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黃夏年教授:現代中國佛教界最早的出版物-《覺社叢書》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現代中國佛教界最早的出版物-《覺社叢書》
黃夏年
一九一八年夏,蔣雨巖、陳元白、黃葆蒼(即大慈法師)等在普陀聽太虛講佛學之後,邀至上海組織研究及宣傳佛學團體,以自覺覺他為義,名為覺社。各地社員各務其真修實證,或掩室專修,或誓期親證,或參學於禅林,或深入於經藏,或和光同塵而宏攝受,或精勤盡瘁而事開建,或隨順逆緣而應機施法,或出凡躔而絕跡銷聲,要之、各個獨立向上發展,以踐行覺社社員規約之實而已矣。當時佛教界無一專屬於佛教商榷學理、討論問題之叢刊,為全國研究佛學、宣傳佛法者在精神上團結,聯合融會通貫之機關,覺社創辦了佛教刊物《覺社叢書》。 《覺社叢書》的主編是太虛。上海覺社出版,中華書局印刷所印,並代發行。其宗旨是:“內鑄佛學真義,外融新學思潮,倡導整理僧制,軌正謬說邪論,護持大教,鼓吹僧學,以期建立人間佛教,覺導群倫。”任務是“以為傳布佛教之先聲,兼為宇內研究佛學者之商榷機關也。”主要內容有宗論、釋義、評議、小說、文辭、詩歌、答問、錄事、雅言等。該叢書創刊後,最先刊行的是太虛所著的《道學論衡》及《楞嚴》、《攝論》等書。旋於十月出版覺書即《覺社叢書》第一期,太虛撰寫的《宣言》,可視為是太虛領導十七年來佛教運動出發點之一。此外,覺書叢書社還出版有覺社叢書選本。該刊比較開放,儒釋道幾家皆可議論,反映出時代的思潮,例如太虛的《整理僧伽制度論》即發表在該刊上。他在此文中指出:中國佛教到了近代,依然承襲叢林古制,僧眾熱衷於趕經忏、超度亡靈,品質低劣,思想僵化。那些護法的居士們,除了造廟修塔、求感應、祈保佑外,沒有什麼作為。這樣老態龍鐘的佛教,怎能立足於現代社會?太虛有鑒於此,提倡革新。其中最突出的是主張政教分立,由僧伽建立自己統一的僧團。此文在社會上影響很大,日本學者還將此文譯成日文出版。《覺社叢書》出版至一九一九年冬第五期時,讀者來函請改為旬刊、月刊的紛紛不已,適時大慈法師在杭州購得西湖南山淨梵院,潛修於西子湖畔,太虛亦有住息一年的打算,於是大家建議該改覺社季刊為月刊,定名為《海潮音》。一九一九年十月,《覺社叢書》出至第五期停刊。一九二○年一月,改名為《海潮音》月刊,延續至今。上海覺社亦困乏人主持,遂最終廢除。 為了保存民國佛教的史料,為學者研究提供資料,《覺社叢書》已經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匯編》中,不久將由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
|
|
|
|
|
|
上一篇:濟群法師:三士道修學概要
下一篇:濟群法師:《道次第》修學的目標和重點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