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魏道儒教授:略談早期“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魏道儒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略談早期“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魏道儒

  人間佛教運動發端於20世紀初期,到20世紀80年代以後,己經在兩岸三地發展成為超越派系界限、超越地區劃分的佛教主導潮流,無論是佛教界、學術界還是宗教管理部門,凡涉及中國佛教的現狀和未來發展,就無法回避人間佛教這個主題;凡探索新世紀的中國佛教建設,就不能離開人間佛教這個主旋律。本文結合太虛、印順的思想和實踐,對人間佛教運動的興起原因、性質、特點以及對新世紀佛教發展的啟示談幾點看法。

  一

  從清代後期開始,佛教的社會形象逐步下降。迷信低俗幾乎成了佛教的特點,腐敗墮落幾乎是僧人的共性。20世紀初年,滿清王朝的覆滅,開啟了中國政治史上的新時代。當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懷抱拯救民族、振興華夏的豪情壯志,為改變被蹂躏、受欺壓和貧窮落後的命運而前赴後繼,浴血奮戰的時候,中國思想界崇尚民主和科學也逐步成為主導潮流。在這種形勢下,佛教從總體上講還沒有出現大的改觀,其發展的滯後性是顯而易見的。當時佛教界的有志之士,幾乎無不為佛教的現狀痛心疾首。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適應社會的變化,在民國初年開始了人間佛教運動。

  根據印順法師的總結,當時有兩個重要的現象:其一,民國初年以來,佛教僧俗信眾為適應社會的變化,開始從事各種慈善、教育事業等。他指出;“民國以來,佛教的法師、居士,都有適應社會的感覺,或辦慈善、教育事業等,不問成績如何,但確是認識並傾向於這一方面——佛教是人間的。”其二,“人間佛教”的思潮逐漸興起並越來越具有影響力。印順指出:“人間佛教的論題,民國以來,即逐漸被提起。民國二十三年(1934),《海潮音》出過人間佛教專號,當時曾博得許多人的同情。後來,慈航法師在星洲,辦了一個佛教刊物,名為《人間佛教》。抗戰期間,浙江缙雲縣也出了小型的《人間佛教月刊》,前年法舫法師在暹羅,也以‘人間佛教’為題來講說。”

  從這兩個現象可以看到,發轫階段的“人間佛教”運動,並不僅僅是出家僧人的自家事,而是有著僧俗信眾的廣泛參與。人間佛教一開始就不僅僅是純理論方面的學術探討,而是帶有佛教如何適應社會發展而進行的理論和實踐雙重探索的性質。可以說,人間佛教運動的產生和發展,正是中國社會歷史巨變在宗教界的反映,是佛教從古代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產物,是中國現代佛教起步的重要標志之一。民國初年這種佛教界辦慈善、教育等事業以及初步的理論探討,可以說是佛教適應社會變化的最初表現形式,是人間佛教運動的雛形。

  二

  在人間佛教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物很多。到上個世紀中葉,也就是“人間佛教”的早期階段,以太虛和印順的理論與實踐最具代表性,並且對新世紀中國佛教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太虛最早使用“人生佛教”,也兼用“人間佛教”。就其對這兩個概念的偏重而言,更注重使用前者來概括其總體思想。盡管使用這兩個不同概念或多或少反映了不同的思想傾向,但是,從太虛倡導佛教改進運動以建立現代佛教的總目標來看,使用哪個概念並沒有本質差別。太虛人生佛教的理論和實踐,可以說是整個人間佛教運動的第一個階段。

  太虛倡導人生佛教的最顯著的特點,在於以實踐為目的,而不是僅僅以理論探討為目的。他並不滿足於提出幾條新觀點,推行幾項新措施,而是要在契理契機原則的指導下,有選擇地辨證繼承以往佛教的優秀遺產,對佛教進行全面的變革,使佛教適應中國社會乃至世界潮流,建立現代化的中國佛教。這是他的人生佛教的綱領,也是其理論的特點。他指出:

  時至今日,則須依於全般佛陀真理而適應全世界人類時機,更抉擇以前各時域佛法中之精要,綜合而整理之,故有“人生佛教”之集說。

  故人生佛教雲者,即為綜合全部佛法而適應時機之佛教也。

  太虛以“人生佛教”作為實現全面佛教改革的旗幟,其思想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到佛教建設的各個方面。總的說來,他是以倡導佛教思想(教理)、僧團組織(教制)和寺院經濟(教產)的“三大革命”為核心。他指出:

  佛教的教理,是應該有適合現階段思潮的新形態,不能執死方以醫變症。第二、是關於佛教的組織,尤其是僧制應該改變。第三、是關於佛教的寺院財產,要使成為十方僧眾公有一一十方僧物,打破剃派、法派繼承遺產的私有私占惡習,以為供養有德長老、培育青年僧材,及興辦佛教各種教務之用。

  對於這“三大革命”,印順法師曾有高度評價,許多研究者也認為其中許多改革舉措是完全創新的。從太虛的理論和實踐來考察,他從倡導人生佛教之日起,就重視對佛教現狀的分析和批判,重視對佛教遺產的發掘和篩選,重視對佛教未來的總體構想和設計。

  在太虛法師看來,他倡導的“人生佛教”運動,就是一場佛教的“革命”運動。他曾把人生佛教運動稱之為“佛教改進運動”,(如他的《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甚至稱為“革命”,(如太虛的“三大革命”)。因此,人生佛教運動的本質,就是佛教適應社會變化,與時俱進的佛教革命運動。這也就是發端於上個世紀初,進入新世紀依然方興未艾的人間佛教運動的社會本質。

  三

  印順倡導的“人間佛教”理論,是在繼承太虛人生佛教的基礎上形成的,從其理論形態上講,更為成熟和完善。綜觀印順的人間佛教思想,有三個顯著特點。

  其一,突出強調佛教適應社會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民國初年以來有關人間佛教的社會實踐和理論探討過程,是佛教適應社會的過程。所以,在他的人間佛教理論中,適應社會的發展就成為受到強調的一個方面。對於什麼是適應社會、佛教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印順法師都有專門的論述。他認為,適應社會是傳統佛教固有的品質。佛教適應社會的過程,是佛教發揮善世利人作用的過程,是探求佛法本質和把握純正佛法的過程,也是佛教實現自身變革和自身淨化的過程。

  在他看來,即便是佛陀的說法立制,也是要有適應性的,也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的。在經典所記錄的佛法中,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抽象教條。沒有在任何時間都正確的理論。這就為人間佛教實踐撤除了藩籬。從印順關於佛教的社會適應性的論述中,可以看到他的“人間佛教”思想的開放性。

  其二,從研究整體佛法中開發佛教最寶貴的精神資源。他把《阿含經》作為人間佛教的經典依據,把早期聖典的教義作為人間佛教的理論基礎,把釋迦牟尼作為實踐“人間佛教”的榜樣,並且從研究整個佛教中闡發人間佛教所應具有的思想精要。所以,他的人間佛教思想具有理論的系統性和徹底性。

  關於人間佛教思想的起源問題,曾經引起許多學者的關注,並且發表了很多新見解,或者認為源於中國禅宗,或者認為源於大乘佛教,或者認為其思想精要孕育在佛陀生前的早期佛教之中,或者認為源於清代佛教。各種思考無疑都會啟發人們拓寬對人間佛教和傳統佛教的認識。因為,在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中,的確包含了不同時代佛教的諸多因素。但是,印順法師的觀點似乎有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不過,從人間佛教的思想本質和適應時代的角度來觀察,人間佛教完全具有全面創新的性質。因為,它所要適應的和與之協調發展的社會是前所未有的,它所遇到的和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前所未有的。從這個方面講,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也是創新的。

  其三、確立“以人為本”的原則,把尊重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貫穿到人間佛教理論的始終。為了人、依靠人和塑造人,成為他的人間佛教理論的精髓。把以人為本作為衡量是否真正佛法的准繩,作為判別整體佛教的標准,不但是對關愛眾生的佛教固有傳統的創造性繼承,而且使其思想具有強烈的理論批判精神。

  應該指出,無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還是在傳統佛教教義中,都有著豐富的“以人為本”的思想。但是,像印順這樣論述和強調“以人為本”的觀念,不能不說是對古代傳統思想的發展。總的說來,印順所倡導的“以人為本”有五個方面的重要內容。

  (一)、從完善太虛“人生佛教”方面突出“以人為本”,這也是他用“人間佛教”代替“人生佛教”的重要原因。

  正如他自己所反復申明的,他的“人間佛教”理論在多方面受到太虛大師的影響,同時,也在許多方面有所創新。在突出強調“以人為本”方面,正是這樣。

  太虛在倡導“人生佛教”的時候,也強調應該“重視現實的人生”。但是,為什麼還要用“人間佛教”來取代它呢?印順認為,人生佛教在對治方面,“偏於死亡與鬼”,是著重於糾正對死亡與鬼的信仰和重視。“人間佛教”則不但對治了這一個方面,而且“同時也對治了偏於神與永生。真正的佛教是人間的,唯有人間的佛教,才能表現出佛法的真義”。由於“人生佛教”強調“重視現實的人生”,從本質上來說,它並沒有偏離佛教的根本宗旨。但是,人間佛教對它的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則是主要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也就是進一步闡明佛法的“真意義”。印順長老指出:

  俗化與神化,不會導致佛法的昌明。中國佛教,一般專重死與鬼。太虛大師特提示‘人生佛教’以為對治。然佛法以人為本,也不應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神教,非鬼化非神化的人間佛教,才能闡明佛法的真意義。

  為了使佛教昌明,就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倡導“人間佛教”的目的,就是為了人。

  (二)、結合佛教的不同法門來論述“以人為本”。他認為,修行任何佛教法門,都應該以盡到人的本分為基礎,都要依靠人。建立“人間佛教”,並不排斥修行佛教的其它法門。印順曾經列舉印光法師的例子指出:印光平生極力弘揚念佛往生法門,但是:“他沒有忽視佛教在人間的重要意義”,他是把“盡到人的本分,作為求生西方的基礎”。這就是說,修行佛教的任何法門,都要以依靠人、尊重人為基礎,要把“人間佛教”的精神貫徹到一切佛教修行法門中去。

  (三)、從闡述佛法精要的角度闡釋“以人為本”,用是否“以人為本”為標准來判別和衡量整體佛教。印順指出:“如印度的後期佛教,背棄了佛教的真義,不以人為本,而以無為本(初重於一神傾向的梵天,後來重於泛神傾向的帝釋天),使佛法受到非常的變化。”在他看來,背離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也就是“背棄了佛教的真義”。是否“以人為本”,成為印順判定佛法真偽的試金石。

  (四)、從修行的總過程方面強調“以人為本”。趨向佛果的修行過程,就是為了人、服務人的過程。印順繼承太虛的思想,強調從人乘法趨向佛果。即人通過修行菩薩行而成佛。如何趨向佛果呢?他指出:“凡不為自己著想,存著利他的悲心,而作有利眾生的事,就是實踐菩薩行,趨向佛果了。”因此,個人的成就佛果,只有在為了人、服務人的過程中才可能實現。

  (五)、從樹立修道理想方面強調“以人為本”,成佛的過程及其成佛的實現,就是淨化人、塑造人的過程,是所謂“人格的最高完成”。他認為,在人間成佛的過程是:從做人開始,通過圓滿修習菩薩行,達到成佛的目的。所謂“成佛,即人的人性的淨化與進展,即人格的最高完成。”他從研究整體佛教中去闡述和弘揚“人間佛教”,也從研究整體佛教中去尋找實現“人間佛教”的理想。他指出:“從全體佛法中去理解佛法的德行,以人生的和諧、福樂、清淨為理想、為標准。”印順倡導“人間佛教”終極目的就是為了人,他把尊重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貫穿到“人間佛教”理論的始終。顯然,這是對佛教關愛眾生的優良傳統的創造性發展。

  四

  太虛和印順都是在力求把握佛教時代主題中醞釀其思想,都是在深度開發佛教精神本質的基礎上提煉其核心內容,都是在結合社會的發展中充實和完善其理論。他們確立的人間佛教的重要理念、重要原則,長期為海峽兩岸的佛教界領袖所繼承和弘揚。他們的理論和實踐,對新世紀的中國佛教建設具有重要啟示作用。

  其一,結合佛教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振興佛教的方案,推出改進佛教的措施。

  太虛提出“人生佛教”理論,倡導三大“革命”,都是結合當時佛教界存在的問題提出來的,並不是無的放矢,憑空想象出來的。印順豐富和完善“人間佛教”理論,也是緊緊抓住“對治”佛教中存在的問題而進行。正如印順所說,“人生佛教”是為了糾正“專重死與鬼”的現象,人間佛教則進一步糾正重天、重神的現象,使佛教既不被俗化也不被神化。

  當前的佛教已經不同於20世紀初中期的佛教。在新世紀,中國佛教處J?良好的政治、經濟、思想和文化環境中,面臨著重要的發展機遇,肩負著適應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新使命。同時也應該看到,在建設新世紀的中國佛教過程中,也要面對新的社會現實,要解決以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面對新的挑戰。如何解決佛教與社會協調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直接影響佛教的健康發展。所以,建設新世紀的中國佛教,首先也應該從深入調查和研究當前佛教情況出發,准確把握佛教發展的時代主題,敏銳捕捉需要重點解決的現實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方案。

  其二,深刻認識人間佛教運動的性質和歷史意義。

  太虛把自己振興佛教的實踐稱之為“改進運動”,稱之為“革命”運動。這是對振興佛教重要性的認識,是對建設新佛教艱巨性的認識。這種認識,對我們認識整個人間佛教運動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人間佛教”是佛教的全面革新運動。所以就不是純理論問題和純學術問題,就不是一件單憑提出幾條新觀點就能夠解決的事情。既然是佛教實現自身變革的運動,是佛教適應社會的現代化轉型過程,就意味著這將是長期而艱巨的歷史過程,包含著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探索,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參與來實現。

  今天,人間佛教成了相關學術界的熱門話題,並不是一個偶然現象,而是佛教面臨社會轉型,迎接挑戰,捕捉機遇,實現與時俱進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運動的本質,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它的艱巨性、長期性和不可避免要遇到的挫折、反復。但是,佛教在新世紀有著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歷史使命,因此,從長遠來看,超越宗派界限、超越地區劃分的“人間佛教”運動必定會健康蓬勃發展,必然是前程不可限量,必將在新世紀裡發揮多方面善世利人的社會作用,譜寫佛教史上燦爛的新篇章。

  其三,注重佛教適應社會的重要性,實現佛教與當代社會的協調發展。

  幾乎每一位人間佛教的倡導者,都從不同角度強調適應社會的重要性。新世紀佛教建設不可能在自我封閉的狀態下進行,必須在了解社會的基礎上去適應社會。因順法師的有關論述,可以啟發人們對“適應社會”有進一步的認識。

  按照印順的看法,佛教“適應社會”,並不是去迎合社會上的“低級趣味”的東西,而是為了“化導”社會。因此,佛教適應社會的過程,既是佛教實現自身變革的過程,也是發揮善世利人社會作用的過程。從佛教適應社會本身來講,並不存在主動與被動,積極與消極的劃分。這些劃分只有在談論佛教如何適應社會方面才有意義。如果我們這樣認識佛教適應社會的問題,就會把佛教自身的發展前景與社會的發展進步自覺聯系在一起。從佛教歷史來看,佛教適應社會,也是佛教本身所具備的品質。

  其四,把繼承與創新結合起來,可貴的批判精神有利於創造性的繼承佛教優秀遺產。

  從太虛和印順倡導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中,可以看到,他們都注重把繼承和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從研究整體佛教中開發佛教的精神資源。他們對整體佛教進行了分析批判,分清那些是應該繼承的,那些是應該捨棄的。緊密聯系社會現實,創造性地繼承佛教優良傳統。

  在新世紀,佛教面臨著新的形勢,佛教思想的發展,自身在各方面的變革,都應該把繼承和創新結合起來。特別是在探索變革的過程中,太虛、印順法師所具有的那種可貴的批判精神值得發揚。這也是在建設新世紀中國佛教中所不可缺少的精神。

  其五,注重佛教的全面改進和整體建設。

  太虛和印順都主張全面建設佛教,並且分別提出了許多具體的內容。在新世紀,加強中國佛教建設,就要從多方面展開,有序推進。趙樸初曾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對佛教的自身建設提出了綱領,包括信仰建設、道風建設、人才建設、教制建設和組織建設。這“五大建設”也是今天人間佛教運動的重要內容。同時,在當前的新形勢下,通過人間佛教的實踐,還會增加新的內容。

  其六,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促進佛教多元化的健康發展。

  太虛和印順法師強調“以人為本”,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為了對治當時佛教信仰方面出現的弊端,重點是反對把佛教巫術化、迷信化和鬼化、神化的傾向。新世紀的中國佛教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就有更廣泛的意義。這是佛教適應社會,實現自身多元化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那麼,倡導“人間佛教”,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是否會消弱佛教神聖性、超越性的一面,是否會使佛教失去終極關懷的社會影響力,是否會與佛教理論與實踐的多元發展相矛盾?答案是:不會。因為,人間佛教並不反對佛教的多元發展,並不排斥傳統佛教的其它修行法門。例如,求生西方淨土是佛教中占重要地位的修行信仰,反映了信眾對死後,對他力拯救的重視。對於平生極力弘揚念佛往生法門的印光法師,倡導人間佛教的印順予以贊揚。因為,問題的關鍵在於,不是淨土法門應該不應該提倡,而是修行者是否把“盡到人的本分,作為求生西方的基礎”。對於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而從事淨土念佛修行者,不僅不應該反對,還應該尊重。因此,中國佛教在新世紀的多元化健康發展,離不開“以人為本”這個原則。

  五

  人間佛教運動的發展,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盡管人間佛教運動中的代表人物留下了珍貴的思想資源和實踐經驗,但是,要推動人間佛教的健康發展,還有待於理論和實踐方面的進一步創新。總的說來,有助於解決當代社會所面臨的某些問題,有助於解決當代人的精神困惑,有助於提升當代人的精神生活質量,既是弘揚佛教優良傳統的原則,也是佛教適應現代化發展的方向。人間佛教的發展過程,就是豐富和美化現代文明的具體實踐。在這方面,可以探討的問題很多,這裡簡單僅談一個問題,即佛教為什麼人服務的問題。

  佛教始終認為,關愛眾生、利樂有情的慈悲情懷和奉獻精神,是信仰者修行成敗的關鍵,是達到個人解脫必要的前提條件。佛教所講的利樂有情,並不是抽象的教條和空洞的口號,而是貫徹在每一種修行實踐中的必要精神因素。佛教倡導的每一種修行法門,都不是單純以滿足修行者的個人需要為目的,而是與呵護眾生緊密聯系在一起。也就是說,修行者取得的每一點成就或每一個進步,都與他對眾生的奉獻成正比,個人功德的積累、增長,始終與拯救眾生能力的提高同步。

  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佛教在寺院經濟、組織規模方面的發展是令人注目的。但是,這些不能作為佛教現代化發展的標志。在中國歷史上,追求寺院經濟的擴大,寺塔經像的眾多,出家僧眾的豐衣美食,往往是誘發佛教腐敗、衰落的重要因素。衡量佛教是否健康發展,同樣不能把物質財富作為標准。佛教的現代化發展,首先是針對現實社會的需要,創造性地弘揚佛教固有的慈悲情懷和奉獻精神。

  是服務於社會還是安於接受供養,佛教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歷代反對佛教者提出排佛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反對出家僧眾只追求接受供養,安於過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的生活。在中國歷史上,許多高僧大德都曾激烈批評那種以厚蓄為榮,以清廉為恥的風氣,批評以膜拜權貴為榮,以結交貧寒為恥的作風。佛教服務於社會,正是要發揚佛教這種不以接受供養為滿足,而以解決信眾困難為己任的優良傳統。佛教並不是要服務於某個特定社會階層的富人,某個特定的族群,而是要服務於來自各個社會階層的廣大信眾。

 

上一篇:淨界法師:蓮華莊嚴
下一篇:淨界法師:你不想要痛苦,你就不應該造罪業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