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寫給想認識佛的朋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寫給想認識佛的朋友---很值得一看!
 

 


圖片
圖片

 

▲什麼是佛?

【佛】這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它是[智慧.覺悟]的意思。當年為什麼不用【智,覺】這兩個字翻譯呢,因為佛陀的含義是無限的深廣,這兩個字不能夠全部包括,因此就采用音譯,然後再加以注解。佛這一個字有體有用,從它的本體上說是【智慧】,從它的作用上講是【覺悟】。

▲什麼是佛教?

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時間上它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存環境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只有教學才有師生的關系。我們自稱為弟子,弟子是中國古時候學生的自稱。不同於一般的教育,佛教講的是三世的教育。即過去,現在,未來。

▲佛教的創始人是誰?

佛教的創始人是北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太子,喬達摩.悉達多,十九歲那年,他放棄了榮華富貴出家修行,三十歲得道,成道後稱為釋迦牟尼佛。據中國歷史記載,他誕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距現在兩千五百多年了,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入滅,住世七十九年,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佛入滅後一千年,也就是中國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傳入中國。

▲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是一個人嗎?

不了解佛法的人,看了電視劇【西游記】後,常對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這兩個名詞有錯誤的認識,【如來】

是佛的一種稱號,釋迦牟尼佛只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一尊佛,它方世界還有無量無邊的諸佛。比如,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佛有十種稱號【如來,應供,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明行足,正遍知,善逝,世間解,世尊】,如果加上【佛】之名號共十一種。如來只是一種統稱,我們可以稱釋迦牟尼佛為釋迦牟尼如來。就像我們稱呼老師,老師是一種統稱,然後才有張老師,李老師......。

▲涅槃是什麼意思?

涅盤的意思,粗淺地講,就是除盡了煩惱,到了不生不滅、永久安全和平、快樂寧靜的境界。佛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現世間,同世人一樣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辦完了,佛就離棄肉身,回到原來不生不滅、永久安全和平、快樂安寧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盤。不懂得佛法的人,看見佛入了涅盤,就說佛死了,其實佛是永遠不會死的。佛如果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樣了,還能算是佛嗎? 
再說俗點!!就是我們一般人歸西了.有道高僧就稱為"涅盤".

▲學佛只是追求心靈的寄托嗎?

寄托心靈的方式有很多,學佛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但這並不是學佛的目的。

所謂寄托心靈,其所指的心靈,只是我們的妄念而已。追求心靈的寄托,為的是使心靈得以安頓。而寄托心靈的方法,不外是藉用藝術或宗教等外境,以虛幻的外境羁絆妄念。但妄念是念念生滅、變幻不定的,即使暫時獲得安頓,也不會永遠,終究會再度失落,再度追求別的目標來求寄托。雖有少數的人,能把一生、甚至把生命部獻給藝術,但這是妄念強烈的執著,強烈的追求,不斷加強追求同一境相為目標,表面上看似找到終身的寄托,事實上依舊是不斷在追求,並不能使心靈得到安頓。所以向外追求心靈的寄托,事實上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寄托的。

學佛,則正好相反,是向內追求自己的真心。追求真心的第一步,是止息妄念,使妄念對外境不起作用,而不是向外境找寄托,用外境滿足妄念。妄念止息了,身心自然安頓,而真正達到追求心靈寄托的目的。但這並不是學佛的目的,而只是學佛的開始。

▲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學佛是為了什麼目的?以什麼動機來學佛?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如果動機不正確,怎麼學、怎麼修,都會走到歧途去。

一般說來,學佛有四種不同的發心:一是為了此生或下一生的福報,或為了自己或家人的壽命健康,而來學佛;二是為了自己解脫生死輪回的痛苦而來學佛:三是除了追求自己解脫,也要救度一切眾生都能和自己一樣解脫痛苦,乃至都能究竟成佛,為了這個目的而來學佛;四是了解一切生死輪回、或成佛涅槃,一切的痛苦與解脫,一切的眾生和佛果,都一樣只是虛妄的幻相,沒有什麼可追求,也沒有什麼必須脫離的,為了讓自己和一切眾生都能覺知這個道理,並回歸這種超越的絕對境界,而來學佛。

這四種發心,雖然有層次上高低的差異,但基本士都還不算錯誤。當然我們不鼓勵第一和第二種發心,但如果你是以這兩種發心而來學佛,我們也不排斥,但你自己必須逐步調整自己的心態,隨著對佛法了解的深入,和心量的逐漸開展,讓追求的目的也跟著提升。事實上,學佛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圓滿覺悟。

除了這四種目的之外,如果你還有不同的目的,那就要小心了,最好自己徹底檢討一下。特別是如果為了追求超常態的能力、為了感應、或通氣脈、練靈動等等目的而來學佛,請一定要重新考慮,重新了解佛理,重新建立學佛的理念,等確定具有正確的動機後,再來學佛。因為學佛是一條追求正確覺悟之路,而不是追求迷惑於超常態能力感應之路。如果以超能力或感應來吸收信徒的,必定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為了超能力或感應而來學佛的,必定會走入歧途。拿自己的慧命去換取虛幻的超能感應的眩惑,那是最不值得的事。

▲佛教是迷信嗎?

所謂迷信,是自己未經探究了解,就附和他人的說法,盲目的相信。

任何教法,都沒有所謂迷信不迷信。迷信與否,是你信仰的態度。如果你已經深入了解,經過觀察和思考,認為它的教法沒有錯誤,和你的觀念相吻合,而產生信仰,那便是理智的信仰。如果還沒了解,只聽別人說很好,或者依從家族的傳統而跟著信仰,信仰之後還不深入了解,只純粹當做是‘信仰’,那即使你所信仰的教法有多好,你本身也是迷信。如果你不了解佛教,只聽別人說佛教是迷信,或看見佛教的一些儀式表相,未經深入了解其義理,就評斷佛教是迷信,那你自己才是真迷信—迷信他人的說法、迷信自己的成見。

佛教從不贊同人迷信,相反地,它鼓勵人懷疑,並把所懷疑的事提出來討論。唯有知道懷疑,才會認真地探討,而得到答案,如此才能產生埋性的信心。事實上,沒有任何宗教是像佛教這樣容許懷疑,這樣開放,這樣不迷信的。

▲佛教是消極悲觀嗎?

許多人聽到佛教講‘無常’、講‘生死’,就認為佛教是悲觀消極。但是事實上,無常、苦、空、生老病死,都是這世界存在的事實真相,它不會因為你不談它而消失。

▲什麼是六道輪回?

六道,是眾生死後的六個去處,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周而復始的在這六道中輪轉,前三個為善道,後三個為惡道,造善業死後去善道,造惡業死後去惡道,隨自己生前的業力牽引,該去哪一道就去哪一道。所謂

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真有極樂世界嗎?

極樂世界是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裡講到的,佛制定的戒律裡有不妄語,難道他自己反而說瞎話騙人嗎?可見極樂世界確實有。

▲極樂世界和天堂一樣嗎?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極樂世界和天堂都是完全不同的。

天堂,是由眾生的共業力所現的,一個供善業成熟的眾生享樂的地方。每一層天大多都有它的天帝管轄,卻不一定有佛法。它的快樂是相對的樂,是感覺作用的樂,是終必會消失的樂,是會引生痛苦的樂,是不究竟的樂。它的景象、享用的物品,盡管再多麼美妙,也都終必壞滅,都不是真正清淨的。最重要的是,它還是在六道之中,福報享盡後,還是要墮入其他五道之中,繼續再受輪回。

而極樂世界,它是由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所建立的清淨國土,是一個供發心努力修行者專心修行的地方。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極樂世界沒有惡道,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也都沒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壽命非常長,長到足以修行成就,所以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永遠沒有機會再受生死輪回。除非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承著彌陀宏願到六道中示現生死,廣度眾生。又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所有生活上的必須品,和修行上所需要的東西,都只要動一個念頭就自然出現,不必再為生活和修行而煩惱,可以把所有的時間和精神都用在修行上,所以能夠很快成就。又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極樂世界沒有任何會障礙修行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是幫助大家修行的,所以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很快就能成就。所以生到極樂世界,必定都安享清淨的究竟大樂,因此稱為‘極樂’

 

上一篇:淨空法師:菩提心的體相用
下一篇:印光大師:天下有一多半人都冤枉死於色欲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