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淨土十疑論》導讀 第一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土十疑論》導讀

天台智者大師大師造

淨界法師講

第一卷

《淨土十疑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放掌。

我們從今天開始,有三個講次,跟大家學習《淨土十疑論》。在講這個課程之前,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我們研究這個課程的目的。在淨土宗的往生因緣當中,有二種的差別。第一種叫做隨業往生:這個隨業往生,就是說這個修行人在今生當中,已經成就了念佛三昧,在三昧的加持之下,產生一種強大的業力,就是一種往生的業力。這個往生的業力,已經強過它過去生死的業力,就是我們講的淨業成就,所以他是靠他淨土的業力往生的。

這種人在今生成就念佛三昧,這當中有二種特殊的功德出現:第一個,他今生就可以見佛,現生見佛。我們一般人往生,都是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才現前的;成就念佛三昧的人,在三昧當中,就能夠親見彌陀的現身。當然阿彌陀佛現身,用光明來照攝、或者為他說法,使令修行人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所以他第一個功德,就是現生可以見佛。第二個,他能夠預知時至:他整個生命能夠預知自己的死亡時間,而且可以長短自在,這種人我們叫做淨業往生的,當然這種人是少數的。你看歷代的祖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都是屬於隨業往生的。

第二種,就是我們一般性的往生,叫做隨念往生。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引導我們生死的這個業力,還是非常的強大;但是,我們仰仗對彌陀的歸依,我們栽培一種清淨的正念,從平常的累積到臨終的現前。雖然引導我們十二因緣的無明緣行、行緣識的這個業力還存在,但是我們對彌陀信願的正念,在臨終的時候現前了,跟彌陀感應道交以後,那麼往生淨土,這個我們叫隨念往生。

隨念往生的特點,就是你臨終的時候,要把你堅定的正念現前。當然,臨終有正念,就是平常的栽培。很多人說:什麼叫臨終的正念呢?主要就是對彌陀的信心跟願力,這當中信心又特別重要,因為你沒有真實的信心,你決定不能有堅定的願力。就是你臨終的時候,能夠【萬緣放下,一心歸命】的那種信心,就靠這樣的念力,來扭轉我們的業力。

所以我們在上一堂課講到《阿彌陀經》,我們大家可以建立一

個粗分的信心;但是在我們內心的深處,有很多微細的障礙、疑惑沒有消除,所以這個課程就是消除這些微細的疑惑,使令我們整個生命,是向彌陀的功德全部靠倒,這就是我們研究這部論的目的,就是破除微細的邪執。

好,我們看《講義》第一頁:《淨土十疑論》導讀

我們簡單的把這個標題作一個說明。首先我們講這個淨土。身為一個有情眾生的生命體,他一定有他依止的環境,這個環境有二種的差別:第一個叫做穢土,第二個叫做淨土。這個淨穢是怎麼安立的呢?

就是說,如果是由於我們眾生有漏的業力所招感的,我們叫做穢土,因為他國土的形成,是一種雜染的業力,雖然可能是罪業、也可能是善業,但是他的心中都是依止有所得的自我、都是依止無明妄想所創造,所以叫做雜染。他因地是雜染,所以這個果報體現前的時

候,就帶有十二因緣的一種雜染的力量,所以我們在穢土當中,很容易生起顛倒、生起煩惱,因為它剛開始形成的因地就是雜染。

第二種叫做淨土,它的形成不是有漏的業力,是三世諸佛的清淨願力所變現的。在清淨法身所變現的整個國土,因為它的形成是佛的法身功德所變現的,所以我們接觸那個地方的時候,會產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它有這種清淨的效果,所以叫做淨土。

如果廣泛的來說,淨土是很多,十方的淨土,你看藥師佛淨土、阿佛淨土;但是我們這個地方所說的淨土,是專指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淨土。《淨土十疑論》,這個地方是講西方淨土的十種疑惑,智者大師根據我們一般修行最容易生起的十種疑惑,把它提出來。提出來干什麼呢?加以論說。這個論就是發明義理、抉擇是非,使令我們斷疑生信。

最後叫導讀,因為我們的時間有限,只有三個講次,所以我們這一次的內容,主要的是刪繁取要,並沒有摘錄全部的文,所以叫導讀。天台智者大師造這個大家容易清楚。總共要破除十種疑惑,我們先看第一個,修習淨土者你要破的第一個疑惑是什麼呢?

二甲一、捨離眾生疑

乙一、征問

我們往生淨土了,是不是就是心中捨離了眾生呢?這個疑惑要破除。我們看‘乙一、征問’,先提出一個問。

大家請合掌:【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祗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塗中,救苦眾生,因何求生淨土?自安其身,捨離眾生,則是無大慈悲,專為自利,障菩提道!】

我們修淨土的人,第一個要破的疑惑,就是捨離眾生的疑惑。我們把問的地方簡單的消釋一下。三世的諸佛跟菩薩,他的內心都是以大悲心為他的業用。初心菩薩在修心的過程,很多地方都是等同聲聞來修學的,特別是要誓斷一切惡,菩薩剛開始在清淨自己身口意罪障的時候,他的所作所為跟聲聞人是完全相同的。

那我們怎麼判定這個人是聲聞還是菩薩呢?就是發心不同。聲聞人為什麼要清淨身口意呢?他是為了自身的安樂,叫出離心。菩薩為什麼要清淨身口意呢?他是為了利益有情,才清淨身口意的大悲心。所以說三世諸佛菩薩,表現在外的身口意是有差別;但是他們的內心,都是以大悲心為業用,這一點是相同的。

好,這個地方就講到他的根本。既然我們要有大悲心,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就應該希望救度一切如母的有情眾生,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要生生世世留在三界當中、在五濁惡世當中,乃至在三惡道當中,來救拔這些苦惱的、顛倒的眾生。我們都知道菩薩道最具體的表現就是四攝法──布施、同事、愛語、利行,這當中最重要就是同事。比如說他沒有飯吃,你把東西送給他,布施;這還不夠,最重要就是要陪伴,做他的助伴。那你有大悲心,你離開了眾生,你怎麼攝受他?怎麼教化他呢?所以在整個四攝當中的重心點在於同事。所以,既然我們有大悲心,我們就應該陪伴眾生流轉,在陪伴當中,做他的父母、子女、兄弟、眷屬,你才有因緣教化他。

為什麼身為一個菩薩,反而自己求生淨土,這樣子的做法,你只顧到自身的安樂,而捨棄了這些在苦惱當中、在顛倒當中的眾生於不顧,豈不是喪失了大悲心?你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成辦自利的功德,那就等同於聲聞人,這樣子做是障礙我們的無上菩提道,因為菩提心是行菩薩道的根本,你菩提心失掉了,你整個菩薩道也失掉了。當然,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疑惑,就是我們想要往生淨土,是不是有捨離眾生的這個問題。好,我們看智者大師怎麼回答:

乙二、釋疑回答當中有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的總說:【菩薩有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所責。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內,於惡世中,救苦眾生。】

這個地方,智者大師說:我們詳細的檢視菩薩的行為,有二種的差別。什麼叫菩薩呢?蕅益大師講得好,他說:悲智相應,這個就是菩提心。身為一個菩薩,他的內心當中,必須要有二種想法:第一個,他想要上求佛道;第二個,他想要下化眾生:也就是他必需有慈悲跟智慧。這樣子講,到底是慈悲比較重要,還是智慧比較重要?那就要看你的程度。

我們往下看。假設你是一個久修行菩薩道,什麼叫久修行呢?就是你已經成就了無生法忍,你內心當中我空、法空的智慧,已經完全的現前,把心中的我愛執完全的消滅了。你那個大悲心,在我空、法空的光明照攝之下,你應該要去實當所責,那你應該是不能到淨土去,你那個大悲心的背後,是一個強大光明的智慧在攝受,那你應該生生世世留在三界當中,陪伴眾生流轉,來度化他們。這個是講他慈悲的背後,有一種堅固的智慧。第二種,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凡位菩薩,就是還沒有成就無生法忍的初心菩薩。凡位菩薩最大的問題,就是心中有很多很多的無明妄想,這個無明妄想的根源,來自自我意識,我們一直在心中認為有一個自我;有一個自我,跟眾生產生對立,有我就有你──我相、人相,在我相、人相當中,我們會習慣性的保護自己,一保護自己的時候,就產生很多很多的煩惱出來。也就是說,你雖然有大悲心,但是你的大悲心是建立在無明妄想的基礎下,這時候的大悲心,不可以付諸行動,這個時候你要做的不是去親近眾生,而是要親近十方諸佛。也就是說,你心有二個願望,你受菩薩戒的時候:第一個,上求佛道;第二個,下化眾生。但是你身為一個生死凡夫,你心中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你剛開始要做的不是下化眾生,你剛開始要做的是上求佛道,你要親近十方諸佛、聽聞正法,直到你忍力成就──我空、法空的智慧已經成就了,這個時候,你才能夠在三界火宅當中、在五濁惡世當中,救度這些苦惱眾生。

這個地方的總說,就說明了菩薩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是有他的次第。宗喀巴大師把大悲心分成三個次第。第一個叫做思惟修:我想要成就大悲心,怎麼辦?你不是先趕快去度眾生,不是的,先思惟。思惟修就是依照這個文字,思惟一切有情眾生,他跟你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哦,知母、念恩、報恩。你要思惟他跟你是一個母子的關系,無量劫的流轉,你都因為有母親,你才能夠受生。換句話說,每一個眾生都做過你的母親,上至天上的飛鳥,下至地上的螞蟻,你要生起感恩的心情。所以你剛開始修大悲心是思惟,然後是作願修,你思惟以後開始發願,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安樂,發願回向,把功德回向。

但是這個時候都還沒有付諸行動,都是在修行一種大悲的意樂,等到第三個荷負修,承當眾生的苦惱,就正式付諸行動。所以宗喀巴大師說:凡位的菩薩修大悲心,那是偏重思惟修跟作願修;等到成就空性的聖位菩薩,才真實的從空出假,再開始產生六度、四攝的實際行動。所以,我們不要把發願跟實踐搞在一起:初心的菩薩叫發願,聖位的菩薩叫行動,這二個是有差別的。所以這個地方,智者大師講得很清楚:你心中的願望,跟你要付諸實踐,這個地方是有它一定的標准。這個地方是先作一個總說,就是你要先認清楚你自己的身分;這以下把這個情況詳細的加以說明,實踐大悲心為什麼要有階位呢?

這以下說明它的道理。看第二段,第二段當中有三小段,我們先看第一小段,請合掌:【故《智度論》雲: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身為一個具足縛,這個縛當然是煩惱,我們的心是被煩惱所系縛。我們為什麼被煩惱所系縛呢?這個煩惱要我們干什麼,我們只好干什麼!我們沒有辦法去抗拒煩惱。我們的身口意是被煩惱所引導,所以說是縛。雖然我們心中有想要度化眾生的悲願,但是我們被煩惱所系縛,這樣的一個凡位的菩薩,那發願生生世世留在五濁惡世救度眾生,是不可能做到的,這不是要不要的問題,這是能力的問題。

這個地方,先引用龍樹菩薩的《智度論》說明這一個問題點,這個問題沒有說明理由,只把結果講出來。這以下論文,智者大師針對這一點來解釋,為什麼凡夫菩薩不能留在五濁惡世的理由。我們看第二段:

【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塗,焉能救眾生!】

為什麼一個凡夫菩薩,不能生生世世在五濁惡世行菩薩道呢?因為你所處的環境,這個外在的因緣,你所面對的眾生,是一個煩惱特別剛強的眾生,你面對的不是一些講道理的眾生,這些眾生都是不講道理的,都是習慣性的隨順情緒的,這第一個。

第二個,你自己的內因也有問題,他不講道理,你自己也沒有我空、法空的忍力──這好了!對方也是情緒化,你也是情緒化,結果心隨境轉,聲色所縛。我們內心當中不能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理,那只好向外攀緣,向外攀緣的結果,就一定受到外境的影響,心有所住即是非住。就是你心住在人事的因緣,這個人事對你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被這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所系縛。也就是說我們沒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我們就容易受到外在人事的干擾,那這個干擾有二個結果:第一個,你被這個雜染的因緣所干擾,就自墮三塗,焉能救眾生!你生生世世流轉,你剛好在哪一世當中遇到你的惡因緣,然後心隨境轉,就造惡業了。

《楞嚴經》講到一個公案──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阇世王,他過去跟阿難尊者是同時發菩提心的,跟阿難尊者二個是同學,他發菩提心發得很早,多生多劫的積福積慧,今生做一個王子。雖然他做一個王子,但是他的因緣不太好,他跟他的父親頻婆娑羅王前生結下惡因緣,很難解開的,他父親看到他就生氣,他父親非常討厭阿阇世王,當然阿阇世王也感受到這樣的情況,然後加上提婆達多又從旁邊的慫恿,說:你父親對你怎麼怎麼的不好。糟糕了!前生就已經結下惡因緣,又遇到惡知識的牽引,所以就促成阿阇世王害父親的行動表現出來──殺父的逆罪,就在這個菩薩的身口意現前了。大家都知道,阿阇世王是犯了逆罪,就是說阿阇世王雖然有大悲心,但是他內心當中,沒有一種堅定的忍力,所以遇到惡因緣造罪了,造罪就到三惡道去了。這第一個,遇到惡因緣。

第二個,遇到好因緣,但是這個好因緣不會持久。比如說,诶,你來生到三界當中,你遇到的都是比較好的因緣,我們看會是什麼情況:

【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國王、大臣,富貴自在。縱遇善知識,不肯信用,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乘此惡業,一入三塗,經無量劫;從地獄出,受貧賤身,若不逢善知識,還墮地獄。】

就是說我在三界當中,我也不一定會遇到怨家,有時候遇到的是好因緣?是的,我們看第二種情況。說你來生的時候,都是遇到一些清淨的好因緣、三寶的因緣;但是在人道當中,特別是末法時代,聖道難得。諸位可能會感覺得到,愈到末法時候,你修學聖道的機會愈難成就,如果諸位有出家十年以上,就會有這種感覺。就是你剛出家的時候,感覺修學聖道比較容易,愈到後面,那個環境愈難具足。不能修學聖道怎麼辦呢?只好修人天福報,因為你沒有辦法修學聖道,那修人天福報,或因布施、持戒,以這種人天的善福,生在人中,因為過去的善業,或者作大國王、大臣,或者作大富長者,富貴自在。在這樣一種國王權勢跟名利現前的時候,你遇到善知識的教化,不肯信用。一個人居在權位、財富當中,生命當中有自我意識的人,在福報現前的時候,很容易產生高慢,這個時候對佛法就不再產生謙卑、就不再信受奉行了,因為他的心被高慢心所蒙蔽。

不能信受佛法怎麼辦呢?

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一個人不能隨順佛法的道理,只好隨順自己的感覺,跟著感覺走;跟著感覺走的結果,就是放逸;放逸的結果,就是廣造殺盜淫妄的罪業。這種惡業,就使令一個人墮入到三惡道當中,經過無量劫的時間,即使把罪業受完了,從刀山油鍋的地獄出來,得到人身,也是一個卑賤之身;假設在那個時候,還是不能遇到佛法,又會繼續造業、墮落。所以說我們在三界當中,就算你暫時不造罪業,你有這個善業的力量,福報現前的時候,也是容易造罪。我們作一個總結:【如此輪回,至於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難行道也。】

這個就是在三界輪回當中,最大的一個悲哀。我們在過去的生命當中,我們的歷史不斷的重復。什麼叫歷史?就是二種情況:第一個,我們罪業起現行,在苦惱當中,一般有善根的人,在這個時候起慚愧心:诶,我福報享盡了、我罪業現前了、我苦惱的果報現前了。這個時候起慚愧心,開始忏悔業障、積集資糧,這是第一種情況。

好,你忏悔業障、積集資糧,罪業消了以後,福報現前;開始放逸,把福報享盡,開始苦惱;又開始起慚愧心、又開始忏悔業障、積集資糧;到了一段時間,福報現前,又開始迷失自己,又開始放逸:我們過去的人生就是這樣。哪一個人在富貴當中,能夠看得破的?很少!就是不斷的快樂痛苦、痛苦快樂,不斷的在那個地方流轉。這個就是諸佛菩薩,不同意一個凡夫的菩薩──就是習慣性隨順妄想而轉的菩薩,他不同意我們在三界流轉的原因。這樣子,該怎麼辦呢?不能在三界流轉,那該怎麼辦呢?我們看第三段的總結:

【凡夫無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以業成故,臨終斂念得生,決定不疑。見彌陀佛,證無生忍已,還來三界,乘無生忍船,救苦眾生,廣施佛事,任意自在。】

我們身為一個沒有我空、法空般若智慧的凡位菩薩,你要知道,你現在要做的,絕對不是在三界當中度眾生,這個事情不是你現在該做的。那你說:我現在該做什麼事呢?【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令成就一心不亂,把今生剩余的幾十年光陰,好好的成就淨業,淨業成故,臨終的時候正念現前往生,到阿彌陀佛的地方,親見阿彌陀佛,乃至親近十方諸佛,在內心當中,成就無生忍的聖道,诶,這個時候,你要度化眾生,這個時間就到了,還來三界,乘無生忍船。這個時候,你來三界,不是來三界游泳,這個生死大海當中,你有一艘船,你不在被生死大海所漂溺。這個時候,你坐在船上,把這些過去有緣的眾生,乃至無緣的眾生,全部救到你的船上。怎麼辦呢?廣施佛事,任意自在。你有種種的方便,你蓋一間講堂、蓋一間念佛堂,都好。這個地方,很多人疑惑:我們內心當中有智慧跟慈悲,有時候這二個經常矛盾,到底我是智慧比較重要?還是慈悲比較重要?

你看我們在讀經典,也是這樣子講。你讀《法華經》,佛陀告訴我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這個三界是一個大火,你在三界當中有一些美好的資具,你還是沒有離開大火,你對三界害怕。但是你讀《華嚴經》,那是不同的口氣了:【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诶,菩提是在眾生當中成就,所以你不能捨離眾生。

所以有時候,我們智慧跟慈悲經常矛盾。龍樹菩薩在《智度論》上說:【菩薩道有二種:一者般若波羅蜜道,二者方便道。】就是說,如果你是初地之前的菩薩,要偏重般若道,般若道的重點是以智慧來引導慈悲,這個時候偏重智慧。初地以後的菩薩,以慈悲來引導智慧。這樣你就知道你這個心要怎麼調和。

在清朝,有一個叫王鼎實的居士,這個公案是出自於《淨土三要》。王鼎實居士,他生長在一個士大夫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做官的、他的祖父也做官,在這種士大夫的家族當中,也就苦讀聖賢之書。到十六歲的時候,參加他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考試,那個考試類似秀才,他離開家鄉,到親戚的地方住。考試考完以後,他考得非常好,公布上榜了,十六歲就考上功名,這是很難得的。考上功名以後,他的親戚就為他辦一個慶祝的宴會,大家一起喝酒非常的歡喜。到第二天,這個王居士就生病了,生病生得很重,他就把親戚叫過來,他說:我的生命要結束了,而且他還知道前生的因緣。我在生病做夢當中,我看到前生。他說:我前生是一個鏡山寺的老和尚,我還是一個做執事的法師(看那個意思,好像是做當家、或者知客),我平常除了自己用功、拜佛以外,我對信眾是很慈悲的接引;但是我在做知客或當家的時候,跟眾生在互動當中,有二個問題出現,雖然我起了大悲心,但是這個大悲心裡面有二種有漏的業力:第一個,我看到那些考上功名的人做了官,很高興的回到寺廟來還願,我心生愛慕;第二個,我看到那些有錢的富貴人家、那些員外,坐好車子、穿好衣服,他們來寺廟上香的時候,我也是心生愛慕:我的心有二種的愛慕,所以我今生來酬償這個業力,第一生先投生求取功名,第二生將要投生在富貴的家庭。

在《淨土三要述義》後面,作者對這個王鼎實居士作一個評論說:一生的勤苦修學,只得二世的安樂,豈不哀哉!你看他一生的勤苦修學,結果因為心生愛慕,就流轉了。流轉以後,這二生的安樂福報享盡以後,後面就開始顛倒了,罪業就要起現行了。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上求佛道跟下化眾生,凡位的菩薩要偏重在親近十方諸佛,剛開始不是要你去親近眾生。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往生淨土,心中沒有捨離眾生,只是把度化眾生的行動規劃在往後,這個地方要注意。

二甲二、捨此求彼疑

乙一、征問

這個‘此’指的是娑婆世界,‘彼’指的是極樂世界,就是往生淨土,是棄‘捨’娑婆,追‘求’極樂,有所‘捨’、有所‘求’,這樣子就產生了疑惑。我們看疑惑的意思是什麼:【諸法體空,本來無生,平等寂滅;今乃捨此求彼,生西方彌陀淨土,豈不乖理哉?】又經雲:【若求淨土,先淨其心,心淨故即佛土淨。】此雲何通?前面是講到菩薩的智慧跟慈悲之間偏重的懷疑,這個地方是講理觀跟事修的懷疑。

我們先講理觀。一個菩薩入平等真如觀的時候,他看到整個生命的相貌是諸法體空,這個諸法包括十法界的染淨因果──造善得安樂的果報、造惡得痛苦的果報,當我們入真如觀的時候,這個本性是空寂的。什麼叫空寂呢?就是【本來無生,平等寂滅】,它的體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以在平等的空性當中,觀察這些染淨的因果,是沒有對立的──沒有好壞的對立、沒有快樂跟痛苦的對立,完全是一種平等的寂滅相。那一個菩薩應該經常入平等觀才對,你怎麼能夠捨離娑婆世界,而追求極樂世界,心中產生一種取捨之心?這種取捨之心,就乖違了大乘平等不二的真如──就是以理來妨礙我們的事,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再引《維摩經》上說:你想要求生淨土,應該怎麼做呢?先淨其心,因為只要心淨,你當下就是清淨的國土。這個地方是唯心淨土跟西方淨土之間的差異,這個地方的問有二段:第一個,我們求生淨土,違背了平等不二的道理;第二個,求生淨土,違背了唯心淨土的道理:這個地方,都是以理來難事。我們看智者大師怎麼回答:

乙二、釋疑

釋有二義:一者總答,二者別答。總答者,汝若言:求生西方彌陀淨土,則是捨此求彼,不中理者。汝執住此,不求西方,則是捨彼著此,此還成病,不中理也。回答有二個:第一段,先作一個簡略的回答;第二段再詳細的回答。我們先看簡略的回答,這當中有二段:第一個先設問,先提出一個問;第二個再正式的回答。我們看問的地方:你前面說求生西方彌陀淨土,是捨此求彼,我們心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有所厭離、有所欣求,這樣子違背了二空平等之理。這樣子講的話,你對這個平等之理產生執著,那我一

定不求生淨土,換句話說,你也是捨離極樂,執著娑婆,這樣子也是有所求、有所捨,也是不合乎道理的。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前面的問題是慈悲跟智慧的調和,這個地方是理觀跟事修的配合。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你的目標跟過程不能混亂。你說:诶,【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叫做四弘誓願,這個叫做你的目標;但是你實踐的時候,你不可能眾生無邊誓願度,不可能,你是先度有緣的眾生。所以說,你在修理觀的時候,觀察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那是目標;但是你修行怎麼能夠說不垢不淨呢?你修行是要斷除污垢、追求清淨,是有所斷、有所追求!只要落入修行,一定是對立法,這叫對治悉檀。你在打坐的時候,入真如觀,那是不能有對立的,內心是平等的,那是一種目標、那是一個意境,是你最後的一個目標。但是你的過程,你持戒,你說不垢不淨,那你怎麼持戒呢?你持戒要判定──這個是過失相、這個是功德相,過失相要盡量減少、功德相要盡量增加,有所斷、有所修。

我們這樣子講好了,你從痛苦的此岸到安樂的彼岸,要坐船;但是你坐這艘船到達目的地的時候,這艘船就不用了。你的過程如果沒有這艘船,你就到不了彼岸,雖然船不是彼岸,但是船能夠引導你到彼岸。坐船叫做過程,到了彼岸就不需要船了,這個彼岸就是理觀,你的目的地。雖然我持戒、我斷惡修善,但是我很清楚──我真正的目標是離開斷惡修善,但是我現在必須要斷惡修善。

有一個法師問一個禅師說:你們禅宗都是不持戒的。這個禅師說:你怎麼知道我們不持戒呢?你看六祖大師說:【心平何勞持戒。】那個禅師說:那你心平了沒有?他說:我的心還沒有平。嘿,趕快去持戒。他沒有告訴你不要持戒,他說:如果你心平了──別人觸惱你,你心不動;別人贊歎你,你也不動:你的心平等,沒有愛憎取捨,我不會喜歡順境、厭惡逆境,你的心完全是平等,你不須要靠持戒,你自然持戒,這個持戒的方法對你是不需要的。但是我們為什麼要持戒呢?因為我們不平等。我們看到親屬起歡喜心,看到怨家起厭惡心,所以我們非常須要持戒,我們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眾生,必需有戒法的攝受。

所以我希望大家,目標跟過程不要混為一談,不要用理體來妨礙事修。這個地方先作一個總答,下面會詳細的說明。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上一篇:賴永海教授:試論佛教對中國傳統思維模式的影響
下一篇:賴永海教授:人間佛教與佛教的現代發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