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惟覺法師:自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自在(一)

自在禅,

認為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

其實這不是真正的自在,

而是放縱自己的意念、行為。

 

「自在」意義的認識與界定,在目前的社會是很需要的。對於自在、自由、民主的認知,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思想和行為就容易產生偏差。譬如,為了自己的自由而妨礙他人的自由,就不是真正的自由;表面上談民主,但是所作所為,卻都不符合真正民主的精神,就不是真正的民主。

佛法講「自在」,如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是因「觀」而得自在,所以,希望得自在就須下一番功夫。現在有許多知見不正的人,講自在禅,認為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其實這不是真正的自在,而是放縱自己的意念、行為,由於放縱而造種種的惡業,產生種種邪見因而墮落,若犯了國法,還要坐牢,將來也會墮入三塗惡道,如此不但未來不得自在,現在也不得自在。這種自在就成了放縱,放縱身、口、意,必定招致種種罪業。

自在(二)

行、住、坐、臥要具足四威儀。

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

則行、住、坐、臥都能自在,

這種自在才是真自在。

當學生要遵守校規,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有些學生卻認為是一種束縛,覺得很不自在。其實,規矩與適當的約束,能夠改變很多壞的習氣,使生活有規律,幫助身心達到真正的自在。所以,對「自在」應有正確的觀念。

常聽到一種邪知邪見的說法:認為修行要不受拘束,不須持戒、靜坐,甚至誤解六祖壇經裡「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禅。」的法義,認為不用持戒就是自在,以為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這就是自在,其實不然,這是放縱自己的身心、行為,是不正確的,徒增無明煩惱。應該要先想想,自己的心是不是如佛一般平直了?若是,才不須持戒、參禅,還未達此境界,就一定要持戒、參禅。

佛法講:行、住、坐、臥要具足四威儀。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四威儀具足,涵養良好的習慣,則行、住、坐、臥都能自在,這種自在才是真自在。

自在(三)

希望得到自在,就要善調身、心。

第一、身要放松、自在,但不得放逸。

第二、心要自在、輕松,要保持寧靜、專注,

如此就能得自在。

希望得到自在,就要善調身、心。第一、身要放松、自在,但不得放逸。第二、心要自在、輕松,要保持寧靜、專注,如此就能得自在。若是行、住、坐、臥,任何時刻都患得患失,起很多妄想,不但得不到自在,反而還造種種惡業。

邪知邪見的人,認為身心可以隨便,生活也可以放逸,以為這才是自在。其實佛法開示成佛、成菩薩的道理,也是以人為根本,要從建立完整的人格開始;如果生活放逸懈怠,人格都不完整,更遑論成聖、成佛。

譬如有些學生講自由、平等,就認為老師不能責備學生,老師若責備學生,就好象犯了法一般,成為眾矢之的,這就是對自在的真義有所誤解。其實老師的責備,是基於慈悲的關愛,是為了幫助學生進步,應該感恩才是。從這個角度思惟,才不會將自在、平等的意義誤解了。

自在(四)

何謂聖人的自在?

身口意三業清淨,才是真正的自在。

對自在的態度中,有一種愚人的自在,不知道人生的真理,只知吃喝玩樂,沉醉於酒色財氣中,認為人生就是要享受,要自在,完全為自己著想,不會關照他人,這就是愚癡的人所講的自在。

另一種人認為的自在是「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自己要吃就吃,要喝就喝,生活就是要享受,不須要照顧、關心別人,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也,一點善事都不願意做,可是對於聲色犬馬之事,卻一擲千金,處處奢侈,講究享受,以為這就是自在;其實這是一種放任、自私的行為,不是真正的自在。

真正的自在是聖人的自在,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四種聖人,都可以得到自在。何謂聖人的自在?第一、心要得自在,第二、口要得自在,第三、身要得自在。身口意三業清淨,才是真正的自在。

自在(五)

何謂自在的心?

即這念心能夠作主,

要想就想,不想就不想,

要睡就睡,不睡就不睡,

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如此才是作主、自在的心。

何謂自在的心?即這念心能夠作主,要想就想,不想就不想,要做就做,不做就不做,要睡就睡,不睡就不睡,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如此才是作主、自在的心。但是一般人的心大多作不了主,譬如,靜坐時,感覺很無聊、空虛,不然就是妄想不停,想過去、現在、未來,念念遷流;這念心始終不得自在。又如,看到喜歡吃的東西,就垂涎三尺,暴飲暴食,這就不是自在了。遇到逆境即心生煩惱,也是不得自在。

這念心要達到怎樣的程度,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能達到六根清淨方是真正的自在。譬如眼睛看到好的東西會起貪著,接著馬上想占有,得不到,就去偷、去搶,這就是眼睛不能得自在。又如看到漂亮的小姐,就想多看幾眼,這也是眼睛不能得自在。

佛菩薩的自在是要看就看,不看就不看,心不染塵,不隨境轉,是真正的自在。

自在(六)

佛法講的自在,

不是邪人的自在,不是愚人的自在,

而是菩薩的自在--

身、口、意三業自在。

佛菩薩的自在是心不染塵,不隨境轉,是真正的自在。

譬如遇順境不起貪著,遇逆境不生煩惱。利益眾生之事當仁不讓,有害於他人之事,絕對不做。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水滴雖小漸盈大器,故心要能做主,方可得自在,若不能作主,就易為外境所轉,始終不得自在。

若能六根清淨、心不染塵,像一面鏡子、一潭止水般,色身也會因而得到清涼、舒適,行、住、坐、臥,皆能自在安樂。

這念心風平浪靜,智慧就現前,則做任何事情,皆能清楚、明白,知道那些事情該做,那些事情不該做。反之,若無智慧,不該做的事去做,就造了惡業,甚至犯法,感召牢獄之災,不得自在,此時則悔之已晚。

故知佛法講的自在,不是邪人的自在,不是愚人的自在,而是菩薩的自在-身、口、意三業自在。

自在(七)

貪、瞋、癡、慢、疑等惡念,

不用教示,卻自然就會生起,

此即是過去的習性,

也因此心不能得自在。

所謂菩薩,就是心要得自在,身、口皆要得自在,心存善法、善念,絕不起惡念,如此就能得自在。眾生就不若菩薩般自在;開示眾生善念相繼,似乎不容易做到,但貪、瞋、癡、慢、疑等惡念,不用教示,卻自然就會生起,此即是過去的習性,也因此心不能得自在。

應時刻反觀這念心,是不是能得自在?是邪惡的心?愚人的心?庸人的心或聖人的心?聖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就是時刻起善念,絕對不起惡念;起善念即感應光明,起惡念則感召黑暗,所謂心勞日瘁,妄想太多,患得患失,就會感覺身心很疲倦,就沒有辦法得自在。

善念相繼是自在的開始,進一步要達到聖者的自在,即無念、無相、無住,不想過去、不想現在、未來,當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主的這念心存在,這就是清淨心,即佛法講的菩提心,究竟圓滿的清淨智慧。

自在(八)

無念,

不是任何念頭都沒有,

而是沒有妄想,

且清楚明白、作主的心要存在。

希望心得自在,第一步要不起惡念,只起善念,心中一片光明,身心愉快、歡喜。進一步要慢慢提升,起善念後,善念也不執著,最後歸於無念,這就是佛、菩薩的境界了。無念,不是任何念頭都沒有,而是沒有妄想,且清楚明白、作主的心要存在。

無念的心是真正究竟的自在,有如一潭止水、一面明亮寶鏡。若起惡念,如是非、得失、恩怨、名利、財色、貪、瞋、癡、慢、疑、邪見等,種種的無明煩惱,寶鏡就蒙塵了。要將塵垢擦掉,這面寶鏡才能照天照地,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

自在的心如一潭止水,沒有波浪。但一般人被外面的境界風一吹,心就起波浪,不得自在。蘇東坡先生曾說,人生遭遇的境界,譬如八種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若遇此八風,都能不起波浪、如如不動,就是如止水般自在的心。

自在(九)

契入禅定,

則身沒有掛礙,

沒有病苦、老苦、死苦,

離開種種的痛苦,

這念心清清淨淨,才真正是得自在。

身、口、意三業自在,才是真正的自在。

口業自在,即時常贊歎他人,不要惡意毀謗別人。現在一般人不但不贊歎別人,反而贊歎自己、毀謗別人,如此,口就造惡業了。佛經雲,不惡口、不兩舌、不绮語、不妄語。要口業清淨,就須做到沒有這種四過失,才能真正得自在。口離開這四種過失,講的話別人就會相信,持咒、念佛也才有感應。

其次,身體要得自在,即身業要清淨。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YIN。身根清淨,進一步要修習禅定,靜中熏修、養成,動中磨練,動、靜都能得自在,禅宗祖師雲,挑柴運米都是神通妙用。契入禅定,則身沒有掛礙、沒有病苦、老苦、死苦,離開種種的痛苦,這念心清清淨淨,才真正是得自在。

自在(十)

若心能作主,

即使經過一天的工作,

眼、耳、鼻、舌、身、意,都在疲勞當中,

一打坐,禅定現前,

身、心得到真正的歇息,

一天疲勞則可頓時消盡。

一般人,身體不安定,心也不安定,就是因為作不了主,即不得自在,所以要用功修行。首先要修清淨行,身、口、意三業清淨。第二、心要作主。清淨、作主,這要在平常日時生活中養成。

意清淨、口清淨、身清淨,動靜閒忙都可以修,經過一番熏修、反照、檢討、反省,心就能得自在,身、口也能得自在,這是初步得到自在,進一步還要保任,動得自在,靜也得自在。若心能作主,即使經過一天的工作,眼、耳、鼻、舌、身、意,都在疲勞當中,一打坐,禅定現前,身、心得到真正的歇息,一天疲勞則可頓時消盡。

若能於日常生活中,保持動、靜皆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在那裡,心就在那裡,清淨心現前了,心便得自在。

作主的心始終存在,即是真正的自在。

自在(十一)

心像電台、電波一樣,

一個念頭就是一個頻道。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起善念,

進一步更要無念、無相、無住,

心像一面鏡子、一潭止水一般,

就可以消業、轉業,就可以得自在。

心像電台、電波一樣,一個念頭就是一個頻道。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起善念,進一步更要無念。無念、無相、無住,心像一面鏡子、一潭止水一般,就可以消業、轉業,就可以得自在。

要做到自在,必須下一番功夫,否則,心不容易得到自在,便有煩惱、妄想、無聊,這些心理現前,就不能得自在。

佛的心是無念、無住。但是一般人,誤以為無念、無想,就像石頭、木頭一樣,便失去了作用。其實,真正達到無念、無想,是指這念心不起心、不動念、不攀緣,不想現在、不想過去;當前這念覺心,了了分明,就是古德所說:清明在躬。這念清清明明的心,時時刻刻存在。這種境界現前,就是大自在!

經常熏習、照顧這念心,自在的境界時時刻刻都會現前,動、靜、順境、逆境、白天、晚上如此,一年、十年都是如此,便沒有生死可了、自在解脫。

自在(十二)

能夠持守五戒,

即具足五常的涵養;

個人、家庭、社會、乃至國家,

可因此而富強安樂。

希望得自在,要從日常生活中努力。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若要建築很高的樓層,地基一定要扎得很穩固。做人的根本就如地基,根本穩固了,人格才得以日趣完整。

在佛法來講,做人的根本,第一要三皈,三皈就是以佛為師,以法為師,以僧為師。就如讀書或在世間學藝,先要拜師,免得走遠路、走錯路。所以先要受三皈。受了三皈後,其次要受五戒:謹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戒律。五戒持守清淨,則人格必定健全,福報自然增長,將來做任何事情皆可無往不利。

五戒就如同儒家所說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五常是維持家庭、社會、國家秩序的倫理道德規范。

能夠持守五戒,即具足五常的涵養;個人、家庭、社會、乃至國家,可因此而富強安樂。

 

 

上一篇:王雷泉教授:“煩惱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壇經》為中心(上)
下一篇:王雷泉教授:“煩惱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壇經》為中心(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