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門論》(第十九講)
【原文】鼻識。
“鼻識。緣香塵為境,以生了別,隨所依根立名鼻識;亦可隨自所緣境立名香識。”
甲一、以鼻識為喻開演修行內涵
乙一、鼻識對我們的影響
前天我們談到了眼識,昨天談到了耳識,今天談到鼻識,眼睛、耳朵、鼻子。眼睛、耳朵、鼻子,僅僅是根,眼根、耳根、鼻根,那我們談的是識——眼識、耳識、鼻識。眼識、耳識、鼻識要產生作用,必須通過眼根、耳根、鼻根,來緣相應的境界——色境、聲境、香境。鼻識,緣的香塵。也就是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對我們影響很大,耳朵聽到的東西對我們影響也很大,鼻子聞到的東西,聞到了一種味道,唯識的語言叫香塵、香境,五境的香境,色、聲、香、味、觸。我們現在的語言是氣味,放到唯識裡說氣味(叫)香塵。
燒香,那香出來,我們能夠聞到香的氣味;炒菜,菜也是有氣味的;煮飯,大米飯、面條、饅頭、面包,它都有一種氣味。我們鼻子聞到了這種味道以後,知道說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是自己適應的還是不適應的,自己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在很多社會上面的人,買很多的化妝品,那也是一種氣味,化妝品裡面都是一種味道;如果東西壞了,菜一壞了,那麼就會有一種味道;比如衣服經常不洗,那麼它也會散發出一種不好的味道;比如發霉了,它也會有種味道。那這個對人都會有影響,對人的身體有影響,對人的修行也會有影響。
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影響?這是因為我們了別以後產生了分別,認為這個味道好,人就容易貪求、執取,執取這種香塵;如果味道不好,人的心就產生遠離、產生痛苦。比如我們聞到這個炒辣椒的味道,有些人不適應,他就不容易接受。
氣味,(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容易遇到的問題,只就是說我們沒有很認真去考究,香塵究竟對於我們修道有哪些幫助,或者有哪些影響。
乙二、結合現行分析問題根源——心的對立
丙一、根境識的對立
佛法講的是不二法門,最高的境界就是不二法門,不二法門就是沒有對立。
我們六根對六境,產生六識,六根對六境就是對立了,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對立了。因為我們看到、我們聽到、我們聞到、我們舌頭嘗到、我們身體接觸到、我們意根當中都分別,不是說都是我們需要,也不是說都是我們喜歡的,有喜歡的有需要的,也有不喜歡的,也有不需要,多余的,各種情況都有,有喜歡自己做的,也有自己不喜歡做的。
就(比如)說我們參加法會期間,你可能坐在那裡時間長了,人就喜歡站起來;站久了,就喜歡坐下來;甚至在佛堂裡面時間久了,他就想到外面去走一走;我們走累了,他就想回來坐一坐。這些都是我們根跟境的一種對立,對立起來。
那你再放大呢,就是說,人與人也會有對立,我的、你的、他的,都有對立。我、你、他,別人,對你而言他也是一個境界,因為我們首先自己根對境會有對立,就自己常常跟自己都是會有對立的,那麼你再去放大,再去擴散出來的就是與人對立,與事對立,與物對立,與所有的外境都會有對立。
比如說,我們早上四點鐘起來,排班、用早齋,那麼你心裡想著時間一到,四點鐘一到你就起來,但你的身體起不來,它就會很對立;你過齋的時候,可能說我們應該要吃多少,要吃一碗,那麼你這個色根,你不想去吃,那麼飯吃不下去,它也是一種對立。
這些對立就是因為我們一直產生種種的沖突和分別,在這些根、境、識上產生的對立。有對立,就會有隔閡,心裡面就會有隔閡。
有隔閡,就比如說,吃米飯的人天天吃米飯,他看到饅頭他就不喜歡吃,他就有隔閡了;喜歡吃饅頭的,他看到米飯,他就不想吃,他就有隔閡了;喝牛奶的人,他天天喝牛奶,他看到豆漿就不想喝,他也是有隔閡了;喜歡喝豆漿的人他不喜歡喝粥,行堂一看是粥,他就不喜歡喝,那他就有隔閡。
隔閡,再深一點,再嚴重一點,問題再大一點,就會產生鴻溝。產生鴻溝就是說,那鴻溝的話,就是更寬廣,問題就更大。
我們要解脫,要到彼岸,就要跨越這個鴻溝,就是各種各樣的對立。各種各樣的對立都是各種各樣的分別,都是分別心分別出來的,分別、對立、隔閡、障礙,引起的鴻溝。
那麼這些問題呢,我們在理論方面能夠都解決到,或者說理論方面我們能夠認識得到,我們能夠認可,但在實際上面,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是無法做到的。無法做到不對立、不隔閡。是難以做到的。如果我們能做到,就解脫了,你做不到,那麼就被束縛,被各種各樣的分別心、對立心所束縛、所障礙。
就是因為我們人首先有種種的攀比、對立、分別的心,就會把我們自己完整的人生,肢解得支離破碎。這個就是需要通過佛法的修證,改變我們內心,樹立佛法的正知見,然後我們六根緣六境產生六識的時候才不會出問題。
丙二、六識與本人的對立
我們常常說所有的問題都是我們心裡的問題,都不是因為別人引起的。那我們要去觀察我們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這六識就是我們的思想活動的過程,它是一個過程。識,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他所呈現出一種什麼狀態,眼識什麼狀態、耳識什麼狀態,乃至意識什麼狀態。
我們常常說,這個人很有思想,這個人很有頭腦,思跟想,思心所,想心所,思心所是在行蘊裡面,想心所,色受想行識,那麼你的思想和你的本人是有區別的,你思想只是你這個人所擁有的思想,你心裡面的思跟想。這個人有經驗,經驗非常豐富,“有經驗”同“有經驗的人”是不同的,經驗就是經驗,有經驗的人,就是說這個人很有經驗,這個人有思想,有思想的人。那麼拜佛也一樣,拜佛的人;念經,念經的人;忏悔,忏悔的人;修觀,修觀的人。那我要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在修觀的時候,或者說你在思想的時候,如果說我自己知道說我現在在修觀,或者說我自己知道我現在在思想,我在思考問題,那麼,思考問題的人和思考就是一種對立。
打比我坐在這裡講,你們坐在這裡聽,如果你知道你自己坐在這裡很安靜地聽,那麼“你聽”和“你聽課的人”兩個是有對立的。如果你坐在這裡聽,忽然間你聽得都忘記自己了,那你才消除你“耳朵聽”和“聽的人”這樣子的一種差別,這種對立才消除,就是不知道自己在聽,也不知道說是誰是能聽、誰是所聽,誰是聽、誰是聽的人。因為首先我們自己聽本身就有對立,聽和聽的人就對立了,這說明人不專心;然後你聽的人和我講的人又是對立的,所以你就很難相應,相應不起來。對不對?相應就沒有對立了,完全就分不清楚,就是非常非常地專注,我們常常講禅定、專注,這樣子進入一種無分別狀態,那實際上面我們很難達到,我們能夠達到的也是極其短暫的。
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六識和你自己本人本來就對立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在起作用,和你自己本人本來是分裂的。比如說講,我不應該這樣想它就這麼想,我不應該這麼看它就這麼看,他心裡很清楚,乃至說自己知道我這樣想是對的、這樣說是對的,這樣想是不對的,這樣說、這樣看是不對的,他也知道。
【對立的後果:把觀察到的境界當成自己的境界,又用自己的煩惱和情緒來感知外在境界。】
正是因為我們自己本人和我們自己的六識常常對立,所以常常會產生差異,常常會產生分歧,那麼這個也就是日常生活當中所發現的各種問題、矛盾的根源,就會把我們自己觀察到的境界當成自己的境界。
我們自己所觀察到的境界當成是自己的境界,自己的境界然後就會當成是別人的境界。我們六根去緣六境,然後就產生自己的境界,產生自己的境界以後,那我們就會認為這個境界就是外在的境界。那我們自己來緣外在的境界本身,我們自己已經就有對立了,對立的時候我們再加上分別說這些內在的六塵就是外在的六境,很多問題都是因為這樣子產生。
你所緣到僅僅是外在境界的假象,到你心裡的時候,就變成了我們自己內心的“真相”,自己就認為說是真相。反過來說,就對外在的種種的境界,我們產生遠離、排斥、分別,這是我們一般的人他都是靠這樣子生存、生活,他都是這麼活過來的,一生都是這麼活。那麼也就是說通常的人都是通過自己的煩惱,通過自己的情緒來感知、來認識外在事物的存在,通過煩惱、通過自己的情緒來認知、來了解、來感知外在事物的存在。
佛法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是說,不能用情緒,不能用煩惱來感知和認識外在事物的存在,所以修行的時候就是培養我們內在的自性光明的啟發,我們內心如果充滿光明,內心具足智慧,那我們所有的看法都會不一樣。如果我們內心黑暗、內心無明,那麼就是我們的情緒、煩惱在起作用,最後我們得出來的答案就不同。
【以法會為喻分析對立現行。】
就比如我們這幾天共修來說,大家的收獲很大,也有很多的體會。那麼我們可能就會得出一個答案說:這些法師、義工、同修大家非常地發心,大家非常地用功,很有感恩心,天天都感恩。覺得別人也不錯,大家都很優秀,條件也很好,然後自己就得出一個答案說:因為自己身邊的人都很好,所以我自己也很好,他自然而然就會這樣。那你回到家裡以後,一天、兩天、三天……那你自己就會發現,啊呀!自己並沒有那麼好,還是有會變化,那功夫就退了。那麼你就會懷疑說別人是不是也沒有那麼好?是吧?別人會不會跟我一樣也會退?你就會以此來推斷別人,這肯定的。這個就是因為環境的變化,所以產生了煩惱。那麼你在這個比較殊勝的環境,自己的煩惱、情緒不容易激發、引發出來,那麼你回去之後,這個環境的變化,那麼我們自己的煩惱、情緒出來了察覺不出來。他不會認為說,這是因為隨著環境的變化,自己的煩惱、情緒在起作用,他不容易來承認這種事實,這是很難的,就是很難有力量來承認這種觀點。這個就是凡人跟聖人、一般人跟修行人的不同,不同之處。
那你回到家裡,你用功,不斷去策勵這種對三寶觀功念恩的心,不斷去觀察思維同行善友、三寶的功德,我們內心當中的無明煩惱、六境的塵垢才不會沉渣泛起。如果不是這樣去修的話、去用功的話,那肯定會退。因為一回去,你六根緣的境界不一樣了,它馬上就會退,那這樣子的話就很難辦。
乙三、消除對立的方法(以飲食為喻):趣自除惱
就飲食來講,常常飲食對我們味道的關系很大。我們常常說這個口味好不好,那個飯菜香不香。《佛遺教經》怎麼告訴我們對待這個問題的?《遺教經》裡面講:“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就是我們出家眾,受諸飲食當如吃藥一樣,好吃的是一碗,不好吃的也是一碗。“趣得支身”,是為了要支持、長養我們的肉身,來解除饑跟渴的病,因為我們如果不吃飯不喝水,那麼人就活不下去,身體會受不了。所以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裡面也說“民以食為天”麼!《彌陀經》裡邊也談到“飯食經行”:“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藥師經》裡面第十一願也談到:“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彌陀經》、《藥師經》,還有我們每天中午念的供養咒,裡面都有談到飲食的問題。
那麼在我們佛門裡頭,飲食很重要。通常講的這種“*輪未轉,食輪先轉”。大家如果在廟裡頭,一頓飯沒吃飽,你坐在這裡肯定聽不進去,你口渴了,也受不了,你聽經、聽法也聽不進去。
《五燈會元》裡面有記載,有一個禅師,他上堂說法,他說:佛有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禅師說,佛有四弘誓願,我也有四弘誓願,下面人說:“你的四弘誓願是什麼?”我的四弘誓願是:“饑來要吃飯”,即肚子餓了要吃飯;“寒來就添衣”,冷了要穿衣服;“困時伸腳睡”,困了要睡覺;“熱時愛風吹”,熱的時候要吹吹風。他說這個是我的四弘誓願。我們聽起來很簡單,吃飯、穿衣、睡覺、吹風,就是這樣一種生活,關鍵就是說我們人怎麼樣去作意。我們人一天到晚就是吃飯、睡覺、穿衣,吃飯、穿衣、睡覺、吹風,一天到頭就是這樣,人生活就是如此,衣食住行、行住坐臥,就是這幾個事情,關鍵就是我們怎麼用心,這是非常、非常大的學問,就是你怎麼作意,怎麼了別,怎麼分別,這是非常大的學問。
弘一大師出家以後,他有一個朋友,夏丏尊,教育學家,他去看望弘一法師,他一看吃得非常簡單,就吃鹹菜,他看他吃得津津有味,夏丏尊就問弘一大師:“吃得那麼鹹,你不會感覺到鹹嗎?”弘一大師說:“鹹有鹹的味道。”弘一大師飯吃完了以後,拿茶杯喝水,喝的白開水,夏丏尊說:“難道你那麼窮,茶葉都喝不起?”弘一大師說:“淡有淡的味道。”這個就是一種功夫,也能喝白開水,也能吃鹹菜,都是一種思想境界。
那我們就不一樣了,我們各方面都是分別,我喜歡這個,你喜歡那個,喜歡吃,喜歡不喜歡,都是一大堆,都沒有辦法趣自除惱。弘一大師,古來祖師大德,他們遇到什麼問題都是從自心來解決,趣自除惱。
有一位禅師,修行的功夫非常高,有一天中午過堂的時候,廚房裡面飯煮得非常硬,廚房裡面的人就非常害怕,侍者告訴他說:“今天飯煮得太硬,對不起。”就告訴這位大禅師。大禅師說:“我今天正想吃硬的飯。”換第二天,炒菜,非常的鹹,他又擔心得要死,侍者又送給禅師吃,說:“今天菜很難吃,對不起,炒得太鹹,鹽巴放太多。”禅師說:“我正想吃鹹的菜。”那這就是一種功夫了,你如果吃菜吃鹹了,你說我今天正想要吃鹹;今天炒菜炒淡了,你說我正想要吃淡,這就是人的一種作意,都是人的一種作意。
作意、起心動念非常非常重要!我們過堂的時候,我們要吃三口飯,念三句:“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所以佛法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關鍵看我們怎麼去用心。
我們能夠用善心,我們如果會用心,這些境界都不成問題,都會很快轉變。
【喻1】你遇到一個很麻煩的人,胡攪蠻纏,跟你說不清道不明,你就想:“今天佛菩薩來考驗我,給我這樣一個境界,用這樣的境界來磨練我。”你馬上心意就轉。
【喻2】你今天遇到一個人忽然間把你大罵一通,“他罵我,消我的業,成就我的忍辱波羅密”,這樣也是很好的。
【喻3】今天你過堂,行堂行到你這裡,剛好飯菜沒有了,你說“我修行修得不好,以後要加倍努力,才會有福報。”你也可以想:“你怎麼不給我行呢?你眼睛沒有看到?你是不是跟我過意不去?”
所以一切境界都看我們怎麼作意。我們常常作意都是有問題,我們的六識有問題。
【喻4】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人,前面人走得慢,後面人又急,又想走快,我們也可以作意說:“前面的人對我們後面的人也是一種考驗,讓我們能夠不要那麼著急,慢慢走。”如果說我們走路走慢了,前面人走路走得快,我們自己走得慢,我們就想,“哎呀,我們平時動作太慢了,給人家距離這麼遠,我們都趕不上。”
這個就是說,把所有的境界都回歸自己的心,這也是一種用功的方法,就不會在種種的境界裡產生對立,產生分別,產生隔閡,產生鴻溝。
如果我們去埋怨社會,外在的境界,本身我們就是在造業,你起心動念,說話、行事,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在造業,造業的話,外在、對方也會有感受,又接受了你的行為,你的表達方式,那這個業就越來越重、越來越深,就不能解脫。只有回歸到我們的心裡,才能解脫。解脫道都是從這麼來的,都是從回歸到自心才能解脫。菩提道,就是自己解脫的方法,再介紹給別人,然後別人也能夠得到這種解脫的方法,就是菩提道,自覺覺他。
這種解脫,不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能落實、不能實現、不能感受,是能夠感受的。如果不能感受,那我們修行、用功、學佛,能得到什麼利益呢?就不可能得到什麼利益。是能夠感受得出來的。
解脫什麼?就是解脫煩惱,解脫痛苦,解脫業,惡業。超越,才能夠解脫。解脫了種種束縛,脫離了種種障礙。
解脫都是我們內心的功夫,不是外在有什麼繩子把我們的手腳綁起來,是我們內心被種種煩惱系縛,內心被自己種種情緒系縛。我們在廟裡用功,本身就是解脫,我們用這種方法能夠讓自己內心不斷得到解脫,不斷得到自在,得到輕安,得到喜悅、祥和,這種感受不同。
甲二、自誓皈依不言其余,盡形壽勵力勤修
我們翻開廣論105頁,第二段,一直到106頁第一段,念一遍。
“由自誓受而歸依者。謂由誓受依佛為師,依般涅槃為正修法,歸依僧伽為修助伴,由如是門而正歸依,如毗奈耶廣釋中說。由不言余而歸依。謂由了知內外大師及其教法,諸學法者,所有勝劣,唯於三寶執為歸處,不執與此相違師等,是所應歸。此二所有差別之中,師差別者。謂佛圓滿無邊功德,所余大師與此相違。殊勝贊雲:‘我捨諸余師,我歸依世尊,此何故為尊,無過具功德。’又雲:‘於余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於依怙。如是非遍智,宗過壞其心,心壞者不見,無過大師尊。’教差別者。謂佛聖教,由安穩道得安樂果,息生死流,淨諸煩惱,終不欺罔樂解脫者,唯一善妙,清淨罪惡,外道教法與此相違。如殊勝贊雲:‘何故由尊教,安樂得安樂,故於說法獅,尊教此眾生。’贊應贊亦雲:‘謂應趣應遮,清淨及雜染,此是雄尊語,與余言差別。此純顯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語與余言,除此須何殊。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尊語與余言,除此有何別。由彼染極染,由此能清淨,此即依怙語,與余言差別。’僧伽差別由此能知。”
乙一、由自誓受而歸依者
好。我們昨天談的是三寶功德的差別相,今天談的是自己皈依,我們自己要發誓,自己要發願來受皈依。我們念三皈依,“誓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己發誓要皈依,這是很重要的。自己要求皈依,我們自己要受皈依,“由自誓受”,我們自己要發誓,發誓之後就不能改變,不要改變,不會改變,來受三皈依。
“謂由誓受依佛為師”,那我們發什麼誓呢?發什麼願呢?依佛為師,“依般涅槃為正修法”,依法為師,“歸依僧伽為修助伴”,依僧為師。這是三寶,“由如是門而正歸依”。
佛,涅槃,僧伽,助伴,就是說僧伽、出家眾是我們修行、證到涅槃的助伴,幫助我們修行獲得涅槃。我們自己本身也好,出家眾也好,都是根據法來修行,法是佛說的,法才能夠讓我們到達涅槃,證得涅槃。所以出家眾、在家眾,法都是一樣,戒律不同,修的法都是一樣,都是為了證到涅槃。修的法,每個人修到什麼程度,修到什麼層次,是不同的。有時候很難說到底是哪一個人修得高,哪一個人修得低,這都不好說。但是必須要有僧伽作為我們的助伴,這是非常重要的。
“由如是門而正歸依”,從這方面來正說皈依。“如毗奈耶廣釋中說”,在這上面有更加詳細的開演。
這一科主要讓我們明白說,受皈依是自己發願要受的,如果說自己沒有發願,沒有發誓,別人強迫的,那這個都不能算,都不是自己心甘情願的,不是發自於內心。或者說自己沒有願,沒有誓,沒有發誓,沒有發願,別人念幾句經文,自己也跟著,順口溜,念幾句,當然效果就不好。
【常見問題:內心沒有真實皈依心,對三寶不希求、不恭敬。】
我們為什麼學佛法不能受用,跟這個皈依有沒有真正發起心來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我們真正皈依發起了心,那麼你對佛、對法、對僧就有恭敬心,信心就培養起來。培養起來,就是不同。比如我們看到經卷,我們看到法師說法,我們聽到佛法,我們內心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果我們皈依心沒有真正生起來,沒有持續下去,三寶就離我們很遠,乃至內心當中就沒有三寶的形象,沒有真正三寶的內涵,內心當中真正對三寶就沒有希求,這就無求了,沒有希求,就沒有恭敬心。
我們常常說要有希求心、恭敬心,那麼,什麼叫做希求心,什麼叫做恭敬心呢?三寶為什麼名為寶呢?他珍貴、尊貴。就用世間的比喻來說,比如金銀財寶,你家裡的金銀財寶,你肯定把它收藏得很好,不敢亂丟,亂丟就會被人偷走了。你心心念念就會掛礙,出門以後,家裡的好東西是不是會被人偷走。如果是值錢的東西,被人打破了,丟了,我們內心就會很難受,就會很難過,一件古物、古玩弄破了,心裡很難受。三寶,讓我們用這樣的比喻說,佛、法、僧對我們來講是寶,對修行人來說是寶,是最重要的,就名為寶。我們光這種心要用起來是非常難的。
為什麼我們聽法聽不進去,昏沉、瞌睡?都是因為有業障。業障怎麼產生?是因為對法不恭敬。不是說你過去世不恭敬,現在世也不恭敬。現在如果恭敬,就會有希求心,有希求就不會困,就看得下去,對不對?我們常常說,看書,看一本好書,很好看,我借來也要看。看一部電影,大家都喜歡看,就是有希求心。我們讀佛經,天天讀,讀久了,心就沒有了,他說,“我讀過,到處都有”,希求心就沒有了,沒有(希求心),就不恭敬,不恭敬,在自己心裡就造成障礙,障礙的時候,你就聽不進去,法就起不來。
所以我們常常講,對法寶、佛寶不恭敬會有業障,我們總覺得很遠,不是很遠,當下都能兌現。喜歡聽法的人,肯定對法寶就恭敬。對佛法有受用的人,都是對法很恭敬的。印光大師說:“佛法從恭敬中求。”恭敬都不恭敬,說明這個法就不尊貴,不尊貴肯定不會去求,不去求你就沒有,你有的話也都會丟掉的,這都是有關聯的。
不是法本身需要我們去恭敬,我們恭敬心生起來,才能跟法相應,因為法是清淨的,世間法是雜染的,不一樣的。我們只有生起恭敬心,生起信心,才能夠跟清淨的法相應。恭敬心、清淨心起不來,就不相應,我們情緒、煩惱當道,沒辦法相應,相應不了,這就是很簡單。
但是我們的心轉不過來,難就難在這裡,心轉不過來。你說我們也要有恭敬心,我們也很想學,但學不進去,那怎麼辦呢?你就培養恭敬心。恭敬心培養不起來,就去淨罪集資。淨罪集資,做什麼呢?你先到廚房裡面去洗菜、洗碗,你先去洗廁所,你就去干活。干半個月,干一個月,罪障就消了;培福,有福才能開智慧,沒有福智慧開不了。沒有福報的人,天天生病,天天都是業障,福跟慧不可偏廢。
但是我們這種恭敬心不是說要做給人家看的,是發自於內心,不是說有人就恭敬,沒有人就不恭敬了,做樣子,那個不行,我們要真正發自於內心的恭敬。這個是“自誓受而皈依”,自己要皈依,非常重要。不是說,我本來不想皈依的,是因為某某人帶我廟裡邊來,所以才皈依的;是因為法師讓我皈依,這個都不算,都不算真正的皈依。
乙二、不言有余而正皈依
自己發誓、發願,那麼以後就不能再皈依別的宗教,不能信仰別的宗教,所以說“由不言余而歸依”,就是不可以再去說皈依別的,天魔外道啊,其他宗教啊,為什麼不能皈依呢? “謂由了知內外大師及其教法”,佛跟外道的教法,“諸學法者”,出家人,“所有勝劣”,通過比較,“唯於三寶執為歸處”,我們認為說,只有三寶才是真正的皈依處,“不執與此相違師等,是所應歸”,不同於三寶的,不是我們皈依的對象。
這一段話的意思是,我們皈依三寶以後不可以再去皈依別的宗教。皈依三寶後再去皈依別的對象,就證明說我們信仰不虔誠,立場不堅定。
信仰的立場不堅定是肯定不行的,肯定就學不好。社會上面有些有錢的人,我都有遇到過,他家裡死了一個人,他法師、道教、牧師全部請過來,阿訇,他認為這樣最保險,總有一個神會接他。後來我就問他,到底你要讓你的祖先去什麼地方?你自己也搞不清楚。很多人都是內心有缺陷,內心不信賴,認為沒用,這個是迷信,是一種迷信。這是真的,不是我亂說,是確有其事。
我們很多居士,很多信佛的人,只是問題沒有這麼嚴重而已,但是我們也有相應的問題。相應的什麼問題呢?比如我們人,平時也有念阿彌陀佛,也有念藥師佛,也有念觀音菩薩,也有念釋迦牟尼佛,我們要死了,臨終的時候,要念阿彌陀佛,我們平時遇難的時候,就念觀音菩薩,也念藥師佛,也念釋迦牟尼佛,當然我們佛、法、僧,菩薩,跟外道不好比,但是就是說,如果我們對這些佛真正有信心,我們現世、後世都能得到庇佑,為什麼有這麼多佛菩薩,也就是為了適應我們不同根性的人,佛菩薩的用不同。
“此二所有差別之中,師差別者”,就是佛差別,“謂佛圓滿無邊功德,所余大師與此相違。”與此相違,不等於說他一點功德都沒有,而是沒有達到圓滿的這樣一個境界。“殊勝贊雲:‘我捨諸余師,我歸依世尊,此何故為尊,無過具功德。’又雲:‘於余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於依怙。如是非遍智,宗過壞其心,心壞者不見,無過大師尊。’”這個是教主的差別。
下面是法的差別。“教差別者。謂佛聖教,由安穩道得安樂果,息生死流,淨諸煩惱,終不欺罔樂解脫者”,如果我們好樂解脫的人,追求解脫的人,這個法不會騙我們。“唯一善妙,清淨罪惡,外道教法與此相違。”其他宗教,有的宗教認為說,不信他的,都是魔鬼,都要殺頭。佛教沒有這麼說:你不信佛就要殺頭。不信佛的人,我們可憐,我們慈悲,這個不一樣,教義有很大的不同。
“如殊勝贊雲:‘何故由尊教,安樂得安樂,故於說法獅,尊教此眾生。’贊應贊亦雲:‘謂應趣應遮,清淨及雜染,此是雄尊語,與余言差別。此純顯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語與余言,除此須何殊。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尊語與余言,除此有何別。由彼染極染,由此能清淨,此即依怙語,與余言差別。’僧伽差別由此能知。”僧伽就是我們修行的助伴。
乙三、攝彼等義
這些論裡頭,就是告訴我們佛、法的殊勝,目的也就是讓我們能夠更加堅定信仰,堅定信心,去了解佛法僧的殊勝處。我們受了皈依,都是自己要受的,自己發願要受的。然後,我們受了皈依以後,應該要怎麼做,天天應該怎麼堅持,乃至盡形壽,一直到我們生命的結束,這些在皈依當中,都是有很好的說明。也有很多大德都說:“我們一生都是修皈依。”我們早晚課都念三皈依,無論漢傳的、藏傳的、南傳的,都非常注重皈依,所以不能把皈依當成一個很簡單,好像很初級的、入門的,它是非常根本的一個法類。
通過我們這幾天的學習,大家對三寶的恭敬心、對三寶的皈依心,對皈依的理論,對皈依的一些方法,以及對皈依的一些下手處,慢慢、多多少少也會有所認識,法會完了以後我們也可以去借錄音帶,好好去學。學,不要貪多,應該要學懂,要學明白,然後要能夠給自己的行為配上套,然後要慢慢去實踐。實踐,要一直去實踐,實踐到任運、無間,這很重要。你不能任運,就會有造作;你不能無間,就東動西進,東動西進,你狀態好的時候就可以,狀態不好就完了。這樣的話,一個法類實踐有效果,再修別的法類就比較容易。好,我們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