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其它:佛學與醫學(陳全忠)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學與醫學
陳全忠
閩南佛學

前言

太虛大師是我國近代佛學泰斗,弟子遍布海內外,著作等身,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對於佛學與醫學也廣為論述,且其間不乏精辟的見解。而佛經中也有不少處討論醫學的問題。因此,將太虛大師(以下簡稱大師)著作論及佛學與醫學的思想加以發揮,闡述其有益於人類身心健康的思想內涵,將會使大師慈悲濟世的精神、繼續為淨化人們身心,減少社會犯罪活動和提高人們防治疾病的思想認識發揮作用。這對促使社會安定團結,增進人類健康長壽,無疑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為便於說明問題,現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論述。

一、      佛學也是廣義醫學

1、提出佛學也是廣義醫學的觀點

大師在論佛學與醫學問題,首先認為“佛學與醫學有相通之點”但覺得“命題所包括極為廣泛”。為了便於論述起見,大師提出佛學也是廣義醫學的觀點說:“表面看來,好像佛學與醫學毫無關系,了不相涉。但如果把醫學的范圍放大了,作廣義的講,佛學也是醫學,就是各種宗教,政治、哲學、法律,都可視作醫學,歸入醫學范圍之內。”以上所引,是大師於抗日戰爭時在四川重慶缙雲山漢藏教理院、對江蘇省醫學院的教授專家演講佛學與醫學的命題時提出的觀點。可見大師是站在佛教的立場,運用佛教的教義和教理一一即佛法,現代名詞稱為佛學,向醫務界的高級知識分子弘揚佛法。如大師說:“佛學上對於宇宙一切,稱之為法,而法又莫不了知於識。"大師面向醫學權威宣講佛法的聲音、正是有力地向世人說明佛教的內涵,並非如一般人所想象的迷信活動;而是與醫學科技人士有著共同的語言,因而也可認為佛學具有醫學內容的真谛。

2、論證佛學也是廣義醫學

①從政治,哲學、宗教、法律論證

大師為了論證“佛學也是廣義醫學”的邏輯性,!先後引用“上醫醫國”和“禮施未然之先,法禁巳然之後”的古代名言哲語加以論述。說明政治、哲學,宗教、法律都具有類似社會醫學的功能。  “上醫醫國”這句古語,是指政治家治國,即古人所謂“良相治國"與“良醫治病”同一道理。其所謂“禮施未然之先”,意味宗教能淨化人心、減少社會犯罪活動、對社會的弊病具有防微杜漸的預防功能。因按這裡所說的“禮施”,是指包括宗教在內.的教育措施。所謂“宗教”兩字,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凡有一定的宗旨教育他人,皆可名之曰宗教。佛教為宗教之一,故佛教之弘法傳教、也是具有教育措施酌含義。而古代之教育措施,統屬於“禮部”主管,故以“禮施”為起句。而所謂“法禁已然之後”一句,是謂法律具有治理社會已發生弊病的功能,有類似治療社會弊病的醫療作用。總之、上述古語皆含有哲學的道理,並扼要地說明政治,  宗教、法律皆具有社會醫學的功能。由此可見大師學識淵博,作廣長舌巧妙地將醫學范圍擴大為廣義醫學,從而使醫學具有兼容並蓄的余地,而把宗教、哲學、政治、法律皆列為廣義醫學范圍,為其論證佛學也是廣義醫學的觀點打開了方便之門,這是大師說法技巧上一大特點,應予首先肯定。

(2)從現代心理學的發展論證

大師還就現代醫學也研究心理學說談到佛學與醫學有密切關系的看法說:"現代醫學也研究‘心理衛生’,促進心理健康,佛學對心裡現象特別注意,特別注重醫療心理病態。雖然佛學五明中原有醫方明一項,可是更著重內明(筆者按:內明是指佛教三藏十二部經所述之法,其中有不少處討論生命科學的奧義);佛經上讚歎我佛世尊為‘無上醫王’,也可見佛學與醫學的關系密切了。”大師還就現代醫學對心理學的研究進展情況作了分析、說明其與佛學對心理分析有互相印證之處說:“心理衛生者曰醫,而佛之得稱大醫王者,則在心理衛生。向者科學之心理學,僅及觀測說明而止,今心理衛生學仍能應用之以改善心理,庶與佛學近矣!”據上所引,可見大師是把現代西醫研究心理學的情況與佛學探討心理學現象相提並論,從而說明了佛學與醫學的關系密切,論證了佛學中有一部分是著重研究心理的醫學。 

  (3)從西醫的生理學論證

大師論佛學與醫學問題,雖有談到“普通的醫學,唯在生理現象”之句,但卻未見有論及佛學中的生理學。鑒於生理學也是西醫一門重要課程,而佛經中對此也有所論及,對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加以補充說明,使佛學中的醫學內容更加豐富多采。故不揣淺陋,把個人學習醫學與佛學有關生理學的心得體會寫下。

按人類生理學是生物科學的一種,它是研究人體在其適應周圍環境過程中活動規律的科學。而佛學中在論及人體的“六識”、“末那識”和“含藏識”的功用,也是著重說明“八識”在適應周圍環境所產生的功能。現為說明問題,扼要用類比的方法、把現代醫學與佛學中有類似生理功能名相引下對照,以明梗概。佛經中所說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有類似現代醫學所稱的周圍神經,例如:眼根——眼及視覺神經,耳根——耳及聽覺神經,鼻根——臭及嗅覺神經,舌根——舌及味覺神經,身根——身及體表感覺神經,意根——中樞神經。此外,尚有“末那識”及“含藏識”,也是參與人體生命生理活動功能的名相,是屬於人體生命活動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可以說佛學中也具有現代醫學所稱的生理學內容。據此而論,可以認識佛學也是廣義醫學。

(4)、引用形象化比喻論證

大師為了進一步說明問題:還引用一個頗為形象化的通常比喻說:  “佛陀如醫師,佛教徒中的菩薩、羅漢、比丘,比丘尼如看護人;佛所說之法如藥品。此謂佛法僧三寶,即醫師、藥品、看護人。名之曰比喻,毋寧謂之為指事。”大師上引的比喻,用於對治人們心理病患來說,確是切中時弊的類比。由此可見佛學具有西醫心理學的內容是顯而易見的。筆者由此聯想到大藏經中論述佛學與醫學的還有《佛治身經》、《佛說醫喻經》,《佛說佛醫經》等。其中《佛說醫喻經》全文雖僅四百余言,但均為提示醫學治病的原則問題,且大部分在目前仍有指導臨床治療的意義。例如佛告比丘說:“汝等當知,如世良醫,知病識藥,有其四種,若具知足者,得名醫王。何等為四?一者識知某病應用某藥;二者知病所起,隨起用藥;三者已生諸病,治令病知出,四者斷除病令後不生,是為四種”。按這段經文的大意是佛陀告訴諸位比丘說,你們應當知道,好像世上的良醫,不但能了解各種病情的來龍去脈,還熟悉各項藥品治病的功能和效果,其中有四種治病原則,如果都能熟悉掌握運用,就可以稱為醫王。那四種原則是什麼呢?第一能掌握辨病論治、對症下藥,第二是能早期采取相應療法,及時治愈疾病,第三是能視病位的淺深,分別采用具有發汗、催吐、瀉下、利尿等功能的藥物,把病邪排除體外,第四是應本著“治病必求於本”的原則,從根本上治愈疾病,使疾病永不復發。以上所說的就是四種治病的要領。我國東漢傑出醫聖張仲景先生在有關治病原則的闡述,也是與佛陀所說的原則相符。例如張仲景先生在《金匮要略、辨水氣病脈證並治篇》說:各類水腫病人,凡是從腰以下腫的,應當用利尿藥治療,如果是從腰以上腫的,則又應當用發汗藥治療。這正如佛陀所說:“乃至身分上下,隨應而出”的治則一樣。,更重要的是佛陀能應現世間,宣說“苦、集、滅、道”四種無上法藥,使眾生斷除煩惱,得到快樂。以上所述,是佛陀在《佛說醫喻經》中把世上良醫治病的四項要領,與佛教對治人心的四種法藥一四聖谛相提比喻。由此可見佛陀不但是對治人心病苦的“無上醫王”,而且在對治人身疾病的醫學也有提綱挈領的論述。據上所述,可認為佛學也是廣義的醫學。

綜上所述,可見大師論述佛學也是廣義醫學的內容,旁征博引,反復說理以推詳。筆者認為其觀點,無疑是正確的。

 

二、佛學對心理病患的認識

1、對心理病因的認識

大師在談到佛學對心理現象特別注意的問題,首先分析佛學上對造成心理病態原因的看法說:“佛學上對宇宙一切,稱之為法,而法又莫不了知於識,所謂‘萬法唯識’。如果知識不足,於萬法不能透徹明了,不能適應恰當,生活上就不免發生種種的煩惱痛苦,造成了心理上的病態,和行為上的罪行,這都是未能明法所引起的錯誤。”所謂“萬法唯識”之意,是指一切事物的情景,只是人們認識。水平所顯見的現象。例如一杯清水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對知識淺薄的人,皆認為清水一杯,但對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會知道水中還有無數細菌。但水中有細菌的講法,是近代科學家借助顯微鏡才發現的。然而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證得水中有無數細菌。這在《比尼日用》有說:“佛觀一水缽,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由此可知,其他事物也可因人們的知識差別,產生不同見解。故非對事物有真知灼見的人,則難免會被事物的現象所迷惑而難以自適,產生各種煩惱的痛苦心理病態,甚至有人在理智不能控制感情之下、引起頭腦發熱干出犯罪行為。但究其原因,正如大師所說的:“這都是未能明法所引起的錯誤。”按佛法所說之法,是客觀存在的規律,是佛陀首先發現它的存在,這好象“地心萬有引力”的規律是客觀存在,而由牛頓首先發現它存在一樣。因此,對“佛法僧三寶”的科學觀作如下酌比喻:佛——發現規律的科學家,法——客觀存在的規律,僧——傳播規律的老師。但這“法”—— 一切事物的規律,卻需要世人能夠真正認識它,才能切實運用它,而享:受其益。

2、佛學對心理病態的分析        

大師接著分析心理病態的分類說:“什麼是心理病態呢?就是煩惱,佛學上的所謂煩惱,包括精神上一切擾害。這種擾害的煩惱,細說起來,有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和戒禁取見等。”大師又在論《佛學之心理衛生》著作中說,“佛學之診察心理疾病也,分析之則癡,執——不正見,貪、慢,瞠、疑為六根煩惱,而忿、恨等二十種隨煩惱。”從上所引,可知大師所說的執——不正見,又稱為惡見,實則為上述的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和戒禁取見等五見的總稱。五見含義如下:身見——妄認身為我。邊見——即斷、常二見——前者認為我死歸於斷滅,後者認為我是恆常不變。邪見——否定因果律。見取見——執上述三種“見”是完全正確的,不容懷疑的。戒禁取見——外道的不合乎客觀規律的修持方法,錯誤地認為逆而動之,才可解脫,證入涅槃。還有貪——貪愛財、色、名、食、睡等五欲。瞋——瞋恚無忍,易起惱怒。癡——愚昧無知,不明事理。慢——輕視別人,傲慢自大。疑——狐疑猜忌,心思不定。以上所述(包括不正見)為六種根本煩惱。煩的含義是擾,惱指擾亂眾生身心,凡是使人們心煩意亂的見思二惑,叫做煩惱。此外,另有忿,恨、惱,覆,诳、谄,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悼舉、失念,不正知、散亂等二十種隨煩惱。在這二十種隨煩惱中尤以貪、瞠、癡三種煩惱所造成的心理病態最為嚴重。綜上所述,可見大師認為“佛學對心理病態特別注意”的觀點,可以說是論據充分、內容豐富。

3、心理病患的危害性

(1)心理病患對社會的危害性

大師在演講中談到心理病患的危害性說:“如果心理病態不能祛除,煩惱妄動繼續增高,小之則害其身,害其家,大之則害於國,害於世界。”這段見解極為精辟,因人們如未能正心修身,則難免受社會不良風氣污染,而誘發財迷心竅,貪得無厭,剛愎自用等心理病態,且往往由於心理病態惡性發作,干出種種犯罪行為,結果情節輕者身陷囹圖,如貪污、盜竊,腐化、打斗之類,重者家破人亡,如殺人搶劫、謀財害命,桃色凶殺之類,更重要者則禍及國家,如反革命暴亂之類,特別嚴重的則禍害遍及世界人類,如歷史上發動世界性侵略戰爭之類。上述心理病患的作案行為雖名目繁多,但如以佛學的觀點歸納之,不外是身業,口業和意業的行為所構成。在這三業之中,尤以意業對身業和口業起發號施令的指揮作用。故佛學上對由意念所發起的貪,瞠、癡三種念頭,稱為“三毒”,以其能毒害人們身心的健康,驅使人們走上社會犯罪而又害及自身發病的緣故。

(2)心理病患對身體的危害性

按照佛學的觀點,認為人們心理病態是受貪、瞠和癡的“三毒”刺激而誘發的。其使人們由此造成對社會危害性已如上節所述。現將“三毒”對人體危害所產生的病例列下,藉以說明佛學也有醫學的內容。   

甲、貪心引起的病症:①胃腸病——人們有因貪圖口福,一時狂飲暴食,而誘發急性胃腸病者不少,有的人甚至因打賭大吃大喝導致胃腸脹裂而喪命者也時有所聞,②病情惡化——有些患者,每因貪食美味而不顧及醫生囑咐忌食的品種,以致病情惡化等等。

乙、瞠恚引起的病症:人們多缺乏鎮定克制的身心修養,故遇事每易起惱怒忿恨而暴發心血管的疾病。如吐血、心肌急性梗塞,腦血管意外(中醫稱中風)等病症,有不少是因惱怒忿恨而誘發的。歷史上有諸葛亮罵死王朗,三氣周瑜的故事,死者皆因忿恚而死亡。這是因人們忿恨惱怒之際,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周圍末梢血管收縮導致血壓急劇升高所致的病症。中醫所稱“怒則氣逆”而致的病症多指此。

丙,愚癡引起的病症:如精神病一俗稱神經病,多因缺乏正知正見,不明事理,而受某種事物的嚴重刺激,變成了精神失常的癡子。

 

三、佛學醫治心理病的良藥

1、醫治心理疾病的良藥——三無漏學

大師在講到佛學對治心理病患時說:“佛學對症下藥,醫治心理病態,所用的修養工夫,就是所謂三增上學、亦曰三無漏學。什麼是三無漏學呢?就是戒學,定學,慧學。”大師上述的講法,是完全中肯而切實可行的。因據上第二大點第一小點所述我們已知“三毒”是毒害人們心理的罪魁禍首。大師有鑒於此,認為要徹底消滅“三毒”,唯有遵照佛陀教導勤修的“三無漏學”,就能作為對治"三毒”的良藥。

大師在講“三無漏學"的治療作用說:“這戒是行為上的某些規范,戒是初步的治療。定,就是禅定,禅定的入門法是靜坐,但禅定不專限靜坐,不過要使心力能夠集中統一,身心安定,然後能發生平常所沒有的力量……那麼平常所不能見到的也能見到,平時所不能抵抗的也能抵抗。因戒生定,使貪、瞋、癡制伏不起,再進而因定生慧,乃消滅三毒。”大師在《身心之病及其醫藥》的演講中說:  “禅定能療人身不自然的病者,若能深入禅定……精神界得其和平統一,便生一種不可思議的功用,不自然的病無從發生,縱使發生,亦可用禅定力以治之。”綜上所引,可見大師對“三無漏學”的治病作用看法,是強調慧學有不可思議的功用,認為禅定必須是在心力集中統一,身心安定,精神界得其和平統一之下,才能產生智慧的奇跡。據此看來,戒學就成為禅定的基礎課。因人們萬事勞其形,百憂感其心,哪有可能在身心不安定的環境修習禅定。故人們如欲學禅定,必須先修戒學,因戒的作用,是戒除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包括衣、食、住,行),即大師上述的“這戒是行為上的基本規范,戒是初步的治療。”佛陀為在家弟子授五戒,為沙彌(尼)授十戒,為比丘授二百五十條戒,為比丘尼授三百四十八條戒。其目的即在於訓練信徒首先建立身心安定的生活模式,為進一步修習禅定打好基礎,經修定學到一定工夫,自能產生智慧,即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生意,而以戍;學治貪心,以定學治頤恚,以慧學治愚癡。即所謂以“三學"對治“三毒”。

2、三無漏學治病的原理

大師在講到“三學”治病的原理說,“慧以戒、定之力,而觀察透視宇宙一切微細的變化和真相……證明人生真相,宇宙真相,自然不起貪,瞠,癡,識諸行之無常,明諸法之無我。如果達到了慧的修養,然後心理病愈,和一切自然現象都不起沖突,而成功所謂極樂世界矣!”據上所引,可知大師認為“三無漏學”的治病原理,是人們經過修持戒律和深入禅定後,就自然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即高度的智慧,人們運用這種真知灼見的慧力,對宇宙中的事物進行宏觀與微觀的洞察和驗證,會認識到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斷運動發展變化的——即“諸行無常",能明白到各種事物都是緣起合成而無有自性的一即“諸法無我”。如修養證得高度智慧的境界,即貪、瞋、癡自然無從生起,心理病患也隨之消失,而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就會成功到達所謂極樂世界了。如大師所說:“以身由心有,心病故身病,心若無病,身亦無病也。”

3、禅定產生智慧的原理

大師在談到禅定產生智慧的過程中,僅是強調心力集中,身心安定,便可出現奇跡。這是大師根據實踐的心得體會,足以闡明禅定之所以產生智慧的原理。

佛陀昔年在菩提樹下禅定悟道後曾贊歎:“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執著妄想,未能證得。若離執著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據此可知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發現了人們(包括一切生物)潛藏著與生俱來尚未開發的最圓滿智慧。並指出由於人們的真心受到業障的覆蓋,故未能證得本有的法性。佛陀為此開示世人,只要通過持戒和禅定,斷除無明的執著和妄心的動念,就能顯露圓滿智慧的功能。按佛經中涉及人們圓滿智慧的論述,概括有“三身”、“四智”、 “五眼”、“六通”等幾方面,其內容分別如下:①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②四智(據唯識宗所立):即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③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④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境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以上所述是佛陀揭示人們通過持戒和禅定,可以獲得種種妙用智慧和殊勝功能並了解其原理。大師所謂:  “身心安定,然後能發生平常所沒有的力量……平常所不能見到的也能見到,平常所不能抵抗的也能抵抗。”就是本著佛陀的言教而說。

 

結    語

綜上所述,可見大師是站在佛教立場運用佛陀所說之法一即佛教的世界觀和認識論,引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名言哲語,采取西醫心理學的發展信息,作為向高級知識分子的醫學權威弘揚佛學與醫學的題材。既能因材施教,又能說明佛學與醫學的相通點,還論證了佛學也是廣義醫學的觀點,又揭示佛學對心理現象特別注意的情況,還指出人們由於煩惱引起心理病患的危害性,並闡明佛學的“三無漏學”是對治人們心理病患的良藥。同時說明修持戒,定、慧之所以能夠治病的原理。這就向世人說明了佛教具有淨化人們心理衛生防治疾病的醫療作用,使人們獲得增進健康長壽的目的,又有減少社會犯罪活動、預防社會發生弊病的社會醫學功能。真可謂說法圓融無礙!由此可見大師學識淵博,不但佛學造詣高深,而且對醫學也有一定的思想認識。

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提倡佛教應進行教理(理論)、教制(組織),教產(經濟)三大改革,主張佛教徒應為

人類社會多作有益的貢獻。筆者認為如遵照佛陀開示:“菩薩欲求法,當於五明處求之”的教導而論,可認為醫學也是“人間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它對人類建設精神文明有著重要的意義。故近代國內外佛教界有識之士,皆先後創辦佛教醫療事業服務人類社會、藉以再現佛陀慈悲濟世精神,為弘揚“人間佛教”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受到世人普遍的贊歎。目前我們在紀念大師誕生一百周年之際,應當繼續沿著大師指引“人間佛教”的光明大道勇猛精進。各地有條件的佛教單位應多創辦佛教慈善福利事業,擴大佛教在社會上的影響,爭取早日完成大師未竟之業,盡快地把佛教辦成為人類幸福的“人間佛教”,才有實際意義。
 

 

上一篇:惟覺法師:布施
下一篇:惟覺法師:禅與情緒管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