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其它:簡述中國佛教的涅槃思想(方立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簡述中國佛教的涅槃思想
方立天
閩南佛學

  涅槃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解脫,即超越煩惱、生死的境界,為印度佛教修持實踐的終極目的。印度佛教的涅槃學說傳入中國以後,在中國傳統思想的強大制約和影響下,其側重點和內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漢魏晉時代,中國佛教學者是側重以傳統觀念去比附、闡揚涅槃概念的;南北朝時代則轉向涅槃學說與心性論的結合;到了隋唐時代,又大力闡揚涅槃佛性——自性的學說。論述中國佛教涅槃思想的演變,有助於從一個側面了解佛教思想中國化的歷程。
  一  漢魏晉時代的涅槃思想
  印度佛教涅槃思想傳入中國後,漢魏佛教學者一般是以黃老的“無為”觀念去比附涅槃思想的;東晉時,南方的慧遠以神不滅觀念去闡釋,北方的僧肇則用般若中觀學說來解說,從而構成了對涅槃學說的多元诠釋。
  漢以來,道家的黃老“無為”思想極為盛行,影響所及,東漢的佛經漢譯創始人安世高就以“無為”譯涅果;他譯的《陰持入經》卷下雲:“欲度世,是為尚有余無為未度;已無為竟,命已竟畢,便為苦盡,令後無苦。”(一)“尚有余無為未度”即有余涅槃,意思說,因有肉身存在,涅槃還不完全徹底,仍需要“度世”。“已無為”即無余涅槃,說肉體滅盡,沒有生死,也就徹底消除痛苦了。牟子《理惑論》第一章也以“無為”指涅槃。直至東晉時代,郗超在《奉法要》中還說:“泥洹者,漢日無為,亦曰滅度。”(二)袁宏在《後漢記》中說:“沙門者,漢言息心,蓋息意去欲而欲歸於無為也。”他也把無為視為僧人的理想人生目標。道家所講的無為是順其自然的意思,與佛教涅槃的涵義並不相同。佛教學者以無為來理解、比附涅槃,就為涅槃學說塗上了一層濃重的道家思想色彩。
  東晉時,南方佛教領袖慧遠法師在出家前就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思想素養,傳統的神靈不滅觀直接影響了他對涅槃的獨特理解。《高僧傳》第六卷《釋慧遠傳)載:“先是,中土未有泥洹常住之說,但言壽命長遠而已。遠乃歎曰:‘佛足至極則無變,無變之理,豈有窮耶?’因著《法性論》日:‘至極以不變為性,得性以體極為宗。’”(三)“至極”之“極”即涅槃;“性”即法性、本性;“宗”即究極本原。這就是說,涅槃以不變為本性,而要得到這種不變的本性,又必須以體證終極為本原,也就是要“反本求宗”。慧遠在《沙門不敬王者論求宗不順化》中說:“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塵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則生可滅;不以生累其神,則神可冥。冥神絕境,故謂之泥洹。”(四)這是說,返歸經極本原者,不以生命牽累自己的精神,超脫世間束縛者,不以愛憎的情感牽累自己的生命。如此,不僅形體生命可以消滅,而且精神活動也可以停止,這樣就處於一種冥然無形的不可知的超然狀態(冥神)。對外界無所愛憎、無境可對(絕境)的超越境界也就是最高的涅槃境界。慧遠對佛家視為終極的涅槃理解作生滅神冥、形盡神存的境界;這和印度早期佛教以.灰身滅智、永滅生死為涅槃是頗異旨趣的。東晉時僧肇的《肇論》中收有《涅槃無名論》.—文,有的學者懷疑它不是僧肇所作,迄今仍無定論。《涅槃無名論》雲:“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後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雲涅槃,音正也。……秦言無為,,亦名滅度。無為者,取乎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五)此論以無生死、潛神玄默與虛空合德為涅槃,認為涅槃既無生死,寂寥虛曠,就絕非名言所能表述,是無名相的,謂之“涅槃無名”。值得注意的是,《高僧傳·釋僧肇傳,中洋引了《涅槃無名論》的“開宗第一”,而僧肇的《注維摩诘經》中有關涅槃思想也與《涅槃無名論》頗有相似之處,而且對後來影響很大。由此可以說,《涅槃無名論》即使不是僧肇所作,也含有他的思想觀點。
  僧肇運用佛教的不二法門來解釋涅槃,他說:“縛然;生死之別名,解滅,涅槃之異稱。”(六)“縛”即煩惱,“解滅”即滅除煩惱而解脫。這是說,煩惱即生死的別名,而煩惱的解脫就是涅槃。又說:“斷YIN怒癡,聲聞也;YIN怒癡俱,凡夫也;大士觀YIN怒癡即是涅槃,故不斷不俱。”(七)“大士”印菩薩的通稱。這是說,聲聞乘已斷除貪事、瞋恕與愚癡,凡夫還有執迷;而菩薩既悟緣起性空的真理,又達到了即有即空的境界。在僧肇看來,YIN怒癡就是涅槃,涅槃並非是脫離煩惱所取得的境界,涅槃與煩惱是不即不離、不斷不俱的關系。僧肇還說:“因背涅槃,故名吾我,已捨吾我,故名涅槃。”(八)意思說是,眾生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本無自我實體,然眾生違背涅槃,妄執為我;若捨離妄執,即是涅槃。總之,僧肇認為,涅槃廄是不離煩惱、不離生死、不離自我的境界,又是消除煩惱、解脫生死、捨棄自我的境界。《涅槃無名論》中也有一段相同的論述:“《淨名)日:‘不離煩惱而得涅槃。’《天女》日:‘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然則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即真即有、無齊觀,齊觀即彼、己莫二。所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同我即非復有無,異我則乖於會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間矣。……然則法無有無之相,聖無有無之知。聖無有無之知,則無心於內;法無有無之相,則無數於外。於外無數,於內無心,彼此寂滅,物我冥一,泊爾無朕,乃曰涅槃。”(九)這是說,要不離煩惱、不離魔界去得涅槃而入佛界,而其間的關鍵就在於妙悟佛教之玄理。妙悟就是要即真,即真就是要在主體內心世界裡消除外在世界的有無界限,並由“有無齊觀”進而泯滅主客體的對立,達到“彼己莫二,,的境界,這也就是“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的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同我”;即同於主體自我心靈的妙悟而不能“異我”,不能與這種自我妙悟相異,從而突出強調了主體的賓想與觀照作用,以求主體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我與天地萬物合一,萬物就沒有有無的差別相狀,聖者也就沒有有無的分別知見,這樣主客合一,內外皆無,彼此寂滅,也就進入了涅槃的境界。
  僧肇還進一步從普度眾生的角度強調證得涅槃佛果後還應不住涅槃,他說,“觀無常不厭離者,菩薩也“(一零),菩薩“不厭生死,不樂涅槃”(一一),“大士觀生死同涅槃,故能不捨”(一二)。僧肇認為,菩薩既看到了世間事物的生滅變化,而又不厭生惡死,視生死與涅槃不一不異,能自覺地不耽樂於涅槃。僧肇還強調了菩薩不捨生死也不為污行、住於涅槃而永不滅度,“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污;欲言住涅槃,而復不滅度。足以處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涅槃。”(一三)由此看來,僧肇足以捨離斷常、生死之見的中道立場來展開其涅槃思想的。在他看來,大乘行者雖生死流轉,然不受煩惱污染,雖已證得涅槃,然不為安樂所縛。入於涅槃,又不斷生死,“非在生死,非住涅槃”,不捨生死,不住涅槃,不落兩邊,合乎中道.正是在這種生死與涅槃不異的思想影響下,中國佛教才特別重視生命的淨化,提倡在不捨雜染的情況下不斷生死、轉染為淨、轉迷為悟。
  二  南北朝的涅槃師說
  涅槃師是研習、弘傳《大般涅槃經》的佛教學者。東晉的法顯在建康(今南京)譯出《大般涅槃經》的初分,在此前後,縣無谶在北涼又相繼譯出同經的初、中、後三分並傳播到南方。由於該經的前後說法不一而造成佛教學者對經文的理解產生分歧,以至各種見解脫穎而出,形成了涅槃說空前繁榮的局面。
  在涅槃諸師中,最富理論造詣而思想影響也最大的,當首推被尊為“涅槃聖”的竺道生。竺道生把般若學和涅槃學結合起來,著重闡發涅槃佛性說,開創了佛教的一代新風,深刻地影響了後來佛教思想發展的軌跡。從究極境界的內容來說,道生涅槃說的主要內容有涅槃與生死不二和得性便是涅槃這兩點。
  (一)涅槃生死不二。在道生看來,涅槃是本性之學,佛性是一切眾生先天具有的本性。基於這一點,他認為,眾生與佛、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雖然有所不同,但其區別只在眾生是否見性:眾生不見佛性,則涅槃為生死,菩提為煩惱,眾生見佛性,則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從眾生具有本性這層意義上說,涅槃與生死本無二致。道生在《注維摩诘經》中說:“夫大乘之悟,本不近捨生死遠更求之也”(一四),“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一五)。他在《妙法蓮華經疏》中也說;“一切眾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一六)這都是強調,對眾生宋說,涅槃佛性就是眾生的本性,眾生不應捨離生死而另求解脫;一切眾生都是佛,也都是涅槃。
  (二)得性便是涅槃。佛性是眾生的本性,眾生若返本得性,就是涅槃。道生說,“苟能涉求,便返迷歸極,歸極得本”(一七),“涅槃惑滅,得本稱性”(一八)這裡說的“歸極”就是去迷除惑、悟見本性。“歸極”即“得本”,“得本”也就是得見本性,顯現佛性。“成佛得大涅槃,是佛性也。”(一九)佛性的顯現就是成佛,就是得大涅槃。道生還強調得涅槃又不執著於涅槃,他說:“既觀理得性,便應縛盡泥洹,若必以泥洹為貴而欲取之,即復為泥洹所縛。若不斷煩惱即是入泥洹者,是則不見泥洹異於煩惱,則無縛矣。”(二零)這是運用般若學之中觀論來論述涅槃與煩惱的不一不異,認為若以涅槃為貴而刻意追求之,便是把涅槃與煩惱視為對立而為涅槃所縛,從而將導致新的煩惱,只有視涅槃與煩惱互不相異、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才是真正入於涅槃境界。道生作為鸠摩羅什的弟子,他和同窗僧肇同樣具有般若中道思想,同樣強調涅槃與生死不異,也同樣對爾後之中國佛教思想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此外,北朝名佾道安曾作《二教論)十二篇(二一),其引山異涅槃》篇比較了成仙和涅槃的不同,認為道教所講的神仙只是延長壽命,並不能真正使人長生不老,而佛教所說的涅槃則是永恆長住的境界,決非仙化所能比擬。
  三  隋唐佛教宗派的涅槃論
  隋唐時代,由於天台宗、三論宗等也兼講《涅槃經),且影響日見擴大,最終導致了涅槃,師說的漸趨衰微。隋唐佛教諸宗都重視闡發涅槃佛性說,極大地推動了佛性思想的發展。就涅槃境界之理論來說,各宗中最富理論創造、最具典型意義的,是天台宗的論說。
  天台宗重視闡說“諸法實相論”,認為一切事物的當體即是實相,而實相具有各種不同層面的意義。就其寂滅的意義來說,也就是涅槃。此宗學者喜用三分法宋闡述與實相論有關的各種理論,他們以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來說明《涅槃經》的涅槃思想。智額的《金光明經玄義)和灌頂的《大般涅槃經玄義)都以不生不滅宋論涅槃,並強調大涅槃具有法身、般若、解脫三種德相。法身指真如之理,般若指覺悟之智,解脫即脫離煩惱之謂。.這三德是非三非一、非縱非橫,具有無限性。由此又可配以三菩提、三佛性、三寶、三道、三識、三般若、三大乘、三身、三涅槃。智額說;“三德不生不滅即是三涅槃。”(二二)他還進一步說:“雲何涅槃?性淨、圓淨、方便淨,是為三。
  不生不滅,名涅槃。諸法實相,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淨涅槃;修因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淨涅槃;寂而常照,機感即生,此生非生,緣謝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淨涅槃。當知此三涅槃,不生不滅即是常,常故名樂,樂故名我,我故名淨。涅槃即常樂我淨,即是三德可尊可重放。”(二三)這就’是說,不生不滅就是常住,就是涅槃,一切事物生滅無常,而一切事物的實相(或本性)是不生不滅的,是常住的,這種不生不滅就是涅槃狀態。與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相應,涅槃也有三種,所謂性淨涅槃、圓淨涅槃和方便淨涅槃。性淨涅槃是指一切事物的實相(本性、本體)是不可染、不可淨、不生不滅的,此實相即本性清淨涅槃,這相當於真如理體,相當於三德和三身中的法身。智慧極致是圓,妄惑滅盡是淨。眾生經過努力修持,達到妄惑不生、智慧不滅此惑不生、智不滅即為圓淨涅槃。這相當於三德中的般若,也相當於三身中的報身。方便淨涅槃,謂以契理之智寂靜地觀照眾生的不同情況(群機),眾生感應後,佛則隨機示現假身,以度眾生.此生非生,機緣既盡,應化之身即滅,而此滅又非滅,如此不生不滅為方便淨涅槃。這相當於三德中的解脫、三身中的應身。天台宗的三種涅槃說從體(理)、相(智)、用(應化)三個方面揭示了涅槃的類別與層次,是對涅果學理論的重大發展。
  天台宗人還批評地論師和攝論師的性淨涅槃和方便淨涅槃(相當於天台宗的圓淨涅槃說).認為這兩種涅槃說是不完整的,若以為性淨、圓淨、方便淨三種涅槃互不相關,也是不全面的。
  此外,其他宗派也都論及了涅槃說。如華嚴宗法藏、澄觀,他們著重以“圓寂”宋界定涅槃,並以功德具備稱“圓”,以煩惱斷盡名“寂”。再如禅宗,其最重視自心的解脫,反對在自心之外另求清淨境界。慧能說:“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二四)認為菩提生子煩惱,眾生與佛的區別在於迷悟的一念之差。也就是說,涅槃是從煩惱、迷妄中脫卻出來的內在自由境界。黃檗希運禅師在《傳法心要》中說:“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宋,安然端坐,任運不拘,方名解脫。”(二五)這裡的解脫也就是涅槃。意思是說,真心本性能超越一切時空而保持自身的絕對不變,又能隨緣任運、自由自在,是為解脫,即涅槃境界。也就是說,涅槃實際上是心性本淨的狀態.從這種涅槃理念出發,臨濟義玄說:“道流,取山僧見處,坐斷報化佛頭。十地滿心,猶如客作兒,等妙二覺,擔枷鎖漢;羅漢辟支,猶如廁穢,菩提涅槃,如系驢撅。”(二六)在這一段呵祖罵佛的話語中,義玄把涅果喻為栓驢的木樁,意在否定執著。他指斥超越眾生的涅槃:境界是束縛自心的桎梏,強調自心就是涅槃。
  隋唐以後,中國佛教學者對涅槃說再無新的創造,一般都以常、樂、我、淨四德論涅槃。迨至近代,還有人以涅槃四德去描述未來的大同世界,從而也反映出涅槃學說對後人設計理想社會的思想影響之深。
  由上可見,中國佛教先是以中國哲學術語去比附涅槃,後以中國傳統的從現實中求理想的思維:方式強調在現實中排除煩惱,並與中國傳統的重視心性修養相協調,倡說得性便是涅槃,最終則是高揚自心即是涅果的學說而把涅槃歸結為主體的精神自由。


  注釋:   
  (一)《大正藏,第十五卷第一七六頁·
  (二)《弘明集》卷十三(《四部叢刊9影印本)
  (三)《大正藏)第五十卷第三六零頁
  (四)(弘明集》卷五
  (五)《大正藏,第四十五卷第一五七頁(四流也稱四暴流,為煩惱的異稱。四流指欲、見、無明等四類煩惱)    ’
  (六)《注維摩诘經,第八卷(《大正藏)第三十八卷第三九七頁)
  (七)《注維摩诘經,第三卷(《大正藏》第三十八卷第三五零頁)   
  (八)《注維摩诘經9第五卷(《大正藏,第三十八卷第三七七頁)
  (九)《大正藏》第四十五卷第一五九頁(一零)(一一)(一二)《注維摩诘經)第五卷
  (《大正藏)第三十八卷第三七四頁)
  (一三)《注維摩诘經》第五卷(《大正藏,第三十八卷第三八零頁》
  (一四)《注維摩诘経)第七卷(《大正藏)第三十八卷第三九二頁)
  (一五)《注維摩诘經》第四卷(《大正藏)第三十八卷第三六二頁)  
  (一六)(續藏經》第一輯第二編第二十三套第四冊第四零八頁
  (一七)《大般涅槃經集解,第一卷(《大正藏》第三十七卷第三七七頁)
  (一八)《大般涅架經集解)第五十一卷(《大正藏》第三十七卷第五三二頁)
  (一九)《大般涅槃經集解)第五十四卷(《大正藏》第三十七卷第五四七頁)
  (二零)《注維摩诘經》第二卷(《大正藏9第三十八卷第三四五頁)
  (二一)《廣弘明集》卷八 
  (二二)(二三)《金光明經玄義》卷上(《大正藏》第三十九卷第二頁)
  (二四)《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般若品第二》
  (二五)《大正藏》第四十八卷第三.八四頁
  (二六)《鎮州臨濟慧照禅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卷第四九七頁)


 

 

上一篇:惟覺法師:如何跳脫煩惱的束縛?
下一篇:惟覺法師:「打七」與「趙州茶」的意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