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你平常能夠做假,但是臨終你絕對做不了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你平常能夠做假,但是臨終你絕對做不了假!

淨界法師

    我們再看最後的「捨報往生」。

    就是印祖的最後的臨終的情形,我們分三段說明,先看第一段。

    捨報往生—

    師之示寂也,預知時至。民國二十九年春,有雲:「今已八十,朝不夕保。 」 又雲: 「光將死之人, 豈可留此規矩?」逮冬十月二十七日,略示微疾,至二十九日午後一時,即命召集在山全體職事及居士等,至關房會談。告眾曰:「靈巖住持,未可久懸。」即命妙真任之,眾表贊同,乃詹十一月初九,為升座之期,師雲:「太遲」。  改選初四,亦雲「遲了」,復擇初一,即點首曰:「可矣。」
  
    這段是表現出印光大師他的預知時至, 「師之示寂也,預知時至」。

    這件事情是這樣,我們修淨業的人,我們在栽培信願持名這三種功德的時候,剛開始這個功德是脆弱的,是不決定的,我們可能念了佛,我們自己也覺得沒什麼改變,別人看我們也沒什麼改變。但是你要修行到淨業成就的時候,你會知道一些事情,就是說,雖然你往生極樂世界,那個正式的功德還沒有顯現,但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個山雨欲來的時候,那個風吹過來,你就知道一些征兆,你會知道一些消息。

    就是說,如果你不是臨終的時候,被善知識七推八推的硬推上去的,那不講,你真正是憑你自己的本事淨業成就的,你來助念,我也往生,你不來助念,我也往生,這種人都能夠預知時至,他能夠在這個淨業成就的時候,他會知道一些消息,我們看印光大師也是這種情形。

    民國二十九年初,這個時候是八十歲了,這是他往生那一年,他有一天說:今已八十,朝不夕保。我現在是八十歲了,早上保不住晚上,早上在,晚上不一定在。又說:光將死之人,豈可留此規矩。我是一個將死之人,怎麼可以留下這些規矩,我查過《文鈔》的數據,他這個規矩是什麼規矩?他也沒詳細講。總之,他這段話意思就是,光將死之人。等到冬天十月二十七日,這個時候是八十歲快結束的時候,略示微疾,身體上有一些疾病了,到二十九號的時候,午後一點,下午一點,突然間就把在山的全體執事,及所有護法居士都召集起來,到關房裡面會談,講一句話,說靈巖住持,未可久懸。
  
    這個地方我解釋一下,這個事情是這樣,靈巖山寺本來是一個沒落的道場,印祖在離開普陀山以後,他以他的威德力,去那個地方住持,很多人就來供養,供養以後就把這個靈巖山開創起來,他就安排很多的制度,念佛的制度,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但是印光大師的心情,他不喜歡剃度徒弟,也不喜歡做住持,那怎麼辦?他就請慈舟老和尚來干這件事, 慈舟老和尚也答應來干這件事,後來就是有點意見,是什麼意見?慈舟老和尚的意思要持午,印光大師的意思就是以念佛為主,他晚上是開緣吃東西,這個意見就是有一點不太一樣,慈舟老和尚就離開,離開以後,從此以後靈巖山就沒有住持。
  
    這件事情我說一下,我們講這個普門示現,善知識是在度化眾生的方便的確不一樣,有些眾生必須要這樣度化,有些眾生必須要那樣度化,不管我們今天是采取什麼樣的辦法來攝受眾生,使令他能夠轉凡成聖,這是重點上!我們內心不是跟煩惱相應,不是跟個人的貪嗔煩惱相應,完全是清淨心、大悲心。所以雖然每一個善知識的法善巧會有沖突,但是這是個人的因緣問題。
  
    譬如說我們看《法華經》,智者大師有批注,隋朝智者大師,但是三論宗的嘉祥大師,他有時候也會指出智者大師講錯。窺基大師他不指名道姓,但是他有時候也會暗示《法華文句》裡面這句話他不同意。但是,善知識這只是對於事情的一種看法,他沒有煩惱相,他只是表現法的一種爭執而已,他不是隨煩惱而轉,不像我們凡夫的對立,不是的。
  
    所以說這時候,靈巖山的住持就沒有了,事實上就印光大師做住持了。他臨終的時候說,這件事情要解決,不可以久懸,不可以老是這樣放著空著,不行。這時候就命令妙真法師來當住持,當然印光大師的威德,他一這樣講,大家都表示同意。乃詹十一月初九,為升座之期,這個就好吧!預定十一月初九,擬訂在十一月初九,印光大師說這個太遲了,因為印光大師往生的時間比這個早,他意思要親眼看到這個升座,說太遲了。就改初四,他說也太遲了,初一,好,可以!

    果然:初三晚,語真達法師等雲:淨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初四早一時半,由床起坐雲:念佛見佛,決定生西。言訖,即大聲念佛。二時十五分,索水洗手畢,起立雲: 蒙阿彌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發願,要生西方。說竟,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延近五時,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西逝。

    這段是正式說明,印祖他臨終的情況。到了初三晚上就告訴真達法師等說:淨土法門,別無奇特,淨土法門沒有什麼特別,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我們念佛的人,就很容易把印祖這句話給忘掉,懇切至誠!我們就是很隨便的念佛,不知道這種懇切跟至誠的重要性,這個懇就是誠的意思,懇跟誠都是一個真實而不虛妄的意思。就是說懇切至誠這個地方,表達了兩個意思,就是你念佛的時候,你一定要有一個真實的信心,以及堅定的願力,心中沒有妄想。如果你念佛的時候心中有妄想,這就不真實。你念佛的時候內心沒有歸依的心,也不真實。深信而力行,力行而深信;有信心有願力,有願力有信心;這個是跟彌陀感應道交的一個重要因素。

    所以講 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他在臨終之前一天講出這句話,隔天早上就起床說念佛見佛,決定生西。由念佛為因,見佛為果,臨終見佛,決定生死,這個時候講完就大聲念佛,其它話就不講了。到了二點十五分的時候,他就要洗手,洗完手就站起來,他本來是在床上,現在站起來,就講說蒙阿彌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發願,要生西方。   

    這個地方是這樣子,印光大師說:我們一個人的一生,你平常都能夠做假,你沒有修行,你能夠裝出有修行的樣子。但是臨終你絕對做不了假,你再怎麼樣,你都做不了假,因為臨終不是你能夠做主。所以我們這句話看得出來,印光大師如果講這句話是在平常,那可能是也沒有很特別,但是在臨終講出這句話就是很特別了,這是一種真實的境界,就是說:蒙阿彌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勸勉大家要念佛,要發願,要生西方,這可見得印祖真正是有真實的修行。

   「蒙阿彌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在這樣站起來講完以後,就坐在椅子上,這個時候,從此就不講話了,面西端身,移坐正坐,五點的時候,在大眾的念佛聲中,安詳西逝。最後: 師生於清鹹豐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十二日辰時,寂於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十一月初四日卯時,世壽八十,僧臘六十。

              —糅和《印光大師文鈔》—

    活到八十歲,僧臘是六十。以上是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偉大的一生,包括他如何的老實修行,以及他老實的弘法,到最後的正念分明,往生西方。我想他的一生,給人家感覺到很平淡、很平常,但是平常當中也表現出不平常,的確是可以給我們做一個榜樣。

 

上一篇:賴永海教授:禅宗何以能成為中國佛教的代表
下一篇:賴永海教授:馬祖道一與後期禅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