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方便的需要
由於解脫是心無掛礙,但並非是從此諸事順遂,所以無余涅槃才是完全的無有眾苦。因此破除無明後,原始佛教取向以不再輪回的無余涅槃為生命歸宿,這雖是個人愚癡生死的最好結局,但對一般世人而言,卻不是最向往的理想,而大乘提出“無住生心”,倒是挺符合眾生的人性。 無住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先要能破我見的無明才可能做得到,大乘認為既然無我,又何妨演場戲,所以要“生心”,要不以自我的圓滿為歸宿,所以在未得到四果的解脫前,趕緊把握乃至延長(初果後最多七世人間)還能與眾生一起“共修”的機緣,另以“異方便”的發心,為淨化人間努力,只要不會墮落,雖是生生世世為人,也可以繼續弘揚人間正法。至於這樣的願力能讓一位無住生心的行者住世多久,或即使證得圓滿的解脫後,能不能還繼續再現人間,這是爭不出結果的,也可能真的超乎原始佛教所述的范圍,而且也不是一定非要知道才行的問題。
從另一方面,又的確有菩薩示現人間的事跡而言,菩薩道應不只是種信仰而已,從聖者的“解脫知見”不斷滅而言,沛然的活力應是可以隨緣再開展出菩薩道(一種更精純而無雜習氣的慈悲願力),也應該是可以實現的勝義菩提心。更重要的是,菩薩的願心給凡夫眾生一種沒被聖者棄捨的溫暖,不論這是否只是夢,但人間總是需要這樣的宗教關懷,值得鼓勵贊歎。佛教一定需有根本,這是原始佛教必須被重視而不可取代的地方,可是佛教也需有方便,這是大乘佛教一直發揮的領域,也有很多正面價值。佛子應放下見诤,共同努力,如此才能開展時代性,更有效地廣度眾生出無明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