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寂尼師:《佛說阿彌陀經》重點介紹 1.如何讀誦阿彌陀經才能啟發菩提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阿彌陀經》重點介紹

1.如何讀誦阿彌陀經才能啟發菩提心?

如虔誠讀誦「阿彌陀經」當下,就已經啟發「一分菩提心」,必為彌陀本願力所加被:
(1)因為「阿彌陀經」為彌陀本願力所攝持,亦為十方諸佛所護念﹙見經文所說﹚,故只要虔誠讀誦阿彌陀經,必為佛力所加被,不論臨終有沒有「往生淨土」,皆已經種下未來往生淨土的「近因」,亦種下未來成佛道上行菩薩道的「遠因」,由此因緣,故說「誦持《阿彌陀經》」者就是已經啟發「一分有相菩提心」,已經在佛力加被 的願力下朝向淨土及成佛之道前進而不退。﹙見經文所說﹚

(2)因為誦持《阿彌陀經》的當下,會啟發「厭離娑婆世界生死苦海的決心」,啟發「到極樂世界聽佛說法的學法心」,啟發 「向往極樂世界自然環境清淨、光明、蓮花充滿、功德具足、求生淨土的法喜信樂之心」,啟發「供養、親近十方世界諸佛的恭敬心、供佛心」,啟發「修學五根、 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等三十七助道品解脫法義之正見心」,啟發「不願再墮落三惡道的向善心、向道心,而從此不再造作貪、瞋、癡等墮落三惡道的業因」,啟發「到極樂世界念佛、念法、念僧的向學心」,啟發「追隨阿彌陀佛與淨土中無量無邊聲聞聖眾、菩薩聖眾修學佛法、了脫生死、行菩薩道、證不退轉菩薩果位的修行 心」,啟發「廣修善根、福德因緣的福田心」,啟發「一生念佛不斷、成就『一心不亂』、『心不顛倒』的精進念佛心」,啟發「想念阿彌陀佛、祈求阿彌陀佛在自己臨終之時成就一心不亂、心不顛倒的情況下,親見阿彌陀佛與淨土聖眾接引往生極樂世界的堅定求生淨土之心。」﹙按經文之意不僅七日念佛而已,後續自明﹚。

以上所說「諸心」,就是啟發一分「菩提心」的內容,可謂發「菩提心」。

若是誦《彌陀經》者,能夠做到以上所說「依經思義」而啟發的「菩提心」,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讀誦、憶念《彌陀經》上所啟發的 「菩提心義」而念佛,才有資格稱為「聞經受持者」;必為十方諸佛所護念,皆於佛力攝持下,在未來佛道上不退於行菩薩道的修學。因為真正精進「聞經受持 者」,一定會進一步啟發想要認識「大部淨土經典」﹙如無量壽經﹚所說「發菩提心」內容的進一層修學意義為何?

就如經上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通常讀誦「彌陀經」皆因《彌陀經》簡短,一幌而過,而忽略《彌陀經》的內容,具有「啟發菩提心」的入門意義,甚少「觀想經 義而讀誦」,若是在讀誦彌陀經時,將自己當做「法會中的聞經者」,觀想自己亦當下在法會中聽佛說法,「觀想經義」而讀誦,可謂「發菩提心」。因為「發菩提 心」而讀誦彌陀經,發菩提心而念佛,發菩提心而種下往生淨土的「善根」、「福德」因緣,才會為十方諸佛所護念,未來必得往生淨土,必不退轉於成佛之道,所 以說十方諸佛才會贊歎說:「聞是經受持者」,是為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釋迦牟尼佛也才會感歎說:「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 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故「依經思義」「發菩提心」念佛者,在這個世間皆是稀有難得。只要終生「持經」、「念佛」不辍,未來一定往生淨土, 而往生品位必不是最低。因為「真持彌陀經者」必定啟發一分「菩提心」而念佛,必定不是少種「善根、福德因緣」而念佛,才會在臨終時招感彌陀與「淨土聖眾來迎 接」。若是沒有啟發上述所說「諸心」而念佛,臨終只有彌陀或者觀音來接,不會有「淨土聖眾」來迎接的「菩提眷屬聖因緣」。故知《無量壽經》所說「發菩提心」念佛,是通於上品、中品、下品九品往生是沒有疑異的。


 

 

上一篇:傅味琴居士:制戒緣起十義門第一(30~39)
下一篇:傅味琴居士:制戒緣起十義門第一(40~49)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