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三十忠告論》講記(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十忠告論》講記(一)

達真堪布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們要學習《三十忠告論》。《三十忠告論》是龍欽巴大士(無垢光尊者)的著作。龍欽巴大士是藏地的一位大德高僧,是我們寧瑪派的一位祖師,是大圓滿法的第十二代傳承上師。他個人的修行非常有成就,對佛法,尤其是對密法的弘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我們有極大的恩德。佛法,尤其是密法、大圓滿法,如果沒有龍欽巴大士的傳講,沒有他的這些著作,我們無法能夠領悟、證悟。

  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廣轉法輪,那個時候主要傳的是小乘法,以及大乘的波羅蜜乘(顯宗)的一些法要和法門。雖然當時也傳了密法,但是沒有傳太多,比較保密,密宗金剛乘也沒有公開宣講。所以當時在娑婆世界,尤其在南贍部洲,沒有太多的密法,也沒有金剛乘的諸多法門。然而佛也做了預言,將來“第二佛”蓮花生大士將會公開、大量地宣講密法。蓮花生大士在人間出現後,果然大量地弘揚了密法,宣講了很多續部,傳承了很多法門。

  蓮花生大士也弘揚了大圓滿法,但是范圍不是很廣。後來,密法傳到了龍欽巴大士這裡。龍欽巴大士主要弘揚密法,尤其是弘揚大圓滿法(無上瑜伽),主要的著作有《龍欽七寶藏》、《四心滴》、《母子論》。這些法要裡主要講的都是大圓滿法。大圓滿法裡的很多續部,都包含在這幾部論典裡。從這裡我們也能了知他個人的修行程度,以及他的智慧和慈悲。若是他不具有圓滿殊勝的智慧,也就無法傳講大圓滿法,更不能弘揚大圓滿法。若是不具足無偽的慈悲心,他也不能為我等後學者做這些論典和開示。他的慈悲和智慧都非常圓滿,他一生弘法利生的宏願也非常廣大,從這裡也能了知他是一位具德的上師,是佛菩薩的化現。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三十忠告論》是尊者對我們的教導,也是一種竅訣。若是能認真學修的話,對我們的今生以及生生世世會有極大的幫助,希望大家都能重視、珍惜。我們首先對尊者做了一些了解,這樣能使我們對此論典生起信心。

  我們聽法的時候要像鹿子聽彈奏琵琶的聲音一樣。鹿子聽到琵琶聲時,特別專注、用心,獵人在旁邊要射殺它,它都感覺不到。以這樣的心態來谛聽,才能將法融入心中。否則雖然身在修法的行列中,但是心仍在散亂,這樣也不會有太大的收益,沒有什麼意義。我們用心谛聽,這也是對此法的恭敬。

  為論典取名有很多種方法。《三十忠告論》一共有三十個偈頌,其中每一句話都是龍欽巴大士對我們的忠告和教導,是一種心裡話,“忠告”就是此論的內容。所以《三十忠告論》是通過偈頌的數量和詞句的意義來命名的。這樣,一聽到此論的題目,就能知道它大概的內容。

  法界遍空智願大雲中,善降大悲之光甘露水,

  令熟所化田中三身芽,敬禮勝寶救主上師足。

  首先是禮敬。所有的大德高僧都一樣,做任何事情,包括造論典的時候,都會先做禮拜。“敬禮勝寶救主上師足”,在這裡,尊者首先恭敬禮拜上師。為什麼在這裡給上師做禮拜呢?因為上師是三世諸佛的總體,一切成就的根本。恭敬、禮拜自己的上師,等於恭敬、禮拜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以在這裡以這樣一種圓滿的智慧來做禮拜。

  “法界遍空智願大雲中”,這裡主要講的是空性,諸法的本性就是空性。“遍空”就是遍滿虛空,無邊無際。“法界遍空”,是指一切輪涅諸法,屬於輪回和涅槃的法都是從空性中來的,都不離空性。“智願”就是智慧和宏願,佛的智慧和宏願也是從空性中顯現的,也離不開空性,這裡說的是智空雙運、願空雙運,佛的智慧和空性雙運,佛的宏願和空性也是雙運。“大雲中”,法界就像虛空,佛的智慧和度化眾生的宏願就像雲彩。雲彩也是虛空的一種變化,沒有別的。佛的智慧和度化眾生的宏願也是從空性中顯現,是空性的一種游舞而已。上師具有與佛無二無別的功德,在這裡視上師為佛,佛為上師,站在這種境界裡做禮拜。

  “善降大悲之光甘露水”,將佛或上師以大悲心所宣講的法門、法要,比喻成甘露水。“善降”,在這裡比喻法雨甘露之水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們常說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佛或上師以大悲心宣講的法雨甘露盡虛空遍法界,誰有信心誰就能得到,誰有緣分誰就能遇到,誰有信心誰就能得益。

  “令熟所化田中三身芽”,在這裡把眾生比喻成田地,“三身”就是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佛的果位,將三身佛的果位比喻成“芽”。“熟”是成熟的意思,“所化”就是有緣的眾生。雨水再多,如果沒有良田,種子也不能發芽。和種田一樣,佛或上師以大悲心宣講的佛法,度化眾生的方便法門盡虛空遍法界,無邊無際,但若是眾生沒有這個根基和福德,相續沒有變成良田,也得不到法益,不能使“三身”發芽,無法成就三身之佛果。這兩句的意思是,從空性中、從大智慧和大宏願中,以悲心所宣講的佛法,能令相續成熟的眾生得到教化,成就三身佛的果位。

  “敬禮勝寶救主上師足”,恭敬禮拜最最殊勝的如意寶救主上師足。上師是最最殊勝的如意寶,一般的任何一個如意寶都無法比擬上師。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如果你能遇到一位具德的上師,而且一心一意地依止他,他就能給予你一切,暫時或究竟的利益都能賜給你。一般的如意寶沒有這樣的功德,所以上師的功德超越了一般的如意寶,是最最殊勝的如意寶。“救主”,其實我們會有很多的救護者,但其中上師是最主要的救護者。因為其它救護者的救護都是暫時的,而上師對我們的救護才是究竟的,所以稱上師為救主。“上師足”,為什麼要敬禮上師足呢?從色身的角度來講,足是最低下的,恭敬頂禮上師足,就是對上師特別恭敬、特別有信心的意思;從內在功德的角度來講,“足”相當於戒律,戒定慧三學中,戒是基礎,也是最底層的功德。敬禮上師足,也就是恭敬、禮拜上師所有戒定慧的功德。這些是講字面上以及內在的含義。

  為什麼首先要恭敬禮拜自己的上師呢?這裡有很多意義:第一能增加自己的功德、福德和善根,能夠得到上師最最殊勝的加持;第二能遣除各種違緣,尤其能遣除造論典過程中的諸多違緣和障礙;第三是通過這樣一個表法,讓我們對作者及此論典生起信心。

  以前任何一位大德高僧,造論典或做其它事情的時候,首先都會做禮拜。在有的教派裡,作者會給那些天魔外道或世間的神仙做禮拜,從這些就能看出他的信仰和信念,能了解他內心的見解或者修行層次。在這裡尊者只給上師做禮拜,沒有給佛祖做禮拜,也沒有給本尊做禮拜,這就說明他的智慧、德行非常高,也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視上師為佛、佛為上師的這種見解,在密乘裡,尤其是在無上瑜伽裡是特別強調的。其它的法門也強調這一點,但是沒有“以師為佛”的這種殊勝的見解和修持方法。所以在這裡就可以看出,尊者不但是佛教的一位大德,而且是密宗、大圓滿法的一位成就者。頂禮上師有諸多意義,大家要深刻理解。

  接下來是立下誓言。立下誓言是智者的一種做法,很多智者、大德高僧做任何事情都先會立下誓言,尤其是做一些重要的、有意義的事情的時候。他們立下誓言以後,縱然捨棄生命也不會捨棄誓言。尊者在這裡立下誓言,主要是為了能順利地造此論典。此外也有很多其它的含義。

  雖由願力傳承師攝受,自不精進無義耗此生,

  思維聖行自懊他亦然,勸心生厭說此卅忠告。

  “雖由願力傳承師攝受,自不精進無義耗此生”。龍欽巴大士說,雖然上師及歷代傳承上師們有攝受自己的願力,自己也得到了他們的攝受。但是自己不精進,也沒有認識到,結果將此生無義虛耗了。

  龍欽巴大士造《三十忠告論》時已經是高齡了。他是一位具德的上師,是佛菩薩再來,他不可能像自己說的這樣。他這樣說是謙遜,是表法,是說給我們聽的,是對我們的一種教導,我們才是這樣的人。我們雖然得到人身了,聞到佛法了,遇到上師了,得到上師的攝受了,但是我們沒有認識到,不知道珍惜,也不精進修行,得過且過,結果一切都錯過了。

  龍欽巴大士非常謙虛,這是很多大德高僧都具有的品質。功德越大,成就越高越謙虛。這也是告誡我們不能驕傲,有一點點功德或者成就的時候,不能有傲慢心。在修行上,傲慢心能障礙功德增長,是成就的最大障礙。若是有這種貢高傲慢的心態,就會阻礙你的進步與發展,因為它本身的作用就是不讓你看到他人的功德,不讓你發現自己的缺點。若是你無法發現對方的功德和學處,就無法學到別人的功德和學處;若是你發現不了自己的缺點,就無法改正自己的毛病。這樣你無法進步。按照佛法的教理來說,你無法解脫,無法成就。所以做為修行人,不能有貢高傲慢。

  “思惟聖行自懊他亦然”,龍欽巴大士說,我仔細地思維了自己的誓願、思想和行為,跟那些佛菩薩、大德高僧等聖者相比,相差太遠了,自己感到特別懊惱、後悔、慚愧。“他亦然”是說,也不僅僅是我,其他修行人也是一樣。雖然得到了人身,聞到了佛法,也有師已攝受了,但是沒有認識到,沒有珍惜,沒有精進,浪費了殊勝的機緣和機會,沒有意義地,白白地耗盡了此生。

  “勸心生厭說此卅忠告”,“勸心生厭”,勸告自己要生起厭離心,厭離心就是出離心。“說此卅忠告”,造了這篇《三十忠告論》。《三十忠告論》在詞句上、表面上說的是尊者自己,實際上是說給我們這些眾生聽的。尊者是真正的佛菩薩再來,是一位真正的具德上師,不可能沒有出離心。實際上是尊者為了我們這些眾生能生起出離心,而宣講三十個忠告的,這也是教導我們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要謹慎、深刻地理解此偈頌的含義。

  我們今天聽聞此法,學修此論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對照自己,觀察自己的相續,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和毛病,然後將它們改掉。這兩個偈頌,雖然從字面上看很簡單,但是含義非常深奧、殊勝,契機契理,與我們非常相應。若能真正修持,這兩個偈頌足夠了。它是一面鏡子,照盡了我們所有的問題和缺點。

  今天和大家一起學習了這兩個偈頌,對我自己的觸動也非常大,真的感到很慚愧。我們不要再裝修行人、裝成就者了,都要謹慎取捨,對照自己,仔仔細細地去理解這些偈頌的含義。

  今天就講到這裡。祝願大家吉祥圓滿,扎西德勒!              

 

上一篇:海濤法師說故事1:還你十六刀
下一篇:海濤法師說故事1:一朵花的功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