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護分思惟品之余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能觀察到此經典主要是以觀、念為主,觀、念、思維阿彌陀佛殊勝功德,來滯心一處,令其心智暢明,得見十方諸佛,見佛聞法,以證無生。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經卷第二
賢護分思惟品之余
觀想念佛是念佛法門中的一類,還有實相念佛、稱名念佛等。對於觀想念佛,此經典寫得尤為細致;又如觀相念佛,《觀無量壽經》就描述得特別詳盡;《阿彌陀經》是提倡持名念佛;《無量壽經》提倡隨佛願力來念佛。雖然是種種念佛,皆不離念佛名號,《大方等大集經賢經》所提倡的觀想念佛亦為名號的存念。所以,在淨土一法中,持名念佛是為入手方便,若觀相,若觀想,若實相,持名念佛是為方便,乃至隨佛願力得入念佛三昧,種種修持,皆以念佛為清淨導引。
賢護。我時則亦授彼佛記。是人當來必得成佛。號曰德光明如來應供等正覺。乃至佛世尊。
授記,在世尊教言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安穩提示,是確切如實之教,有如是因,則有如是果,但顯因果法則,修德所顯。我們念佛成佛,亦是必然,這就是在授記之中。
賢護。是中三昧誰當證知。
如是“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在佛弟子中,有誰證知呢?
今我弟子摩诃迦葉。帝釋德菩薩。善德天子。及余無量諸菩薩輩。鹹已修得此三昧者。是為證。雲何證。所謂空三昧也。
“今我弟子摩诃迦葉”,我們日日與摩诃迦葉共伴於此[1],為什麼在此有學習、實踐般舟三昧,即“十方諸佛現前”三昧的因緣呢?莫不來自於三寶的加持,也來自於尊者的親證。
“是為證”,說證者,就是說此三昧法不虛設於世間,由菩薩、聲聞所守護,也由後來善巧者所愛樂、向往,若沒有先賢所證,沒有在家出家菩薩所守護,則我們無以為證。
賢護。我念往昔有佛世尊。號須波日。時有一人。行值曠野。饑渴因苦。遂即睡眠。夢中具得諸種上妙美食。食之既飽。無復饑虛。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有作業剎那剎那即過,亦如夢中,看看經文此處是什麼夢?“夢中具得諸種上妙美食。食之既飽。無復饑虛”。
從是寤已。還復饑渴。是人因此。即自思惟。
諸位善知識,在這兩品中世尊不斷來提示我們通過思維、觀念、觀察來實踐此法則。
如是諸法。皆空無實。猶夢所見。本自非真。
一切法亦復如是。
如是觀時。悟無生忍。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觀時。悟無生忍”,在信忍、順忍、無生法忍這“如來三業”中,若證得無生法忍,了脫一切生死,除一切煩惱,消一切所障,得以方便自在,具足一切法善巧。
如是賢護。有諸菩薩若在家。若出家。聞有諸佛。隨何方所。即向彼方。至心頂禮。
恭敬修法是一切法則的緣起,一切法的真實功德所在!若離開這個至誠心、恭敬心,一切法變得無有基礎,因為一切法是假修德而顯,假顯用而顯,假事而顯,順理成章啊。
心中渴仰。欲見彼佛。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亦復如是,一分虔誠,一分利益;一分虔誠,一分現前功德。這一分,在誰來運用呢?就是現前實踐這個法則者,虔誠者所得所見。我們末世之人,虔誠者不足,自诩者有余,這在我們生命中都是有所觀察的,那應如何辦呢?就來勤修這個至誠的恭敬心。
故作如是專精思惟。
如前所說,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心思維、精勤思維、專精思維,如是種種思維,不離於佛,不離於彼國土,不離於彼清淨海眾。如是思維,必得諸佛清淨加持。我們不妨在平時的修法中,在般舟道中可以改變一下,使它莊嚴,象極樂世間的變相圖一樣,設置一些令人愛樂、喜悅的莊嚴圖像,這樣對我們念佛修持的感應和專注力會有不共的加持。取相思維,是為思維方便與契入方便,不要有泛空之思想,這樣就容易進趣不可思議的利益。
復應當觀如是色相。亦即作彼虛空之想。
“如是色相”,即彼佛色相。“虛空之想”,雖有種種妙相,其本質也虛,畢竟無實;雖無實,種種妙相安立世間,利益眾生,安慰眾生,令眾生遠離空泛,是真實利益啊。就如我們飲食本空,但你吃了這一餐,就會得到精神和體力,雖然是無實,眾緣所合,福德所聚,乃至一餐之力,亦復如是。我們在修般舟三昧之時,所謂“十方諸佛悉皆現前”,雖無有實法可得,但必有彼佛報德所成,攝化十方,令恭敬進趣者得見得用,這是不可思議的善巧方便。
而彼成就虛空想已。得住如是正思惟中。住思惟已。得見彼佛。光明清徹。如淨琉璃。其形端正。如真金柱。如是念者。彼見如來。亦復如是。
“而彼成就虛空想已。得住如是正思惟中”,若執以實,人就容易產生困惑與魔難;若執以頑空,人就墮於虛假業、造作業中,猶如冷水泡石頭,不能增長諸善功德,心不生起,多住於幽暗心智,於自於法不能生喜,於他人不能生悲智二法,不得力於世間,不能饒益於有情。
復次賢護譬如有人。忽從本國至於他方。雖在他方。而常追憶本所生處。曾如是見。亦如是聞。如是憶念。如是了知。久追憶故。於睡夢中。明見自身。在本生處。游從見聞。如前所更。是人後時。向諸眷屬。具論夢中所見之事。我如是見。我如是聞。我如是營為。如是獲得。如是賢護。有諸菩薩。若在家。若出家。若從他聞。有佛世尊。隨何方所。即向彼方。至心頂禮。欲見彼佛。正念不亂。應念即見彼佛形像。或如琉璃。或純金色。亦復如是。
世尊作諸多比喻,以令我們現前有緣隨著自己可思可觀的現象來透視到不可思議的佛法利益之中,例如我們來到雞足山,假如你從來沒來過,他人根據你所知的因緣作種種比喻,令你來了解雞足山,這是一種被迫的方法,其真正目的是引導你來到雞足山,真正地一目了然,究竟所知。喻說畢竟不實,我等若不親證於“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諸佛如來種種悲心喻說,皆是一種善誘導、善加持、善提攜,如此而已。
“欲見彼佛。正念不亂。應念即見彼佛形像。或如琉璃。或純金色。亦復如是”,我們現在依經典教言所記載的文字,聽佛世尊具述西方極樂世界,乃至十方諸佛殊勝妙功德相,令我等歡喜向往,以淨心趣向,得見得聞,真實相應,種種相之差別,若專念於一佛,得見於此佛,故專念於佛,得見諸佛。而見一切佛,莫過於聞法方便,以令心智開解,證於無生忍。真正了達自性,這是見佛之目的,是純正法益之功德。
復次賢護。譬如比丘修不淨觀。見新死屍。形色始變。或青或黃。或黑或赤。或時膖脹。或已爛壞。膿血俱流。蟲獸食啖。肉盡骨白。其色如珂。如是乃至觀骨離散。而彼骨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唯心所作還見自心。
“不淨觀”,是我們大家能接觸到的一個實際法則。在漢傳佛教中,作不淨觀者是稀少的。我們以前住山,最初的教育就是要作不淨觀,乃至捨身、捨識二法。不淨觀是捨身、捨識的一個善巧,若不作不淨觀,捨身不得;若不知“識”者無常、“識”者變異,捨識不得。因其變異無常故、無我故,所以就捨身捨得,捨識捨得。一人住於凶險之地,如山澗、寒林,或羅剎鬼之母居住之處,來行一些法則,欲使自己逾越身心之掛礙,得見自性之真實,隨順於無生,這個修持非是理論、言詞所能涉足,這些言詞無外乎是導引方便,激勵成熟你的菩提心智罷了,真正的行法是甚為重要的!
不淨觀是一個很實際的操作法則,九種變化,乃至爛潰,乃至骨散壞,種種作業,唯心所現,唯心所作,實無變者,亦無來去。通過如是觀,我們能抉擇於無常、無我、不淨,乃至心智寂靜,一時安樂住,真正得到佛法的勝義之樂,即無造作之樂,遠離自然外道,得清淨之守護。此修法是遠離外道的一個主動進趣,我們知道自性空,常用自性空而觀察於世間一切法則、一切事相,不作捨,不作離,不作取,不作用,但是真實透視本質,自然無礙,若不如是,則多昧於事相,或昧於理相,理事互為不礙,是為方便。
如是賢護。若諸菩薩欲得成就彼念諸佛現前三昧。隨何方所。先念欲見。彼佛世尊。隨所念處。即見如來。何以故。因緣三昧得見如來。
“何以故。因緣三昧得見如來”,緣三昧力故。前面所講的都是觀想念佛、因地三昧。觀想是因地三昧之基礎,有其因才有其果,我們欲得其果,必行其因,是為方便,若見不見,鹹得威德加持,因果漸次成熟,三昧自然能得以安立。往往我們忽視於因,多重於果,這樣的話,高者你做不到,低者你又不就,那就會落入所謂的泛空。現在許多菩薩都在實踐般舟三昧的行法,有的人得到一些相似的利益,但有一點,即相續性不是十分簡單與清晰,若是相續性好,顧不得一些雜緣,比如我們飲食之中,雖食百味,不知百味;穿衣之中,雖知寒熱,但不住於此;雖知他是他非,了知無是非可習可染可知,專注一心,所謂“滯心一處,無事不辦”,欲得三昧,是為不難!但我們心智雜用,趣向雜用,因事而昧,事事昧心,事事丟心,事事染著,三昧不得啊!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離事相而運用於事相,一心維系於佛,維系於善巧的法則,這樣是得以證三昧的。因此,真正的般舟三昧行,真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是是非非中無染無著,那麼即使不是三昧,你已有三昧之功;不得三昧,已有三昧之力。如果我們雖然常行於般舟之法,但對是是非非經常染著,倒見之中,亦是昧心,亦是失心,受苦難之折磨,這樣你的道業就散壞,枉受是非的侵害,所以說“天下烏鴉一般黑”,這個“黑”是黑在什麼呢?在這個娑婆世界,無有不是非處,只要你心中有是非之種相,是非決定會成熟;若無是非之種相,是是非非了無所得,了無所干,所以無見無用,一心專注於自己所修持之法則,不證三昧,那才真是奇談怪論,而若我們心智散雜,染著事相,欲得三昧,那才真正是妄想!
就觀大家今年以來行般舟的狀態來看,雜用心者多,染著心者多,丟失本位法則者多,即丟失了自己的發心!你來干什麼?你要做什麼?出家者,在家者,我們捨家棄欲,離開親人,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離開自己所應該享受的人生五欲,來做什麼?就是為了來成熟不可思議的所謂“十方諸佛悉皆現前立”這樣一個善根,來見佛聞法,以除生死輪回,以廣利於世間有情,真正地令世間有情得到真正之樂,所謂佛法之勝義之樂、神通之樂、種種內發輕安之樂、廣大慈悲教化之樂,乃至無盡的樂趣,是真實不虛的。世俗之樂,畢竟是無常,隨時散壞,多依他而生起,不得自在,而諸佛法之樂,但從自心如來藏性中流出,從自心莊嚴處流出,是無染著流出,所以實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廣利世間啊,做廣大布施而無畏。我們在世俗之中所享受的一些勤勞、勤苦,雖然得相似之樂,隨機散壞啊,無常苦空時常伴隨,你認與不認,都是這樣的。所以,諸位善知識,我們既然來到這個道場之中了,就以道業為重!常實踐於法則,深入實踐,是自身福德因緣,也是自身善根之成熟。
得見彼佛有三因緣。何者為三。一者緣此三昧。二者彼佛加持。三者自善根熟。具足如是三因緣故。即得明見彼諸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一者緣此三昧”,如何緣此三昧呢?如理如法地思維,如理如法地稱念,如理如法地去恭敬修持、禮敬贊歎、供養守護!“二者彼佛加持”,阿彌陀佛有廣大誓願故,攝化一切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誓願力不可思議,無所障礙故!“三者自善根熟”,自善根熟成熟在此三種因緣中,最為重要,佛力加持是根本,但此最重要者,是操作、實踐於法則,即我們自身的操作,不要賴於佛,我們可常隨佛學,但勿賴於佛,勿墮於佛,若墮於賴佛因緣,你不得利益!
復次賢護。如人盛壯。容貌端嚴。欲觀己形。美惡好丑。即便取器。盛彼清油。或持淨水。或取水精。或執明鏡。用是四物。觀己面像。善惡好丑。顯現分明。
賢護。於意雲何。彼所見像。於此油水水精明鏡四處現時。是為先有耶。賢護答言不也。曰。是豈本無耶。答言不也。曰。是為在內耶。答言不也。曰。是豈在外耶。答言不也。
如是內外之問、本有本無之說,實是戲論,但若不如是設問,我們心智無依,不能真正歸結到“萬法唯心”這個抉擇上來,若是本有,那不得唯心;若是本無,亦不得唯心;若是在內、在外,亦不得唯心之法,也就是眾緣合和,成熟顯現,離因緣之法不能暢明。
世尊。惟彼油水精鏡。諸物清明。無濁無滓。其形在前。彼像隨現。
“其形在前”者,因緣所生法則。因緣所生法破眾生有無邊見、斷常邊見,此見不破,凡夫心難以出離,正見難以安立。但是一切凡夫有情皆在這個對待的二元邊見中徘徊心智,即說有,說無,說本有,說本無,說來,說去,說內,說外,如此皆是執為實有之心,或是實無之心、內外之心,枉受邪見之逼迫!我們觀察自己的談話,以及所接觸的事物,基本上運用的都是這個思維,也就是或者是內,或者是外,比如自己的事情、他人的事情,或者是有,或者是無,若有了,就實執此有,若無了,就是斷滅之相,所以,常見與有見、斷見伴隨著我等,即所謂“邊見伴隨”,如此正見不能立啊。我們都知道佛法教言中的一實境界與唯識境界,人人都這樣講,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個知見能否運用出來呢?若是運用出來,於現前事相一切無礙,因為一切事相你了無染著故,何以故?唯有心生,唯有心是,非內生,非外生,非自生,非他生。
而彼現像。不從四物出。亦非余處來。
我們要細細地觀察,若不如是觀察,邊見難除啊。我經常聽大家談某某人、某某事、某某道場、某某因緣,說著說著就滑到事相中,以為實有,不能自拔。若能自拔,當下解決,無有掛礙,於他於自決定得利!因為你已經把事相解決於現下了,非是因他緣而得解決,何以故?唯心顯現故,唯自緣所顯現,非是他緣。一般我們多沉浸於有之執著,現在行法者、修法者多,正見者稀少;行法者多,執事者多,真正的正見傳播者更為稀少。正見抉擇者極為難得,為世間眼目故。我們都知道“六度”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種種法則,人人在行,但具智慧眼目者,稀少!若是具眼目,雖無手足,可以導引眾生,得以善巧;若是但自前行,無有眼目,此人在行愚癡法,多見福德而沒有智慧眼目,令其墮落,沉溺世間。諸位善知識,這段文字剝離二種邊見,十分重要。
非自然有。非人造作。當知彼像。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無有住所。時彼賢護。如是答已。佛言。賢護。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物清淨。彼色明朗。影像自現。
所以,我們現在所有依報之物、之業、之緣,莫不是自心之影射,人人皆離不開這樣的作為。有時候我們會恥辱他人,以他人的惡緣惡業以為自身之恥辱,在此處應該自己忏悔轉化,而不應推這個因緣於他於己的,為什麼?識其本質,即解決此難緣,走出此痛苦。若不如是,我們就會在這個地方說有說無,道長道短,身心痛苦,染著不休啊。今天有個外地居士來,他說了家裡的一個橫難之緣,心智遮蔽,痛苦不堪,就來問有沒有一個方法能把它轉換,我說實無此事啊,但是心中所系,你系在這個事情上了,它就會相互延續,愈延愈久,不能自拔,也就是說,你若是認為實有此事了,那你就是不能自拔的。我們學習佛法,決定要認識於現緣該如何處置呢?
不用多功。菩薩亦爾。一心善思。見諸如來。見已即住。住已問義。
這是定功所修,也就是專注心智所成就。
解釋歡喜。即復思惟。
若能見佛,必然思維,因其對你有大的影響與召喚故。我們常念於佛,常念於眾生,如我們見畫像、見周邊之人物來來往往,但我們不知,無有感知與透視力,就如他方佛,此方何以得見呢?
今此佛者。從何所來。而我是身。復從何出。觀彼如來。竟無來處及以去處。我身亦爾。
“我身亦爾”,因為一法則,事事無疑;一法則,處處可用,而不是說一個真正的法則於此處可用,於彼處就變異,絕不如是。
本無出趣。豈有轉還。彼復應作。如是思惟。今此三界。唯是心有。
善知識們,這一段文字可以說是一個“心經品”,如實地讓我們知自心、知心用。一切事情現前,何以用心?這一段文字十分重要,是前面所有文字的一個教法總結。句句可以當口訣來導引自心,來純熟自心。我們可以熟讀這段文字,作同《心經》一樣,當一個事情現前,一個思維現前,一個知見現前的時候,用這幾句話來審視它、洗滌它、觀照它,我們就會有正知見的安立。
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
我們認為一個人好,看著就親,就感到十分歡喜,而對有些人就是不願意見,心智中有這樣的種子,見到這個人就十分痛苦,這唯是自心之感召,非是他人令我等厭離,非是他人令我痛苦。他怎麼能令你痛苦呢?實際心中有此種子罷了。就如一個古老的故事說,一個樵夫丟了斧子,他就懷疑是鄰居家孩子偷的,怎麼看這孩子都象偷斧子的人,走路的樣子象,說話的音聲象,做事的行為象,怎麼作為都沒有離開這個所謂的竊斧者,後來他自己的一垛柴用完了,斧子自然就露出來了,這時候再看鄰居家的孩子,走樣子路不象偷斧子的人了,說話的音聲不是偷斧子的人了,一切作為也都不是偷斧子的人了。所以說心念一安立,對方的作為就會相應;心念一轉化,亦會相應。善知識們啊,善思維、觀察!一定切莫錯用於心,於自緣、於他緣、於佛緣。一般我們對人有意見的時候,也就是這個種子一旦生起,怎麼看這個人都不順眼,哪怕他念佛的音聲很美妙,我們聽起來會覺得這個人是巧飾起來的,塗脂抹粉,怪聲怪氣;但如果心生歡喜,對方做了錯事情,我們也感覺到這個人十分可愛,粗樸可愛!
諸位善知識啊,善知自心啊,莫失心於觀事,莫因事而昧於自心,這樣我們就是一個真正的發心者、知心者、明心者、用心者!你能了解自心,所謂“如實知自心,行法無礙”,得自在力故。此心唯有自用,唯有自顯啊,這樣你自己得佛法方便,否則我們若假於外緣,迷於心智,多不自在。現在我們到佛法中、到道場中來實踐,若出家若在家,實在是不可思議的宿世及現世因緣的成熟,推及到這個地方了,那我們如何來運用呢?這一段文字,我建議諸位善知識把它抄下來,把它供起來,把它印在自己心中,於生活中如實看待,如實守護,如實相續,那你可以得到不可思議的不共加持!
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
善哉!諸位善知識,世尊作如實語、誠實語、了義語、抉擇語,陀羅尼語、善巧口訣語,你若用得起啊,實是得方便!切莫錯過這樣甚深教典所給予的加持。
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知心。心不見心。
“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如果心能見心者,何以為見呢?所謂染著對待而有出生啊,若無染著對待,絕待心智中,尚在大寂滅光中、安立海中,何以得見呢?故心不見心,而造作心分處處得見,對待故,有所見故。
心有想念。則成生死。
我們見已立、想已立,而實際理地實在是無一塵可染。實際理地,心者是啊。心智一動,大千為之一震,促生萬法。你不要小視自心、重視事相,那你實在是丟本!我們應在這個心智中,細微深刻地觀察,孜孜不倦,切莫放逸,在事相中,大大地可以放過,事事都可以放松,而在心智中,切莫放松。
心無想念。即是涅槃。諸法不真思想緣起。
諸位善知識啊,對於所見到的東西,我們強執的時候,苦!以斷滅知見,苦!應知諸法生起,正是慈悲智慧運用方便現前,實在是賜予你機遇,智者無染,悲者饒益現緣,何有染著呢?何有自苦他苦之相逼呢?若我們真是學佛者,任何事情現前,皆是你運用悲智之恩德所在,是給你機會啊,什麼機會呢?成就你的機會。
所思既滅。能想亦空。賢護當知。諸菩薩等。因此三昧。證大菩提。
這是給我們抉擇,讓我們徹還本心,無造無作,必然空淨,安立世間,廣利世間。在這個空淨無染的世界中,你的悲智皆得方便,這時佛法有住世之善巧、住世之基礎。
諸位善知識,這段文字甚為重要,點我等心眼啊,開我等智慧,莫以經說,實是心說;莫以是他說,實是印心之語啊!中國古話說,若聽善知識一句能令人心開意解的話,就感覺到歡喜,此處佛是不是在經典上把一切印契心智的話語早已說盡?實是處處宣化。莫輕經,莫謗法啊,在我們中國的修持人群中,重視宿緣者多,輕視經法者多啊,這實在是可惜,甚為可惜!所以,我們在這個甚深教言面前,應生頂戴心、守護心,滋養法身慧命由此而來,由此而促生!
[1]指雞足山為迦葉尊者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