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洪修平教授:達摩祖師西來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達摩祖師西來意
  洪修平
  印度來華僧人達摩(?—536,一說528)被中國禅宗奉為東土初祖,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曾成為禅門弟子參學的主要話頭之一,僅在《五燈會元》中就出現了不下二百次。達摩初至金陵與梁武帝的問答也在《碧巖錄》中被列為第一則“頌古”而成為禅門眾所周知的公案,由此可見達摩在禅門中的地位與影響。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我們通過達摩的生平與思想來看一看。
  一、東土初祖菩提達摩
  關於達摩的生平事跡,歷代記載中傳說的成分甚多。考之於史料,各種記載的出入也很大。現存的“菩提達摩”史料,以楊街之的《洛陽伽藍記》為最早,其中有“西域沙門菩提達摩者,波斯國胡人也。……自雲年一百五十歲”的說法,但此人是否就是後代禅宗奉為初祖者,似不能下最後的定論。道宣作.《續高僧傳》,已時隔近百年,故其所記,已不乏傳說。唐宋時所出的各種禅門典籍,更是由於派別之爭而編造的東西不少。因此,中外學者對菩提達摩其人其事其思想乃至其來華的時間等等,常有爭議。例如,有的認為禅宗奉為初祖的實際人物是佛陀扇多,有的認為是佛陀跋陀羅所譯禅經中的達摩多羅;達摩來華的時間,有的認為在宋末,有的認為在梁代。所說各異,皆有所據。就現有的材料,似難作出定論。
  據道宣《續高僧傳)卷十九載,菩提達摩為南天竺人,屬婆羅門種姓。 “初達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隨其所止,誨以禅教”。遇道育、慧可二沙門,感其精誠、誨以真法,授二人四行的大乘安心壁禅法。達摩自言年一百五十余歲,游化為務,不測所終。
  《五燈會元》卷一中的記載,內容要豐富得多。據說菩提達摩為南天竺國香至王第三子,屬剎帝利種姓。從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出家,得受正法,並承祖位。奉師之命,在師人滅以後,先留本國,行化六十余年,後待震旦緣熟,乃遠渡重洋,凡三載,於梁普通七年(526)至中國南海。廣州刺史具主禮迎接,並表奏粱武帝。武帝覽奏,遣使迎請,於梁普通八年(527)十月一日至金陵。由於達摩與梁武帝說話不投機,遂渡江北上,應了其師“路行跨水復逢羊,獨自棲棲暗渡江”的預言。達摩至北魏,寓止於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越九年,欲返天竺,乃喚門人至前,命各言所得。稱道副“得吾皮”、尼總持“得吾肉”、道育“得吾骨”,唯獨稱默然無語依位而立的慧可為“得吾髓”。於是,將歷代祖師依次相傳的“正法眼”付與慧可,並授袈裟,以為法信。又授可《楞伽經》四卷,言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人。時有光統律師、流支三藏等,與達摩不合, “競起害心,數加毒藥”。至第六度,達摩師以化緣已畢,傳法得人,遂不後救之,端居而逝。是年為魏大統二年(536)。葬於熊耳山,起塔於定林寺。傳說三年後,魏宋雲自西域回,於蔥嶺遇達摩,見其手攜只履。問其何往,答曰去西天。宋雲回來後,具說其事,門人啟圹,唯空棺,僅存一履。舉朝為之驚歎。奉诏取遺履於少林寺供養。後不知所在。梁武帝曾為之作碑文,並記宋雲事。唐代宗賜谥“圓覺禅師”。
  盡管對菩提達摩的生平事跡難以定論,但對菩提達摩所傳的禅法,卻可以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曾受學於達摩的昙林,其《略辨大乘人道四行及序》所記,由於為道宣《續高僧傳)及淨覺的《楞伽師資記》所引用,故一般人都認為並非偽造,可以代表菩提達摩的思想。下面我們即主要依據這些材料來對達摩的禅學思想作些簡單的分析。
  二、 “二人四行”的安心禅法
  達摩的禅法,稱“大乘安心之法”,具體的修行方法則是“理人”和“行人”。所謂“人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人,二是行人。”何為理人?“籍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故。令捨偽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不隨他教。與道冥符,寂然無為。名理人也。”
  何為行人?行人有四種:初報怨行,即逢苦不憂,將所遇諸苦皆歸之於過去所作之報應而甘心受之無怨訴;二隨緣行,即苦樂、得失皆隨緣,不生喜樂之心;三無所求行,即對一切都無貪著,信奉“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四稱法行,即按佛教的要求去行動,以與性淨之理相契合。
  理人與行人概括了達摩禅法‘的主要內容和思想特點。行人大致相當於傳統禅學的“止”或“定”,理人是行人的理論基礎與所達之禅境,大致相當於傳統禅學的“觀’’或“慧”。就此而言,達摩禅法也是強調止觀並重、定慧雙開的。這與當時整個中國佛教發展的趨勢是一致的。不過,達摩在這兩個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變革。他的“行人”,不再注重傳統禅法靜坐、調息等繁瑣的修持形式,而是以“安心’’為宗旨,要求在契悟真性的基礎上無貪無著、苦樂隨緣。並認為,也只有在日常的道行之中才能真正體現出安心無為、稱法而行。後來禅宗提倡“饑來吃飯,困來即眠”這樣一種隨緣任運的修行方法,就是對此的進一步發展。達摩的“理人”,強調藉教悟宗,其特點及其對後世禅宗的影響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區分宗與教。達摩提出的“藉教悟宗”明確地對宗與教作了區分。教,指的是經教、教法;宗,即“自宗通”,指的是遠離文字言說的自證自覺。達摩區分宗與教,依據的是《楞伽經》。四卷本《楞伽經》卷三提出了二種通相,即宗通與說通。遠離言說、文字、妄想而緣自覺趨於解脫的謂宗通,隨順眾生說種種教法,令得度脫的謂說法通。達摩據引提出了“藉教悟宗”的要求憑藉“種種教法’’而證悟真理、與道冥符。藉教是手段,悟宗是目的。這裡,雖不廢教,卻有抬高宗的傾向。這種思想方法與“得意忘言”和“依義不依語”都是一脈相承的。後代禅宗的“宗門” “教下”之分和“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自我標榜,都可視為承此“藉教悟宗”而來。
  第二,把心性本淨與般若歸相結合起來作為禅法的理論基礎。達摩的“藉教”,藉的是什麼教法呢?從“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故,令捨偽歸真”來看,這顯然是佛性一如來藏系自性清淨心的思想,承印度部派佛教“心性本淨、客塵所染”說而來,與《楞伽經》 “自性淨,客塵所覆故,猶見不淨”的心性論是一致的。但是,從“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不隨他教”來看,達摩的禅法又融會了大乘般若系的思想。達摩把《楞伽》心性論與般若思想結合在一起作為禅法的理論基礎,這既與他所傳
  “南天竺一乘宗”的理論淵源有關,更是受中國佛教學風影響的結果。
  菩提達摩為南印度人,部派佛教大眾系在南印度曾有突出的發展,空王龍樹之學亦發源於南印。其後,佛性一如來藏系的思想也在印度南方一帶十分普及。這些對達摩禅法都是會發生一定影響的。
  達摩的禅法提出了“凝住壁觀”。壁觀本來為印度南方瑜伽禅法所通用的“十遍處”之入門
  “地遍處”,就其在印度禅法中的本意來說,是以牆之土色為觀想的對象,並進而在幻覺中視天地為一色,以達到心地清的一種方法。據此,就禅修的結果來看,壁觀又有了心如牆壁、無所執著的意義。達摩來華傳壁觀之法,強調隨緣安心,就是重在心無執著,必然拋卻壁觀的形式而突出“心如牆壁”之義。後世禅宗也常常是以此來理解達摩西來意的,認為“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人道”。由凝心壁觀而至心如牆壁、安心無為,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印度禅到中國禅的發展,也體現了達摩禅為適應中土的需要而中國化的特色,後者最突出之點就是對般若實相學與楞伽心性論的融匯。
  般若非有非無,離言歸相,破除妄執,以無所得心,無分別智,證悟諸法實相,達摩以此來指導壁觀禅法,顯示了與當時北方僧稠所傳的重“四念處”的禅法完全不同的風格。對此,唐道宣曾在《續高僧傳·習禅篇論》中作過論述,他認為“摩法虛宗,玄旨幽頤”,因而“理性惟通”,不像“稠懷念處,清范可崇”而“情事易顯”。在道宣的眼裡,達摩是屬於大乘空宗的,達摩禅的特點是重般若而不追求形式。據說達摩初至金陵,梁武帝曾問他: “如何是聖谛第一義?”達摩答曰: “廓然無聖。” “廓然無聖”為魏晉般若學用語。此段問答不一定是歷史事實,但它常為惠能門下所津津樂道,表明惠能禅宗是把達摩視為宗奉般若學的。但是, 自晉宋之際竺道生的提倡,涅槃佛性論在中土已大受歡迎並廣泛流行,因此,達摩傳“廊然無聖”之禅便受到了冷遇。達摩渡江北上, “取相存見之流,乃生譏謗”,這表明,北方的禅法重修行實踐,北方當時流行的義學也是談有的“地論學派”,而不是談空的般若學,因而對達摩以般若為主的禅仍不感興趣。達摩在南方和北方最初都未受歡迎,此或正是他轉而以四卷本《楞伽經》 “傳佛心印”的契機。 《楞伽經》既講到了禅法,又大講佛性清淨心,同時又著眼於破除妄執以顯真如實相,這對於達摩來說是十分合適的,既可迎合當時的社會需要和佛教學風而融人心性本淨的思想,又可保持自己禅法的特色而獨樹一幟。達摩的“藉教”乃是“悟宗”之方便法門,因此,當傳達摩禅的東山法門移至般若三論盛行的地區時,便轉而以《金剛經》傳法了。
  第三,以“與道冥符”為禅修之最高境界。達摩的理人、行人均為人道之途,那麼,人道之境如何呢?從“與道冥符、寂然無為’’來看,是心無所著而與宇宙實相冥然相合。在達摩看來,含生同一真性,本來清靜;宇宙實相,本來無相;只要凝住壁觀,安心無為,無貪無著,隨緣而行,含生本來清淨之真性即可與無相之實相冥然相符。然而,盡管達摩的禅法一再強調心無所著,稱法而行,但既可謂“人”,便有所能人;既要“符道”,便有“道”可符。因此,達摩的
  “安心”禅法從根本上說,仍未完全擺脫“心注一境”的傳統禅法,其所觀之境,所人之境,實際上仍然是外在於人心的,清淨之本心與無相之實相並沒有真正合二為一。達摩以後,禅境才逐漸由外向內演變,與道冥符最終為明心見性所代替。
  然而,菩提達摩繼竺道生會通般若實相和涅架佛性以後,又將實相無相與心性本淨結合起來作為禅法的理論基礎,這一點很值得重視,對後世禅宗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中國禅宗,特別是惠能南宗,正是由此而進一步發展起來的。
  (原載《少林禅苑》1995年第1期)

 

 

上一篇:學誠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十二講
下一篇:學誠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十二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