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原創

 

我對百姓修行佛法方法的一點認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對百姓修行佛法方法的一點認識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得道日。僅以此文敬獻佛祖及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是受奉最多的菩薩之一。按照佛祖的明示,所有的佛、菩薩、羅漢乃至平民百姓都是平等的,無有高下區別,因為每個眾生的本性都是佛。只是因為世人被各種念想所蒙蔽,沒有顯露出佛性而已。佛雖無高下之分,但有先後之別。先修者是我們的師傅,達到無上正等正覺後,就成佛了。但為什麼中國人大都信奉觀世音菩薩呢?因為觀音菩薩與平民百姓非常親近,她大慈大悲,關心百姓疾苦。當你有難的時候,誦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她就會應聲而來救度你。這正是百姓所希求的。那麼,百姓如何修行佛法呢?   百姓修佛,是一個漸近的過程。首先,要與佛結緣。人在塵世中,因為各各種各樣的原因,深陷瑣事雜務中,一顆心被忘念糾纏,把佛性埋沒了,

變成了凡夫俗子。但是,一旦面臨大災大難、痛苦不堪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佛,想到要去寺廟燒香拜佛,求佛保佑。請問:為什麼這時候不想到其他神仙呢?這是因為人有佛根,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佛性顯現了;因為佛能救苦救難,大家都是佛門弟子,佛不會不管不問的;還因為佛大慈大悲,不會因為你以前沒禮敬過佛祖而忌恨你。試想一下,世間有哪種人能做到佛這樣呢?沒有。要得到佛的保佑,平時就要多與佛結緣。結緣的方法很多,比如常到附近的寺廟去燒燒香,拜拜佛菩薩。有人談到佛菩薩的時候,靜心的聽一聽,不要立即走開,更不要反駁。如果有親戚朋友信佛,你要保持和他接觸,不要把他(她)當成另類,這是佛在指引你。還可以在家裡擺放一些佛菩薩的像片、雕像之類,手上可以戴佛珠;等等。結了緣,就有情感,就會覺得親切,就會喜歡。早結緣,早修行,早受益。  

佛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怎麼修呢?修行佛法,有兩種途徑,一是專職修行佛法,那就是出家為僧為尼。佛界有三寶:佛、法、僧。僧,就是職業修行者。他們拋棄世俗一切,進入佛門,專門研學、弘揚、修證佛法。這種精神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我們對僧尼要格外地敬重,正是因為有他們在那裡研學、弘揚佛法,平民百姓才知道修行怎麼樣去做。關於專門修行佛法,我們說不了,因為我們不夠資格。我要說的,是平民百姓的修行。這是其二。  

修證佛法,有很多法門,佛說有四萬八千法門,總有一種是適合你的。概括地說,修證佛法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宏觀的修行方法,是佛的本義。“佛”的意思是“自覺、覺他、覺圓”,分為三個層次。說得簡單點,自覺,是自己領悟了佛法,並且按佛的教導去做,最終自己成佛。 覺他,是讓別人領導佛法,度別人成佛。覺圓,是最高境界,大徹大悟,不僅是自己,而且別人,連世界萬事萬物,均按佛的教導去做,三界大同,人人圓滿。  

第二種是中觀的方法,是戒、定、慧。戒,就是持戒,佛說不能做的事,你不做。長此以往,所有的戒都做到了,就證成了初步的佛果:羅漢。定,就是摒棄一切外界干擾,只信佛法。心定了,不受塵世紛擾,離佛又近了一步。慧,是理解佛法的真谛,用佛的思想看世界萬物,用佛的思想規范我們的一舉一動,最終成佛。   第三種是微觀的方法,也是具體的方法,就是信、願、行、證。這是修學佛法的基本方法。 信,就是你要信佛法。佛為我們講了很多道理,你要相信。有些是你能理解的,當然信;有些是暫時不能理解的,你也 要信。佛祖高瞻遠矚,他已參透世間法、出世法。我們凡夫俗子一時不能理解,不要緊,隨著修行的加深,會慢慢理解。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無法理解,就不信。第二是願。不論自己想成佛,還是度他人成佛,必須發下誓願。誓願是我們修行的終極目標,是我們刻苦修練的動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要不惜一切代價。否則,遇到了困難,就會放棄。第三是行,就是要用行動來修行,光說是不行的。這是最關鍵的一條。按照你當初許下的大願,一條一條去實行,才能最終成佛。第四是證,這是最高境界。通過願、行,最終證得了佛果。  

作為凡夫俗子來說,我們先從最具體的方法做起。  

第一是信,就是信佛法。但佛法非常深奧,它概括了宇宙萬物、前世今生億萬年的法則。我們不是職業僧尼,有些地方確實不易理解。但我覺得,佛法的基本原理就是面向大眾的,先掌握以下兩條。一是萬物皆空。《心經》上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世界萬事萬物都是因緣聚合的結果,它的本質是萬物無常。例如,我們見到一座山,幾億年前有這座山嗎?幾億年後,還有這座山嗎?肯定不會有。我們所見到的一切,所想到的一切,都是同理。它們不會永久存在。包括我們“人”自己都是暫時的存在,不過一百年。想到此,什麼榮華富貴,什麼仇恨煩惱,都是過眼煙雲。因此,還有什麼放不下的?還有什麼想不開的?剛開始學佛的時候,不理解什麼叫“我執”。現在明白了。“我”,包括肉體、靈魂、思想、行為等,對於永恆的宇宙來說,都只是一剎那間,很快就會消失,有什麼可執著的呢?二是因果報應。我們的肉體雖然很短暫,但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卻是永存的,在不斷地輪回,直到你成佛為止,才停止輪回。這就是說,你今天所做的事,對以後的輪回有影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好事,也許現世有回報,也許來世有回報。也許回報你自己,也許回報你家人。同樣,做惡事也是如此,總歸逃脫不了懲罰。另一方面,你今世得到的回報,是你前世修行的結果。你前世做好事,今世有回報;你今世做好事,來世有回報。一句話,多行善事,不做壞事。  

第二是願。只要是善願,有“利”的願,不管是利已還是利人,都是願。有了願,你才會下大力氣去“行”。就目前而言,眾生學佛的第一步,大多是利已。但這要掌握個度,利已因然沒錯,但切不可損人。這是佛法的底線。等到你修行的程度深了,再去利人。當然,佛的崇高境界就是利人。觀音菩薩本已成佛,為什麼還要倒駕慈航,轉世為菩薩呢?就是為了普渡眾生。他覺得自己成佛了,沒什麼用,十方三界還有那麼多人受苦受難,他怎麼能淨享清福呢?地藏菩薩也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都是同樣的道理。  

第三是行。怎麼行?我的理解是兩種。對自己而言,是持戒;對他人而言,是行善。持戒,就是佛法規定不許做的事,不能做。僧戒有幾百種,作為凡夫來說,通常的說法是戒“貪、嗔、癡”,再有就是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YIN,四不妄語,五不飲酒。把這幾戒合起來看,就三戒。一是不殺生,因為在佛的眼裡,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在輪回之中。既是平等,為何你要殺?。再者,動物、鬼魅、人類都是互相輪回的,它們也許就是你的前身,你怎麼能殺呢?二是貪。不是你的東西,不要取;超過你需要的,不要取。否則,就是貪。為什麼偷盜?因為貪;為什麼邪YIN?因為貪。第三是妄。自認為正確,固執地堅持自持自己的觀點,不從客觀考慮,不為他人著想,就形成了妄。為什麼嗔怒別人?因為妄。為什麼執迷不悟?因為妄。為什麼妄語?因為妄。為什麼不准飲酒?因為過量飲酒會導致妄,而做出不法之事。行的另一方面,就是行善。善,就是普遍的道德准則。這是非常廣泛的概念,但作為正常人,是應該能夠理解的。觀音菩薩講大慈大悲,大慈就是為別人的快樂而高興,為別人的苦難而傷心。就是為解除別人的苦難而高興,就是自己忍受苦難而把幸福送給別人。作為平民百姓,行善是最可行、最實際、最有效的修佛方法。你能為別人做什麼就做什麼,廣而言之,能為社會做點善事就做點善事。退一萬步講,你沒有能力做善事,但要有這個善心。一個人做的善事越多,得到的回報就越多。等到你將來成了佛,更要去普渡眾生脫離苦海。這才是佛。  

第四是證。證佛是水到渠成的事。有了信、願、行,最終自然會證成佛果。  

總而言之,平民百姓修行佛法的方法就四個字:持戒,行善。

 

上一篇:感恩的心
下一篇:感悟於【農歷6月19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