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的產生與對治
學誠
煩惱是怎麼產生的,產生了煩惱以後該怎麼辦?這是我們學佛人所要面對、解決的主要問題。
釋迦牟尼佛曾經大講特講人生諸苦,並以此作為全部佛法的基礎。生活富足的現代人,或許會認為,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人生諸苦,只是古代奴隸 社會的生活情況,在文明發達的現代社會,應是過時之論了。其實不然。只要我們仔細觀察一下現在的社會和生活,煩惱和痛苦不但沒有減少,而且在不斷地增加。比如:失業之苦、破產之苦、炒股虧跌之苦、購物被宰之苦、通貨膨脹之苦、環境污染之苦、抽煙吸毒之苦、心理失衡之苦,等等。釋尊把煩惱和痛苦簡要地歸結為 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怨憎相會苦、五陰熾盛苦。其中生老病死之苦,是人類現有的生命形態,天生便具有的缺陷,不是富足 的物質生活、發達的科技和醫療技術所能改變的。
我們從投胎的第一念,就是生命的開始,也就是煩惱和痛苦的開始。人們常說“十月懷胎”,一個人從投胎到出生的整個過程,要經歷十個月 的時間。十個月在母親的肚子裡,有什麼煩惱呢?佛經上說,母親飯吃多了,或者飯很燙,胎兒就會感到有一座火山壓在身上一樣,是很痛苦、很煩惱的;如果母親吃的食物很冷,胎兒就會感到象一座冰山壓在自己身上,也是非常難受的。母親有時在工作,有時在運動,胎兒也在跟著顛簸、滾動,也是很苦惱的。母親身體不舒 服,或生病,也會影響到胎兒。十個月以後,嬰兒就要誕生。誕生後第一聲就是“哇”地大哭,因為細嫩的身體跟外界接觸的時候,產生刺激和痛苦,因此會哭。他的誕生和死亡一樣,都極其痛苦。不僅母親很痛苦,家裡的其他成員很擔心,嬰兒的本身也是非常地痛苦。現在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父母親的素質比較高,懂得接 生的方法,對嬰兒的傷害可能會少一點;對醫療條件和接生常識都比較缺乏的一般群眾,處理不恰當或不圓滿,後果就更大了。嬰兒出生以後要吃奶,他就跟母親的生命又連在一起。如果母親的奶水不夠,嬰兒就會營養不良。如果母親經常發脾氣,煩惱很強,奶水就會有毒素,影響到嬰兒的身體和性格。氣候的冷熱也會給他帶 來煩惱,噪音大、貓狗叫、看到生人,會使他受到驚嚇,他就使勁地哭。隨著年齡增大,六根不斷接觸到周圍的事物,生起厭惡和貪求的念頭。現在大都是獨生子女,小孩要什麼,大人都盡量滿足他的要求,小孩缺乏理智,而大人卻都圍著小孩轉。這樣養成習慣,稍有不順,就會發怒,使他長大以後,貪欲和瞋恨的心越來越 重。現在是工商時代,大人的工作很繁忙,城裡流行請保姆,或者請親戚朋友看管,無形當中,割裂了子女與父母的天然感情。小孩長大以後,就不喜歡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這也是有因果報應的。
進入少年時期,古人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其實現在的少年,煩惱眾多,首先是學業的壓力。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升學競爭一直很嚴重,學校對學生采取疲勞戰術,對青少年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其次,青少年時期人際交往越來越多,對外界的新鮮事物非常好奇,很想去了解認識。但作為少年 人,思想不成熟,文化知識不夠,社會經驗也缺乏,很容易受到外界力量的影響和支配。如果交上吊兒郎當、不大正經的朋友,會染上很多壞習氣。隨著社會閱歷的增加,青少年的分別心和各種欲望也在飛速地增長。同學之間會有攀比,自己家庭條件不好的,沒有錢去享受,就會很苦惱。看到社會上燈紅酒綠、榮華富貴,耳濡 目染,貪欲漸增,對自己今後的人生旅程會做種種打算,其目的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各種欲望。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傷心苦惱。不明智的,甚至會使出種種不道德的手段。古人常講:“人到無求品自高。”因為你的貪欲少了,煩惱自然就少了。煩惱少了,智慧就高,人格也就提升了。現在,世俗社會有些學校,盡管拼命灌輸各種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但對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如何修養道德,如何克服壞習氣,卻很不重視。這樣導致青少年,從家庭到學校,一直保持著任性、自私的 心態,性格和心理方面就不會健康。從小的立足點歪了,象蓋樓一樣,將來就有傾塌的危險。一切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欲,將來有能力、有思想、有知識的時候,做出來的行為就更可怕了。現在社會上講什麼“濃縮人生”, 一切為了享樂,犯罪坐牢也不怕,更談不上什麼信義和孝敬。實際上苦惱和困惑一直纏繞著他們。
人到青年和中年時期,猶如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許多變化和選擇,糊裡糊塗之中,人生已然定型。得意的縱情享樂,失意的心灰意冷。 結婚成家之後,煩惱和困難更是紛至沓來。一切都要為家庭考慮,掙錢、應酬、住房、孩子……從單位一直忙到家裡。現在社會流行高消費,而錢又不好賺,無形之 中壓力就非常大,若金錢和地位不如人,就會覺得對不起家人,看到朋友也會不好意思,煩惱和痛苦實在不輕。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事業上正處在挑大梁的時期,身心負荷最重,損耗也很厲害。現在社會上離婚案件越來越多,說明各種社會問題對家庭的壓力和沖擊,也說明人們的煩惱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內心沖突越來 越尖銳。到大城市的街道上看一看,不少人的臉上都顯出浮躁、無奈的表情,一個個行色匆匆。即便是有錢人,有時顯示出一些富貴和安逸,心裡難免會有幾分恐慌,怕貨幣貶值,怕股票下跌,怕被偷、被搶、被綁架。
人到老年,更是苦不堪言。身根漸衰,心智恍惚。牙齒不好用,想吃的吃不下去。眼睛不好用,想看電視也看不成。想跟人聊天,耳朵又聽不 清,別人也懶得理你。心中實在是苦惱。若遇到子女不孝,受到打罵和歧視,溫飽也會成為問題,煩惱就更大了。老年人還時刻存在對死亡的恐懼感。當小孩的時候,過一年,感覺長一歲,很高興。小孩就盼著快長大。到了老年就不如此了,只希望日子能過得慢一點。其實,從小孩到老人,每天都在走向死亡。
死亡就象搬家一樣,身體象一座房子,房子壞了,我們就要搬家。如果此生修了很多善業,就象賺了很多錢,可以搬到一個更舒適優越的地 方,甚至可以移民到國外去。假如此生造了很多惡業,就象欠了別人很多債務,我們要走,討債的全都找上門來,糾纏不清,使你難以脫身,以後也只能搬到一個更加貧困惡劣的地方。人死之時,身心剝離,痛苦不堪。業障翻起,識心妄動,現出種種境界。善業重的,心理鎮定,境界也較溫和。惡業重的,現出恐怖之境,心恐 意懼,隨境而轉,受種種苦。家人也會感到不安和悲傷。來世會投生到什麼地方,就看我們一生所造善惡業力的對比,哪一種力量大,就投生到哪一道。
從小到大,災病難免。有些人一生都伴隨著疾病的折磨,實在是苦不堪言。現在雖然醫療技術很發達,但由於人們所造的惡業越來越復雜,疑難疾病的種類也就越來越多。
不僅生老病死是苦,即便是榮華富貴、天倫之樂等感受和境界,也統統是苦。因為一切諸樂不能無條件地產生,都要依托足夠的外緣,所以快樂是不能自主的。隨著條件變化,轉瞬即逝。苦樂不相捨離,快樂之後,痛苦會接踵而至。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之時,就是觀察眾生有生、老、病、死之苦。眾生之所以有“老死”,是由於有“生”,有“生”是因為有“業有 ”,即過去世所造的善惡諸業,決定今世出生到相應的世界。“業有”是因為“取”,即眾生對外物的執著和貪取,為得種種上妙境界,周遍馳求。“取”是因為“ 愛”,即眾生對異性、外物和境界的愛戀和迷惑。“愛”的生起是因為有“受”,即六根對外界事物的領納和感受,生起苦、樂、不苦不樂的分別。“受”的生起是 因為心依靠六根接觸外境,產生“觸”,即人體器官對外境的感知。“觸”是因為有六根,即“六入”,才能生起。“六入”的形成是因為生命在母胎裡有“名色” 的活動,即胎兒存在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成長。“名色”的產生是因為“識”,即投胎生靈的根本意識。“識”來自 “行”,即前世身、語、意三方面的善惡諸業。“行”是因為“無明”,就是眾生迷惑無知,不明善惡因果,不明生死因緣,不懂佛法,難以覺悟。
人生諸苦是起源於內心的各種無明和煩惱。在佛經上,煩惱有許多別名:“惑”、“漏”、“垢”、“纏”、“使”、“縛”、“結”、“雜 染”、“塵勞”等等。具體一點還有:三毒、四倒、五蓋、四漏、七結、十使、六隨眠、十六心垢、二十一心穢等。“八萬四千煩惱”,歸根於“貪、瞋、癡”三 毒,也可以歸根於一個“癡”字。貪,就是貪欲,包括對食物的貪求,對異性的貪占,對生活用品、玩物器具的貪愛、嗜好,到貪財、貪名、貪權位等等。瞋,就是仇恨、憤怒、毒害等心理活動。癡,就是無明、邪見,不明善惡因果、生滅緣起,缺乏合理生活的智慧。由貪、瞋、癡的心理,人就會通過身、口、意造作種種的 業,由業招感種種的苦果,然後生起更重的貪、瞋、癡之心,在生死的苦海中輪回不已。
無明是煩惱和痛苦產生的根源。就象一個人在黑夜裡進入自己的房間,雖然對房間裡的物品很熟悉,但在黑暗之中,卻什麼也看不到,只有憑 感覺去摸,這樣的後果就很可怕。如果打開一盞燈,就會豁然明朗,清清楚楚。心存無明的眾生,就象在黑暗中生活,雖有眼睛,卻目光短淺;雖有心靈,卻心量狹小。左碰右撞,苦不堪言。只有佛法的明燈,可以驅散心靈的幽暗。佛法是大覺悟、大智慧。如果我們不學習佛法,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學習世間的學問,只能 得到一些世智辯聰。
如果眾生能夠覺悟,斷除迷惑和邪見,不再造生死流轉的業,就不會招感來世的苦報。現前的煩惱和痛苦,就會象無根之樹,不久就會枯萎消散,進入清涼、安樂、寂靜的涅槃境界。
釋迦牟尼佛所示的息滅煩惱、進入涅槃的修持之道,總括為“三學六度四攝”。“三學”,是指“戒、定、慧”,可以推演為“三十七道品”。 “六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種到達涅槃彼岸的途徑。其次應該掌握“四攝”,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攝化眾生的善巧方 便。
三十七道品,就是修證無上佛道、圓滿菩提佛果的三十七項法門。分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主要的是 四念處和八正道。四念處包括: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眾生若能經常進行這四種觀法,就能對治我執和法執,破除貪欲和無明。小可以遠離煩惱和痛苦,大可以悟入涅槃聖境。八正道的具體內容是:正見——正確的見解和智慧;正思維——經常思索四谛和四念處的道理,來觀察和糾正自己的身心;正語 ——即常說愛語、如實語,不作惡口、兩舌、绮語、妄語;正業——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正命——是指要從事正當、善良的職業來養家活命,避免職業性地造惡;正精進——就是用智慧和正見來指導修行,勇銳猛利,而不落於外道和邪見;正念——勤修四念處,念念與真理契合;正定——攝心修習禅定,次第而入,智慧 朗照,不落於邪定。
三十七道品可以總攝於戒、定、慧三學。戒學就是持守戒律,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諸惡不作,眾善奉行。戒律有居家的五戒、八關齋戒,和 出家的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以及在家出家都可受持的菩薩戒。戒學可修善,並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惡業,使身口意三業清淨,由靜入定,進入身心光明輕安的境界。定學即修習四禅八定等各種禅法,根除心靈深處的微細煩惱和習氣,轉化身心的業障,提高生命的層次,發掘自性本具的智慧。慧學分為聞慧、思 慧和修慧,就是修學四谛、十二因緣等道理,思索領悟,用以指導修行,並在禅定心中觀照思維,親證這些道理和境界。戒定慧正好對治貪瞋癡,是修學佛法的根本。三學是相輔相成的,應該同修共進,不可偏廢。其中任何一項有缺失,其他兩項都不會究竟。
六度,是大乘菩薩道修行的體系。第一個法門就是布施。布施有三種,一、財施,二、法施,三、無畏施。財施就是把自己財產的一部分或全 部施捨給需要的人。法施就是將佛法的智慧和各種世間的學問傳授給別人。無畏施,就是別人心有恐怖,或者身心性命受到威脅,能夠善言安慰,甚至捨己救人。布施可以對治悭貪,而且可以得到富貴的果報。世上的大富翁,就是因為過去世肯施捨財物,幫助別人,積累功德,帶來今生的福報。能夠以自己的身命財產來布施、 護持佛教,果報更是殊勝。
持戒,廣義地講,包含身語意三業的所有行為,都要合乎戒律。不但要止惡不犯,還要能力行諸善,並積極地去利益眾生。因此,大乘佛教的 戒律分為三類: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持戒的重點在於五戒。第一是殺戒。殺生罪業很重。人是眾生,所殺的動物也是眾生,無始以來,人可以轉生為動物,動物也可以轉生為人,所以,動物也是有靈性的。動物被殺之時,瞋恨心是很重的,身體裡會產生很多毒素,人食用以後會在身體裡積聚,導致各種疾病的發 生。另外,一切眾生都是好生惡死,卻又喜歡弱肉強食。動物被殺時,意識裡全都是仇恨,來世互相吞噬報復,還能帶來戰爭的劫運。古人說:“千百年來碗裡羹, 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所以,不殺生可以得到長壽的果報,不受疾病的折磨,免遭一切災厄和傷害。
第二是盜戒。看到別人享受榮華富貴,卻不知人的福報都是修來的,自己不去修行,不去行正道、種善根,只是一心為了享受,采取不正當的 手段去偷盜別人的財產,或者貪污受賄,這樣只能導致來世貧困的果報,越來越不如意。你不偷別人的東西,別人就不會偷你的東西。持守盜戒,可以招感財物豐饒、所願滿足的果報,可以免遭劫盜之苦。
第三是邪YIN戒。YIN欲是生死輪回的根本,一切欲望和煩惱的源泉。人身的能量和功德,因YIN欲而極度耗散。所以古人講:“萬惡YIN為首。”“ 刮骨不痛之刀,溫柔喪命之窩,壞他人女,滅君子德。”邪YIN更是罪業深重,於己於人都危害極大,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和道德的頹敗。犯邪YIN者,來世會受到身體羸弱、妻子不貞的苦報。能持守YIN戒,可以積聚無量的功德和福報,身體強健,相好莊嚴,心地光明,喜樂充滿,智慧聰明,家庭和美。在家修行,要做到不邪YIN。 修出世法,連YIN欲的念頭都不能有。YIN念一動,身體就有反應,能量向外漏散,氣脈變得粗濁,生命的層次就往下降,意識中更留下了業習的種子。三界六道,你能修到哪一界哪一道,持守YIN戒是最關鍵的。
第四是妄語戒。就是要老老實實地做人,誠誠懇懇地說話。決不說大話、空話、騙人的話。直心是道場,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為都不能虛假。經常打妄語的人,在人中沒有威望,說話沒有人相信,更沒有人願意教導他,失去人緣和法緣。
第五是飲酒戒。酒能亂性,使人失去理智,無法控制情緒,而做出種種顛倒的惡業。廣義的飲酒戒,更包括了對毒品、麻醉品、迷幻藥等一切能迷亂人身心的物品,甚至不健康的書刊、音像,都要戒絕。
持戒可以對治毀犯。持戒的人,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不持戒的人,諸惡易作,眾善難行。善惡的關鍵就在於此,果報的千差萬別也在於此。
忍辱,就是在一切處一切時,對任何人任何事,對任何境界,都要忍耐。無論遇到什麼境界,都不執著,不生煩惱,甚至要逆來順受。古人 講:“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辱是很重要的修行法門,可以對治瞋恨。能修忍辱法門,可以得到相貌端正、智慧清明的果報。有忍耐力,才能修行。若能修不能忍,隨時發脾氣,就會把辛辛苦苦所修的功德,統統燒光。能不能忍辱,就看人能不能做到無我。若能無我,把自己看成虛空一樣,順境來了,也不 生歡喜心;逆境來了,也不生惱恨心,一切都能忍受。無論順逆境界,都要用智慧來判斷,認識到人法俱空,自然不起煩惱。
精進,就是修學佛法,勇往直前,不懶惰,不懈怠。不但身體上要精進,心裡更要念茲在茲,都攝六根,不能散亂,時時精進,刻刻用功。人 生苦短,能夠用來修行的時間很少,外境的染污時刻不斷。修學佛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先賢為了警策修行人,而說偈語:“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 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可惜人們大都沉溺於眼前的一點福報和安逸,忘記了無常迅速。雖能修學佛法,卻常懈怠放逸,導致身心不能與佛法相應,得不到利益,時間一久,信心便會退失。精進可以對治懈怠。能夠很快使自己修學上路,體會到法喜和輕安。
禅定,意為思維修、靜慮。就是把意識上的妄想靜止下來,恢復本來清淨的真心。我們的這顆心,念念遷流,念念不停,不是善念,就是惡 念。思量一切事,易生一切煩惱。若能夠於世俗五欲六塵之事不思不想,即能遠離煩惱和痛苦。所謂“念起百事有,念止萬事無。”“心止念絕真富貴,私欲斷盡真 福田。”禅定可以對治散亂。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都可以修。念念無著,念念真如,念念清淨,念念光明,時時不離禅定狀態,自然能夠從俗事和煩惱中得到解脫。“外離相為禅,內不亂即定。”這是廣義的禅定。當然,廣義的禅定也包括了坐禅。坐禅是一種修禅定最重要的方法,廣為佛教各宗派的修行人所采用。高層次的禅定功夫,如四禅八定等,大都從坐禅得來。隨著坐禅時間的增長和境界的深入,定力和智慧就越來越強,妄想和煩惱會越來越少。
智慧,就是保持正知正見,摒除邪知邪見。智慧分為世間的有漏智和出世間的無漏智,具體的層次和內容是很多的。智慧可以對治愚癡。智慧增長一分,愚癡和無明就減少一分。善業就越來越多,惡業越來越少。這樣,人的果報就會很圓滿,煩惱和痛苦自然就很少了。
四攝,乃是大乘菩薩行者為了能夠充分地攝化眾生,而行的方便之道。第一布施,和六度中的布施相同。第二愛語,就是以柔軟語、關懷語與人 交談,常能關心眾生的疾苦,給以撫慰。第三利行,就是常做對眾生有利的事,捨己為人,成人之美。第四同事,就是和光同塵,積極入世,和眾生打成一片,從而引導他們捨惡向善。
佛教有一系列很完整的修學法門。有些人學習了佛法以後感覺不得力,那是因為所學法門不對他的根機。佛法講契理契機,契理容易,契機 難。釋迦牟尼佛說了很多法門,後來的祖師大德還覺得不夠,又建立了各種宗派和法門。在中國確立的禅宗,又分為臨濟、曹洞、雲門等等各家,目的就是要適應眾生復雜的根性。現在的法師無法和釋迦牟尼佛相比,釋迦牟尼佛是大智慧的人,他知道每個眾生的病因、根機,知道應該給你什麼樣的藥和方法。當時親近釋尊而開 悟的人很多。釋尊三轉*輪的時候,說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弟子馬上就開悟。你現在去研究四谛的道理,研究一年也不會開悟。為什麼?因為現在的修行人也無法與古人相比,業障太重,心不淳樸。如果你要看經,就打瞌睡;念佛,又不耐煩;想打坐,沒多久腿就痛。怎麼會得力?又怎能與佛法相應?這就要先 忏悔業障。要多禮拜,多念佛,多誦經,多聽聞佛法,要使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與戒定慧三學相應,自然業障就逐漸地減少,接受佛法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強了。
學習佛法,就要接觸佛教。這要具備福德和因緣。在古代,佛教的地位很高,很受國家的重視,寺廟蓋得像皇宮一樣。帝王將相都能虛心學習 佛法,百姓也很樂於接觸佛教。現在,眾生的福德和因緣是很差了。佛教局限在寺廟裡面,社會上的廣大群眾對佛教還是不大了解。因為他們沒有了解佛法的門徑,所謂“入道無門”,就是沒有機會因緣接觸佛教,得到佛法的利益。也不知道佛法講什麼,以訛傳訛,執著於世俗的偏見。其實佛教是很有道理的,可以減輕人們很多的貪欲和煩惱。出家人實際上是過著大同世界的生活,到哪個寺廟去,都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住。所謂大同世界,可能就是要達到這樣一種境界。以後國家的 政策越來越開放,有機緣學習佛法的人會越來越多。
學佛法的目的,主要就是尋找對治煩惱的方法,而不是為了看很多書,去講些大道理。學習要和修行相結合,要把佛法落實到現實生活中去。 懂得佛法的道理,就要用智慧觀照身心,清除各種煩惱和習氣。煩惱和習氣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比較粗猛,一種比較微細。粗猛的習氣,譬如你兩天沒有吃飯,餓得發昏,看到一碗飯,狼吞虎咽,幾下子就吃完了。微細的習氣,譬如一個人愛喝茶,他口渴時想喝茶,口不渴也想喝茶,看到茶就想喝。抽煙的人也是如此。形成 了一種習慣,他時時想改,卻一輩子也改不了。想要斷除,卻常常藕斷絲連。我們修學佛法,粗猛的習氣容易覺察,也比較容易對治,這需要從戒律入手,防止行為的過失。微細的習氣就不太容易覺察和清除,需要修學大乘菩薩精神,積極培植善根。
修學佛法講究信、願、行。做到真正的信很不容易。有些人學了很多年,對於因果報應、六道輪回、苦空無常、極樂淨土這些佛教基本的道 理,不是絕對地相信。至少,在理論上搞不清楚,又如何去堅信?嘴上說空,心中行有;口常說善,念總起惡。災病和痛苦來了,就起一點忏悔心、出離心;煩惱一輕,癡心又起。這樣等於想在沙灘上建房子一樣,層次永遠不會高。要想堅信佛法,就要多接觸佛教,深入佛法,把佛法的道理搞清楚。還要多思維人生諸苦,以苦 為師,在苦難中生起覺悟的善心和靈智,生起堅定的出離心。
真正的學佛,沒有誠心發願,絕對不會成功。我們因為求出離,往往容易消極遁世,慈悲喜捨就很難做到。自己心中微細的習氣,貪、瞋、 癡、慢、疑,很難覺察。用功修行的時候還比較清淨,一遇到境界,各種人我是非心、貪欲心和瞋恨心全都起來了,越修脾氣越大,這都是“我執”在作怪。“我執 ”就是妄執身見,以自我為中心,這是滋生眾煩惱的根本。一切貪、瞋、癡、慢,無不是圍繞私我的軸心在轉。甚至學佛修行,也往往出於求個人的長壽福報,滿足自己的貪心和虛榮。有了一些佛學知識,稍一用功,就感覺這個人不好,那個人不對,生出瞋心來,這全都是我執和我見。所以要經常發菩提心、四弘誓願,發慈、 悲、喜、捨四無量心,修知恩報恩、自他平等的觀法,來斷除我執,熏化心中微細的習氣。
只有願力堅固,才會勇猛精進。每天在睡覺之外,都要加功用行。隨時在靜定之中檢點自己,修正自己那些不健康的心理,使言談舉止合乎戒律威儀,起心動念都能分分明明,保持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