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巴珠仁波切把接受的所有供養,贊助於將經文與真言刻在石頭上,然後再將這些刻好的石頭,堆砌成一個祈禱牆。用這樣的方法,他贊助了許多窮人及貧困的藝術家,鼓舞他們去就業。巴珠曾這樣唱道:
對貧窮的人仁慈,
以耐心與愛心對待邪惡的人,
對苦難的人仁慈,
以寬厚對待愚笨的人,
同情那些弱者與受壓迫的人,
特別要憐憫那些執著於具體的真實的人。
在布施乞丐後,巴珠似乎比乞丐還快樂。他寧願聽人乞討的聲音甚於音樂,或喋喋不休的绮語。
有一次,一個叫樸空的貧窮刻石匠,向他乞討要錢。“可憐的朋友,”巴珠說:“你只要說‘我不需要錢’,我就會給你一些。”
“這是那門子的把戲?”樸空奇怪地想,一言不發。
巴珠仁波切重復這句話三次後,張口結舌的樸空,終於結結巴巴地說:“我不需要錢。”
大師於是給了他一大把錢幣。
因為巴珠在任何情況下從不會錯過調濟人的機會,因此在那之後,有一個弟子請上師解釋他的行為。
巴珠說了這麼一個故事:從前,在我們的世尊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位窮人供養佛一塊糖果。一個貪婪的婆羅門知道佛陀從不說不,便立刻要求把這塊糖果給他。
佛陀回答:“你只要說:‘喬達摩,我不需要這塊糖果。’我就給你。”婆羅門照做了。
後來,阿難請佛解釋。佛陀詳細地說;“在過去的五百世中,這個婆羅門,一次也不曾開口說過‘我不需要’,我幫他發出這幾個簡單的字,灌輸他不需求任何東西的意識,減少他的貪心,這些字將會在他心識上,種下慷慨的種子。”
在這之後,一連好幾天,沒有貧窮的刻石匠來見巴珠。因為沒有人可以分送,所以虔誠信徒的供養品,便堆積起來了。
忽然間,巴珠飽受風霜的面容發亮。“他們來了!”他叫道,同時收集著他所有的錢。
四、五個刻石匠很快來到。就在這些乞者來到他面前,還不及開口說話,巴珠喊著:“錢在這兒!”並遞給他們整把的鈔票和銅板。“去刻摩尼石!”他接著說:“長養善德吧。”
刻匠們離開後,巴珠評說:“我終於除去那些舊廢物,它們就好象腐爛在地上的屍體一樣,一無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