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33集》
淨空法師講
下面這一段,我們再看看他應化的,我們現在人講心態,是什麼樣的心態、什麼一個方式來應化?這都是隨順我們凡情說的。為什麼?要是隨順佛菩薩,你簡直開不了口,「心行處滅,言語道斷」。這就是世尊的善巧方便,為我們說出這些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你看,「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谛者,安也。度者,出也。故本句之大義為,心常安住於出世無為之道」。這個意思說得好,也就是《金剛經》上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這個意思。「《淨影疏》雲:谛謂安谛」,也是安的意思,「謂常安住真實無為度世之道」。「《甄解》曰:出有為,證無為,而不著無為,故雲谛住」,這個意思,底下一句說,「此菩薩心常住無住處涅盤,雲心常住」。證得大般涅盤他不住涅盤,我們也叫無住涅盤,他這裡加個「處」,無住處,平常我們省一個字,無住涅盤,不住生死、不住涅盤。這是說明他跟阿羅漢、辟支佛不一樣,阿羅漢、辟支佛是住涅盤不住生死,生死是六道,他不住六道,他住涅盤;這些菩薩證涅盤不住涅盤,時時刻刻到六道來,跟六道眾生混在一起,和光同塵。跟眾生混在一起,所表現的跟眾生差不多的樣子,沒人能夠認得出來,他是真佛,他是真菩薩。
這裡頭有一句話要跟諸位說清楚,大家要記住,這些佛菩薩示現在人間,身分要是露了,這是某菩薩來的,像彌勒菩薩,我舉他做例子。宋朝時候的布袋和尚,《高僧傳》上有他的傳記,他是宋高宗時候出現的,俗家姓什麼、在哪裡、籍貫什麼都沒有人知道。因為當年在世也沒人瞧得起他,是個出家人,很隨便,也不修邊幅,很邋遢,瘋瘋癫癫的,是這麼樣一個人,所以也沒人重視他。每天背一個大布袋在外面化緣,無論人家給他什麼,他都放到布袋裡面,提了就走。曾經有人向他請教佛法,什麼是佛法?他把布袋往旁邊一放,兩個手擺平,大家看懂了,這放下,什麼是佛法?放下。這人家看到了,曉得他的意思。放下以後怎麼辦?他把布袋背到身上就走了,理也不理。這表什麼意思?放下之後要提得起。放得下,提得起,放下是把煩惱生死放下,提起來是什麼?普度眾生。看到這些眾生在六道裡頭搞生死輪回,一定要有憐憫的心,慈悲心,念念幫助他們。根熟的眾生要成就他,他已經到一定程度了,要幫他覺悟,幫助他明心見性;有了善根的人,還沒有到這個程度,要幫助他成長;沒有發心的要幫助他發心。無論對什麼人,菩薩一看就曉得他的根器,盡心盡力的照顧。布袋和尚往生的時候告訴大家,公開的說,他是彌勒菩薩化身的。說了就走,這是真的;如果說了他不走,那就是騙人的,那是假的。所以現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人說,某人是什麼菩薩再來、什麼佛再來,說了他又不走,這就是招搖撞騙。
像布袋和尚是自己說的,還有人身分是別人說出來的,《天台山志》有記載,寒山、拾得、豐干和尚,這三個人是文殊、普賢、阿彌陀佛,豐干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這三個人不是自己說出來的,別人說出來的,說出來之後大家知道了,這三個人都走了。這是真的,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永明延壽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我們以後要遇到了,有這些說法,他要不走,再好好勸告他,你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你應該走,你為什麼還不走?這說明你是假的,以後不要再說,再說是什麼?這叫大妄語,你沒有證得,你自己說你證得。連得禅定、開智慧都不可以說,你沒有得禅定,你說你得禅定,你沒有開智慧,你說你開智慧,你說這個話目的何在?統統都是為了名聞利養,你叫欺騙眾生!這在佛法戒律裡面是大妄語,大妄語統統是墮地獄,眼前你能得一點利益,小利益,欺騙人,你死了之後下地獄,再出來就很麻煩了。何況出來的時候,地獄罪受完之後出來,變畜生去還債,你欺騙那些人你都得要還。所以深明因果的人,不敢做非法的事情,不但不敢做,想都不敢想。所以因果對一個人的道行、修養,這種力量遠遠超過倫理道德。道德上有相當好的修養,可是遇到所謂高名重利,那個誘惑他還是守不住,還會犯,唯有深信因果,他雖然看到這個,心一動,想想將來果報怎麼辦,他就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