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焚香如此重要,那麼,如何焚香才算“如法”呢?有人也許會說,焚香誰不會?用火點燃香,插在香爐裡不就行了。其實,焚香也是佛家一種修行方式,也有很多規矩。同時,焚香時也要伴隨觀想,這樣焚香才“功不唐捐”。其方法是:
第一步是將三支香點燃;
第二步是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香桿,大拇指頂著香的尾部;
第三步是把香放在胸前,香頭平對佛菩薩像;
第四步是再舉香齊眉,之後放下如第三步動作;
第五步開始用左手分插。
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時心中默念:“供養十方三世三寶。”
第二支香插右邊,插時默念:“供養歷生父母師長。”
第三支香插左邊,插時默念:“供養十方法界一切眾生。”
當然,具體的觀想內容也可以自己定,比如第一支觀想供養佛,第二支觀想供養法,第三支觀想供養僧等等,都可以。插完香後,應合掌心中默念“願此香華雲,直達諸佛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或唱誦《香贊》。
以上是上長香的方法,如果是上環香,就要以點燃之處向佛,兩手與持長香的方式一樣,舉香時,口中默念“供養十方三世三寶。願此香華雲,直達諸佛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即可。
民間流傳所謂“香譜”,即根據三支香燒到一定程度時長短的不同形態,來判斷吉祥或求得某事的預兆等,是把焚香與中國傳統占卜術結合起來,並沒有佛典依據,嚴格地說與佛教無關。
行香
佛家還有行香之說,這是焚香與經行結合的產物。行香的習俗也有佛典的依據:過去有一個貪婪的人,儲藏了七瓶金子,埋在地下。這個人死後,變為毒蛇,但還是守著那些金瓶。經過漫長的歲月,這只毒蛇心生厭倦,呼喊一個行人,捐出一瓶金子,供養僧人。這個行人擔著蛇來到寺院,按照蛇的囑咐,點燃一支香,走到僧人前。僧人為蛇說法,那只蛇聽後,生出歡喜之心,頓悟貪婪之非,又獻出另外六瓶金子供養僧人,蛇不久命終,生到了忉利天上。由此可知,行香具有消除業障和供養獲福的雙重功能。據《賢愚經》等經記載,行香時,僧眾須站立而受之,否則屬於犯戒。
行香儀式在我國始於晉代,唐宋時期成為朝拜禮儀的一種。行香時,受香者須唱偈,偈詞通常為:“戒定慧解知見香,遍十方界常芬馥,願此香煙亦如是,無量無邊作佛事。”或是:“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皈依。”
《紅樓夢》第五十八回,賈寶玉對焚香有一段議論,可供參考:寶玉道:“以後斷不可燒紙錢。這紙錢原是後人異端,不是孔子遺訓。以後逢時按節,只備一個爐,到日隨便焚香,一心誠虔,就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無論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一“誠心”二字為主。即值倉皇流離之日,雖連香亦無,隨便有土有草,只以潔淨,便可為祭,不獨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來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設一爐,不論日期,時常焚香。他們皆不知原故,我心裡卻各有所因。隨便有清茶便供一盅茶,有新水便供一盞水,或有鮮花,或有鮮果……只要心誠意潔,便是佛也都可來享,所以說,只在敬不在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