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五二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五二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七二頁,「戊七、辨修圓滿」。
 
前一科我們講到觀照力。這觀照力,六波羅蜜多裡面的觀照力,是觀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使令內心能夠得到安住;另外在六波羅蜜多以外,又開出四種波羅蜜多,這個是成就一種假觀,使令我們增上。簡單的說,菩薩的修學,正如《金剛經》所說的:「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修行菩薩道的眾生,你要能夠處理二個問題:第一個是安住的問題,第二個是降伏的問題。安住的問題,當然是空觀,以空觀來安住其心。我們從過去的經驗可以了解,一個人心中有所得,那一定會產生痛苦的。外境是生滅變化的,菩薩不應該安住在外境,因為外境的人事不是你能夠控制的;所以菩薩要得到安樂,只有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所以「雲何應住?」就是以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安住。但是你不能以安住為滿足,你還要能夠增上,「雲何降伏其心?」你要突破自我。怎麼突破呢?就是隨喜、回向、發願,乃至於行動等等。後面就是告訴你:當你安住以後,你要不斷的進步。所以,空觀讓你安住,假觀讓你增上,就是這個意思。透過空假不二觀的安住跟增上,要經過什麼樣的階位,才能夠「圓滿」呢?這個地方說明這個道理──「圓滿」的道理。
 
戊七、辨修圓滿(分二:己一長行;己二頌) 己一、長行(分二:庚一問;庚二答) 庚一、問
 
這當中有「長行」跟偈「頌」。我們先看「長行」:
 
復次,凡經幾時,修行諸地可得圓滿?
 
我們要「經」過多少「時」間觀照真如理地,才能夠「圓滿」?這是提出它的時間跟位次的問題。我們看回「答」:
 
庚二、答(分二:辛一標;辛二釋) 辛一、標
 
有五補特伽羅,經三無數大劫。
 
菩薩的觀照,由淺至深「有五」種階位的差別,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先作一個總「標」,這以下解「釋」:
 
辛二、釋(分三: 壬一初劫圓滿;壬二二劫圓滿; 壬三三劫圓滿) 壬一、初劫圓滿
 
哪「五」種「補特伽羅」呢?這當中有「初劫、二劫、三劫」。先看「初劫」的「圓滿」:
 
謂勝解行補特伽羅,經初無數大劫修行圓滿。
 
凡位菩薩的觀照,第一個階位是「勝解行」地。這個「勝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資糧位、也包括內凡的加行位,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什麼叫「勝解」?「勝解」就是對某一個法門產生堅固的理解,不過這個地方它的理解是有特定的對象。菩薩的「勝解行」地,是針對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你要得到堅定的理解,才叫做「勝解行」地。也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以前的理解,是內心有一個自我意識、有一個自我的無明──我們以自我意識來拜佛,以自我意識來斷惡、修善,也以自我意識來起煩惱,這樣的菩薩,當然沒有資格稱為勝解行地,因為你對這個空觀根本沒有信解。這個「勝解行」地是怎麼樣呢?「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勝解行地的菩薩,當然有很多如夢如幻的煩惱在干擾他、也有很多如夢如幻的業力在障礙他、很多如夢如幻的老病死在折磨他;但是,這個勝解行地的菩薩,他內心當中深深的相信一個真理,那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不管煩惱怎麼刺激我,我總是知道:煩惱是一念心性所變現出來的,是一種如夢如幻的影像,如此而已。所以這個「勝解行」地就是說:他對內心當中,對於真理已經得到堅定不可破壞的理解,這樣的菩薩就進入了勝解行地。當然這種菩薩,他對成佛的信心也特別的堅固,他知道:既然「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所有的惡法是可以消滅的、所有的善法是可以成就,成就佛道是可能做到的。這樣子的過程,要花一「大」阿僧祇「劫」的時間,這樣的觀照力要修一大阿僧祇劫,不過這都是屬於凡夫位,包括外凡、內凡。
 
壬二、二劫圓滿
 
清淨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及有相行、無相行補特伽羅,於前六地及第七地,經第二無數大劫修行圓滿。
 
第「二」阿僧祇「劫」有三種的階位:第一個是「清淨增上意樂行」,這個是講初地的菩薩。初地菩薩內心當中,有「清淨」的力量,來消滅分別的我執跟法執,叫清淨力;一方面他有一種「增上」的「意樂」,他對於無量無邊的功德,有好樂追求的意樂:這個是把初地菩薩的相貌講出來。「有相行補特伽羅」,這個地方指的是前六地的菩薩,前六地的菩薩他心中還有微細的法執,對於生滅、垢淨的法,有所執著、有所對立,所以他是「有相行」。「無相行補特伽羅」,這是第七地的菩薩,他入了「無相行」,他對生滅、垢淨的法,不再執取了。也就是說,從初地到「七地」,要花一大阿僧祇劫,這當中有三個階位:「清淨意樂行、有相行、無相行補特伽羅」,要花掉「第二」阿僧祇「劫」。
 
壬三、三劫圓滿
 
即此無功用行補特伽羅,從此已上至第十地, 經第三無數大劫,修行圓滿。
 
到八地菩薩的「無功用行補特伽羅」,是第五個補特伽羅,也就是「無功用行」。「無功用行」,他的法執是慢慢的調伏了,對生滅、垢淨、增減相全部消滅,任運的生起菩薩道。但是在任運當中,他還要成就第九地的智自在,他的智慧還沒有自在,這個四無礙的辯才還沒有自在;第十地的業自在,身口意還沒有自在:所以為了要成就智慧的自在、還有業力的自在,要花一大阿僧祇劫,這都要不斷的加深觀照力,這要花一大阿僧祇劫。這個地方是講觀照力,從最初的勝解,到有相行、無相行、無功用行,到最後的智自在、業自在,總共三大阿僧祇劫。我們看重「頌」:
 
己二、頌
 
此中有頌: 清淨增上力,堅固心升進, 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
 
這個地方,無著菩薩把勝解行地的菩薩作一個重頌。什麼叫勝解行地?前面沒有詳細的說明,這以下講出一個標准。第一個,你內心當中要有「清淨力」。菩薩剛開始當然有很多的煩惱,但是他內心當中以一念的清淨心來安住,所以能夠不隨妄轉;不隨妄轉的力量,就是妄想有,但是不隨它轉,產生一種清淨的力量。第二個「增上力」,這個「增上力」就是菩薩的願力,菩薩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使令自己不斷的進步。有這個目標,當然就會招感很多的善知識、同參道友展轉的助緣。這個「增上」,他不但是安住在清淨,他還要不斷的增上。第三個「堅固心」,這個地方是講堅固力,菩薩遇到惡因緣的剌激,他的菩提心絕對不會退轉,他內心當中有一個強大安忍的力量。所以「增上」是指還沒有成就的功德,菩薩有好樂的心想要成就;「堅固力」是說,菩薩對於已經成就的功德,他絕對不會讓它失掉:這二種力量,都要依止「清淨力」來作基礎,是「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阿僧祇「劫」。菩薩在第一個阿僧祇劫,所要完成的力量,就是勝解行地的清淨力、堅固力、增上力三種功德力。到這個地方,我們是講「彼修因果差別」。好,我們看第六段「增上戒學分」:
 
乙六、增上戒學分(分二:丙一結前問後;丙二標釋正答) 丙一、結前問後
 
這當中有二段:先「問」再「答」。我們先看「問」的地方:
 
如是已說因果修差別。 此中增上戒殊勝雲何可見?
 
前面「因果修差別」,我們講到菩提心、空正見跟六波羅蜜多,菩薩的一個因果;這個地方提出「增上戒」學。首先我們把「增上戒」作一個解釋。小乘的戒法,叫做別解脫戒,也就是說小乘戒法的施設,是追求一種消極的身心解脫,這叫做別解脫戒。菩薩他的目的,是積極的要成就功德莊嚴,所以叫做「增上」,他是比較積極的態度。這個「增上」是什麼意思呢?古德解釋說:「為圓滿菩提故,而展轉增上。」他有一個目標──要成就圓滿菩提,而展轉增上。什麼叫「展轉增上」呢?就是菩薩因為戒學的增上,而能夠引生定學,由定學的增上而引生慧學。也就是說,在小乘的戒法,他的戒定慧三者是各自獨立的──經有經的诠釋,律學有律學的诠釋;但是菩薩的三學是融通的,菩薩戒的每一條戒法,都要依止心中止觀的力量,這個戒學跟定慧二學,是互相增上,沒有一個菩薩戒法在持的時候,沒有依止這個菩提心、這個觀照力的,不可能。所以菩薩戒之所以稱為「增上戒」,因為它的戒定慧是互相增上的,所以安立為「增上戒」,因為它增上的目的,是要成就圓滿菩提。這個地方,是把菩薩的戒法安立為「增上戒」的意義作一個說明。我們看回「答」:
 
丙二、標釋正答(分二:丁一牒前出體;丁二略釋殊勝) 丁一、牒前出體
 
回「答」當中,先「出體」,再解「釋」它的「殊勝」。先解釋它的「體」:
 
如菩薩地正受菩薩律儀中說。
 
菩薩的增上戒,是出自於何處呢?「如菩薩地」,這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當中,第十五地「菩薩地」裡面的〈戒波羅蜜多品〉,這當中有說明「菩薩」戒。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簡單的說明。前面的「彼因果修差別」,事實上是把菩薩的菩提心跟空正見──菩薩的根本法門跟六波羅蜜多的枝末法門講完;這個地方為什麼又提出「增上戒學」?乃至於下一段的「增上定、增上慧」呢?這是什麼道理呢?我們加以說明。在整個菩薩十地的修行當中,他特別重視觀照力,就是我空、法空的無分別智。但是無分別智,前面講得比較少,它只是把無分別智的差別階位講出來而已,整個因地的修行、觀照力的成就,就講得比較少。這個地方可能會讓大家產生執理廢事,所以這個地方是說明整個菩薩的無分別智要如何成就?它是有一定的次第──菩薩的觀照力,是從增上戒學,而引生增上定學、增上慧學。所以菩薩的觀照力,他的整個勝解行地,要經過戒、定、慧三學的修學。比如說,你觀照力很好,但是你菩薩戒有所違犯,你觀照力會大受傷害;你觀照力很強,增上定學受到傷害,你的慧、觀照力也會受到傷害:因為菩薩的戒學、定學、慧學是相互增上的。所以,雖然說觀照力很重要,但是你的成就,還是要經過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所以有須要把這個三學開展出來。
 
丁二、略釋殊勝(分二:戊一標列四種;戊二依標別釋) 戊一、標列四種
 
這當中有「四種」殊勝,先作一個總「標」:
 
復次,應知略由四種殊勝,故此殊勝。 一、由差別殊勝;二、由共不共學處殊勝; 三、由廣大殊勝;四、由甚深殊勝。
 
菩薩戒學跟聲聞戒的差別,有「四種」的「殊勝」是聲聞戒所沒有的:第一個「由差別殊勝」,這個地方是約著教法來說,教法的殊勝;第二個「由共不共學處殊勝」、第三個「由廣大殊勝」,這二個是行法;第四個「由甚深殊勝」,這個是約理法:教、行、理都比聲聞戒殊勝。這個地方先作總標,這以下解「釋」。先看「差別殊勝」:
 
戊二、依標別釋(分四:己一差別殊勝;己二共不共學處殊勝; 己三廣大殊勝;己四甚深殊勝) 己一、差別殊勝(分二:庚一標列三品;庚二釋建立義) 庚一、標列三品
 
差別殊勝者,謂菩薩戒有三品別: 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
 
菩薩有「律儀戒」來遠離、息滅身口意的過失,有「攝善法戒」來修習六波羅蜜的功德,有「饒益有情戒」來成就菩薩的四攝法,教化眾生。在聲聞戒只有律儀戒,所以這個地方是有「差別」的「殊勝」。這以下說明「建立」三聚淨戒的宗旨:
 
庚二、釋建立義
 
此中律儀戒,應知二戒建立義故; 攝善法戒,應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義故; 饒益有情戒,應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義故。
 
這地方把三聚淨戒安立的目的作一個說明。菩薩的「律儀戒」,是屬於成就「二戒」的根本,這個「二戒」是攝善法戒跟饒益有情戒。也就是說,一個菩薩,假設你身口意不清淨,那你所修的善法都會受到染污,你根本不可能攝善法戒;一個菩薩自己的身口意有重大的過失,眾生也不會對你產生信心跟恭敬,你根本不可能產生攝眾生戒:所以「律儀戒」,是攝善法戒跟饒益有情戒「建立」的根本,所以律儀戒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攝善法戒」是菩薩要怎樣成就「佛法」的功德──包括種種的三昧、陀羅尼、禅定、智慧等等。「饒益有情戒」是為了要「成熟」眾生的善根而安立的。
 
「差別殊勝」這二段,我們把它作一個總結。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菩薩的三聚淨戒,從教法上是比聲聞戒更廣泛,有攝善法戒、饒益有情,它有更積極的一面,不像聲聞戒只是消極的遠離過失;但是第二段就說明,你一個初學菩薩,不能忽略了律儀戒的重要性,因為這是你修善、度眾生的根本。
 
不過菩薩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律儀戒,菩薩如果犯了,嚴重的話是會失戒體的。所以你剛開始修行菩薩道,最好把菩薩的律儀戒弄清楚,否則你連菩薩戒的戒體失掉了都不知道。菩薩戒的律儀戒有二種:第一個是共聲聞學,叫根本戒,就是不殺、不盜、不YIN、不妄,成就身口意的清淨解脫,這一部分我們就不談,這是共聲聞學的。但是菩薩律儀戒有不共聲聞的,叫增上戒,《梵網經》有六條、《瑜伽菩薩戒》有四條,這二個合起來,扣掉重復的部分,事實上只有六條。你一個初心菩薩,在律儀戒有六條的增上戒要注意,我們先作一個簡單的說明。第一個跟貪愛煩惱有關的「悭惜財法戒」:它的意思就是說,一個有能力的菩薩,遇到要付出的因緣,你對財物跟佛法的悭貪,這樣子是犯了菩薩的波羅夷罪。我剛開始學菩薩戒的時候,覺得很奇怪:菩薩貪著名利結輕罪,悭惜財法判重罪?可能很多人也會質疑:貪求名利這明明是貪,我只是悭惜財法不想付出而已,判重罪?不過這個地方,諸位慢慢深入的去想,就知道佛陀大智慧的境界。現在很多歷史學家對歷史的判定,有一些新的看法。不管是人類的歷史、或者是佛教史來看,佛法會衰敗、人類會再來浩劫,我們總是覺得這是因為小人當道,惡人太多的緣故,惡人邪惡的行為,讓整個眾生痛苦、佛法衰敗。其實這樣講,只對一半。現在歷史學家發現:眾生的災難,惡人邪惡的行為負一半的責任,好人也要負另一半的責任。為什麼呢?好人逃避責任,漠不關心。惡人為什麼會當道?好人、有能力的人,本來應該采取行動,他不采取行動,他愛惜他的名節、愛惜他的財物、或者他的法等等,悭吝。所以我們不能把過去的痛苦歷史,全部歸咎到惡人。惡人的福報也不是很大;如果好人、有能力的人,他出來講幾句話、出來承當一下,我們講「有為諸法仗緣而生」,一個因緣的變化,整個歷史都會變化。好人的漠不關心,跟惡人的邪惡行為,是一樣的可惡(哈──),事實上是這樣子。因為你有能力,你該承當的時候你逃避,結果因為你的逃避,惡人當道,然後我們把所有的過錯都歸咎於「因為惡人當道」。那你為什麼不作努力呢?所以悭惜財法戒,看似輕微,但是你深入的去看,會影響正法久住。如果諸位研究菩薩戒透徹,你就會知道這個「悭惜財法戒」,你說一個菩薩貪著名利,這個不好,但是不至於影響正法久住,這是他個人的過失;一個有能力的菩薩,該承當的時候不承當,使令小人當道:我看二個人各負一半責任,僧團的毀滅、正法的消失,好人、壞人各負一半責任。所以這個悭惜財法戒,諸位好好去看,這條戒是很重要的,那這跟貪有關系。第二個跟瞋有關系。跟瞋有關系的戒有三條:「自贊毀他、說四眾過、瞋心不受悔」。就是說你用瞋心,散發一種破壞性的身業跟語業,來破壞眾生的信心,這個也是重罪。初學菩薩,你不一定要馬上采取行動去教化眾生,但是你不應該釋放破壞性的言詞,來傷害眾生的善根。「說四眾過、瞋心不受悔、自贊毀他」,跟瞋有關系。第三個跟癡有關系。「酤酒戒」:你沒有教化眾生已經是很嚴重了,你還把酒拿給眾生喝!酒是無明藥。第二個是「謗亂正法、說相似法」,令眾生產生邪知、邪見的顛倒,這是破壞眾生智慧的善根,前面是破壞信心。所以初心菩薩,起碼要把這幾條戒弄清楚,不要因為你的逃避責任,讓正法消失;不要因為你破壞性的言詞,傷害眾生的信心;不要因為你的邪知、邪見,讓眾生產生錯誤的知見。這六條戒,嚴重的話,都會失掉戒體的,這些都是菩薩的根本律儀戒。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此中律儀戒,應知二戒建立義故」,它是整個攝善法戒跟饒益有情戒的根本。我們再看第二「共不共學處殊勝」,先說明「不共」:
 
己二、共不共學處殊勝(分三:庚一標共不共;庚二釋此學 處;庚三結名殊勝) 庚一、標共不共
 
共不共學處殊勝者,謂諸菩薩,一切性罪不現行故,與聲聞共;相似遮罪有現行故,與彼不共。
 
第二種的「殊勝」是「共不共學」,先看「共學」的地方。「菩薩」在「一切」的「性罪」──在殺、盜、YIN、妄這一部分,身口意是「不現行」的,這一部分是「共聲聞」的。菩薩的律儀戒,前面四根本戒也是不殺、不盜、不YIN、不妄;但是在「遮罪」這一部分,有的地方跟聲聞是「不共」的。好,這個地方,下一科再說明。我們看第二段,「釋此」不共的「學處」:
 
庚二、釋此學處(分二:辛一簡差別;辛二舉要義) 辛一、簡差別
 
於此學處,有聲聞犯,菩薩不犯; 有菩薩犯,聲聞不犯。 菩薩具有身、語、心戒,聲聞唯有身、語二戒。 是故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
 
菩薩與聲聞「學處」的「差別」,不共的地方有三個:第一個,「有聲聞犯,菩薩不犯」。比如說,受持金銀寶物,「聲聞」是「犯」的;但是菩薩有利他的因緣,可以受持,這是「菩薩不犯」。第二個,「有」的是「菩薩犯,聲聞不犯」,比如教化眾生。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不折服眾生戒」:你身為一個師長,你攝受在家、出家的弟子,這個弟子他出現了過失,你「護其憂惱」,害怕他產生煩惱,結果你不加以種種的教導、诃責使令他改過,就一味的姑息,這樣「菩薩」是「犯」戒的;但是「聲聞」戒「不犯」,因為聲聞戒本來就沒有攝眾生戒:所以有的地方是「菩薩犯,聲聞不犯」。第三個,菩薩的戒法是「具」足「身」業、「語」業、意業三種;「聲聞」戒只有「身」業跟「語」業「二」種,他內心染污是不結罪:所以「菩薩心」染污也是「犯」戒,這是不共「聲聞」的地方。聲聞戒它偏重身業跟口業,所以他結罪的時候,諸位在判罪,你就知道,聲聞戒結罪,是看你行為的本身來判罪:就是你身體的造作到什麼程度、你這個話講到什麼程度,是別人理解、或者別人不理解等等,從身業、口業的造作到什麼程度,就結到什麼罪;他意業不當作輕重的判斷。但是菩薩戒在判罪的時候,意業一定要列入考慮的。舉一個例子,比如說貪欲──貪求名利,還有瞋恚──懷恨不捨,這本來都應該結罪;但是在開緣當中都說:如果菩薩已經生起了斷除的意樂,而且產生一種精進的對治,暫時的現行,這個是不結罪的,就是他已經在進步當中了。這個地方就是說,你不斷的在進步,你現在的煩惱比三個月前淡薄了,你已經在進步當中。菩薩戒制戒的目的,是要警策你的意念,「戒是警意之緣」也。一個人最害怕的,就是你內心有過失你不知道,你那個相續心不斷的展轉增勝,這個是最可怕的。既然你已經產生對治了,那戒法就不再對治你,因為戒法的目的,也就是提醒你──要警策意念、要斷相續心。所以菩薩戒是從你的意業,來判定罪業,這一點是有所不同的。
 
辛二、舉要義
 
以要言之: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 菩薩一切皆應現行,皆應修學。
 
菩薩有共聲聞學、有不共聲聞學,菩薩戒應該怎麼跟小乘融通呢?這以下,無著菩薩講出非常重要關鍵的話,他說:簡單的說,只要是對眾生有幫助,你能夠讓眾生的善根增長,而且你自己不會引生過失的,這樣身口意的造作,「菩薩」都「應」該主動的「現行」。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我們中國佛教,受了聲聞戒、也受了菩薩戒,這二種戒的融通,是一個重要的、扼要的觀念。初心的菩薩,你要利他,最好是這個利他的事業,你自己在這當中會得到進步的,最好是你在利他的時候,能夠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你選擇一個利他的因緣,在這當中,你的菩提心、善根都會增長的,那是最好──你能夠增上,眾生也增上。但是第二個,最低的標准,就是我們這句話:對眾生有幫助,對我沒什麼幫助,但是也沒什麼傷害──這是底限。我只是浪費一點精神、體力,我這樣菩薩的造作,對眾生會幫助,對我沒有什麼幫助,但是不會增長我的煩惱,這個也是可以。但是初學菩薩,盡量這一方面少一點,這個是整個菩薩戒的底限。如果對眾生有幫助,對你有傷害的,你絕對不能做,因為這一部分要共學的,根本戒是要共學的。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再把它讀一次:「一切饒益有情無罪」的「身、語、意業,菩薩一切皆應現行,皆應修學」,這是底限。但是初學者,我建議大家,你剛開始行菩薩道,最好這個東西對眾生有幫助,對你也有增上,這是最好。
 
庚三、結名殊勝
 
如是應知說名共不共學殊勝。
 
這個是講「共不共學」有它「殊勝」的地方,再看「廣大殊勝」:
 
己三、廣大殊勝(分二:庚一標數;庚二列名) 庚一、標數
 
廣大殊勝者,復由四種廣大故。
 
庚二、列名
 
一、由種種無量學處廣大故; 二、由攝受無量福德廣大故; 三、由攝受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廣大故; 四、由建立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故。
 
第一個「廣大」,菩薩能夠在菩薩戒當中,成就「種種」的「無量學處」、種種的善根。菩薩的戒法,是包括整個六波羅蜜多的。我們前面說過,布施會幫助持戒,持戒幫助忍辱,所以整個菩薩戒法,是互相資助、展轉增上的,所以它不是只是消極的遠離過失而已,所以它能夠攝受種種的善根,這第一個。第二個,它能夠「攝受」種種的「福德」,菩薩有修善,所以你受持菩薩戒跟受持聲聞戒,你要看看南傳比丘跟北傳比丘,就感覺到這個福報有差別。光是他的道場、他身相的莊嚴,你就看得出。一個人的因緣,他受持什麼戒,他的因緣會不同──菩薩戒會攝受無量的福德。第三個,菩薩戒能夠「攝受一切有情」,包括現世的「利益」跟來世的「安樂」,對眾生有很大的幫助。第四個,菩薩戒能夠成就「無上」的「正等菩提」,最後的目標是圓滿菩提,而不是消極的解脫而已。這個是講「廣大」的「殊勝,這二個都是行法的殊勝。
 
己四、甚深殊勝(分三:庚一方便善巧業;庚二現行變化業; 庚三示行本生事) 庚一、方便善巧業
 
這當中有三種的「殊勝」:第一個「方便善巧」,第二個「現行變化」,第三個「示行本生事」。看「方便善巧業」:
 
甚深殊勝者,謂諸菩薩由是品類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菩薩」能夠有很多差別的,這個「品類」就是差別的「方便善巧」,這個地方《瑜伽菩薩戒》說:「應該還有為利他」,你是為了利他的緣故,不是放縱你的煩惱。第二個,你要有智慧觀察:就是這個眾生,其他的方法都沒有辦法去挽救了,你別無選擇,所以示現「殺」盜YIN妄的罪「業」。但是因為他有為利他故跟方便善巧這種慈悲、智慧的觀照,所以他不但沒有過失,反而引生種種的「福」德,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比如說,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他做一個菩薩,他帶了五百商人去經商,租了一艘船,這個船主看到五百商人有很多的珍寶,就起貪心,想要把這五百商人全部殺死。這個時候,身為商主就方便把船主殺死,但是殺死的動機,是為利他故方便善巧,是跟慈悲、智慧相應的,所以他這個是沒有罪業的,而且引生福德,而且會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這個是講到菩薩戒有這個方便善巧。當然心為業主,菩薩戒是看他的心念。 的釋迦牟尼佛菩薩,他看到這個船主有這個惡念,而且他知道他不能去改變他,所以他想:與其讓這麼多人死掉,讓這個船主造這麼大的罪業,干脆罪業由我來承當。所以釋迦牟尼佛就方便把船主殺死,但是殺死的動機,是為利他故方便善巧,是跟慈悲、智慧相應的,所以他這個是沒有罪業的,而且引生福德,而且會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這個是講到菩薩戒有這個方便善巧。當然心為業主,菩薩戒是看他的心念。
 
庚二、現行變化業(分二:辛一標;辛二例) 辛一、標
 
又諸菩薩現行變化身、語兩業,應知亦是甚深屍羅。
 
這個「菩薩」,是屬於聖位的菩薩,他能夠依止神通三昧,而「變化」種種的「身、語兩業」。這個地方是說:菩薩為了利益眾生,他能夠示現很多很多的虛妄眾生,來教化其他的有情,「現行變化」。這以下舉出一個「例」子:
 
辛二、例
 
由此因緣,或作國王,示行種種惱有情事,安立有情毗奈耶中。
 
比如說,這個菩薩他做一個「國王」,他用國王的威力,「示」現「種種惱」害眾生的「事」情,使令眾生安住在戒法,不敢放逸。比如說《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普賢菩薩要善財童子去參訪一個叫無厭足王。善財童子遠遠看到無厭足王這個大國王,用很多殘暴的刑具,劓鼻子、割耳朵等等的。這個時候善財童子想:這個人是一個惡人,他就不想去參訪他,掉頭就想要走。空中就說:去!去!你不應該猶豫的,這是一個善知識。善財童子去參訪他以後才知道,這個無厭足王說:其實這些被逼惱的眾生,都是虛妄的眾生,是神通變化出來的。菩薩用虛妄的眾生來受苦,來警告那些真實的眾生:你不能造罪、不能放逸,要不然結果就是這樣,這叫做「現行變化業」。
 
庚三、示行本生事(分二:辛一舉例顯;辛二結令學) 辛一、舉例顯
 
又現種種諸本生事,示行逼惱諸余有情,真實攝受諸余有情,先令他心深生淨信,後轉成熟。
 
前面的「現行變化業」是約著今生,這個地方講過去。菩薩在過去當中,也會示「現種種」的造作。什麼樣的造作呢?他「示」現去「逼惱」一部分的虛妄「有情」,用神通所變化的虛妄有情,來「攝受」這些「真實」的「有情」,使令「他」能夠「深信」因果,然後慢慢的善根「成熟」。眾生對因果的了解,都是非常薄弱的信心,這個信心都不深刻。因為因果的問題是三世的,你今生造罪是來生得果報,所以眾生都還會有僥幸的心態。所以菩薩如果能夠預先把刀山油鍋的相貌,讓眾生事先看到,對他會產生警愓的作用。這時菩薩會示「現」去「逼惱」一些虛妄「有情」,然後讓眾生看到當來的痛苦,而產生警愓的作用,這個就是菩薩的善巧方便。我們看總結:
 
辛二、結令學
 
是名菩薩所學屍羅甚深殊勝。
 
「菩薩」有這麼多「殊勝」的地方。
 
戊三、結略指廣(分二:己一結略;己二指廣) 己一、結略
 
由此略說四種殊勝,應知菩薩屍羅律儀,最為殊勝。
 
菩薩有教、行、理三種的「殊勝」,這個不是聲聞戒所能及的。就是說,你因地完全受持聲聞戒跟你受持菩薩戒,一定會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結果,一切法因緣生嘛。我們看第二個「指廣」,廣說:
 
己二、指廣
 
如是差別菩薩學處,應知復有無量差別。 如《毗奈耶瞿沙方廣契經》中說。
 
還有很多的「差別」,這個地方只是提出四種的差別,如果你要詳細的了解,可以看「《毗奈耶瞿沙方廣契經》」,但是這一部分中國是沒有翻譯的。
 
這個地方的「增上戒學」,沒有詳細的把菩薩戒的內涵說出來,但是它把聲聞戒跟菩薩戒的四種差別作一個比較。我們中國佛教是所謂的大乘佛教,所以我們幾乎每一個人,都有聲聞的戒體跟菩薩的戒體。這個時候你要透過學習跟思惟,把這二種戒融合在一起,否則你自己都自相矛盾。古人常說:「以大融小,無法不大。」你如何用整個大乘的菩提心、觀照力,來融通所有的小乘戒法?這當中有二個重點:第一個,你的目標在哪裡,你就知道你要偏重什麼戒法。我們經常講:你一定要先有目標,你來生是希望一個什麼樣的相貌?你到底要一個什麼樣的結果?這個目標是很重要。第二個,你的觀照力。我們看看這四種的差別,諸位看整個菩薩戒的殊勝,都是菩薩要善權方便,你要有判斷力。
 
我們學了《攝大乘論》很多的教法,但是每一個人學完以後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不是每一個人學《攝大乘論》產生的效果是一樣,都不一樣。為什麼會有差別呢?我們這樣子講好了:一個人的成功、失敗,你對教法的理解,這只是一個基礎,重點是你如何去運用這些教法?我們看世間的成功,你看王永慶,小學沒有畢業;李嘉誠居士,小學也沒有畢業;愛迪生發明大家,他小學一年級都沒有畢業:但他們的成功驚人。為什麼?他知道的不多,但是他能夠善巧的運用。所以真正的成功,不在於你懂多少,而是你能夠運用多少。比如說觀照力,如果你今天學了《攝大乘論》,你對內心的觀照,你還是告訴自己:我煩惱實在是很重。那你煩惱果然是很重。因為這個煩惱你一直
 
觀察它是真實的、很重,那你一觀察下去就加強了嘛。那你觀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煩惱就淡薄了。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有為諸法是仗緣而生的,你內心正確跟錯誤的觀照,對內心會產生一種不同的影響。所以如果你讀完《攝大乘論》以後,你還是認為你煩惱很重,那這個佛法你不會運用,很可惜啊!所以諸位要知道:《攝大乘論》是一種文字的《攝大乘論》,你要把這一部論,轉成你內心的《攝大乘論》。所以知識不在多,在於你會不會運用;一個會運用知識的人,他就是趨向於功德。你只是懂這個知識,你不會去運用,那你這個叫做栽培善根。所以我們講,不要說大小乘的教觀,其實生命就是無量的抉擇,你每一件事都要去抉擇,這件事該不該做?做到什麼程度?你每一個抉擇,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也就是說,你如何來經營你的生命?這是你的重點。當然你必須要學習很多的教法,讓你的知識開闊,然後設計一套你自己要的菩薩道,在短暫的生命當中,你要如何的把今生作最大的發揮。人身難得,你得到這個人身,又有因緣出家,這種機會不多的啦。但是,不是每一個人出家的結果都是一樣,絕對不是的。因為每一個人對佛法的運用是不同的,所以每一個人出家的結果是不一樣。我們經常說:出家有多少功德多少功德──那是就著成功的人才有這種功德;你要是失敗的話,你就沒有這種功德,也有很多人出家以後是墮三惡道的。所以,你如何運用你的觀照力,來施設、布局你的菩薩道,從這些教法當中,你應該去思惟:你如何運用這些你所知道的知識,然後變成你生命的觀照,來引導你的生命?這個是我們學《攝論》的目的,大家應該要好好的想一想。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我們回答二個問題: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您說「集總修」是以一個法來攝一切法,如果我們發願要持〈大悲咒〉幾萬遍,那照法師的說法,我們是應該要密集式的來完成它?(是的。)但是蕅益大師說:修淨土法門應該以念佛為正行,而以其他為助行,如果以密集式修〈大悲咒〉,是不是說這段時間就不要念佛?這樣的話,好象跟蕅祖的說法不太相稱,請法師慈悲開示。
 
答:理論上說,我們來生有二種規劃:第一你求生淨土,第二求增上生。你求增上生的話,那你歸依三寶就很重要:第一個你要善得人身,第二個你要歸依三寶。你要是得到人身,而遇不到三寶,你來生來也沒有用。你來生是求增上生,有增上生的因緣,這一部分我們不談,他有他成就的資糧。假設你來生想要到淨土去,那你唯一的方法,就是想盡任何方法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因為往生淨土,不是你自己的能力去的,是蒙佛的接引。那你如何去感動阿彌陀佛?我們說感動也可以,說感應也可以,你持念他的名號、觀想、觀像都是一個方法,你如何把你的心調整跟阿彌陀佛功德的心,心心相應,這是你要去努力的方向,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持名。但是在祖師的開示當中,也講到所謂正行跟助行,所以印光大師說:持〈大悲咒〉為助行。如果你在這個階段,你認為有須要持〈大悲咒〉來破障,那你可以在這段時間兼持〈大悲咒〉,甚至持〈大悲咒〉的時間可能多一點。但是問題是說你會害怕:這樣子,好象跟彌陀的感應道交有所違背?蕅益大師也說:你要發願,用這個願來導〈大悲咒〉。就是說,你持〈大悲咒〉的目的也是為了破障。為什麼要破障呢?也是為了能夠跟彌陀容易感應道交,所以這樣子的修行不算雜修,因為是同一個目標。這樣懂嗎?所以蕅益大師講:「但加信願,不改行誼」,這句話很重要,但加信願。不要說持〈大悲咒〉,明朝末年很多人參禅,蕅益大師說:你參禅繼續參,你願意參「什麼是我本來面目」,你繼續參。蕅益大師說:但加信願,不改行誼。你要怎麼修,繼續修,增加一個信心跟發願。你臨命終的時候,就算你不能念佛,你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你知道有一個阿彌陀佛的存在,你心心的憶念彌陀的功德,也可以往生的啦。持名只是一種,觀想、觀像也可以往生,重點是你心中的目標是不是一致?我們這樣子講:我們一個人最害怕是什麼?你持〈大悲咒〉,來生又想變成觀世音菩薩,成就什麼功德;然後你做這個,你又想要來生要怎麼樣,我來生要做一個大法師、做大禅師:然後你的目標變成多元化,現在比較害怕的是這樣。其實你的目標是一致的時候,你所有的法,萬善莊嚴淨土,這個是不障礙往生的。就是你的目標是一致的,而以佛號為正行,其他為助行,全部是趨向一個方向,這個是沒問題的。所以,你持〈大悲咒〉,但是你持〈大悲咒〉的目的是幫助你念佛的時候沒有障礙,這樣子是對的,也是念佛法門。所以這一點要注意,重點是你的目標是不是明確。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私人的功課要做的時候,為了燈光的關系,若人在前面走動,要保持怎麼樣的距離?
 
答:你的意思就是說你在誦經,別人在走動,是你要跟他保持距離?還是他要跟你保持距離?(诃──) 你坐在那個地方,你怎麼跟他保持距離呢? 我想是這樣的,從二方面來說:別人在誦經,我們盡量不要去干擾別人,你能夠保持一個不干擾他的距離走過去最好,因為別人在修行,你去護持他,也是隨喜功德。另外就是我們在誦經,別人走來走去,那這個就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那我們就要改變自己的心。一個菩薩的心,諸位,我必須跟大家勸勉一句話:我們的心不能太脆弱。你不能夠說所有的環境,都在我的規劃當中,這不可能。你臨命終的時候,也不可能可以規劃你一定是非常的安穩,你怎麼知道臨命終是什麼相貌呢?如果你一直要求所有的環境都配合你,那你臨終正念怎麼提得起來?我們可以作出一些大方向的規劃,但是你一定要去吸收一些不可抗拒的臨時狀況,就是你一定要有一個「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的觀照力,來化解一些人事的干擾,這是你菩薩道要做的事情。你說你的心,完全是溫室中栽培的小花,那你臨命終怎麼辦呢?色身的敗壞、內心的妄想,整個環境一定不是在你的設計當中,你也不一定是在醫院,你萬一是發生車禍死掉怎麼辦?所以,一個修行人,要培養自己內心自在的忍力。很多因緣,你要自行去化解的。而每一個障礙,當然我們都不喜歡障礙,其實我告訴大家:一個人太順利,未必是好事情。如果你把生命當中的障礙、挫折,當作你歷練的對象,你會從中得到啟示,得到激勵。如果你認為這樣的挫敗,是別人要負責,那你一輩子活在埋怨當中,你這個挫敗對你來說真的是挫敗。如果你把這個挫敗,當作自己的歷練,它對你是激勵的;如果你把這個挫敗,歸咎在別人的身上,那你一輩子活在痛苦當中,你的內心就是活在埋怨──這個生命不公平,怎麼怎麼地!對立。所以我們一定要善調其心,這個很重要。我們不能夠去主宰這個世界,佛陀也沒有辦法主宰這個世界,這個因緣所生法是錯綜復雜的因緣;但是我們要能夠安住自己的內心,這個是很重要。
 
好,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上一篇:黃夏年教授:惟賢法師與可祥法師的忘年交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