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方立天教授:培育僧才的搖籃——香港佛教僧伽學院訪問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培育僧才的搖籃——香港佛教僧伽學院訪問記

  ◎方立天

  (編者按)著名佛教學者,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史》雜志主編方立天先生,近期訪港,並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期間,多次應邀至香港佛教僧伽學院講學。他以訪問記的形式,對香港佛教僧伽學院作近距離的觀察,給予了肯定的評價,盛德謙光,慧眼矜念,殊勝感人,本刊特為發表。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的弘揚,有賴於佛教徒的努力,有賴於佛教徒的學識、道德、素質的提高。“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弘揚佛法的人才,需要培養,而且是長期的培養。培養的內容和方式主要是教育,而且是系統的教育。教育的模式雖然很多,但是主要應當依靠學校,而且是要依靠正規的學校來進行。

  近代以來,佛教界的有識之士,逐漸懂得了培養僧才是關系“紹隆佛種”、“續佛慧命”;也即攸關中國佛教前途和命運的首要的、根本的大事,逐漸認識到以教育培養人才是佛教立教之本。二十世紀初,楊仁山居士率先在南京金陵刻經處創建祗洹精捨。不久,谛閒、月霞兩位長老也在南京創立僧伽師范學堂。隨後,月霞長老又在上海哈同花園創辦華嚴大學。後來,歐陽竟無居士在南京成立支那內學院,太虛大師則在武昌創建武昌佛學院,以後太虛又在重慶創建漢藏教理院。在北方則有周叔迦居士在北京創立中國佛教學院。這些佛教院校,培養了一批佛教人才,其中不少人成為弘揚佛教義理的法將和佛門龍象,對當代中國佛教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二十世紀後期,中國大陸和台灣創立佛教學院,有如雨後春荀,欣欣向榮。一九九二年初,中國佛教協會在上海龍華寺召開“漢語系佛教教育會議”,筆者有幸參加,會上聽到趙樸初居士發出的獅子吼:中國佛教發展的頭等大事“第一是培養人才、第二是培養人才、第三還是培養人才。”這是高瞻遠矚的、富有佛教發展戰略眼光的論斷。同樣,海峽對岸星雲大師為佛光山弘法事業確定的四條指針中的第一條就是“以教育培養人才”,對於這其間所表現出的佛教智慧,實在令人贊歎!兩岸的高、中、初級的佛學院培養了大量僧才,為佛教的發展提供了人才基礎,其意義是不可估量的。

  十分可喜的是,由香港佛教領袖覺光長老倡導,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的“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經過長期籌備,已正式成立,並於二零零二年六月十日開學,這是香港佛教界培育僧伽人才的重大舉措,是香港佛教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可以說,從此香港有了自己的紹隆佛種的基地,續佛慧命的搖籃。香港佛教的輝煌前景開始展現在近百萬香港佛教信徒的面前。

  二零零二年下半年,筆者應邀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中文大學與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的校址同在沙田,近在咫尺。又得知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的學僧都來自內地諸佛學院,筆者四十年前曾在中國佛學院進修,嗣後一直在高校從事佛教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不僅對學僧油然產生校友的情感,而且也產生學習、訪問、了解學院的願望。因緣殊勝,我來港後很快得以與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同學見面,真是有“他鄉遇故知”的喜悅。在訪問、交流的過程中,我對香港佛教僧伽學院有了直接的觀察和親切的體認,從而對學院的教學情況、重要特色和近期成就,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是令我十分高興的。

  一間學校的生命決定於生源和師資的兩種質量。本屆學僧十八人,來自內地十個省,從總體的文化來說,具有高中水平,平均出家時間五年,受戒時間近三年,平均年齡近二十五歲。學僧都是由內地佛學院甄選推薦,經過中國佛教協會的審查核准,並通過香港佛教僧伽學院面試合格者,應當說這是一批信仰純正、戒行清淨、僧相莊嚴、好學上進、身體健康的青年學僧,是品學兼優的可培育之才。關於師資,學院強調必須是具有專業水平,有學術專著和職稱,並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人士擔任。“名師出高徒”,學院重視聘請有水准、有經驗、有聲譽的優秀師資,這對於辦好學院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現為大專性質,學制三年,六個學期。每星期含復習與考試共二十周。每周六天教學,星期天單休。每天六節課,一節課四十五分鐘。從學制與時間安排來看,保證了學僧有充裕的時間學習,也體現了學院對學僧的嚴格要求。

  課程的設計與安排,對於學僧的培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現有課程分三大類,第一類是佛學,包括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史(漢傳與藏傳兩系)、日本、韓國佛教史、中觀學、唯識學、律學、禅學、淨土學、天台學、賢首學,以及一些重要佛教經論等。第二類為公共基礎課,設有中文與寫作、英語、粵語、電腦、香港通識教育(香港的區情、法制、粵文化等)、世界通史、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英文與寫作、書法、對聯與詩詞等。第三類是選修課,設有因明學、佛教研究法、比較宗教學,西方文化史、法學,社會學、校勘學、版本目錄學,以及《藥師經》研究、《瑜伽師地論》和《菩提道次第廣論》等。應當說,學院的課程設計與安排是適當的、合理的,學僧學完這些課程之後,必將在佛學專業知識與其他綜合知識、素質、技能等方面獲得極大的提高。

  學院為拓寬和豐富學僧的知識與涵養,還舉辦各種講座,並積極組織學僧參加香港高等院校舉辦的有關講座,如參加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舉辦的“佛教與中國文化”的系列講座(共十講),獲益良多。院方還組織學僧參觀有關文化作品的展覽,以開拓思想視野,提高文化素質。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的學僧,既是學生又是僧人。為了保證學僧的修持生活與學習生活的良性互動,學院對學僧的每天作息時間作了嚴格而合理的安排,每天早五時起床,晚九時半熄燈,其間有早殿、早齋及回向、出坡、早讀、上課(上午)、午齋及回向、午休、上課(下午)、晚殿、藥食、晚自習。學修結合,互補互利,有張有弛,嚴密緊湊,按部就班,井然有序。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自創辦以來,日益顯示其鮮明的特色,就我初步的觀察,這些特色重要的有五項。

  (一) 宗旨正確

  學院的宗旨是:“本著世尊關懷眾生,救度眾生的精神,依照佛教根本教義培養僧青年,使學僧入學後,得到系統的正規教育,深造成才。以利將來住持三寶,弘揚佛法,為社會服務,為眾生服務。”宗旨言簡意赅,內涵豐富,包含了創辦學院的出發點、方式和目的三方面內容,體現了通過教學,培育僧才,以服務眾生,救度眾生的佛陀本懷和佛教精神。由於宗旨正確,帶來目標的明確,學院確立辦學的三目標:“一、提高僧品,培養僧德,堅定信仰——建設道風;二、研究佛學,學修並重,提倡通識——樹立學風;三、服務精神,弘法利生,行菩薩道——繼承宗風。”三個目標突出強調道風、學風、宗風的重要。這體現了佛教院校對學僧的本質要求,對於培養佛門的可靠的優秀的接班人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 校風鮮明

  一間學校的風氣是全校尤其是學生綜合素質的表現,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無形的、巨大的力量。學院非常重視校風的建設,提倡“有願力,有修持,有智慧,有戒律”的“四有校風”,並以“聞思修,戒定慧”六字作為校訓,鼓勵並要求學僧學聞、學思、學修,修戒、修定、修慧,學修結合,學修並進。為了推進和落實校風建設,學院還制定了“學僧十大信條”,要求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的學僧是持戒守紀的、尊師重道的、精勤上進的、和合樂群的、真誠自信的、謙恭樸實的、知行合一的、敢於承擔的、包容圓融的和慈悲感恩的,這十大信條,內容具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我以為這是學院校風的具體化,也是學院校風的落實處,只要全院學僧對十大信條堅守奉行,堅定不移,就一定能夠形成優良的校風。

  (三) 模式適機

  學院遵照佛教教學規律,繼承因材因機的施教傳統,來確立辦學模式:學修並重,專業教育,通識教育,能力素質培養兼顧。展開來說,一是叢林生活,堅持二時課誦、僧伽律儀,持戒守規,符合僧范。二是知識教育,佛學專業科目占全部教學的百分之六十,中文、外語、哲學、歷史等基礎性科目則占全部教學的百分之四十,即以佛學為主,兼顧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三是能力培養,重視自學能力,讀、說、寫能力,外語能力的提高,能夠熟練運用電腦。四是綜合素質,即思想道德,衛生習慣,心身康健,以及唱誦儀軌等諸方面,都有所提高,有所進步。

  (四) 正規教育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是一所培養二十一世紀香港僧才的全日制正規的高等學府,學院實行正規教育,這種正規教育表現為學院教育的制度化和規范化,系統性和全面性。諸如三年學制、嚴格的教學制度,包括課堂制度和考試制度均有明確規定,整個課程的設計與教學是循序漸進的,系統而又全面的。可以預言,通過三年的正規教育,全體學僧必將在佛學專業知識,綜合知識和有關技能等方面,獲得前所未有的提高。

  (五) 面向世界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是立足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重視與內地合作,重視與國際接軌,重視與時代同步前進,因此學院強調學僧要努力學習與掌握電腦科技和外文等,以利於未來的弘法利生,度化他人。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的創立,是香港佛教史上史無前例的創舉,對於香港佛教事業的承前啟後,弘揚教化,應對二十一世紀的濟世度生,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近年來香港信佛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弘法者居多,出家的尤其出家男眾寥寥無幾,以致佛教道場沒有和尚住持,佛教弘法沒有出家人領頭,僧才匮乏,成為香港佛教事業最薄弱的環節和最嚴重的困難,成為限制香港佛教發展的最大瓶頸。在覺光大師的卓越領導下,也在中國佛教協會和國家宗教局的大力支持下,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的創立,標志著香港佛教事業揭開了新的一頁。在香港,新一代人天師表湧現之日,必是香港佛教事業輝煌創新之時。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首任院長由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兼任,院董會和學院領導核心,緊密團結,通力合作,全院各項工作的運作,有條不紊,成效顯著。還積累了辦院辦學的大量經驗,為今後學院的發展提供寶貴的資源。教師細心備課,認真講授,教學質量令人滿意。全體學僧學修並重。勇猛精進,刻苦學習,取得了很大成效,這從學期考試成績以及撰寫文章的質量等方面,都得到有力的證明。

  佛典雲:“心生萬法”。我想一間學校只要領導發心,學生用心,教師盡心,也即領導發心辦好學校,學生用心學習,教師盡心授課,是一定能辦好的。現在香港佛教僧伽學院是三心合一,上下一心,辦好學校是斷無疑義的。香港佛教僧伽學院以其嶄新的面貌屹立在香港大地上,她必將為佛教教育負起培養僧才、弘法利生的歷史使命,這也是斷無疑義的。

  二零零三年一月十日

  於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苑

 

 

上一篇: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集
下一篇: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一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