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無常,人生短暫。在匆匆而過的人生旅途中,人們常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失落與坎坷、挫折與打擊、孤獨與無助,這時都渴望得到朋友的幫助,交朋友也就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為在生命的軌跡中,我們不可以沒有父母,同樣也不可以沒有朋友。儒家講五倫,朋友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在不同時期,不論有意還是無心,我們都可能與一些人結識而成為“朋友”。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多數人都喜歡和自己秉性相合的人交朋友,以為這就是“真正朋友”。其實這是對“真正朋友”的誤解,不明了“真正朋友”的真實涵義。因此,人生觀與價值觀的不同,對朋友的解釋也會不同。有的說,朋友是在你苦悶的時候能聽你發發牢騷的人:有的說,朋友是在你落魄的時候能給你最大鼓勵的人;有的說,朋友是在你困難的時候能為你兩肋插刀的人;也有的說,朋友是和你一起分享收獲與喜悅的人。不管哪一種解釋,都沒有點出“真正朋友”的涵義。
明代蘇浚把朋友分為四類,他在《雞嗚偶記》中诠釋道:“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死生可托,蜜友也;甘言如饴,游戲征逐,昵友也;利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可見,朋友有很多,但真正意義上的朋友並不多。
由此可知,古往今來,人們對朋友有著不同的解釋,什麼才是真正朋友呢?普陀山戒忍大和尚一席話,為真正的朋友作了個注腳,值得我們深思和銘記。一日,後學有幸與戒忍大和尚、可祥大和尚等,一起在七塔寺共進早餐,席間聆聽戒忍大和尚的慈悲開示。他說,“真正的朋友”必需具備三個條件:首先,自己了解對方;其次,自己了解自己;最後,對方了解自己。他以“知彼、知己、彼知我”七個字,點出什麼是“真正朋友”。並舉管仲與鮑叔結為“生死之交”的史例,來進一步說明何謂“知彼、知己、彼知我”。
管鮑二人在聞達之前,曾一起經商,在分紅利的時候,管仲必然多取,又不加解釋,而鮑叔並不以為管仲貪婪,因為他心知管仲家境貧苦。遇有殺戮戰斗的時候,管仲進必在後,逃必當前。鮑叔因其有老母在堂,也不以管仲為貪生怕死之徒。管仲任官,三次都被罷免。鮑叔不認為管仲不肖,而以為他時運未至而已。管仲於是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後人往往誤解,以為管仲不義,而明末大學問家陳繼儒在其《狂夫之言》中這樣說道:“世人但解鮑叔之知管仲,而不解管仲之尤知鮑叔。是兩人者,真相知也。”由此可知,真正的朋友要以心印心,以朋友之心為心,不計個人利害,但求心許而不喜訴諸言詞,呵護由衷而不求一時之耳順。
在現代這個物質橫溢的商品社會,要找一個“知彼知己”的朋友,真是難上加難。常言道:“千金易得,知己難尋。”很多人所謂的朋友,都附帶著利益關系。所以魯迅先生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而視之。”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能稱得上“知彼知己”的朋友,真可謂屈指可數,如管仲與鮑叔、杜伯與左儒、羊角哀與左伯桃、伯牙與鐘子期等,成為千古美談,被後人所歌頌。
因此,愛因斯坦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你可曾擁有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