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方立天教授:中國佛教本無說的興起與終結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中國佛教本無說的興起與終結

  自漢代至南北朝,“本無”是中國佛教用以表述宇宙本體的一個重要概念,其思想內涵經歷了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在翻譯印度佛經初期,支谶和支謙等人就把“本無”作為佛教“真如”的譯語,以表示般若學的性空思想。到了東晉十六國時代,隨著《道行》、《放光》、《光贊》等《般若》類經典的流行,研究《般若》的學者對性空思想進行了創造性的诠釋,先後形成了六家七宗的不同異說,其中著重闡發以“無”為本體的本無宗是最具代表性的學派,影響也最大。這一時期,本無論思潮之所以盛行,是與道家思想、玄學清談之風的影響密切相關的。後來,僧肇作《不真空論》等文,分析批判了本無學說,從理論上宣告了本無宗的歷史終結。
  一、東漢三國時代佛教本無思想的興起
  “本無”一詞原是梵文tatnatā的意譯,後譯為“如”、“真如”,〔1〕是表示萬物本質和最高真理的術語, 是大乘佛教般若學本體論和認識論的基本概念。那麼,“本無”是什麼意思呢?當時譯出的《般若》類經典雲:
  如法無所叢生,……亦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一切皆本無,亦復無本無。〔2〕
  法中無所有,無所聞,無所得……設使有出者,但字耳;設有住止者,但字耳,但以字字著言耳。人復人所,本末空無所有。〔3〕
  如法無所從生為隨教,是為本無。無來原亦無去跡,諸法本無。……一切皆本無,亦復無本無,等無異於真法中本無,諸法無本,無過去當來今現在,如來亦爾,是為真本無。〔4〕
  以上這些表述“本無”意義的話,歸納起來不外有四層意思:一是依據緣起理論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無生(來)也無滅(去)的,這是本無的基本意義。二是說人們指稱的萬事萬物只是語言文字概念的一種設施,是人類主觀思維活動的表現,實際上事物的本與末均為空無所有,並沒有自性(自體、實體)。三是認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不存在實體化的本體。四是說即使是如來佛也本無。再進一步概括說,本無是指事物本性空寂,本來是無,也就是空無自性,是性空。這是對視事物具有自性觀點的否定,對三世實有觀點的否定,是對事物真實本質、本來面目、原本狀態的論定,是一種無實體、無本原的本體論,是闡述事物的本相、本性的本體論。
  “本無”也即“自然”,如《道行般若經·泥犁品》說:“般若波羅蜜無所有。……人無所生。般若波羅蜜與人俱皆自然。”〔5 〕又說:“色之自然,故為色。……識之自然,故為識。”〔6 〕還說:“般若波羅蜜,於一切法悉皆自然。”〔7 〕這裡的“自然”是指“無所有”、“無所生”,是沒有任何造作、任何外界影響、以及人類主觀認識作用的一種本然狀態,這也就是“本無”。“色”、“識”、“人”乃至“般若波羅蜜”都是“自然”,一切事物都是“自然”,都是無生無有、空無自性,非世俗認識可及的自然存在。
  “無”和“自然”均取自於道家老莊的現成用語。《老子·四十章》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認為天下萬物自有形體的天地而生,有形體的天地又生於無形體的道(“無”)。《老子·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自然”是指自然規律,自然而然,毫無做作的意思。《莊子·庚桑楚》也說:“萬物出乎無有……而無有一無有。”“一”,統一,認為天下萬物產生於“無有”,而“無有”又統一了無與有。《莊子·德充符》還說:“常因自然”,《莊子·應帝王》說:“順物自然”。這都是在說一切要順乎自然。此外,魏晉玄學家還鼓吹天地萬物都“以無為本”,並用“自然”來說明本體。這一切都說明我國早期《般若》類經典的“本無”和“自然”的譯文,確實是受到了道家、玄學家哲學的直接影響。
  應當說,道家的“無”、“自然”,與般若學的“性空”、“自性空”,在某種意義上確有其相通之處,即在本體論上都含有超越形體和順乎自然的意蘊。然而我們還不能不看到,道家的“無”是一種自然無為的作用方式或原理,與般若學“無自性空”思想是有本質區別的。佛教用“本無”來表示“性空”,就容易使人望文生義,產生誤解,引發出以“無”(空)為本原,進而主張“無”(空)是產生萬物的本原的本體論思想。
  二、本無宗的本體思想及其被揚棄
  東晉時代,中國佛教學者紛紛就般若學的核心思想性空論,進行深入探討,自由講論,獨立發揮,激烈爭辯,最終形成了般若學的不同學派——六家七宗。關於六家七宗的名稱、代表人物及基本思想,史載不詳,當代有關學者的看法也相去頗遠。據現有史料來看,“六家七宗”的名稱最早見於南朝劉宋昙濟的《六家七宗論》。該論已佚,然梁寶唱的《續法論》曾經提到此書並加以引用。唐元康《肇論疏》卷上雲:”梁朝釋寶唱作《續法論》一百六十卷雲,宋莊嚴寺釋昙濟作《六家七宗論》。論有六家,分成七宗。第一本無宗,第二本無異宗,第三即色宗,第四識含宗,第五幻化宗,第六心無宗,第七緣會宗。本有六家,第一家分為二宗,故成七宗也。”〔8〕據此說,六家也即七宗。 六家七宗的形成是中國佛學走上綜合創新和獨立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佛教中國化的重要表現。
  六家七宗中最有影響的是本無、即色和心無三家。僧肇在《不真空論》中所重點評論的也是這三家。〔9〕就三家比較而言, 本無派的思想影響最大,就本無派的本無宗和本無異宗比較而言,本無宗的思想影響更大,且最具本體論的意義。這裡,我們要著重論述的就是本無宗的本體思想。
  本無宗的代表人物,究竟是釋道安還是竺法汰,歷來其說不一,我們傾向於認為釋道安是本無宗的代表者。〔10〕道安(公元312 年〔11〕—385年)是東晉十六國時代著名的佛教學者和佛教領袖,長期致力於大乘佛教般若學的理論建設。史載道安曾撰有《本無論》,已佚,全文不可得知。現在就散見於《昙濟傳》中論及本無宗的片段引文,以及另外兩書中直接引用的道安關於本無的論述,加以評介。
  《名僧傳抄·昙濟傳》載:“(昙濟)著《七宗論》,第一本無立宗曰:如來興世,以本無弘(原作佛)教,故《方等》深經,皆備明五陰本無。本無之論,由來尚矣。何者?夫冥造之前,廓然而已。至於元氣陶化,則群像禀形。形雖資化,權化之本,則出於自然。自然自爾,豈有造之者哉?由此而言,無在元化之先,空為眾形之始,故稱本無。非謂虛豁之中,能生萬有也。夫人之所滯,滯在末(原作未)有,苟宅心本無,則斯累豁矣。夫崇本可以息末者,蓋此之謂也。”〔12〕
  南朝陳慧達《肇論疏》雲:“第三解本無者,彌天釋道安法師《本無論》雲:‘明本無者,稱如來興世,以本無弘教,故《方等》深經,皆雲五陰本無。本無之論,由來尚矣。’須得彼義,為是本無。明如來興世,只以本化無物。若能苟解無本,即異想(原作思異)息矣。但不能悟諸法本來是無,所以名本無為真,末有為俗耳。”〔13〕
  隋代吉藏《中觀論疏》卷二末雲:“一者釋道安明本無義,謂無在萬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夫人之所滯,滯在末(原作未)有,若宅(原作詫)心本無,則異想便息。……詳此意,安公明本無者,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故雲本無。”〔14〕
  上述三段引文,從內容、觀點乃至文字都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似乎可以說是道安本無宗的基本思想。現在我們再來看看上述引文的思想要點:
  (一)強調“本無”思想是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義,由來以久,源遠流長,極為重要。
  (二)著重從本體論和宇宙生成論的角度來論證和闡述本無論。認為宇宙於空無狀態後,經由元氣變化而形成萬物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宇宙既無創造者,萬物也非從虛空中產生。這是從兩方面說明本無的涵義:一是追溯萬物形成前的狀態為廓然空無,是為本無;二是萬物形成後的性狀是“五陰本無”,“本性空寂”,是為本無。萬物形成前的空無與形成後的空寂,是“本無”的密切相關的兩層含義。
  (三)認為修證的途徑是崇本息末,也就是要宅心本無,悟解性空,息滅末有,消除異想。
  從佛教般若學的哲學思維角度考察,上述引文所述道安的本無說還存在著以下一些令人困惑的問題:
  宇宙萬物冥造之前的廓然空無狀態與元氣陶化而生成萬物,其間是如何連接與轉化的?元氣在廓然空無狀態是否存在?
  本無說為“無”在“萬化之前”,“空”是“眾形之始”,這裡的“先”、“前”、“始”都是一種時間觀念。“無”是相當於真如本體。這樣說就等於肯定本體是在現象之前,現象是在本體之後了,進而還把“本無”與“末有”對舉,視二者為真俗的差別。顯然,這些說法是和般若學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的根本觀點相矛盾的。
  本無說還把中國道家的“無”與印度佛教的“空”等同起來,以為二者都在萬象之先。實際上,如上面已經提過的,道家的無是指一種普遍的自然的或無為的原理、原則,而佛教的空,則是對萬物自性的否定,是對萬物本性、本質的判斷,二者無論從立論的角度還是內容都是不同的。道安以中國的本原性本體“無”去理解甚至替代般若學本質性本體“空”,是不符合般若學性空學說的原義的,也是與般若學的思維方式相矛盾的。
  僧肇在《不真空論》中對本無義提出過質疑和批評,說:“本無者,情尚於無多,觸言以賓無。故非有,有即無;非無,無亦無。尋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無非真無耳,何必非有無此有,非無無彼無?此直好無之談,豈謂順通事實,即物之情哉?”〔15〕僧肇對本無義的批評雖是泛指,但其中也不乏對道安本無思想的批評。僧肇認為,本無宗以“非有”為無是對的,但以“非無”為無就錯了。應當說“非無”是有,是假有。否定真有、真無是對的,否認假有、假無就不對了。本無宗人也講非有非無,但把非有非無都歸結為無,偏重於無,僧肇認為,這樣偏重於無就難以理解事物的實在和把握事物的真相了。僧肇站在般若中觀的立場,強調萬物的真相是“非有非真有,非無非真無”,也就是強調既要看到“非有”,又要看到“非無”,不偏不倚,遠離兩邊。重復地說,“非有”是“非真有”,是無(空),“非無”是“非真無”,是有(假有),也就是要同時兼融,不落無與有,空與假的哪一面。本無宗強調無而忽視有(假有),提倡“宅心本無”,而不是證悟“非有非無”中道實相,在僧肇看來,這種“好無之談”是不合乎中道的,應當揚棄。經過僧肇這一番批評,本無說也就成為中國佛教哲學史上被翻過去的一頁了。
  從中印哲學思想交流的視角來考察,本無宗的思想是中印兩種世界觀、兩種思維方式相撞、交融的產物。道安綜合印度佛教般若性空思想與中國道家一系,尤其是魏晉玄學貴無思想的理論,形成了自己的本無說。從思想實質來看,道安的本無論實是魏晉玄學貴無論的翻版。
  道安的“本無”本體論交織著宇宙生成論,認為萬物生成前宇宙是廓然空無的狀態,萬物的生成是元氣自然變化的結果。顯然,這種思想不是來自印度佛教,而是中國《老子》“有生於無”以及漢代宇宙論的思想。如《淮南子·天文訓》說:“道始於虛廓,虛廓生宇宙,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天地之襲精為陰陽,陰陽之專精為四時,四時這散精為萬物。”“專精”,純一之氣。“散精”,散漫之氣。意思是,天地未產生前,是虛無空廓的狀態,在虛廓中形成了“道”。有了“道”,虛廓乃生成宇宙(時間空間)。宇宙生成氣,氣有陰陽之分,陰陽純一之氣表現為春、夏、秋、冬四時;陰陽散漫之氣則形成為萬物。王充的《論衡·自然篇》中也說:“夫天覆於上,地偃於下,下氣丞上,上氣降下,萬物自生其中間矣。”還說:“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猶夫婦合氣,子自生矣。”十分明顯,道安本無宗的宇宙生成論的運思理路、基本觀點乃至所用概念術語基本上都是取自於《老子》和漢代的哲學著作。
  道安的以“無”為本原的本體論更與魏晉玄學極為相似。魏晉玄學家何晏、王弼繼承並發展老莊思想,著力宣揚貴無論,史載“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立論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為本。’”〔16〕這裡的“以無為為本”,即“以無為本”,“以無為體”。王弼在《老子·四十章注》中也說:“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也。”認為天地萬物是有形有象的存在,而有形有象的萬物得以產生,又是由於“無”這個根本。要保全有形有象的萬物,就必須反回去守住這個根本“無”。這是強調“無”為宇宙萬有的本原、本體,把《老子》“有生於無”的思想進一步發展為“有以無為本”的思想了。所以,王弼還說:“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無形,由乎無名。無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17〕“無形無名”是指“道”,也就是“無”。“宗”,根本、原則。這就是說,“無”是萬物之所以生成、存在的根本或原則。王弼所講的本末、體用關系,是形上與形下的關系。道安主張以無為本,以有為末,提倡“宅心本無”,實是貴無說的佛教版。道安是一位“內外群書,略皆遍睹”,〔18〕即具有深厚中國固有文化素養的佛教學者,處在先秦道家、魏晉玄學思想廣為流傳的文化氛圍之中,這樣理解、消化、表述般若學的“空”論是很自然的事。“以斯邦人莊、老教行,與《方等》經兼忘相似,故因風易行也。”〔19〕道安自己的這些話,也透露出當時中國佛教般若學溝通道家、玄學家學說的思想訊息。
  為什麼會出現道安本無宗這種文化現象呢?道安的歷史地位怎樣評價呢?原是道安弟子、道安卒後又師事鸠摩羅什並參與《大品經》的譯事的僧ruì@①這樣說:“亡師安和上,鑿荒途以開轍、標玄指於性空,落乖蹤而直達,殆不以謬文為閡也。mén@②mén@②之功,思過其半,邁之遠矣。”〔20〕又說:“自慧風東扇,法言流詠以來,雖曰講肆,格義迂而乘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驗之,最得其實。然爐冶之功,微恨不盡。當是無法可尋,非尋之不得也。”〔21〕他認為,道安的思想還是大致符合新譯的般若性空的本義的,所以有不足之處,是因為有的印度佛教經文當時還沒有傳入,或者傳入而沒有譯出,缺乏充分的經典文獻資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歷史局限所致。應當說,這一評論大體上還是公允切合實際的。至於僧ruì@①在評價中忽視了傳統文化對道安的影響和作用,作為佛門學者來說,也在情理之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附注:
  〔1〕支谶譯《般若道行經》第14品品名為《本無》, 姚秦鸠摩羅什的異譯本《小品般若波羅蜜經》第15品則譯為《大如》,南朝宋代施護的譯本《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第16品譯為《真如》,此後“真如”一詞一直為佛教學者所沿用。
  〔2〕《道行般若經·本無品》,《大正藏》第8卷第453頁中。
  〔3〕《道行般若經·難問品》,《大正藏》第8卷第430頁上、430頁下。
  〔4〕《大明度經·本無品》,《大正藏》第8卷第493頁下至494頁上。
  〔5〕《大正藏》第8卷第441頁上。
  〔6〕同上書,第441頁下。
  〔7〕同上書,第440頁中。
  〔8〕《大正藏》第45卷第163頁上。
  〔9〕詳見《大正藏》第45卷第152頁上。
  〔10〕詳見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9 章《釋道安時代之般若學》。
  〔11〕一作公元314年生。
  〔12〕《續藏經》第1輯第2編乙第7套第1冊第9頁。
  〔13〕《續藏經》第1輯第2編乙第23套第4冊第429頁。
  〔14〕《大正藏》第42卷第29頁上。
  〔15〕《大正藏》第45卷第152頁上。
  〔16〕《晉書》卷43,《王戎傳附王衍傳》,中華書局1974年11月版,第1236頁。
  〔17〕《老子指略》,此書據近人定正考定為王弼所作,引文見《王弼集校釋》上冊,中華書局1980年8月版,第195頁。
  〔18〕《高僧傳》卷5《道安傳》,《大正藏》第50卷第352頁下。
  〔19〕《鼻奈耶序》,《大正藏》第24卷第851頁上。
  〔20〕《大品經序》,《出三藏記集》卷8,《大正藏》第55卷第53頁上。
  〔21〕《毗摩羅诘提經義疏序》,《出三藏記集》卷8,《大正藏》第55卷第59頁上。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睿加右又
  @②原字為亠下加興的反體字的頭下加且
  (原載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4期 )
 

上一篇:慈法法師:《大方等大集賢護經》講記 大方等大集賢護分三昧行品第二
下一篇:慈法法師:《大方等大集賢護經》講記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見佛品第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