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西方淨土離我們那麼遠,怎能快速到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摘自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要解【問。西方去此十萬億土。何得即生。答。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層數宛然。實無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如是。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亦如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如是。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

  ‘問:西方去此十萬億土,何得即生。’這是懷疑西方淨土距離我們這邊很遙遠,怎麼可能快速的到達?‘答: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這是從理上說。這個法界,大乘經上常講,十法界都是心性變現之物。心性是能變,十方諸佛剎土是所變。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能變的心性無量,所變的剎土也是無量無邊。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娑婆世界,佛說是十萬億佛國土。十萬億要比起無量的心性,說實在話,這是個很短的距離,不是很長的距離。因為是一念心變現的,哪有遠近?所以經上告欣我們:念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彈指間就到達。這是一個事實,許多人執著在相上,認為這個距離非常遙遠。又想到,佛講到彌勒菩薩的淨土,彌勒在兜率天,在我們三界之內,這個近,西方極樂世界遠,所以有人說為什麼我們捨近求遠?他不知道心性沒有內外、沒有遠近。底下還有比喻會說到。這是一個道理,一個理也是事實。

  ‘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這統統都是從自性上來說明。阿彌陀佛也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絕對不是自性之外還有一個阿彌陀佛,沒有這個道理;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如果我們把這個根本的道理搞通、搞明白了,大小乘佛法裡所有的疑問都可以斷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威神的接引,哪裡不往生?往生有什麼困難?下面舉一個比喻說:‘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層數宛然,實無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後。’這個比喻很容易懂,我們用一面鏡子,鏡子照到外面山水,這個鏡子一照,不會說是近的先照到,遠的後照到,不會!一照統統都照到了。這就用“鏡”來比喻我們的心性,用外面境界比喻鏡子裡面心性所現之物,實在沒有遠近。遠近從什麼地方產生的?這個我們要曉得。為什麼諸佛菩薩盡虛空遍法界,想什麼地方就到達什麼地方,速度那麼快?我們去舊金山,開車要開一小時,你說這個多麼麻煩!這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華嚴經》把原因給我們說出來:妄想、分別、執著,才會有這個現象;如果離開一切妄想執著,遠近、大小統統都沒有了。我們心裡頭有這些妄念、有這些執著,才會產生這個現象。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如是。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亦如是。’這就像前面比喻一樣,用這個比喻來合西方極樂世界的事實,看它這個依報、正報。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講經說法這些狀況,就像這一重一重的山水樓閣。我們這個心,一念,前面說過,能念之心性不可思議。我們念佛,能念的這個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這一照統統都照到了,沒有先後。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實在說,這是蒙阿彌陀佛本願願力的加持,使我們不能夠得到的東西也得到了。什麼東西不能得到?大圓鏡智。大圓鏡智,照一般大乘經上講,八地以上才證得,八地菩薩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那個心就像一個圓滿的鏡子一樣,照起來那個作用就大了,那不是十萬億佛國土,是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統統照見,一個都漏不掉。平常這些菩薩一定要修到八地,這個能力,實在講這是本能,本能這才能恢復。這個法門之殊勝就是帶業往生,我們實在講一品惑都沒有斷,確實是凡夫,凡夫怎麼能跟八地菩薩比?這實在是四十八願的加持。因為阿彌陀佛說過:“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每一個人都得天眼、天耳、他心、神足,神通統統都具足。”他發了這個願,如果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沒有這個能力,阿彌陀佛就發願不成佛。他現在在那個地方成佛已經十劫,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了。所以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一樁事情,真的叫難信之法。博地凡夫到達西方極樂世界,神通、道力、智慧、作用就等於八地菩薩。諸位想想,如果有一個人徹底明白這個事實,他怎麼會不願意求生?如果清楚,還不願意求生,這不僅是李老師說的,古大德也說過,“非愚即狂”。那是頭腦不正常,神經不正常。正常的人知道這樣殊勝功德利益,哪有不願意去的;不但願意去,要趕快去,絕對不會遲疑。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如是。’這是講往生的。前面是講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鏡子照得清清楚楚,沒有先後。這個是講這個人往生,臨命終時往生,佛與聖眾不來而來,往生的人不去而去,妙極了!說來去是從事上講的,事上真的有來有去;說不來不去,是從理上講的,是從心性上講,沒有離開心性,還在心性之中。這個鏡子比喻得好!你看那鏡子,來去都在一面鏡子裡面,沒有出鏡子之外。那個時候沒有電視、沒有電影,現在有電視、電影,每天看電視,電視裡面來來去去,都沒有出那方框框,都在屏幕裡面,跟這個意思是一樣的。

  ‘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這是總結,結在心性上,統統都是心性起的作用。“當知”,是教我們應當要知道、應當要明了。這一部經每一個字,字字句句都是海印三昧。“海印三昧”,是從理上說的。海是比喻其大,廣大。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我們能觀察到的,海是最大的。這個海水,海水是有波浪的,因為它太大了,所以波浪也就影響不了什麼。外面境界照在海水裡面,沒有一樣不照在裡面,把它來比喻心性。心性具足一切法界,通常我們講十法界,叫它做海印三昧。這說明森羅萬象,這些景觀都照在大海之中,取的是這個意思。大圓鏡是從事上說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大圓鏡圓光普照,無法不現,一切法都現在大圓鏡裡面。海印三昧是比喻心性之體,心性的本體,大圓鏡智是比喻心性的作用,心性的作用是無所不知,無法不現。這是結歸到本經,“字字句句都是海印三昧”,都是“大圓鏡智之靈文”。這兩句總結,是把這部經,它在整個佛法裡面,它的地位、它的崇高、它的重要性都給我們說出來了。

  我們要能夠懂得這兩句話,才知道《阿彌陀經》是一切經的大總持法門。它跟《無量壽經》比較,《彌陀經》第一,《無量壽經》是第二。為什麼?因為《彌陀經》是《無量壽經》的精華,這個要知道。《彌陀經》的精華,沒有了,到此為止,一切眾經裡面它是頂尖,這真正是精華。為什麼我們這些年極力提倡教大家念《無量壽經》,不念《阿彌陀經》?諸位要曉得,現代人根性很劣,《彌陀經》雖然是第一,他不懂。不懂,念了沒味道。這個味道十足,他舌根有問題,嘗不到味道,不喜歡念。《無量壽經》講得詳細、講得明白,念起來就有味道。其實《彌陀經》的味道比《無量壽經》還要足,我們看《要解》,我們才曉得這部經不可思議。不看《要解》,單看經文,這是真的沒有什麼意思;像神話一樣,像小說一樣,提不起興趣。

 

上一篇:身體對健康的呼喚,水是最好的藥
下一篇:淨空法師:至心稱名,滅罪恆沙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