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
密宗又稱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剛乘、真言乘等。因該宗依理觀行,修習三密瑜伽(相應),而獲得悉地成就,故得是名。
善無畏 至長安 唐一行 受真傳
善無畏,漢譯淨師子,中印度摩揭陀國人,他的先代出生剎帝利,因國難出奔烏荼國,做了該國國王。善無畏十三歲就尊父親遺命即位,因兄弟們不服,起而相爭,後來主動讓位於兄,決定出家。先到印度南方各地參學,後到摩揭陀國依止那爛陀寺以禅密著稱的達摩鞠多長老研習密教,受到鞠多的賞識,特將總持瑜伽三密及諸印契傳授給他,得了灌頂,號為三藏,並受到該國國王的敬重。80歲時攜帶梵本經過北印度迦濕彌羅、烏苌等國來東土弘法,先到西州(今新疆吐魯番)等地。因他的聲譽早已傳入漢地,唐睿宗特派西僧若那和將軍史憲遠出玉門關迎接。他於玄宗開元四年(716)到達長安,被玄宗禮為國師。善無畏到長安後住西明寺菩提院,開始翻譯密教典籍,最初譯出《虛空藏菩薩求聞法》一卷。又於開元十四年(726)在奉先寺譯出《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又稱《毗盧遮那成佛經》)等。開元二十三年(735),九十九歲的善無畏因病圓寂於洛陽大聖善寺。開元二十八年(740)葬於龍門西山廣化寺。
一行法師,俗姓張,名遂,魏州昌樂(今河南省南樂縣)人,一作巨鹿(今河北)人,生於唐·弘道元年(683),是唐初功臣張公謹的後裔。天資聰敏,過目不忘。二十余歲,已博覽經史,精通歷算陰陽五行之學,少時即遠近聞名。景龍元年(707)當時武三思獨攬朝政,一行為了回避武三思對他的籠絡,便到嵩山禮普寂為師,落發出家。出家後得到普寂許可,四處參學,曾不遠千裡到五台的國清寺從一位隱名的大德學習算術,內外學的造詣因而更深。開元五年(717)唐玄宗命一行入京協助善無畏翻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即《大日經》。據崔牧《大日經序》 說:《大日經》譯畢之後,一行“重請三藏和上敷暢厥義,隨錄撰為《記釋》十四卷”。據《開元釋教錄》及《宋高僧傳》等典籍記載:“一行曾從金剛智咨詢密法,請譯金剛頂瑜伽中《念誦法》四卷,並受灌頂。”因此,一行是傳承胎藏、金剛兩部密法的大阿阇黎(導師)。開元十五年(727)由於一行積勞成疾(玄宗撰碑文有“吐血忘倦”之語),僅四十四歲便圓寂了。《舊唐書·一行傳》載:玄宗賜谥曰“大慧禅師”,並“為一行制碑文,親書於石。”
作疏釋 大日經 真言教 始得明
善無畏等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大毗盧遮那”,意為“大日”。據說,此經是大日如來在金剛法界宮為金剛手秘密主等所說,原有廣本十萬頌,系龍樹菩薩入南天竺鐵塔,親承金剛薩埵的傳授後誦出。龍樹又撮取十萬頌本要義,編成略本三千余頌。該經第一卷主要講述密教的基本教義,第二卷至第六卷為密教的各種儀軌、行法等,第七卷主要為供養念誦三昧耶法門。全經於所說諸曼荼羅(壇場)中,特以大悲胎藏生曼荼羅為正式灌頂曼荼羅,所傳密教胎藏部皆出於此。它開示一切眾生本有淨菩提心所持無盡莊嚴藏的本有本覺曼荼羅,並宣稱能悟入這本有淨菩提心的身語心三密方便。全經所說不出“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這三句法門。
《大日經》共分三十六品,唐一行作疏二十卷,作釋十四卷,共六萬余言。(據現代學者研究,一行的《大日經疏》有《本疏》、《大疏》、《無畏疏》等異稱,後因傳抄有異,經名、卷數遂有不同,但理論上並無出入。據稱日本現存有兩種版本:一是弘法攜回的二十卷本《大日經疏》,系東密專弘;二是慈覺攜回的十四卷本《大日經義釋》,為台密所依。)在疏記中,若遇有善無畏作解釋之處,便標出“阿阇梨言”;若屬一行自己的觀點,便標出“私謂”、“今謂”加以區別。在解釋經義方面,明快暢達,義旨詳盡。全書多處引用《大品般若》、《法華》、《華嚴》、《璎珞》、《無盡意》、《大般涅槃》、《大智度》、《佛性》、《中論》等眾多經論,顯示了作者學識之淵博。後來究學此宗的人都以《大日經》疏釋為准。
密宗漢地傳承有金剛界、胎藏界兩部。善無畏、一行所傳以胎藏界為主。胎藏者:攝持、含藏義,即於一心法界上立理平等。胎藏界以《大日經》為根本典籍,依此建立曼荼羅,稱胎藏界曼荼羅。
金剛智 及不空 接踵來 廣流通
金剛智是南印度人,在開元七年(719)由海路到達廣州,一路上有種種神異。後至長安,初居慈恩寺,又移大薦福寺,並隨唐帝往返東西二京,盛弘密部,建曼荼羅灌頂道場。其所傳弘以金剛界密法為主,沙門一行、義福等並從他受法。他於開元十一年及十八年(723—730)先後在長安資聖寺、大薦福寺譯出《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等經軌四部七卷,開元二十九年(741)在洛陽廣福寺圓寂,年七十一,葬於龍門伊川右,並建塔。
不空又名智藏,或稱不空智(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人稱開元三大士),師子國(今斯裡蘭卡)人,幼年出家,十四歲時遇到金剛智,隨來中國。開元十二年(724)在洛陽廣福寺受比丘戒,此後學習梵漢經論,並隨金剛智譯經。金剛智卒後,奉遺命至天竺龍智處秉受密法,又從普賢阿阇黎學密三年,重受灌頂。唐天寶五年(746)返長安,攜回梵經一百部,一千二百多卷。玄宗延至宮中,設內道場,請受灌頂,又開壇廣為四眾授法。歷玄宗、肅宗、代宗三朝,中經安祿山的變亂,不空前後在長安、洛陽、武威等地譯出《金剛頂瑜伽真實大教王經》等一百一十部,一百四十三卷,對於中國密教的建立有所貢獻。晚年命弟子含光等於五台山建金閣寺,依諸經軌構置殿堂及諸尊像,以為密宗專修道場,並令印度那爛陀寺僧人純陀督工。表請各置定額僧二十一人於金閣等五寺,而以含光為上首。大歷九年(774)圓寂於大興善寺,世壽七十,代宗敕贈“司空”,谥“大辯正廣智不空三藏和上”,荼毗於少陵原。著名弟子有金閣寺含光、慧超(新羅人)、青龍寺慧果、崇福寺慧朗、保壽寺元皎、覺超,稱為六哲。而以慧果承其法脈。惠果後傳於日僧空海,空海歸國後創真言宗,後世稱為“東密”。
金剛智、不空所傳以金剛界為主。金剛表堅固、銳利、光明三義,即於一心上立智差別。金剛部以《金剛頂經》為根本典籍,依之建立曼荼羅,稱金剛界曼荼羅。(金剛、胎藏二界曼荼羅傳入中國後,則融合為一了,故有金、胎不二之說。)
密宗認為:世界萬物、佛和眾生皆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所造。前五大屬色法,為胎藏界(有理、因、本覺三方面的意義);識為心法,屬金剛界(有智、果、始覺、自證四方面的意義);主張色心不二,金胎為一,兩者赅宇宙萬有,而又具眾生心中。佛與眾生體性相同,眾生依法修習“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業清淨,而與佛的身、口、意三密相應,便可即身成佛。
灌頂法 不輕授 非法器 轉獲咎
“灌頂”:“灌”大悲護念義,“頂”佛果最上義。謂諸佛以大悲水灌頂,能使功德圓滿之意,有種種不同的方法。黃忏華在《佛教各宗大意·密宗大意》中說:“灌頂者,天竺立太子時所用之儀式。依《大疏》天竺立太子時,取四大海水,以四寶瓶盛之,於象牙上灌太子頂,表已受位。密教效此世法。……灌頂有三部五部之別,茲述其事業灌頂中之結緣、受明、傳法三種。結緣灌頂者,不簡是器非器,引入曼荼羅,令投華,授以其所得尊之一印一明,俾與佛結緣之作法。受明灌頂又名學法灌頂者,阿阇黎為信心堅固之弟子,造立曼荼羅,引入令投華,授以其所得尊之三密,令修學修行之作法。傳法灌頂者,阿阇黎鑒知其弟子,於諸尊三密法門,皆悉進達,堪紹師位時,為造立曼荼羅,引入令投華,授以阿阇黎位之作法。”
又據楊卓《佛學次第統編》中說,灌頂分金剛界五部灌頂和胎藏界三部灌頂。
金剛界五部灌頂者:
“一、事業灌頂,即具支灌頂、傳法灌頂:即阿阇黎為弟子建立灌頂曼荼羅,緣壇之支分,悉備行廣大之供養,而授與灌頂也。因此須視弟子之資力豐富者而行之,故又名具支灌頂,又即傳法之灌頂也。此又分三:1、結緣灌頂 密教非器不傳,此為結緣,不擇是器非器,乃至強迫入曼荼羅,使投華而結佛因緣之作法,以其華所附著之尊,為結緣之佛菩薩等。2、學法灌頂 又名受明灌頂,阿阇黎為深信密教之弟子,特建曼荼羅,引入使投華,授與其所得本尊之三密,而使修學修行之作法也。3、傳法灌頂 阿阇黎鑒知其弟子,於三密之法門,修學修行,堪紹師位,特建曼荼羅,引入使投華,而授以阿阇黎之職位,令法久住,佛種不斷之作法也。
此中結緣學法,通於道俗,傳法限於僧人。
二、秘印灌頂,又名手印灌頂、許可灌頂:弟子雖信心堅固,深信樂真言行,而資力乏,不能具辦緣壇之支分,使備少供養,而授與本尊之秘印,以行灌頂之法。
三、心授灌頂,又名以心灌頂、秘密灌頂、心想灌頂、瑜伽灌頂:師資皆三昧耶成就之人所作之法也。故於弟子之淨菩提心上,建立曼荼羅,而行灌頂。此之灌頂,無需心外之曼荼羅也,不擇時方而行之。
四、光明灌頂:諸佛菩薩放光明以加持行者是也。
五、甘露灌頂:以部主之真言,加持香水而灌灑是也。
胎藏界的三部灌頂,就是前五灌頂中的“事業灌頂、秘印灌頂、心授灌頂”。
密法主張灌頂的人要具備上根利器的金剛種性,上師才能給他灌頂;如不具備金剛種性,上師則不會輕易地把密法傳授給他。因密宗最重師承關系,一定要有阿阇黎親自傳授,不可預知,否則名為盜法。
立禁令 自明始 秘密宗 敕停止
密宗從唐代“開元三大士”來長安弘傳開始,後又經過該宗學人的大力弘傳及唐宋兩代歷朝皇帝的大力支持,密法影響之大,學人之多,已達顛峰。但是傳到明代時候,一般的學密者,根本不注重教理的研究及菩薩道的行持,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某種神異境界,當然這樣就與佛教的根本宗旨——覺悟實相、解脫生死背道而馳。古德雲:“萬般神通皆小術,唯有空空是大道。”不求覺悟生智,只求游戲神通,怎能算是真學佛者呢?因此,明代特別頒下禁令,不准傳授密法,至此密宗一派在漢地便很少有人究習了。近年來密教在漢地又已復蘇,研究和學習此法門的人又逐漸多了起來。
密法在教理上以大乘中觀學派和瑜伽行派的某些思想為其理論前提,在實踐上則是以高度組織化了的咒術、禮儀、本尊和信仰崇拜為其特征。宣傳口誦真言咒語(語密),手結契印(身密)和心觀本尊(意密),三密相應,可以“即身成佛”。它與顯教所說由心成佛,修心即是修行的主張有所不同。所以真言宗認為“父母所生身,即成大覺位”。因此,該宗的主要觀門就是要觀此身等同於諸佛菩薩,具足一切功德。同時該宗認為此身是色法,由四大所造,必須還有空大,其身才能形成。如此地、水、火、風、空五大是構成根身的本源,也是構成萬物的本源。宇宙人生的整體,在凡是庵摩羅識、阿賴耶識、末那識、意識和前五識;在聖是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五大與識非一非異;在轉識成智時,也與五智非一非異。就果而言:空大是法界體性智,地大是大圓鏡智,火大是平等性智,水大是妙觀察智,風大是成所作智。就修行而言:地大是菩提心,火大是福德聚,水大是智慧門,風大是精神業,空大是到彼岸。又空大為因,地大為行,火大為證,水大為入,風大為方便。自身即是五大所成,當下便具足了諸佛菩薩之功德,而與諸佛無異。
此外密宗認為在果位上雖有五智,但此五智是由五佛所顯。如《金剛頂經》中以大日如來為受用身,位居中央,其智為法界體性智,東方阿閦如來的大圓鏡智,南方寶生如來的平等性智,西方無量壽如來的妙觀察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的成所作智。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日如來的法界體性智,另外四智是唯識所轉,采納了瑜伽行派“轉識成智”的思想。密宗在行持上以觀諸法空、無相為其理論基礎,再結合諸曼荼羅、三密、本尊瑜伽等,實行“當相即道,即事而真”的觀行方法,以期現證悉地成佛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