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理想人格之道
現代心理學說人格成熟者有具自我擴展能力、與他人關系融洽、有安全感及自我接納、具有現實性知覺、客觀看待自己、專注於事業、行為具一致性七大特點,具有這種成熟人格,才是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正常進行社會交往、社會活動。超個人心理學家提出理想的人格是“心靈的自我超越者”,這種人有基於高峰體驗的對生活意義與目的確知,具有使命感,對生命保有虔敬和贊歎的心情,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和慈悲心,積極獻身於實現人類的正向潛能及改善世界的高尚理想,熱愛生命,在生活中能體現其靈性上的體悟,相當於菩薩型人格。
關於成熟人格的標志,佛典中也頗有說法,如《南傳彌蘭陀王問經》說大藥智者具足二十八種德性:勇猛、羞恥、謹慎、有徒眾、有朋友、容忍、持戒、誠實、具足清淨、無嗔、無慢、無嫉妒、精進、努力、友善、好施、愛語、謙遜、溫和、不狡猾、不欺詐、具足智慧、有名望、具足學識、饒益部屬、得眾請求、多財富、有善名。具有這些德性,才是合格的佛教徒,或佛教所謂的“好人”、“善人”。周叔迦《蟲葉集·從佛教徒的人格說起》認為佛教徒應有三重人格:善人、修行人、明白人,其訣要依次為孝、信、悟。善人,當以《大學》誠意、正心、修身為要。
佛教理想的人格目標,是阿羅漢、菩薩、佛陀,佛陀為圓滿人格的楷模。太虛《佛陀學綱》謂“覺者為人類最高人格的表現”。學佛修行,實質上即是自塑理想、圓滿的人格。太虛以一偈來表達他自己的人生理想:
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這也是對他所倡導的“人生佛教”、“人間佛教”宗旨的集中概括。此偈意謂成佛之最高理想的實現,須從完善人格做起,學佛,即是完善人格,人格的極度圓滿,便是成佛,便是“真現實”——自性潛能的圓滿開發或圓滿的自我實現。學佛修行,完善人格,須先從人型人格的自塑著手,按佛教的人乘正法做一個合格的人、好人,如太虛在《佛乘宗要論》中所說:
佛學的第一步,在首先完成人格,好生地做一個人。
應“完安物質的生活,增高知識的生活,完善道德的生活”,遵守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語、不用麻醉品五戒,敦倫盡分,盡職盡責。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向上,向天型、四聖型人格一層層晉升。若要作人中的賢聖,須按天乘正法,力修十善,淨化自心,布施奉獻,服務社會,造福人類。若要自塑成四聖型尤其是菩薩型、佛型人格,須依大乘佛法,以諸法無我的正見為導,以“無所得”為訣要,在社會生活中力修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禅定、般若(智慧)“六度”,伏斷煩惱,利樂眾生,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帶動、攝化眾生,改造、莊嚴國土。
自塑為何等人格,成地獄餓鬼還是成佛,關鍵首先在於知見。樹立正見,遠離邪見,被佛教強調為塑造人格的首要。照見諸法無我的智慧和離一切我相的清淨心,是自塑成菩薩型、佛型人格的主導。
眾生之所以自塑為眾生,乃至自塑為下劣的地獄餓鬼畜生型惡人、庸人,在於不如實知見,不悟假我非實,色聲香味觸及財色名位本空,摯愛眾生的生命形態及假我,貪求世間的聲色貨利等,其執著深者,被善惡無報、人死斷滅等邪見所誤導,遂不顧他人和公眾的利益、不管法紀道德,恣意造作殺盜YIN騙等惡業,自塑成地獄等人格。具正確人生觀和合理的理想、相信善惡有報者,能自覺按道德規范約束身心,自利利他,向善向上,提高精神境界,自塑成人、天型的人格形象。若能思考存在問題,親近善友,獲得佛法的正知正見正信,勤修戒定慧,積集福慧,依佛法如實觀察諸法無我的真實,以無我無住的清淨心服務社會、利樂民眾,便會在佛法的指引下自塑為四聖型的高尚人格。樹立正見,因而被強調為做人的首務,學佛的基石。藕益《靈峰宗論》卷二有雲:
有出格見地,方有千古品格。
決定人格或品格高下的關鍵,是假我之執的深淺有無。從地獄型人格到佛陀型人格,是一個假我之執從極深到淺、由淺至無的進程。假我之執愈深,愈為自私,其人格愈是低下,其我與我所實際上也越小,乃至其自我被禁锢於狹窄黑暗的監獄囚室中,或成為連一個親人和朋友都沒有的“孤家寡人”。假我之執愈淺,其人格愈高上,其我與我所實際上愈大,大到佛陀之全宇宙無不是我、我所。人人同禀此心此性,而所造人格千差萬別。司馬光曰:“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人格越低下、越自私而才具越大、越聰明,對社會的害處亦越大;人格愈高上、愈無私而才具越大、越具智慧,對社會的貢獻則越大。
在正見指引下,應確定理想的人格目標,對佛教徒來說,即以佛菩薩聖眾為人格楷模,真切發起誓願上成佛果、下度眾生的菩提心。應如《發菩提心經論》卷一所說,通過思惟諸佛功德,以榜樣激勵自己而發起菩提心:思惟十方三世諸佛當初發心時亦如同今天的我,具有煩惱,而終成就菩提;思惟一切三世諸佛發心後皆已成佛,“若此菩提是可得法,我亦應得”:
思惟一切三世諸佛,為人中雄,皆渡生死煩惱大海,我亦丈夫,亦當能渡!
應見賢思齊,以諸佛為榜樣,“隨學諸佛”。這叫做“願菩提心”,是終極理想意義上的發心。還應根據自己今生現在的條件,確定學佛修行的具體作法,這叫“行菩提心”。當認同成佛利眾生的生命意義和價值,發起菩提心後,此自我意象——佛,自我期許——成佛,便會自然形成強大力量,推動人力修六度萬行,逐漸塑造成理想人格。當代星雲大師說:
心思改變,態度會隨之改變。態度改變,習慣會隨之而變。習慣改變,人格會隨之而變。人格改變,命運會隨之而變。[1]
發心之後,應按所定目標,嚴格要求自己,以佛言祖語、高僧大德的傳記激勵自己,精進修行“四正勤”等,力行應修之善並令其不斷增長,力斷應斷之惡並令其永遠不起,在社會生活中力行六度四攝,積極培養佛菩薩型人格心理特征,捨棄地獄、畜生、餓鬼型人格心理特征,一步步向理想人格邁進。
現代心理學所說塑造理想人格的方法,是通過自我體驗激勵和鼓舞的力量,將所定目標內化為需要和信念,自我導向、自我監督、自我激勵,按理想人格的標准規范自己的行為,制止不良行為,與佛教發心後修行的路徑亦基本一致。
人本主義心理學塑造人格,先描繪理想自我,分析現實自我,再以現實自我為基礎,逐漸接近理想自我,正與大乘發願、行二種菩提心的路徑相一致。阿薩喬裡(Assagioli)認為:當人認同某種角色並以此意象角色為自己未來的自我期許時,此自我期許心理會發生催化作用,暗中發展出該角色必備的知識、行為、心理狀態。當佛教徒認同成佛利眾生的生命意義和價值,發起菩提心後,此自我意象——菩薩、佛,自我期許——成佛,便會自然形成強大力量,推動他力修六度萬行。現代心理學教人常以名人格言、傳記激勵自己,佛教徒則應以佛言祖語、高僧大德的傳記激勵自己。
密教則從一切唯心造、心本具足佛果功德或即身是佛的見地出發,直接利用心通過“想”而變造的作用,通過自觀為佛、菩薩形象(藏密謂之“起佛慢”),手結佛菩薩密印,口誦佛菩薩真言,所謂“三密相應”,借助佛菩薩的象征、榜樣,不斷自我暗示,力圖“心想事成”,改變凡夫形象,讓“我即是佛”的觀念從顯意識深入深層意識,自我塑造為佛菩薩的完美形象、理想人格。自觀成本尊,正是“固定而有系統地”運用了心像或自我意象方法,在潛意識的畫面上抹去一向自我認同的凡夫相,重繪佛像,化解劃地自限的自卑心理,強化“我即佛”的自尊心理,自塑成佛陀型人格。用佛菩薩像作曼荼羅,將理想的目標視覺化,想象自己為理想的姿態,以幫助自觀為佛,被認為是一種“精神顯像法”。自觀成本尊,不僅要在打坐修法時觀想,而且要在下座後的生活中常常關系,以佛菩薩的人格和智慧要求自己,對待別人。不僅自觀成本尊,而且要觀一切眾生皆是本尊,如奉事佛菩薩一樣去奉事、服務眾生。
禅宗更為直截,從“即心即佛”的見地,自信只要明心見性——見到自心佛性,則本來即是的佛型人格便會自然顯現。
塑造完善人格,固然操之在我,但家庭、學校教育,社會教化,別人的幫助引導,榜樣的示范作用等外緣,對人們人格的自塑,是極其重要的有時甚至起決定作用的“增上緣”。強緣可以遮伏弱因乃至強因,即便根性甚劣,阿賴耶識中甚多地獄等三惡道的種子、惡習難改者,若教導有方,亦可化莠為良。根性良善、惡習較少者,受惡劣環境的熏染,也容易墮落淪墜。《增一阿含經》卷三一佛舉過一個強緣誘使人墮落的例證:往昔有清淨太子,生來無欲,年至三十,猶不想娶婦,乃有女人名“YIN種”者,設計引誘,太子乃一反常態,貪欲膨脹,下令全國處女必須先與他共寢,然後才許婚嫁,結果引起公憤,被人民打死。
社會生存環境,特別是道德風氣、文化水准、經濟狀況、民主程度等,對公民人格的自塑起著巨大作用。國家、政黨、社團、學校、文化機構,及宗教等社會教化體系,肩負著引導民眾自塑良好人格的重任。作為社會教化體系的佛教,自覺以引導眾生向善向上乃至超出生死為己任,佛陀以開示、引導眾生悟入他所知見的宇宙人生真實、一一自塑成佛,為出世說法的“一大事因緣”,教導佛弟子以四攝法攝引廣大眾生,一起修善積德,《長阿含·善生經》佛陀教誡在家佛教徒見人作惡須勸誡遮止,以誠意待之,以慈心慰念,示以人天正道。《雜阿含》第926經佛陀教導在家弟子不僅自己信佛修善,而且要教化、引導別人修正信、持戒、布施等十六法。大乘更以攝化眾生、莊嚴國土為菩薩必須修習的課目,《摩诃般若經》卷二六謂菩薩若不淨佛國土,不成就眾生,自己也不能成佛。《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規誡居家佛教徒:必須隨所住處,勸導教化周圍的眾生,不孝順者勸令孝順,無智者教以智慧,悭吝者勸其布施,多嗔怒者勸其安忍,懈怠懶惰者勸其精進,貧窮者給予周濟,有病者給以醫藥,作眾生的保護者、歸依處,若不如此,是乃失職,“而是菩薩則為諸佛之所呵責”。至於當政者,身負教化國民的責任更重,若能以正法引導全體國民努力修善,其功德甚為巨大。《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雲:
若有人王成就正見,以法化世,名為天主,以天善法化世間故。
並說國人所修所有福德中,國王之功占七分之二。《金光明最勝王經》、《華嚴經》、《大薩遮尼干子所說經》、《佛說出愛王經》等,都有關於為王當政者如何導民向善、安定社會的內容。
今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等,對培養成熟健康的人格,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如培養創造型人格的“創造工程”,根據個體的人格和社會、未來的需要,幫助人進行自我設計,通過強制性訓練和誘導訓練,對個體的人格系統進行全面加工。強制性訓練用種種強制的方法,打破個體原有常規套路的、經驗的、習慣的、常識的、功利的認識、思維、情感活動方式,逼使其盡量開啟思路。誘導的訓練運用自由聯想、返回童真、催眠、復合通感(想象、邏輯、語言、音樂、空間、時間、自覺、他覺等在相互影響碰撞中全面激活)等方法,誘導出創造潛能。佛教的修持體系,實際上就是一種全面培養、鑄造理想人格的訓練體系。根據佛教閉關結期修行的強化式方法,可以設計出在短期內將個體人格加工為理想的菩薩型人格的系統工程。
——節選自《佛教心理學》
--------------------------------------------------------------------------------
[1] 《佛教叢書》之9,頁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