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徐文明教授:刍議當代佛教寺院建設的規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刍議當代佛教寺院建設的規范——徐文明
       
隨著中國經濟文化的蓬勃發展,中國佛教也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階段,梵剎繼起,香火旺盛,信眾如雲,然而在這種繁榮的景象之下,也出現了不少新的問題,有的地方香火旺而道風衰、信眾多而正信失、梵剎盛而佛法微,如何規范當代佛教的寺院和道風建設,是一個值得認真探索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樓宇烈先生提出“三境”說,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所謂“三境”,一為“淨”,二為“靜”,三為“敬”,這是當代佛教寺院建設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一為淨,所謂佛門淨地、佛國淨土,干淨是佛教寺院的根本特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北齊靈裕法師曾作《寺诰》,指出寺有十名,一曰寺,二曰淨住,三曰法同捨,四曰出世捨,五曰精捨,六曰清淨園,七曰金剛淨剎,八曰寂滅道場,九曰遠離處,十曰親近處。這十種異名也表明了寺院的性質與特征,其中尤其強調清淨。寺院的內外環境必須保持整潔干淨,一塵不染,給人一個良好的視覺形象。如今世間的雜染越來越厲害,很多人都希望暫時遠離染污的世俗社會,到佛門淨地來獲得身心的清淨。如果寺院本身無法保持干淨,就會使來者大失所望,甚至對寺院的形象和佛教的本質產生懷疑。另外,對尚未解脫者來說,都是心隨境轉,由境生心,由清淨境生清淨心,由雜染境生染污念,長期生活在一個污染的環境之中,很難保持心念的清淨。保持一個整潔的環境,對於出家人和修行者同樣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現實情況是,對於這樣一個最簡單、最起碼的要求,很多寺院卻無法做到。我們有時會看到寺院內外有不少垃圾,寺院的廁所往往臭不可聞,沒有沖水設備和有效的保潔措施。

保持環境清淨並不難,也不需要太多的投入,關鍵是要真正加以重視,並有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措施。外在環境的污染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外界環境背後,隱藏著一顆染污的心靈。有些寺院千方百計誘使信徒和游客燒所謂的“高香”,以此謀利。以環境的污染、信眾的健康損害、民財的靡費、寺院的安全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己的私利。

禁止香火應該成為佛教寺院的定規,無論是從環保的角度還是基於安全的考慮,都應當如此。很多寺院都是有悠久歷史的古剎,不僅是佛教寺院,還是文物保護單位,如果因為貪一時之利,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如果佛教聖物和國家文物被毀,其損失不可估量,這樣的教訓不勝枚舉。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佛教千年的傳統,也是信眾的信仰需要,對此不應當禁止。傳統之中優秀的固然要保持,不合理的就必須進行變革。應當告訴信眾,香以表信,只要有一顆虔敬之心,用一瓣心香敬佛就是最好的,心若不誠,燒多少香、花多少錢都沒有用。

禁止香火,免除門票,可能會對寺院收入暫時帶來一定的影響,但長久看來,對寺院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靠門票和香火錢維持寺院經濟是比較低級的經營手段,所謂靠門票來限制人數更是欺人之談,想限制人數有很多方式,最簡單的就是發放免費入場券。有的寺院不收門票,卻越來越興旺。因此用更合理、更人性化、更佛教化的方式進行寺院經營,讓寺院的環境越來越好,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寺院經濟也會越來越發達。

其二曰靜。寺院不僅要干淨,還得安靜。遠離紅塵與喧囂,享受幽靜和安閒,這也是寺院最吸引人之處。萬語不如一默,百動不如一靜,一個安靜的環境有利於修身養性,這也是佛教的優良傳統。然而在現代的寺院,保持安靜比保持干淨還難,寺院已經成了最熱鬧的地方。


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一則是現代寺院差不多都是旅游場所,當然是最熱鬧的地方,二則是中國人喜歡熱鬧,大聲喧嘩,旁若無人,這是很多人的習慣。寺院成為旅游場所,這是因為天下名山僧占多,祖師大德都選了風景最好的地方開山建寺,自然會吸引人。然而寺院的本質和主要功能為清修之地,神聖性應當壓倒一切,不能將之完全變成旅游場所。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人喜歡熱鬧,譬如人人都知道鞭炮危險,因此造成的安全事故不計其數,可鞭炮就是禁止不了。喜歡熱鬧,愛湊熱鬧,不整出點動靜不行,這種習慣比香火還悠久。在這方面,中國佛教寺院不僅沒有移風易俗,而且還有“同流合污”之嫌,佛教寺院也喜歡熱鬧起來,一辦什麼節日,寺院就成了最熱鬧的地方,同樣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山搖地動,萬眾歡騰。

噪音對人的污染比環境更加嚴重,人們可以閉目,卻很難塞聽。禁語、輕聲細語應當成為寺院的傳統,這也是尊重別人、尊重佛法、體現自身修養的表現。即使是唱贊誦經,也要適可而止,更不應加上擴音器,弄得驚天動地。

三曰敬。寺院是神聖之域,佛門聖地,此處不可有非分之想,越禮之行,必須以虔敬之心瞻禮。很多人不明此道,把莊嚴寺廟當成了普通的旅游場所,男女混雜,衣飾暴露,讓人看著非常不舒服。這方面必須多加勸告和教育,給予足夠的提醒和警示。

中國文化傳統特別強調一個敬字,先自敬,後敬人,上下相敬,這是最為體現人的道德修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國佛教同樣吸收了這一文化傳統,敬佛敬師,以禮相待。中國佛教還特別強調普敬,平等尊敬一切眾生,這在三階教、禅宗等宗派中都有很好的體現。然而這一優良傳統在現代社會雖不能說蕩然無存,卻也衰退了很多。首先是有些出家人不自重,思想不端,行為不正,舉止不當,讓人無從生敬。其次是現代人缺失了禮敬三寶的精神,對於佛、法、僧都缺乏恭敬心,尤其是對僧寶。

不淨、不靜、不敬,這是現代寺院的三大弊端,不解決這些問題,寺院的本質和功能都會扭曲。三境不僅是講寺院的環境,也是佛教的修行體系。淨即是戒,無欲則無染,無染則自淨;靜即是定,心中安靜,一念不生,即是常定大定;恭敬為慧,了知眾生皆有佛性,故能平等普敬一切眾生,明心見性,自生恭敬。

三境還與三教相應。釋氏主淨,持淨戒,生淨土,歸淨性,轉染成淨,出離雜染世間,趨向涅?淨域。道家主靜,以清靜自然為本,虛無無為為宗,致虛極,守靜笃。儒家主敬,內存恭敬,外行禮儀,長幼有序,上下有別,修己敬人,彬彬有禮。三境體現了三教的精髓,是對中國文化精神的最簡明、最精粹的概括和提煉。

近來樓先生又示一聯:淨、靜、敬,入佛境;緣、圓、原,歸法源。今略述其意,所謂堅持淨戒,一心清淨,就必須萬緣放下,只有不涉外境,心無攀緣,隔斷六塵,才能內外清淨。同時還要隨緣順物,不與物違,才能不執不斷,不即不離,一念不生,一法不捨。欲得境靜心安,必須自性圓滿,自性圓滿,無所求取,自然無憶無念,無往無來,如此超越三世,如如自在,心常在定,無出無入。同時還要圓融萬法,事事無礙,不離萬境而心常自在。要想心中常存恭敬,必須求其本原,宗教的本質在於神聖,聖俗之分、人神之別是宗教最根本的問題,只有體認到諸佛的至高無上,認識到諸佛法力無邊,妙相莊嚴,萬德圓滿,天上地下,無與倫比,才會真正產生恭敬之心,才能對之五體投地,贊歎歸依。證得三境,自然得入清淨神聖的佛國淨土,得入寂靜涅槃?進入佛境;悟取三源,自然探取萬法之源,得入佛法源頭,了知一味佛法。

三境說是樓先生針對當代佛教寺院存在的問題所提出的一個新學說,對於寺院與道風建設都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值得引起佛教界的重視。這一學說簡明扼要,抓住了當代寺院存在問題的症結,可以說是應病予藥,因此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很容易推廣落實。

這一學說還有更大的意義和更加普遍的適應性,寺院建設需要三境,治家治國又何嘗不如此。家裡的環境當然要干淨,同時也需要遠離噪音和喧囂,使人的身心獲得安穩和放松,家庭同樣需要敬,對長輩要孝敬,對晚輩也要尊重。三者具足才能保證家庭和諧。對一個國家而言,環境要干淨,局勢要穩定,人心要恭敬,只有這樣才能建設和諧社會。

總之,無論是個人修養,還是家國天下的治理,三境都是不可或缺的。當然這一學說還需要引起更加廣泛的關注,也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演培法師:解深密經語體釋 心意識相品第三
下一篇:演培法師:解深密經語體釋 一切法相品第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