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明一法師:《與祖師同行》文摘60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與祖師同行》文摘60

——妙高頂上絕商量

今天有人問了如下的問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念觀音菩薩名號就能離貪欲、嗔恚、愚癡而得到解脫;《金剛經》裡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此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阿彌陀經》裡說西方極樂世界是多麼多麼美好;《六祖壇經》裡說西方就在自己的自性清淨心中。如此一說我覺得是不是很矛盾啊?”這是非常普遍而且很實際的問題。自己在網上回答了一點,感覺很難說清楚,所以寫篇日記好好說個痛快。

我知道佛教有勝義谛(也叫第一義谛)和俗谛之分。勝義谛是絕言說的,就像智慧不能衡量、說不出來一樣;俗谛就可以言說,是解釋勝義谛的一個方便。祖師的話叫做:“妙高頂上從來不許商量,第二峰頭諸祖略容話會。”(元·知讷《真心直說》序)《金剛經》是講勝義谛的經典,你要說佛有所說不是貶低或者叫誣蔑佛嗎?

雖然如是,佛陀慈悲方便給我們講普門*、講彌陀。他是想讓我們通過修行這些簡單的方法,達到見性的目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指月”)。這就像我前幾天寫的《智慧設計新知識》一樣,佛陀把我們所生活的“現實”(實際上也是虛幻的)環境中的觀世音菩薩和阿彌陀佛介紹給了我們。

《壇經》裡面講的是第一義谛的自性彌陀(淨土),《阿彌陀經》講的是實相*彌陀。自性上如果完全去掉了分別,每一個人都是“好人”的話,那麼你的世界不是隨隨處處是極樂世界嗎?從實相彌陀來說,《華嚴經》講過阿彌陀佛國的一日一夜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劫(參閱筆者日記《時間長短壽量喻》)。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不能用天體物理的銀河系概念來衡量的——如若我們的宇宙飛船克服銀河系的引力、超過第三宇宙速度,那麼我們或許可以看到。所以,我們不要被唯心淨土、實相淨土這些概念化的內容所迷惑。

我們知道我們的自性或者說是佛性、智慧、法身……對這個東西的描述,各種各樣的名詞很多,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說明的。也就是說,在講到我們的自性這樣的問題(或者叫第一義谛)的時候,我們開口就錯。所以,自古以來很多的公案在講到這裡的時候,總是不開口說了——以前講過種種公案,比如外道問佛、摩羯掩口、淨名杜口、須菩提宴坐等公案。所以,“了義“的《金剛經》就說不能以音聲色相見如來。因為這些音聲色相都是語言文字,靠這些去了解如來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語言文字這麼蒼白無力,要如何才能讓世間的人了解如來或者叫自性等等呢?所以,佛陀教給了我們所謂八萬四千種辦法,讓我們去趨向或者說是慢慢修行,以期望我們能夠見到如來或者說自性等等無法解釋的名詞。其中《普門品》裡面說念菩薩名號就能得到解脫,就是方法之一。

這個法門與我們“參話頭”或者念“阿彌陀佛”是一樣的,是要我們專注起精力來,制心於一處,久而久之我們的自性就會顯現,就會體會到無生;就會明白沒有生也不會死;就會明白……或者叫做開悟;或者叫做見性;或者……通過這樣的指導,希望我們能夠明白如來的本意。

就好比我們看不到月亮的實際情況,現在我們用手指頭把眼前能夠看到的月亮指給你看——通過借助於一種手段,來表達的自己意思;另外的手段就可以有很多很多,可以商量選擇。而所要說明白、要讓你見到的東西(自性)則不能商量、不能選擇。

禅宗祖師們所使用的手段也大多如是,比如自己以前寫的日記《識得聲外音》等等有很多的詳細描繪。正是因為如來、或者叫自性、或者叫第一義谛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所以,佛教裡面就產生了所謂“指月”的俗谛,通過俗谛的引導,讓大家見到自性。

所以,佛教中的第一義谛盡管無法說得出來,但是佛陀講了三百多會,三藏十二部經,翻譯到中國的就有五千零四十八卷,將近六千萬字。祖師老和尚們為了說明這件事情,個個橫說、豎說、比喻說、暗示說、身行說、言教說……比佛陀說的還要多得多。他們也設計了無數適合我們本土的修行法門,也不比佛陀的八萬四千少多少了。

當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之後,我們就會知道八萬四千法門沒有高下之別,只是如來應機的方式不同。我們就不會在你高我低、你好我不好等等二元對立上去爭論不休。大家需要什麼樣的方法去了解自性,各自去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明白自性就是了。

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燒香拜佛有什麼好處;我們就知道參禅打坐有什麼好處;我們就知道布施回向有什麼好處;我們就知道弘法利生有什麼好處;我們就知道拜忏修身有什麼好處;我們就知道觀心閱藏有什麼好處;我們就知道……一切是平等的,一切是根據每一個人目前的需要而開的“指月”方便。

 

上一篇:方海權:教育子女應從何入手
下一篇:方海權:什麼情況下應念阿彌陀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