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相似相續與連續
連續一詞在現代中文裡有兩個含義。一個含義自古相傳下來,使用的頻率並不高,定義也非十分明確,大致是說某個主體在某個時段相對穩定無劇烈變化的延續;另一含義來自近代數學,如果使用專門的符號語言,數學上連續的含義可以表達得非常精密,若用日常語言則其大概含義是,時刻都在變化而無有中斷。注意,這兩個含義隱含著不同的強調:古含義強調的是相對穩定不變,現代含義強調的是不斷變化。下文中的連續,使用的是現代數學連續的含義。
將內心活動割裂為單一相續的一連串心念是古人認識能力的局限,這種局限給認識佛法帶來相當多困難,龍樹菩薩在《七十空性論》裡提出的很多問難都是瞄准此類錯誤認識而來的。很多經論隨順大眾的習慣方式,使用“一念”、“前念”、“後念”、“第二念”這樣的詞句對內心活動進行描述是一種不得已,並不表示贊同這樣認識,相反,是為了克服這種割裂導致的困難而建立的過渡方式。
對不可割裂,古代當然沒有近代數學定義得那麼精確。近代數學用無窮小分析和極限的方法精密地定義出“連續性”,其具體內容可參見《數學分析》等書籍,此處略過。佛陀時代雖然沒有現代的定義方法,但經論裡這樣講:
“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仁王般若經》“(心的)相似相續,亦說名一。與第二念,極相似故。”—《瑜伽師地論》這是說,一念裡有九十剎那,一剎那裡有九百生滅——這裡生滅是變異的意思——而一切法(心念與事物)都是這樣變化的。前後念的相似相續,即經八萬一千生滅後,仍然極其相似,差別非常微小,可以說成是“一樣”。當然,九十、九百與八萬一千不是具體數量而是形容“極多”。熟悉基礎數學的人知道,如果說這是用有限細分來近似描述連續的話,這樣的細分可以說做到了古時的極致,只差取極限就是現代數學的連續性了。現代人望文生義來看,“相似相續”似乎是說“好像連續”而否定連續,表明心的活動念念有間隔,只是間隔很小,看上去跟連續很相似而已。歷史事實正好相反,在提出相似相續的時代根本沒有現代數學的連續概念,當時的人們將內心活動認定是一個個順序排列的分立心念。而“相似相續”正是佛教大師們在這個背景下盡量強調變異:心念時刻在變異,盡管間隔十分小的話變異也十分小。這是非常靠攏現代連續性概念的一種表述。
例如飛行中的子彈,如果用當年的語言來描述其位置,則是“剎那生滅,相似相續”;而現代對此問題的表達,則是子彈位置“時刻變化,軌跡連續”。但如果將“剎那生滅”中的剎那理解為離散而緊鄰的一連串時刻,生滅理解為消失與再出現,則立刻會引發出“飛矢不動”佯謬——我們會在後面對此佯謬做進一步討論。故這裡的位置的“生滅”,應當作“變異”解。
除“相似相續”外,還有“業滅可以感生果”、“前後念間,中無他法間隔為等無間緣”等說法,都是在古代認識水平的局限下,在割裂觀待而認定事物或心念前後分立的背景下,設法解釋諸法如何相續的問題。特別是“等無間緣”一詞,幾乎是在強說念與念是連接的:既然“中無他法間隔”,念怎麼還分得清前後?盡管在今天看來,這說法沒有近代數學定義得那麼清楚精密。
現代腦科學、生理心理學的研究認為,人的大腦是在模擬狀態下工作的。就是說,大腦更像諸變量連續變化的模擬計算機而不是變量取值離散化的數字計算機,思維更像連續取值的模擬量而不是離散取值的數字量。這也是對“心念連續”的一種間接支持。
現代學佛人,如果對法界不可割裂、諸法是觀待而立、唯名非實,用連續性的時刻變化而無間斷來類比的話,可能更直接更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