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修行人必須要過的五關
最近不少人找我,而大多都是問共同的問題:財和色。說的委婉點就是錢財和姻緣。 一、錢財 很多修行人會發現,怎麼自己這兩年突然的運氣不順了,怎麼老破財啊。以前很好賺錢的,現在很難賺錢。甚至負債累累,而越是急著賺錢還債,就越是破財,債務越來越重。 有的人,念佛。發現運氣好了,財運順利了,很歡喜。而有的人,則相反,越是修行,財運反而越背,很是煩惱。 因為這些問題很普遍,每位真修行人都要遇上的。所以我就干脆,揭露出來。 佛家有逆度,順度。對財運,講究的是中道。對真修行人,要求的是功德不是福報。 就是說,你如果真修行,佛家護法和菩薩,一定會保障你的衣食住行,不會讓你受凍挨餓,為吃飯而辛勞奔波。護法和菩薩會幫助你,保障你的衣食住行,保障你的生命安全。這是肯定的。 所以窮困的人,誠心念佛,護法和菩薩,會幫助他們,讓他們衣食住行無憂,可以養家糊口,這樣才能安心修行。此為順度。 而對於生活過的很好,甚至奢侈浪費,開始腐敗的弟子。如果他們不是真的修行,只是念佛燒香布施供養,求求福報。他們很多也會事業順利。 而因為他們奢侈浪費,這個福報,很快就享受完了。此為順而不度。 而真正有福報而真心修行的人,佛菩薩和護法,絕對不會讓他們奢侈揮霍,很快的耗盡福報。所以這個時候就會有磨難。讓他們事業不順利,經常出現破財等等。讓他們煩惱,生起出離心。不執著世俗的享受和福報。 這時,你如果還一心想著發財,甚至求菩薩讓你發財。你會發現,你越念佛越是求,你越是破財。而有的人這時就會對佛菩薩失去信心,覺得,我都這麼虔誠了,佛菩薩和護法怎麼不保佑我呢? 其實佛菩薩和護法,都是為你好。是真正的再保護你。 你只要靜下心來,就會發現。無論你怎麼破財,其實你都沒有傾家蕩產,沒有一無所有。即使有欠債,債主也不大逼迫你。而你其實還是衣食無憂。只是沒法發財。而問題就在這,你是要修行呢,還是要發財? 要真修行,就應該放下貪圖發財的念頭。不要再為錢財而勞累一輩子,應該放下對這些東西的執著。做自己該做的喜歡做的事情,不再為錢財而辛勞,而作努力。因為你一旦發財了,就會想著要更多。更多了,有想著如何守住,如何讓子孫不會敗掉。所以你一輩子都在為錢財而辛勞。一輩子都在做錢財的努力。那你還如何修行? 其實你無須為錢財擔心,因為你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養家糊口。雖然沒有發財做富翁,沒轎車豪宅。但起碼衣食無憂,吃穿住用還是不用愁的。 這就夠了,行者應該安於平淡,清茶淡飯,能有飯食充饑,能有房屋安身,這就夠了。這樣有利於身心健康。也有利於子孫的健康成長,培養健全的人格。所謂“有錢難買少年窮”啊。對孩子不要太過於溺愛,不要讓他們從小就養尊處優,嬌生慣養。而應該培養節儉,勤勞的美德。 所以,護法和菩薩,其實一直在努力的讓你從世俗的束縛中擺脫出來。讓你能淨心修行。同時要你懂得“惜福”。此為逆度。也是真度。 而當你碰上這個情況,我要恭喜你,因為你是真修行人。同時我要提醒你,你現在要作出選擇,是要功德還是福報?是要惜福還是享福? 在此透露一個靈界秘密,冤親債主要害一個人,而如果這個人很有福報,他們不能靠近。他們往往就是想方設法,讓他發財,讓他們享福,讓他們腐敗,這樣他們很快就福報盡了。如果再加上,作惡多端。這個人,很快就會讓冤親債主,甚至拉倒地獄去。所以,一定要記住“惜福”。 你會發現很多中國古代和一些現代的大富翁,比如王永慶老先生,台塑集團創辦人,被譽為台灣的“經營之神”。每天就是吃稀粥小菜,生活比普通百姓還簡單。王永慶最疼愛的女兒王雪齡結婚,他陪送的嫁妝,除了一張無限期提供學習費用的憑據外,就是一把刮胡子刀,好讓女兒自己替丈夫刮胡子!王雪齡的婚禮比一般老百姓家的還簡單,連她手上的新娘捧花,也是跑到許多花店比較後才選購的最便宜的一種!當然,對於社會公益事業,王永慶從不小氣。他曾一次就捐助2.5億美元巨款給一家醫院!汶川地震,老人家第一個,一次就捐款一億元新台幣。 此為我們晚輩之楷模啊,勤儉,惜福,布施。這些是真正的美德。在此,頂禮王永慶老人家! 二、姻緣 對愛情,我只說三句:付出就是幸福,受傷乃是恩賜,惜緣無論善緣還是惡緣。 對YIN欲,我有兩個法門:觀照法門和煉精化氣法門。 愛不重不生娑婆,愛欲是生死輪回之根本。也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礙。任何真修行人,都必須過這關。 什麼是真愛?如果你內心有真愛,有完全的愛。你不會去占有你的伴侶,不會害怕他的離去,無論他是對你好,還是不好;無論是留下,還是離去。愛,愛她的留下,也愛她的離去。愛她對你的好,也愛他對你的不好。 你的心如果有真愛,就從不會動搖,從不會恨,也不會害怕。反之,如果你的心,害怕他離去,恨他對你不好。那不是愛,只是貪。貪別人對你的愛。而你愛的其實只是自己。所謂的愛,只是個動聽的借口。 YIN欲,是一切邪惡的根源,一切束縛的根源。因為YIN欲,而有妻子家室,於是被枷鎖束縛。因為YIN欲,而犯下種種過錯。因為YIN欲而貪財,而酒肉。因為YIN欲而生死糾纏,六道輪回,成累劫怨親債主,不讓你解脫。 付出就是幸福。幸福在你付出時,而不是在獲得回報時。 好比父母愛子女,總是想著付出,總希望子女快樂。有能力付出,是最大的欣慰。有子孫接受,那是最大的幸福。而沒能力付出,那是痛苦。沒子孫接受,那是悲哀。他們從沒覺得付出是辛苦,更沒想著要回報。他們只擔心自己沒能力付出,只擔心子孫無法接受。付出了,他們會覺得快樂,沒得付出了,他們反而覺的難過。這才是愛,是真愛,這才是幸福,是真幸福。 付出必有回報,這是因果定律。 很多人,付出必然企圖回報。如果沒有回報,就會產生怨恨。 有企圖的付出,回報了恩情也就結束了。互不相欠了,問心無愧了。 而沒有企圖的付出,好比父母的愛,無論如何的回報,恩情都是報答不完的。 因為那是一種真愛,不是用報答可以衡量和償還的。 而如果能體會,付出就是幸福,沒有付出念頭,沒有回報的企圖。 甚至,向受益者說“謝謝。謝謝你給我付出的機會。”心就清淨自在了。 受傷是一種恩賜。付出必然回報,這是因果定律。而付出卻沒有得到回報,受益者甚至沒有感恩之心。“一切都是你心甘情願。是你傻。哈哈,傻逼。”如果心生怨恨,只是因為你心中沒有真愛。 體念被傷害者之苦,也體念施害者之苦,受害者固然可憐,施害者更加可憐,因為他們甚至不值得可憐,那才是真正的悲哀,真正最可憐的人。 付出而得回報這很常見。付出卻沒回報,此事則不正常,不是人人能遇上,不是人人都有的機遇。那是真正的痛苦,那是真正的考驗,也是上天對你的恩賜。 跟傷害你的人說謝謝吧。當他在地獄裡受苦,你卻在天堂中享福。他是你最應該感謝的人。 善惡相成,極惡之世,必生大善之人。因此惡世,成其功德。而其最應感謝的正是這極惡之人。 惜緣 愛未必一生厮守,愛也許有緣無份。 - 愛也許天各一方,愛也許毫無結果。 - 愛也也許只是,多情自古空余恨。 - -經歷了牽腸掛肚,而杳無音信,只有煎熬。 - 恨個刻骨銘心,卻沒機會見面,只有來世情仇。 - - 煎熬了日日夜夜,痛苦得撕心裂肺,心碎得肝腸寸斷, - 怨恨到同歸於盡,頹廢到了無生趣。墮落到花天酒地, - 你的卻心更加孤單落寞,你的思念更加魂牽夢萦,你的愛卻更加刻骨銘心。 - -- “愛她就讓她走,愛她就祝福他們,愛她就慢慢忘記她。” - 痛苦了,心碎了,絕望了,也最終放下了。你才會明白。 - 愛是真心的付出,愛是不圖回報,愛是不怕受傷,愛是不奢求結果。 - 愛是曾經付出,愛是曾經擁有,愛是人生的體驗,愛是內心的感受。 - -- 愛過了,恨過了, 放下了,孤獨了。 - 你才會明白,失去的痛苦,孤獨的無助。 - 才會明白:原來付出是一種幸福,受傷是一種恩賜。 - 才會懂得珍惜,惜緣,惜福,珍惜眼前人。 - 盡情的去愛你的親人,朋友,甚至敵人。 - 因為,愛恨情仇總歸空滅, 到時再想付出,斯人已經不在。 - 再想諒解,自己也已經老死。 如果再給一次機會,你是否無怨無悔? 那就珍惜當下,讓自己今生無悔吧。 -------------------- 戒YIN - 如何斷YIN呢?一是,煉精化氣,疏導精氣。二是,觀照自在,欲念不生。此二法正好同釋尊所傳的二甘露法:觀息法門和不淨觀相應。 觀照法門 何為觀照:觀照,就是觀察自己的身心,觀察自己當下,在做什麼,心裡想的是什麼。就是自省,就是自覺。 讀過心經的都知道,心經第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整部心經的基本,就是“觀自在”三字:觀察-自己-當下-在做什麼,在想什麼。觀照,就是讓自己的覺知,時刻保持臨在於當下。 如何觀照:你要做的就是什麼也不用做,只要旁觀,看清自己在做什麼,在想什麼。注意,無論自己想什麼都不要被卷進去,也不要去壓抑那些念頭。你需要的就只是耐心,看清他們。看著他們產生,看著他們消滅。看著一個念頭來了,一個念頭又去了。你就會體驗到,他們都是無常的,自生自滅,自來自取,與你很干?何須用人之繞,自墮其中?又何須斷除?只要不去認同他們,跟他們保持距離,他們自會幻滅。一切盡是虛妄,自性本自清淨。 如何看美女? 有人問,修行人碰到美女,是看還是不看? 最好是不要看,或者少看。看多了,引起YIN欲,亂了道心。所以,還是眼不見,心不煩。 而有時是傳法需要,必然要接觸,不得不看,那怎辦? 那就得學會“如何看美女”。看美女,一般人,眼裡只有美女,而忘了自己。而修行人則不同,看美女,既看到美女,更看到自己。而重點在後者,看著自己。 看著自己在面對美女時,身心有何變化?是否引起欲望?看著欲望如何生起,如何消滅。 客觀的觀照,保持距離,而不卷入其中。如此欲望自生,自滅,本是無常,自會幻滅。 觀照功夫熟悉了,這個欲望對你的牽引力就越來越弱,你不再受其牽制。這時,欲望就可有可無。於是,就干脆斷了。 進一步,看到美女,欲望一起,當下察覺,當下就放下了。就能降服欲念了。 再進一步,欲念,就懶得生起了。 所以這時就是看著美女,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美女是漂亮。而欲念不起,看了,又何懼之有? 楞嚴經火光三昧法門--煉精化氣 《楞嚴經》: 烏刍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YIN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YIN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佛問圓通,我以谛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此法即是煉精化氣,斷YIN欲,得漏盡通之法。 而這個其實就是聖凡的區別,凡夫讓精氣外洩,輪回與生死。聖人,讓精氣回流,循環於三脈七輪,解脫生死輪回。 為何要右側臥? 右側臥時,雙腳彎曲,好比靜坐,丹田部位形成渦流,氣息積蓄於此。晏然靜守,丹田熱氣氤氲。這個姿勢,是養氣守神的好方法。丹田開竅後,修行人睡覺時都用此姿勢。可以靜守丹田,煉精化氣。 人非完人,孰能無過?那個人前不說人?哪個背後無人說?就是完人如佛祖,也還有多少外道來毀謗呢,何況他人呢?所以最好就是閉嘴! 名辱關:分俗世的,教外的,教內的。這個的根源就是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世俗的名辱,也就是吵罵,爭斗。大多是“是己非人”。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不對。也就是執著於我相和人相。 有的人講理,有的人不講理。不講理的,無論別人是對是錯,都是錯。無論是自己錯,還是別人錯,都是別人錯。講理的,就死認個理,一直較真,要個公道。你有你的理,我有我的理,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各持各的理。爭斗不休。於是,講理的,不講理,都在爭斗不休。 世俗中最多的應該是夫妻間的,婆媳間,同事競爭間等,最多爭吵了。修行人,必須放下爭吵,讓人說,讓人罵,自己恬然淡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能默而屏之的,就默然。惹不起,我們還躲不起麼?我們自己閉嘴,當啞巴吧。他們罵罵出了氣就算了。不必去爭論,越爭論,越是爭斗不休。 對於教外的毀謗,也是如此。有能力,有機緣可以將他們降服。沒有的話,不要去爭辯,不要互相爭斗。對外教,敬而遠之。不皈依,也不輕毀,也不爭論。但老實的修行,老實的淨心。久之,外道也自然敬重你。 而最可怕的是教內的爭斗--門派之爭。 佛祖在世時,哪來那麼多門派呢?什麼淨土宗,禅宗,密宗,律宗?當時全是一體的,綜合修行。戒定慧三無漏,齊頭並進的。後來發展處種種門派,各執一端,喜歡“是己非人,尊己伐人”,搞得教內四分五裂,這個危害最大。而這個的根源在於四相:我相,人相之外,更有眾生相,壽者相。尤其是對眾生相和壽者相的分別和執著。 壽者相:一旦尊崇某某大德,就認為世上只有某某大德是最正確的,只有他的門派只最正確。其他的門派都是錯了。覺得自己跟著大德修行,就是最正法的,其他人不是跟著這個大德的就肯定是錯了。 自己修行,也沒什麼成就。更不去了解其他人修行的成就和法門。一味的認為,某某大德是公認的大德,跟著他就一定是對的。而自己跟著這個大德,就是正法的化身了,可以去否定其他一切了。於是拿著雞毛當令箭,四處去攻擊他人。還自诩是在護持正法,是大德的護法。活脫脫的像個文革時的紅衛兵,到處去鬧革命,搞批斗,搞得雞犬不寧,禍亂佛門。 這是一種偶像崇拜,最盲目。也是最危險的。這個就是最嚴重的“依人不依法”、“依名不依法”。 這些人自诩大德的護法,而對某某大德法,其實卻所知非常的少。所修所證更是少。最多就是發發語錄,而甚至自己都沒認真看過這些語錄,就只是到處亂發,就認為以為這個就是傳法,這個就是功德。而若遇到別人有所疑問,並排斥之,說“你是羅漢麼,你是大德麼?你比大德還能麼?既敢質疑?” 還有一種,就是喜歡挑人的過失,看到某某大德說法不如法,或者持戒不嚴,或者對戒律不重視,於是持為把柄,惡意攻擊之。 他人有過是過,而楊人之過也是過。這樣的結果,就是讓很多人對大德失去信心,乃至對整個僧團失去信心,對佛教失去信心。 而同時,你說大德的過失。大德的信徒,也會群起而攻之,圍攻你。結果就是令這些信徒,起了嗔恨心。也是過失。 於是互相攻擊,征伐不止,佛教內部四分五裂。 而宗派間的互相攻伐,結果就是導致世人對整個僧團,整個佛法僧三寶的失望。 而且,諸魔得其便,大肆挑撥,興風作浪,於是佛法迅速滅亡。 這個就是魔王的陰謀!!!混入僧團,傳以邪法,相似法,同時挑撥離間,令教內互相攻伐,四分五裂,正法很快就沒了。 所以,千萬不要去攻擊大德,不要去挑人過失。 當然,看到別人有過失,可以私下跟人說。不要在大庭廣眾中斥責。對有些現象,確實是不對。公開說的時候,應該對事不對人。只說此類事件,不要去說具體的人。 須知,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的是八萬四千種煩惱和根基。每個法門都是第一法門。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一個法門—淨心法門,都是第一法門,都是念佛法門,沒有區別。 什麼是佛,佛者,覺也。覺什麼?覺清淨平等慈悲心也。所以清淨心就是佛,淨心就是真念佛。 任何一個法門,只要深入了,都是淨心,都是都攝其他所有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所以不要去分別執著,更不要互相攻伐。而應該老老實實的在淨心上下功夫。不要去爭斗毀謗其他法門。不要說自己的法門是第一法門,自己的經典是一流的。其他法門是第二第三第四法門,其他門派的經典是二流三流四流。如此,實乃謗法。因為所有如來法門都是第一法門,所有如來經典都是一流的。 念佛修行之人,還如此的分別和執著,實乃罪過。 所以,真修行人須知,默然無爭。天下所有人都是大德,只有我是凡夫,只有我是初學。老實淨心,不作無謂的爭辯。 四、吃喝關 真修行人必須過的五關--4吃喝關 吃喝關,是循序漸進的:從吃素到少量,到少餐。身體越來越健康,身輕體健,無病無災,健康長壽。 食色睡三關是一體的,素食少食,可以節制YIN欲,斷絕邪YIN。而戒YIN,又可以反過來,幫助素食少食。因為戒YIN了,精足不思YIN,神足不思食,消化吸收功能也好,所以吃的少。同時,精神好了,精神健旺,睡眠也少,睡的深,沒有噩夢,春夢,沒有YIN漏。 吃素的意義 首先要明白,吃素,本身就是最健康,最營養充足和最均衡的。無論是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其實都是從直接和間接的從植物中吸收的。很多食物,比如大豆米面等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吃素的,根本沒必要去擔心,營養不足什麼的。吃素的動物,大多比吃肉的更強壯更健康,也更溫和善良。好比大象,比老虎強壯,牛馬比豺狼強壯。只是他們溫順,不凶猛而已。 吃肉,其實不是讓人更有營養,而是讓人更肥胖和凶暴。很多人誤以為,吃肉才有營養。其實很多人吃肉的結果,不是有營養,而是容易肥胖。肥胖了,就誤以為有營養。其實是一種畸形的不均衡的營養過剩。從來都是加重內髒的負擔。容易得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等一系列心血管毛病。以及肝病腎病等內髒疾病。 而且,現代的社會,無論是人工養殖,還是野生的動物,都是經過很多污染的,毒素很高。加上,動物被宰殺時,排放的毒素。所有的肉,都有大量的毒素。吃肉其實就是服毒。看看很多養殖場就知道,他們都是以用激素,抗生素,安眠藥,甚至化肥農藥,尤其是尿素來喂養魚類和牲畜。這些肉類吃了飼料,長的特快。而人吃了這些魚類肉類,就會吸收囤積大量的抗生素,激素,安眠藥,種種毒素等。使得人們容易早熟,抗藥性強,嗜睡沒精神,容易肥胖。容易得一些列心腦血光疾病,以及肝腎疾病,癌症等。 比較一下,吃素讓你營養均很,身心健康。而吃肉,讓你營養過剩,肥胖中毒,免疫力低,容易得種種疾病。 而且,畜牧養殖業,其實是地球暖化的元凶。排放有大量的氣體,糞便等排放,污染環境,尤其是增加甲烷二氧化碳等氣態,導致地球變暖。而且,牲畜吃的大量的糧食,其實很容就解決地球上的饑餓問題。 所以吃素,不僅是救自己,也是救地球。救動物,更救人類自己。 吃素的漸進 佛家吃素,不僅是不吃肉,還不喝酒,不抽煙。不吃蔥蒜,韭菜,香菜,洋蔥,芥末,因為這些菜有臭味,護法神不喜歡,而鬼魔喜歡。容易引誘修行人YIN欲嗔怒等,毀壞戒律,乃至障礙證道,墮落地獄等,所以禁食。 吃素,最好配合打坐和念佛。打坐,氣息舒暢,精氣充沛,自然少食。而且,自然的自己的氣息會抗拒肉臭,蔥蒜之臭。而甘味於清淡的清粥小菜。 少食少餐 少食,就是每餐的量變少,或者變稀。可以該喝粥,少吃飯。喝粥其實更健康。 少餐,就是一天吃2頓,或者一頓。古人一日兩餐:【辰時】食時,又名早食,朝食,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也就是朝九晚五,早上九點前,晚上五點前吃飯。一日兩餐。 其實,人一天的只要有一碗飯,就夠一天的能量消耗了。吃多了,大多都是浪費,不吸收的。所以佛家,提倡,一日一餐。也就是“日中一餐”, “過午不食”。過午不食,其實就是一餐。因為古人一日兩餐。過午不食,其實就是早上一餐。因為怕肚子餓,所以就把早餐移到中午吃,日中一餐。吃完後,過午就不食。 而要做到日中一食,就就要好好的淨心,戒YIN為基礎,精神充沛,自然無欲少食。 附錄: 佛說吃素的福德比布施的福德要大百千萬倍 -----節選自佛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十惡品》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解說,不飲酒、不食肉者,得幾所福? 佛告迦葉: 假使有人,象馬牛羊、琉璃珍寶璎珞、國城妻子,持用布施, 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 復置是事,假使有人百千兩金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 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 復置是事,假使有能鑄金為人數百,持用布施, 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 復置是事,假使有人造作幡華寶蓋,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 復置是事,假使有人造大浮圖寶塔,檐檐相次,如稻麻竹葦,上至梵天, 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 喝酒之戒 佛言:聖人飲酒尚如是失,何況俗凡夫如是過罪。若是過罪,皆由飲酒故。從今日,若言我是佛弟子者,不得飲酒。乃至小草頭一滴,亦不得飲。 蔥蒜五辛之戒 《楞嚴經》上說: 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YIN,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YIN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四分律》比丘尼戒單墮第七十條中說: 殺生吃肉之戒 《楞嚴經》: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及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愛未已。雲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岐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雲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線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毛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抽煙吸毒之戒 抽煙吸毒上瘾者,大多墮落地獄。 一、吸煙引發多種疾病,導致短壽 二、助長貪欲,以致奢侈,而福祿日漸消減,及至貧窮。 三、吸煙令善知識及善性眾生遠離,令惡知識及惡性眾生親近。1 四、不蒙吉神擁護,雖修善行但其功德很少,且遺患於後代。 五、身口意三業不清淨,所修佛法不如意,更不得成就。 六、天龍八部厭惡,諸天遠離不蒙護衛。 七、犯戒毀戒,人所憎嫌,臭名流布。 八、障一切善根,使不發菩提心,失菩提道業,終墜入魔道。 九、障一切功德,不得解脫生死,不得轉世,或受生於人身。 五、睡懶覺 睡是五關中最後一關,只有前面幾關都通過了,才能通過這個關。這關看似簡單,卻集前四關之大成。過了這關才是個真修行人,才可以做到六時精進(印度六時,其實就是24小時),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才是真正的有了入頭處,走在修行道上。念佛才可以一日至七日,一向專念,不間斷。乃至漏盡解脫,修行有成。 修行人該如何睡覺? 1.姿勢:吉祥臥,也就是右側臥,左手放在左側,右手枕頭而臥。下面可以墊10-15CM高的枕頭,頭部抬高,容易保持清醒。這樣不會昏沉,睡覺不會太深。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保持正念。睡醒後,精力充沛。這個姿勢不會壓迫到心髒和胃部,身心舒暢。而且,把容易起煩惱和欲望的右脈壓住,讓人容易保持正念。 2.養氣:右側臥,腿部彎曲,全身成弓形,氣息自然的會聚在丹田。保持正念,不妄想,尤其不起YIN欲。而且,精關牢固,精氣不遺漏。如此自然氣聚丹田,煉精化氣。 3.時間:睡眠時間只要4個小時就足夠了。從23點到3點,這段時間是睡眠和休息最重要的時間,也是一天中陰氣最盛的時間。其實,真正的深度睡眠時間只有2個小時,另外兩個小時,是休息用的。上床前1個小時,是保持正念,調息系念,隨息念佛,心念心聽。中間2個小時,是深度睡眠。後面一個小時,再調整姿勢,保持正念,調息系念,隨息念佛,心念心聽。然後就可以起床用功了。 4.休息:中午和傍晚,如果身體疲憊,可以根據需要休息半個小時。右側臥,保持正念,放松身體,集中注意力,調息系念。讓身體得到放松和修心。但不可以嗜睡。 5.環境:空氣清新,而避風。無風無濁:吹不到風,而且空氣不渾濁的環境。要避開直吹風,同時要保持空氣的清新。 6.床鋪:不可以寬軟。寬則姿勢松散,軟則精神松懈,又寬又軟則姿勢身心散亂。最好是硬板床,鋪上一個毯子,如此軟硬適中。寬度不可以超過0.6米。0.6米正好是仰臥可以躺一個人,雙手可以放平。這樣的床,你最好側睡。睡累了,硬臥休息一下。無法翻來滾去。容易保持精神集中。更進一步,最好是0.4米寬的床,這樣的床,只能側臥,無法仰臥。對右側吉祥臥,很有幫助。1.8米的大床,睡覺時攤開雙手雙腳,翻來滾去的,姿勢就懈怠了。席夢思,彈簧床,身體太松懈,精神松懈,容易昏沉,夢YIN。所以,佛家有一條戒律,不可以睡寬軟大床。 色食睡一體 凡夫睡覺,一半是休息,一半是YIN欲。或者行房,或者手YIN,甚至夢YIN。精氣遺漏,精神散亂,昏昏沉沉,胡思亂夢。沒有禅定的根基。醒後,全身沉重酸痛。 行者睡覺,一半是休息,一半是精進。斷YIN,精氣不漏,煉精化氣,凝神靜氣。調息系念,保持正念,一向專念。無論行住坐臥都在定中。行有行的禅定,立有立的禅定,坐有做的禅定,睡有睡的禅定。靜行,靜立,靜坐,靜臥,都是禅定。六時(24小時)精進,一向系念,不間斷。 色食睡是一體,凡夫不戒YIN,不斷YIN,所以無法修禅定,其他的一切修行都無份。 空調電視吸人精氣 睡眠的環境很重要,無風無濁,吹不到風,同時空氣要清新。“氣,遇風則散”,吹風最容易傷氣。靜坐靜臥時,身體放松,毛孔開張,一旦吹風,最容易著涼,邪氣入侵。所以,一定要避風。同時,空氣要清新,不然無法吐故納新,不利於練氣養氣。所以不要吹風扇,不要直吹風。但要開窗,保持空氣的清新。 睡眠最忌諱的是空調,空調之危害極大: 二,吸收水分。一個晚上下來,空調要吸一桶的水分,都是從房間和人體吸收的。所以睡空調的睡前,和醒後都要喝水。不然會非常的口渴。而吸收水分,自然是從人體的血液和其他體液中來,導致人體脫水。其實就傷血了。 三,吸收熱氣。空調冷氣就是制冷。反過來其實就是吸收熱量。從房間內,尤其是從人體吸收大量的熱能。導致體溫度下降。長時暴露在這種冷氣下,容易著涼。而且很容易傷氣。 綜合以上三點,可以看出,空調其實塞氣傷氣傷血:空氣污濁,所以導致氣息閉塞,無法吐故納新,無法煉氣養氣。吸收水分,也即是從血液和體液中吸收,導致傷血。吸收熱氣,其實就是傷氣,身體要大量的氣能來御寒,耗氣重。睡空調久了,最容易得風濕,因為邪氣入侵。而且,大人容易感冒。小孩容易高燒不退,為何呢?因為身體的水分被吸收了,身體缺水,同時邪氣入侵。所以一定要注意睡前醒後多喝水。修行人,則不可以睡空調。 睡空調,傷氣血,不利於養氣。空氣污濁,無法煉氣。同時容易著涼,空氣污濁,昏昏沉沉,睡久了,就失去正念,昏沉嗜睡,而且容易多夢,甚至夢遺。對修行人而言是致命的。使你無法精進,乃至退轉。 電視,電腦也是,最容易耗人精神。看半個小時,就眼睛疲勞,頭疼頭暈,精神受損。長時看電影,不僅容易起妄想,動YIN欲,同時精神受損,容易昏沉嗑睡,導致懶惰退轉。但是電腦辦公的會好很多。為何呢?因為辦公是聚精會神,神氣內斂,是一種正念和專注的狀態,同時不時的把注意力移開屏幕,查找其他資料。而玩游戲和看電影,則是完全投入其中,長時間的盯著屏幕,所以被吸精氣神很嚴重。所以不可以看電視電影,不可以玩電腦游戲。而用電腦辦公則可以。 席夢思彈簧床散亂身心 現代人大多喜歡又寬又軟的席夢思,彈簧床,躺著很舒服,很放松,又可以翻來滾去。而這樣的床,是修行人大忌。睡覺的,姿勢散亂,身體過於松懈,醒來後全身酸痛;精神更是散亂,完全不集中,而且容易想著情愛,容易夢YIN夢遺。睡這樣的床,身心散亂,無法在睡中修行。而且睡覺時間長,每天要7-8個小時,醒來後精神還不好。真正修行人,睡覺大概4-5個小時,醒來後精力充沛。 定是入口 經是佛說,說的是佛法,誦經就是念佛。咒是佛心,是佛的功德,持咒就是念佛。戒,是佛行,持戒更是念佛。打坐,回光返照,回歸心性,就是念佛。禮拜,拜的是佛,心中更是念佛。布施,慈悲心起,就是佛性。忍辱,放下自我,就歸於佛性。哪個不是念佛,哪個不是淨心? 事上說,每個個宗派都有念佛法門:下根者持名念佛如顯宗,中根者金剛誦念佛如密宗,上根者觀想念佛如天台宗,上上根者實相念佛如禅宗。所以各宗各派都有自己的念佛法門。所以說,念佛法門普被三根萬宗。反過來,三根萬宗都有念佛法門,都在念佛。 而實上說,大家都在念佛,誰做的好,能切入實相,能有成就呢?那就看戒定慧三無漏學了。看誰能真的念佛,真淨心。你真念佛了,必然放下種種欲望和執著,持戒清靜;反之,不持戒,酒肉YIN欲都斷不了,又怎會是真念佛呢? 真念佛了,必可深入禅定,行住坐臥都在定中,六時(24小時)精進,一日乃至七日,一向系念,無間斷;反之,入不了定中,怎會是真念佛呢?如此,終究可以漏盡解脫,明心見性,妙用自在;反之,妄念不斷,執著分別,是己非人,爭斗攻伐,又會是真念佛人呢?所謂“口念彌陀心散亂”,這邊念佛,那邊還在吃酒邪YIN,這等人怎會是真念佛人呢?他們念佛,最多結個善緣,圖個福報而已。卻不是真修行人,對佛法,根本還沒入門呢。 所以看一個人是否真修行,就看戒定慧。而定,是核心。因為,定能生慧,而定因戒生。真修定者,第一步就是斷YIN,斷了生死輪回的根本。要深入禅定,先要斷YIN。YIN根斷了,其他的都好辦了。殺和盜,也容易斷。所以說“萬惡YIN為首”。不斷此根,不出輪回。 有人說我是佛學院畢業的學士,碩士,博士啊。其實這些不重要。佛學,不是世俗的學問,不在學問的多少。而在實證實修。真修行者,哪怕是一句話也能證悟。反之,不實修者,就是讀書破萬卷了,也是虛言戲論,徒增分別煩惱,多了個法執,多個知見障,反而障礙了證悟。古今的大覺者哪個不是靠實修修出來的?幾個是靠讀書考試考出來的?惠能祖師,還不識字呢。聽了幾句就開悟了。一本《金剛經》就明心見性了。 所以修行貴在專修,無論是哪門哪派,一部經書,一個咒語,一句佛號,乃至是一個磕頭,認定了,一直修去。一年,十年,一輩子,幾輩子。直到證悟,如此才有成就。而不在把佛法當作學問來考究,卻不去實修實證。 不二法門 有人說一門深入,有人說不二法門。以為一門深入,不二法門,就是只能修一個法門,不能有其他的法門。其實沒必要那麼多門戶之見,門戶之爭。遇到你歡喜的經也好,咒語也好,佛菩薩名號也好。就拿去修,不斷精進。然後自然調整,或增或減,或變換。直到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然後就認定了,一直做去,不再變換,不再懷疑,不再間斷。必有成就。 一開始的時候,必然會多看看,多試試。感覺適合的留下,不適合的放棄。然後最後剩下3-5個經咒或者法門。你繼續修,看看哪個最適合你。然後就以哪個為主,其他的為輔。也可以就專修一個。 不同的人,根基不同,機緣不同,所以所選的經咒和法門也不一樣,組合也不一樣,主次也不一樣。這要看個人的實際情況決定。 一開始的時候,應該多看多學,對佛法有個整體的理智的了解。然後多試試幾種法門,對各法門有個認識。最後選定自己的法門,就不再懷疑,不再間斷了,一門深入,這就是不二法門。 一法通,萬法通。萬法通,一法圓。看到其他法門,都能自然的將其精要融入自己法門,而不拘泥於形式。不局限於自己的法門,也不局限於他人的法門。“法本法無法”,“法無定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法門中,攝取一切法門,一切法門歸於一法門。不二者,沒有二元的分別和爭斗也,沒有一個和多個法門的分別。沒有此法門和彼法門的爭斗。一多無礙,萬法圓融。 修顯宗,深入了,就有律;再深入,就有密;更深入了,就有禅。所以顯宗,同樣可以攝取律宗,密宗,禅宗。反之也一樣,密宗,一開始進入,先學顯,然後律,之後才是密;密深入了,就是禅,明心見性。禅也一樣,一開始,要先學顯宗理論,之後持戒學律,之後禅定修密,最後才是禅,才可以明心見性。律宗也是,一開始,學顯宗理論,然後持戒清靜,之後自然可以深入禅定,密行無礙,最後明心見性。 所以,宗派之爭,門戶之見,大可不必。顯宗好比雙腳,是根基;律宗好比腹部是田地;密宗好比雙手,是妙用;禅宗好比首腦,是智慧。他們本是一體,只是側重點不一樣。所以,腳不必跟手爭,腹不必跟首爭。爭斗只是自毀其體,傷了其他宗派,受傷的是佛法的整體。一損俱損,一敗俱敗。 是己非人,門派之斗,就是滅法,就是魔法。魔王最喜歡的就是混入佛門,引誘佛弟子毀壞戒律,引起佛門的互相爭斗。打著維護本宗派,維護本派大德的名號,四處攻伐其他宗派,引起門派爭斗,導致佛法毀滅。
上一篇:走出憂郁與痛苦的四個步驟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30533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