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五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五卷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頁:
 
甲二、依標廣釋分(分十:乙一所知依分; 乙二所知相分; 乙三入所知相分;乙四彼入因果分; 乙五彼因果修差別分;乙六增上戒學; 乙七增上心學; 乙八增上慧學; 乙九彼果斷分; 乙十彼果智分)
 
第五卷
 
我們前一科是「總標綱要分」,無著菩薩他在整個修行大乘的法要當中,列出了十種的殊勝法門。這十種法門,前面一科是一個綱要性的說明;這以下就是各別「廣」泛的來解「釋」。這當中有十科:第一科是「所知依分」,第二是「所知相分」,第三是「入所知相分」,第四是「彼入因果分」,第五是「彼因果修差別分」,第六是「增上戒學」,第七是「增上心學」,第八是「增上慧學」,第九「彼果斷分」,第十「彼果智分」。這十科,前面二科是講到甚深見,講到我們修學佛法應該要建立的知見;第三到第八是廣大行,講到六波羅蜜自利利他的妙行;第九跟第十是究竟果,大乘的二種果報。現在我們先看第一科的「乙一、所知依分」。
 
乙一、所知依分(分二:丙一牒前出體;丙二六門分別) 丙一、牒前出體
 
在講這一科之前,我們先作一個簡單綱要性的說明。大乘佛法在觀察生命,從經典上的開導,佛陀是引導我們從二個方向來觀察這個生命。第一個是所謂的生滅門。這個生滅門,就是觀察相對的差別生命。這種差別的生命現象,在經論當中提出三種:第一個是生滅相的差別。就是說有些法它本來沒有,後來因為我們的造作,而出現了,這叫做「生」;生起以後,經過一段時間,從有變成沒有,這叫做「滅」:第一個是生滅相的差別。第二個是增減相的差別。這個法它生起以後,假設我們隨順它,一次一次的隨順,這種勢力就會增加;假設我們用對治的方式來抗拒它,它就會減損:所以生滅門的第二個觀察,就是它有增減的相貌差別。第三個它有垢淨相的差別。這個法它生起以後,有的法是隨順於我們清淨本性的,這個是一種清淨的力量;有的法是違背我們清淨本性的,它所代表的就是一種雜染的力量:所以第三種有一種垢淨相的差別。因為我們的整個差別生命當中,有生滅相、有增減相、有垢淨相,就構成了我們一個錯綜復雜的生命了。在這麼復雜當中,佛陀告訴我們可以分成二類:第一種是清淨力量的生起跟增長,能夠招感安樂果報的;第二種是一種雜染力量的生起跟增長,是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生滅門基本上就講到我們在人生當中,雜染力量跟清淨力量的一種生滅,跟它的一個增滅的情況。這樣子的觀察,是一種對立的觀察,叫做生滅門。第二種觀察,就是把這種對立的差別相,以「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把這些如夢如幻相對的相貌都撥開來以後,就看到了我們生命的清淨本性。這個時候,我們看到的本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它是一個絕待平等的相貌,這叫做真如門。也就是說大乘佛法觀察生命,基本上是以二門:一者生滅門,二者真如門來觀察。在次第當中,龍樹菩薩的《中觀論》上說:「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義。」所以我們剛開始應該從世俗谛的生滅門,先了解它的差別相、它的對立相;然後才能夠悟入到無差別的勝義谛。
 
所以這個「所知依」,就是我們剛開始在觀察生命的時候,要先觀察它的差別相。這個「所知」,就是假藉因緣所生的這種雜染法跟清淨法。想要了解這二種法的生起跟還滅,我們先了解它的根源。這個「依」,就是它的依止處、它的根源。雜染法跟清淨法,這二個法有它的依止處,你要掌控這個生滅法,你就必須先掌控它的根源。所以在本科當中,無著菩薩引導我們去了解:這些雜染法跟清淨法是怎麼生起的、它是怎麼增加,乃至於怎麼消失的。就講這一個道理,叫做「所知依分」。這當中分二科:第一「牒前出體」,第二「六門分別」。先把所知依分的自體標出來;然後以六個角度,來詳細說的明所知依的相貌。先看第一科「牒前出體」,先連接前文,來指出所知依的自體。我們看論文:
 
此中最初,且說所知依,即阿賴耶識。
 
在整個大乘的十種殊勝法門當中,我們第一個所要去了解的是「所知依」,就是假藉因緣所生的這些雜染法跟清淨法,它的依止處是什麼?這個依止處簡單的說,就是「阿賴耶識」。這個地方是把所知依的自體,先把它作一個總標。這以下用六個角度,把所知依的相貌、功能,詳細的發揮出來。看「丙二」的「六門分別」:
 
丙二、六門分別(分六:丁一阿賴耶識句義;丁二阿賴耶識異門 ;丁三阿賴耶識體相;丁四阿賴耶識決擇 ;丁五阿賴耶識差別;丁六阿賴耶識性攝)
 
這當中有六科:第一個「阿賴耶識句義」,第二是「阿賴耶識異門」,第三「阿賴耶識體相」,第四「阿賴耶識決擇」,第五個「阿賴耶識差別」,第六「阿賴耶識的性攝」。我們先看第一個「阿賴耶識」的「句義」:
 
丁一、阿賴耶識句義(分二:戊一引教;戊二釋名) 戊一、引教(分二:己一問;己二答)
 
這個「句」就是它的名稱,這個「義」是它的義理,這阿賴耶識的名稱跟義理,是怎麼建立的?這個地方先把它作一個說明。這當中有二科:第一個「引教」,引聖言量;第二個「釋名」,根據它的義理來解釋。第一個是依止聖教量,第二個是依止它的義理,來建立阿賴耶識的存在。我們首先看「引教」,這當中有一個「問、答」,先看「問」:
 
己一、問
 
世尊何處說阿賴耶?名阿賴耶識?
 
這個地方等於是提出二個問題。身為一個所知依,就是我們整個有情生命的一個根源。前面提到說所知依就是阿賴耶識,那這個地方先提出問,就是佛陀在什麼地方、什麼經典當中,說明這個所知依的自體是存在的?到底什麼是所知依?生命當中真的有依止處嗎?問所知依的一個存在性。第二個「名阿賴耶識?」所知依如果存在,怎麼知道所知依就是「阿賴耶」呢?提出二個問題。第一個是問所知依的存在性,第二個是怎麼知道所知依就是阿賴耶?就提出這二個問題,以下就根據這個問題作一個回答。
 
己二、答(分二:庚一證為所知依體;庚二證得阿賴耶名) 庚一、證為所知依體
 
回答當中有二科:第一個「證為所知依體」,第二個「證得阿賴耶識名」。第一個先證明這個所知依自體的存在,第二個是證明所知依就是阿賴耶。我們看第一科「證為所知依體」。佛陀在經典當中,曾經明確的說明:有情眾生的生命,真實的有一個依止處。你要把那個根源找出來,否則你要扭轉生命是不可能的。好,我們看論文:
 
伽陀者,譯為孤起頌。
 
謂薄伽梵於《阿毗達磨大乘經》伽陀中說: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這以下無著菩薩就根據「薄伽梵」,這「薄伽梵」就是世尊,世尊在「《阿毗達磨大乘經》」當中,講了一個「伽陀」(偈頌)。這個偈頌在唯識學是相當重要的,也可以說是相當有名氣的一個偈頌,很多的論典都喜歡引用這個偈頌。這個偈頌是:「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說明我們有情眾生的一個因相,因地的相貌。第二個「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這是有情眾生的一個果相,它所招感的果報。我們先看因相。「無始」,就是我們眾生的造因,是沒有開始的。就是它什麼時候開始造業的呢?沒有開始的。這無量劫來我們造了很多的業力,這個業力當造完以後,就變成了一種「界」,這個「界」就是種子,一種潛伏的功能,它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它存在。這種功能、這種界,當它遇到環境刺激的時候,它就變成「一切法」,這個「一切法」是一個現行,可能是一個雜染的現行、也可能是一個清淨的現行。這樣子的因相,包括:種子生起現行,現行在活動時候,又熏習了另一類的種子。這就是唯識學所說的:有情眾生的業力之所以展轉增勝,來自於種子跟現行的展轉熏習──種現互熏。這個種現互熏,產生了一個強大的力量,它有一個依止處、它有一個依止處。比如說我們的因相(分析我們造業的力量,其實有二種:一種是雜染的因相,一種是清淨的因相。),你今天去拜一部《八十八佛》,這個《八十八佛》如果你從來沒有拜過,那你沒有這種功能,所以你剛開始拜會很困難。剛開始,不能拜要它拜,你仰仗對《八十八佛》清淨的信心,你相信它有滅除罪障的功能,強迫自己去拜。每一拜都很虔誠的歸依把它拜完,這個時候你的心中就產生一種「界」,一種功能。這種功能當遇到了因緣的刺激,它又會再表現出來,你又很想要去拜這《八十八佛》。你很想拜的時候,又產生了一個強大功能,這樣子就產生了一種清淨的展轉力量,在你的生命當中生起。反過來,比如說有時候我們生起一種貪欲,貪欲的煩惱它現起的時候,你有二個選擇:第一個你選擇隨順,第二個你對治。假設你隨順它,這樣子也是一樣「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它讓你隨順了以後,它每隨順一次的現行,你就又增加一種雜染的功能。所以說在我們有情眾生的生命當中,我們會有二種的力量:一種是雜染的力量,一種是清淨的力量。這二種力量都有一個依止處,有一個所知依的自體,都是先保存在這個依止處裡面。等到這樣的一個業力成熟的時候,依止處就會把這個業力釋放出來。「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由於有所知依這樣一種保存業力的功能,所以「由此」,這個「此」就是所知依的自體,因為有它的保存,所以才有六道輪回痛苦的果報,也才有不生不滅涅槃安樂的果報出現。如果沒有所知依的自體,從因到果是不能建立的,沒辦法建立的。這個偈頌就講到有情眾生,不管你因地的造作、果報的變現,都有一個所知依的自體,來作一個保存,來當作一個依止。
 
我們也可以從二個角度來觀察這個偈頌:第一個、從生滅門,從它的作用,就是「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從生滅門來看這個偈頌,你可以看得出來,就像《楞嚴經》說的:它是一種所謂的三種相續。《楞嚴經》在有情眾生的生命相續,提出三種相續:第一個、果報是相續的。就是說因為我們有一個依止處,所以我們果報不會斷滅。就是你今生死亡以後,你來生一定還會有一個果報的相續,這個果報不會斷滅的。那果報為什麼相續呢?因為你有業力的相續,因為你不斷的造業,你不斷的保存業力,所以第二個是業力的相續。業力之所以能夠相續的儲存,是來自於你心識的相續,就是現前一念心識的相續。所以在《楞嚴經》上說:有情眾生的生命相續,有果報的相續、業力的相續跟心識的相續。不過《楞嚴經》的意思是說:因果不管是果報、業力,都是由心識來主導。所以你心念改變,你的業力就改變,果報就改變。我們去看修行者,如果這個人是特別的勇猛精進,就是說他的心念本來是非常放逸的,突然間勇猛精進,他就很容易業障現前。就是說他這個心識的等流性,本來是趨向三惡道的方向,突然間改變方向了,這個時候他內心當中相應的雜染力量,一定會先把它逼出來。所以你愈精進,魔障就會愈多,就是這樣。當然你要撐得過去,那又是海闊天空。放逸也是這樣,你以前很認真的持戒,你的生命是趨向於安樂的,突然間你破戒了,所以有人說「破戒和尚福報大」。因為你一開始在轉變方向的時候,你的善業也會先逼出來。當然有些人的修行是漸進式的,他從雜染變成清淨,他是慢慢來的,那這個業障就不容易那麼明顯。那你是突然間的,那這個業障就容易表現出來,因為你的生命、心識產生很大方向的扭轉。所以你內心的業力,一定要先釋放出來,因為它跟你的方向不相應了。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的因果都有一個保存處,這個保存處就是我們一念相續的心識,來攝持我們的業力、來變現我們果報,這個是從生滅門來說。
 
第二個、我們也可以從真如門。真如門就是「無始」,這個地方是一個重點。就是我們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樣造業的功能?善惡的功能啊?在經典上說是沒有開始的。比如說:上帝賜給你一個好的功能、或者大梵天賜給你一個好的功能,這樣子就是有始,有個開始。佛陀認為:我們生命的原點是沒有開始的;如果你一定要說有開始,那只好說是我空、法空的真如圓成實性。所以這個地方的「無始」,我們在讀這個偈頌的時候,要把這個味道──它所蘊藏的那種真如的味道,要把它讀出來。這個偈頌就是說明:我們有情眾生生命當中的生滅變化,基本上是有一個根源,有這個根源來掌控著我們生命的變化的。這個就是「證為所知依體」,這個「所知依體」,是存在的,這個因緣法的依止處是存在的。我們再看第二科,「庚二、證得阿賴耶」識的「名」稱。
 
庚二、證得阿賴耶名
 
這個所知依存在,怎麼知道這個所知依就是阿賴耶呢?我們看論文:
 
即於此中,復說頌曰: 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 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我們先把這個文作一個消釋。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有一種「攝藏諸法」的功能,這個功能叫做「一切種子識」。這個「攝」就是攝受,「藏」是含藏。攝受跟含藏的意思,下文會解釋,它有它不同的意思。我們能夠攝受跟含藏諸法的功能,這個「一切種子識」呢,它的名稱叫「阿賴耶」,所以阿賴耶的意思叫做藏,或者講攝藏。這個阿賴耶識的內涵,「勝者我開示」,我只有對於具足大乘善根的眾生,才加以開示的。因為以小乘的根性,他的對立性很重;對立性很重,你講阿賴耶識,他就會產生自性執,反而產生修道的障礙。所以只有對這種大乘善根,能夠接受非空非有中道實相的人,佛陀才開示阿賴耶識的名稱。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叫做犯罪心理學,它專門研究一個人他怎麼會犯罪?像美國最近有一個小學生,他才七八歲,他跟弟弟吵架的時候,到抽屜拿槍,把他弟弟打死了。這件事情,震驚整個美國心理的這些專家,說:诶,他才七八歲,他內心當中,沒有殺人的經驗,也就是說他沒有殺人的功能,他這個殺人的意識形態是怎麼生起的?這沒辦法解釋的。因為在心理學它只看得到今生嘛!但是我們在佛法當中是講:「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其實他以前就有這種功能,功能是累積的、儲存的。
 
比如說:我記得我剛出家的時候(呵──),要持這個非時食戒,我覺得好象有點困難。就是我剛開始內心的功能,對於饑餓的抗拒,這個功能比較薄弱。所以我覺得每一天的持午,時間在晚上到第二天早上的時間,特別難過。但是慢慢的,诶!這功能增加了。而且經過幾次的斷食,我現在可以三天不吃飯,沒有餓的感覺,而且體力也不太會下降。這表示說:我們內心的功能,的確可以經過我們的訓練而增加的,這是可以改變的,就是「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就是說你所有造作的功能,都可以保存下來,所以你才有辦法進步的。如果功能不能累積,那諸行無常,這個法做完就消失了,我們每一次都要從零開始,那就沒有一個人可以成佛的。
 
比如說我們打佛七也是這樣。諸位你想想看,你第一天在打佛七的時候,你心中要啟動佛號的時候,是多麼困難!你心中的妄想抗拒你的佛號,所以你剛開始是強迫的: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但是慢慢的,經過你佛號不斷的種現相熏以後,到了第三天第四天,你覺得你的佛號,能夠念個十分鐘十五分鐘的相續,是非常輕松容易。就是說我們內心善惡的功能,的確是可以累積的,可以去栽培的。從菩薩戒的角度,就特別強調我們內心的功能。所以諸位還記得嗎?諸位所受的菩薩戒的戒體,所謂的三聚淨戒──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戒體,都是約著內心功能安立的。比如說攝律儀戒,攝律儀戒戒體的安立,它不在於你今天能夠減少做什麼錯事,你說:诶,你也沒有做什麼錯事。但是你內心當中,跟染污境界接觸的時候,你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你就沒有這個戒體。你之所以不造惡,只是緣缺不生,這樣子不能安立為戒體。修善也是這樣,你內心當中有禅定跟智慧的功能;攝眾生戒,你有大悲的功能。所以在菩薩戒就是說:你今生的生命──你出生以後到你的死亡,這個過程當中,檢查你是不是進步,它不在於你造作什麼事情;它看你今天死亡的時候,跟你出生的時候,你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功能是不是增加了?這種功能增加了,你今生的生命就值得了。它看你的過程,不是看你的結果。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大乘佛法很重視你內心的功能,因為你有這種功能,你就有因緣能夠生起善法,這個善法是屬於枝末,這種內在的功能才是根本。所以「由攝藏諸法」,就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確有一種攝藏染淨諸法的功能,這個功能叫做「一切種子識」,或者叫「阿賴耶」。這種功能,在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它,所以才能夠產生整個生命的流轉,也可以產生生命的還滅。這個地方,是證得阿賴耶識的名稱;前面的二科都是引聖教量,來證明所知依自體的存在,所知依就是阿賴耶。這以下「釋名」,就是依止這個義理,從義理上的判斷,來證明阿賴耶識的存在。
 
戊二、釋名(分二:己一結前起問;己二依義正答) 己一、結前起問
 
這當中又分二科:第一個「結前起問」,第二個「依義正答」。首先我們提出一個問,看論文:
 
如是且引阿笈摩證。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
 
「如是且引」就是結前,前面是「引阿笈摩」,「阿笈摩」翻成中文叫「傳來」。傳來就是佛陀所說的這些經典,是三世諸佛展轉相傳的,有它的傳承,所以叫傳來。前面是以經典來作證明。如果我們今天要從義理上來判斷,你怎麼知道有「阿賴耶識」的存在呢?我們不以聖言量,依止義理來義判。這個地方是提出一個問,看第二段的回答。
 
己二、依義正答(分二:庚一約能所藏義釋; 庚二約執藏義釋) 庚一、約能所藏義釋
 
「依義正答」當中分二科:「庚一、約能所藏義釋;庚二、約執藏義釋」。就是把這個藏,開出能藏、所藏跟執藏。我們先看「約能所藏」,看論文:
 
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首先我們先解釋這個「所藏義」。「所藏」這個「所」,就是一種被動性的;「能」是主動的。在「一切」的「有生」,這個「生」,就是有生有滅的有為法;有為法當中,特別指的是「雜染法」,有漏的「雜染法」。這個地方有漏的「雜染法」,是指前七轉識的現行法,依止自我意識所帶動的前六識的活動。前七識的現行法呢,「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前七識的現行法,相對於第八識的「攝藏」來說,第八識它是一個「果性」。因為前七識是能熏習,就是說你在造業的時候,前七識它能夠釋放訊息,如果你造的是有漏的善、或者有漏的惡,都會釋放一種訊息出來。這個攝藏識──阿賴耶識,它就是一種受熏,它接受你的訊息,所以它是一個果性。身為一個受熏的攝藏識,它畢竟是無記的,這個地方要注意。阿賴耶識之所以能夠受熏,因為它本身是無記性的。如果它是善的,它就不能夠接受惡的熏習;如果它是惡的,就不能接受善的熏習。所以這個地方是說明:阿賴耶識它有受熏的功能,這叫所藏。它有攝受一切的善惡功能訊息的功能,所以這個地方的「攝藏」,它偏重在這個攝,它能夠攝受前七轉識所釋放的訊息。
 
第二個「能藏義」。「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它不但是把這個功能攝受,它還能夠保存,這個地方的「能藏」是約持種。它對「於彼」,「於彼」這個「彼」指的是它的種子,這前七轉識它熏習以後,所留下來的種子,它能夠把它「攝藏為因性故」,這個「因」有招感果報的功能,所以叫做「阿賴耶識」。這個地方是講我們內心當中阿賴耶它的因相──受熏、持種。第一個、它接受雜染法的熏習;第二個、它把這個熏習所留下這些殘余的功能,盡未來際的保存下去,使令它不失不亡;即使死亡現前,也不能破壞這個功能,它會貫穿死亡,帶到來生去。所以一個人的功能,不管善的功能、好的功能,它都是逐漸逐漸形成的,不可能說它沒有這樣的熏習,就有這種功能,不可能。當然你今生的努力也會使它改變。我們說過:「種現相熏」它是一種循環,種子起現行,現行又熏種子。假設你對你內心有某一種不好的功能,比如說:貪欲、瞋恚、高慢、嫉妒,你想要破壞它,你要把「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這種相續性中斷。就是說當它種子起現行的時候,你要對治它、抗拒它,不要讓它產生「現行又熏種子,種子又起現行」,你要中斷它的一種相續力量。你要是隨順它,它就是不斷的增長,因為它有受熏跟持種的功能。這個地方是從它的因相,來證明我們內心當中有受熏、持種的功能,所以叫能藏、所藏。這以下從果相,約這個執藏,這是說它會釋放果報。
 
庚二、約執藏義釋
 
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這個顛倒的「有情」眾生,對於「攝藏此識」,這個第八識的攝藏識,它把內心的業力釋放成果報的時候,它的速度是非常的快速,行相是非常的微細。所以我們會誤認為第八識在釋放業力的時候,它是不生不滅的,是一個恆常不變異的「自我」,使令我們第七意識產生了錯誤的認知,所以叫做「阿賴耶」。阿賴耶識,它身為因果的一個依止處,它保存業力、釋放果報的過程當中,被第七意識產生的自我意識給執取,這個就是所謂的阿賴耶。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我們今天要是不明白什麼叫所知依,我們今天如果不把因果的根源加以探討,我們習慣性的思考會認為:我今天去拜佛,是我來拜佛;是誰去持戒?是我來持戒;我去造善業,也是由我去得果報。這樣子的思考,就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你這樣子的業力,因為自我意識的執取,這個業力就是在三界裡面得雜染果報,這個業力,它升不上去了。所以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警告所有的修淨土者,就是:你不要一天到晚想著你的善業!你想:诶,我今天造很多善業啊。你每想一次,便增長你一次三界的力量。你一定要把你的善業:唉!我沒有造善業。把所有的善業,回向淨土,我不可得,要把你的善業升華。如果你一天到晚想著你造很多的善業啊,剛好就是這句話啦:「攝藏此識為自我故」,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攝藏很多的善業,以後也是由這個我去得果報。所以你修善業,修善業本身沒有錯,問題是:你不要一直認為有一個我在造善業。這樣子的話,對於你臨終正念是障道的。因為你每一次這樣的思考,都產生一個反方向的力量,就是在三界得果報的力量。到臨終的時候,你的歸依彌陀是正念,但是你平常也累積很多的功能,這樣子善惡就開始抵抗,為你臨終構成障礙。你說「願我臨終無障礙」,那你平常的時候就不要去創造這種的障礙力量,你不能等到臨命終的時候再來化解。所以蕅益大師在《楞嚴文句》上說:「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阿賴耶識它本身是生死的根本,我們本來就應該修我空觀、法空觀,來對治阿賴耶、來破壞阿賴耶,結果你把阿賴耶當作自我意識,「無量劫來生死本」,結果「癡人認作本來人」。這個地方是解釋「攝藏此識為自我故」,這個顛倒的眾生,以阿賴耶識為自我,就產生在三界當中一個強大的流轉力量。所以我們應該要回向,把所有的善業回向,不要讓這個善業跟自我合在一起。就是誰造善業呢?就是一念的心去造業嘛,我一念的菩提心去造業,也是由菩提心得果報;不要說是「我」去造善業,不要有這樣的思考。
 
這個地方是講到這個「攝藏」,我們把它復習一下。「攝藏」有二層意思:「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就是在我們生命當中,有一種攝藏因地的功能,攝藏「種現相熏」的一個因地的功能;第二個「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等到這個業力成熟的時候,這個攝藏又會變現果報。這個地方是作一個總標,把「所知依」作一個總標。這以下「阿賴耶識異門」,就把這個「攝藏義」從因到果之間的變化,詳細的說明,講得愈來愈微細。我們看:
 
丁二、阿賴耶識異門(分二:戊一訓釋安立;戊二敘破異執) 戊一、訓釋安立(分三:己一依大乘教;己二依聲聞乘教; 己三總成) 己一、依大乘教(分二:庚一釋異名;庚二釋妨難) 庚一、釋異名(分二:辛一釋阿陀那名;辛二釋心) 辛一、釋阿陀那名(分二:壬一引教;壬二釋名) 壬一、引教
 
「阿賴耶識」的「異門」,這個「異門」就是它其他的功能。阿賴耶識,這個第八識,它是以名稱、以功能來受稱,它有不同的功能,它就有不同的名稱,所以它有不
 
同的名稱,代表不同的功能。這當中分二科:第一個「訓釋安立」,依止它的名詞來安立它的功能;第二個「敘破異執」,破除其他的邪執。先看不同名稱所安立的功能,「訓釋安立」當中分三科:「一、依大乘教;二、依聲聞教;三、總結」。在「依大乘教」當中分二科:第一個「解釋異名」,第二個「釋妨難」。「釋異名」當中又分二科:第一個「阿陀那」,第二個「心」。所以本論的所知依,主要有三個重點:一個阿賴耶,一個阿陀那,第三個是心,有三種功能。前面阿賴耶講完了,這以下解釋阿賴耶識異名,它提出二種功能,先解釋「阿陀那」。「阿陀那」當中,先「引教」,再「釋名」。無著菩薩在解釋所知依的自體,都是引聖言量,再引義理來證明。先引聖言量來證明,看論文:
 
復次,此識亦名阿陀那識。此中阿笈摩者,如《解深密經》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阿陀那」翻成中文就是「執持」,執持名號的執持。佛陀在「《解深密經》」當中,曾經很明確的說明:在我們內心深處,有一個執持的心識,這個心識是非常的「深」沉而微「細」的。不要說是凡夫的禅定,就是阿羅漢的九次第定,都不夠發覺它的存在。身為一個「阿陀那」,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呢?「一切種子如瀑流」,它能夠執持我們所有善惡的功能,這個種子在內心當中,它不是寂靜狀態的,就像是一個急速的水流,不斷的剎那剎那的生滅流動。「瀑流」這句話,在《成唯識論》它提出二個相貌:第一個是恆,它是恆常相續的。這個種子,假設你沒有對治,它是不會失掉的;它不表現出來,但是它潛伏在你的內心深處,它相續的。第二個功能是轉,它前後的變異。因為它不斷的釋放出來,你有時候隨順、有時候對治,所以它的功能在內心當中,也就不斷的增減。所以我們內心當中的種子,它是一個生滅門,就是它不斷的生、滅、垢、淨、增、減。這樣子就好象是水流一樣,不斷在心中流動變化,隨著這個境界風的吹,你遇到染污的因緣,增長了雜染的功能;你來到三寶裡面聽經聞法,就加強你善的功能。所以我們內心的功能,其實是每天不斷的變化、不斷的變化的。這樣子的一個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佛陀對於凡夫跟愚癡的二乘種姓,不加以開演。為什麼呢?因為害怕他執為我。因為二乘人的根性,他的思想是對立的,他不是有,就是空,他很難接受中道的。既然這樣子的話,佛陀只好為他說明,無常、無我的道理,趨向偏空涅槃就好。這個地方是說明「阿陀那識」的存在。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上一篇:樓宇烈教授:讀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隨記
下一篇:樓宇烈教授:太虛大師小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