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秦巴山區佛教的幾個特點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 王亞榮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 李利安
秦巴山區地跨漢江南北,位處川陝交界,山高水長,川嶺交錯,將我國西北和西南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看,這一地區是三秦文化圈和巴蜀文化圈交匯的地區、准確地說,從秦嶺南坡以下受巴蜀文化的影響要多一些。佛教經西域傳人中土後,從竺法護開始,關中地區成為中國佛教重要的譯傳中心。至隋唐,分宗立派,名僧輩出,極一時之盛i.所以,佛教也很早就傳人了秦巴山區。也許是由於某種偏見,人們多注意作為學問的佛教、多注意佛教的上層和知識僧侶,而往往忽視了山區佛教。禅宗興起之後,這種狀況才有所改變,但仍很不夠。下面,筆者結合實際調查的情況對秦巴山區佛教的特點作一些簡要的歸納和論述。
一、自然的寺院與師法自然的寺廟
歷史上有所謂“三武一宗法難”,每次法難,帝王下令禁斷佛教:僧尼被迫還俗,寺廟被拆毀,或改做它用。如唐武宗會昌年間(841—846)禁佛時,全國拆毀寺廟4600余所,拆招提、蘭若4萬余所。還有些時候下令有額寺院存留,無額寺院廢毀,“天下名山僧占多”,顯然這些招提、蘭若和無額寺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在山區,而且大部分都是私建。這些寺廟的建造與當地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有直接的關系。僅從名稱來說,因山而得名的,如當今秦嶺山脈中的甲午台、南五台、圭峰寺、寶峰寺、靈崖寺等,巴山山脈中的龍崗寺、梁山寺;有的闵水而得名,如秦嶺山區的黑水寺、水陸庵,巴山山脈中的聖水寺、回龍寺、小南海、雙溪寺等;還有一些因洞而名,如水蓮洞、蓮花洞、大佛洞、觀音洞等等。
這些佛寺的興起除了思想、社會等方面的原因外,也與奇異的地貌特征有很大的關系。如龍崗寺即建造在一條酷似臥龍的山脊上。這條臥龍本來是巴山支脈梁山的延伸地帶,但當地人生怕這條臥龍桀骜不馴,故建此寺以懾服之。再如聖水寺,寺中有五泉,分別名青龍、白龍、黃龍、烏龍、黑龍。其中黑龍泉位於正中,其它兩泉分列左右,非常對稱。此寺舊址很早以前為一隱士的居處,漢代蕭何曾禮此處,並植桂樹一株。現桂樹猶存。據寺碑記載,歷史上這一地區每遇旱災,當地村民即來此汲水祈雨,凡求必應,非常靈驗。此後,當地的求雨活動便與佛事活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再如巴山南麓的觀音洞。原來是一溶洞,正好位於山谷盡處雙峰交歧之處。洞內鐘乳石千奇百怪,層出不窮。洞深無底,據說一直通到巴山南的四川萬縣。這種神奇的自然景觀吸引著大批游人。從宋代開始,佛教僧人便在洞口建起虹橋三拱,橋下是洞中流出的泉水,也是這條谷地的水源生處。橋上建起觀音殿,供奉觀音菩薩。殿前泉水湧成一湖,俗稱“小南海”。此後,這一勝地便成為秦巴山區最著名的觀音道場,清代光緒皇帝曾頒賜“播潤天地”匾額。至今這裡的佛事活動仍很盛行。
與本地山區地形及各種奇異的地貌特征相伴而生的是佛寺建築及殿堂布局的不規則性。從座向來看,一般佛寺多座北向南,而秦巴山區的佛寺大多因其具體的地勢與地形特點,或依坡,或盤山,或臨崖,或就洞,或居頂,或臥溝,或依梁,不拘一格,隨其自然。與此同時,佛寺的殿堂布局也拋開了以南北中軸線為中心,以大雄寶殿為核心,門、樓、殿堂各處其位的習慣與制度。許多佛寺殿堂不齊,多少不一,形式各異,布局分散。若總體而論,呈現出凌亂無序的狀態,但若就每座具體的佛寺而言,則又可看到建寺僧人因地就勢的獨到用心,而且,這種無序的布局與無序的自然地貌、地勢相契無間,給人帶來美的視角,表現了山地佛寺特有的景觀。
以宅峰寺為例。寶峰寺位於秦嶺南麓一谷地的小山上。這座小山呈圓錐體,三面環水,孤峰聳立,景象奇特,不愧“寶峰”之稱。該寺的布局依其山勢,層層相盤而上,一層可分為一個院落,自下而上,院落面積遞減,至頂端為一觀音殿,環殿只有一條狹窄的走道,層層盤踞,布滿山畔,風格奇特,景致宜人。
俗雲:“山高皇帝遠”。山區的寺廟受自然地貌的影響較大,受世俗制度的約束較小。這些師法自然的寺廟與平原地區或是都市的寺廟相比,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貌。同時,寺宇殿堂房捨的建造風格因地制宜,百寺百樣,與一般的民間神祠也略無二致。
二、佛道並立 佛道相攝 佛道轉換
宋代以來,民間的祭祀崇拜由於三教的衰落,也由於和現代生活最為貼近而有了較大的發展。三教中的儒教高高在上,山區的老百姓有可望而不可即之感。佛教倡四大皆空,修來世的因果,為上層階級和知識僧侶提供了心靈的向往。但是“極樂世界”與現實社會仍有距離,與山區民眾希望改善身邊現實的迫切性心理不太適應?
在秦嶺山區,道教的流傳早於佛教,有頑強的生命力。佛教與道教及民間祭祀崇拜的互相滲透、互相包容、互相轉換,構成了這一地區宗教流傳演化的主要內容。
佛教與道教的融合由來已久。在秦巴山區,這一融合從佛教傳人這一地區之日就一直存在。許多佛寺本身就是在早期道教活動場所的基礎上形成的,加之這一地區(主要是漢江地區)道教傳播比佛教更早,道教信仰在一般民眾中具有很深的基礎。除了宗教職業者外,廣大的普通信眾總是或多或少地帶著道教的某些思想去理解佛教。所以,他們到佛寺進香朝拜的同時,並不排除進入道觀在道教尊神前叩頭。另外,進道觀拜神者往往也忘不了去佛寺禮佛。例如,安康市的金堂寺,其香火最盛的時候是附近東藥王殿的道教節日期間。尤其是每年農歷2月初2,大量信徒前往東藥王殿過道教生活,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又會來到金堂寺燒香禮佛。另外,還存在著大量知識層次不高的信徒,見廟就進,逢神就拜,這樣的現象在秦巴山區是極其普遍的。
就是在出家人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佛道不分的情況。例如在天台山道觀,筆者曾見到一削發僧人拜道徒為師,在其暫住期內過起道教生活來。漢中市的寶峰寺,位於秦嶺南麓,歷史上這裡佛道兩家交替居住,現存既有佛教的許多造像、石碑,也有大量道教的殿宇和神像。近幾年來,佛道兩家曾數次輪換居住。當地群眾既有信道教者,也有信佛教者。筆者來此寺時,正值八九個僧人住寺,除了佛像前的香燭花等供養齊備外,許多道教的神位依然威嚴聳立,且香火依舊。在這裡,單純從信仰上看,佛道兩家並無太大的爭執。
南鄭縣的永固村佛教活動點,為漢江以南巴山北麓的龍崗山,該寺原是—一道觀,名叫藥王洞。筆者來寺時,藥王洞前殿堂已經翻修,重新彩繪。它位於山溝西側崖旁,藥王神像其實安奉在崖內龛窟之中,窟外緊貼崖面是木構殿堂。但在這一藥王殿南側,現已修成佛殿,內塑一佛二菩薩。據說他們還打算在藥王殿北側再建觀音殿。該寺山門面南,正好位於谷口,在山門和觀音殿之間的崖面上還有個龛堂洞窟,內部大多供奉著道教的各種神只;據當地人講,這裡宗教活動非常盛行,尤其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前後,來此進香者絡繹不絕,香客達五、六萬人。廟上曾有佛道兩家出家人居住,現有尼僧數人住寺,但主要由當地居上管理;;“文化大革命”以前,除藥王殿以外,還有娘娘廟、龍王廟、三宮殿等許多道教殿堂數十間.
又如城固縣的回龍寺,位於巴山北麓。該寺與道教的五郎觀對面而立,基本上處在同一院內。佛寺面南,道觀面北,中間橫穿橋洞一孔,洞額上原書“通蜀連秦”四字。南北兩院皆由僧人管理。該寺住持佛道教兩教皆通,尤其對觀內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缭亂的道教神靈精通備至。據住寺僧人介紹,附近各村信眾很多,每逢初一、十五,來寺進香者不絕於途;信徒們對觀內殿堂和寺內殿堂一視同仁,除了一部分人按需進拜(因為觀內有專司各職的神)外,普通信徒都是寺觀諸殿皆拜。在他們眼裡,佛道教的諸神是同樣重要的。
再如天竺山,原名天柱山。佛教傳人該地區後,有西域高僧在此傳法行道,教化頗盛,於是以天竺山為名。唐時修寺建廟,遠近聞名。至清初,有四川和尚超古重修殿堂。岡山高風大,殿頂覆以鐵瓦,遂名鐵瓦殿。又在山腳下鑿洞藏經四百余部。該山成為方圓數百裡聞名的佛教中心。乾隆四十四年(1779),有流民潛藏此山,知縣命搬走經書。不久,值兵荒馬亂,僧眾散逃,道教徒乘虛而人,占據此山。天竺山成為玄門宮觀,綿延至今,盛時有數百名道士。
三、亦佛亦道 非佛非道
秦巴山區佛教與民間信仰的結合是通過各種方式表現出來的。回龍寺寺名就是民間信仰的產物。這裡處於山谷之口,河水環繞,左側為一谷地,右上方現修成一大型水庫,可見歷史上這一地區水災是比較嚴重的。民間認為龍可制水,故取名回龍寺。該寺對面的五郎觀,也是民間信仰的直接產物。據傳,五郎原是四川人,隨鄭成功征戰有功,後分封於漢中洋縣,臨終坐化於此,後人建五郎觀以資紀念。觀內正殿為五郎殿,殿闊五間,中塑高大雄偉的五郎像,兩側各塑站將一位,威風凜凜。當地人認為,敬奉五郎,可消災免難,逢凶化吉。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鄉裡民眾雲集觀內,焚香禮拜,人數多時可達六萬人。今天,人們對五郎英勇威武、豪爽助人的崇拜已與近在咫尺的回龍寺佛事緊密地結合起來。在一定意義上說,五郎在當地人的心目中已成為佛教神殿中的一員。
再如聖水寺,最早為眾恆堂。相傳,眾恆是西漢時代一位很有作為的人物。當時,當地經常發生旱澇災害,村民深受其苦,但又無力抗爭。眾恆便帶領五龍子與旱澇災害展開斗爭,最後成了既不泛濫,又不干涸的五龍泉。後人為紀念給當地造福的眾恆而修建了眾恆堂。此後,凡遇旱澇災荒,人們都來眾恆堂求拜。隨著佛教在當地的廣泛傳播,佛菩薩大慈大悲威力無邊,救度一切眾生的觀念深入人心。於是,人們又希望在克服旱澇災害方面能夠同時得到佛教神靈的保佑。這樣,便又把眾恆及其五龍子與佛菩薩掛起鉤來,在位處正中的黑龍泉上聳立起一座大雄寶殿來。黑龍泉正好從佛座底下湧流而出,從而給這泉水又鍍上了一層佛的靈光。
如今,眾恆堂早已無影無蹤,以大雄寶殿為中心的五龍泉東西對稱,繼續發揮它制服水旱災害的作用。聖水寺至今仍存有大量有關祈水的碑石,反映了歷史上該寺祈水活動的盛行,而這一歷史現象又是與眾恆及五龍子的信仰有直接的淵源關系的。
寶峰寺,原為供奉啞姑的祠廟。啞姑相傳是元代人,又有說是明代人,祖籍漢中地區的留壩縣。啞姑出家後在這裡恭默思道,後坐化於此。當地人慕啞姑靜修之功,特在這裡建廟供奉。此後,佛道兩家相繼住持於此。道家將啞姑奉為修道仙人,而佛家則將其視為大慈大悲救度眾生的觀音菩薩。本是當地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姑娘,這時,卻成為神通廣大的觀音菩薩的化身。關於啞姑與觀音的關系,除了化身說之外,當的人還流傳著一些其他說法。如有的說啞姑是觀音前生,有的說啞姑修煉成觀音。不管是哪種說法,在當地人的思想中,觀音信仰是與啞姑信仰分不開的。
今天,寶峰寺正殿仍舊是啞姑殿,山上絕大多數殿堂為道教殿堂。但有趣的是,該山最高點為觀音殿,向下第一層環山院落中,在三教殿和聖母殿的中間卻又是千手觀音殿。啞姑殿正中下方崖中,有觀音洞,深約5米,高約1、2米,寬約1、5米。洞內有石刻觀音像及其它佛教造像數尊。另有一碑,上刻觀音形象,下刻《大悲咒》。這通石碑造型精致,字跡剛勁,聞說已調往漢中市博物館。
秦巴山區佛教與原始宗教殘余形式的結合,是一般平原或都市地區難見到的奇特現象。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和人類認識能力的低下而產生了對自然力的崇拜。這本是原始人在大自然面前感到恐懼和無力抗爭的一種表現。但在今天的秦巴山區,神靈觀念與宗教活動仍普遍地與古樹、奇洞、山縫、水洞、怪石等奇異的自然物體結合在一起。
僅以秦嶺山中的鎮安縣永樂鄉為例,筆者曾見到有3處古樹,5處山洞、一處山縫,2處水洞,一處山腰水潭,一處怪石,2處崖面等,均受到當地有神論者的敬奉。其中僅縣城所在地的永樂鎮就有3處之多。每逢初一、十五,清晨或前一天晚,信眾們來此焚香叩頭、披掛帛帳,有的還將人民幣投擲於山縫或水潭內。在這些被崇拜的地方,一沒有建築物,二沒有神像,三沒有常住人員,但見大大小小的紅色帛帳橫七豎八地隨風飄揚。最為耀眼的是由縣城到鐵廠鄉的公路旁的一棵古樹上,各式帛帳將古樹打扮地五光十色,光怪陸離,與荒涼的山區形成強烈的對比。
類似上述現象,筆者還曾在秦嶺北麓的藍田、戶縣、長安、周至、眉縣、寶雞及秦嶺南麓的漢中、留壩、旬陽、寧陝以及巴山北麓的南鄭、城固等地看到,並曾在鳳縣文化館的攝影展中看到這種敬拜活動的照片。如照片中那棵奇特蒼勁的古樹和虔誠叩拜的信徒,經過攝影師的藝術加工,看後不禁使人又回到原始時代的遐想中。
四、秦巴山區佛教的穩定性、長期性
和教徒信仰的變異性、短期性
由前面的敘述可以引申出秦巴山區佛教的一個顯著的特征,即從宏觀上來看,山區佛教.比平原地區的佛教和都市佛教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持續性強,且相對穩定。
這大約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雖然自然條件差,包括交通、經濟等因素,山區佛教難以出現如日中天的極盛局面;但另一方面,外來干擾的因素也少。無論是古代的“三武一宗法難”還是近代的兵荒馬亂,甚至前些年的“十年浩劫”,山區佛教受到的沖擊相對來說要小一些、慢一些。在變亂發生時,僧眾散逃,首先考慮的就是藏匿深山避禍,以待復出。山區的復雜環境為這些逃避者提供了很好的隱匿處。第二,佛教的社會基礎在民間,在下層的廣大民眾中。這也是佛教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先決條件。事實上如前面所考察,由於各方面的因素影響,山區民眾的宗教心理比其他地區的人更強,也更復雜。佛教經過千百年來的傳播,融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融人了人們的飲食起居和民俗風情,已在人們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成為山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佛教本身也發生了適應性的變化,常常表現為一些小的信仰團體,或建堂,或結社,或者是與其他教派相交融。這些地區性的適應變化無形中促進了秦巴山區佛教的自我保護能力,從而加強了它在長期發展中的穩定性。
但是,該地區的佛教也有另外的一面,即民眾中的佛教信仰會發生某種程度的變異。有相當多的信徒並非持之以恆地吃齋念佛,信仰的動機有很大的隨意性。在鎮巴縣鐘山廟的牆上曾這樣寫道:“一人燒香,全家沾光”,表現了出了熱切追求現世利益的願望。另外,通過考察秦巴山區佛教的過去和現在,發現它沒有發達的佛學,沒有突出的宗派標志,沒有舉行過影響較大的翻譯活動,高僧大德也較少。這些形成了該地區佛教信仰不純的因素。有許多人既是佛教徒,也是道教徒,既念佛經,也念道經,就連出家人中也有這種事情發生。從整個歷史來看,佛道兩教相安無事、相融相攝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時候遠比互相紛爭排斥的時間更長,可以說極少發生紛爭。但在宗教定義的內涵裡,排他性是一個根本性的法則。
約在1950年,漢中地區曾統計過全區的寺廟,達到621座。1963年,秦巴山腹地的山陽縣也有過一次類似的統計,全縣寺廟達121處之多。這些統計數字中,包括了其他教的寺廟。問題是,在當時統計的時候,無法把這些寺廟一一歸並到他們所屬的宗教類別中去。有些寺廟亦佛亦道,而有些寺廟則似佛非佛、似道非道。這似乎成為一種矛盾,宏觀上佛教在該地區比較穩定的發展,微觀上教徒的信仰常常發生變異。這種矛盾的統一構成了秦巴山區佛教的另一個顯著特征。也正是在這種矛盾的統一中,秦巴山區佛教緩慢地流傳了千百年。
廣而言之,在中國佛教傳播的區域裡,山區的佛教居於比較厚實穩定的地位,不僅在“法難”中山區是佛法復興的基地,在人文景觀上是一方名勝,在山民的心裡是善良願望的寄托,就是在中國佛教本身的發展歷史上,在印度佛教中國化的過程中,山區佛教也同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這裡只要舉出一個例子就可以了:漢傳佛教的幾個重要宗派中大概除了法相宗以外,其他宗派的產生或多或少的都和山區佛教有關系。影響最廣泛、覆蓋面最大的禅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認為完全是在山區孕育誕生的,是山區佛教的產物。因而,加強對山區佛教的調查和研究,無疑具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