果,離斷常顛倒,故不說斷滅。即菩薩雖得涅槃還住生死,無實有生死可斷。若斷滅生死者,即如同二乘住著涅槃之相,非究竟正住菩提,以此故名不說斷滅相也。

當佛陀對尊者宣說了,法身菩提之果不是以色相具足而為正因的,有人聞後即生起一種斷滅誤解:以為斷滅諸相,即是獲得法身菩提之因。或者說認為,法身無相即是斷滅之相。

釋迦世尊為破除此種斷滅邪見,故而告誡尊者道:不要生這樣的斷滅見,因斷滅之空非法身空性。法身菩提離空有諸邊,非空非有,非斷非常。故若取著色相即為真佛者,是落入常見之中,若取著斷滅之空者,即落入斷見。正發菩提心的菩薩乘行者,因依般若智照見諸法實相,非空有、斷常,故而發菩提心時,離空有斷常的分別取著,於法不說有相及斷滅相,以此而為發心之正因,故能於果地上得證法身菩提。

本經中所言之‘離相’是指離心之顛倒,不取著於法相之意。並不是說離有相有空可取,照見諸法實相而不起顛倒取著,即是離相。

又,福德及一切諸法雖於究竟義上而言,空無所有,但並非是於緣起顯現中也不存在。菩薩捨離諸相執著,並不是於名言緣起中取著空相,而滅緣起幻相。因幻相本來虛幻,何必頭上安頭而造作一個‘捨’及‘滅’的執著呢?例如:有眼病者,見眼前虛空中狂花亂舞,此空花非空而有,乃因眼病而幻化,故若欲空花滅者,當除眼病,不得取著空花而生斷捨。若眼病消除,則空花自滅,故亦不得取著滅花之空。菩薩由般若智照了諸法空相,了知輪回涅槃本來空寂,故無輪回可捨,涅槃可證之執著。

今引諸譯本之文而作對照:義淨三藏的譯文是:“汝莫作是見。妙生!諸有發趣菩薩乘者,其所有法是斷滅不?何以故?趣菩薩乘者,其法不失。”玄奘三藏的譯文是:“善現!汝今勿當作如是觀。復次,善現!如是發趣菩薩乘者,頗施設少法若壞若斷耶?諸有發趣菩薩乘者,終不施設少法若壞若斷。”菩提流支三藏譯文是:“須菩提!汝若作是念: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相。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不說諸法斷滅相。”真谛三藏譯文是:“須菩提!若汝作是念:如來有是說:行菩薩乘人,有法可滅。須菩提!汝莫作此見。何以故?如來不說行菩薩乘人有法可滅,及以永斷。”壬三約因成果相攝從行理。辛一攝三相以從實竟。

 

辛二校量其德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須菩提:若有菩薩以滿恆河沙數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功德雖然很廣大,但是卻不如有人以了知一切法無我,而成就忍辱波羅蜜的功德多。

[得成於忍]即是成就忍辱波羅蜜,也即是證無生法忍。《大智度論》中說,究竟通達諸法本來無生之義趣,而能成就生忍、法忍。又此中所言之‘忍’有多重含義:確認、確知、無顛倒分別、忍諸苦樂而如如不動等義。如:義淨三藏把‘得成於忍’翻譯成‘得忍解者’,此中就有確認、確知的含義。

此中第一句所表,即能正發菩提心的菩薩,徹底了知輪涅本空不二之義趣,入如來正智之中,故不住著涅槃,能於輪回中行布施等六度,而饒益一切有情眾生。

第二句是說明,若菩薩雖能以般若智攝持而行廣大布施,其功德雖然不可思議,但卻不如菩薩由了知一切法空、無我、無生,而成就無生法忍的功德大。因布施乃助菩提道之法,而無生法忍乃是正得菩提之法,二者有主輔差別,故後者功德大於前者。

此段中所說的‘得成於忍’有唯識與中觀各三種之說。

唯識觀點而言的三種:一、本性無生忍,即以般若正智觀人法二相,乃是依遍計所執所起,本自無體,故而不起分別執取。二、自然無生忍,以般若智觀因緣諸法乃依他起性,非無因自然而生,由是故不取著自然性。三、惑苦無生忍,以般若正智觀知,於真如實相中,一切惑業、苦樂本無有生,故不起取著。依三性義趣生起證觀,於諸法不取不著,得成於忍。

中觀所說的‘忍’之三種:一、生忍,謂眾生雖加種種惡,心不嗔恚;又給與種種供養,心亦不歡喜;且觀眾生無初、中、後,不墮常、斷二邊,不生邪見。二、法忍,謂對於諸經所說微妙幽深之法義能不驚怖,且能勤學讀誦,而安住於教法之真理中,於甚深法中心亦無有掛礙。三、無生法忍,照知諸法無生,皆畢竟空,故心無所取著。如《大般若經》雲:“如是不退轉菩薩摩诃薩,以自相空,觀一切法,已入菩薩正性離生,乃至不見少法可得。不可得故,無所造作。無所造作故,畢竟不生。畢竟不生故,名無生法忍。”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為什麼成就究竟忍辱的功德,要超勝於布什功德呢?須菩提,因為諸菩薩不執著福德有自體,及不以福德為菩提正因故。

[不受福德]有二種差別:一、福德無實有自體可得,故不生受福德的執著。二、菩薩一切行持,皆為成就出世間無為法故,因此不受著福德。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問佛道:世尊啊!為什麼菩薩不受福德呢?

此中還有一層含義,既然菩薩不受福德,那麼菩薩如何能做到不貪受福德,而能真正地積累福德呢?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佛陀回答道: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無有自體,不應貪著,故說不受福德。

菩薩乘行者以智慧照了福德性空,為饒益眾生故而行善法,不取著於善法所感福德之相,故稱為不受福德。如是不貪著福德而行積累福德之行,是為正取福德,非貪著福德。若以貪著心而行之,則為越取,非真積累福德者。

此一句中是表明,菩薩應積累福德,但不應貪著福德。如義淨三藏之譯文:“佛告妙生:是應正取,不應越取,是故說取。”此中即有菩薩當正取福德之意。又如玄奘三藏的譯文:“佛言善現:所應攝受,不應攝受,是故說名所應攝受。”即是說明,菩薩應以般若智攝持,而行諸得福德之事,但不應取著福德之相。菩提流支、真谛三藏的譯文更是較明顯地表達這種意思,譯文如下:“佛言:須菩提!菩薩受福德,不取福德,是故菩薩取福德。”真谛三藏的譯文是:“佛言:須菩提!此福德聚,可得攝持,不可執取。是故說此福德之聚,應可攝持。”

這一大科中,總而言之,是宣說成就無生法忍的功德要超勝於布施的功德。因為真正的無相功德,只有以無生法忍攝持才能成就。若受著於福德相,而行成就福德之事,則非菩薩正行。故布施等雖功德廣大,但卻不能與成就菩提之根本的無生法忍相比。辛二校量其德竟。

 

辛三顯行體深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須菩提,若有人說:如來實有來(生)去(滅),坐(廣轉*輪)臥(入滅)等相,此人絕對沒有了解我所說的如來義趣。為什麼呢?因為如來即法界空性,無形無相,周遍一切處,如如不動,無來去生滅,故稱之為如來。

世尊在上文中宣說了‘菩薩不受福德’後,有人生起疑問:如果菩薩不受福德,那麼為何菩薩能以修自他轉換之法,將自己的福德轉與眾生呢?如釋迦佛捨二十年壽量福德,轉留與未來的眾生。若是不受福德的話,如何會有佛捨壽量之事呢?以此推斷,菩薩還是受福德的。那麼世尊又如何說‘不受’呢?

此段經文中表明,如來乃無相法界之體,無來去生滅,亦無有說法入滅等相。無此諸相差別,又哪會有福德可受呢?如來法身無相故無所受,然則如來報化二身乃為利益眾生而現,隨順因緣則受福德,故名言中有捨壽量福德加持未來眾生之事。

 [若來]即是指釋迦世尊成道而來。

[若去]即是指佛入涅槃而去。

[若坐]即是指世尊成道說法利益眾生之時。

[若臥]即是指佛陀於娑羅雙樹間,示現即將入滅,而說涅槃等事。

釋迦如來示現降生、成長、出家、修行、成道、說法、涅槃等相,這皆是百千萬億化身之一所現的方便,而如來法身無相,無有此等諸事差別,故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於名言中,諸佛如來真實地成就了真理之道,並乘真理而來示現正覺之相,廣說教法度化眾生。依所證究竟真理,確實獲得了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也即是乘真理之道而入究竟寂滅。眾生確實被無明覆敝真心,流浪生死輪回之中。眾生得度因緣成熟了,如來於輪回中示現八相[1]。此就名言中觀待報化二身所說,但若從究竟勝義谛而言,如來法身無形無相,湛然常住,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如來報化二身所現一切事相,皆如鏡花水月,報化二身本來即是幻化,更何況彼之生滅現象呢?如:水中月影,乃由天上明月假借於水而得顯現。若水清則能顯現,若水濁則即不現。無論水月現與不現,而空中之月本無來去,皆由水之清濁顯現水月生滅來去之事。如來法身及報化二身,也是這個道理。法身本來湛然空寂,由眾生心之因緣而現報化二身,也由此而現來去生滅之相,實非是如來法身而有來去。

法身如如不動無來去生滅(如空中月),若眾生心希求得佛攝受,而成就解脫道(如水清淨),則必能見報化身成就佛道等事(如水月出現),這即是於無來中而來;但若眾生心不希求佛陀攝受,反而希求於五欲等事(如水污濁),則與佛因緣已盡,故報化身佛現入滅涅槃之事(如水月不現),這即是無去之去。

報化二身有示現威儀神通等事,即如本經開頭時,佛陀於將要用餐之時,示現著衣、持缽、乞食、用餐、洗足、敷座等事,這皆是報化身所現的事相,並非是如來法身中實有此等諸事。

如來所現報化身之種種行相,其體性深幽,非凡夫分別識心可知,故不得以凡夫計量分別之心而揣度之。辛三顯行體深竟。

 

辛四顯行德分量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雲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須菩提:如果有人碎三千大千世界而為微塵,你認為如是之微塵多不多呢?

須菩提尊者回答:非常多,世尊!為什麼呢?因為微塵非實有,若是實有者,佛陀不會說彼是‘微塵眾’了。所以,佛陀說微塵眾,究竟觀之則非實有微塵眾,只是名為微塵眾而已。

[非微塵眾]非如外道等人所認為實有微塵,因微塵亦非是獨立存在故。

此中以世界碎而成為微塵,表明世界是由微塵聚合而成。既然是由其它元素聚合而成,也說明世界非是獨立實有的存在,因是微塵和合而‘生’之故。又宇宙間任何有形有相的事物,無論大小都是由眾多元素組合而成,地球乃至於銀河系,以及整個宇宙萬有諸法都不例外。而一個大的事物更是由無量無數個微塵組成的,因此一個事物本身就不是獨立存在的。現象界的事物存在只是一種相對的存在,非絕對實有存在。就連組成世界的微塵,若詳細觀察思維,則也沒有絲毫實有存在,如本經前面所說‘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若微塵是實有存在,就不會有微塵合成世界的事情,因絕對存在的事物是永恆不變的,獨立的事物不可能相合,所以就不會有組合成世界的概念。

此段中還有一層含義:即以微塵與世界,而表空有諸法,及法報化三身不一不異之義趣。如:世界是諸微塵聚合成的總相,因此世界與微塵從本質而言是一不是二。但從世界與微塵的別相而言,二種在顯現上各自不同,所以非一。宇宙間萬有諸法,皆非實有,自性本空,有由空幻化而生。而所謂的‘有’是幻有,故不礙於空。從究竟而言,空有不二而非異體。但從名言世俗而言,顯現上二者是有差別的,故非是一體;如來法身與報化二身,從本而言,三者無別。經文中‘世界’譬喻法身,‘微塵’譬喻報化身。一世界有無量無數微塵,一法身中可以顯現無量無數報化身。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對佛陀接著說道:如來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也並非是如凡夫所認為的實有,只是假名而已。為什麼世界也非實有呢?因為若世界是實有存在的,則亦等於說一合相實有存在了。但如來說一合相,也非實有,只是名言假立的概念而已。

[一合相]指由眾緣和合而成之一件事物的總相。如本經中所言之‘世界’即是由微塵和合而成的總相。世間凡夫認為諸多因緣和合而成的事物是實有的,比如說:人我、世界等。而一合相實有的這種謬執,若對自身人我而言即是我執。凡夫認為一合相是實有,因此本經中說‘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

[則非一合相]即是指如來所說的‘一合相’,非是實有的。因一合相的顯現乃是由諸多因緣而形成的,既然是多緣聚合,則必定無有獨立自體。又如世界之總相乃是微塵聚合而成,而聚合成世界的微塵都是虛幻無實的,更何況世界呢?世界這種總相無實有,那麼依之而命名的一合相也是一樣無實的。眾因緣和合而成的事物,在顯現的剎那都沒有實有生起過,乃至在顯現中持續不斷地現起,也並非是真實有住,因是無常而剎那剎那間變化之故。

[是名一合相]即一合相非實有,乃假名而已。我們佛教的教法說一切法乃因緣和合而生,並非是承認因緣和合而生的法是實有,而是說明凡是因緣所生的事物皆是無實的。所以不僅是一合相非實有,乃至於一合相的名稱文句也是無實的。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佛陀聽須菩提如是所說,而說道:須菩提,所謂的‘一合相’有名無實,於實相中無‘一合相’之戲論言說,但是凡夫因不悟諸法實相,故生一合相實有的執著。

上科中因有人將如來報化身執著為真身,而起如來有‘來去生滅’等相的邪見。世尊以‘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等義,破除了此種邪見。今以微塵與世界而譬喻法報化三身不一不異,故不得以凡夫分別心執取一異之相。這是表明不僅三身無實,三身之名亦非實有。此科經文後半段所說的‘世界’及‘一合相’無實,乃是總地說明因緣和合無實無生之義趣。如:夢中所見一切均非實有,但為令夢者覺醒之故,而安立彼等對境之名,實則一切所見以及境相名句皆非實有。世間諸法本非實有,而相應所立總相別相之名句也非實有,只不過是借虛名標假法而已。

佛陀建立言教,依勝義與世俗二谛表述諸法性相,雖建立了諸多名稱言說,但卻從來都沒有說過任何一法是實有的。因此,作為一個行菩薩道的佛弟子,若欲成就菩薩道之真實行持,必須要通達般若義趣(實相般若),啟發自己內在的般若妙智(觀照般若),攝持自己身口意三業,令一切所行成就菩薩之德(文字般若)。辛四顯行德分量。庚二攝歸實相。己二約行釋其余疑。戊二廣答顯相竟。

 

戊三結成前義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須菩提,若有人言:佛說實有我人眾生壽者四見。須菩提,你認為此人有沒有通達我所說義呢?他的言說正確不正確呢?

[我見]指執著有實我之妄見,亦即於非我之法,妄執為我。

[人見]即妄執人有不同的生命及人格,認為人是實有的邪見。

[眾生見]即執著眾生為實有之妄見

[壽者見]即指妄執壽命長短實有的邪見。

這四種乃是顛倒見,是凡夫共同具足的邪見。在佛陀講述了‘一合相,則是不可說’後,有小乘行者認為,既然如來說眾生有此四種顛倒之見,那麼此四見應該是實有的。若離此四顛倒見,也必然有清淨見可得了。為什麼呢?因既有言說必有其體,心攀緣於有故。如世親菩薩雲:“但隨於音聲,凡夫取顛倒,非無二得道  遠離於我法。”

此段主要是佛陀見有小乘行者雖離世俗凡夫倒執,但卻取著於法相而起顛倒,為破除執著法相之所知障,而宣說四顛倒見及離顛倒的清淨見均非實有。

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回答道:世尊!此人不解如來所說之究竟密意。為什麼呢?因為,世尊說我人眾生壽者四見皆非實有,只是借假名而表法,唯名字相而已。

一切萬法本來無我無生無實,但眾生迷惑不覺而虛妄計執實有。佛陀為破眾生倒執,隨其所執建立名言,而說眾生有我、法二執。一切眾生雖有如是顛倒邪見,但此諸迷執非是實有存在。如:夢者在夢中不覺夢境真相而生迷惑,此迷也非是實有,因夢既然非實有,而由夢所生之迷也必定非實有。同樣的道理,一切法及眾生皆非實有,眾生雖迷諸法實相而生顛倒見,但所謂的‘顛倒見’也非是實有。雖然眾生顛倒亦非實有,但因不覺而妄墮六道輪回感受諸苦,佛陀為令眾生覺醒,故建立如是名稱文句。名言文句之安立只是方便,並非是於實相中實有存在。

    前文中宣說四相非實有,此處宣說四見無實有,前者破相,今乃是破見。前面所宣講四相是比較粗大的執著,而此處所講‘四見’比較細微。若修行者雖然去除了凡夫四種顛倒見,但卻認為我人眾生壽者不可得是實有的,那麼即生起了取法相執,落入了所知障中。若認為實有我人眾生壽者見可斷,實有清淨見可取著,亦是取著法相。菩薩行者於捨離我人眾生壽者四見執取的當下,心無有任何取捨而安住實相般若中,行見無所見,離虛實之中道。如世親菩薩偈頌雲:“見我即不見,無實虛妄見,此是微細障,見真如遠離。”戊三結成前義。丁二約其行事辨三種般若。丙二廣辨般若實相竟。

 

丙三結說究竟分三:丁一正結經首之問;丁二結顯勝德;丁三明利他說法勝用。

 

丁一正結經首之問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菩薩乘行者,對一切法應當如上所說一樣,依般若甚深義趣了知諸法無實,發起般若觀智照見實相,以無分別智所見理趣而生信解。不僅不取著非法相,亦不取著於法相。因為所說之法相,亦只是名言假立,並非於實相中實有存在。

此中所言之‘發菩提心者’,乃是指如法照見諸法空相,而發起無上菩提心者。因為若不是如法照見諸法空相之人,必然不能信解佛陀所說般若義趣。所以,能正發菩提心者,是此處所說的能修持般若中道禅觀之人。

[於一切法]即是發起菩提心的行者,所面對的一切境界。這是顯示修行者離相無分別,是於什麼法行如是之行。此處標明‘一切法’即是指空有、法非法等一切法。

[應如是知]依上面佛陀所開示的甚深般若理趣,如理參悟而發定解。

[如是見]即除生起比量定解外,還要於現量中照見諸法實相。

[如是信解]即通過聞思二慧生起比量定解,再以現量照見而生不退定解,依此二量生起不退勝解信。

[不生法相]即不僅不取著於諸相,亦不取著於法相。這是標明不落入所知障的法執之中。

此科中主要是說明二種義趣:第一明無法之義,第二如何發起中道禅觀。

第一明無法之義:本經前面大部分的經文都在講說,一切有相之法都是虛妄的義趣,而從上科開始就宣講到了,不僅有相諸法不可得,就連诠釋諸法的佛法法相亦是虛妄。不僅有相非實有,而且所謂的‘無相’亦非實有可得。煩惱虛幻不可得,菩提清淨自性亦非實有。

第二如何發起中道禅觀:此處經文中所說的‘知’乃是於止息一切緣慮分別心之心時,心光不昧,無分別而自照,如水面沉靜月影自現;又文中‘見’,乃是基於止的基礎上,發起的勝觀。如實了知諸法皆空,而心不生取著分別,妄念分別當下止息,妄心既然熄滅,則真心自然現起。於無念中不落無記而自明,於明覺之時,雖明慧不昧照了諸法,但卻不取著見相,不起能住所住顛倒。於如是境界中,斷絕法相取著,不修整不造作,如此即是無上禅觀。

在其它譯本中此處有所不同,如義淨三藏的譯文是:“妙生!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解。如是解者,乃至法想亦無所住。何以故?妙生!法想、法想者,如來說為非想,故名法想、法想。”玄奘三藏的譯文是:“佛告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應如是見,應如是信解,如是不住法想。何以故?善現!法想、法想者,如來說為非想,是故如來說,名法想、法想。”菩提流支三藏譯文是:“須菩提!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如是不住法相。何以故?須菩提!所言法相、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真谛三藏的譯文是:“須菩提!若人行菩薩乘,如是應知、應見、應信,一切諸法;如是應修,為令法想不得生起。何以故?須菩提!是法想、法想者,如來說即非想,故說法想。”

從一個譯本對照來看,很容易看得出此段中具足兩重含義,即‘無法’與‘般若禅觀’。而般若(中道)禅觀,必然是依了知諸法無實,以及法相無實無得的基礎上才能成就的。這也是世尊在本經中宣說空理的主要目的。一切眾生因不悟實相而生顛倒,故有輪回生死。欲令眾生出離生死輪回,必當破除眾生對幻相的實執。空理雖然可以破除眾生的迷惘顛倒,但是無明習氣卻是要依自性禅定方能斷盡的。所以,凡修行佛法者,不僅要開發無上智慧,而且還要依本性智慧發起禅修,令自性不動境界圓滿顯發,如是則即身中必能成佛。

又,於本經開頭須菩提以四事而問佛,即:雲何發心、雲何住、雲何修行、雲何降伏其心。此中[應如是知]即如是知諸法實相後,而發菩提心;[如是見]即無別照見實相而住中道正智,此即總結回答第二問;[如是信解]即發心行者安住在所生信解之中,令心不退不昧,即是菩提正修;[不生法相]即心不取著有相、非相、法及非法相,平直而住,即是降伏其心的方便。丁一正結經首之問

 

丁二結顯勝德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佛陀對須菩提說:若有人以遍滿無量無數世界的七寶來行供養布施,所得功德必然廣大無量。但若有發起菩提心的善男子及善女人,能讀誦受持以及為他人講說此經,以及經中四句偈頌等,而此人所得福德要遠超前者。

能讀誦受持本經者,雖是凡夫但由於般若之力加持故,令讀誦受持者如佛及塔廟一樣,如經中所言:“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故能淨信受持《金剛經》者如佛之化身。又能發起菩提心誓願成佛者,本已入如來家,何況能代佛說法而利益眾生,故此等之人所獲福德要超勝於前者。

[為人演說]即是自己通達本經法義後,以大慈悲心為究竟利益眾生故,宣說本經甚深義趣。此乃是無上的法布施,但必須是基於自己無誤通達的基礎上。若自己並沒徹底通達,就去為他人似是而非地講法,這只會造下惡業,不會有真正功德。但若具足了通達之智而說法,則功德不可思議。不僅講法者有如是功德,聽法者亦能獲得無邊功德。如《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二雲:“佛說二人得福無量,一者專精說法,二者一心聽受,是故汝今應說,我當聽受。”

《金剛經》中的這一段,是總結讀誦受持本經的功德,要超勝於世間一切有相福德。丁二結顯勝德竟。

 

丁三明利他說法勝用

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如何是如理正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呢?說法者無能說所說之執著,心安住於空性中如如不動,如是即為正說。

此一科中是說明,唯有心離諸相取著,安住般若空性中,不起能說所說之顛倒執著,而宣說《金剛經》甚深義趣,才是真正如理如法的。

這也說明如來不僅於自證境界無有少許執著,而且雖現起大悲化身,幻化於無量世界中,常坐道場而為眾生廣說法要,但卻不取著於相,這是無說而說。若心取著於相而說法,又於說法時有能所顛倒執著,則此人說法不隨順實相,如此縱然經無量劫宣說無數經教,所行只是有相善法,所得功德也只是有為功德。如此必不會有像本經所說那麼大的功德。若欲以講說經法獲得無為功德,則必須要如此處所說一樣,不取著於相,如如不動安住空性中,無誤地宣說法義,如此則必然獲得無上不可思議的功德。

[如如不動]即指宣說法要之時,不取著於有為之相,如真如自性一樣,清淨湛然不動。

菩薩乘行者,若正了知本經具足如是廣大難思之功德利益,應當遍觀如母有情為諸苦所迫,而發大悲心為眾生說法。於說法時,務當契合真智不生顛倒。雖宣說法要,但不以名言而說教法實有,以無說而說為真究竟。若能如是說法則為正說,若非如是說法者,必是心有染著,非是正說。

在其它譯本中,此處的文句有所不同。如義淨三藏的譯文是:“雲何正說?無法可說,是名正說。”而玄奘三藏的譯文是:“雲何為他宣說開示?如不為他宣說開示故。名為他宣說開示。”菩提流支三藏的譯文為:“雲何為人演說?而不名說,是名為說。”真谛三藏的譯文是:“雲何顯說此經?如無所顯說,故言顯說。如如不動,恆有正說。”諸譯本中,愚認為義淨、真谛、羅什等三人的譯文較好,而玄奘、菩提流支三藏的譯文,不是能很明顯看出來,如何說法為正說的義趣。

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為什麼說法者,要離一切相而說法呢?因為,凡一切有為法相,都是虛幻不實的。皆如夢境、幻相、水泡、影像一樣無實,又如晨露與閃電一樣無常。事物本身實相就是這樣的,虛幻無實無常乃是一切有為法的真相。所以,修學佛道乃至於宣說佛法者,皆當隨順實相而起現觀。

此一偈頌,乃是以九喻的方式,宣說諸法虛幻無實無常的義趣。雖然偈頌中只有夢、幻、泡、影、露、電六種,這是翻譯者為文體通暢之故,將九喻減少為六種。如義淨三藏的譯文即是:“爾時,世尊說伽他曰: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玄奘三藏的譯文中也是九喻,譯文如下:“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菩提流支三藏的也是九喻,如文:“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真谛三藏的譯文是三句:“應觀有為法,如暗翳燈幻,露泡夢電雲。”

以下依次解釋九喻的含義:

(一)星喻,即指星宿於夜間即顯明朗,而晝時為日光所照,皆隱而不現;以此譬喻眾生昏迷,執著諸見而自以為明了,若以正智之心照之,則眾偏見皆滅。

修行者當知,當我們面對諸法而心生分別執著之時,當知由分別心所起的一切心念皆是顛倒,故務必令自心安住在般若觀智之中,而不隨分別心起顛倒想。

(二)翳喻,謂人目有障翳,則見空幻之花等幻相;以譬喻眾生為無明覆障,則見一切有為虛妄之境界。

因此,修行者當觀諸相如翳,於對一切所緣外境之時,依定解而照了皆是虛妄顯現,如空花等,本非實有。如此而心不取相,見相離相。

(三)燈喻,即指燈因油、電等而焰燒無窮;以此譬喻眾生之妄識,依貪愛諸種境界而生生不絕。

修行者當觀識如燈,依止貪愛而起,雖然照現諸相,但亦虛幻無主。當於諸相現前之時,心不生取著而自明,雖明然覺照卻不住任何一邊,如此即是心性自明自現的竅訣。

(四)幻喻,謂諸種幻化之事,無而忽有,體本不實,此皆因幻師咒術之力而假作種種形相;以‘幻’譬喻世間之山河大地,皆是虛妄幻化,此因眾生惑業之力,故而妄有種種境界。

因此,修行者當觀器界如幻,世間種種,從妄緣生,幻力變起,無一體實。如是正確了知後,而捨棄對器世間的執著,生堅定不移的出離心。

(五)露喻,謂晨露沾於草木而不久留,為風所吹須臾即落;以此譬喻眾生之幻身,雖於世間短暫留住,然而為無常風所吹之時,則倏忽變滅。

修行者當觀身命如露,只是暫時住留,死已經是確定的結果,但死亡到來卻不定時,若無常一到,縱使權力地位財富再多,亦不能轉變,故當念念不忘而觀無常,珍惜暇滿人身,精進修行佛法及種種善業。

(六)泡喻,泡,水泡。謂水泡因渧(水點)、水、風三者和合而成;以譬喻眾生因根、境、識三法和合,而有苦樂受用之境。

修行者當觀一切苦樂諸受,如泡一樣虛妄無實,只是由虛妄心識取著外境而生的顛倒覺受,非真實實有。因根境識三者本非實有,由此所生之覺受亦是虛幻,故心不應生執取。

(七)夢喻,謂一切有情白天時,心攀緣於諸塵境界,而夜晚時,心有所想則有夢生,或因亂想牽動惑業而感夢境,二者惟因想而生,本無實體。

佛經中以‘夢’譬喻眾生緣念過去而造作諸事,境雖已滅,然緣想即現,一切有為之法,亦皆因妄想而成,猶如夢境。故修行者當觀過去之事如夢,心不念過去而生執取。

(八)電喻,即所謂之雷電之光,其性質是剎那不住;以此譬喻一切現在諸法,猶如電光,倏忽變滅,無有片刻停住。

修行者當觀現在一切對境諸相皆如閃電,生時即滅,剎那不住,雖暫時有,倏忽便亡。

(九)雲喻,雲彩聚集能降雨澤,然又代表能變現無常;故往往以‘雲’譬喻眾生之阿賴耶識含藏諸法,能持未來種種境界而變現不定。

此喻中所說義趣,即是教誡諸修行佛法的行者,當依九喻而起般若智觀,以此正觀契入諸法實相,方能斷除邪執顛倒,而圓滿無分別智之證悟。也唯有依了悟諸法如實之道,所發起的不動般若本智,才能超離生死,到達涅槃彼岸。如《佛說海龍王經》雲:“諸法如幻,興诳詐相。諸法如夢,所見無實。諸法如野馬,起顛倒想見不谛故。諸法如影,所作因緣無以為樂。諸法如水月,捉不可得,其相離行。諸法如響,本末悉空。諸法如電,晃現隨滅。諸法如畫,離YIN怒癡。諸法本淨,不為客垢之所沾污。諸法如虛空,適起尋滅無有處所。”

修行佛法者,若能依教所說而如是觀照諸法,不迷實相,於一切日用中心無所住,如是即是最無上的修行。那麼在今生之中必然能成就無上菩提,毋庸置疑!丁三明利他說法勝用。丙三結說究竟。乙二正宗分竟。

 

乙三釋流通分分二:丙一明聞者受益行相;丙二說密咒准持經義。

 

丙一明聞者受益行相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佛陀宣說完《金剛經》後,當時,長老須菩提以及大會中的四眾弟子,還有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大眾,聞佛教言後,都皆大歡喜,並且發起了信受奉行此經之心。

這一段是流通分,是表述佛陀在講說完經教之後,在場的佛弟子們以及所有大眾的一種狀況。

[一切世間]即是說明當時在法會中的不僅是我們這個世間的天人及阿修羅,還有他方世間的天人、阿修羅。因佛陀說法之時,有很多其它世界的菩薩、阿羅漢,及天人等眾來聽法。所以,此‘一切世間’即是指包括其它世間來聽法人。

[皆大歡喜]這是一種聞法後生起的法喜,這種法喜是清淨愉悅之樂,非是世間欲望之樂。

[信受奉行]即聞法後生起了清淨正信,依堅定不移之正信發心受持教法,於日常中恭敬奉行所問之教誡。此中又有三差別義:一、說者清淨,不為取著利養所染故,一切言說堪當大眾生信心。二、所說清淨,及以如實知法體,說理如理,說事如事,所說皆是真理,故令聞者油然而生信心。三、得果清淨,見有諸聞佛法者,依解起行,而得無漏果位。以此事實所見,故令聞法者生歡喜信受之心。

這一科中,表明了在會大眾聽聞佛陀宣講《金剛經》後,已經受益匪淺的行相。這是結集經典之人,為表述當時情景所加的一段文字,也有勸信之意。丙一明聞者受益行相

 

丙二說密咒准持經義

真言:那谟婆伽跋帝 缽喇壞 波羅弭多曳 唵伊利底 伊室利 輸盧馱 毘捨耶 毘捨耶 莎婆诃

這是《金剛經》根本咒,前面已經廣泛地宣說了經教,開顯了甚深般若之義趣,而最後說出咒語是為了令當來有緣之人,依持咒而滅罪生福。

 

總結:

本經開頭世尊示現平常相,是表明佛法修證不離日用之行住坐臥。而能不能於諸相中獲得自在安穩,最關鍵的不是外在遠離事相,而是要於照見諸法實相時,能於內心中徹底放下顛倒執著。因為一切諸相既然本來虛幻,故不需要於外相中造作一個離的概念。又行者若欲離無常苦之逼惱,應當了悟無常中之真常自性。

我們所有修行佛法之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度脫一切眾生,而求無上佛道。然而欲成就佛道必當了解成佛的根本是什麼?有的人說:成佛的根本是三學、三慧。其實,這樣的回答是不完全正確的。因為無論三學還是三慧都只是修學佛法的綱要,但眾生真正能成就佛道的還是自己所擁有的真如自性。所以,無論修學哪一個宗派,都離不開菩提道的發心、住、修行、降伏其心的四個關鍵。而這四個關鍵,只有完全與實相相應方能真正具足。

本經中宣說無‘我人眾生壽者’及‘有相非有相,法相非法相’,前者是破除人我,後者是破除法我。通過這樣的破析,顯示出一個很重要的消息,那就是無論有情無情皆以真空為實相,故實相即是真如自性。因畢竟空乃眾生本具,故能成佛不虛;又此畢竟空中一切眾生本來一體,故度眾生實則即是自度,所以菩薩發心不著眾生等相。了知諸佛聖賢亦是真心所現,故雖然發心求證佛乘,而不起取著等相;一切諸法本空無相,凡生滅諸相皆自心顛倒所現,若心不顛倒則心自住安穩,故菩薩唯以實相無住而為所住;真如自心本來如是,無增減、生滅、斷常,故真正修行不應於自性中起對治取捨,應行無對治取捨之無為行;真如自心雖有名字,但並無實有相貌,故降伏其心之方便,即是應無所住。

總而言之,佛法修行最離不開的就是‘覺悟’二字。也就是說佛法之一切法門,都是以覺悟諸法實相為根本的。所以,若修行佛道不以覺悟實相為本修因,則一切所行皆非是真正的正修!

 

--------------------------------------------------------------------------------

57、八相:指佛陀一代的化儀,亦即其一生之生命歷程中的重大事跡。又稱八相作佛、八相示現、釋迦八相,略稱八相。所謂八相,有小乘八相說、大乘八相說兩種。前者即《四教義》卷七所說︰下天、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輪、入涅槃;一般皆以此說為依准。後者即《大乘起信論》所說︰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輪、入於涅槃。前後說之別,在於後者有住胎無降魔。按八相說始自無著世親時代,而後一說則可能源自我國。

 

上一篇:宋智明居士:禅與打坐
下一篇:宋智明居士:如何參究本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