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一長者專門將牛乳熬煮成香醇味美的酥油出售,瓶瓶的酥油皆貯放於閣樓之中。有一回,長者取完酥油後,未將瓶蓋栓緊,於是閣樓中的老鼠聞香而至,一頭便鑽入瓶內大快朵頤。貪吃的老鼠實在無法克制酥油香濃的誘惑,便一直待在瓶內不願離去,結果不出數日,便撐死於瓶中。濃濃的酥油覆滿老鼠全身,泛漾著金黃的顏色,已分不出是酥或是鼠。久而久之,老鼠的屍體漸漸地於酥油中分解四散,身骨下沉於瓶底,四肢髑髅則漂浮其上。
一天,長者為了替客人取酥油,手持火把,拾級而上來到閣樓。正當以量杯入瓶中取油時,發現了固狀的物體,乍看之下以為是酥油所凝,仔細察看卻似骸骨。長者心想:‘我取酥時瓶口未密,想必是老鼠溜進瓶內偷吃酥油,貪心不肯離去而撐死的。’
長者見狀,便自思惟:‘放縱欲望多所過患,實在是真實不虛的道理啊!世俗之人貪著名利財色,心懷悭貪,不願布施、不持淨戒,月月年年耽溺享樂而不持齋,雖得人身,於道無所增益。一旦福報享盡,死後不免墮入三途惡道,受苦無盡。出了家的修行人,若只是外形別於世人,內心依然放逸無度,不閱經藏承受聖教、不念禅定、不思戒律,出家也只是虛勞其功,不僅今生無法成道證果,來世依舊要承受果報。由此可知,“放逸”真正是蹉跎時志、加速敗亡的險徑啊!’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五》
省思
‘放逸’即好逸惡勞之謂,潛藏的惰性如同慢性毒藥,善用各種包裝,一點一滴腐蝕人們的志氣、消磨事相的作為──在家則學業不就、事業不成,出家則道業不克、三界不出。故佛言:‘常行精進’,用精進克服內心貪懶的欲望,才能到達究竟安樂的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