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本性法師:14 要有大志向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4)要有大志向
    佛教中,很講究發大心,發大願,立下大志向。比如:
    普賢菩薩就有十大願,即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忏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輪、請佛駐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
    地藏菩薩的大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藥師佛有十二大願,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釋迦牟尼佛有五百願。
    佛教還有四弘四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一個人,如果沒有大願,沒有大志向,就很容易埋沒掉自己的潛力和才氣。曾經,大慈說:能說一丈,不如去做一尺;能說一尺,不如去做一寸。
    洞山就不同意對此看法,他說:而我以為,要去說不能做的,去做不能說的。
    去說不能做的,就是要有志向、夢想。
    有人於山上抓到一只幼鷹,把他養在雞籠,與小雞在一起。
    這鷹慢慢長大了,但由於天天與小雞一起啄食、散步、嘻戲,就沒有了飛的欲望,也不知自己會飛。
    好好一只鷹卻不會飛,主人很婉惜,想讓他飛,但沒有辦法。
    有次,主人生氣了,想,養了一只不會飛的鷹,那拿來干什麼,於是,他就抓著它到一懸崖上,扔出去,打算不要了,這只鷹,就如一只小雞一樣直往下掉,眼看就要撞到地上,小鷹也許出於要活命的本能,慌亂中拼命扇動翅膀,居然飛了起來,這時,它才認識到,自己原來是會飛的鷹而不是雞。
    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都有用不完的智慧,只要我們立志,用功,我們一定能成就許多的事。
 

上一篇:馮達庵居士:佛教真面目 第五章 解題 第三節 世界問題
下一篇:馮達庵居士:佛法要論序(釋印光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