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方立天教授:慧遠的佛學思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慧遠的佛學思想
  方立天
  慧遠是東晉繼道安之後的又一個義學高僧和佛教僧團領袖,他在廬山探討中國佛教的發展之路,使廬山成為與長安齊名的東晉佛學中心。
  慧遠(334-416),俗姓賈,雁門樓煩(今山西省代縣)人,他生於仕宦家庭,十二歲時隨舅舅令狐氏到河南的許昌、洛陽一帶學習儒家經典,又習老莊。二十一歲時,他曾想渡江南下投奔名儒范宣,但時值石虎死,中原戰亂不止,而未能成行,後來聽說道安在太行恆山造寺傳教,他就北上投奔道安。在道安門下,他聽道安講《般若經》後,豁然開悟,再反觀儒道諸教,都不過糟粕而已。自此隨道安習佛長達三十年之久,其間也跟隨道安避難各地,深得道安贊許,道安曾說:“使道流中國,其在遠乎!”(《慧遠傳》,《高僧傳》卷六)
  太元四年(379),前秦攻打襄陽,道安弟二次分張徒眾時,遣慧遠南下,慧遠先在荊州上明寺小住,擬往廣東羅浮山,途經浔陽(今江西省九江市)時,他應邀前往廬山,發現此山很清淨,可以息心修道,便留住廬山,從此以後,“影不出山,跡不入俗”(同上)。
  在廬山的三十多年中,慧遠建立了廬山僧團,同時注重聯絡各方人士,前來投奔慧遠的人中,有劉遺民、雷次宗、周續之、畢穎之、宗炳、張萊民、張季碩等著名居士。慧遠的交往圈中,有王公貴族、文人名士、甚至皇帝,貴族如桓伊(江州的地方官)、桓玄(襲南郡公爵位,一度曾廢晉自立為楚)等人,文人如謝靈運等人,慧遠所交往的皇帝就是後秦姚興、晉安帝諸帝了,姚興常致書慧遠,給慧遠提供物質資助,長安的鸠摩羅什把《大智度論》一譯出,姚興馬上送給慧遠,並請慧遠作序。晉安帝也曾遣使向慧遠問疾。慧遠和羅什也有筆談,兩人書信往來,探討般若大義,慧遠曾在一封信中提出十八個問題,向羅什請教。
  慧遠也主持過譯事。南方佛教中,禅典和律典都缺,慧遠有感於此,曾派弟子法淨、法領等人西行求經,帶回不少梵本。慧遠又請來譯僧翻譯這些經典,請佛陀跋陀羅譯出《達磨多羅禅經》,促使禅學在南方流行,請僧伽提婆譯出小乘毗昙學經典《阿毗昙心論》和《三法度論》。至於律典,廬山雖然沒有譯介,但在長安,《十誦律》因故只譯出三分之二,後來精於此律的昙摩流支來華,是慧遠遣弟子昙邕寫信請昙摩流支譯出剩下的部分,所以《十誦律》的完備,慧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律也得以在南方流傳。
  慧遠參與了佛法與名教關系的大討論,輔佐成帝的庾冰主張,沙門應該“敬王”,向國王行禮致敬,而尚書令何充等人則認為不應敬王,一時爭執不下。後來篡位自立的桓玄重新引發這一爭論,他本人是主張沙門應敬王的,他寫信給慧遠說,“沙門不敬王者,既是情所未了,於理又是所未谕”(《桓玄書與遠法師》,《弘明集》卷十二)。慧遠主張,沙門不應敬王,他寫了一篇《沙門不敬王者論》,認為出家人是方外之賓,不必遵守在家俗士所守之禮,無須禮敬王者。慧遠本人也是為樣做的,當年桓玄攻打殷仲堪時,途經廬山,要慧遠出廬山虎溪界來迎接,但慧遠稱疾不出,桓玄只得親自入山。
  慧遠提倡彌陀淨土信仰,他曾在元興元年(402)率劉遺民等一百二十三人在無量壽佛像前,建齋立誓,願生西方淨土世界,並令劉遺民寫下發願文,文雲:“胥命整衿法堂,等施一心,亭懷幽致,誓茲同人,同游絕域。”(《慧遠傳》,《高僧傳》卷六)這被淨土宗視作彌陀淨土信仰的開端,慧遠也被推為淨土宗初祖。
  慧遠的佛學思想是多層次的,他重視小乘毗昙學,注重禅修和淨土信仰,但他本質上是一個般若學僧人,他的般若學,同道安一樣,屬於“本無宗”一類,不過他對道安的“本無”有所發揮,提出了以“法性”為萬法之本的思想。他寫了一篇《法性論》,主張“至極以不變為性,得性以體極為宗”(同上)。作為本體之法性的本質特征是不變性,認識論上講的體悟,就是以這種不變之性為對象。他又以“無”來規范這個法性,“無性之性,謂之法性。法性無性,因緣以之生”(《大智論鈔序》,《出三藏記集》卷十)。這是以“本無”來論法性,而諸法本無的原因,在於因緣,諸法緣起性空,“生緣無自相,雖有而常無”(同上)。有而常無,乃是性空假有。
  在這個觀點的基礎上,慧遠提出了“形盡神不滅論”。法性在人自身,體現為決定形體的神識或靈魂,它的特性表現為,“圓應無生,妙盡無名,感物而動,假數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滅;假數而非數,故數盡而不窮”(《沙門不敬王者論》,《弘明集》卷五)。這種無生無滅、無名無窮的精神本體與具有生滅變化的具體現象(比如肉體)之間的關系,猶如火與薪的關系,柴薪可以燒盡,而火是永恆的,“火之傳於薪,猶神之傳於形。火之傳異薪,猶神之傳異形”(同上)。
  這種靈魂不滅論,為佛教的因果報應論提供了理論依據,慧遠據此進一步討論了三報論,他把報應區分為現報、生報、後報三種。現報是此生造業,此生受報,是現世報應;生報是此生造業,來生受報;後報是此生造業,而要到後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世才能受報。造業受報的主體就是這不滅的靈魂。
  這裡實際上已經涉及到了涅槃的問題,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未有泥洹常住之說,但言壽命長遠而已”(《慧遠傳》)。而慧遠已自覺地意識到佛作為最高的存在,作為本體之“至極”,應該是“無變”、“無窮”的,沒有生滅變化,永恆常住。他在給羅什的信中,特別請教了“法身”問題,他把法身與法性、涅槃都看作是同一個概念,都是真實的存在,這一點是與羅什有分歧的,羅什主張,既然一切皆空,所謂法身也是空的。他嚴格按照印度佛教的原理來解釋,而慧遠則以其中國文化的背景來進行獨特的思考。
  東晉義熙十二年(416),慧遠在廬山去世,他留下的著作,據《高僧傳》記載,有論、序、銘、贊、詩、書等,曾集為十卷,五十多篇,現多佚失,所存的作品中,較重要的有《沙門不敬王者論》、《明報應論》、《三報論》等,以及一些序文和書信。他的弟子有一百多人。
 

上一篇: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二集
下一篇: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三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