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三二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二卷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九頁。
 
這一段是講到我們凡夫的現前一念心識,這個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妄不二,是說我們這一念心跟三寶的境界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正念,這個時候的正念叫做真實的心;但是我們這一念的心跟五欲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也會產生一個心,這是一種妄想的心。真跟妄,其實它的本質是沒有差別的,只是從迷悟的角度安立而已。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真實的心是不生滅的,虛妄的心是生滅的,這個應該怎麼判斷呢?尤其是在很多的經論當中,講到我們的發心,發菩提心,它說:有些人的菩提心很容易退轉,有些人的菩提心不容易退轉,就是他當初發心的動機有不同。比如說,有人發心是見佛相好而發心:诶,看到佛菩薩長得很莊嚴,我也想要成就這個莊嚴的果報。那這樣子就是生滅心,你這個發菩提心有問題。就是說,假設你在修行過程當中,你得不到這樣的相好,你就放棄了。有些人是見佛色相而發心,有些人是看到僧團的清淨而發心,那要是僧團不清淨了,你就退心了。什麼叫生滅心?什麼叫不生滅心?這是我們很重要的判定的標准。在《楞嚴經》當中告訴我們一個判斷的方法,就是說,什麼叫做生滅心呢?就是「離塵無體」,當這個心離開了外境,它就沒有自體了,這叫生滅心。比如說,有些人很喜歡吃榴槤。我們心跟榴槤接觸的時候,產生一種好樂的心,這個好樂的心是真實、是虛妄呢?你把榴槤的外境消滅以後,這個好樂心也沒有了,那這個好樂心是依外境而安立的,離開了塵境沒有自體,這叫做生滅心。什麼叫做不生滅心呢?就是這個心「離塵有體」,這個心不管外境怎麼變化,你的心還是這個心,它不隨境而轉,離開了外境,它還有自體,這個叫做不生滅心,這樣的發心就不可破壞了。這個道理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在佛前發了菩提心,許下我們的誓願:從今以後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那到底我們這樣的誓願在心中,它的力量是堅固、不堅固,怎麼判斷呢?假設你當初的發心是緣外境而發心,你看到眾生的苦、看到聖教的衰,當然這個發心不錯,但這個發心畢竟是緣外境而發心的,這樣的發心就比較脆弱;如果你的發心,是真實的從道理上的觀照,「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我們這一念心,事實上它是可以成就波羅蜜、成就萬德莊嚴,為什麼我要自甘墮落,去起惑造業受苦呢?你透過教理來觀心,相信你有成佛的可能性,而你必須有這個責任義務,去開發你內心的功德,這樣發心而生起的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是不退轉的。就是全世界人都不學佛了,就你一個人,你照樣學佛。為什麼呢?你剛開始的發心,它是向內觀照的。所以我們也可以回光返照:我們當初發菩提心的動機,到底它是堅固、不堅固的?是生滅、不生滅的?寂靜、不寂靜?前面有很多的判斷方法,其實就是這個道理。當然你要是過去的發心有錯誤,可以趕快作個修正。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的內心當中,有生滅心跟不生滅心。這當中一個是向外境去攀緣,產生一種影像而發心;一個是向內心去觀照,產生一個真理的了知而發心:這個地方是一個判定標准。這二個心,都是你的心創造出來的,所以叫不二。這個地方是把凡夫心的染淨相貌作一個說明。
 
壬二、頌(分五:癸一說無二義;癸二說成三分;癸三說無及 有;癸四說無自性;癸五說成依止) 癸一、說無二義
 
這個地方是重「頌」,這當中有五科:「一、說無二義;二、說成三分;三、說無及有;四、說無自性;五、說成依止。」我們看第一段:
 
此中有多頌: 如法實不有,如現非一種, 非法非非法,故說無二義。
 
這個地方有五個偈頌:第一個偈頌「如法實不有」,這個「法」是遍計執,我們凡夫的妄想。妄想簡單的說,就是由外境引生的,這個心是隨境轉而引生的,所以從真「實」義的角度來看是「不」存在的,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如現非一種」,這個「現」就是依他起。我們造了很多的業,招感很多的果報,這個因緣法有很多的差別,這個你不能說它沒有,這個是存在的法;這遍計執是不存在的。「依他如幻」就是有它的存在性,所以「非法非非法,故說無二義」,這個遍計所執的「非法」是空的,依他起的法是非空的、是有的,所以這二個是「不二」。一個是凡夫依他起的心,一個是妄想心;一個是因緣有,一個是顛倒有:所以是不二。
 
癸二、說成三分
 
依一分開顯,或有或非有, 依二分說言,非有非非有。
 
假設我們以這一念凡夫的心去觀察,我們只是就著它的一部分,偏重「一」部「分」來說明。我們這一念心有可能是「有」,它有它的正念,有它善根生起種種戒定慧相應的正念,這個應該說是有,它有真實體性的,它的確能夠創造真實功德的。但是我們這一念心,從「一」部「分」來說,也可能是「非有」,有很多的妄想,捏造很多的妄想,這個是「非有」。如果從比較中道的「二分」來說,它是亦「有」亦「非有」,它有時候是妄想,有時候是真實的。就是說這個心,看你從什麼角度來說明。比如我們說一個人,世間上的人,如果我們講真妄不二,每一個人你也可以說他是好人、你也可以說他是壞人,看什麼角度。如果從「一分」的角度:诶,再壞的人,他內心當中,一定曾經有起過善念,他看到三寶的佛像,一個合掌,這也是種善念,我們就著這個善念說:诶,他這個時候扮演好人的角色。只要是凡夫,再好的人,他也一定起過煩惱,那我們說:在這個時空當中,他扮演的是一個壞人的角色。所以從單「一分」來說,他有時候是好人、有時候是壞人。那從「二分」來說呢?我們應該說他是亦好人、亦壞人,這道理就是這樣。
 
有時候,我們對內心了解得更透徹,人跟人之間就會多一分的包容。就是說,其實你說這個人是好、是壞,你很難講,他就是真妄和合,我們要能夠欣賞他的優點,包容他的缺點,那人跟人之間就容易相處。因為人不可能完全是好的,不可能,否則他就是佛了。所以在僧團當中,佛陀要我們盡量避免去說四眾過,就是說其實你要挑剔,每一個人都有過失,因為他有遍計執、他也有圓成實,這二個念頭都同居一念,看你是從什麼角度去開演。所以,假設是從一分來開演的話,我們的凡夫的心,有可能是善、有可能是惡;從二分來說,它是亦善、亦惡,就是這個道理。看「癸三、說無及有」,把前面的偈頌作一個總結:
 
癸三、說無及有
 
如顯現非有,是故說為無, 由如是顯現,是故說為有。
 
前面是講我們心有雜染的心、有清淨的心,到底哪一個心是真實的呢?這個地方作一個說明。「如顯現」,這個是妄想所「顯現」,是「非有」的,因為妄想只要透過智慧的觀照就消失了,所以這個妄想是虛妄性的,這個是講到妄想是虛妄。第二個「由如是顯現,是故說為有」,我們心中的正念,只要我們肯修學,它會不斷不斷的增長廣大,而且這個正念不會被妄想所破壞,所以它是真實有。前面把心分成二類:一個妄想心,一個正念心;這個地方就進一步說,妄想是虛妄的,這個正念是真實的,是光明能夠破除黑暗,把前面的真妄和合體,作一個總結。
 
癸四、說無自性
 
自然自體無,自性不堅住, 如執取不有,故許無自性。
 
這個地方講依他起是「無自性」的道理。我們前面講
 
到凡夫的心,所謂依他起「自性」,我們一般說是現前一念心識,這一念心識它是具足善惡的,有時候生起善念、有時候生起惡念,而善念是真實的,惡念是虛妄的。但這個地方,我們講心具足善惡的時候,論主恐怕我們生起自性執,所以把這個作用會歸到本體,把這個善惡的念頭,會歸到一念心性的本體,其實不管善惡都是「無自性」的。這個地方是攝用歸體。「自然自體無,自性不堅住」,天親菩薩解釋這個地方,有三段:第一段叫「自然無」。「自然無」是指未來的心,我們未來的一念明了心識,是不可得的,因為它還沒有生起,還沒有等待因緣,所以它還沒有生起,未來心不可得,叫「自然無」。「自體無」是過去心不可得,就是我們還沒有學佛之前,雖然起惑造業,造了很多的煩惱,但是它的因緣已經消失,這自體是不存在了,所以過去心也不可得。「自性不堅住」,這個是講現在心不可得,我們這一念心,不管是善念惡念,它也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從現在來觀察,它也是自性空。所以這個地方,是把一切法的善惡攝用歸本,其實它的自性都是空寂的: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這個是講依他起。第二段講遍計執。「如執取不有」,我們內心當中去執取我執、法執的影像,這個體相皆空,所以說「故許無自性」,一切法是自性空。
 
這個地方,智者大師講到一個觀念,他的空、假、中三觀,空觀是照真谛,假觀照俗谛。他的假觀就是本文說的:我們一念具足善惡的心念,通十法界。但是他講假觀的時候,強調一個觀念,說:我們這一念心具足善惡,是依止無生的道理來安立的,因為「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依無生理而安立性具的思想。所以我們前面講到,我們心是真妄的和合體;但是你要知道,其實真妄的和合體是約作用來說。作用當中,我們可以生起善念、惡念;但是從本體上說,它都是自性空的。所以這個地方,把善惡的心念會歸到本體,是空寂的,是這個意思,恐怕我們生起自性執。
 
癸五、說成依止
 
由無性故成,後後所依止, 無生滅本寂,自性般涅槃。
 
這個地方,把我們自心本體的相貌,再開演出四個法。因為我們這一念心是「無」自「性」的,什麼叫有自性呢?這個法它不需要因緣就能夠存在。比如說,我現在能夠生起戒定慧的正念,但是你這個正念,要透過持戒、修定、修慧,聞、思的修行才能夠生起。所以這個正念,也要假藉因緣才生起的,所以它是「無」自「性」。就是它必須等待因緣才生起的,所以它是「無」自「性」。因為它自性空,所以就有四個法,「依止」這個清淨心而生起。哪四個法「依止」清淨心而生起呢?「無生、無滅、本寂」跟「自性般涅槃」。因為它的本性是清淨的、是自性空的,所以我們說它「無生」;因為「無生」,所以它「無滅」,它沒有生起,就沒有消失;因為它「無滅」,所以它「本寂」,本來就寂靜;因為它「本寂」,所以它「自性」就安住在一種不生不滅的「涅槃」:所以這個叫「後後所依止」,就是「後後依止」前前而生起,「自性般涅槃」是依止「本寂」而生起,「本寂」依止「無滅」而生起,「無滅」依止「無生」而生起,「無生」依止自性空而生起。這叫做由於自性空,所以四個法「後後所依止」。前面染淨的和合是從作用上來說,這個地方是攝用歸體,我們內心的本體是清淨的。
 
這個「清淨」的意思是說,我們剛開始的時候,以持戒來對除罪業、以止觀來對治心中的顛倒;但是從本體上來說,是沒有罪業可得,也沒有顛倒可得。沒有可得是怎麼安立的呢?《涅槃經》上說:「若法先有後無,諸佛菩薩即犯殺罪。」假設我們的罪業本來是有的,煩惱也是真實有、是自性有,那麼佛菩薩要我們修學戒定慧,把這個真實有的煩惱罪業消滅,佛菩薩犯了殺罪。因為它本來是有的,你活生生的把它消滅掉,那佛菩薩、所有的修行人,都犯了殺罪了。其實不是。其實是這樣子,「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的,一念的妄想,就產生了虛妄的煩惱,也產生了虛妄的罪業;但這個煩惱跟罪業,都染污不了我們的自性。雖然不染污,它也的確構成一種如夢如幻的遮障。所以佛菩薩的慈悲,就告訴我們如夢如幻的法門,來消滅如夢如幻的煩惱罪業,結果還它一個本來面目。所以我們修行是干什麼呢?就是恢復本來面目。就是說它本來就是清淨,不是說它本來是染污的,我們用佛法硬把它扭轉成清淨,不是這個意思,這叫「自性般涅槃」。就是說,本來是清淨的,你本來是大富長者的兒子;你去做乞丐,是因為一念的顛倒,才有乞丐的相貌出現;你雖然做了乞丐,但是你是大富長者兒子的本質沒有改變。我們現在打妄想,但是清淨的本性沒有改變,這個就是所謂的「自性般涅槃」。這個地方,把前面善念、惡念的作用,回歸到一念的心性,所謂的自性空,無有少法可得,這個時候叫做「自性般涅槃」。到這個地方,無著菩薩已經把我們凡夫的心,不管它的作用、體性,都作了交代。
 
己二、辨隨決了一切佛言(分三:庚一標二四種; 庚二釋四意趣;庚三釋四秘密) 庚一、標二四種
 
這個地方有三段:「一、標二四種;二、釋四意趣;三、釋四秘密」。我們看總「標」的地方:
 
復有四種意趣、四種秘密,一切佛言,應隨決了。
 
前面一大段的依顯教意、依秘密來說,都是講到佛法、教法的內容。剛開始,顯教為實施權,最後講到開權顯實、染淨不二的道理,這個就是約教法的內容。這以下的「四種意趣、四種秘密」,是說明佛陀在演說教法的時候,他所采取的表達方式。他是用什麼方式來表達權法跟實法?是依止什麼方式來表達?這是說明他說法的方式。說法的方式有二大類:一個是「意趣」,一個是「秘密」。什麼叫「意趣」呢?天親菩薩解釋說:「先緣此事,後為他說。」先緣,「緣」是攀緣的緣,先緣這件事情;然後再說其他的法,後為他說其他的說法。也就是說,佛陀對於根機比較薄弱的人,先講這件事情;等到他善根成熟了,再講其他事情,這叫做「意趣」。從「意趣」當中,成就一種攝受的功德,使令眾生未種善根,令種善根;已種善根令增長,乃至於成熟,乃至於脫落,這叫做「意趣」。佛陀的說法,是依止眾生的根機,慢慢的施設,叫做「意趣」,「先緣此事,後為他說,故名意趣」。什麼叫「秘密」呢?天親菩薩說:「由此決定,令入聖教,故名秘密。」就是根據這四個法的修學,由此,決定能夠悟入到聖教的功德。所以,「意趣」是約著人來說,「秘密」是約著法來說。「意趣」是約著眾生的根機而安立的;這個「秘密」,這個法本身的修學有四種次第:一個是約人的善根差別而安立,第二個是約法的淺深來安立,這樣子就容易清楚。好,我們看它的內容:
 
庚二、釋四意趣(分二:辛一別釋四種;辛二結名意趣) 辛一、別釋四種(分四:壬一平等意趣;壬二別時意趣; 壬三別義意趣;壬四補特伽羅意趣)
 
四意趣者:
 
「一、平等意趣;二、別時意趣;三、別義意趣;四、補特伽羅意樂意趣。」我們照次第先看第四,因為它由淺到深,是從「補特伽羅意樂意趣」,就是剛開始是成就眾生信心的善根。這個「補特伽羅」是講到凡夫,就著凡夫內心的歡喜,這樣的一個目的而安立這個「意趣」。
 
壬四、補特伽羅意樂意趣(分二:癸一舉事;癸二例余) 癸一、舉事
 
四、補特伽羅意樂意趣。 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贊布施,後還毀訾。
 
癸二、例余
 
如於布施,如是屍羅,及一分修,當知亦爾。
 
佛陀經常對某「一」類善根比較薄弱的眾生,他剛剛進入到佛門,佛陀「先贊」歎「布施」的功德:唉呀,你的布施能夠成就安樂的果報。等到他成就布施以後,佛陀開始诃責布施的不圓滿,說:你只有布施是不夠的,你還要持戒,乃至忍辱、禅定,等等。這是佛陀攝受眾生的方便。再看下一段:「如於布施,如是屍羅,及一分修,當知亦爾。」佛陀對「布施」的法是這樣安立,其實對持戒也是這樣安立。「如是屍羅」,這個「屍羅」就是持戒,佛陀也是先贊持戒,後還毀訾:佛弟子們!我們只有布施是不夠的,進一步還要奉持如來的戒法,成就一種善業力。但是當我們持戒以後,佛陀說:只有持戒是不夠的,你內心還有很多的妄想顛倒,持戒只是對治身口的罪業;蘊藏在內心深處的妄想顛到,應該修止觀。所以佛陀開始诃責持戒的不圓滿,乃至於「一分修」。「一分修」是包括人天的善法、二乘的涅槃,這個都是不了義教,叫做「一分修」。其實這個「一分修」,就是少分修,只要不是大乘圓滿的功德,都叫做「一分修」。佛陀都是先贊,然後再毀訾。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什麼呢?有時候這樣講、有時候那樣講?那是為了成就「補特伽羅意樂意趣」而安立的。就是你度化眾生,你要讓他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先成就眾生的信心,「未種善根,令種善根」。第二個信「解」,在解門上、知見上是怎麼安立?
 
壬三、別義意趣
 
三、別義意趣。謂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
 
眾生已經開始能夠布施、持戒、忍辱以後,佛陀開始開演甚深的道理。佛陀說:假設有一個佛弟子,他「已」經「逢事」,他能夠長時間的恭敬、禮拜、贊歎「殑伽河沙等佛」,這個「殑伽河」就是恆河沙,像恆河沙這麼多的「佛」,你才有辦法在「大乘」佛「法」的道理當中,得到正確的「解義」,通達勝義谛跟世俗谛的道理,通達三自性的道理。
 
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說明,其實通達大乘的三自性,遍計本空,依他如幻,是不須要去奉事恆河沙佛,那是證悟才須要,解悟是不須要。但是佛陀為什麼說一定要這麼多呢?是恐怕眾生得少為足,鼓勵大家常隨佛學,不斷的進步,所以佛陀作如是說,這是約著別義。別義就是依特別意義的意趣而安立,有鼓勵的意思。你一定要供養、禮拜,聽聞這麼多佛的說法,你才能夠在「大乘」佛「法」得到「解義」的。佛陀這樣子講,是約著特別的意義,有鼓勵的作用。再看第二段的「別時意趣」。前面是約解,這是約行──廣大行。
 
壬二、別時意趣
 
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
 
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以下的說法是約「別時」,這個「別時」是約著未來的時間安立的。比如說,佛陀曾經在某一部經上「說」:善男子、善女人,只要你至誠的「誦多寶如來」,就能夠在「無上菩提」,成就「決定」而不退轉。成就無上菩提而不退轉,這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不是你只有誦念就可以;或者佛陀「說」:只要你「發願」,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當然只有發願是不夠的,還要去持名。這樣子講是約著「別時意趣」。「別時意趣」就是說,你只要不放棄努力,以後會朝這個目標前進,而不是說單單這個法就可以成就。
 
這一段古德解釋說:佛陀是針對一類的懈怠眾生,他的心識羸弱,你一開始告訴他:成就佛道要經歷三大阿僧祗劫、要廣修無量無邊的苦行。他心一想:唉呀,原來佛教真的不適合我。那他就退轉了。所以佛陀剛開始「別時意趣」,你只要往這個地方走過去,總有一天可以到達目的。所以,我們看《梵網經》:「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你說我發了菩提心,「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這個都是從因中來論果。就是說,只要你不放棄努力,你總有一天可以達到這個境界,但是不表示現在可以,這是約著未來時間的一種鼓勵。
 
壬一、平等意趣
 
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覺者。
 
前面是信、解、行、證,這個是從果證上來說。這個「平等」是講自他平等,佛陀有時候說:「我」在某一個「時」間、某一個地點,也曾經成就佛道,「名」字叫「勝觀正等覺者」。這個「勝觀」就是毗婆屍如來。事實上佛陀的應化身,因為他因地悲願的不同,而有不同應化身的安立。所以釋迦牟尼佛的應化身跟毗婆屍如來是不同的,他們所教化的眾生是不同的。佛陀為什麼講相同呢?那是約著「平等」的法身來安立,佛佛道同的法身安立。這個地方是說明,雖然方便有多門,但是歸元無二路,在果證上,我們不必在這因地的過程上作太多的分別,其實目標是一致的。這樣子的說法,是約著「平等意趣」而安立。
 
辛二、結名意趣
 
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所以佛陀對於不同的根機,有四種說法的差別。總而言之,這個地方,我看古德的注解,他是說:這一段的「四種意趣」,是約人的根機而安立的。總之,弘揚佛法的目的在於利益眾生,弘法利生。就是說,你身為一個法師,你的責任就是讓眾生產生歡喜跟希望,讓他願意修學佛法。任何一個法,如果因為你的教授,大家退失信心,你這個弘法就是失敗,因為你不知道「意趣」,你不知道眾生應該用什麼根機來引導他。所以這個地方是說明,弘法是要觀機的。這個是講到「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庚三、釋四秘密(分四:辛一令入秘密;辛二相秘密; 辛三對治秘密;辛四轉變密) 辛一、令入秘密
 
前面的「意趣」是講到根機,這個地方是講法門的差別。「四」種「秘密」有四段:「一、令入秘密;二、相秘密;三、對治秘密;四、轉變秘密。」先看「令入秘密」:
 
四秘密者:一、令入秘密。謂聲聞乘中,或大乘中。依世俗谛理,說有補特伽羅,及有諸法自性差別。
 
佛法修行的道次第,我們剛開始要修學的是什麼呢?不管是小乘的教法、「或」者「大乘」的教法,剛開始所修學的佛法,都是修學「世俗谛」的道「理」,就是因緣果報的道理。我們剛開始相信造善業成就安樂的果報、造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佛法在因緣果報的安立當中,就假設了一個虛妄的我相,所謂的「補特伽羅」;還有種種所受用的法相──有生死的雜染相、痛苦相,有涅槃的清淨安樂相:所以佛法剛開始修學的時候,是「依」止「世俗谛」安立的。剛開始你先相信在生命當中,有無量的生命,而這個生命的決定點,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業力,所以我們應該注意生命的過程,而不是注意結果,就是積集業力,剛開始就是從歸依三寶,斷惡、修善,來修學世俗谛,所謂的道前基礎。
 
辛二、相秘密
 
二、相秘密。謂於是處,說諸法相,顯三自性。
 
前面是從世俗谛來開顯佛法,這個是講勝義谛。佛陀對某一類的眾生,講到「諸法」的差別「相」,開「顯三自性」的道理,講到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個時候,就不講有一個補特伽羅在那邊流轉,把一切法會歸到現前一念心性。這個三自性也說明了三無性,自性空。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那是會歸到一念的心性,無有少法可得,自性般涅槃;但是你一動,你動一個念頭,就落入了三自性,遍計本空,依他如幻;但是你攝用歸體的時候,那是自性般涅槃,無有少法可得。佛陀是從最初的布施、持戒當中,進一步的修學止觀,講到「相秘密」。這個「相秘密」,要以令入秘密的道前基礎作基礎。歡喜、生善,看第三破惡:
 
辛三、對治秘密
 
三、對治秘密。謂於是處,說行對治八萬四千。
 
我們在修止觀的時候,會產生遮障,或者是罪業引生的業障、或者是煩惱引生的煩惱障,佛陀告訴我們拜忏「對治」。瞋心重的,佛陀說修慈悲觀;貪心重的,修不淨觀。這是講到「對治」的破障法門。看第四個入理,講到不二法門:
 
辛四、轉變秘密(分二:壬一長行;壬二頌) 壬一、長行
 
第四、轉變秘密。謂於是處,以其別義,諸言諸字即顯別義。
 
什麼叫「轉變」呢?佛陀在某一個特殊的因緣當中,講到一些特「別」的意「義」,這個特「別」意「義」講不二法門。什麼叫不二法門呢?就是用一個「言」跟「字,來開「顯」一種特殊的意「義」。這個「言」是約單一的字叫「言」,「言言」把它組合起來,多言叫做「字」,以這樣來開「顯」特殊不二法門的涵義。比如說下面有一個偈「頌」,什麼叫不二法門呢?
 
壬二、頌
 
如有頌言: 覺不堅為堅,善住於顛倒, 極煩惱所惱,得無上菩提。
 
這個「覺」就是心中的如理作意,「不堅」是凡夫生滅的妄想叫「不堅」,變化的。我們在「不堅」的妄想當中,不斷的如理作意,就能夠把妄想轉成「堅」,這個「堅」就是禅定,顯現這個明了寂靜的禅定,「覺不堅為堅」,轉妄想為禅定。第二個「善住於顛倒」,這個是修智慧。這個智慧怎麼修呢?就是在我們人事的因緣當中,我們產生很多的「顛倒」,然後從這個地方產生智慧的觀照,叫「善住於顛倒」。就是在妄想顛到當中,去觀察遍計本空,然後再觀察依他如幻。第三個「極煩惱所惱」,這是修大悲。這個大悲心怎麼修呢?就是在生死的煩惱當中,為「煩惱」所惱的時候,我們要生起大悲,歷事練心。
 
依止上面的禅定、智慧、大悲,就能夠成就「無上菩提」。這個地方為什麼叫「轉變秘密」呢?因為前面不管是持戒、修止觀都是靜中修,都一定要遠離妄想、遠離顛倒、遠離煩惱的。這個地方就開始歷練了,你有一點基礎以後,這叫妄想中修禅定、在顛倒中修智慧、在煩惱中修大悲,佛陀講這個話就是「轉變」,就是用轉識成智的方法來修。
 
這個地方是講法門的次第,有四個。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四種意趣」跟「四種方便」,我們出家眾要學習。就是說,雖然佛法有很多的真實義要成就,但是它這個真實義,你不可能馬上開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你要有次第,要依止「四種意趣、四種秘密」來開顯。
 
好,我們這學期的課就先講到這裡。我們簡單的回答一些問題。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一真法界當中,是否還有所謂的圓成實性呢?
 
答:我們講「一真法界」,那是約心性的理體來說,叫一心法界,那是離諸對待的。離諸對待的時候,你沒有圓成實性的名言可得,但是它一定跟圓成實性相應的,一定是無所得相應的。但是一般我們講三自性,那是約著你心念一動以後,才安立三自性。但是你攝用歸體的時候,那是你不能講話的地方,「說似一物即不中」,你不能講話。所以一心三觀,當你會歸到一心的時候,那是自性般涅槃,那沒有什麼觀不觀的道理。但是你起觀的時候,那是在對治了,就有所謂的空觀破除妄想、假觀修習善法、中觀來作調和。所以一真法界當中,我們就不講三自性了,那是一切法如的境界,那是一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理體。所以我們在觀心的時候,理體跟作用有所差別,作用是要對治,理體是離諸對待。所以一真法界,我們就不論什麼三自性。
 
問:「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一切法」,是不是包括圓成實性呢?
 
答:圓成實性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當然這個地方的一切法,包括雜染法、也包括清淨法。如果從過程來說,圓成實性也是要想。你說修空觀你不想嗎?你一路的無想,那你這個空觀沒有辦法現前。所以說圓成實性的真如,剛開始也是要想,你要想「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假藉這個文字的想象,這個時候,把你這一念心,帶入到真理的境界去,所以我們的心跟我空、法空的真理,要有文字的引導,剛開始是這樣子的。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法包括了依他起、遍計執、圓成實。
 
問:在凡夫地還沒有轉識成智,為什麼我們第一念所見的是真實相?
 
答:大乘佛法的真實相,包括了世俗谛,也包括了勝義谛。你說因緣果報,它是生滅,但是它也是真實相。在唯識學講「真實相」的意思是說:只要它是種子所生,它是實種生的,就是真實相。比如說,我現在看到這個花,你說這個花是不是真實相?這個花是我們的種子所顯現出來的,沒有種子怎麼會有花呢?所以它是依他起,依他起是有的。但是你看到花以後,你心中出現一個影像,開始變化:哦,這個花跟我昨天看的花有不同。然後生起很多的影像。這個影像是什麼?它不是種子生的,那是你的妄想捏造出來的。這個以佛法來講就不是真實相,這個是虛妄相。由實種所生的,由種子所生的依他起,還有依他起本性是空性的真如,這二個都是真實相;虛妄分別心所生的,佛法講遍計所執性,這是我們該破的。
 
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應如何解釋?
 
答:心、佛、眾生,它有三個法,這三個法,當然「心」是總相,這個「心」通於佛心,也通於眾生心。為什麼說沒有差別呢?沒有差別,是從本體上來說沒有差別。你要從因緣上來看,佛的心是萬德莊嚴、眾生的心是惑業苦,但是你把這些因緣法撥開以後,佛的心是自性般涅槃、眾生的心也是自性般涅槃,體性上是無差別的,是這樣子的,是從本體上來說沒有差別的。
 
問:有人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靠著阿彌陀佛的信心,這個本願,第十八願的十念往生所攝。(法師答:這個日本宗很多都是有這種看法。)假設有人宿業所致,死時沒有念佛的機會,如意外死亡等等,但此人只要是平日對彌陀佛的信心具足,就可以轉此惡緣,得以往生,這個說法是否正確?
 
答:這個日本真宗,它的「本願念佛法」,從好處上來說,它給人很多的希望;但是這個法門也有它的不足點,就是太強調仰信,不強調發願跟持名,還有持戒等種種的助行,這樣可能會有誤導的嫌疑。因為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所以蕅益大師講「信、願、行」這三個,雖然在性質上是獨立的;但實際操作的時候,這三個是互相含攝的,信心影響願力,願力也影響信心,信、願、行都互相影響。所以單靠信心,而不強調發願跟持名,其實這個信心會打問號:你到底信心是真信?或者只是仰信?這個都值得懷疑。你說你不發願,你相信……,什麼叫「信心」?簡單的定義,印光大師說,信心就是:第一個你相信「娑婆是苦,極樂是樂」;第二個,你相信阿彌陀佛有救拔你的能力。這是二個信心,相信娑婆是苦,極樂是樂,而且阿彌陀佛能夠救拔你;但是你是不是真實的發願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其實這個發願也很重要! 還有持名,蕅益大師說:一個人不持名,你說你信心具足,這個很值得懷疑。你說你很想往生、你也相信你可以往生;但是你平常的時間,你不持名就用來打妄想,然後你說你信願具足,這真的值得懷疑。一個人沒有持名,而說信願具足?你可以持得少一點,你盡你的力量,把時間撥出來持名。但是你有時間,而不用來持名,你寧可用來打妄想,然後你說你信心具足,這個信心值得懷疑! 所以本願念佛,其實中國的祖師,現代很多的大德,也是抱存著質疑的態度。所以,這個法門弄得好,就很好;但是你要錯認祖師消息,可能到臨命終的時候,你會高估了你的實力。這個法門,我們不要說好壞,就是說這個法門,如果你弘揚它的時候,某一個人聽到,他覺得很歡喜:「唉呀,原來往生淨土,它也不要持名、也不要定課、也不要厭離娑婆,反正娑婆世界我該怎麼愛,照樣再愛,也不要持戒、也不要修止觀,只要信心具足就可以往生了。」如果他錯認消息,產生這樣的想法,到臨命終的時候,他會失望。所以說你弘揚佛法,你要小心,別人是不是會產生錯認消息?就是你的理解跟他的理解會有不同。當然你要說總持,這個「信」包括了戒定慧,也包括了所有的信願行:說你真實信心,你絕對會持戒;你真實信心,一定會修忍辱;真實信心,一定會修禅定、修智慧,那就不同了。那你是圓修,舉一法而統攝一切法,那這樣子對你來說是可以的。如果對方產生錯認消息,認為單一的信心就可以往生,那你可能會使令他誤判局勢,到時候他不往生,是你誤導他。 所以,我覺得:除非這個人根器很利,要不然你最好是再講多一點,(呵──)講多一點,就是信、願、持名,而且這個還不夠,有正行、還有助行。因為你只有信、願、持名的正念,你心中有正念,你要不持戒,前面充滿了石頭;你這部車開得很快,前面很多的障礙,你也不見得跳得過去。你要修習所有的善業,廣修福德資糧、斷除罪業,這樣你這個車子,在高速公路上,還開得比較順暢一點。所以,如果你弘揚淨土法門,單單只靠信心,我覺得會有危險。這一段大家再體會一下。
 
問:顯教跟密教都有修持「普賢十大願王」的法門,請問法師:在密宗當中,「普賢十大願王」是怎麼修持?
 
答:诶,我也不是修密教的。不過是這樣子的,我們作一個總說。佛法的修學,我們可以分成二種:一個理、一個數,一個道理、一個方法。「數」,每一個人不同,有些人持咒、有些人念佛、有些人禮拜、有些人贊歎、有些人結手印,但是那是一種方便──「數」(數是計數的數);但是「理」是相通的,沒有一個人不明白心性的道理,就可以修行,你不明白道理,你在那邊結手印,那跟你在那個地方做什麼事,是差不多的。就像我們中國文化一樣,中國文化到了末年的時候,只有「數」,沒有「理」:我的親人往生了,掉三滴眼淚,捶捶胸、跺跺足,沒有悲淒之心、沒有仁愛之心。所以說佛法的修學,不離開「理、數」二門,就是:第一個明白道理,你要生起真實的理觀,你要知道所有的法門都是稱性起修,「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依止一念「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清淨明了的心,來修所有的善法,還是回歸到破除心中的妄想、開顯內心的真如,「稱性起修,全修在性」。這個道理你懂了,你修什麼「數」,你結手印也好、大禮拜也好,什麼都好。那你這個道理不懂,所有的善法只叫做善業。當然每一個法門的方便,的確是不同。有些人喜歡這樣、有些人喜歡那樣,但是這個道理是不變的。你修密宗,你也是要通達顯教的道理,也是要明白一心三觀的道理。
 
問:法師慈悲!如果凡夫所得的一心不亂,只能夠維持一段時間,最多可能有二三年,慢慢的又退失掉,又恢復未念佛之前那種妄想心。請問法師,如果今生沒有辦法再成就一心不亂,那臨命終的時候,過去的那些功德,會不會再顯現出來,令我們往生成就呢?
 
答:臨命終的時候,過去那些功德會不會再顯現出來?就是說有些人曾經得到一心不亂,後來退失掉了,臨命終的時候會不會顯現?如果你是退失掉了,以蕅益大師的標准,那表示你沒有真實的淨業成就,那只有禅定,就是止的力量,你當中沒有觀的力量,所以那個止容易退。如果是退的話,你過去的功德能不能表現?那就端看你臨命終,是不是能夠生起正念。就是說:你過去曾經有一段很用功的加行,念了很多的佛,這個佛叫做現行熏種子,回到阿賴耶識成就一種善種子。但這個種子在臨終是不是能表現出來?那你必須用臨終的正念去刺激它。如果你臨終起了惡念,那這個善種子表現不出來,但是不會失掉,可能你來生再受用,繼續用功。就是說,往生有二種:一種是淨業成就,就像蕅益大師說的:「不必別人助念,他正念往生」。就像一顆樹,它往西方已經堅固的傾倒,你再怎麼樣砍斷,它只有往西方倒下去,沒有其他的選擇,這個叫做淨業成就。第二種人是淨業不成就,他的內心不決定,他有善念、也有惡念、有很多錯綜復雜的念,這個時候,沒有淨業成就,就必須要靠臨終的助念,就是靠臨終的開導安慰,把他過去成就淨業的善根、淨土的善根,把它帶動、生起現行,這個時候正念現前,跟彌陀的功德感應道交。 所以你曾經有這個功德退失掉了,臨終能不能顯現?那就看你臨終是不是能夠生起正念。有正念才能夠帶動你的善種子,是這個道理。
 
好,我們這學期的課,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回向。
 
 
 

上一篇:黃夏年教授:佛教是反科學的嗎:佛法本身最有科學精神
下一篇:黃夏年教授:首屆中日五台山佛教學術會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