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佛教故事  
                                                                                                                        
                                                                                                                        
                                                                                          
                                                                                            
    | 
	 
	  
	
	禮敬賢人,秦兵避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                                                                                     
   
                                                                                                     
     |                       
     
	   魏國的段干木,品行很高尚,不肯做官,拜卜子夏做老師。   有一天,魏文侯要去見他,已經走進大門,段干木就爬過牆,逃避而去。   魏文侯經過段干木的門口,一定行一個敬禮。替魏文侯駕馬車的人問道:「段干木只是一個平民百姓,您做諸侯,是一國的君主,您在他家的門口行著敬禮,不會太過分嗎?」   魏文侯說:「段干木的光榮是道德,我的光榮是土地。段干木所富有的是義氣,我所富有的是錢財。這樣兩兩比較起來,我比他差得多,怎麼敢不去禮敬他呢?」   有一次,段干木高臥在草原上的一間小茅屋裡,秦國的軍隊來攻打魏國,聽到段干木的德行和操守,便退兵,而不到魏國來了。(《古八德全書》第三百八十頁)
  	
    
     |          
     |                                                                                     
    
                                                                                                       
     |                       
      
      
     |          
     |                                                                                     
    
                                                                                                       
     |                       
    
	上一篇:義姑棄子,齊軍退兵 
	下一篇:印光大師:如何對治色欲   
      |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