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門論》(第十八講)
【原文】耳識。
“依止耳根,緣聲塵為境,以生了別,隨根立名耳識。亦可隨境立名聲識。亦可隨自所緣境立名聲識。”耳識,我們看到的耳朵,就是耳根;那麼耳識呢,是依止耳根,緣聲塵,以聲音作為自己所緣境,產生了別,隨所依的耳根,名耳識。
甲一、以耳識為喻引申分析常見煩惱及修行誤區
【喻】常見現行:因耳識而產生煩惱
耳識對我們人的作用,學習、生活、工作、修行的作用是很大的。耳識它是緣聲塵,聲音。比如說,你坐在那裡好好的,旁邊有一個人跟你說:“你坐在後面去。”你聽到這個話,心裡就覺得:“我坐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坐到後面去?”你聽到說,讓我坐到後面去,你就產生了別,聽到這個聲音,那麼你心裡說,心裡想,我就喜歡坐在這裡,我不喜歡坐在後面,這是產生的分別,然後呢,你就要判斷,我是繼續坐在這裡呢,還是坐到後頭去,那你不知道怎麼辦,你就起煩惱,對不對?我們很多情況都是如此。你在辦公室當中,安排座位,這位法師給你安排,某某人坐這裡,某某地方,那以後,你不是很高興,但是你不願意說出來,那你以後又要去坐,那你心裡就很苦,你這個氣就堵住。同行之間也是如此。
【產生煩惱的原因:我們八識所緣的信息與內在的妄想、執著、分別、情緒混合在一起,變成心中的塵埃。】
我們常常聽到很多的聲音,聽到很多的這種信息,就是了別,了別完了根據我們的意識來分別。因為我們的意識都是妄想、妄念,執著、情緒,也就是你聽到外在的這些聲音,本身是色法(聲音也是色法),到你的耳識裡頭去,就變成你內在的境界,同自己內在的種種的妄想、執著、分別、情緒混合在一起,這樣的話,它的意義就不同。本來一個人說一句話,他話說完了,隨著時間的過去,他的話也就過去,但因為你的耳識去緣他,你的意識去緣他,這個聲塵就落到你心裡,就去不掉,這個比錄音、錄像還厲害,錄音、錄像,沒有電它打不開,這個聲塵落到你心裡,它不要用電,隨時隨刻都會現起,聲塵都會現起,都會起作用。
我們一天到晚,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信息非常多。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各種各樣的說法,都非常非常多,這些信息,這些聲塵是非常混亂的,塵就是塵埃、塵垢,這些塵埃跟塵垢全部落到我們的耳識裡面,落到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所以我們整個八識裡頭都是塵垢,都是塵埃。每個識都有所緣境,這些一旦落到心裡就變成了塵垢,塵垢一多,我們內心就不明亮,無明就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厚。
【略說修行內涵。】
昨天說一個迷路的人,走在路上,不知道哪裡走,有時候也想說,最好能夠找到一種捷徑,非常快速能夠達到目的地。但是怎麼會有捷徑呢?這個捷徑都是相對而言的,從北京走到西安,你這邊直線走,它這個距離不會變,你如果曲線走,繞道走,那它可能就是很遠。這個路途遠近,就在於我們內心的感覺,內心如果我們同佛法相應,那我們當下就是解脫,當下就是超越,當下就是達到目的地;內心如果同煩惱相應,同外在的境界相應,外在的境界就是人、事、物,與內在自己的煩惱情緒相應,那麼我們同佛法的距離就是很遠。所以修行的捷徑、快速,也都同我們的起心動念有關系,它不是外在的空間的距離,是我們內心的距離,內心同佛法的距離。
再進一步呢,即便我們知道說我們應該要怎麼做,怎麼修,怎麼走才是捷徑,但是我們有沒有去實踐,有沒有去落實,有沒有去行持,這很關鍵,如果我們也沒有去落實,沒有去行持,那即便知道捷徑也沒有用,也是達不到。行持呢,我們常常說某某法師,某某同修行持很好,行持不是說你外在的威儀而已,外在的行住坐臥的威儀好,不等於說你行持就好,行持更深刻的意義是說你的修行、你的行為能夠同你心裡所持的佛法相應,也就是說,你心裡怎麼想,你的身語就怎麼做。持就是持義,佛法的義理,佛法的道理,根據這個佛法的道理來行,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自己所認知的佛法,自己的知見和自己的行持相結合。我們常常討論、講道理的時候,只是我們內心持的部分,執持的部分,此時此刻我們內心認識到這個道理的部分。
我們怎麼樣去行,行跟持達到相應,發揮它的作用,就需要很長的時間,就要一個過程,就是我們整個修行的過程。
【修行誤區一:孤獨、封閉。】
我們常常把一些搞不清楚的事情,想不明白的事情,或者說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遇到種種的困惑,遇到種種的難題,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歸咎於業感,都是業感。也有可能是今世的業感,也有可能是前世,再前世的業感。表面一聽,這個沒有錯。那麼這個業感,究竟是什麼業所感呢?那就是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現在這種的果報,這種的現狀,是哪些人,什麼時候所感,那就弄不明白了。因為我們對這些的問題,現實世界當中種種不如意的境界,想不明白,無力去改變,所以我們內心當中就越來越困惑,困惑久了,內心就越來越沒有力量;想不開,內心就越來越孤獨,越來越孤獨。
有時候,我們到廟裡,到一個廟裡邊去聽法,聽經,一聽,哎,這位法師講得好,這位善知識講得好。那個時候,你不一定說是真正內心同佛法相應,而是說你的耳朵,你的耳識,聽到了這個佛法的聲塵之後,內心所產生的一個依賴感。就是你的識依賴聲音,你認為這種聲音、這個聲塵,能夠解決我的問題,讓我不會困惑,讓我內心當中有力量,因為這個聲音,是某某居士、某某義工講的,或者是某某法師講的,那麼你就會覺得這個法師法講得好,所以不知不覺當中,就會把我們自己的情緒上面的依賴感,通過聽法這樣一個過程產生。時間一久,別人講的就聽不進去,哎呀,只有這些位法師講得很好,我只喜歡聽,別的法師、別的同修講聽不進去,實際上面,我們內心不是跟法相應,我們內心只是跟這個聲音相應。你內心跟這個聲音相應,這個法師、這個同修講得好不好,都喜歡聽,就變成這樣一種習慣。如理不如理,都喜歡聽,其他的法師講得再好,那麼你在分別嘛,你已經作了分別,“我就聽這個人講,別人不喜歡聽”,那麼你就不會去了別,你即便了別,也做了一個錯誤的分別,邪執邪見,最後我們的智慧之門就關閉了,就打不開了。
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個人隨心所欲、脫離大眾的表現,都是我們自己的一種空虛、孤獨感的一種持續,都是我們自己的封閉執著,裝滿了我們自己的心,因為封閉、執著、自我裝滿了自己的心,這個時候的孤獨完全在自己內心當中感覺不出來,這種孤獨感就變成一種自高自大感,“呀,法學得不錯,已經懂了很多,已經不會像過去那麼孤獨了。”不知不覺,人就自高自大,產生慢心。所以很多的這種病,它是跟前面的是有關的,只是我們不容易察覺這麼微細。
我們只要在修行過程當中,所有的問題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都是跟我們自己的心有關系的。
但是我們常常一個問題說,我們只是種因,我們不求結果,這個話從表面來看是正確的,但從事實上面來看,我們更多的情況下,我們是掛礙結果,我們是忽略了原因。就是,我們說種因,可是我們種什麼因?恰恰自己都忽略了。說我們不注重結果的本身,實際上面我們是很擔心的。這個也就是說,我們的見,我們的行,我們的語言是不統一的,不相應的。這兩天我們大家共修,你體會很好,過了兩天,過了三天,你可能就下山了,你要去工作或者有很多事要去忙,或者家裡有很多家務,你會有掛礙,是不是?
佛法是一種既注重因又注重果(的教育)。我們重視這個因,而不是忽略這個因;對未來的果,我們也有祈求,“上求佛道”,也是要重視的,一樣要重視,因跟果都是要重視的。這樣我們才會在每一個果相上面,去追尋、去分析它的因在什麼地方,它都是有因的,都是有緣的。
因為我們會有孤獨感,很多人會孤獨,孤獨感就是自我,孤也好,獨也好,都是自我,都是自己。你有孤獨感,你就會想去逃避孤獨,就想自己不要孤獨,就想去融入大眾。融入大眾,比如說,你一個人在家裡面很孤獨,在房裡面孤獨,你看這些人在出坡勞動,那麼我也去出坡勞動。這個只是說你在果上面融入大眾,在因上面還沒有融入大眾,在因上面還是孤獨,你回去以後還是孤獨。所以你只有從因上面融入大眾,再從行為上面、果上面融入大眾,那麼你才會消除孤獨感,才會解除自己對孤獨的執著。
這個孤獨、孤獨感就是自我保護主義的結果,我們常常說不要自我保護,自我保護就是保護自己的孤獨,保護自己的孤獨感。自己執著於孤獨的這種感受,自己就認識不到自己的真相,就是自己認識不到自己,認識不到自己的身心,認識不到你自己八個識的現在的狀態。因為我們可能看到一個不好的境界,我們就會把其他的忘記掉,其他的,我們要聽法忘記掉,我們要吃飯也忘記掉,我們要睡覺也忘記掉。我們聽到一個什麼境界,同樣如此,會把其他的功能,其他的心的力量淡化掉,乃至過濾掉。
如果我們一個人,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八識都發揮作用,都發揮正確的、正面的作用,那人活得才會很充實,那一個人才是會很有力量的,他的六根在起作用。
有時候我們這些都不起作用,或者起反面的作用,這就不好。有些人對自己的身體很執著,他怕自己太辛苦,怕自己的衣服弄髒了,怕到時候打坐多了腿會疼,干活兒多了手會疼,或者說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耳朵不好等等,他總認為說,去做正確的事情,去造善業、緣善法,會損傷自己的身體,會影響自己的身體,這個本身也是一種邪見。你一直在持續,在持續。
【修行誤區二:把身份當作自我。】
那麼再進一步的人,就更嚴重。更嚴重就是他發現不了,他會把某一種身份當做自我,他不會把身體當成自我,他會把某一種身份當做自我。比如說在法會中你當部長,你當組長,他認為這個部長就是我,那你當得再辛苦,也不會覺得辛苦,他把那個身份當成是我。身份實際是非常多的。比如過去,在小學的時候,成績多好,在大學時成績多好,過去打籃球打到多少分,過去我的力氣多大,過去自己有多聰明,過去自己得到什麼獎,得到什麼表揚,得到什麼表彰。這些都是自己過去的身體造作出來的,這種人就是把過去的身體當成我,把過去的自己當成我;有一些人就是把現在的身體,現在的身份當成我。所以,把過去的身體,過去的這個身體所發生的種種的行為當成我,這個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他把過去的身體、成就當成我,這樣的話他就不會認為現在的我有多重要,現在的自己有多麼重要。
歲數大的人往往覺得自己過去有多輝煌,他不會再去想未來,他的未來反正時間很短,他就不會想。歲數小的人,小孩,就會想我以後會干嘛,我長大了以後要當什麼,要念什麼大學,長大了會干什麼事業,他老想以後的事情。其實歲數小,以後還很遙遠;歲數大的人老想過去的,過去的已經都過去了,他其實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時間不多了他也不珍惜。
那我們現在人在干的時候,不會說佛法要求我們怎麼干,他只會認為說,我們現在應該什麼身份,我現在一個什麼身份,所以我應該怎麼對待這個人,別的人應該怎麼對待我,他就會有這個毛病。這種毛病是一種世俗心態,都是一種世俗的心態不知不覺在等流,不知不覺在我們心裡邊起作用。
【如理修行之道。】
那麼,這個怎樣用佛法來轉化,用佛法來提升?
一個,我們要認識到說都是跟業有關系,都是跟我們自己的起心動念有關系,跟我們的認識有關系。既然跟我們自己的業有關系,那我們就要用心才能夠改變,你不用心的話,所有人都是這樣持續下去。你用心還不夠,那我們內心是沒有力量的,內心是非常微弱的,他要靠三寶的力量。
然後要發大願,發大願,我們所有的心力都集結在一起。願在起作用,內心的力量就很強大,比如我發願去做一個什麼事情,那麼你的心,心心念念都是這個事情,然後就把這個事情做成了。比如我們發願,要把100卷的《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讀完,發這個願。你發願說我要把廣論讀100遍,每天都讀,他都是靠願的力量。你說我一天做五十件好事,那他就會去做。如果沒有(願)的話,他今天想做,明天都忘記掉了。這就是為什麼佛教講願跟行都是很重要的,願心、行心。你只有把這個願發起來,然後照著我們的願去落實,才有辦法消業,不然業消不了。
很多問題,很多不好的心態,不好的業在持續,我們根本無能為力。我們只有通過在行持的過程當中,認清自己內心的黑暗、不足、缺陷,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自己得修護,自己得提升,有經驗之後,我們才能夠認清別人的問題。一個人,就比如像一部汽車一樣,人比汽車要復雜多少倍!一個人就像一架飛機一樣,飛機飛不起來,汽車開不動,你能不能修呢?一個人,他出了問題,起了煩惱,你能不能把他修好,就猶如你修汽車、修飛機一樣。你有沒有這個能力去修飛機、汽車?你要找出這個汽車和這個飛機到底哪個零部件壞掉,都要花很大的功夫,只有修汽車、修飛機的人,修過幾十年,他可能看了一眼就知道問題,剛當修理工,都要研究幾年才知道到底是哪個部位壞掉了。都不是那麼簡單,你能把原因找出來都不是那麼容易。原因如果沒有找出來的時候,你去修,只有越修越壞,因為你憑自己的認識,認為說可能那裡會壞了,你去修,它本來好好的,你去修,把它修壞了。跟別人講法也是一樣,他本來不需要,你硬要說給他,就會起反作用。剛剛開始他認為是正確的,過幾天,過了一個月,就麻煩了,這個反作用就出來了。所以這個心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我們常常說我們要解脫,要提升自己生命的境界,要圓滿菩提,要斷煩惱,所有的這一切,只有真正意義上面把我們內在的我執、法執放掉,才有可能。如果我們的我執、法執在自己的心意裡面,你沒有作意說,我要放掉我執、法執,是沒有用的。你只有真正去作意說,我自己所有的一切,三業要根據佛法的標准,要根據師法友的引導,否則你聽進去的東西只有不斷地增長自己的我執和法執。這就是說,剛才我談到說,修汽車一樣。你可能聽到別的修理工說,汽車零件壞掉了,應該怎麼樣怎麼樣,你聽完以後說,不一定,我自己的方法可能更好,你把別人的道理聽進去後,會成為增長自己我執、法執的一種助緣,都是有可能的事情,就是這些東西都會變成自己生命中知識結構的一部分,然後來讓自己內在我執、法執堅定,內在的我慢堅強的一個助緣。這樣的話,你的學問、能力越多,就越麻煩,就越不容易解脫,束縛就越大,被這些後天的東西束縛住,就看不清楚,只是看到外在的一些形相,內在的執著看不到,認識不清楚。
我們修行、學佛的目的是要讓我們內心得到覺悟,內心得到覺醒。一個覺悟的人,他就不需要語言,眼睛看一下可能比說話更有用,他可能就都明白,就能解決。他一到佛堂裡面看到佛像,煩惱就沒有了,他就跟法相應。他去拜一下佛,在這裡磕三個頭,問題就沒有了,馬上恭敬心、皈依心生起來,他就跟法相應。如果不是這樣子的話,我們可能討論了一大堆概念,在你的心識裡面都落下了無數塵埃,你在討論的時候覺得很有收獲,很有體會,因為那個時候你自己的心是動的,動的時候,也有苦受也有樂受,你聽了相應,產生樂受,你回去以後,這些樂受的影子,這些聲塵就去不掉了,你回去怎麼能夠更好呢?你只有聽到這些佛法以後,再能夠讓自己生命的層次進一步提升。昨天的研討,哪些同修講的對自己很有幫助,我們應該照著做,你就去憶持了,就去思維了,就去觀察了,那麼你的行為就發生變化。你如果一直沉溺在這種境界當中,那就麻煩了,就被這種境界束縛,就覺悟不了,提升不了。
甲二、演說三寶功德差別
我們看廣論104頁,最後一段話,最後一段一直到105頁第一段結束,我們念一遍:“由知差別而歸依者。如攝分說,由知三寶內互差別而正歸依。此中分六:相差別者,現正等菩提是佛寶相;即彼證果,是法寶相;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寶相。業差別者,如其次第,善轉教業,斷煩惱苦所緣為業,勇猛增長業。信解差別者,如其次第,應樹親近承事信解,應樹希求證得信解,應樹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修行差別者,如其次第,應修供養承事正行,應修瑜伽方便正行,應修共受財法正行。隨念差別者,謂應別念三寶功德,如雲:「謂是世尊等。」生福差別者,謂依補特伽羅及法增上,生最勝福,佛及僧二是依初義,此復依一補特伽羅,及依眾多補特伽羅生長福德,以於僧伽定有四故。”
這段要講的是我們如何來認識、知道、了知了知三寶功德的差別相,然後產生皈依心,來皈依。“如攝分說,由知三寶內互差別而正歸依”,佛寶、法寶、僧寶,他們不同的功德而正皈依,這裡又分成六種不同的功德的差別相。
◇相差別第一種是相差別,“現正等菩提是佛寶相”,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是佛寶相,成佛了,稱之為佛寶。“即彼證果,是法寶相”,佛所證得的果是法寶。一個是能證得菩提,證得菩提的人,證到佛的果位,一個是所證的果。“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寶相”,佛證的果,法,就是佛法,教法,根據佛法來修行的人,就是僧寶相,佛法僧三寶。這是相差別。
◇業差別業差別呢,“如其次第,善轉教業”,這個是佛寶相,“善轉教業”就是善於轉*輪,教化眾生,這個是業差別的“佛”;第二是“斷煩惱苦所緣為業”,這個是法,法能夠斷煩惱,能夠斷苦,也就是你如果去緣它的話就能斷(煩惱),緣法才能夠斷煩惱,緣法能夠斷苦,這種業就是法。“勇猛增長業”,這個是僧。僧寶能夠讓我們的善法勇猛增長。真正斷煩惱斷苦靠法,法是佛說的,佛轉*輪說的。這是三寶業的不同。
◇信解差別 “信解差別者,如其次第,應樹親近承事信解,”對佛,親近承事;對法應樹什麼呢,“希求證得”;對僧呢,應樹“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這個就是對於三寶信解的差別,我們應該怎麼信,應該怎麼解,怎麼來樹立。對佛寶,我們就是去親近承事,對法寶希求證得,證得法的功德,證得佛果;親近承事佛。對僧寶,應樹“和合同一法性共住”這種信解,和合同一法性共住,這是很重要的,六合,同一法性。同一法性,也就是說同證一法身,同證擇滅之理。共住,也就是說,共住的這些僧寶是和合的,都是同一法性,他都是為了要求法,都是為了要修法,都是為了要證法。那麼就是說,我們要樹立這樣的信解,這一點特別重要。
【破除邪執:分別、黨執】
法師也好,義工也好,居士也好,首先要信,要理解,要了解,要知道說出家法師都是為了要求法,為了要證法,為了要修行,為了要成賢成聖,為了要成佛的。大家在一起,在同一個界內,在同一個寺院裡面共住,是和合的。和合共住,同一法性,我們要有這樣的最基本的信解。有了這樣的基本信解之後,我們作為俗眾的一員,居士,我們要恭敬所有的法師,就不能有分別心。一有分別心的話,就不好,就跟這個原則違背。
很多廟裡面管理不好,有問題,或者說不能很好地提升,跟在家的居士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居士認為這個法師給我講法,我就恭敬他;這個法師哪天我問的問題解答得很好,我就對他特別的恭敬、供養。你不明白,我們僧團當中每一個人是有分工的。今天你來了,這個法師出來接待你,給你說法,他是代表僧團的,有些人在幕後,在工地、在廚房、在教室。如果我們有這個分別心,僧團就不容易和合。第二,我們居士也會,這種分別心的話,功德就非常小。
再推廣,一個廟裡面安立,他的師父是某某,他的師父是某某,很多黨執就是這樣引起的,在哪裡皈依啊。本來都是佛弟子,小的來講,我們界內都是和合僧,大的來講,所有的出家人都是和合僧,我們應該要樹立“和合同一法性共住”這樣的信解。如果我們自己去想象說,哪些出家人是怎麼回事,哪些出家人修什麼法,哪些出家人……那你對三寶的恭敬心怎麼能夠培養起來?
一個廟,這個廟念佛,那個廟坐禅,那個廟學教,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不可能什麼都學,也學不過來。就猶如一個學校一樣,它有很多科系,每個學校裡面有不同的專業,不同的特長,一個學校裡面不可能所有的專業、所有的課都開,不可能,我們就不能去分別了。這個學校開什麼課,有什麼特長,你就好好學,你不要去問他說,“你為什麼不開那個課呢?”這跟你沒什麼關系。很多人很奇怪,這個廟裡面教這個,他說:“你為什麼不教另外一個?”那我們也可以問他:“你為什麼不學這個課程?你跑這裡來為什麼不學?”這都是很簡單的問題,都是我們自己很多的分別心,莫名其妙想出來的,這都是不對的。
所以我們需要樹立一個對三寶的信解,最基本的信解,否則無形當中就會把很多居士層面的事情帶到寺廟裡來。因為居士很多,一百個人裡面有一兩個,就會弄得很麻煩,每個都如此,那我們幾千上萬的,每天都會有點垃圾的,這個非常重要的。
我講課專門找問題講,專門講問題,沒有問題我就不講了,大家不存在這個問題,就不說,有問題才說。
◇修行差別修行差別者,第四個,“如其次第,應修供養承事正行”,對佛應修供養承事正行;對法,“應修瑜伽方便正行”,就是相應;對僧,“應修共受財法正行”,大家都是一樣的,共受財法,都平等,供齋,大家都一樣。
前一段,過去我們法會期間,菜煮得太多了,廚房的人太辛苦,這次我給賢健法師說,從此之後,全部羅漢菜,你吃也就吃,不吃也沒有。反正只有一個菜,一個菜裡面什麼菜都有,這樣的話,你就沒有分別心了,你就不擔心說行堂來給你打什麼菜,喜歡不喜歡吃,反正喜歡也是這個菜,不喜歡也這個菜,大家平等,就不會有分別心。過去我們常常聽說,“去晚了,好菜都沒有了,原來不喜歡吃的菜,現在打了。”今後不會有這個問題,廚房的人也高興,他說我們現在煮一次就可以,否則菜太多了,做幾個小時,多少活,根本忙不過來。還是過去的廚師比較有智慧,羅漢菜。恢復到這個傳統上。
◇隨念差別 “隨念差別者,謂應別念三寶功德。”這個我們已經說過了。“如雲謂是佛世尊等。”就是世尊等。
◇生福差別 “第六生福差別者,謂依補特伽羅及法增上”,人增上,法增上,人裡邊就包括佛跟僧,“生最勝福服,佛及僧二是依初義”,依初的補特伽羅,“此復依一補特伽羅”,一補特伽羅就是佛,“及依眾多補特伽羅”,就是僧,四個人以上名為僧,“生長福德,以於僧伽定有四故”。
這是說三寶不同的功德,或者說功德的差別相,我們應該怎麼來對待,它就告訴我們怎麼用功,怎麼信解,怎麼來培養,怎麼來樹立這些最基本的信念,這很重要。
所以我們到這邊來,我們要供僧,不要供養個人,這最好。用於供僧,大家都有。一塊錢,供養常住,所有的人都得到,功德就很大,供一個人只有一份功德,這個很重要,也符合這個原則,當然我們法師收完了以後也再給你轉供養常住。
所以,這些文字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都很實用,佛法不是純粹理論化,告訴我們很多下手處,很多實際用功的方法,只是說我們有沒有去注意,我們有沒有真正去學它,這很重要。
甲三、以耳識為喻演說如理修行的內涵
【內心建立佛法正知見,才能轉化八識所接收的信息,轉塵垢為清淨。】
比如大家聽我這麼講,靠耳根,靠耳識,我講出來的話,聲音,通過你們的耳根聽進去,產生了別,耳識了別這個聲音,意識再分別,這個講得好,或者講得哪裡有問題,你都聽得出來,由此可見耳識對我們修道、入門的重要性。
平時也是如此,可能會得到正面的作用,也會得到負面的作用,得到反面的作用,都跟我們的耳識有關系。如果我們對佛法有了最正確的認識,比如說對三寶,有了最正確的認識,正知見樹立起來,並且我們能夠憶念、執持、觀察,這樣我們就不會被自己內心中虛妄的聲塵所蒙蔽,否則我們心裡面也會有這些虛妄的塵埃,聲音的塵垢,就會出現。佛法就猶如光明一樣,光明出來了,內心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就沒有了。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們最容易回憶起來的,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聲塵。我們很少能夠說,這在是哪一本書,哪一行,第幾頁第幾行,應該怎麼講,這個經文多麼好,很少人這麼去懷疑。一般人沒事他就想著,要麼自己胡思亂想一通,要麼就想某某人哪天給我講的話,這個話很不好。他老記著這些不好的,他一直在(串習)。這個不好的,反過來,要把它變成好的。雖然此時此刻沒有人跟你說話,但是你心裡邊,你耳朵裡,這個聲塵一直在起作用,因為你聽了以後,就變成你的聲塵,這個聲塵落到你的心裡,隨時都會放出來。那麼我們現在要讓就佛法的、好的、清淨的、三寶的,把他現起,不好的東西要去除,所以需要忏悔,需要淨罪積資。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因為我們以妄想心、分別心、執著、情緒,我們聽到佛法的聲音,看到佛法的境界,就會誤以為真,因為你看到的是相,這些相再和我們內在的煩惱、情緒、分別混合在一起,就會變成一個聲音的魔像,就會變成一個魔出來,他自己不知道,或者說變成一個什麼形象出來,然後我們內心上面又去執取這個魔像。你一聽魔可能很害怕,魔是什麼意思?魔就是障礙的意思。魔它是梵語,翻譯成我們現在的話,就是障礙,你內心很多障礙。學佛法學錯了,內心出現了障礙,就是著魔,內心有障礙,就是著魔,很簡單。如果人都發瘋了,那就是魔很厲害。你有障礙,人就有點不正常,至少說,身心不會輕安、自在,心裡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負擔。
所以我們內心當中聽到、看到這些境界,一切都是在熏習,熏習我們過去聽到的聲音,歌曲、唱誦等等,正面的、負面的,他就會變成一種幻相來困惑。我們天天去想,它就會變成一種困惑。
如果我們了解、覺悟、覺察了我們內心當中有無明、煩惱、塵垢,就不會在內心的相上用功,就會在人的心上用功,而不是在我們心的相上用功。因為心相的出現,是因為我們的心識,你認為這個相好,你一直想去保持它,一直想去延續它,肯定執著。執著,今天,明天,後天,肯定就出問題。只有我們內心不斷提升,不斷在清淨的法相上面更深一層地去體悟,更深一層去覺悟,然後慢慢慢慢,與此相應,法界等流,清淨三寶的種子就越來越多。如果不是的話,我們這些相就障礙了我們自己的內心。
【聽聞勝利】
所以耳識也好,眼識也好,鼻識也好,都是有這些作用。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聽聞很重要。
《聽聞集》裡面講:“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都是靠聽聞,聽聞都是靠耳識。什麼叫做“由聞知諸法”呢?因果、善法、惡法,事法、理法,斷惡修善,所有出六道輪回,了知無常苦空,所有的一切,都是要聽到諸法之後,才有辦法來分別,哪些是善法,哪些是惡法,哪些是無常法,哪些是……才能夠分別出來,如果我們不聞法,我們就不知道諸法。我們只有聞法,才能夠斷惡,才能夠“遮諸惡”。只有聽法才能夠斷無義,斷無義,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當中很多沒有意義的行為,只有聽聞佛法以後才知道哪些有意義,哪些沒意義,知道哪些有意義去做,哪些沒有意義不去做,無義就斷了。“由聞得涅槃”,由聞,聽聞諸法,親近真實相,才能夠得到涅槃。所以,聽聞是非常重要的。
《涅槃經》裡面也說:“若離四法得涅槃者,無有是處。何等為四?”離開了四法要得涅槃,不可能。一親近善友,第二專心聽法,第三系念思惟,第四如法修行。以是義故,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也就是,我們要得到涅槃,由聞得涅槃,我們要恆常不間斷地修這四種法。親近善友,即親近善知識,親近同參道友;然後隨著師長、隨著同參道友來專心聞法;然後聽到法,自己再去思維,在思維的過程中,去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這就是修行。因為這樣子的因緣,我們慢慢慢慢就會靠近涅槃。
【破斥邪見:不從善知識處聽聞,以為自己看書就是修行。】
所以我們所談到的“由聞知諸法”,不是說自己隨便拿一本書就叫聞,這個聞必須是從親近師友、親近善友的過程當中聽到的,這個時候法師告訴你應該怎麼做,他告訴你這些內容就是法,我們要專心聽,然後要系念思惟,然後要照著所講的去做。
如果我們沒有親近善知識,那我們這些法不是聽聞來的,是我們自己看來的。我們自己看來的,就同我們自己的業相應,同我們自己的習慣相應,也有可能同我們自己偶然的情況相應。偶然的情況下,比如什麼書,隨便翻起來看一下,“哎,這個挺好”,你跟他相應,他不一定對你的問題,只是說在今天偶然的情況下,隨便翻一下。到明天的時候,這本書你可能又不看了,又換一本,“這段寫得很好”,看幾天又不看了,又換一本。
如果一個有修有成就的法師、大德,你看起來他沒有條理,他是經驗上的引導,而不是理論上面的引導。經驗上的引導和理論上的引導是不同的,經驗上的引導就猶如說,我們大家在這裡修行,就猶如在實驗室做科學實驗,一步步怎麼做,理論上的引導就猶如在教室裡上課,這個是不同的。自己看書就好像自己拿科研的書去閱讀,你不能說一點用處沒有,但這是不一樣的。所以為什麼說親近善知識的重要性,為什麼說明師難遇難求,道理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