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五一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五一卷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六九頁,「戊五、辨修因果」。
 
第五一卷
 
我們這一科講到「彼因果修差別」,這一科總共有七科,這是第五科「辨修因果」。我們前面講到菩薩修學的重點,要成就三種的功德力:第一個是誓願力,第二個是觀照力,第三個是行動力。這三種力量,我們從上一堂課的學習,知道這三種力量在我們生命當中,就著能夠產生重大的轉變──轉凡成聖的這個角度來說,那個就是觀照力。也就是說一個菩薩的功德,還不在於他有多大的福報,而是在於他內心當中,對生命是不是有正確而不顛倒的觀照,這是菩薩一個重要判定的標准。這個菩薩的觀照力,應該怎麼來修學呢?首先,你要知道大乘的觀照,它的所觀境是什麼?大乘佛法的所觀境,就是我們的現前一念心性,這個地方是非常重要,你不能夠心外求法。在一念心性當中,我們應該怎麼觀照呢?從流轉門的角度,我們這一念心有三種障礙須要我們觀照:第一個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它的本來面目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但是因為無始以來,真如不守自性,一念的妄動,就產生了我相、人相的對立,就把清淨的本性,轉成自我意識的無明,這個時候就產生煩惱障。一個有自我意識的人,他就很容易產生貪欲、瞋恚、高慢、嫉妒的煩惱,這個是我們整個流轉第一的開始。當我們煩惱出現的時候,就會帶動身口二業,去造殺盜YIN妄種種的罪業,這第二個是業障。有了業力的累積,就會招感痛苦的果報,就產生報障。所以大乘的止觀,它所觀照的就是內心的煩惱障、業障、報障。從對治角度,我們在觀照的時候,剛開始是先觀照這個報障。就是說,剛開始學習止觀的人,先觀察這個痛苦果報出現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痛苦的感受。內心的感受出現的時候怎麼辦呢?我們會告訴自己:「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們觀察這個痛苦的果報是生滅無常的,它總會過去;快樂的感受,它遲早會出現。所以我們剛開始在面對痛苦感受的時候,是用無常觀來觀照,當然這樣的觀照是通於世間其他的宗教。所以我們剛開始是觀照我們的報障,從這樣的觀照,對痛苦的感受,就會產生纾解的作用。但是這樣的觀照是下等的觀照,因為它不能產生反省,所以我們進一步觀照:痛苦的果報為什麼會出現呢?因為我們內心有種種的罪業,所以我們從痛苦的感受當中,再繼續的觀進去,觀察它的因緣,這個時候,我們觀察這個痛苦的深處,有很多的罪業在那個地方累積,我們生起慚愧心,開始忏除罪障,斷惡、修善。我們一方面忏除過去的罪業,一方面從今開始避免造作罪業。這樣的觀照就更深刻了,從痛苦的感受,再觀到內心的業力,來消滅我們的業障。但是我們不應該停留在這個地方,我們從這個業障再觀進去:什麼是業力的本來面目?我們再觀進去──原來業力的深處,有很多很多的煩惱累積在那裡,就是有煩惱的滋潤,才有業障的現前。這個時候我們觀察到:所有痛苦的根源,就是內心的自我意識。我們因為有自我意識,才會攝持很多的煩惱、很多的罪業、很多的痛苦,所謂無明而緣行,乃至生老病死。所以我們菩薩最深的觀照,就是觀察這一念心當中的自我意識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它的本來面目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這個時候,我們因為我空、法空的智慧,就把心中的自我意識慢慢慢慢的消滅掉了,這個就是前面的十地菩薩,這個大地的菩薩之所以稱為地,他就是觀照真如理地,他能夠從報障、業障、煩惱障當中,觀察整個生命的根源──一個自我意識的存在,然候把它消滅掉。所以煩惱滅則業滅,業滅則報滅,整個生命就產生一種還滅門。所以大乘佛法的觀照,剛開始你一定要知道:你的所觀境是現前一念心性,整個障礙是從內心顯現出來的,不管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都是一念心顯現,我們就著它的淺深,開展出報障、業障、煩惱障,是這個道理。這個觀照,我們前面也講得相當的多,但是在上一科當中,它只是講到觀照的淺深次第,有勝解、正行、通達跟成滿,這個觀照有四種的次第。但是這個觀照力要怎麼栽培?既然觀照力是菩薩的一個根本功德,但是怎麼修學觀照?前面並沒有詳細說明。所以這一科「辨修因果」,就是說明觀照因地的修學,以及它果地的功德,就是觀照力的因相跟果相,應該怎麼成就。我們看這以下的「問」跟「答」,先看「問」的地方:
 
戊五、辨修因果(分二:己一問;己二答) 己一、問
 
修此諸地,雲何可見?
 
凡夫從資糧位開始,乃至到成佛,他所「修」行的都是「諸地」,他所觀的都是真如理地。凡夫的觀照力,應該怎麼來成就呢?「雲何可見」,提出這個問。以下回「答」:
 
己二、答(分二:庚一修因;庚二修果) 庚一、修因(分三:辛一標;辛二征;辛三列) 辛一、標
 
回「答」當中,先回答「因」地的修學,再回答「果」地的功德。「因」當中有三段:「標、征、列。」先看總「標」:
 
謂諸菩薩於地地中,修奢摩他、毗缽捨那, 由五相修。
 
「菩薩」在觀照真如理地,觀察這一念心性、觀察我空、法空真如理的時候,其實觀照的栽培,主要是「奢摩他」的止跟「毗缽捨那」的觀,主要是這二個。這個止,在慧思禅師的《大乘止觀》(《大正》46,641c),把這個「止」作一個定義:從大乘的角度,什麼叫做「止」呢?止息妄想叫做止。就是你心中剛開始要有一個所緣境,透過對所緣境專一相續的安住,把這個妄想止息了,這個叫做止。這個止,雖然不是觀照正式的內涵,但它是前方便。因為我們的觀照,不能在躁動的狀態觀照,它必須在一個明了寂靜的狀態,才能夠生起觀照,這是觀照所安住的環境,你要先創造這樣的環境。所以我們剛開始,要先把心寂靜下來,所以這個止,叫止息妄想,這是修觀的前方便。什麼是「觀」呢?慧思禅師講這個觀,就講得更深刻了,他說所謂的觀:穿透無明叫做觀。它的所觀境,當然是無明煩惱,就是所有的障礙,都是從自我意識變現出來,因為有煩惱才有業力,有業力才有果報;所以他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來穿透,或者說是破壞這個自我意識。這個地方是簡單的說明:觀照的內涵是先有止的止息妄想,在寂靜的狀態當中生起觀照,穿透無明,這個就是菩薩修習觀照的所有內涵。這個地方是總「標」,我們看下面的「征、列」:
 
辛二、征
 
何等為五?
 
辛三、列
 
謂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
 
我們看《大乘止觀》,它整個大乘止觀的修學也是這五個次第,所以這五個次第,是整個大乘佛法修學的一個次第。我們剛開始沒有觀照,心中是心隨妄轉,妄想很多,我們根本就沒辦法控制自己。我們現在想要控制自己、要掌握自己的生命,我們必須栽培一個觀照力。怎麼辦呢?剛開始就是「集總修」,「集總修」就是以一個法,來總持一切法。這個「集總修」,在密宗來說,叫做本尊相應法,你設定一個本尊,然後禮拜、稱念、心中歸依,身口意跟本尊的功德相應,這個密宗叫做本尊功德相應法。在顯教叫做一相三昧、或者叫一行三昧,你也是設定一個相貌,然後在這個相狀不斷的憶念、專注。總而言之,這個「集總修」的意思,就是修習止,止息妄想的意思。剛開始我們在一個散亂的階段,修行最大的忌諱就是雜亂修,你持觀世音菩薩、又持地藏王菩薩、又持〈大悲咒〉、又持〈往生咒〉,你一天持十幾個法門,結果你心中還是散散亂亂的,只是跟佛菩薩結緣,這樣子你一輩子不可能生起觀照力,你只是攝持一些散亂的福德。所以剛開始,你為了要成就三昧,一定要「集總修」,要把精神、體力集中在一個「相」當中,專注、相續的去憶念一個法門。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修止觀,譬如掘井,要在一門深入。我們心中渴望有水、法水的滋潤,就去掘井,但是你東邊掘一個洞、西邊掘一個洞,結果你一輩子挖不到水。那應該怎麼辦呢?要把精神、體力集中在一個洞當中,不斷的去挖,這個水才會出現。所以剛開始,我們一定是要「集總修」,把所有的精神、體力安住在一個法界上。你持〈往生咒〉,你就整天持〈往生咒〉;持〈大悲咒〉,就三個月當中專持〈大悲咒〉:這樣子容易成就三昧。這第一個原則,把心專注起來。第二個「無相修」,前面的「集總修」是修止,這個是修觀。「集總修」是把內心當中很多很多變化的相狀,把它調整成一相,一個相狀──〈往生咒〉的相狀,或者佛號的相狀。當然這個地方,既然是有相,就還是對立,有對立就是生滅法;所以這個地方,它是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把這個相給消滅掉,這個時候進入到真如三昧,那是能所雙亡、諸相叵得,沒有能所的對立、沒有相的受用,這是「無相修」,內心當中是無所住的,那這是真實的觀照力現前。這個時候,在一念心當中,煩惱障不可得、業障不可得、報障不可得。第三個「無功用修」。前面的止觀,我們剛開始是一個生疏的境界,我們應該不斷的去串習、不斷的加功用行,使令這個止觀的力量,在心中能夠任運的現前,所謂的由生轉熟,叫做「無功用修」,熟練。第四個「熾盛修」。古德解釋什麼叫做「熾盛修」呢?就是「無功用修」雖然是熟練的,但是在熟練當中,有拙劣跟殊勝的差別,有劣、勝之別。什麼叫劣呢?我們只是在靜中能夠熟練;但是歷緣對境的時候,我們心中的止觀就破壞掉了,心隨妄轉,這個叫做劣。所以我們應該使自己,在靜中的止觀、在動中歷緣對境的時候,那個止觀的力量也能夠現前,這個時候就是由熟而生巧,巧妙,動靜一如,這個「熾盛修」就是能夠動靜一如,由熟練而轉成巧妙。第五個是「無喜足修」。我們本來是一種散亂顛倒的心識,完全被惑業苦所帶動,我們生命本來是沒有自主力,起煩惱的時候,煩惱要我們干什麼,我們就跟煩惱走;跟煩惱走,就造作很多的罪業,招感很多的痛苦。現在修止觀的時候,內心會有功德出現,但是你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得少為足,不要對路旁的小花產生迷惑,要繼續的進步,後面有摩尼寶珠,不要得少為足,應該要「無喜足修」,要不斷的增上,乃至功德圓滿為止。這個地方是說明我們一個散亂、顛倒的凡夫,應該怎麼來培養心中的觀照力。這個意思就是說,理可頓悟,但是事須漸修。我們理論上了解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心中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都是仗緣而生,既然是因緣所生,它的本性是空的。理論上是這樣,但是這個煩惱障、業障、報障,它在我們內心當中運轉太久、太熟練,它那個等流習氣的力量太強,所以雖然它是一個如夢如幻的勢力,但是我們也要假藉事修,假藉這個「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來慢慢的消滅它。所以這個地方,無著菩薩恐怕菩薩執理廢事,所以安立了五種修,來栽培菩薩的觀照力。
庚二、修果(分二:辛一乘標;辛二別釋) 辛一、乘標
 
前面是觀照力的因,這個地方是講果,有「標」跟「釋」,先看總「標」:
 
如是五修,令諸菩薩成辦五果。
 
我們透過「五」種「修」行,使「令菩薩成」就「五」種的功德。我們看這五種功德:
 
辛二、別釋
 
謂念念中,銷融一切粗重依止; 離種種相,得法苑樂; 能正了知周遍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 順清淨分,無所分別,無相現行; 為令法身圓滿成辦,能正攝受後後勝因。
 
這五種功德,古德把它分判成三德:第一、第二是解脫德,第三、第四是成就般若德,第五是成就法身德。我們先看第一個,「銷融一切粗重依止」:我們透過大乘止觀的修行,慢慢就能夠「銷」解「融」散這「一切」的「粗重依止」,這「依止」是指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當中,
 
它有很多的煩惱種子,這個煩惱種子叫做「粗重」,因為它違背輕安精妙的體性。也就是說無始劫來,本來你這個人個性貪欲很重、或者你的瞋心很重;但是你不斷的止息妄想,然後用空觀來觀察這個內心,是覓心了不可得,穿透無明,慢慢你會發覺:诶,你煩惱淡薄了。過去遇到這種人事的境界,你會起很多貪瞋的煩惱,這個時候你淡薄了,就是煩惱的功能淡薄了。一個人的煩惱,緣缺不生不算,沒有因緣剌激不算;就是你內心當中,從觀照而產生一種對治,使令煩惱淡薄,這表示什麼意思?表示你三惡道的業力,也慢慢消失掉。所以這個惑業苦,它是互相牽動,說是「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因為三惡道的果報是有為法,有為法一定要仗緣而生,一定要有因緣,你沒有煩惱的滋潤,這個業不能得果報的。所以你的煩惱淡薄,就表示你來生三惡道的果報也消失掉了。所以真正的消業障,修止觀是消業障,是從根源下手。「銷融一切粗重依止」,這個是約著滅惡來說;「離種種相,得法苑樂」,這個是生善。我們內心當中沒有修止觀的人,那是心隨妄轉,那是非常復雜的狀態,我相、法相的執取;修止觀以後,慢慢慢慢的,你所緣境慢慢的簡單,從多相的因緣變成一個相,從一個相乃至於進入到無相,這個時候你會產生法喜的快樂,「得法苑樂」。這個「苑」的意思就是花園的意思,在花園當中,菩薩能夠游心法海,受用很多的小橋流水、鳥語花香;就是我們內心,在這個無相的意境當中,有很多很多的法樂、大乘的法樂出現。這樣子講,是約著現世的功德,這樣叫做轉業障成解脫德,轉變這個業障成解脫德,當然這個是修止。一、二是止的功德,這個三、四是修觀的功德。「能正了知周遍無
 
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我們不斷的修止觀,慢慢的就能夠「正」確的「了知周遍無量」,無量無邊的法門當中,這當中是沒有「分限」、沒有差別的。也就是說,我們慢慢的對一切佛法能夠融會貫通,通達一切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個道理。當然諸位要知道,這個地方的「大法光明」,是約著後得智來說的,約著差別智來說。你以前很多的經典看不懂,但是你修止觀以後,對很多法門的內涵,有更深刻的了解,就能夠「周遍無量」的「無分限相」,這個「大法光明」的法,都能夠正確了知。這個是講到菩薩的後得智增長。「順清淨分,無所分別,無相現行」,這個講根本智。這個時候,我們內心當中,隨順於清淨的法身,心中能夠生起無分別智,無相三昧在身口意當中慢慢的現行,這個是根本智。這二個都是能夠轉煩惱障成般若德,這是內心當中的轉變。第五「為令法身圓滿成辦,能正攝受後後勝因」,這個是轉報障為法身。我們剛開始是業報身、這個肉團身,由業力所資持苦多樂少的業報身。這個時候,業報身的力量慢慢淡薄了,真如法身慢慢的成辦,而且能夠攝受,也就是能夠成就後面功德的因種,能為後面的功德創造一個殊勝的因緣,也就是說你會不斷進步的意思。這個地方是修止觀,在內心當中會產生一種強大的轉變:剛開始業障的消除,產生法喜安樂;第二個,煩惱的轉變而變成更有智慧;然後你會覺得生命的力量,那個果報招感的力量,慢慢的減少,取而代之,是一種清淨平等的法身現前。這個都是我們修止觀,在一念心當中,轉三障成三德。這個是在整個菩薩道的修學當中,從自利的角度,這個是最重要,轉三障成三德。這一段叫做(戊五)「辨修因果」,觀照力的因跟果。我們
 
看第六段:
 
戊六、辨修十度(分二:己一增勝修;己二修一切) 己一、增勝修(分二:庚一總標;庚二別釋) 庚一、總標
 
這當中有二科:「一、增勝修;二、修一切。」我們先看「增勝修」,這當中有「總標」跟「別釋」。先看「總標」:
 
由增勝故,說十地中別修十種波羅蜜多。
 
這個地方是說明為什麼要修十度。前面的六波羅蜜,它的般若度是偏重在根本無分別智,因為你要斷惑證真,要先破壞心中的無明,當然我空、法空是最為重要,所以前面的般若度是偏重空觀。但是這個十度後面的四度,是修習假觀,就是有分別的智慧。為什麼菩薩修習空觀以後,要修習假觀呢?這個地方是提出它的理由,「由增勝故」。因為菩薩不但是在真理的安住,他還要不斷的進步,你從資糧位到加行位、從加行位到通達位,這種進步都必須由假觀來帶動的。所以,就著菩薩要不斷進步的目的,所謂展轉增勝的目的,所以菩薩必須要「別修十種波羅蜜多」。這是提出我們「修」習「十種波羅蜜」的一個主要的理由,「由增勝故」。
 
庚二、別釋(分二:辛一指前六種;辛二釋後四種) 辛一、指前六種
 
「別釋」當中有二段:「一、前六種;二、後四種」:
 
於前六地所修六種波羅蜜多,如先已說。
 
這個「六地」,就是從歡喜地到六地現前地,都還是有相行,有相行的一個重點是要先修空觀,來消滅有所得的心,所以「六波羅蜜多」主要的觀照,是修習空觀,這一點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前面集總修、無相修,都是在修空觀,「如前已說」,這一點在前一科已經說過了。
 
辛二、釋後四種(分二:壬一列名釋義;壬二總顯所攝) 壬一、列名釋義(分四:癸一方便善巧;癸二願;癸三力; 癸四智) 癸一、方便善巧
 
後四地中所修四者: 一、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謂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回求無上正等菩提故;
 
這個地方是講到後面四種波羅蜜多,這四種是方便善巧、願、力、智。到了七地遠行地,就進入到無相行,無相行的菩薩,如果不修這四種波羅蜜多,會在空性當中產生停留,就忘失了增上的力量,所以這個菩薩應該要以假觀來增上,第一個增上叫做「方便善巧」。「方便善巧」這一句話的意思,古德解釋說:以少功力,成辦大果。菩薩能夠透過方便善巧,你本來的功德是小功力、一個微小的功力,但是透過「方便善巧」,就轉成一個廣大的果報,它有這種妙用。什麼樣的妙用呢?就是「前」面的「六波羅蜜多」,我們搜集很多很多「善根」,這個「善根」當然是智慧,不過這個地方也包括了福德,福德跟智慧的善根,「共諸有情,回求無上正等菩提故」,能夠回向法界眾生、回向無上菩提,這樣你能夠把微小的功力而成辦大果。這個「方便善巧」,在《大智度論》它講得比較詳細,我們作一個補充。《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講到菩薩的方便善巧,事實上是有二個:第一個是隨喜,第二個是回向,方便善巧有二個,有隨喜跟回向。隨喜就是說,別人修習種種的功德,我們表示隨順歡喜,這樣子也能夠使令自己的功德增上。在《智度論》當中,龍樹菩薩講一個譬喻:什麼叫隨喜呢?比如說,你憶念佛菩薩的聖號,你憶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有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當然我沒有這種功德,那我怎麼辦呢?我一心稱念佛的聖號。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說是「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是則名為香光莊嚴。」我這一念心是一個雜亂的心,阿彌陀佛的功德進入到我的心中,我的心中變得有香氣了,有少分的功德,這種就是隨喜。所以龍樹菩薩說:稱念佛菩薩的聖號,也是一種隨喜。第二個是回向,這個回向就是回小向大,把這個狹小的功德轉成大的功德,就是我們這一段經文所說的:「共諸有情,回求無上正等菩提」。我們現在創造一個功德,你剛剛拜了一部《八十八佛》、或者持了多少佛號,這個時候你不要想說要自己受用,你應該要跟大家分享,「共諸有情」,你願意把這個功德釋放出來,跟大家共同受用,回向法界眾生;第二個你希望這個功德,不要變成一個人天的果報,「回求無上正等菩提」:這樣子,你的功德不但沒有減少,而且展轉增勝。不過這個地方,龍樹菩薩解釋隨喜跟回向,他的重點還不是功德增上,他是說:隨喜跟回向,為什麼在整個大乘的修法當中都是必修的法門?因為隨喜跟回向,可以使令一個菩薩心性調柔,堪成大法,能夠成就大的功德法。就講一個譬喻說:就像一個鐵,這個頑鐵你要把它捏造成器具沒辦法;但是這個鐵用火去烤一烤,它就能夠捏造成杯子、碗,變成一個可用的器具。凡夫無始劫這個自我意識、這個我執、法執太堅固,你沒有通過隨喜跟回向,讓自己的心調柔,你沒有辦法修習大法。所以這個地方「方便善巧」,不但是成就廣大功德,也有使令心性調柔的意思。這是我們要增上的第一個修行的法門。
癸二、願
 
二、願波羅蜜多,謂發種種微妙大願,引攝當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
 
菩薩希望要增上,我現在對目前的生命,我覺得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怎麼辦呢?發願,你心中應該「發」起「種種微妙」不可思議的「大願」。發願有什麼好處呢?你能夠為未來的生命,栽培一種「殊勝」的因「緣」。所以這個功德雖然沒有成就,但是你發這個願,就容易使令這個功德成就,先把這個因緣准備好,能夠「引攝當來」的「殊勝眾緣」。我們一般人,如果不看經論,總是會產生一種錯覺說:阿彌陀佛很偉大,他是成佛以後才發願;觀世音菩薩也不可思議,他也是因為成了觀世音菩薩,他才發這個願:說尋聲救苦的願、阿彌陀佛臨終接引的願,都是他成就以後才發願。其實這個是錯誤的,我們把因跟果顛倒,因為他發這個願,所以變成阿彌陀佛;因為他發這個願,所以變成觀世音菩薩。所以發願是一個因相,不是一個果相。你在修行之前,要先想想看:你到底希望來生是一個什麼樣的生命?這一點很重要。你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我們必須清楚一個觀念:所有的行為、所有的造作,一定有一個結果;但是這個結果,不一定是你滿意的,所以我們經常活在憂悔當中,我們對現在的生命不滿意。如果你對現在的生命不滿意,表示你以前沒有設定目標,就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你現在的結果,是你以前的造作而變成的;如果你對現在的結果非常滿意,那表示你這個人是有發願的人,這是你設定了目標,然後你完成目標的一個結果。當然過去是怎麼樣,我們不要再提了;重點是你來生希望一個什麼樣的結果?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生短暫,生命是短暫的,功德無邊,你用短暫的生命,試圖要搜集所有的功德,結果一定是一事無成,抱憾而亡,「我生也有涯,功德也無涯,以有涯追無涯,則殆矣」,死路一條。所以我們修行要知道:你的生命是非常的無常短暫,到底你今生想要得到什麼?當然你想要得到什麼,就是你來生希望變成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你要設定一個目標。你有了目標,有二個好處:第一個,有目標會產生人生的方向,有方向就會有動力,你就不會懈怠;第二個,有目標你不會盲目,我們很多的精神體力,都耗損在盲目的修學、沒有目標的修學,就根本不知道你來生要什麼。所以你有目標,你就用這個目標,來設定你的因地,你到底在短暫的時間當中,你要積集什麼資糧,來完成你來生的這個目標?所以我們要知道:菩薩不是等到成就才發願,菩薩是在因地發願,所以他才有這個成就的。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清楚,你一定要設定你人生當中的遠程目標,你來生希望變成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好,你這個結果,今生有多少時間可以利用?給你三十年的時間:你前面十年,淨罪集資,你什麼樣的罪障要先忏除?因為這個會影響目標的;什麼樣的煩惱要先調伏?這樣也會障礙我的目標的:前面十年淨罪積資。第二個積功累德,哪些功德你一定要成就的?最後臨終最後十年的沖刺,你要萬緣放下,在最後的晚年,你要沖刺什麼?你沒有目標,你今生所做的一切,很多的方向互相的抵觸掉了。所以我們如果透過規劃,其實我們可以讓這個修行的功德,創造一個更好的結果。但是因為我們沒有目標,往往就把這個功德分散掉了。所以佛陀就提醒菩薩:你要先發願才修行,以願導行,這第一個。所以我們要增上,先發願。
 
癸三、力
 
三、力波羅蜜多,謂由思擇、修習二力,令前六種波羅蜜多無間現行故。
 
當然發了願,你要去實踐。發了願以後,應該怎麼辦呢?應該產生二種力量:第一個「思擇力」,第二個「修習力」。「思擇力」就是一種觀照,不過這個地方,觀照不是觀照空觀,它是假觀。觀察你如果成就這個目標,有種種的功德;假設你沒有達到這個目標,會有種種的過失:要把修行的功德跟沒有修行的過失,心中要產生明確的「思」惟抉「擇」,產生一個強大的意樂,由這個意樂來帶動我們的修行,就是行動。我們趨向目標,斷惡、修善的時候,才能夠堅持到底、絕不放棄,使令這個「六波羅蜜多」朝著目標,產生身口意的「無間現行」。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這個「思擇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講過生命的改變,你要先達到思想的改變,心理建設。如果你立定目標以後,直接就去行動,你缺乏思擇,會有什麼過失?我們從過去的經驗觀察自己:你心理上不認同這個東西,你說我要把這個煩惱消滅,我要把貪欲消滅、把瞋恚消滅;如果你沒有作好心理建設,你用止觀硬壓,它一定反彈。你要跟自己溝通:我為什麼要消滅這個煩惱?因為這個煩惱會帶動很多很多的過失;我這個煩惱消滅,會創造自己很多很多的安樂。也就是說,你心理要產生百分之百的意樂,對這樣的修學完全認同,你才能夠去對治。佛陀經常把我們這一念心,比喻做牛:牛能夠拉車,如果這一頭牛,它不想往東,你硬拉它,它牛脾氣一定會發作。所以諸位要知道,當我們想要改變自己的時候,你要試著跟自己內心溝通: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不能夠說,我不管心中的反彈、我不管你的煩惱怎麼樣,我就是要怎麼樣,那你遲早要反彈。所以這個「思擇力」就是說,你要先作好心靈的准備。所以為什麼所有的修行──意樂,增上意樂,你心中要先認同;有這樣的意樂,你去修行,這個煩惱很快就消失掉。為什麼你會有意樂呢?就是「思擇力」,你很清楚的知道,這個過失消失以後的好處在哪裡。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前面發了願以後,然後產生思擇,最後付出行動,這個都是增上的因緣。
 
癸四、智
 
四、智波羅蜜多,謂由前六波羅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樂,成熟有情故。
 
這個地方是一種智慧,「由前」面的「六波羅蜜多」,「成立」種種的「妙智」。這個地方,「妙智」是由聞思所成的後得智,你能夠觀察種種的過失,也了解種種的功德──什麼是過失相、什麼是功德相?這個多聞熏習,產生一種觀照的判斷。依止智慧,你自己能夠「受用法樂」,通達一切佛法,有法喜之樂。其次,你能夠觀察眾生的根機,來度化眾生。這個「智波羅蜜多」,也是多聞熏習產生的智慧,對自己的增上也有幫助。總而言之,方便善巧、願、力、智,這四種都是屬於菩薩進步的四種動力。
 
壬二、總顯所攝
 
又此四種波羅蜜多,應知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智、後得智攝。
 
這「四種波羅蜜多」,是「無分別智」所引生的「後得智」所收「攝」。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六波羅蜜多跟十波羅蜜多,是開合的不同──就是六波羅蜜多的般若波羅蜜,把後得智開展出來,就是這「四種」的「波羅蜜多」。這「四種波羅蜜多」的目的,就是「由增勝故」,是這個意思。我們看最後一段「修一切」:
 
己二、修一切
 
又於一切地中,非不修習一切波羅蜜多。 如是法門,是波羅蜜多藏之所攝。
 
也就是說,不是說後面的四地才修,是整個菩薩的地地當中,都要「修習」這十「波羅蜜多」的。這個「法門是」出自般若「波羅蜜多藏」,這個大正藏有二種藏:一個是顯教,叫「波羅蜜多藏」,密教叫陀羅尼藏,這個是出自於顯教的「波羅蜜多藏所」收「攝」。以上的這十波羅蜜多法門,是顯教所收攝。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上一篇:黃夏年教授:從禅宗熱中來看安祥禅
下一篇:黃夏年教授:惟賢法師與可祥法師的忘年交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