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三十忠告論》講記(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十忠告論》講記(二)

達真堪布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龍欽巴大士的《三十忠告論》。在表面上《三十忠告論》是尊者給自己定的標准,對自己的要求,實際上是給我們的一些教導和忠告。

  昨天講了首先給上師做禮拜,然後立下造論典的誓言。今天開始講《三十忠告論》的主體內容。

  噫呀!

  種種方便攝受眾眷屬,雖具順緣主持寺廟等,

  糾紛之源自心貪執因,獨自安居即是吾忠告。

  “噫呀”是感歎詞。

  “攝受眾眷屬”,“主持寺廟等”,若是修行不到位、發心不到位,做這些事情不但沒有功德,反而還有罪過。因為在做這些的同時會造作很多業,甚至是非常嚴重的惡業。

  有些人可以修世間八法,有些人不可以修,因為每個人的根基不同,修行的層次也不一樣。大致上說,眾生有下等、中等和上等三種根基。下等根基的人可以修世間八法,上等根基的人也可以修世間八法。這兩種根基的人有什麼區別呢?下等根基的人是為自己而修世間八法,上等根基的人是為眾生而修世間八法。這兩種人的發心截然不同:一個是為自己,另一個是為眾生;一個是自私的,另一個是利他的;一種是罪惡,另一種是功德、福德。

  下等根基的人為什麼可以修世間八法呢?因為他學佛修行的目的,根基和意樂都在此處。他不求解脫,也不求成佛,只求世間這些暫時的利益和福報,所以他可以修世間八法。但是他這樣修行,始終不會得到解脫,更不可能成佛,還是在六道中輪回。雖然他能得到世間的福報,但是無法從煩惱與痛苦中解脫出來。他得到的利益不是究竟的,而是暫時的。一般來說,這種修行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沒有辦法,他就是這種根基和意樂。

  上等根基的人也可以修世間八法,這不但沒有罪過,反而有極大的功德和利益。他不僅能解脫,而且能成佛。他成佛是為了弘法利生,因此修世間八法,采取一些世間的方便,靠一些助緣,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修世間八法是有功德的。這些功德和福德不但不阻礙他的解脫,而且還對他所承辦的利他的事業有極大的幫助。

  但是,中等根基的人不能修世間八法,因為他不是為了希求世間八法和暫時的利益而修行,而是求解脫。但他只求自己解脫,不是為了眾生求解脫。所以對他來說,必須要放下和遠離世間八法。

  龍欽巴大士在這裡講,不要去以種種方便攝受眷屬、攝受弟子,也不要去建立道場、主持寺院,因為這都是一些糾紛、爭斗的來源,也容易讓自己對世間的福報產生貪執。所以“獨自安居即是吾忠告”,應該找一個寂靜的地方好好修這顆心。這是龍欽巴大士的忠告。

  在前一個偈頌裡,龍欽巴大士也說了,是為了勸他人生起厭離心(出離心)而說此忠告。如果你連出離心都沒有,就不用說菩提心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做這些事情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很大的罪過。

  出離心是給自己的一種保障,菩提心是給他人的一種保障。你若是沒有出離心,會對世間八法產生一些貪著和貪戀,這就會變成自己解脫成佛的最大障礙。菩提心沒有生起來,還沒有利他心,你無法真正攝受眾生,也無法感化眾生,這樣,就無法度化眾生。內心不清淨、發心不到位、機緣不成熟的時候,別急著去建道場、收弟子、攝受眷屬,否則對自己和他人都沒有好處,只有壞處,這是不允許的。所以最好找一個寂靜處,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先修出離心。

  這個偈頌對我們來說也非常重要。現在有些人正在做這樣的事情,有的還沒有正式做,但是心裡特別著急。這些事情不是誰都可以做的,沒有一定的能力,修行沒有到一定的層次,不能著急去做這些事情,否則會造業的!連出離心都沒有,對世間、輪回的貪戀心還沒有斷除,利他心、慈悲心、菩提心還沒有生起來,無法弘揚佛法,救度眾生。第一,浪費財物,浪費十方的供養。第二,道場裡應該有“道”、有正法,應該能引導眾生。若是你本身的修證沒有到位,道場裡沒有“道”、沒有正法、沒有修行,只是舉辦一些表面上的佛事活動,搞一些旅游項目,道場裡只有邪,沒有正;只有惡,沒有善;只有是非,沒有正確的修持方法。這樣用三寶來造業,罪過非常嚴重!

  建道場和搞這些活動的過程中,自己也會生起貪嗔癡慢疑等煩惱或不好的念頭。自己的相續被染污了,會造一些不可思議的惡業。對一個真正希求解脫、希求正法的人來說,這是對自己最大的傷害,最好不要這樣。但是現在很多地區都有這樣的情況。

  當你與眾生結緣,收弟子、攝受眷屬、利益眾生的時候,應該把他們引入佛道,讓他們開悟證悟,解脫成佛。但是你沒有這個能力,修行沒有到這個層次,慈悲與智慧都不夠的時候,還這樣做,相當於欺騙了這些眾生,最終他們也會造更多的業,白白地浪費了今生解脫的機會。對他們來說,這是最大的損失和傷害。

  “糾紛之源自心貪執因”,若是自己內心不清淨、發心不到位,搞這些事情也會引起各種各樣的糾紛和爭斗,這也是造業,會影響自己的正常修行。自己有很多弟子與眷屬,如果對他們生起貪執等不好的念頭,對自己也有害,對自己的修行也會產生極大的障礙。修行沒有到位、機緣沒有成熟的情況下,最好別搞這些,不會有任何的功德和利益。先把自己修好,有出離心、菩提心了,有一定的能力了,有一定機緣的時候,再去建道場、接引眾生也不晚。這是一個程序。

  “獨自安居即是吾忠告”。自度度他,先度自己,再度他人;自覺覺他,先覺自己,再去覺他。這是一個程序,是有過程的。連自己都沒有度好,就想去度他人,就像一步登天,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按程序、按次第來。先找一個有修行條件的場所,修好自己的身口意。三門清淨了,相續成熟了,真正生起了利他之心,有一定的弘法利生能力的時候,再去建道場、接引眾生也不晚。本來建莊嚴道場、接引更多的眾生是佛的宏願,是菩薩的偉大事業,是最殊勝、最有意義的事情。但若是條件不具備、機緣不成熟的情況下,也不能搞這些。這樣不但沒有功德,反而還有罪過,對自己、對他人都沒有好處,只有害處。

  建道場、接引眾生都不著急,先修好自己、管好自己。有的人總是著急,想去弘法,想去利益眾生,但是首先觀察自己的發心有沒有到位,是不是真正為了他人,為了眾生?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智悲雙運”,悲心是動力,智慧是能力。有這樣的條件,再去度化眾生。

  誦經祈福以及降魔等,雖自功德傳揚人群中,

  為貪食財自心被魔使,調伏自心即是吾忠告。

  “誦經祈福以及降魔等”,有的人在寺院、道場,甚至去信眾的家裡搞誦經、祈福、驅魔、降魔等佛事活動,暫時讓他們順利了,或者解決了身體、家庭、工作上的一些問題和障礙——這並不難,一般的修行人都有這個能力。“雖自功德傳揚人群中”,有些人說:“這個法師佛事做得特別有威儀、有成就。”雖然一些功德在人群中被傳揚,人們暫時會尊重、恭敬、供養自己,然而,若是相續中沒有出離心、菩提心,也沒有多大意義。

  這些情況在藏地、漢地都有。有些寺院經常搞這些活動,如消災免難、祈福、吉祥等。尤其在藏地,有些出家人、修行人經常去信眾家裡誦經祈福,做降魔等法事。這主要看自己的發心與動機,若是你自己有清淨的發心和願力,為了方便地攝受、接引眾生也可以,但是不能為了暫時的名聞利養而經常搞這些事情。

  第一,這對他們來說沒有多大的意義。解決了問題、得到了利益都是暫時的,解決不了根本上的問題,不能真正地利益眾生。若是想真正利益眾生,應當以清淨的發心和願力,到有緣的眾生面前宣講佛理,這樣他們自然會生起正念,外魔和違緣自然就會消失。“心魔不起,外魔不生。”都是自心的顯現和游舞。心淨則一切都會清淨,心不清淨一切都不會清淨的。

  第二,對自己的修行也會有極大的障礙。經常搞這些佛事活動,會影響自己的正常修行。暫時得到一些恭敬和供養,也會讓自己生起一些貪心、嗔恨心、傲慢心、嫉妒心等煩惱。有的人沒有得到足夠的供養,就會生起嗔恨心。有的人得到別人暫時的恭敬、供養和贊歎,就會生起傲慢心,而且會越來越傲慢,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有成就。本來就很難認識自己的錯誤、缺點和毛病,這樣就更認識不到了。去施主家裡做佛事的同伴得到了比自己更多的恭敬、供養或贊歎時,有的人會生起嫉妒心,產生很多非理作意,增加煩惱。這樣對自己的修行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有更多的障礙和違緣。

  “為貪食財自心被魔使”,“貪食財”,指貪圖食物、財物;“被魔使”指自己不但不能降伏這些惡魔,反而被惡魔降伏。我執我愛、自私自利越來越強烈,貪嗔癡慢疑這些煩惱越來越熾盛,惡業積累得越來越多,最終會走火入魔。臨終之時,眷屬、施主、財物、名利等都帶不走,兩手空空地離開世間,獨自面對死亡,面對來世。這時,人會被業力牽引而墮落惡趣,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所以,大家一定要謹慎!在沒有能力、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不要經常去做這些事情。

  名聞利養、功德福德,要看自己怎樣利用。為了方便接引眾生,我們可以擁有這些,但是不能貪執。若是貪著,甚至拿這些來造業,將來就要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若是不貪著這些,還能拿這些來弘揚佛法,饒益眾生,讓世間的名聞利養、自己的功德和福德成為弘法利生中的一種助緣,是可以的,客觀上也是必要的。但是,這要建立在對自己有一定保障的基礎上,也就是生起出離心的基礎上。當自己對輪回、對世間生起了強烈的厭患心了,就算得到了再多的贊歎與供養,得到了再多的福報、功德與利益也不會產生貪戀之心,自己的相續絕不會被染污的時候,才可以做這些。   菩提心是對他人的保障,若是你有慈悲心,有利他之心,真有正知正見,有智慧,一定能度化他人。眾生的根基和意樂都不一樣,有的人對這些佛事活動非常有信心。必要的情況下,就可以通過一些善巧方便來接引眾生。這時要觀察自己的發心動機,為什麼要這樣做?若是為眾生就可以做,也是應該做的;若是為自己暫時的利益,最好不去做這些事情。

  “調伏自心即是吾忠告”,先要調伏自心,去降伏自身的魔——自相續中的煩惱和習氣。這是龍欽巴大士對自己、也是對我們這些眾生的一種忠告。

  由從貧眾收取高賦稅,雖塑佛像發放布施等,

  他人依善積惡之因故,自心修善即是吾忠告。

  “由從貧眾收取高賦稅”,通過各種方式讓大家捐款、交賦稅,然後去塑佛像、做布施等。若是發心不到位,最好不要做。龍欽巴大士當時肯定看到了很多這樣不如法的現象,所以這樣講。塑佛像、做布施,功德非常大,對於大乘修行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修持方法。但是,這裡講的,募集財物的方法若是不如法的話,對自己和他人都沒有好處,只有壞處;不但不是善事,反而會造很多惡業。我以前經常和大家講,布施、供養都要隨緣而做。不管是隨喜,還是捐款,發心很重要,發心一定要到位。如果對方沒有如實、正確的發心,而通過強硬的方式要求對方做,這都是不如法的,有罪過的。現在這種情況在內地、藏地都有。

  有些人處於迷信的狀態,又沒有一定的定力,到處亂跑,去見這個道家、那個佛家。那些人當中肯定有佛菩薩的化現,也肯定有具德的善知識。但是,也肯定有好多是騙人的。說你的命運如何坎坷,有何種災難,如果不做某種法事,兒女會出何種事……你一聽就害怕了,開始忐忑不安了。這些騙子在社會上經歷很多,一聽你的口氣,一看你的表現,就能猜出你的心思,抓住你的弱點。如果你很心疼自己的孩子,他們就嚇唬你說孩子的學習、身體或事業上要出現一些違緣障礙,然後迫使你捐錢、做法事。這都是不如法的。

  我們現在在建佛學院和實修中心,但是我從來都沒有跟大家說過這樣的話。我到漢地已經七八年了,沒有向任何人要過一分錢,就是隨緣,看自己是否願意做這些功德,有沒有這個心。我們經常講,發心很重要。發心到位了,怎樣都行;發心不到位,做這些不但沒有功德,反而還有罪過。

  隨喜、放生、助印的時候,也要看是否有正確的發心。有的人看別人捐款了,自己也捐;有的人為了得到暫時的利益,為了遣除身體、家庭的一些違緣、障礙而捐;有的人看大家都捐了,自己不捐面子過不去,還不敢少捐,就捐很多,裝得很有施捨心、很有修行。

  若是你有條件可以多捐些,若是沒有條件也不要勉強。下面這兩點很重要:第一,你有條件;第二,你有這個心。滿足了這兩個條件,才是真正的功德。只有條件,沒有發心也不行;只有發心,沒有條件也不行。你有多大能力就盡多大能力,不要勉強自己,哪怕拿出一分錢也可以。一分錢也是一滴水,若是放進大海裡,和大海也是一個整體。

  其實佛講做布施是很方便的,哪怕是一滴水、一粒米都可以做供養、做布施,這個功德不可思議,得到的福德和果報也不可思議。若是發心到位了,而且還有條件,布施越多越好。捨得、捨得,付出的越多,以後得到的也越多,因果是不虛的。若是發心不到位,即使布施得再多,也是有污染的、有漏的,將來果報成熟的時候,也會摻雜一些不好的果報。現在社會上有些人雖然擁有很多財富、權勢、名利,但仍然煩惱、痛苦,就是因為他們往昔種善根、做福德的時候,心裡不清淨,善念裡摻雜著諸多煩惱。

  曾經有個乞丐遇見了佛陀,當即對佛陀生起了信心。當時他除了有七粒米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供養,於是他就把這七粒米用心地撒在了佛陀的身上。後來,他得到了七次轉輪王的果位。這是供養佛七粒米所得到的果報,特別不可思議。當時他發心肯定很清淨、很到位。所以,只要發心到位了,供養多少都可以。

  身口意三門都可以做供養和布施,財供養、財布施只是其中的一種,此外還有力供養、力布施,法供養、法布施。為上師三寶出力,叫力供養;為父母眾生出力,叫力布施;法供養、法布施是表裡如一、依教奉行地學法修行,這是對上師三寶最殊勝的供養。然後每天回向父母眾生。回向本身就是最大的施捨——施功德、施福德、施善根。

  其實功德和善根是最寶貴的,其次是生命與能力,最後才是錢財。但是現在的人都顛倒了:錢財是第一,生命是第二,功德和善根是第三。施捨善根、福德都很大方,“我的善根可以給你,我的功德可以給你。”而要出點力,就難多了,要施捨錢財就更難了。為什麼不敢捨?放生、助印、建廟、塑佛像,為什麼拿不出來錢?就怕捨完以後沒有了!總有顧慮:“我就這麼多了,不能都拿出來,如果都拿出來,吃飯怎麼辦?孩子上學怎麼辦?將來生病了怎麼辦……”這些擔心都是多余的,但是現在很多人都不明白。沒辦法,修行還沒到這個層次。

  其實,你越捨得到的就越多。因為你能做財布施就能得到財富,你能做無畏布施就能健康長壽,你能做法布施就能聰明,增長智慧。這就是佛講的因果,不會有錯的。

  我在這方面也有一定的體會,越捨來得就越多,無窮無盡,不會有沒有的時候。發心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就是沒有這種發心。有的人說:“現在寺院是不是很需要錢,上師是不是很需要錢啊?”這不是問題。你有沒有這個發心,才是最重要的。我也不是很需要錢,我做這些事情都是隨緣而做。有了就做,沒有就不做,能做到哪兒算到哪兒,我是不會攀這些緣,執著這些的。我是隨緣做利益眾生的事,沒有就沒有。沒有還能怎麼辦,難道去勉強嗎?那樣不是造業嗎?那樣還是攀緣,還是執著,還是沒有隨緣麼!我現在建寺院、建道場,都是隨緣而做,沒有必要去攀緣。

  對眾生有利是很重要的。為什麼要捨這些錢財、財富呢?為什麼要塑佛像或者做這些事業呢?都是為眾生。若是對眾生沒有好處、沒有利益,沒有變成善事,甚至“依善積惡”——依善業實際上卻積累了惡業。這樣做沒有意義!我弘法利生不是不需要這些助緣,但是我為什麼從來沒有跟任何人要過一分錢?這是自己的發心,讓他自覺地發心,才是如法的,不能被動地做這些事。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尤其是做善事。所以我沒有跟誰去要什麼,很多人也很感激我,若是我在這方面有要求,肯定也能拿出一些來。但是我不會的,都是憑他主動做。這點很重要。

  “發放布施”,就是廣大、全面地做一些施捨或布施。若是用不如法的手段去做這些,不但沒有功德,反而還有罪過。對雙方而言,只有害處,沒有好處,所以最好別去做這些事情。如果你能依教奉行,表裡如一地學法修行,本身就是對上師三寶最殊勝的供養和感恩。如果你能為眾生學佛修行,把功德善根回向給眾生,這本身就是一種最殊勝的布施,其他的隨緣而做。若是有條件、有能力,為上師三寶的弘法利生事業做貢獻,也是很好的。

  “他人依善積惡之因故,自心修善即是吾忠告。”通過各種不如法的手段和渠道獲取信眾的財物,去塑佛像或做布施,還不如好好地修自己的心。

  從字面上看,有人會覺得這些教言和自己的修行無關,其實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對大家都有幫助,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學修,對照自己,將這些教言牢記在心裡,落實在日常的生活中。

  今天就講到這裡。祝願大家吉祥圓滿,扎西德勒!              

 

上一篇:海濤法師說故事1:一朵花的功德
下一篇:海濤法師說故事1:愚癡讓人一無所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