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生活運用
禅人的事情有不斷用功和不斷起用的過程,一旦明白了就無礙了,就不會怕念頭,知道這個念頭是你的作用,可以這樣用也可以、那樣用也可以,你是主人,你不能說念頭好,也不能說念頭不好,它沒有好和不好,是你的一部分,是你生命的作用,只要你不跟它跑,不執著於它,那你就獲得一分自在,自然會安寧下來。因為清靜和安寧是你的體性,這念頭是你的用,用過度了,平時用得太多,所以說它太亂,像小孩子管不住了,就是這個意思。後來你要用就用不用就沒有,你的念頭是你很自在的妙用,也就不再是念頭了,到後來成為智慧光明。
人有它的習慣性,喝酒吸煙,他習慣成瘾了,戒不掉,離開它就不行。我們的吃飯、睡覺,我們的思想、工作都會有個習慣性,那麼這些習慣性形成以後,我們用智慧化解它的習慣性,這個被我們所用的主人,我們用它也可以,不用它也可以,修行後來就這個境界,而不是說非要這樣不可。
打座當中不要追求入定,要認識它的源頭,它從哪裡來?是什麼東西在念咒?要認識它的源頭,修行最終要明白自己,真正的源頭,真正的自我,沒有自己的自己,真正明白以後,就超越修行,也就是回到生活來,就是生活。
有的人在覺性當中,你看我聽到這個聲音,這是覺性的作用,這個作用是不要修的,它是原本的,只是它上面在它的作用處有些東西,有干擾的東西,就是人在生活上,積累了那些東西,如果你把這些去掉,佗就是原本的佛。只是當你不用去想知道這聲音的時候,它就是佛性的作用,你不用想就到了,它就是佛性的作用。
你既不住在清靜當中,也不怕染污,也不會執著於外部的世界,你的心住在當下,當下的一種覺性當中,那這個時候你會明白,明白原來就是這樣,那修行的一切目的就是回到這個地方。
你不需要有一個過程,比如說我要定下來,我要空,我要什麼樣,不需要執著這個,只要你明白,你作用的本體本身就是佛------佛性,那麼你處處不離佛性,處處不離開這個,這叫真修行。不管有念頭沒有念頭,都不離這個。他不需要把所有的法都修完,他已經成了道果了,還學什麼呢?就是用了,但是後來的人就不懂這個,他要學很多很多,結果被修行所障礙,就像佛教裡一個比喻:一個瞎子,他在一個黃金的房子裡,所有的家俱都是黃金鑄造的,非常高貴,但是他老是被黃金所傷,到處碰一下,碰出血來,因為沒有眼睛,住在黃金屋裡也沒有用,如果你是一個開眼睛的人,你不需要黃金的屋子,有一塊黃金就夠用了,夠生活了,日子過得很好,不要太多,主要是知道用,知道哪些佛法跟你相應,跟你有用,然後你在生活當中把這些佛法用活,體現出來,那就是修行。
為什麼要打座?打座就是要把妄想歇下來,如果你知道妄想的源頭就是佛性,那麼你不要打痤,它也歇下來,它被你所用,想也可以不想也可以,那你就超越打座的境界,。不是說我要訓練出一種功能,通過念咒我要放一道光,去出現一些特異的神通,不是為了這個。如果為了這個的話,那些外道都有,佛就不需要出世,印度的九十六種外道都有這個功能,佛就不需要出現於世間。
也不是因為吃和不吃,一定要吃什麼樣,一定要怎麼樣不睡覺,不是為了這些,而是對於吃,你達到了無礙,對睡眠這個境界你超越了,你超越了別人無法超越的東西,那些境界在你這裡不受障礙,你不會被這些所困擾,不會為睡覺、為工作、吃飯、穿衣困惑生煩惱,這也是一種超越就是一種修行達到真正目的的境界,別人整天為這些煩惱,人生的一切追求著,個人的享受,或生活本身的各種欲望,
但是你對這些本身就沒有困惑。所以古人講,生死大事,在我這裡也沒有,沒有什麼叫生死,生死都沒有了,還要為生命的一個個過程而擔憂?那就更加沒有,不是修行的人都沒有病,而是他面對病痛的時候,他沒有事情,他不會因為病痛而煩惱,這是他的心沒有病,他的心裡從此沒有病,他不會對人類發生的一切一切而煩惱、困擾,我們稱沒有無明,修行的結果就是要打破無明,悟到真實,然後一切的體驗都是真實,對他來講都是真實。他睡覺也是真實性,他吃飯也是真實性,他不要作樣子,我不吃飯,我不睡覺,或者冬天很冷的時候,穿得很少,我功夫高,他不會有這些,他穿多一點也沒事。他有一個適度,一個自然的一個度,他可以穿得少,他也不會說我一定要穿得多一點,但他穿得少,功夫就比你高,他不會這樣。
如果能夠領悟到這裡了,一切都是道,就是這樣,就是你的佛法,到後來你會覺得佛法已經沒有佛法了,就是生活,但生活已經不是生活,那是什麼呢?是你的作用,全部在你的作用裡面。農民種田,是他的作用,他的那個收獲,一年四季的果實,他的作用裡面出來的,他發現是他手裡的東西,他的菜,他的田地是他手裡出來的,是他作用裡面出來的,勞動創造了人類,就是作用,不同的勞動會產生不同的成果。如果你生活貧窮,是你的作用不好,你只能起這樣的作用,所以你的生活貧窮。有的人很富有,他作用在富有的地方,他能夠作用於發生財富的地方,是他的作用。人類的所有人,都是他作用的成果,他享受著自己的作用,一般的人會迷失,就是不安分地追求那種東西,不合理的東西,結果社會上有很多不正常現象,奸商也好,貪官污吏也好,他不安分,人類只要在作用處奉獻,作用處體現,人類的一切秩序會非常好,農民就好好地種田,不要去做生意了,畫家好好地畫畫,不要老是想到錢,你畫的好了,自然會有錢的,只要你的作用好了,你的結果肯定會好。但是你要認識自己,我怎麼去作用,我的作用點在哪裡,我在作用當中怎麼去體現最好的狀態,恰到,人文科學最高的境界,就是恰到好處的境界。種菜,他施的肥料,他種的季節,用的什麼種子,他要恰到好處,適合這樣的田地,他會收到最好的收獲,是個恰到的過程。
那麼這就是悟後的人生,他在作用處,能夠恰到好處地體現,有的人比較誠實,純樸,那麼他作用肯定也這樣,在純樸當中作用,那麼他面對那些比較狡猾的人,他就覺得自己沒有辦法應對,沒有辦法和他們周旋,那麼他的作用點肯定不是這種人,他不可能在這種人裡面作用,他要在純樸裡面體現,那麼他要找到他的田地,可體現自己純樸的地方,那他就找到地方了。如果很老實,純樸的人做生意,不行,他學不來,那種場合不行,人生要找到自己的作用點,那個是智慧,找到作用點去發揮,無論什麼人都是有用的,最笨的也是有用的,只要你放在適合的地方,體現他的價值,要去觀察,要去發現。
有一個我在峨嵋山碰到的一個畫家,他非常的內向,讀書也讀不好,父母跟他說,你就不用讀了,你喜歡什麼,他說我喜歡畫畫,他就一直畫畫,也跟過一些老師學些技巧,他自己覺得日子過得非常好,他跟人講話不會講,他碰到我的時候,講話講不出來,他的畫的藝術境界很高,還辦過很多畫展,他有成就,他就找到自己的作用點,他的人生很充實,一天天過得非常自在,他找到自己的作用點了。
就是找到這個點,需要機遇和智慧,為什麼很多人看相算命,他就是需要知道自己在哪裡找,我契合點在哪裡,我的命運是怎麼樣?所以他就是在哪裡找,我生意會不會賺?我讀書能不能讀上去?他就是通過那些來啟發自己,去找一個作用點,所以他們為什麼會有生意。
所以修行只是一個過程,他不是目的,目的就是你的作用,人生的作用,這個作用是無窮無盡的,一生又一生,不斷去作用,而且一輩子比一輩子好,今年比去年好,他的作用越來越好,這就是一種圓滿的人生。
像西藏的活佛,一世世地轉,轉一世好一世,他越來越殊勝,人生就這樣轉過來的,轉上去的,在作用處轉變。
我的體會是,我每教一個佛學院,都是一次提高,我到了那裡去看藏經,他們那裡的著作,和他們的法師交流,那麼在教學生的時候我用新的方式去教他們,那麼通過一次我的作用,就變化了,一次次上去,結果,教的學生,程度也越來越高,從普通的預科班到正科班,到帶研究生班,一步步上去了,然後超越教學,固定的教學超越了,不要固定教課,不要講一部經,隨機的講,面對不同的人我去發揮,在發揮當中我又有變化了,因為人不同,比如一百個人有一百個人的特點,我跟他們講一百種話,那一百種話在我的內在揉合的時候,又產生新的東西,新的智慧,新的作用點,他又會產生。比如畫家、哲學家,各種各樣的老師,各種各樣的人物,他們的一種作用,人生體現在我們這裡,人生的進步是這樣來的,一種交融中的體現,你要和人接觸當中,發現你自己的內在,內在的智慧,也找到自己新作用點,轉到後來他沒有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