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歐陽竟無居士:悲憤而後有學--歐陽竟無文集 第八編《人物行狀》楊仁山居士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楊仁山居士傳
  清末,楊仁山居士講究竟學、深佛法,於佛法中有十大功德:一者、學問之規模弘擴;二者、創刻書本全藏;三者、搜集古德逸書;四者、為雕塑學畫刻佛像;五者、提倡辦僧學校;六者、提倡弘法於印度;七者、創居士道場;八者、捨女為尼,孫女、外甥女獨身不嫁;九者、捨金陵刻經處於十方;十者、捨科學伎藝之能,而全力於佛事,菩薩於五明求,豈不然哉!
  此土思想,涵蓋渾融,善而用之,登峰造極,故曰中土多大乘根器;其不善用,則凌駕颟顸,毫厘千裡,亦足傷慧命之源。北魏菩提流支重譯《楞伽》,大異宋譯,譯籍雖多,岐義屢見,於是《起信論》出,獨幟法壇,支離儱侗之害,千有余年,至今不熄。蓋《起信》之謬,在立真如門,而不立證智門,違二轉依。《般若》說:與生滅合者為菩提,不與生滅合者為涅槃;而《起信》說:不生不滅與生滅合者為阿梨耶識。《瑜伽》:熏習是識用邊事,非寂滅邊事;而《起信》說:無明、真如互相熏習。賢首、天台欲成法界一乘之勳,而義根《起信》,反竊據於外魔,蓋體性智用,樊亂淆然。烏乎!正法乘教何分,而教網設阱,都談一乘,胡薄涅槃,天台過也。不明增上一皆合相,圓頓奚殊,襲四而五,賢首過也。奘師西返,《瑜伽》、《唯識》日麗中天,一切霾陰蕩滌殆盡,誠勝緣哉!有規矩准繩,而方圓平直不可勝用,法界一乘建立,自無殒越之殊。獨惜後人以唯識不判五法,圓頓甘讓《華嚴》,而一隅自守。職其法義,精審有余,論其法門,實廣大不足耳。
  仁山居士,學賢首遵《起信論》,刻賢首《起信論義記》及《釋摩诃衍論》,而集志福等注以作疏。博求日、韓,得賢首十疏之六,與藏內十余卷,都二十種,匯而刊之曰《賢首法集》,刻《玄文本論》,而詳論五位以籠罩一切法門。然其《與桂伯華書》曰:研究因明、唯識期必徹底,為學者楷模,俾不颟顸儱侗,走入外道而不自覺。明末諸老,仗《宗鏡錄》研唯識,以故《相宗八要》諸多錯謬,居士得《唯識述記》而刊之,然後圭臬不遺,奘、基之研討有路。刻《門論》、《百論》等,然後中觀之學有籍,而三論之宗復明。嘗示修禅,曰離心意識參,曰守當前一念,曰《中峰廣錄》善,然後禅有徹悟之機,而宗門可入。與日人論十念往生,而必發菩提心,然後淨土之宗踐實。唯居土之規模弘廣,故門下多材:譚嗣同善華嚴,桂柏華善密宗,黎端甫善三論,而唯識法相之學有章太炎、孫少侯、梅撷芸、李證剛、蒯若木、歐陽漸等,亦雲夥矣。然其臨寂遺囑,一切法事乃付托於唯識學之歐陽漸,是亦可以見居士心欤!
  居士喜寄書,有老尼贈以《金剛》,發逆亂甫定,於皖肆得《起信》、《維摩》、《楞嚴》,循環研索,大暢厥心。因而遍覓經論,又卒不一獲,於是發憤而起,與王梅叔、魏剛己、曹鏡初等謀刻大藏全經。獨江都鄭學川最切至,厥後出家名妙空,創江北刻經處於揚州磚橋雞園,而居士創金陵刻經處於南京。居士在英牛津時,與倭人南條文雄善,後仗其力由海外得古德逸書三百種,抉其最善者刻之。而倭印《續藏》,居士亦供給多種。然以為《續藏》蕪雜,應區別必刊、可刊、不刊三類而重刻之也。
  居士嘗謂,刻經事須設居士道場,朝夕丹鉛,感發興致,然後有繼以漸而長。昔年同志共舉刻事,乍成即歇者為多,雖磚橋刻經不少,而人亡業敗,以故設立學會於金陵刻經處,日事講論不息。今以避難移川,而刻事猶未衰歇者,由是而來也。
  居士謂比丘無常識,不通文,須辦學校。當時金陵南郊、揚州、常州,皆設僧學,而金陵刻經處辦祗桓精捨,僧十一人,居士一人,以梵文為課,以傳教印度為的,逾年解散。因詢居士何因歇廢,居士以無學生答。意以奘師未游印時,《婆沙》諸籍精熟無倫,今欲印游,須研解固有學義,而後法施資糧不匮。今時印通,若談游印,非仍居士之說無當耳。
  居士於事純任自然,每有水到渠成之妙。嘗謂漸曰:牛應貞女夢中讀《左傳》全部,以志不遂而夭折,此父母不善處之之過也。故於女圓音任其出家,於孫女輩聽其獨體。辛亥八月十七開護刻經處會,居士問幾鐘,而曰:吾刻事實落,吾可以去。即右脅而逝,蓋自然如此,生死亦自由矣。
  居士於事又復能捨。金陵刻經處經營五十年,刻經三千卷,房室數十間,悉舉而公諸十方,以分家筆據為據。此猶物質,而精神亦捨。居士聰慧娴科學,從曾惠敏赴英、法,又復從劉芝田赴倫敦,廣有制造,悉售於湘時務學校,而以其資創金陵刻經處。居士善工程,李鴻章函聘不往,曾國藩密保不就。志在雕塑,先事繪畫,成《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圖》、《靈山法會圖》,布列數十人無間隙,雕刻則極其精微,而又一本造像度量,使人觀想不誤。
  居士名文會,字仁山,石埭人。父樸庵,成進士,官部曹。居士二十七失怙,家貧世亂,跣足荷槍從戎,百煉險阻以成器,而一趣於佛事,年七十五而卒。著有《等不等觀集》若干卷,《玄文本論略注》四卷,《佛教初學課本》一卷、注一卷,《十宗略說》一卷,《觀無量壽略論》一卷,《闡教編》一卷,《陰符》、《道德》、《南華》、《沖虛》四經《發隱》四卷,《論》、《孟》、《發隱》二卷。子自新、自超、福嚴,孫庭芬、桂芬、穎芬、智生、緣生、雨生、祥生,曾孫時逢、時中。塔於金陵刻經處,遵居士囑,經版所在,靈柩所在也。
  贊曰:居士有言,末法有七千余年,初分時經論不昌,安能延此長久?居士初生,母夢古剎有巨甕,啟笠則一朵蓮華,殆天生居士昌大教於初分時耶!元明來,書則有缺,伣伣伈伈以迄清末,居士出而宗風暢。嗚呼!豈偶然哉!
  (1942年5月25日)
  (選自《內學雜著》下,《歐陽竟無先生內外學》第十二冊)
 
   
 

上一篇:妙蓮法師:護國護仁 三、護國治標護仁本
下一篇:妙蓮法師:護國護仁 四、奉行佛道護民心淨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